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整合教学

课程整合教学

课程整合教学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1篇

在课程教学方面,集团大力推进课程整合,促进集团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研究学科教学的衔接点与生长点,研究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最优方案,明确各学段的目标与任务,努力打造适宜学生成长的“绿色通道”,为优秀生源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为中等学生助力,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方法,推进自主学习。

■ 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

集团成员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同时,努力挖掘课程特色,构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既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又有个性的课程开发,做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重组。在课程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在发展基础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

集团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中进行尝试,借助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势,优化重组形成校本化的集团课程体系,使国家教材的校本化从隐性走向显性。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展的教学资源体系;开发语言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打造“真情语文、灵动语文、开放语文”。数学课程: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注重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思想方法的把握,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与问题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追求“简约数学、本色数学、快乐数学”。英语课程:通过语言的习得与交际,拓宽国际视野,感受文化融合,促进国际理解教育,打造“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设立学校英语活动课程,举行“文化周”、“英语节”等主题活动,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表达思想和交际的能力,借助国际友好学校的优势与平台,组织学生异国游学,实地学习外国文化。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且再创造的水平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更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与教师的职业幸福。对国家课程的忠实执行,既体现在对精神的领悟、思想的统一和步调的一致上,也体现在根据学校的教育背景、教育文化形态、教育特色和教师的教育能力,甚至根据不同的教育追求、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和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发展速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实施。

2012年4月18日,教育集团开展了“垂直整合、阶梯递进,共谱绿色新课堂”大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现场会的形式,研究不同学段对相关内容的能力要求及落实,力求创造九中教育集团独有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通道。如语文学科大家研究的共同主题“科学家的故事”,分别从居里夫人、邓稼先、王选三位科学家的故事入手,渗透语文素养,体现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在价值观层面,从小学的榜样学习到初中的道德熏陶乃至高中的生涯励志,无不体现出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数学学科从分数的性质、分式的性质到分式函数的性质,从数到式,再到变量函数,体现了数学认识的客观过程,也充分凸显了数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英语学科突出了听说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以听说为切入点,尊重语言的交际功能,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 关注区域发展,寻找教育载体,力求地方课程主题化

在基础文化课程中追求优质的同时,教育集团着力在艺术、体育、传统文化课程中追求特色。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艺术修养教育、科技教育等方面,我们作了系统的思考与设计,形成相关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如金顶街二小的“小小金帆舞蹈团”在师资和课程方面已与九中本部的金帆舞蹈团相衔接。集团内部的科技俱乐部,为科技爱好者提供实践课程,鼓励他们实践创新。对于优秀学生,在上述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把部分课程进行了重构,有的内容适当提前开设,如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课程,借助有趣的理科实验,讲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尽快成长。

在小初、初高衔接方面,我们在小学高年级渗透初中学生必需的重要能力,如数学学科中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英语学科的听说能力,在初中二、三年级适当开展物理化学的课程整合等,借助集团内的优秀师资,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优良环境。

结合石景山区的区情和打造首都CRD的定位,回应社会发展和区域转型对教育的新要求,本着开发区域教育资源的原则,学校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寻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围绕石景山区区情,将石景山区的地方教材《石景山区古迹探寻:保护文物,爱我家乡》进行分解,探索地方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各学科、各部门联合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开发丰富多彩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课程,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以博物馆课程为例,我们发挥教育集团优势,开展“在博物馆中学习”系列,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12年期间共24个学期,参观学习20多个重要的博物馆和科技场馆,在博物馆学习中渗透学科综合教育。此外,提供给家长带孩子自主学习的场馆目录,充分发挥北京科学文化中心的优势。

■ 挖掘校本特色,凸显传统优势,打造校本课程品牌化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势打造北京九中教育集团品牌特色,努力做到学校特色课程有创意、有新意、有深意,可执行、可借鉴、可推广,提高校本研发能力,形成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校本课程体系。集团以培养“关注健康,尊重个性,培养勇于负责、善于学习的现代公民”为宗旨,同时根据各校特点、教师特质与学生需求打造各自的亮点与特色。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2篇

1.1研究对象

武汉大学医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教改实验班149名学生。

1.2教学实践

整合课程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课76学时,实验课及小组讨论(包括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32学时。课程内容的安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为主线,遵循“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的原则,分别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相关疾病,并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强化所学知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建立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知识框架、以利于学生系统、整合学习神经科学相关知识,并通过病案导入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整合课程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与临床教师担任授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和课件共享,促进教师之间进行授课内容的沟通和整合。除理论授课外,整合课程加强了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临床病案小组讨论以及临床见习。病案讨论在每个阶段课程结束后进行,以小班(20-24人)为单位开展,以小组报告和讨论问题的形式进行。病案讨论时,学生应用本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病例,最后由教师总结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临床见习安排在课程最后阶段,以利于学生对临床病例的综合分析与理解。

1.3教学效果评估

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整合学习方式设计学生问卷调查表,以了解学生对整合课程的评价。调查问卷中设置“赞同”、“中立”、“不赞同”3个不同程度的选项。

2研究结果

对于课程内容的整合,大多数学生持肯定态度。8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前后内容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对于授课过程中内容整合的评价,78%的学生认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同学科授课老师了解彼此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重复少,在教学内容上具有连贯性。但是,也有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以及授课过程中内容的整合和连贯性不佳,主要反映在难以理解行为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联系。神经科学将多门传统的基础和临床学科整合,78%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加强了基础和临床的联系,有利于理解和系统掌握神经科学知识,86%的学生认为课程中的神经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及病案讨论等密切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程有效地整合了各门学科,避免了各学科间的内容重复;内容设置强化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学习。对于整合课程学习方式的满意度,8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提供了完善而系统的医学知识框架,82%-85%的学生认为这种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学习方式,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另外,90%的学生认为这种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的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能力。由此表明神经科学将基础与临床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以及运用神经科学相关知识。

3讨论

3.1课程系统、有效地整合了多门学科,内容设置合理

由于整合课程涉及多门传统学科,各学科教师均参与讨论和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的授课内容,并通过课件共享,最大程度地避免授课内容重复。此外,基础医学教师授课时也注重加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老师间的重复内容少,并且神经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与临床理论与病案等密切相关,表明学生认识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在临床病例中强化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认为基础医学难懂、基础理论脱离临床实践的现象。整合课程首次融合了精神病学、医学行为学内容,使学生对神经科学领域有了新的认识。调查结果中也显示80%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具备连贯性,表明课程有效地整合了多门学科。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少部分(8%)学生不认同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及不同学科教师授课过程中内容的连贯性。这也表明各学科的授课教师应积极拓展知识结构,尤其是对精神病学相关理论及行为医学的学习,并注重授课过程中的整合,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3.2课程整合基础与临床医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学习能力

整合课程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学科内容整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系统、整合学习的能力。整合课程首先讲授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辅以生理功能,然后讲授相关疾病,最后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巩固所学知识。这种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从具体的神经结构变化到抽象的精神行为改变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生理功能和相关疾病,既巩固了基础医学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病案讨论让学生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临床见习让学生面对面接触患者,使学生对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当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真实的临床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后,学生就会产生“学有所用”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整合学习的能力。

4结语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资源;地方素材;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一新概念,它是保证课程实施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凡是教育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也很高。课标指出: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从微观的角度看,课程整合包括同一学科内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和不同学科间相关内容之间的整合。本文主要针对地方资源与历史教学的整合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大面撒网广泛收集

1.物――一张网

物力资源除教材外包括图书馆、网络、媒体、博物馆、名胜遗迹等。博物馆如苏州三香路上的革命博物馆就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照片、历史文件、实物等。此外,还有民俗、戏曲、佛教、园林、苏绣艺术、碑刻等博物馆。名胜则有水面开阔、疏朗明净的拙政园;依山傍水、古朴清幽的沧浪亭;石峰林立、假山盘旋的狮子林……

它们共同编织出一张历史的网,共同汇合成一条历史的河,共同造就出一个历史的宝库。

2.人――收网者

相对于存在的物而言,人具有独特的能动性。可以说没有了人的参与,物也就失去了它的教育价值。这里所说的人既指学生,又指教师,更指知晓苏州历史文化的任何个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在资源的整合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联系地方资源和历史课堂教学的桥梁和纽带。而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教师择业早已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有许多青年教师对工作所在地的乡土历史资源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在自身努力学习的同时,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把师生互动的范围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准备和课后活动中去。不仅要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更应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

二、着眼教学精挑细选

1.从心理学角度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与社会环境的长期交往,他们往往对自己熟悉或亲近的环境、地点、人物较尘封的历史更为注意,这就是地理上的接近性和情感上的接近性。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在“做中学”,认为“生活即教育”。而班都拉则有著名的“社会学习论”,主张榜样、环境的作用。古运河畔寒山寺钟声悠扬,七里山塘水流缓缓,灵岩山吴宫遗址随处可见,山麓安卧名将韩世忠,天平山金秋枫叶缤纷,范文正公祠堂坐落其中。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仿佛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眼前。苏州的运河、苏州的老街、苏州的园林、苏州的山水,它们曾共同见证了苏州的历史,它们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

有人说,让山区的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北京天安门》去感受“雄伟”“高大”的时候,让学生去看一下村上那棵老槐树或许会更直接有效。诚然这个例子可能夸大了一些,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表明用生活中的事物,用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素材来举例,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并通过“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从培养人文素养看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不断积淀,作为一名苏州学生,生于这样的环境,亦或是长于这样的环境。他们多多少少会听到一些关于苏州的传说、关于苏州的名人、名胜、名菜,甚至是民俗、民风。有了已有知识的铺垫,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豪感,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得意”的光环下去探索新的知识,在积累中提高人文素养。

三、立足课标发展创造

现代教学就是立于科学而达于艺术的教学。创造性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说是实现艺术教学的一种伟大尝试,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1.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精彩的导入能迅速地使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而利用地方素材作为新课导入的引子,会给学生一种亲近感。如,讲授“科举取士”先问学生:“苏州有个地方叫三元坊,你们知道这个地名的来历吗?”(是因为曾有一位苏州书生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而得名)。此处可到实地拍一些照片以加强直观性。

2.举作例子,加深知识的理解

(1)枯燥内容趣味化

许多学生会认为学历史就是“背”历史,太枯燥无味。其实历史是丰富而流动的,对于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多举一些实例会加强历史的生动性,中学教师应以讲故事、讲知识为主,而不要过多地罗列原因、意义、评价。同样,学生也对历史故事情有独钟。如,讲汉武帝时介绍苏州的朱买臣曾被召至会稽郡,巩固西汉统一,加强民族融合。而“覆水难收”的小故事则让学生在笑声中深刻地记住这样一个人、一个皇帝、一个朝代。

(2)复杂内容生活化

历史就在生活里,生活就在历史里。变复杂为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历史直面化、形象化。流连于七里山塘去感受当年繁荣的苏州经济;泛舟于环城河上去遥想千年来曾经过的船只;登高于天平山顶去体会苏州人对范仲淹的怀念;隐身于园林之中去感悟文人墨客们的心境;侧耳聆听那寒山寺的钟声,你是否听到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吟诗声,你是否感悟到了岳飞那“三声马蹀阏氏血,五伐旗枭克汗头”的豪情和伤感?

这些名胜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让学生置身于如此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几百年或是几千年前的历史一幕,达到一种“无声(教师的语言描述)胜有声(学生与历史的交流)”的教学意境。教师的职责是“用教科书教”,而非“教教科书”,不应成为教科书的奴隶。在符合课标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更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和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启明.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0-45.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3-15.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4篇

医学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决定了基础医学课程在全部课程中的比率不可能多(约占20%~30%),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学时完成教学任务,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将本科课程的“压缩版”用于医学高职教育,存在学科分类过细、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与临床分离等诸多弊端。由于没有明确的工作过程展示,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感到乏味而难于理解和记忆,临床课基础医学知识点的重复,消耗了本已很紧张的学时。医学高职教育课程整合势在必行。通过课程整合,以生命过程或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相关课程系统化,一方面增加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减掉不必要的重复,更有效的利用有限学时,完成教学任务。

2国内外医学课程整合的分析与思考

2.1国内外医学课程整合现状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外多所医学院校即开展了整合式教学改革。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organ-systembasedlearning,OBL)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1969年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提出“以问题为引导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围绕临床问题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到本世纪初以英美等国为代表的国外著名大学的课程整合主要可概括为两种形式:其一是保留学科系统,但在课程实施时相关学科同步或穿插。如在组织学学到消化管的微细结构时,会在前后1~2周之内在解剖课上学到前腹壁的大体结构,在生理学课上学到胃肠道运动、分泌和吸收的机理。同时聘请临床医生参与教学,安排临床相关的专题讲座,讲述与骨、血液、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及循环、淋巴、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相关的临床内容。另一种融合是构建符合认知科学规律的跨学科的模块化课程计划,以病例为驱动,以器官系统为单位,从宏观到微观,将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如“肌肉骨骼医学”包括解剖、影像、组织病理、药理和病理生理学;“医学神经科学Ⅰ”包括神经解剖、组织病理、神经生物、影像、药理和病理生理学等。两者均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与医学科学之间的结合。国内高职课程整合的探索开始于本世纪初,目前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把“结构与机能”整合,按器官系统“正常与异常”分类,如“正常人体结构与机能”,“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另一类是对医学基础课程知识点范围进行重新界定,并根据临床所需进行课程设计,形成如“人体形态学基础及护理应用”、“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等学科,以达到基础与临床的融合。作者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经过大量临床需求调研,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医学遗传学和病理生理学整合为“疾病学基础”。从病原生物、免疫、遗传等不同角度,从分子、细胞、组织、系统不同层次阐述了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及诊断与防治原则。教学反馈显示,学生普遍感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逐渐能够整体地、多因子地、辩证地认识疾病的病因、发展与转归的机理,并能使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易于接受。

2.2课程整合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比较国内外医学课程整合的现状,提示课程整合即应考虑到基础医学课与临床课的有机结合,也应考虑到“结构与机能的适应性,群体与个体的变异性,正常与异常的相对性”,还应适应高职各专业学生的基础条件。将“结构与机能”整合,使学生从静态到动态多视角理解生命过程及结构基础,此点值得借鉴,但从正常到异常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正常与异常”截然分开易于产生误导,此种整合存在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应充分借鉴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OBL模式。将疾病发生的病因、发展与转归整合为“疾病学基础”可以使学生整体系统的初步认识疾病,适合于医学基础课程学时较少的(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但究竟应该精简哪些内容,由于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网络性,需要不断探讨研究。建议成立由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教师组成的课程整合课题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完成工作过程需求的知识点,剖析各知识点并将其系统化设计课程内容。整合不是各课程的叠加,而是被整合的各学科逐渐合理融合。课程整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学生就业的岗位群及其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授课或讲座使学生建立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一般规律概括的整体认知。随后再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式课程。即课程的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结合进行。

3结语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5篇

通过思考,通过学习,通过实践和研究,加深了对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探索到有些问题通过进一步整合,是完全能够改善或解决的。

一、整合目标,实现和谐统一

本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化学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世界,并结合化学提供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实际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交织统一的过程,需要做好整合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二、整合知识,深入浅出,突出化学学科思想

我体会化学的美在于它的变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变化成新物质;化学的难也在于它的变化,目前学习的化学知识中总有特殊的不遵循规律的现象;同样的物质,用量不同,条件不同产物就可能不同。这些变化使化学具备了不确定美,也使化学学习显得繁琐。出现课时紧张的现象。为此,教学中突出“类”和“定性定量”的思想。

1.归“类”思想的教学。首先对物质分类,反应分类。其次使学生体会形成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例如:初中学习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它是酸性氧化物的代表,具有与水、碱、碱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高中学习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如果有“类”的思想,学生可推知二者应具备以上性质,教师在再点化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所以不与水反应。二氧化硫、二氧化硅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就可学生自己掌握。以后还会学习一些酸性氧化物,碱、碱性氧化物也有很多种,他们之间的反应都可以用“类”的思想推知。

2.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教学。化学的学习中往往伴随定性定量的讨论。定量是建立在定性的基础上的。如果能清晰的理解物质之间反应的定性关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免除定量的劳苦。例如: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H2SO4B.HClC.BaCl2D.FeCl3

这样一道题只要清楚钠放入水溶液中反应放出氢气,而D 还有沉淀答案就确定了。当然,对于优秀学生还可以指导计算。普及定性的教学,指导定量的掌握,同样时间让不同学生有所收获。

三、整合教材,实现三维目标

1.情境整合。通过视频,阅读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讲授氯气先让学生阅读二战氯气作为武器出现,再让学生观看视频氯气泄漏及处理。接着再看氯气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氯气与生活、氯气与生命。正反两方的材料整合,摆在学生面前的是‘氯气―剧毒而人又离不开的物质’只有更好的认识它才能控制它。结合事件预测性质。

2.教材顺序整合。合理整合教材,充分体现教材功能,非金属元素的主角-硅一节内容知识新生点少,利用这点优势侧重学科学习方法形成,打破学生接受式学习模式,增强好奇心。对教材的合理整合。表现在内容的整合;三维目标整合侧重过程和方法目标;将教材中“根据实验室中见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引入NaOH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Na2SiO3,使瓶塞部分粘结而无法打开的事实依据。从而加深巩固二氧化硅的性质。”设计成探究实验。

3.实验整合。对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实验、家庭小实验等,从实施的内容、程度、位置、顺序、时间等都严格加以把关,以期完成服务于教学的目的。

补充课堂演示实验,用化学实验事实说明化学问题,突破教材的难点,突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把以前教材中的经典实验转变为学生分组实验,这些实验现象明显,实验室有现成的药品,组织教学活动风险小,安全系数较大。对于探究实验中遇到的难点难题采取多讨论,多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对于兄弟学校的成功的好的试验和教学方法我们直接移植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四、师生整合,各尽其职,共同提高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确定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目标设计。

2.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教为学服务。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化学学科本身有自己的优势,化学现象的千变万化、化学产品的丰富多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一而学生本就生活在充满化学产品的时代,新的化学科技不断出现。这一切都是进行化学教学的材料和内容很容易激起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开展化学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