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开题报告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开题报告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开题报告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开题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信息 博弈模型 披露策略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是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价值报告以及培育、提升等与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相关的信息。一般而言,这些核心竞争力信息是企业不愿披露的,因为担心披露相关信息可能泄露商业秘密,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已有研究表明,企业未来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重点将以核心竞争力信息为主。如FASB(2001)发表的《改进财务报告: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石油、化工、计算机等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均主要围绕核心竞争力开展自愿性信息披露。Newson(2002)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和欧洲150个机构投资者进行调查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在于体现公司“核心能力”和“全球竞争策略”。这些都表明,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我国近年来已有学者尝试从会计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确认与报告问题研究,如汤湘希(2005)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解读方式,并构造了六个核心竞争力会计报表。二是研究核心竞争力自愿披露的内容和实现方式,宋献中(2006)认为,核心能力信息的自愿披露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非财务报告披露为起点,逐步过渡到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最终实现核心能力报告的披露目标。侯雪筠等(2006)认为,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分析。钱淑芬(2007)研究认为,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应以核心竞争力信息为主,在分析其披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诉讼回避问题,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实施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安全港法则来解决,即只要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基于诚信原则编制,并且编制时所采用的各项基本假设均具合理性,则即便其没有达到目标,也不必承担法律责任。此外,朱开悉等(2006)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市场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论表明,绝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认为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能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传递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上述研究表明核心竞争力信息的重要性及其市场需求。从理论上分析,企业具有自愿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的内在动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经理人员有降低成本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需要向外界传递公司持续发展能力信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但实际与此并不完全符合,笔者认为是因为监管者对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未进行强制性规定,所以企业披露信息时存在无统一的规范、核心竞争力信息自身的特殊性等问题。本文从博弈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合理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的内在机理,并由此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策略。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特征及披露现状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特征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有三种观点(徐玉凤,2006):一种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独特方式运用和配置资源的特殊资源;另一种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系列能力的综合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还有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其随时间积累而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摹仿。这些观点一致认同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视为企业的一项合力无形资产或能力资产。因此,可以用会计手段对其进行识别、确认、计量和报告,从而提供核心竞争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与一般的财务信息相比,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隐形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从组成上讲,主要包括资源、能力和知识,是由其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无形资产,需要通过挖掘式分析、归纳才能展现出来。二是前瞻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影响企业未来持续竞争优势,其会计信息十分重要,具有战略性意义。这也是投资者在决策时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三是综合性,核心竞争力信息包括定量与定性信息、主体信息与非主体信息等。因为完全的定量信息很难涵盖核心竞争力的全貌。核心能力信息不仅包括企业主体范围内的财务信息,也包括企业主体范围之外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维持产生重要影响的市场竞争信息、外部行业发展前景信息等非主体信息。这些特征决定了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与一般信息相比,具有不同的披露形式、原则,因而将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现状当前企业精心竞争力披露:一是披露形式多样化,内容较分散。目前企业对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内容分散在管理层分析与讨论、财务报表附注等资料中。管理层分析与讨论是信息使用者基于管理层的角度了解企业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方式,可以揭示那些在财务报表中不能确认、表述或非量化的核心能力信息。而在报表附注等其它资料中披露的信息也不系统,且多为文字性说明的信息(闫化海,2004)。二是披露信息数量少,质量不高。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投资者素质不高,导致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动机不足,较少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相关信息,而且在披露时也主要倾向于盈利预测。此外,公司不注重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的披露,这与公司追逐短期利润,忽视社会利益,对人力资源重视不够有关。公司自愿性披露往往依据自身需求,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甚至存在虚假披露,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乔旭东,2003)。笔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现状是因为缺乏理论指导所决定的,因此,对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研究更为必要。由于这些信息是企业作为竞争主体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信息,因此,可以尝试用博弈理论对这种披露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即当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张维迎,1996)。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披露中,博弈参与者包括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投资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竞争者及监管者。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不愿披露或部分披露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可能是出于保护本企业的商业秘密,或者向外界传递公司未来前景的好消息。本文将分析管理者与这三者之间的博弈行为,以解释上市公司披露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内在机制。

(一)博弈参与者行为假定及博弈模型设计首先,博弈参与者行为假定。在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中,博弈参与者包括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投资者、竞争者。监管者作为外生参与者,将保护投资者利益作为最重要目标。这里假定各参与者作为理性人有着自己的利益偏好,即追求各自的期望效用最大化。企业管理人员。信号理论认为,高质量的公司将通过传递信号将其与低质量的企业

区分开来,股票价格将会上涨,企业将吸引更多的投资。由于资本是稀缺的,而资本市场是竞争性的,加上产品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竞争,所以,企业管理人员有自愿披露可靠、相关核心竞争力信息的动机。但是,管理人员存在着道德风险,不可能披露投资者所希望得到的全部信息。其更乐于披露好消息,理由是这样做使得筹集资本更为容易。另外,管理人员担心披露过多信息会有利于竞争对手,其会根据对手披露的情况选择自己的决策方案。投资者。投资者希望获得相关可靠的财务报表信息,以有助于评估其投资的预期价值和风险,并据此预期来选择投资或不投资。竞争者。竞争者希望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判断自己所处的竞争地位,从而决定是否进入这一领域。监管者。监管者参与博弈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当投资者保护伞的角色,适当规范和监督管理者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次,博弈模型设计。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因为管理者和投资者很难达成一项具体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但这个博弈过程可以重复多次进行。管理者和竞争者之间的博弈也是一种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双方均会根据对手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披露和行为策略。对于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竞争者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里引用达拉夫和斯托顿博弈分析模型(斯科特,2006),即分析一家垄断公司(在位者或管理者)和该行业一个潜在进入者(竞争者)之间的博弈,用以解释管理者和竞争者之间的特殊博弈。

(二)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假设管理者有两种战略选择,且必须选择其中一种(表1)。第一种战略选择称为“不披露”(D),可以理解为公司不披露核心竞争力等前瞻性信息或选择不真实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第二种战略称为“披露”(H),可以理解为公司管理者自愿披露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并提供相关可靠的财务报表。投资者同样有两种战略选择――对公司进行投资或不投资,这两种情况分别以I和R表示。表中数字分别代表投资者和管理者在各种不同战略组合中的效用水平。因此,如果管理者选择H,投资者选择I,那么投资者得到的效用是60,管理者得到的效用是40,同样,可以解释其他三组数据的含义。同时,应分析各种效用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其合理性。如果投资者选择投资I,在管理者诚实披露时,投资者得到的效用(60)会比在管理者歪曲信息时得到的效用(20)大。同样,如果投资者拒绝投资,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D。首先,可以排除RH和ID这两种战略组合。如果管理者选择H,投资者将推理出选择I是更明智的,因为选择I产生的效用是60而选择R的效用是35,因此,RH不可能发生。如果管理者选择D,投资者将推理得出选择R是更明智的,因此,ID也不可能发生。对于IH组合,如果投资者选择I,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D,因此,IH被排除。惟一不受影响的战略组合是RD,在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选择时,每个参与人均能够对其战略选择满意,是一个纳什均衡。然而这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这意味着至少对假定的效用价值来讲,公司将难以良好运行――因为没有投资者将会对公司进行投资。解决办法:各参与人达成一项具有约束性的协议来选择IH。前提是投资者确信该协议实际上对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并相信该协议能被执行;通过引入对歪曲信息行为的严厉处罚来改变这个博弈中效用支付函数,降低管理者选择ID和RD时的预期效用。那么,IH可以证明是一个均衡,然而此时需要政府的管制;选择多次重复博弈,并且管理者总是选择H,其诚实的信誉将逐渐建立起来,投资者也将开始选择I。这将使管理者得到一个平均效用40,而不是一次博弈时所得到的效用30。

(三)管理者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监管者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管理者的策略选择仍是披露和不披露,监管者的策略选择是处罚和不处罚,最优结果是管理者披露,监管者不处罚。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监管者鼓励企业自愿性披露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的预测性信息,但也要求其保证披露的质量。国外研究表明,信息披露的监管者在一定的范围内认定企业的欺诈和虚假行为,给以适当的约束。即监管者应对企业公布的虚假信息给以处罚,从而维持资本市场的公正与公平性。

(四)管理者和竞争者之间的博弈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最为重要的博弈环节。二者的策略选择均为披露和不披露,但却没有博弈均衡。大量研究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资源、制度、能力、环境等。宋献中(2006)研究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无须担心泄密问题,而且还有一种“强者愈强”的效应。但从另一角度看,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或技术为主,不排除其资源结构或人才结构遭到竞争者破坏的可能性,如恶意收购或挖走人才。因此,这方面的信息可以避过或仅披露其收益结果。假定在位者(管理者)需要为一项新的工程筹集权益资本。在位者掌握了未来前景是否乐观的内部信息。如果信息是乐观的,其披露将会降低在位者筹集权益资本的成本。但同时,乐观的信息也会鼓励进入者(竞争者)进入该行业。如果信息是不乐观的,其披露可以阻止进入者进入,但又会提高资本成本。管理者披露与否的关键取决于在位者的盈利能力。达拉夫和斯托顿认为,如果存在高额垄断利润且权益资本的要求是适度的,那么在位者的最优选择是阻止进入者进入。如果进入者对在位者的内部信息是乐观的,且行业进入成本低这一情况具有较高的先验概率,那么不管该信息乐观与否,在位者均会完全披露。如果其内部信息是不乐观的,且进入者进入而导致的利润减少超过更高的资本成本,那么在位者会披露该内部信息。如果其内部信息是乐观的,即使披露会吸引进入者进入,在位者仍愿意披露该信息,因为利润仍是令人满意的,尤其是乐观的信息披露会使资本成本降低。然而,如果进入者对在位者的内部信息是乐观的这一情况持较低的先验概率,那么不管信息乐观与否,在位者均不会披露。当阻止进入者进入产生的利润超过由于不披露而导致更高的资本成本时,即使在位者的内部信息是乐观的,对其而言不披露更有利。这一模型表明,一个行业竞争越激烈(以进入者的威胁衡量),披露效果越好。

(五)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博弈结论及启示首先,上市公司通过自愿披露可靠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并一贯保持以建立自己的声誉,远比通过监管者的干预更为重要。因为声誉缺失可能引起投资者丧失信心,或受到市场惩罚。其次,投资者由于投资心理和信息修正机制的特点所限,恢复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困难重重。上市公司基于效用最大化原则,应主动与投资者沟通联系,传递公司核心竞争力信息。再次,上市公司在与竞争者的博弈过程中,信息披露与否并不能完全阻止进入者的进入,因为竞争者进入与否由公司所处行业的盈利前景所决定,信息的披露只是延缓时间而已。企业的披露策略应考虑以替代的方式披露易泄露秘密的信息或以特定的方式与主要投资者进行有效沟通,借以传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最后,披露启示。虽然资本市场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存在需求,企业在披露核心竞争力相关信息时,仍需权衡以上三种博弈过程的结果,充分考虑披露的成本效益,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从而决定披露的内容和形式。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策略

(一)披露形式在目前情况下,可以在传统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采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附注等形式,披露一些基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对于能够准确计量的信息,以指标形式予以披露,并可辅之以文字说明;对于不能准确计量的信息,则可以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用文字加以阐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中,目前能以指标予以披露的,如研发能力、技术改造能力、技术转化能力、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等等。不能以指标予以披露的,主要包括:市场资源(包括现有品牌、既有的销售渠道、忠诚的客户群、有利的合同关系等)、人力资源(包括企业员工蕴含的创造能力、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员工的心理素质等)、组织能力(包括组织流程或组织结构等)、环境条件(包括市场竞争条件、宏观经济与政治条件等)、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核心理念、观念、团队精神等)、管理水平(包括制度建设等)。

(二)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披露可靠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是企业树立信誉和形象的措施之一。企业可以有选择性的披露某些内容,或者对特定的投资者披露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应以不损害企业的利益和发展为前提。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开题报告范文第2篇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摘要: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冶金业中的应用我国已经自主开发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核心控制软件。本文从物联网技术、数学模型、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以及能源管控一体化对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了更深入的分析。

近些年我国自动化专业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已经被推广至制造业的应用中。并且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有很显著的成果。本文主要以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为主进行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冶金企业中的应用

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被认为是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对物联网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物联网在冶金工业领域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研制生产关键特殊传感器――工业用传感器。工业传感器能够对物体的状态和变化进行测量或者感知,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电子信号。工业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实现的首要环节就是研制生产工业用传感器。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必须注重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的监视和控制,从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使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佳效果,而对各个参数的监视和控制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实现的。因此,质优价廉工业传感器有助于现代化工业生产体系的构建。

(2)通过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布局和建设工厂传感网。工业无线网络将传感器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结合起来,它是一种由大量随机分布的、具有实时感知和自组织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状网络。继现场总线之后,工业无线网络技术是工业控制系统领域又一热点技术,它能够使工业测控系统成本得以降低并且能够使工业测控系统应用范围得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引起许多国家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

过程控制数学模型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

冶金自动化的不断突破是离不开数学模型的。如果把数学模型这项技术掌握了,就拿到了自动化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因此,要想生产国家急需的钢铁产品,就需要高水平的自动化技术做支持,而发达国家在自动化技术发展上比较成熟,他们为了某种目的是不会将其高端技术转让出去的,他们所转让的技术基本上都是过时的要不就是有条件限制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冶金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开展高端冶金自动化领域数学模型的自主创新条件基本成熟,能够满足市场的广泛需求。另外,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富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团队,为数学模型的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数学模型是对象表征的控制,是对象可执行的表述,数学模型与信息技术、工艺能力以及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得数学模型的优势更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数学模型通常被称为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我国钢铁工业要想生产出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钢材品种,就需要建立高可用性和高精度的数学模型。高可用性和高精度的数学模型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以及节能效果,促进产品可持续发展电气自动化。

过程控制数学模型在国内钢铁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目前还刚刚起步,方兴未艾,随着需求的发展,未来的数学模型还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从现在起,形成社会的关注,这对数学模型的未来发展,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打破数学模型的神秘感。相信自己的力量,鼓足自己的信心,模型应用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不断积累技术,不断培养人才,踏下心来,抓上几个项目,就一定能搞出名堂来,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展以数学模型为核心的自动化技术,是落实科技创造未来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新的腾飞的助推器。在过程控制数学模型的研发与应用上,要实现重点突破,开发出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模型产品与技术,走出一条研制一批,储备一批,生产一批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出产品、以产品保应用的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来。

以国产化创新型产品与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

目前,我国冶金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许多都处于开环控制或局部闭环控制阶段。而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就要在全过程方面实现真正的闭环。当然,这还要涉及到有关执行机构、检测单元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核心是国产化的技术与产品,并广泛采用国内外其他先进技术做支持,以保证整套系统的品质与质量。如果仍然还是停留在实现局部闭环控制上,就不能真正称之为系统的集成与创新。以国产化创新型产品与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是在控制系统、控制工程设计和组态软件、工业通信网络、制造管理和执行软件等多方面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与优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产管控一体化和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

能源管控一体化建设

冶金工业是耗能大户,能耗将制约冶金工业的发展,我国冶金工业也正面临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以耗能来核定产能,或许将成为可能。所以整个冶金工业的节能降耗、低碳减排工作十分繁重,利用自动化技术来实现降低能耗,是冶金工业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工厂的重要手段之一

WiseMedia

冶金企业能源管控一体化建设,如果只停留在数据采集阶段,那么意义不大。这也是目前已经普遍实现的事实。针对冶金工业能源管控的特点,一是耗能大户,二是在冶金生产过程中,又伴生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如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所以能源管控的工作重心是能源使用管理的优化、二次能源的安全合理使用、多种能源介质统一平台操作、改变传统的能源计量方式以及能源安全管理预警等。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的特点是控制模型和管理模型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郭雨春,陈志,王昊宇.冶金自动化发展的策略与思考[J].自动化博览,2015,(S1).

[2]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山东冶金,2015,(S1).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摘要: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发扬务实求实,注重实效的作风。努力健全企业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探讨了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方法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做好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有利于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企业的资源浪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对企业的意义极大,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各方面出发,对管理人员、管理部门、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优化,从而提高整个行政管理的效率。

企业行政管理的意义

有利于增强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各企业的顺利发展都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这为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目前,每个企业都在加强与有效落实我国各项经济战略思想与战略任务,而这些思想与任务都要通过企业的行政管理来推动。各企业只有合理设置行政管理制度、结构体制,有效加强行政管理工作,才能改变以往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无章可循的现象,才能激发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与业务范围,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项管理方法与规章制度

WiseMedia

企业各部门在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下,也会始终处于良性的运作状态,这样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推动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

有助于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给企业行政管理带来诸多的问题与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为了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现阶段新形势的发展,各企业都会加强行政管理行,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加强行政管理,努力同相关部门及协作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给企业自身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稳定的内外部环境,扩大企业的发展模,使企业做强做大。此外,加强行政管理通过各种方法解决企业员工在工作上遇到的一些难题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人性关爱,使员工感受到单位的温暖,从而提升他们的奉献精神,使他们快乐的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并自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保障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提高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法

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

企业良好运行的关键是保持行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所以,选择和设计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行政命令贯彻的重要前提。因此,合理选择与设计行政组织机构与行政管理科学化密不可分,实施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合理建构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职能,将行政与管理合理有效的进行结合,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

坚持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方法

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绩效评估、目标管理和成本核算等制度。同时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标准,形成公平、竞争的平台。这个平台上充满竞争、激励、开放、交流的特征,管理者不完全控制员工做事情的方式,而去衡量做事情的结果。对于企业项目建设,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监督。高度重视成本预算,合理进行预测。科学地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衡量,充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的沟通与协作

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纵向沟通分为与上级领导、下属、部门沟通。与上级沟通,要充分领悟上级领导的表述或潜在的含义,明确问题的实质,同时要将自己和下级部门的观点清晰地传达给上级领导。要有较好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方能与上级领导步调一致,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下级沟通,主要是执行上级领导的决议以及收集下级部门各项信息,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灵活的变通能力,缓解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分歧。横向沟通包括与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与关系企业的窗口部门和外界媒体及政府机关的沟通等,务必真诚、谦虚、谨慎,为企业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管理实践中坚持以沟通协调为纽带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加强协作,提高经济效益。

创新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当前,要想更好地应对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创新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机制非常重要。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要想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进行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出适合当前运营状态,且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行政管理制度。首先,要积极健全企业行政管理领导体制。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拥有完善的行政管理领导体。制定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监督体制,以确保监督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使得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积极完善企业行政管理中的其他规章制度。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一定会保证企业健康有效的发展。企业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正本清源,成为企业员工明确遵守的信条,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提高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

行政管理部门拥有优秀的有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基石。企业中的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熟练的业务水平,因此,企业应当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招聘机制,尽可能的选拔一批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来企业工作。加大对现有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提高企业员工的服务意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意义就是服务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是否能够与企业的企业部门密切的合作。因此,要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职责,保证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加强对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让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到兄弟企业或者国外企业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再次,企业行政管理团队的建立务必要选用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在选取过程中要务必保证过程透明化,这样才能保证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快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进程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应着眼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的需求和趋势,推进信息化建设,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首先,通过办公自动化、ERP等软件逐步实现网上办公,借助于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随身携带的终端设备,只要在网络信号覆盖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均可上网办公、处理事物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也就是说,办公地点不固定在办公室,而是在网络覆盖的任何地方。这种改变将使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更为方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淘宝精品

其次,引入可视电话、可视聊天等网络工具办公。可视、语音等网络工具可以使上级公司与下级公司、上级与下属可以实现网上会议,既节约时间,彼此之间又实现了广泛的互动。另外,网上点播电视、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电子图书馆、电子博物馆等也可逐步引入企业行政管理领域,成为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总之,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必须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紧密同工作结合起来,这样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才能杂而不乱,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马蔚然.论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J].企业导报.20XX(17).

[2]康音.关于企业行政管理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XX(18).

[3]毛慧娟.浅析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路径[J].经营管理者.20XX(17).

[4]郑斌.关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定位和发展的审视[J].管理科学20XX年第5期.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三)

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国界化企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市场竞争呈现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竞争也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问的竞争,为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进行科学的评价与选择,从而保证整条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持不败之地,企业积极寻求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运而生。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为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库存,改善产品的质量,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对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中潜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相应的对策及方法,进而更好的选择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

Abstract

Withthecomingof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eraofknowledgeeconomy,enterpriseoperationwithoutnationalboundariesisbecomingmoreandmoreapparent.Thewholemarketcompetitionalsopresentsobviousinternationalizationandintegration.It'samongthesupplytrainswherethecompetitionlies,notjustamongtheenterprise.Inordertokeepintheinvinciblepositioninthecompetition,theenterprisemustselectandevaluatethestrategicpartnersscientifically,consequentlykeepingthesupplychainstableandefficient,alsoholdingtheadvantageoftheenterpriseinthefiercecompetition.

Inordertoimprovethemarketcompetitivepower,keeptheinvincibleposition,theenterprisestoactivelyseeknewmanagementmode,supplychainmanagementstrategypartnerrelationsarisesatthehistoricmoment.Intheincreasinglycompetitivebusinessenvironment,toreducetheproductioncost,reduceinventory,improvethequalityoftheproducts,strategicpartnerselectionisparticularlyimportant.Thisarticlethroughover-indulgenceinsupplychainmanagementstrategicpartnersinthechoiceofapotentialproblemanalysis,proposedthestrategiccooperationpartnerschoos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methods,andthenbetterchoicesupplychainstrategiccooperationpartners.

Keywords:SupplyChain;Supplychainmanagement;Supplychainstrategypartnerselection;Supplier;Competition

绪论

本文的选题背景

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开发新产品、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改进客户服务的压力。这些压力归根到底是要求企业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

世纪全球竞争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利用要求的提高;(2)产品研发提升到企业竞争的重要地位;(3)全球化市场的建立和无国界竞争的加剧;(4)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出现;(5)全球化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而企业也面临着挑战:(1)缩短产品研发周期;(2)降低库存水平;(3)缩短交货期;(4)全球性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5)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用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在这科技迅速发展、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的形势下,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模式暴露出了许多缺陷,它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迫使企业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导致了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对手,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它使企业集中自己的核心优势,就是利用企业外部资源迅速响应市场需要,只抓企业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至于生产,只抓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甚至全部委托其它企业加工。例如,福特汽车公司的Festival车就是由美国人设计,在日本马自达工厂生产发动机,由韩国的制造厂生产其他零件和装配,最后在美国市场上销售。制造商把零部件生产和整车装配都放在了企业的外部,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了其他企业的资源促使产品快速上马,避免自己投资带来的基建周期长等问题。赢得了产品在低成本、高质量、早上市等诸方面的竞争优势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如何选择与自己企业最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也说成了一个新的、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

本文研究的重大意义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问。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问的交流、保持战略合作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显然,选择了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必然将使核心企业在很多方面产生一系列在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申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从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文章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出自http://gkstk.com/article/wk-4474847554091.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然而,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所带来的破坏性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对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本文以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使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选择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能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通过分析来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益处与风险,进一步了解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的现状,进而更好的进行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挑选出最合适的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

从结构上看本文分成五章。

第一章:绪论

WiseMedia

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工作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第二章:简单介绍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三章: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的意义及必要性。

第三章:研究分析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中的潜在风险。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开题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媒体宣传;策划服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13-01

“核心竞争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的、不易被模仿的、并能够为公司产生价值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寻求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在产品服务同质化的时代实行差异化行销、个性化行销。根据行业特点,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找到有别于竞争者的突出优势,使其成为公司永续发展的动力。

一般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构成如下:以媒体为核心竞争力、以制作为核心竞争力、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竞争力、以信息为核心竞争力、以咨询策划为核心竞争力。

笔者认为,传媒广告公司应确认以媒体宣传为突破,以后期策划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盈利模式。

一、新形势下传媒广告公司的发展机遇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要打造西(安)咸(阳)国际现代化大都市。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定位也从“带动西部开发的三大战略高地之一”上升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在上述新形势下,区域竞合进一步激烈,区域组织发展目标与方式方法明显发生变化。

做为当地政府部门来说,既要快速发展实现区域面貌的改观、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又需要外界对于区域信息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于自身发展理念的理解与认同,以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并实现和谐社会的打造;企业等经济单位组织经常要面临跨区域、跨产业、跨文化的运营管理问题,而且迫切需要提高自身品牌影响力,提升业绩。

但是,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等经济组织,由于人员专业能力及时间效率的限制,对外宣传、策划能力欠缺,深度整合资源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传媒广告公司由于自身的传媒优势及深度资源整合优势,能够以自身的专业化能力解决上述问题。

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媒体的运用。今天的广告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广告主,面对大量出现的媒介和媒介信息,自己直接处理的成本太大,因此很有必要委托广告公司代为计划和购买广告版面和时间。

这样的情况下,传媒广告公司既可以通过广告实现费用的营收,又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在自家媒体对客户信息的实现营收。从传媒广告公司拥有媒体的角度来说,第一集团自然是报纸和电视频道,媒体特性决定了这两者的优势无可比拟;第二集团是广播、杂志、路牌、机场、火车站等媒体板块;第三集团便是自创媒体系列,如社区派遣印刷物、电梯媒体开发者等。对于在媒体的控制利用上,媒体可根据自身实力的不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媒体。

2、媒体新闻宣传应体现深度、高度。相较于普通意义上的媒体,传媒广告公司拥有的媒体可以在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真实需求的基础上,提前制定相应的报道方案,有选择地确定报道重点对象,策划活动、新闻事件,深入跟进报道,而不只是跟在事件现象的背后进行同步或被动的报道。

通常来说,客户的媒体需求有以下方面:信息,产品拓展,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外界对于自身理念、行事方式的认同等。传媒广告公司完全可以依托自身的高端新闻人力资源优势或借用相关媒体的人力资源优势,在了解客户情况的基础上,对客户进行纵深把握。可重点关注客户有纪念意义的日期、将要举行的活动、曾经或即将推出的相关理念、新产品开发特点、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等,在这些方面重点策划,深入发掘,大做文章。

这里面重点要把握的是不能只简单听从客户的安排与意愿,而是要从为客户着想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挖掘亮点、深度,高屋建瓴地完成客户的相关媒体宣传服务。有时,为了开拓客户,在初步接触基础上,为客户制作相关报道方案,容易引起客户关注并为下一步业务拓展打好基础。

如:报纸媒体宣传形式可采用以下媒体方式:消息报道,通讯报道,深度报道等。这里面深度报道由于体量大,阐释剖析深入,且能多角度展现客户单位相关理念风采,是最常用的一种报道方式。其他媒体可根据自身媒体特点加以适度变化。报道应体现出权威性、深入性,重点突出对理念的全新阐释,观点要新锐,形式上冲击力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同。

3、为策划服务打开通道。一些新兴区域的快速发展为传媒公司带来巨大业务拓展机会。传媒广告公司拥有独特的资源整合能力、策划能力与执行能力,而区域政府部门和企业等经济单位业由于受到人力、资金、技术、创新、管理等一系列的限制,很难通过优秀的策划实现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传媒广告公司在满足客户新闻宣传需求的基础上,很容易获取客户的信任,进而为策划服务打开通道,因此传媒广告公司应时候注意把握其中的机会。

三、结语

总之,从客户需求出发,深入做好媒体宣传服务,后续的策划服务业务会滚滚而来。传媒广告公司在打造核心竞争力过程中,要注意根据自身实力选择目标客户,切忌贪多求大,要与渠道关系进行灵活的联络和沟通。否则,如果服务陷入浅层次,很容易会被其他竞争者所取代。

参考文献

[1] 龚玲 本土广告公司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广告直通车2006.10

[2] 汪大海 核心竞争力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1

[3] 丁和根 传媒竞争力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2

[4] 王哲 论传媒竞争力的提升今传媒 2008.6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开题报告范文第4篇

最后,提出了对新时期我国保险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即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战略规划管理中、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基础上的业务控制、加强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的监管和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期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学者和专家提供积极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社会责任履行;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

引言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迎来新一轮的改革,保险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这一课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真正打造我国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摆在业内人士和相关专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对CSR的演变过程、内涵和维度的概述

(一)社会责任的演变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内涵发生了显著的增量变化。在最初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方式是经济责任,表现为在经济领域及范畴履行各自的义务;在发展中期,即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叶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除了经济责任外,增加了更多的法律责任,这也普遍反应了社会的发展对企业建设过程的更高的要求。现今阶段,从20世纪中叶到如今,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之前的基础上又延伸出了法律责任,表达了企业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无论是规范性还是从成熟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社会责任的内涵阐述

关于社会责任内涵的定义很多,各个国家不同阶段的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对完整的论述,比如说:霍华德·博文认为社会责任就是企业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做出相应的决策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Stephen Robbins认为社会责任就是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企业长期有利的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笔者从当前社会运行规律和实际情况出发,也总结了一个关于社会责任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自身运行过程中,出于对内、对外负责的态度,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尽力全面履行所应该承担的涵盖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等方面的综合义务和责任。

(三)社会责任的五大维度

本文所说的社会责任的五大维度主要是从其外延来论述的,那么,这里所说的五大维度主要包括:商业伦理、公司治理、社会表现、企业公民、会计责任五个方面。

其中,商业伦理是指企业的职业道德领域,公司治理是指企业内部管理(股东权益)等内容,社会表现是指企业的外部公众形象、品牌影响力等,企业公民是指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义务,会计责任则是企业的财会纳税系统的责任综述。

二、社会责任履行与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分析

(一)社会责任履行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内部价值观

社会责任履行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内部价值观是经过实践印证的,经过不完全调研发现,很多的保险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后对其自身企业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保险公司承载的企业文化较为丰富,有的保险公司专门保障人的生命,有的保险公司保障人的财产安全,还有的保险公司更具有专属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

但是,综合而论,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保险行业的企业冲击更为直接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相似度较高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实质;

第二,相似的工作内容和经营范畴;

第三,相近的市场定位和宣传过程。

所以,一旦CSR在保险公司内部得到认同,不论制定何种CSR的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企业的价值观,并最终反应到工作过程和行为方式上去。

(二)社会责任履行需要借助公司内部领导力的推动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借助公司内部领导力的推动进行,主要源于社会责任没有强制性和专断力度。即便是如今更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社会责任履行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力,

但是,若要从真正意义上去重视落实,还离不开高层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助推。从这个层面来说,难以被评估、难以被量化、难以被重视的社会责任很难从大的框架上去构建和竞争力的“同步”,因此,这也决定了社会责任要从上到下更多的依靠人的行政权力去推动。

(三)保险公司社会责任与核心竞争力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从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言,保险公司社会责任履行与核心竞争力之间具有正向关系的。这种正向关系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的正确履行,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内部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动方略,容易凝练组织内部的向心力,也能够帮助组织内部建立良好的向上氛围。

第二,从外部环境上来分析,社会责任的恰当履行能够为保险公司营造欣欣向荣的外部环境,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宣传企业的品牌文化,传播企业的理念,从而带动企业在社会上、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也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助推行业整体风貌的形成,从侧面也对企业发展有利。

(四)社会责任履行已成为树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近来提的较多的一个说法,也是很多企业在苦苦修炼的内功,而核心竞争力本身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比如说:产品的结构和质量构成了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销售的环节和控制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当然,就本课题来说,社会责任履行也已成为树立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具体来说:首先,社会责任履行在增加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丰富,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销售过程的;其次,社会责任履行在树立企业品牌文化建立、传播、深化等一些列过程中的作用不可衡量,尤其表现在社会责任履行中所彰显出来的精神实质内容。

三、对新时期我国保险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战略规划管理中

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战略规划管理中,即在企业战略管理中要考虑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主席在2008年APEC会议上所指出:“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笔者认为:保险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各个利益相关体的要求,关注他们的感受,从而能够更好的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各方都各抒己力,发挥各自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我国的保险公司在做年度规划和计划的时候,要从企业战略发展管理的高度去审视,将社会责任履行具体细化,变成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不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才能从更远的长期利益中获得相应的回报。

同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应当在战略层面上充分给予重视,转变企业传统的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最终目标的传统观念,注重企业长期生存发展中对社会的回馈,即:要勇于和敢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以此加深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同时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要求企业要将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关乎企业长续经营存在的一项重大的战略规划来施行。

(二)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基础上的业务控制

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基础上的业务控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要把各项社会责任工作放在可控的领域中,在日常的企业业务推进中融入社会责任履行的相关细则。

举例说明:社会责任履行中一般都会涉及费用支出,那么企业在预算环节就要做好合理的分配,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同时,积极做好信息公布和披露制度,另外,在经营业务控制方面,还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制度,所有这些业务控制都是为了把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具体化,进而把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的监管

社会责任履行的过程是需要有一定监督体系来保障的,一方面是企业从内在机制出发做好履行中的责任承担,另一方面是依靠企业外部的监督力量形成有效的监管推动。在当前我国的法律条文中,虽然对企业社会责任有着相关的内容阐述,但是,远没有形成规范严谨的法律体系。

因此,在法律法规相对不健全的情况下,就需要更多的参照各方的成熟经验,积极和社会其他行业接轨,积极和国际接轨,并在此基础上认真考量我国的国情,考量各地的实际具体困难和问题,在责权利三个方面做好认真的分工和筹划,也要认真思考建立健全奖励和惩罚机制,切实对社会利益和公众权益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积极拓宽并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履行氛围,以点带面,以面成体,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进行。

(四)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尽快制定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准则,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使社会责任会计有法可依,也让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增强了其可操作性和统一性,避免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企业应单独社会责任报告。条件尚不成熟的企业在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时,应将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作为内部环境自我评价的重要内容。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要覆盖企业已承担的所有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面对的是企业相关的各个利益相关体。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经过独立第三方外部评价,以保证内容真实完整、实事求是。

四、结束语

保险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是直接的,如果可以妥善处理好改革调整中的关键问题,就可以对助推我国保险行业企业的科学发展,反过来,如果在处理环节上出现重大失误,反而会对我国保险行业发展产生致命的反作用。

所以,在处理社会责任问题的过程中,要秉承“小心谨慎、亲力亲为、有进有退、统筹兼顾”的处理方式,朝着积极、有效、高效的方向努力,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保险公司必然会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上大有突破,同时我国保险公司们积极的履行社会责任也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谐、稳定,反过来社会的进步、和谐、稳定也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险公司必然将会迎来新的发展良机,加快自身的发展。(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雪丽.试论企业文化是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4期.

[2] 吴元平.用企业文化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周宇.我国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杨自业.尹开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公司社会责任与治理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5期.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开题报告范文第5篇

核心竞争力不足制约报业集团发展

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支撑报业集团持久发展、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集团独有的能力体系,是报业集团内部的积累性学识(知识)。其本质内涵是不断满足并创造集团顾客(读者、广告客户及其他消费者)和员工价值需求的独特能力。在目前主要表现为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创新能力、战略制订能力、整合资源能力以及战略扩张能力①。

从当前来看,一个报业集团成功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就是谁能更好地发挥报业集团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优势,将集团做大做强,谁就能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由此观之,我国的报业集团中,除了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等极少数报业集团之外,大部分报业集团都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突出的表现就是集团媒体规模与产业规模不大、经营实力不强。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除成立时间较短、经验不够、原始积累不足等客观因素外,我国报业管理体制的缺陷以及由此造成的报业集团运作机制的种种问题成为我国报业集团形成和加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障碍。

报业集团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报业经济,其基本前提是报业集团要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对相关资源和资产拥有自主经营权,在提升宣传质量的同时剥离经营性资产,主动进行市场开发,通过市场力量进行资源配置,完成资本积累。这已是被其他国有企业集团和产业发展所证实的经济规律。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报业管理体制,导致报业集团产权不明,采编、经营两不分,缺乏相应的自主经营权,使集团在宣传尤其是经营方面束手束脚。这种管理体制日益彰显的弊端也成为当前我国报业集团不能做大做强,核心竞争力缺失的根本原因。正如有关专家所说,“(报业)集团化战略改革没有解决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结果大多数都成了行政捏合的公司、翻牌公司,本质没有什么变化,不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②。

这种体制弊端首先表现为报业集团产权不明晰、多头管理以及出资人缺位。我国报业集团为事业单位性质,在报纸的宣传内容和舆论导向上有宣传部门“把关”,新闻出版部门则对报业出版实行行政管理,而对多年来形成的庞大的报业国有资产,却没有相应的主管单位,没有进行明确的产权界定。“在事实上形成了报业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明确、国有资产委托人缺位现象”③。这种报业资产产权的不明晰、出资人缺位的现象,一方面导致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资产的闲置不仅不能保值增值,还妨碍了集团资产的合理流动和利用、阻碍了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

培育核心竞争力呼唤报业集团体制机制创新

如前所述,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不断满足并创造集团消费者的价值需求。而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不断变化,消费者的价值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报业集团才能不断地满足并创造消费者的价值需求,在变幻无常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体系。

报业集团乃至传媒的创新包括诸多方面,如目标创新、组织机构创新、制度创新、新闻创新等等,而对当前报业集团实践而言,体制与机制创新更是重中之重。童兵教授也指出,“新闻业务的种种弊端,新闻观念、功能和传播方式的诸多缺陷,最终都同我国新闻事业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有关。新闻改革深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也都涉及到体制问题。体制改革,是新闻改革的难点和深化新闻改革的关键”④。如前面分析,我国传统的报业管理体制以及由此延伸的报业集团运作机制已成为制约我国报业集团做大做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原因。体制机制创新也由此成为我国报业集团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本要素。

具体而言,通过体制创新,明晰我国报业集团的产权,合理定位报业集团的性质,使集团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有利于报业集团拥有更大经营自、在媒介产业经营市场上成为竞争和决策的主体;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报业集团运作机制,提高报业集团的运作尤其是资本运营的效率,确保集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将集团做大做强。这些创新最终要解放报业集团生产力,为报业集团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扫除障碍,同时积累相关经验并将之转化成集团独有的知识,打造持久竞争优势,成为构筑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在我国,报业集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还面临着文化体制改革这一良好契机。我国报业等文化产业长期以来被定位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保持在旧有文化体制内的僵化模式,仍在束缚着文化领域的市场化发展,并更为直接地感受着旧体制的阻碍力量,其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弊端,带来局部改革举步维艰”⑤。而正式启动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则为包括报业集团在内的文化事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提供了一个契机和相关政策依据。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2003年第9期的《求是》上撰文称,“要积极推进文化领域资产重组,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属于性质的单位,实行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不属于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努力加强管理,增强活力,提高服务水平。鼓励应完全面向市场的经营性行业和单位走向市场,走产业化、企业化道路……”。

这一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务院办公厅相继颁布了《关于印发〈新闻出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出办[2003]1147号)、《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2003]105号)两份文件,标志着“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⑥。

在此期间,中央还确定了一些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其中试点单位中包含大众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以及深圳报业集团等四家报业集团。这些报业集团近一年的实践探索也为其他报业集团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报业集团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途径分析

根据我国报业集团现状和面临的内外环境,我们认为,它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途径应该是建立符合报业特点的集团法人治理结构。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为保证正常运作,其自身所具有一整套组织管理体系。大都是由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通过这一结构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⑦。其本质是妥善处理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信托、关系,即股东与信托人――董事会之间的关系;董事会与人――经理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报业集团是生产精神产品的国有企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借鉴国企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借中央推行文化体制改革之机,报业集团在体制和机制创新上也可建立符合报业特点的集团法人治理结构。正如有人认为,报业集团体制机制改革中,“关键是建立符合媒体特点的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及与之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⑧。

结合目前我国报业集团的现状、试点报业集团的实践经验、报业集团的媒体特征以及相关政策规定,报业集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报业法人治理结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政府管理体制上,明晰报业集团产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由行政部门(如省政府等)对报业集团国有资产进行授权经营。如河南省政府就对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国有资产进行授权经营,明确集团法定代表人所拥有的责权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⑨。

明晰产权关系,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通过授权经营,实现了政府对报业集团管理体制的创新,也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也只有通过这种分离,才能将报业集团从过去的行政事业单位,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实体⑩。

明晰报业集团产权、对其进行授权经营的同时,政府也应当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对报业集团的国有资产经营情况进行监管。有学者认为,在明确报业集团产权之后,政府可以采取三种管理途径:首先是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对集团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其次是在探索传媒集团公有制新形式等有关方面放松政府管制;最后是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使政府管制由“人治”走向“法治”。

其次明确报业集团定位,建立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有了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外壳必须要有相应的体制变革,把报业集团建设成企业集团,成为真正的法人报业企业是必须的一步。有没有法人企业地位,不仅仅是个名份问题,更重要的是取得市场准入的合法身份。目前国内一些报业集团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做法是,保留报业集团的事业法人性质,采取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同时将集团的广告等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剥离,在集团层面上组建集团公司,注册为企业法人,设立董事会、经理层进行规范经营,从而在集团层面构建了党委领导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

最后,在集团运作机制上,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将集团经营资产和业务剥离,进行独立规范的企业化经营。“两分开”是部长刘云山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对报业集团提出的四项任务之一。有关专家认为,“两分开”既是试点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报业集团体制创新的突破口。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何种形式的创新,都要达到以下两种目的。一是通过创新,更好地发挥报业集团的整体效应以及合力效应,即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二是达到对报业集团子报子刊以及经营性公司的有效控制,以保证集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在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应当遵循“四不变”原则,即保证“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不变、党管新闻媒体不变、党管干部不变、党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不变”。

注释:

①晏国政、罗宁辉:《试论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载《青年记者》,2005年3月号(下)

②转引自段京肃:《媒介集团化的喜悦与尴尬》,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③陈君聪:《中国报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初探》,载:《中国报业》,2004.5;这种观点还见于常永新:《传媒管制与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载《南开管理评论》,2003.1

④童兵:《为传媒体制改革提供智力支持》,载《新闻界》,2005.1

⑤金梦玉:《文化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载《新闻界》,2004.2

⑥丁和根:《文化体制改革: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载《新闻界》,2004.2

⑦王海民:《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及核心特征》,载《经济研究参考》,1997.A5

⑧李建国、陈伟成、洪佳士:《加快制度创新实现四个转变――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实践及发展趋势分析》,载《中国报业》,2005.2

⑨路国贤:《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载《中国报业》,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