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桥梁建设

城市桥梁建设

城市桥梁建设

城市桥梁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字】桥梁支座;新技术;创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桥梁建设也越来越多,桥梁支座的技术创新也是越来越多,但是桥梁支座不再是单一的满足于解决实际的问题,而更多的考虑到其外观设计的美观性和创新性。以下我们就对其创新性的成果进行研究和分析。

1、城市桥梁建设概述

城市桥梁建设一般是在有跨河、跨江的区域建设,或者是我们常见的立交桥和人行天桥。相对来说,跨江、跨河的桥梁建设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其要横跨的距离是比较大的,有很多都是跨度达到1000米以上的,而且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比较恶劣,要考虑的地形等各方面的原因比较多。但是目前我国在该方面所使用很多的新技术在全世界都是比较领先的。有一个数字对此是可以加以证明的,就是在21世纪的前十年,全世界总共有10座悬索桥,其中有一半就都在我们国家。

城市桥梁的建设其桥型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常见的有梁桥、斜拉桥、悬索桥等等。而不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桥型,其都缺少不了桥梁支座的支撑。桥梁支座在整个桥梁的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其既要承受来自桥梁的承载力,又要将其所承载的负重传递给位于其下面的墩柱和桥台。所以桥梁支座的设计也必须足够的精细和准确,否则其会影响整个桥梁建设的质量和使用期限。我们在对桥梁支座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其实际的受力状态进行计算,使其在建设中的承载力与计算的承载力的值相接近,要是实际的承载力超过预期计算的承载力,那么可想而知,其是会存在很大的隐患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

2、我国桥梁支座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桥梁支座的结构形式是有很多种的,但是因为我国目前对其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纳入到行业管理范围之内的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板式橡胶支座,一种是盆式橡胶支座,还有一种就是球型支座。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实践中又有所创新,以下我们就主要对其创新的结果进行研究。

2.1 出现了新球型支座。球形支座在1991年的时候就在我国得到了应用,但是近年来其又有了新的发展,这种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其可以承载超吨位的重量;第二个方面是其开始采用复合型的材质;第三个方面是开始采用双曲面球型。

2.2 出现了新型的抗震支座。我们知道因为我们国家处在板块的交界处,所以多容易发生地震。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比较大的地震,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财产和人身损失。所以在桥梁建设中,我们也研发了新的抗震桥梁支座,而且这项技术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那就是湛江海湾大桥,这项技术在镇江湾大桥的应用,可以使其抵御8级地震所带来的损失。

2.3 橡胶支座出现了新技术的应用。早期的橡胶支座只是简单的用一整块橡胶做成的支座来支撑桥梁的压力,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荐,橡胶存在着很大的磨损,这就为桥梁的正常运输带来了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更换橡胶支座的新工艺,而且这种工艺的时间一般在半个月左右,时间比较短,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其在施工的期间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这种工艺的发展所带来的成效无疑是很显著的。

3、城市桥梁支座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对桥梁支座的材料应该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和抗老化性。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需要在该方面进行改进的桥梁支座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钢辊轴支座,对这种支座的辊轴,以及支座的上下部分进行不断的淬火,通过这样的方式,其容许荷载的幅度就会得到,而且结构的高度也会有所减少。第二种是防锈焊接支座,要对这种支座进行改进,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支座经过淬火,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设以防锈焊接层。第三种是对支座的上下座板的形状进行改进,将其改成两个凹凸面,而且半径必须是相同的,然后在凹凸面里注入四氟乙烯版,这样这个半球型的支座其不仅可以转动,而且也会具有很好的位移性。

3.2 对桥梁支座的摩擦系数进行降低,而且对其结构要进行简化,对其高度也要予以降低。要做到这几点,就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要能够对因温度差异所造成的支座位置移动的幅度进行估计;第二就是我们知道桥梁支座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是会发生纵向的位移的,即桥梁发生了挠曲和桥梁的基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支座上的挡块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三就是我们在对桥梁支座的位移进行预估的时候,有很多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我们要注意在对其进行预估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应该对其乘以1.3的安全系数。

3.3 在对支座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其经济性,这样在安装的时候和更换的时候会更加的方便。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点是桥梁的支座有些部件是不可以更换的,所以对其只能进行维修,所以我们要保证对其是可以顺利的进行维修的;第二点是有些部件即使其是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的,但是往往会因为某些磨损使其在未达到使用寿命的时候就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我们必须保证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更换和维修;第三点是在支座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查和发现,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予以解决,以此来避免不必要的隐患的发生。

4、结束语

虽然我国的桥梁支座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桥梁支座技术的要求也就会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桥梁支座技术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桥梁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桥梁景观;城市建设;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正面临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对于我们建筑行业来说,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从桥梁景观角度略谈一下自己对城市建设的一些浅言拙见。

  对桥梁造型进行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高度,亦即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这些问题均非桥梁美学所能涵盖,而其综合解决之道是对既懂得桥梁美学规律又深谙景观科学构筑规律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这便是桥梁景观学的诞生基础!美国学者Frederick Gottemoeller于上世纪九十代将Bridge与Landscape合成了一新的词汇Bridgescape用于表述这种新的结合。 

??但人们对桥梁建设中景观问题的关注却较此为先。日本的本州——四国联络桥工程总长178km,如此超大规模的桥梁建设活动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人们不得不慎思桥梁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干扰,也更希望新建的桥梁对所通过的历史、文化及自然保护区域在关爱的同时还能成为一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景观。这使日本政府将桥位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把发挥桥梁的观赏功能和文化功能、“追求世界一流景观”的目标链接为一体。类似的实践活动为桥梁景观设计在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奠定了桥梁景观学科的科学基础。 

??我国对桥梁景观的理解一般反映在“景观”一词的分解上,即“观”桥与桥上观“景”,两者合成便为“景观”。这种观念有其历史传统。古典园林桥梁在“景”与“观”方面便早有此独到考虑,中国的风景园林更是深谙此道。我们说“景”与“观”之关系确实反映了人、桥、环境的空间联系,其寓意颇具中国特色,这是我们文化智慧的结晶!但这种观念只有“与时俱进”地和景观科学的构筑理论结合才能产生具有更积极的尊重与改造自然意义。 

   一、桥梁景观学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与体制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建成了22.4万座公路桥梁,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美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

  (二)满足社会对桥梁景观的更高要求。 

??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 

??1.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2.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桥梁景观有精神文明寓意。 

??3.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上述诸点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也是社会意识超前的原因。这是桥梁景观设计研究的压力,也是桥梁景观学发展的动力! 

  (三)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意义。

??我国不少城市、乡镇因桥而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是桥梁景观对城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

[1] [2] 

用。 

  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四)对桥梁建设提供景观方面的理性决策参考。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还无相应的技术规范,这使桥梁景观的思考缺乏科学依据。在桥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景观仅为结构后的包装或结构关系的美学调整。桥梁景观学研究除力图揭示更多的桥梁景观发展的新趋势,还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综合考量以便整理出景观设计原则,使决策或方案深化有据可依。 

  二、桥梁景观的特点 

  (一)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其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二)桥梁景观的时代性。

??如前所述,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有一层重要含义既是“新”,如新事物、新发展、新现象、新景观、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等均可表达出时代寓意。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是使桥梁景观产生深刻时代烙印的主导因素。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使桥梁景观成为城市中的视觉识别要点,这就使桥梁景观对时代的表述延伸至城市。因此把握好桥梁景观的这种特点并恰如其分在城市中发挥是我们在桥梁景观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桥梁景观的地域性。

城市桥梁建设范文第3篇

摘要: 近些年来城市桥梁的建设越来越多。处在联系的关键位置的桥梁景观的建设对于城市的美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着良好品质景观的桥梁,不仅仅能够和城市有机的溶为一体,散发着美的气息,而且还往往能够成为城市的标示,象征,比如说武汉长江大桥从建设成日到现在,一直是武汉人民的骄傲。本文就通过对近些年来桥梁景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得出如何建设质量良好的桥梁景观,以及其对城市美化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美化;桥梁景观;桥梁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U443 文献标识码:A

1 城市美化中出现的问题

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一个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也在迅速扩大自己的范围。与此同时,城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过于追求自己的经济功能,而逐渐的忽略的城市的美化,新的城市只是机械的在重贴自己的高楼大厦,大桥公路之类的现代化建筑,古老的城市也在城市规划者的盲目中逐渐的失去自己的底蕴。如此以来,城市美化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引起人们的不满。城市景观的建设,是城市美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目前城市景观建设普遍缺少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的支持,所以在实践中对于城市建设中对于景观建设把握不准,从而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2 桥梁景观建设的不足

城市化程度的加深,也就导致了城市面积的扩大,由于要将城市建设成一个整体,为了避免一些不利的地理水文对于城市建设的影响以及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必须较多的进行桥梁的建设。所以在桥梁景观的建设质量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美化的效果。目前来看,我国城市基础桥梁建设等设施大多偏重于它的功能性,盲目的追求空间的最大利用率,导致了桥梁景观杂乱无章,和整个城市的景观不相协调。在桥梁景观建设中主要出现以下的问题;

2.1 桥梁在建筑布局上和整体不相协调

由于在桥梁以及道路的建设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原因建设需要分段进行,导致了桥梁的建设和整个城市路桥建设协调性不够,导致了桥梁在整个城市美化中格格不入,不但没有对于城市景观美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让景观看起来杂乱无章。其原因是由于各个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管理和领导,在利益攸关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大局。

2.2 桥梁景观材料上和周围建筑色不相适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在城市路桥建设中的使用也越来越根据实地的需要以及单项工程的成本核算来使用。这就导致了材料使用过于庞杂,在整体的色泽上感官较差。其原因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材料使用标准来规范各个施工单位。

2.3 桥梁附属设施杂乱

桥梁引道路以及桥梁上的广告、路灯等标示以及相邻桥梁、公路上得一些标示各自为政,形式上及色彩上未作统一协调,并出现在空间上相互交叉等,根本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美的规划意境,对于城市景观造成了较为普遍的破坏。其原因是由于路政桥梁单位之间没有协调好在辅助标示上的认识,在加上盲目的将各种广告标语设置在桥梁上,从而导致了桥梁景观建设的破坏。

3 良好的桥梁景观建设对于城市美化的重要意义

桥梁的本身就是纽带,连接两个地域之间的纽带。有着良好景观建设的桥梁则能成为人们和城市之间的纽带。城市的美,在桥梁的曲线和延伸中到达每个市民的心里。美丽的城市,也让桥梁夜晚在城市的灯火辉煌中更显风姿。

3.1 良好桥梁景观是一个城市美化的重要条件

桥是人们建立的,一个桥的历史,往往是整个城市历史的缩影和见证。例如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是武汉作为我国中部中心城市崛起的开始,也是“天堑变通途”的开始;从赵州桥到卢沟桥,无一不在岁月中见证着城市的荣光。所以,一个良好的桥梁景观的建设,能够使其成为城市的符号,甚至让城市闻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是桥梁景观对城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2 良好的桥梁景观能够使城市的时代性更具特色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符号。工业时代的蒸汽机,电灯,目前信息时代的电脑,都是时代的象征。在城市景观美化中,良好的桥梁景观的建立能让整个城市美化更具特色。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3 良好的桥梁景观的建设能够使城市更具地域性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北方的文化差异较大。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一面,这是有其特有的地理、政治、历史 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南方城市大多婉转细腻,但是苏州清丽,杭州温柔,南京精致,各有魅力;北方的城市普遍豪放,但北京的包容,西安的沧桑,天津的时尚,各有风骚。俗话说的好:“娇不娇看吊桥,美不美看秀水”一个桥梁能够把城市的地域文化美感以及周围景色的美感有机的结合起来。总而言之,由于城市建设桥梁之处地理、地貌、环境各有特色,桥梁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3.4 良好的桥梁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美化的重要意义

良好桥梁景观的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桥梁景观设计。我国在大部分的桥梁建设当中都往往忽视桥梁景观的设计,仅仅是对其质量、功能、成本等因素进行考虑之后即进行设计,不能根据城市美化的实际需要进行桥梁景观的设计。一个好的桥梁景观设计首先必须要从整个城市美化的方面考虑。使之与整个城市的景观想协调。以此设计理念入手,根据考察确定的实际情况之后,通过精美的桥梁造型的设计、桥梁轮廓的设计、灵活运用各种桥梁造型的法则,将城市空间和桥梁的轮廓完美的结合到一起的桥梁建设,其景观能够真正的融入自然,又让城市通过桥梁融入自然,对于城市美化的作用是巨大的。其次要从桥梁附属结构,临近路桥的设计上入手。为了增加桥梁整体的美感,在不影响附属结构功能的基础之上,通过简单的规划布局,以及增添的一些色彩修饰,相信经过此类景观建设的桥梁会因为其靓丽的颜色和优美的线性无疑会让人眼前一亮。最后是应当做好桥梁的观景设计。一个具有城市符号意义的桥梁一定又有其独特的观景设计。这是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而在桥梁设计中新出现的内容。其中最能讲城市美感提升的就是桥梁夜景的设计。桥梁夜景观拓展了桥梁的景观表达,全天候展示了桥梁魅力,是桥梁空间与时间的延伸。好的桥梁夜景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在夜晚漫步远眺时需要的审美情趣,让在城市的生活中增添许多色彩,也让城市在桥梁夜景的突出中更具魅力。

4 结束语

一个美丽的城市能够将其各种景观协调的整合到一起,发挥出它们各自独特的魅力。桥梁景观的建设在城市的美化中越发重要。避免在桥梁景观中的杂乱无章,于整体相驳,进行良好的桥梁景观的设计,能够使桥梁景观作为一座连接人们体会城市美感的一座桥,成为城市的标志,永远的被人们喜欢。

参考文献

城市桥梁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桥梁景观;城市建设;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正面临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对于我们建筑行业来说,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从桥梁景观角度略谈一下自己对城市建设的一些浅言拙见。

    对桥梁造型进行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高度,亦即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这些问题均非桥梁美学所能涵盖,而其综合解决之道是对既懂得桥梁美学规律又深谙景观科学构筑规律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这便是桥梁景观学的诞生基础!美国学者Frederick Gottemoeller于上世纪九十代将Bridge与Landscape合成了一新的词汇Bridgescape用于表述这种新的结合。 

但人们对桥梁建设中景观问题的关注却较此为先。日本的本州——四国联络桥工程总长178km,如此超大规模的桥梁建设活动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人们不得不慎思桥梁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干扰,也更希望新建的桥梁对所通过的历史、文化及自然保护区域在关爱的同时还能成为一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景观。这使日本政府将桥位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把发挥桥梁的观赏功能和文化功能、“追求世界一流景观”的目标链接为一体。类似的实践活动为桥梁景观设计在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奠定了桥梁景观学科的科学基础。 

我国对桥梁景观的理解一般反映在“景观”一词的分解上,即“观”桥与桥上观“景”,两者合成便为“景观”。这种观念有其历史传统。古典园林桥梁在“景”与“观”方面便早有此独到考虑,中国的风景园林更是深谙此道。我们说“景”与“观”之关系确实反映了人、桥、环境的空间联系,其寓意颇具中国特色,这是我们文化智慧的结晶!但这种观念只有“与时俱进”地和景观科学的构筑理论结合才能产生具有更积极的尊重与改造自然意义。 

     一、桥梁景观学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与体制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建成了22.4万座公路桥梁,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美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

    (二)满足社会对桥梁景观的更高要求。 

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 

1.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2.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桥梁景观有精神文明寓意。 

3.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上述诸点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也是社会意识超前的原因。这是桥梁景观设计研究的压力,也是桥梁景观学发展的动力! 

    (三)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意义。

城市桥梁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桥梁 轻轨 总体设计 双塔钢桁梁斜拉桥

1工程概况

      新蕉门大桥工程位于广州南沙地区的中部组团,横跨南沙经济开发区和珠江管理区。路线大致为东西走向,全长约9.1km;规划为城市主干道,规划宽度60m。近期工程包括道路、立交、新蕉门大桥设计。新蕉门大桥跨越水域宽度1100m的龙穴南水道,由于桥位距出海口较近,对通航要求较高,其中主航道通航孔净空:200m×24m,辅航道通航孔净空:110m×18m。大桥采用三百年一遇的洪水频率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7.4m。

      桥梁结构采用140m+280m+140m双塔钢桁梁斜拉桥,分上、下层布置,上层为双向6车道的城市交通,下层为双线轻轨交通(见图1)。

      新蕉门大桥工程既是连接南沙经济开发区和珠江管理区的重要纽带,又是南沙经济开发区一条重要的对外通道。工程的实施对解决城市组团间跨区交通、城市区域对外交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总体设计

2.1主要技术标准

2.1.1主线道路及新蕉门大桥

      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60km/h;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采用城-a荷载;最大纵坡3%;最小坡长170m;横坡2%双面坡。

2.1.2轻轨线路标准

      最小平面转弯半径:一般不小于150m,困难地段50m;轻轨预留最小宽度9.6m;净高控制≥6.8m;最小竖曲线半径1000m;最大坡度5%;轨距1.435m;行车方式为右侧行车;最高行车速度为80km/h。

2.1.3立交设计标准

      设计车速主线为60km/h;匝道为40km/h。采用城-a荷载。最大纵坡主线为4%;匝道为5.5%。

2.2设计原则

2.2.1平面设计

      满足规划道路、轻轨走向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路线走向;大桥桥址的选定满足水利、航道及规范要求;满足轻轨分离、衔接要求;预留远期轻轨用地;减少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2.2.2纵断面设计

      满足工程区域内防洪标高要求(线路全线道路中线最低控制标高为6.3m);满足与沿线现有道路交叉口标高及立交连接要求;满足线路跨越的河涌、水道的通航净高要求;满足现有南部快速干线高架桥、规划路(含堤岸)行车净空(≥5m);满足轻轨分离、衔接要求;符合规范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全线土方平衡、利于大桥施工、避免大填大挖、环境保护等方面。

2.2.3横断面设计

      满足规划及远期交通量要求;设置中央绿化带、种植行道树以改善环境,提高行车、行人的使用舒适性;预留远期轻轨位置。

2.2.4其他

      满足公共交通要求,沿线设置港湾式公共汽车停靠站;满足行人安全要求,交叉口处均进行交通渠化,并设置人行斑马线及行人过街信号灯。

2.3设计重点

2.3.1平面选线

      路线全线长约9.1km,基本与规划道路中线吻合。路线沿线与4条城市主干道相交,规划宽度均为60m。在下穿现有南部快速干线高架桥时,为保证通行净空和行车视距,道路中线进行偏移,偏移后桥墩位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及两侧人行道上。路线在水道东侧至环岛西路之间,地处起伏的山丘,为减少对山体的破坏,设计桥位相对规划桥位向东南向微调55~75m。

2.3.2桥位确定

      大桥桥位根据桥址评审研讨会中航道、水利、规划等相关部门的意见,选在河道顺直、河床稳定的水域段,桥位与常水位水流方向基本垂直。由于受水道东岸山丘的限制,线路新蕉门大桥设计桥位较规划桥位南偏75~55m。在设计标高基本相等条件下,规划桥位对东岸的山体开挖高度会比设计桥位增高20m,且护坡高度达到50m,开挖土石方量增加约33万m3。从保护环境、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等多方面考虑,采用设计桥位作为实施线位。

2.3.3环岛西路立交(近期实施)

      通过比较且经规划部门审批,采用环岛西路立交为近期实施立交形式。

      根据相交道路规划性质和规划车道数,环岛西路立交主线高架桥为双向6车道和双向4车道,桥宽分别为26.0m和19.0m,并设置两条右转匝道。匝道为单向双车道,宽度9.5m。所有左转车流通过右转驶入环岛西路后调头完成交通转换,环岛西路平面交叉口保持现有形式和交通组织。

      该方案立交形式简洁,环岛西路现有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和渠化基本维持现状,工程实施时交通可基本保持正常运行,减少拆迁,工程造价低。

2.4设计难点

2.4.1轻轨分离段设计

      新蕉门大桥是与轻轨合建的大跨径双塔钢桁梁斜拉桥,总体设计中需考虑满足规划轻轨走向的要求;轻轨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净空的设计要求;根据两岸不同的地形地势,以跨越水面后桥梁与轻轨尽早分离为原则,减少近期工程投资;同时了解工程沿线规划用地,为远期轻轨的接入预留一定的空间;根据城市交通上行、轻轨下行的布置形式,考虑轻轨从平面分离或平纵结合实现空间分离的可能性。

      通过比较,采用下述方案实现桥梁与轻轨的分离(见图2)。

      主线上层城市交通桥梁平面保持不变,轻轨在跨越水道后,于桥梁下部以s型平曲线转出(半径200m),实现桥梁与轻轨的分离。纵断面设计中,轻轨在s形平曲线范围内,仍与主线坡度相同,平面转出后,轻轨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变坡点。

      优点:主线桥梁线形流畅;轻轨分离后位于主线桥梁的一侧,远期实施时易于接入,且远期施工时对已有工程影响较小;轻轨远期实施时平纵布局空间大,远期建设费用会减少。

      缺点:轻轨平面线形标准偏低,车速受限制,空间美观性差,从规划用地考虑,造成主线与轻轨所夹地块浪费。在水道西岸,轻轨在道路一侧,对该侧远期规划住宅噪声影响较大,如按本方案实施,规划需对用地范围、用地性质做较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