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1 我国招投标制度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招投标制度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招投标制度的引进,并进行了相应的试运行,然后进行了全面的推广使用。在开始的时候,招投标主要是重在宣传和实践,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总结。随着我国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对招投标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规范,同时不断的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讲招标的方式从传统的以表转变为邀标。我国的工程项目招投标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了多方面的进步,到目前,我国的招投标制度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完善,而且其中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相应的解决。

1.2 我国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存在的问题

1.2.1 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部门不统一,处于多头管理状态

对于我国的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来说,其本身并没有和一般的法律一样,有较为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所以招投标仅仅是一项相应的法律。从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政策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国内没有较为完善和统一的招投标管理机构,因此很多相应的部门都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相应的管理。对于不同的部门来说,其本身会根据自身的相应利益,作出相应的侧重,进而导致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因此从多项政策角度来说,招投标本身处于一个较为交叉的角度,处于多头管理的状态。

1.2.2 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准入限制普遍存在

虽然我国的招投标法对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行业准入限制都作出了明确禁止性规定,但是在进行实际招投标的时候,仍旧存在十分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行业准入限制的情况。主要是在今天投标的时候,通过对准入证和不合理资质的使用角度进行控制。另外在进行评标的时候,如果不是本地的产业,就不给于相应的准入机制。

1.2.3 招标机构缺乏独立性,其执业缺乏诚实信用

对于招标机构来说,其本身应该是具有相应招标资质,依法从事招标工作的相应社会中介组织。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机构本身应该是与任何行政机关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和其他利益关系。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很多机构都直接隶属于某一行政机关。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我国的相应法律要求,而且很多的招标机构的诚信和其本身的独立性是连在一起的。在进行实际招标的时候,会设置相应的条款或者是陷阱,降低其他投标人的中标率,这样的做法缺乏城市信用,而且不符合相应的国家法律要求。

1.2.4 串通投标现象严重

招投标本身是十分公平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串通中标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般情况下串通中标主要是投标人和招标人之间的串通以及投标人之间的相互串通。投标人通过和招标人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相应的经济交流,获取较为明显的内部价格和数值,进而获得相应的报价。投标人之间的串通一般会利用高中三种不同的报价,获取较为理想的报价,继而进行经济效益的分配。

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已得到越来越多国有企业的重视与关注。且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先进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技术和手段,使固定资产数据处理、实物盘点和清查更科学、更简便、更高效。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管理内容几乎涉及到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与岗位,是要求企业组织内部成员共同参与的全员性的工作。加之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概念、经营模式、管理思路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局限性,相当多的企业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仍存在有诸多弊端与不足,比如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账实差异等。

3 完善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建议

3.1 建立统一招投标平台,实行相对集中的招投标行政监督权

为了实现我国招投标制度的全面发展,规范我国的招投标市场,需要首先建立较为统一的招投标平台,通过建立较为集中的招投标行政监督权,提升我国的招投标规范程度,实现我国招投标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我国目前比较分散的招投标行政监督权力,需要将其进行整合,实现专一部门的集中控制,提升控制的全面性。另外通过建立集中的招投标管理体制,提升整体的监督水平,实现招投标领域问题的全面解决,也可以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保驾护航。

3.2 规范招标机构行为

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应要求,建立培育专业工程招投标的专业机构,使其独立于各级政府和部门之外,而且不允许其受到各种经济利益的影响,确保机构的专业性和公平性。通过建立健全招投标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较为专业的管理模式,实现我国招投标机构行为的合理化。另外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工程招投标交易全过程监管。通过对交易过程的全面监督管理,降低其中违法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整体的违法控制水平。对于其中存在的很多监督管理问题,需要采用专业的控制方法,确保问题的切实解决。

3.3 严格遵守财经法规,依法管理国有资产

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并规范执行企业有关的财经法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购置应坚决执行本企业采购制度,纳入采购范围,节约使用企业资金;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变卖,坚持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明确落实资产的管理责任,增强并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企业资产的意识。

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完善与深化 管理方案改进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保证,是企业的重要劳动手段,它的使用年限较长、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被使用与控制,它的使用不会改变其实物形态,经营中不以出售为目的,因此,火电企业应对固定资产从项目的设立、研究、施工、建设、运行及报废等经营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管理。由于火电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的比重较大,所以,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合理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发挥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有的效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固定资产的概述及特征

(一)固定资产的概述

固定资产是企业为了生产、提供劳务、出租而持有的资产,其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经济价值达到固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它主要包括:房屋、机器、机械、建筑物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机械设备、工具器具。

(二)固定资产特征

固定资产特征表现为有形资产,它是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劳务、出租经营而为企业所持有的,其经济价值在一定的标准规范内,使用周期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是企业生产经营性资产。会计角度将固定资产划分为生产用、非生产用、租出、未使用、不需用、融资租赁、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二、火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的建设过程市场变化判断不够

目前,我国火电企业普遍存在重视成本管理,轻视固定资产管理现象,对于火电建设初期市场变化的判断不够,对于建设火电资产的长期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安全性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再加上电厂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不足,参与构建固定资产的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使固定资产建设过程中的优化设计不够深入,使资产在建立初期出现了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相符,设计变更过多,采购的固定资产不符合电厂实际情况,固定资产闲置不用或根本无法使用的现象,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火电企业在建设初期上马的螺旋卸车机,当时考虑到汽车来煤需用机械设备去助卸,但实际上由于大吨位自卸汽车的普及,造成该资产实质上已经闲置。近年来煤炭市场变化,价格上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使火电企业的建设规划与市场现状出现矛盾,很多已投资项目因煤电矛盾日益加巨,经营步步为艰,严重影响到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及使用寿命,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使用中的技术改造

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往往会更新改造设备,但是如果盲目进行更新再改造,不仅不会省钱,相反的会增加更多的生产费用,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增加。低质量的固定资产可能不会影响机械的正常使用,或者是固定资产的安全与稳定运行,但是会从发电量、能源消耗中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产生间接经济损失。固定资产在进行技术改造时不进行投入与产出比的分析,理论上来说,固定资产的改造应当在其寿命期内全部收回,而且在这一期间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实践中往往考虑更多的是机组安全,经济性能考虑相对较少。企业在计算经济效益时常出现财务人员与技术人员沟通不够,了解情况或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判断不准,在取得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出现计算过程失真,导致技术改造的可行性、必要性判断准确性下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固定资产管理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基础,以现代化技术为手段,从规划、设计、购建、维护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将固定资产规划各环节衔接起来,根据其动态变化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反映,降低企业固定资产成本最低化,最终提高企业整体投入与产出水平,它是火电企业运营的物质基础,其专业性强、价值高、种类繁多,管理好企业固定资产,发挥其重要作用,具有现实意义。目前,火电企业固定资产存在许多问题,固定资产管理涉及许多部门,而每个部门又各自为政,出现权责不清的现状。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为实施成本管理战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及其使用效率,实施寿命管理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势在必行。

(二)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火电企业仍然存在着过于重视货币资产的管理,而对于固定资产这样的实物资产缺少管理的现象,许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尽管在企业内部建立很多规章制度,但是,制度的执行阶段可操作性不强,管理制度缺少约束力,管理部门之间在固定资产的计划、采购、使用阶段缺少配合,增加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最终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同时,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缺少必要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实施过程存在许多盲点,如:企业对于大修项目采购时,生产部门与物资采购部门,只以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为采购依据,没有在企业生产计划及检修计划做出年度固定资产采购计划,这样缺少预算约束的固定资产采购行为导致企业成本管理环节薄弱,企业大量资源管理不善,造成资源浪费。

(三)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内部转移不规范

企业发生固定资产内部转移行为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对已转移的实物资产及时开展有效的信息收集工作,未做有效的资产转移记录,固定资产卡中没有进行相应的信息填写,造成固定资产转移后无法收集信息,使资产丢失责任划分不清,影响企业资产安全。

火电企业在更新设备中,存在更换下来或新设备没有及时记录,导致账面价值与实物无法对照,固定资产的更换、变动情况得不到跟踪,其盘点效率受到影响,无法对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出现企业账、卡、物不符的现象。鉴于于火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结构复杂,数量众多,占有企业的资金额度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企业的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掌握资产状况,避免各种变化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难度。

四、火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策略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执行制度

在火电企业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保障。在火电企业实施固定资产跟踪管理,从固定资产购入、使用、更新、租借、报废等全过程采用整套制度管理,设计相应的预算执行、审批、购置、验收等各环节制度,对贵重仪器由专人操作及管理。火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多、专业性强,其盘点过程需要各部门间的配合,使其操作具有可操作性,火电企业对于机组进行大修时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采购制度,设置相应的申请批准部门,加强固定资产新旧替换的记录管理,资产内部转移及租借,制定符合国家资产管理的制度,完善制度将管理的奖惩落到实处,将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绩效考核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执行力度。

(二)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互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合理设置相关岗位的职责、相互制约确保资产管理安全。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采购要求,经请购审批人批准,再复核审批预算后采购。这一过程中审批人与请购者分离;复核审批人要独立于资产预算编制,其验收采购款、支付人分离;资产的保管人不同时兼任固定资产记账工作;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由保管人员、记账人员及独立第三者共同进行;资产报废审批过程中,报废通知人与审批人相分离。

建立良好的资产控制制度,避免采购过程的盲目性,既满足生产需要又能使企业资金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在企业设置固定资产考核指标,根据火电企业的实际情况,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及时记录、盘点固定资产并进行考核,将其指标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中。

(三)加强内审对资产的监督

火电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监督,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年度审计工作作为每年的工作重点,监督火电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是否合理、资产管理人员相互分离、收付情况及转移资产的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固定资产的报废过程进行评估,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强化固定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做到固定资产账实相符,避免闲置资产及非法占用固定资产的问题,将火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推向新台阶。

(四)增强领导的管理意识,树立成本管理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要强化企业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理顺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各级人员的管理责任,在企业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及经济效益意识,从固定资产的源头抓起,选好项目、降低工程造价、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积极优化固定资产设计,避免由于建设后,固定资产改良不善引起的不正常现象发生。确保固定资产工程质量,坚持技术与经济并重的原则,控制投资规模减少形象工程发生的几率,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资金计划,为其安全稳定运行建立坚实的基础。

加强生产期内固定资产管理,将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管理细化,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做到固定资产的账、物、卡核对相符,及时记录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防止资产外流,防范经营风险,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使企业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以企业内部控制为指引,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将火电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断扩大开展,力求实现企业总体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部.《电网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汇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张继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与操作》.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企业固定资产概念及加强意义

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持有和使用时间超过一年,资产价值超过一千元,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原物质形态的资产。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单位资产合理利用率。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更好适应单位业务发展和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的状态、使用及流通等信息,全面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资产的集中化管理与控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资产分布和应用情况,合理化分配和协调资产运作,避免和降低资产浪费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明确固定资产操作和应用规划,制定科学资产管理计划,确保固定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全面提升企业固定管理效率和资金效益,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得开展。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核算不及时且计价不够准确

我国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核算不及时和计价不准确现象。首先,有些企业固定资产调拨、转出、报废等流程较为复杂,需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其固定资产处理可能存在不及时现象;其次,当前固定资产填报软件对资产信息要求较为全面,不但需要填写固定资产的金额、品牌、购入日期、型号,同时还需要填写其凭证号、照片等信息。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前期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较为松散,一些固定资产在填报系统软件时出现严重的核对不实现象,造成资产管理难问题;最后,一些企业在接受捐赠或无偿使用固定资产时,并未根据相关制度规定进行计价和入账处理,同时对于改建或扩建的建筑物存在增值价值时,也并未如实对其增值价值进行入账处理。这些客观现象的存在都使得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存在明显偏差。

(二)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得到了普遍应用,一些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仍然未能与固定资产信息系统操作相结合,管理制度不健全且监督机制缺乏实效性仍较为严重。首先,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参照和制定规范约束,一些国有企业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补助,盲目的大量购买单位不需用固定资产,极大的浪费了国家资金,并造成固定资产大量闲置;其次,购入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入账处理,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也不进行账务处理,资产管理和处置程序不够合理和规范,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最后,当前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够准确和全面,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

(三)利用效率低且报废处置不规范

企业不能合理正常使用相关固定资产,相关资产利用率偏低,同时其报废处理也存在明显不规范现象。首先,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未能根据单位实际需求进行购置,极大的弱化了固定资产使用性,降低资产利用率;其次,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购入资产的更新速度和性能,比如大量购置电子产品,而使得一些电子产品尚未使用就被淘汰;最后,绝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报废处理时并未完全按照国家相关审批处置办法执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存在不合理现象。

(四)核算、预算与财务管理相脱节

虽然一些企业设置了专门的固定资产岗位管理人员,但其固定资产核算、预算工作并未能够与财务管理之间实现同步,进而使得职责管理之间相脱节,造成固定资产与账目记录出现严重不相符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固定资产全部通过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核算与管理,因此对固定资产盘点则较为忽视,容易造成账实不符现象的发生。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一)增强会计人员管理责任意识

企业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当从根本上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及工作责任心。首先,应定期组织会计工作人员参加相关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能力培训;其次,全面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和付款等相关环节应分开管理,同时,固定资产采购和会计处理也应进行分离,明确不同岗位具体职责,不相容岗位不能同时由一人兼任;最后,全面贯彻并落实各类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制定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发现隐患或不对现象要及时进行整改,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全面管理机制;其次,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与实物价值相符,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全面落实并有效实施;再次,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定期对固定资产处理进行审查,以确保固定资产完整性,避免固定资产的不必要流失;最后,制定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购置和应用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固定资产流失和国家资金的浪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处理时,必须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及账证相符。

(三)提高管理意识及有效利用率

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其有效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浪费,应当与单位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相配合,两者之间应存在必要的相关性和相符性。首先,充分发挥当前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固定资产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采购预算计划准确、采购物品性能适当,采购后及时进行核算处理,使单位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对购置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全面掌握并处理;其次,合理优化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对采购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化管理,进而有效减少企业所需运行成本的支出;最后,制定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监督制度,通过监督管理来提高固定资产有效利用效率,确保按章办事、按章行事,提高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及盘点办法

规范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通过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财务、物资及使用部门等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控制,必须要做到固定资产账、卡、实三方面内容相符,有效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方面,定期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至少每年需要盘点一次,并将盘点情况与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核对,发现账实不符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将国家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财务制度规定以及信息系统软件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资产核算方法,对企业接受捐赠及无偿调入的资产进行入账处理,避免账外资产现象的发生。

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很多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施工工作需要对较多的资金和资产进行运作,这些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核算效率对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施工企业的行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都将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作为工作的重点。

一、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固定资产采购计划缺乏科学性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很多施工企业都进行了资产升级,很多行政审批机构在审查施工企业资质的过程中,往往将固定资产审查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提升本企业的竞争力,只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大规模的采购,以适应行政审批机构的调查。这种方式造成了一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采购方案缺乏科学性,存在盲目采购或重复采购的问题。一些施工企业在刚刚进入某一施工领域的时候,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采购,以满足施工企业的工作需要,这些固定资产的采购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刚刚进入某些领域的施工企业由于其它原因并未中标,那么这些固定资产将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用于施工企业的其他工作。另外,一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很多企业在进行项目成本预算的过程中难以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固定资产采买和租赁进行详细的调查,造成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案难以适应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增添了不必要的资产管理成本。

(二)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过于繁复

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也是资产管理的一部分,包括大型施工所需的起重机设备和相关实验装置的管理,这一部分的管理往往交由施工企业的设备部门进行管理。在此之外,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较为复杂,很多施工企业由于机构重叠等情况,难以在企业内部实施良好的统一协调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难以完全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造成一些管理执行中的漏洞。

(三)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记账和折旧环节缺乏规范性

施工企业实施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漏洞造成了施工企业内部不同领域之间难以进行快速的协调,一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进行账目统计的过程中,由于难以适应资产在不同项目之间频繁的调整和变动,造成账目统计效率低下,个别领域存在统计不全面的问题,还有些账目统计人员难以对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使得账目的统计情况同施工企业的施工情况存在差异,影响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也是影响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重点,一些施工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比较简单。一些固定资产在没有完全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简单的根据施工企业单一的折旧制度进行的折旧,不能合理的在项目间分摊折旧,造成工程项目的数据不准确。

(四)固定资产盘点及固资管理部门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固资管理部门,所有工作内容都推给财会部门,因缺少专门的固资管理机构,那么其固资管理效率也势必会大打折扣。此外施工企业需定期开展固资盘点工作,很多企业在进行固资盘点时仅仅是对固资数量进行统计,并没有对固资的使用及报废情况进行系统梳理,那么也就无法了解固资的具体情况,大大影响了固资管理的有效性。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提升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

首先,施工企业要对固定资产购买制度进行改良和细化,要完善企业的资产审批制度,在购买价格昂贵的固定资产的过程中,领导部门和决策机构要对需要进行购买的固定资产和资产购买的价格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要完善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制度,在购买新的资产之前,要做好充分的预算管理工作,以便科学的判断资产购买的科学性,避免资产重复采购。设备采购资金是施工企业经济支出的关键环节,因此,要从设备的管理入手,对施工企业的施工全过程需要的设备支持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统计,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资产采购制度,以便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采购能够在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进行价格的调控,实现施工企业资产采购成本的降低。

(二)科学设置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首先,要为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设置单独的部门,由专门机构牵头,各部门共同配合,对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进行改良,以便企业固定资产的账目统计工作能够高效进行。要在施工企业内部实施部门之间职权的调整和改革,避免权力交叉和责任交叉的存在,提升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行政效率。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化,从各类资产的价值入手对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价值进行分析,并且对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标准进行整合,使专业部门能够运用单一的资产管理方式进行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三)提升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和记账环节的规范性

首先,要建立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调查制度,定期对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统计,以便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够按照企业的资产使用现状进行管理制度的改良。例如,我国广东省某施工企业就建立了固定资产审查制度,每个月对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使用平均法进行资产的折旧,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降低了企业的资产管理成本,为企业赢得了更好的竞争环境。

(四)科学设置资产管理部门,完善固资盘点工作

为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施工企业在设立专门的固资管理部门的基础上,增设固资的监管及辅助部门,强化固资管理的监督工作,规范固资管理流程,以完善的固资管理系统提升固资管理有效性。在固资盘点方面,除常规的固资数量统计外,还要盘点使用状况,根据使用状况调整折旧方法,对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启动报废流程,最大限度降低资产损失。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工作是提升施工企业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深入的分析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案,对提升我国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德会,王晓杰.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3(24).

[2]薛琦彦.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实施[J].财务与金融,2013(01).

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发电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根据我国《电力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可将发电企业固定资产分为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基建用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Y产及未使用固定资产。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而言,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内容更多,复杂程度更高,整体工作具有一定难度[1]。发电企业属于典型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其固定资产不仅类型多,而且数量多,且价值较高,分布较为广泛。同时,发电企业固定资产变动较为频繁,且更新频率快,且规模愈来愈大若要通过财务管理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变化,存在一定难度。发电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能够让高层管理者确切地掌握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重复购买,有利于降低发电企业运营成本。

二、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部分问题分析

在电力行业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电企业运营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在部分环节上还是暴露了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固定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存在偏差。在发电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价值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然而,很多发电企业财务部门偏向于资产价值管理,但却忽视了设备运行管理。在构建固定资产台账的初期,工程技术人员及生产技术人员参与度较低,导致固定资产价值与实物价值出现偏差,容易出现“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情况。另外,部分发电企业在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未能做到按时、按量盘点,使得固定资产台账未能及时更新,实物与账面记录存在差异。(2)固定资产内部转移不够规范。部分发电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转移时仅进行实物交接,但相关信息归集及记录工作却未及时跟上,因此无法及时、有效地收集固定资产转移信息,可能会导致资产丢失、权责不清等问题,会对固定资产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国有发电企业存在多种低价使用主业固定资产的现象,这给发电企业运营带来了一定风险,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安全。(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以往国有发电企业是整个行业的垄断者,市场竞争意识不足,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整体管理效率不高。然而,随着电力改革及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相关管理制度有待优化、完善,工作重心也需要调整。

三、发电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策略

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有利于促使相关工作规范化开展,保证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成效。在体制完善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树立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加大制度执行力,让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管理人员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记录,包括固定资产购入、更换、租赁、报废等环节。同时,要对固定资产预算、审批、验收等制度进行优化,其中重要设备要由专人负责[3]。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类型复杂,且专业性较强。因此,要制定出有效的沟通机制,促使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标准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另外,要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以发挥督促、激励作用,增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让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加强固定资产计价工作

很多发电企业所涉及的固定资产金额、数量较大,这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也对固定资产计价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保证发电企业固定资产计价工作顺利实施,一方面,发电企业内部要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促使其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要求资产管理人员不但要把握固定资产增减账务处理工作,而且要与单位各部门之间密切联络,随时掌握固定资产变更情况,实现固定资产动态跟踪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落实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工作。资产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对旧设备进行合理、科学地资产折旧,并由专人进行核实,以保证固定资产折旧的精确度。

3.重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是其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要构建出有效的岗位分离制度。固定资产采购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期间审批人员及请购人员要相互分离;同时,固定资产记账人员与资产保管人员要相互分离,盘点工作由记账人员、保管人员及独立的第三人共同协作实施;固定资产报废处理过程中,要保证报废通知人与保管人员相互分离。通过岗位分离,让固定资产管理更加透明化、规范化,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的行为,让企业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保护。同时,企业可结合实际运营情况,设置固定资产考核指标,对固定资产管理行为进行约束,达到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目标。另外,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强化内部审计,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有效监督,避免账实不符、闲置浪费等问题,让固定资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四、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发电企业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涉及因素较多,影响范围较大,流程较为复杂。为了保证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取得成效,必然要对管理体制、计价工作及内部控制工作等进行完善,科学、合理地支配并利用固定资产,促使发电企业资金利用率提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俊.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途径[J].商场现代化,2015(2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