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无形资产; 特征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之所以成为会计学术界的难题,一方面,由于传统财务会计体系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披露不足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与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相背离;另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直接计量的特征与会计确认的条件相冲突。也正是这一矛盾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确认问题至今仍止步于学术界的探讨之中,而迟迟与会计实务无缘。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来看,它在本质上符合资产的定义,由于其不具有实物形态,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资产要素的特征

从20世纪90年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以来,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与构成,理论界众说纷纭:关于其本质,有Langlois(1992)的“企业能力论”;Barton(1992)的“知识论”;Meyer与Utterback(1993)的“技术与技术创新论”;Raffa与Zollo(1994)的“文化论”;Coombs(1996)的“组织系统论”;Tease、Pisano与Shun(1997)的“动态核心能力论”以及Oliver(1997)的资源论。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也有Prahalad与Hamel(1990)的技术能力与组织能力“二要素论”;Eriksen与Michelson(1998)的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二要素论”;McKinsey & Company(2001)的核心程序与关键程序“二要素论”;Fujmoto[日](1997)的静态能力、改变能力与进化能力“三要素论”等观点。笔者认为,单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来看,它是由资源、能力、制度、环境等诸多要素共同形成的合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中,对上述各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并实现对企业的价值贡献。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效应是多方面的:企业内部各种要素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形成协同作用,为企业价值作出协同性贡献;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仅作用于某一特定部门或产品,而且是渗透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体现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种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为企业保持了独特而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它预示着企业潜在的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而从近年来国际性的准则制定机构对资产定义的主要观点来看,现时经济资源观(如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与未来经济利益观(如现行的IASB“框架”和SFAC No.6)是两种广为接受的观点。从现时经济资源观来讲,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积累性学识(Collective Learning),其独占性与价值贡献特征意味着它符合资产的定义;从未来经济利益观来讲,核心竞争力能够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更为丰厚与长久的收益,这也符合资产的定义。可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属性是比较清晰的。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

上文已经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资产的某些特征,且由于其不具有实物形态,所以,它与无形资产便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在IASB、FASB、ASB以及我国财政部出台的相关准则文件中,均把“没有实物形态”以及“非货币性”两个特征用来定义无形资产。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无形资产本身的边界也并不明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提出了“可辨认性”的限制,即能够从企业中单独分离用以交易或转移,或者源于合同权利或法定权利,将无形资产的内容严格限制在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以及土地使用权等对象身上,自创商誉、企业内部产生的品牌等被排除在无形资产要素之外。尽管FASB(2001)把无形资产分为与市场推广有关、与客户有关、与艺术有关、以合同为基础以及以技术为基础等五类,许多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内生的满足资产定义的经济资源却不能够进入到现行的财务会计体系当中。结合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无形资产同为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都包含了企业获取超额收益所必需的异质性资源,这些资源的独占性、价值贡献性以及不可模仿性,使得对它们的运用和管理成为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必经之路。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贡献方式与无形资产相似

无形资产需要通过与有形资产的组合,共同贡献于企业价值。除了进行交易,恐怕任何一项无形资产都无法脱离其他相关资源而单独作用,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同样,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相互支撑,有序组合,同有形资产之间精妙配合,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体现于企业的各项产品之中,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整体价值。

所以,从广义来讲,无形资产应分为三类:首先是诸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在内的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其次是诸如土地使用权、采矿权等在内的用益物权类无形资产;再次是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如企业核心竞争力等。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无形资产的高级形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既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处理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又提供了方法借鉴。笔者认为,现有无形资产与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为核心竞争力会计所借鉴,但核心竞争力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应超越其他无形资产,是无形资产的高级形式。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及构成要素复杂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及构成要素比较复杂,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结论。这给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内涵和外延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似概念众多,如核心资源、智力资本、能力资产、战略性资产、自创商誉等。这也造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上述相似概念之间有相互交叉的领域,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生机理与概念边界不够清晰。但同时,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资源和能力系统。因此,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不能被其扑朔迷离的本质与纷繁复杂的构成所迷惑,应紧扣其经济后果进行研究与探讨。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对企业的服务方式不同于其他无形资产

目前会计准则所承认的经典无形资产都拥有较为明确的受益对象,使得该无形资产的价值可能以摊销的方式分期计入受益对象,也可能在期末只对其进行减值测试。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对象十分广泛,包括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并使企业的各个最终产品受益,使企业的整体价值得到提升。另外,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只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它还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在,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潜能(C・K・Prahalad与G・Hamel,1990),使得企业能够抵御产品生命期与经济周期的考验;而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企业文化、战略目标与不断创新等因素可以使企业发展不至于因领导人的更替而发生大的波动。这种高层次的贡献是经典无形资产力不能及的。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是战略性的。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与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内部状况息息相关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种优势体现了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等各个要素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容,对其所处的微观环境的高度适应。当核心竞争力与其所处的环境发生冲突时,便会对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常见的例子就是社会科技的进步对所有企业提出的挑战。当企业能够迅速调整,尽快适应变化,就可能成为行业内的领导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便能展示新的生机;否则,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则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就可能成为核心刚性(Core Rigidity)。不仅会导致企业竞争优势的丧失,将行业内的领导地位拱手让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随之大幅贬值。同时,近年来的一系列事实也表明,细节上的疏忽同样可能使一个大型企业陷入危机甚至土崩瓦解。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是具有高风险特征的。它的保值增值需要企业时刻洞察环境的变化,既对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又要兼顾细节,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谨慎的运作。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自我积累和自我完善的特征

前已述及,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与企业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造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它的内涵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而不断丰富,随着环境的瞬息万变而历久弥新。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的积累,它对未来企业发展起到了战略性的指导作用。尤其对我国这种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更显得迫切。其一,它是我国企业增强自身实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法宝”。其二,我国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国家竞争优势的提升具有基础性作用,它可以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程度,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的组合,实质上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四、结论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对有形资产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而无形资产却越发得到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无形资产的高级形式,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算对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理应成为会计学科的前沿课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因而在其确认与计量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现有无形资产的处理模式,但更多的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探寻其价值测度方法,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成小云,任咏川.IASB/F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中的资产概念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10(5):25-29.

[3] 魏江.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J].管理工程学报,1999(1):53-55.

[4] 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 汤湘希.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索[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 异质性 核心刚性 企业成长论

一、核心竞争力的起源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十余年来一直在发展和完善之中,现在也并未达到成熟阶段。

核心竞争力最早萌芽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1776)。其后,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差异分工”之结合与各自的技能和知识有关(1925)。当然,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组织之间的分工,而不是组织内部的分工。马歇尔没有明确指出企业成长、发展与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力、资源的相关性,但其明确指出,企业的异质性来源于企业内部职能分工中的知识积累和组织协调。Swlznick认为,组织中存在一种能使自己比其它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1957),但他并没有给这种“特殊物质”赋予具体的内涵。后来,美国经济学家Penrose发表了《企业成长论》(1959)和英国经济学家Richardson发表了《信息与投资》(1960),共同奠定了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直至1990年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成功发表其论文《公司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探讨才走向成熟。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兴起源于传统战略理论的不足。Porter的第四代竞争战略理论实际上是将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偏重于企业外部战略环境的分析,缺少企业内部能力、绩效、成本、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远远超过porter的五力模型范围,因此能较完美地将企业内外因素分析融于一体。

因此,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经济学起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马歇尔的古典企业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学起源是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资源理论。由于起源的多重性而导致核心竞争力流派的多样性。

二、核心竞争力的结构

我国学者余伟萍(2003)等对1990年以来国内167篇关于核心竞争力文献的综合研究清晰地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市场营销、生产与制造能力、组织管理、企业文化、规模优势等方面。

核心竞争力的结构界定具有多样性,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只是由于分析的视角不同。但从最终作用效果来分析,仍可以归纳为企业运作的几种常规能力。另外,核心竞争力的分解也无需做到细致入微,这样对理论探讨和管理实践都得不偿失。因此本文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技术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整合能力。

核心技术能力是指企业在主营业务领域对技术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和应用能力。这里的技术包括专利、专有技术、技能、学科知识、产品、元件等。核心技术能力可以说是核心能力中的核心。核心竞争力之所以难以模仿,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包含着各种技术、工艺和经验的高度融合。

核心市场能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环境中与各市场主体之间发生市场关系时的认知与反应能力。这里的市场主体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核心市场能力代表企业外在形象,是企业最易被感知的外部特征。核心市场能力可以使企业正确处理与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

核心管理能力是指企业对管理客体的开发、组织、处理、沟通和整合的能力。管理课题包括企业资产、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子公司、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等。核心管理能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其中,企业资产、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子公司等可以构成企业核心管理能力的组织架构,而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等可以形成企业核心管理能力的文化氛围。

整合能力是指将上述三种企业能力整合成核心能力的能力,也就是管理核心能力的能力。按照吴价宝的定义(2002):整合能力是指企业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知识资源和市场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创造性整合到自己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去,形成企业的现实生产力。

若干文献中存在将狭义核心竞争力和广义核心竞争力相混淆的状况。从狭义上讲,核心竞争力由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能力所组成;从广义上讲,核心竞争力由狭义核心竞争力和整合能力所组成。整合能力是使狭义核心竞争力发生职能作用的关键,是侠义核心竞争力的粘合剂,也是狭义核心竞争力通向企业绩效的第一座桥梁。整合能力应该是核心竞争力结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

三、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学术流派

Prahalad&Hamel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之后,企业界和理论界掀起了研究和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高潮。这些研究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资源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杰伊巴尼(Jay B.Barney),强调获得具有潜在租金价值的资源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这些资源是保证企业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的最基本的条件。该流派把企业看作是学习型组织和社会组织,强调战略与组织间的双向联系,认为企业获得资源的过程如此复杂,以至于连企业本身也难以精确描述。

2.技术创新流派。代表人物是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Prahalad& Hamel),强调通过学习和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企业就能尽早地发现产品机会和市场机会。提出可以通过在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在少数几个知识领域成为最好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揭示了核心竞争能力、核心产品、战略业务单位和最终产品的关系。

3.知识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巴顿(D.L.Barton),强调知识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学习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学习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4.组织流派。代表人物是彼得圣吉,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企业内部组织系统,尽管没有将组织协调与企业能力明确联系起来,但他提出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克服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可以看成是组织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所必需的条件。

5.文化流派。代表人物是拉法(Raffa),强调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于企业的操作系统中,而且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组织核心竞争力和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结合。它蕴含于企业文化中,表现于企业的诸多方面。

6.流程流派。代表人物是哈默和钱皮(Hammer&Champy),该流派可以追溯到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强调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四、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由核心竞争力流派的多样性可知,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具有多样性。本文通过对若干文献的总结,可以得知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主要有知识资本、企业资源、企业文化三种论点。本文认为,确切地说,知识资本是核心竞争力的惟一来源,其他两种观点都具有很强的模糊性。

知识资本是能够转化为利润的知识,是指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本。罗默在内生增长理论中指出,知识生产要素是当今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干中学”的形式促进经济的增长。舒尔茨认为:知识和技术是当今经济增长舞台上的主角,而劳动和资本只能算二、三流的小角色。彼得德鲁克说:“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管理的核心是使知识产生生产力。”因此,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增值功能是形式,而知识资本的价值增值功能是本质,核心竞争力只是知识资本发生价值增值的工具性载体。知识同生产工艺结合起来形成核心技术,知识同系统思考结合起来形成组织核心,知识同市场结合起来形成获利点,知识同组织学习结合起来形成创新能力。

知识是企业资源的一种形式,而企业资源的其它形式如资本、劳动等,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只起到辅的作用,仅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一种依托性的平台。很多在财务资本、人员配备、组织结构、劳动时间、规章制度等方面综合实力不相上下的企业,而企业绩效却大相径庭,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企业之间的知识管理效率差别所致。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形成中也只是起到辅的作用,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良性循环。

所以,企业资源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硬环境,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软环境,而知识资本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根本性源泉。

五、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式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知识积累的结果,知识管理活动是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源泉。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般需要十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杭州商学院项国鹏教授的理论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初始培育阶段和更新阶段。

初始培育阶段的措施是:建立知识的识别、获取、处理、交流、共享、更新的基础设施,加快知识流动的速度,使企业知识远离稳定状态;创造宽松、信任、友好的企业气氛,允许个体模式多样性的存在,鼓励尝试与探索;建设企业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网络,激励员工知识共享,加强隐式模式的建设;培育友好信任、团结互助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组织的扁平化、网络化转型,依赖跨部门工作小组,促进核心能力的形成。

更新阶段即为克服核心刚性的过程,主要措施是:从外部吸收市场知识与技术知识,不断冲击、代替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原有知识;通过改革管理系统,吸收用户参与到更新核心竞争力的新技术实现进程,加强企业与用户的联系程度;提倡尝试,并将尝试模型化,为更新核心竞争力提供多种技术选择。

六、核心竞争力和知识资本的界限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核心竞争力和知识资本这两个概念始终如影随形,千丝万缕地缠绕在一起。但归根结底,他们毕竟不是同一本体,可以无原则地合二为一。前段已述及,知识资本是核心竞争力的本源,但这并不是能够说明已经给出了它们的明晰界限。在实际理论研究中,这二者的关系倍加复杂,主要存在如下五种观点:第一,核心竞争力完全等同于知识资本;第二,核心竞争力包含在知识资本之中,是知识资本的子集;第三,核心竞争力是隐形知识的子集;第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知识资本;第五,核心竞争力来源于隐形知识资本。核心竞争力和知识资本界限的探讨之所以形成这种纷杂的局面,主要是两方面原因所致:第一,核心竞争力理论和知识资本理论从诞生到现在不过十余年的路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尚待时日;第二,对Prahalad和Hamel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权威定义的理解和领悟存在分歧。

Praha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累积性的知识资本”。本文认为;首先,这里的“累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指知识资本不断地进行“积累”;其次,这里的“累积”是一个过程的概念,即知识资本不是在进行简单的、机械式的重复累积,而是同时伴随着某些内部质变运动过程;最后,这里的“累积”又隐含着一个结果的概念,即知识资本的累积未必都能实现其累积的目的,有时可能是一个无效的累积过程。所以,如果以静态的观点来理解知识资本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将会自乱阵脚。

总结以上,本文赞同上文的第四种观点:核心竞争力和知识资本具有本质的区别,核心竞争力起源于知识资本,是知识资本“积累”的产物,但核心竞争力并不等于知识资本。这里的知识资本并不仅指隐形知识,同时包括显性知识。

七、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管理的关系

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管理是一对天生的孪生子。核心竞争力理论既是战略管理实践的产物,又为战略管理理论输送了新鲜的血液,使其又一次焕发生机。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石的第五代战略理论更强调企业内部因素在企业价值提升中的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战略指导。因为核心竞争力只能来自于企业内部,既不能仿造,又不能购买,要经过长时间的精心酿造。一般而言,成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培育到成熟需要十年时间,而非成熟企业则需更长时日。显而易见,这种长时间的进化过程需要战略管理的合理规划。另一方面,尽管核心竞争力起源于知识资本,但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仍需要一些平台性的辅助机制,如组织学习、IT建设、流程再造、CRM、企业文化等。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战略管理的合理统筹。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也与一定的环境相关联,即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与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核心竞争力的综合特性要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且调整幅度要和环境变化路径高度吻合。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种能力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不是粗制滥造式的组合,而是巧夺天工式的组合;不是固步自封式的组合,而是推陈出新式的组合;不是僵化呆板式的组合,而是灵活多变式的组合。由核心竞争力的内部特性再结合核心竞争力的环境特征来分析,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的可模仿性微乎其微。要找寻两个内外部环境相同的企业已实属不易,再寻求其内部各种能力高度相似更难上加难,最后再苛求其能力组合机制的绝对等同真如大海捞针。所以,核心竞争力不是说不能模仿,而是这种模仿成功的机率大概在万分之一。

八、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研究问题

总结国内外十余年来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其九成以上的研究成果归属于静态研究框架之内,即关于核心竞争力起源、形成、特性、评估、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确切地说,对于核心竞争力动态变化的研究应该具有更强的现实价值。也就是研究核心竞争力由弱到强的变迁问题,以及这种变化速率与其它相关因素的变化速率之间的函数制约关系。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把握住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促使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探讨和管理实践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从本质上说,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实现存在于其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静止的核心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企业的战略环境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核心竞争力因而要随时随地进行调整,即核心竞争力存在于变迁之中。这正如蜡烛点燃后才能发出亮光,而蜡烛本身并不能发出亮光。彼得圣吉说过:你永远不能宣称已经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组织,因为组织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句话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同样适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测度方法目前有文字描述法、技能树法、层次分析法、过程分析法、递归层次归纳法等。严格地讲,这些方法并不是用来测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是在测度企业的强势能力。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强势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体现在企业外部。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一个摇摇欲坠的企业,一个在同行业中疲于奔命的企业,都不具备什么核心竞争力。但若用上述的测度方法照猫画虎般地进行测度,也能够活生生地测度出来。但事实上核心竞争力是培育出来的,而不是分析出来的。近年来,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研究成果已初露端倪,很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研究热点问题。

九、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向

本文以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时间为基准,对国内经济学与管理学21种权威期刊的有关核心竞争力研究的287篇文章进行了分类,归纳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11大领域;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溯源的研究;关于核心竞争力内涵、本质、特征的研究;关于核心竞争力体系结构的研究;关于核心竞争力存量测度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关于核心竞争力培育、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关于核心竞争力识别与评价的研究;关于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的研究;关于某一行业领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如石油、饭店、出版社等);最近方兴未艾的关于核心竞争力刚性的研究;刚刚处于萌芽状态的关于核心竞争力与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实证研究;关于“吃苦”是不是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整合

前言

企业文化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国家,并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改革开放的契机进入中国企业。学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个资金、规模实力相当的企业,之所以会出现盈利和收入上的长期差别,原因在于企业文化的不同:优秀的企业总有着相对完整系统的企业文化。所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研究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助于一个企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为企业获得长期盈利的可能。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最早的明确指出企业文化概念的是威廉·大内,他在他的著作《Z 理论》中指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括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1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企业文化的概念在21世纪现阶段,更多的被理解为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包括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企业形象。在理论界一般也将企业文化分为四个层次,最低层次的为物质文化,其次为行为文化,之后是制度文化,最高等级为精神文化。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九十年代,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首次提出,之后便掀起了西方学术界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和内涵的争论,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观念。国内外学者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是因为各自所在的环境不同,对于企业本身综合各国学者不同的观点理论,本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的竞争合力,它不是一种单独的力量,更不是静止不动的力,它会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化。同时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生产力,可以让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它是让企业持续发展的一种力量。

三、完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因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一种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一个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事原则和行为准则。通过众多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企业价值观怎样树立直接关系到企业在之后将如何发展。企业的价值观往往直接将企业定位,这种定位不仅包括企业在社会上的定位,还包括企业本身在企业员工心中的定位。在企业中,企业的资产可以被转移,企业的规模可以瞬息万变,但是企业的文化却很难改变。此外,一个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在资金和规模上,与另一个同行企业旗鼓相当,但是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塑造出与其一样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具有个体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企业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意味着企业具备优秀的“灵魂”和出色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这句古诗来形容企业文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再为合适不过。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企业文化的充实有效,意味着整个企业灵魂的强大。企业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企业文化的存在可以支撑企业中所有的参与者,共同度过难关。此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贯彻,可以让企业的运营变得有条有理,让企业具备持久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基础性推动作用。2

综合上述两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就意味着企业灵魂的进一步强大,进一步也就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层面

(一、)精神文化层面

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构建企业精神文化来体现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其中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从业人员道德等等多个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精神文化的建设,为企业树立长短目标,为企业建立发展核心,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调整经营策略、发展目标,通过实现一个个的短期目标,进而实现长期目标。持久不断的有方向的发展是一个企业能长久生存必要前提,因此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构建具有凝聚力的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拥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二)制度文化层面

管理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制度文化有助于企业内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制度文化细分下来有很多方面的体现,包括企业内的领导体制、各项管理制度、企业整体的结构等等。制度文化的建立是在精神为文化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能各司其职,通过具体的工作标准和制度规范,来规范所有人的工作内容,从而确保企业能够长久稳定的运营下去,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定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行为文化层面

行为文化,在当下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中,被体现为“员工个人素养文化”。是指员工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作出与企业核心文化价值相悖的行为。毕竟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难免出现个别员工在思想行为方面偏离企业核心价值观。这时候行为文化的建立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行为文化,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指导,从而慢慢的让员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环境之中,认可企业价值观。

(四)物质文化层面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指企业的品牌文化、技术文化、资源文化等一系列比较具象化的“文化体现”。例如在中铁建系统,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都可以提升中铁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现阶段的中国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商品附加的品牌、服务和价值,因此,企业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直接作用,反映出的效果也非常直观。

五、以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可执行方案

(一)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当下环境

企业文化,从某种视角可以看成是“企业宗教”或“企业信仰”。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终将汹涌澎湃的竞争潮流中变得一文不值,整个企业最终也会走向没落。特别是有些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企业文化重新整合,这时候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文化调和,就难以平衡企业和员工及客户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说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应当下环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源泉。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硬实力”

物质文化层面的企业文化,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提升企业形象,从而获得利益。其中品牌文化的建设和技术文化建设最具实用性。调动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帮助企业获得更有价值的核心技术,有助于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争取更高的地位。而企业的品牌营销,可以提企业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市场的扩展,让消费者形成刚性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3

总结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核心与整体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入手,简单的说明了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起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浅析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行性方案,得出了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可以通过提升企业自主创造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Thomas.M.Mulligan: The Mission of Business, in Tom L.Beauchamp and Norman E.Bowie. Ethical Theory and Business, 4”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1993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应链概念的起源;供应链定义;发展阶段;核心理念

[DOI]10.13939/ki.zgsc.2015.02.076

1 供应链概念的起源

供应链是存在已久的事物。但作为一种有计划的管理思想,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而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是目前可查询到的最为直接的来源。1985年,美国学者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将企业运营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其中基本活动包括内部物流、生产作业、外部物流、市场和销售与服务。辅助活动包括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管理。价值链的概念把企业价值活动联系为一个整体,但这个价值链是针对单个企业的。1992年Shank和Govindarajan所描述的价值链比波特的范围广一些,他们认为任何企业都应该将自身的价值链放入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中去审视,“从最初的供应商所需的原材料直到将最终产品送到用户的全过程”。同时企业必须对居于价值链相同或相近位置的竞争者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制定出能保证企业保持和增强竞争优势的合理战略。在1996年James Womack和Daniel Jones 的《精益思想》一书问世,精益生产方式由经验变成为理论,价值链概念进一步被拓展为价值流。“所谓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并给它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包括从供应商处购买的原材料到达企业,企业对其进行加工后转变为成品再交付客户的全过程,企业内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形成的信息流也是价值流的一部分。”1996年,Reiter 在整合了上述价值链和价值流思想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供应链的定义:即供应链是一个实体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通过这一网络传递到特定的顾客市场。

2 国内外供应链概念的研究

供应链这一名词直接译自英文的Supply Chain,但随着每个时代商业模式的不断变化,其概念也在不断地充实发展,人们对其概念的理解和研究也在不断完善,许多专家和学者基于不同的背景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纵观供应链发展到目前的这段历程,我们可以将供应链概念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三个:内部整合的供应链;外部整合的线性供应链;外部整合的网状供应链阶段。

2.1 内部整合的供应链

人们最初对供应链的认识为:供应链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传递到用户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在企业内部完成。企业经历了从传统内部各职能部门独立运作,到企业信息共享、协作沟通的内部整合阶段。而供应链的概念在最初只是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主要涉及物料采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此时供应链的概念代表着传统的概念,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和企业自身资源整合目标。基于这种认识,人们仅仅将供应链视作是物流企业的一种运作模式。该阶段的供应链结构比较单一,与外部相关联企业的联系不紧密。但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经营的模式已经发生了质变,整合、协作的思想已开始应用到企业实践,企业从内部整合的供应链发展扩大到联合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分销商是一个趋势。

2.2 外部整合的线性供应链

进入20 世纪90年代,人们对供应链的理解不断丰富,供应链的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由于需求环境的变化以及商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逐渐意识到与自身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供应链的思想不仅可以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协作联合,也可以运用在企业之间,供应商、分销商甚至是终端用户的合作之中。美国的史蒂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史蒂文斯对供应链的起点与终点给出了较为准确的定义,对所涵盖的参与者的范围做出了界定。蓝伯雄教授认为:所谓供应链,就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原材料、零部件依次通过“链”中的每个企业,逐步变成产品,交到最终用户手中,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的全部活动。蓝伯雄教授详细描述了供应链所包含的参与者及所发生的活动,同时在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供应链是一条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增值链。

美国的苏尼尔・乔普拉(Sunil Chopra)和彼得・迈因德尔(Peter Meindl)认为:供应链是由直接或间接地履行顾客需求的各方组成,不仅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而且包括运输商、仓储商、零售商,甚至包括顾客本身,在每一个组织中,例如制造企业中,供应链包括接受并满足顾客需求的全部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产运作、分销、财务和客户服务。苏尼尔和彼得不仅把供应链包含的参与者以及发生的活动做出了详细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顾客在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顾客不仅只是供应链终端、产品和服务的接收者、需求的源头,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向上游反馈信息,甚至直接参与供应链绩效评估。外部整合阶段的供应链把所涵盖的范围从企业层面极大地外延,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最终客户都成为了合作伙伴,并最大限度共享彼此的资源以取得高效率地协同运作,其结果是满足最终顾客的需求,创造了该供应链最大的效益。随着人们对供应链认识加深,供应链概念所涵盖的范围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从单个企业向上延伸到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向下延伸到顾客以及顾客的顾客直到最终的消费者;供应链的结构则从“单链”扩展到“网链”。

2.3 外部整合的网状供应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不确定性的增加,当今企业间的关系已明显呈现出网络化的合作格局。供应链的概念也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网链关系,人们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概念。实际上,网状供应链才是真正反映当今供应链交叉纵横,合作与竞争同时存在的真实表述。哈理森(Harrison,1999)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6年版将其定义为: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可以看出,随着对供应链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每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同时存在其他多条供应链中,供应链的结构形态是交错复杂的网状结构。马士华《新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Work Flow)、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物料流(Physical Flow)、资金流(Funds Flow)的协调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马士华教授对供应链的定义更加侧重于围绕核心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这个联盟涵盖核心企业上游的所有一级供应商甚至是二级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商直至客户所形成的网状供应链。在实践应用中,像丰田、耐克、日产、麦当劳和苹果这些世界知名的企业都从网链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网状供应链中,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会根据所处的供应链不同而转变,在一定程度也体现了哲学中对立与统一的哲理,我们认为这是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的一种体现。重要的是,企业不论处于哪一条供应链的哪个部分,都应当积极的协同配合整体的运作,围绕着核心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努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 供应链的核心理念

3.1 协同发展

供应链其实是对企业内部和企业间资源的整合,通过对供应及需求高效率的管理,实现供应链一体化运作。这需要供应链所有的成员具备协同发展的概念,不仅关注自身的供应需求状况,更要关注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地反馈、共享信息;对于彼此之间存在的问题要共同解决,因为这不再是只关系到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只有每一个组成成员都健康发展,这条供应链才会创造最大的价值,同时每一个企业也获得最大的收益。供应商早期参与理论(Early Supplier Involvement)切实地体现了供应链协同发展的理念,供应商在制造商产品设计的初期就参与进来,一方面可以使供应商更好地明确制造商的需求,了解对方的企业文化以及决策方式,以帮助供应商更好满足制造商的需求;另一方面,制造商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供应商的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库存管理等各方面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合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抵御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这种紧密的合作方式可以使彼此有更多的沟通和知识共享,可以极大地提高决策水平和绩效水平。由此可见,每个参与成员都需要具备协同理念,更多的合作与相互帮助,共同改进生产运营效率。

3.2 系统运作

供应链是一个有机的系统,通过参与成员间密切有序的合作而实现供应链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却不是单个成员所具备功能的叠加,是有机的集成,最终使销一体化运作。各个成员需按照既定的规则与自身上下游成员相互联系,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彼此支持、协作共同完成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供应链中包含有物流、信息流、资金链、知识流的流动,合理地建设物流、信息、资金流通系统,提高供应链中商品的流通效率,是保证整个系统高效运作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使得供应链系统化的运作更加成为可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ERP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综合考虑企业所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利用高度的信息化实现企业的扁平化管理。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均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

3.3 合作共赢

合作双赢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供应链发展的总体趋势。随着全球分工进一步细化、供应链上的企业数量日益庞大,核心企业通过整合不同合作伙伴的资源,有效利用未被利用的生产能力,外包自己非核心业务,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避免浪费,让更加专业的合作伙伴去完成这些业务。苹果在手机业务市场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其供应链的成功。它不仅在生产领域筛选来自全世界的硬件供应商,还通过一部手机整合了第三方应用服务背后的数百家软件商或其他服务公司,大大降低了独立开发软件、硬件的成本,同时也实现了与各合作伙伴的共赢。

3.4 核心竞争力

面对竞争程度的加剧和外部愈加复杂的环境,企业需要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的思想强调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业务上,外包非核心业务,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的节点企业要想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体现出竞争优势,就必须专注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间结成供应联盟关系,核心企业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更加专业的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彼此的核心竞争力。

3.5 为客户服务

供应链的出发点即为客户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供应链不断地集成各类资源,不断地优化流程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而服务的。所以企业首先要明确客户的需求才可以进行之后的计划、采购、生产等活动。而为了更准确、快速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供应链也更加强调终端客户的参与,甚至是产品和服务早期的设计当中。如今企业能够与客户形成有效的协作沟通,了解客户所需并及时提供服务是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供应链发生的起点以及要实现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客户服务。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28-147.

[2]John Shank,V.Govindarajan.Value Chain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Cost of Management.1993.

[3][美]沃麦克,[英]琼斯.精益思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王金圣.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演变[J].财贸研究,2003.

[5]苏尼尔・乔普拉,彼得・迈因德尔.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5.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研究现状 评价

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与哈默尔(Gary.Hame1)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提出也描述了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特点。“真正能够创造(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公司管理上的一种能力,是一种能够协调、集中和整合公司内的所有知识、技能和技术等资源形成优势从而使各项经营能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机遇的管理能力”自此以后,不同研究者从知识观、文化观、整合观、竞争观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基于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

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为代表的整合观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共有性学识。它需要各业务单位之间充分沟通、参与投入,特别是使不同生产技能部门之间合作无间或将各种不同领域的技术加以整合的能力,并且提供顾客特定的效用与价值。他们提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知识,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多样的生产技术以及把众多的技术流进行整合。基于整合观,麦肯锡咨询公司几位专家给出的核心竞争力定义是:“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

2.基于知识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巴顿(Leonard Barton)是从知识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人物,他根据知识能否为外部获得或模仿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巴顿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这里的知识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既包含狭义上企业的专有知识,又包括企业员工所掌握的技能、技术以及企业内部的价值观和规章制度。

3.基于技术与技能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马丁(Martin)从技术角度论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他指出一种能用于许多产品的、具有关键性的技术或技能的能力,一旦一个企业掌握了一系列的核心能力,它就能使企业比其它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它能被应用于多种产品而竞争对手却不能很快地模仿它。同时Coyne&Hall&Clifford 从知识与技能角度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

二、国内研究现状

吴敬琏(1999)从技能、资产、机制论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他指出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芮明杰(2000)教授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独具的,使企业能以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组技术和技能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拥有的一项技术或技能。

陈清泰(1999) 将产品、管理、创新结合起来,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不断创造新产品、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

战略学家管益忻(2000)从顾客价值角度出发,提出企业核心价值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的消费者剩余的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消费者剩余。

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评价

1.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不明确

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虽然学者们对知识、顾客价值、技术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并未对他们进行明确区分,这就使得这些理论在应用时可能导致混乱,甚至会而误导。如某企业拥有的山里特产,不能被认为是有核心竞争力而仅能认为是特殊资源。因此,在国际最新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以能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核心竞争力的管理问题不易测量

竞争力不容易度量,也不可预测,一旦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后,如何进行管理是又一个难题。如果企业的竞争力不够稳固就很容易淡化,如果竞争力不是集中在某一反面就很容易失去占有份额,如果核心竞争力比较固定就很难进行改善,管理太紧的竞争力容易产生刚性,面对环境变化很难做出较快的反应。因此,如何适度管理核心竞争力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3.将理论研究应用于我国企业之中面临局限

西方学者首先提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并不完全适合。首先,我国中小企业较多,即便是大企业生产能力也与国外大型企业有一定差距,因此适用于西方大企业的一套理论并不能只计入应用于我国。其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国有企业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放开,而中小企业难以在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如何应用国际化的理论指导这两类企业成为一大难题。

四、结语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但具体是那种资源或能力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并且核心竞争力测量问题并没有解决,并且很多理论成果并不适合我国国情,这成为理论界另一难题。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50-56.

[2]徐阳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前瞻[J].华东经济管理,2005.

[3]林志扬.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经济问题,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