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第1篇

国外的城市户外广告

国外的城市户外广告极其注重户外广告景观与周边景观的有机结合。英国第三大城市曼彻斯特是重要的工业大都市,那里很少见到“现代化标志”的“摩天大楼”,依然还保留着十八、十九世纪的建筑物。城市中的牌匾、商业广告、指示牌等,都相应地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尽显城市风格。在那里,大型电脑喷绘户外广告,一般设置在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维修的围蔽上。店面招牌广告,既有透雕花框的传统形式,又有现代化工艺广告。街头巷尾的电话亭、书报亭广告,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可称一景。公交车身广告设计巧妙,车顶多为放大的商品模型。整个城市引导系统明晰,交通畅顺,户外广告实现了城市景观化的效果,整个城市的视觉效果极佳。

国内的城市户外广告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国内城市的户外广告整体范围不断拓展,其设计与设置逐渐被重视,但由于管理部门在审批上缺乏依据、标准不清,出现了广告媒体各自为政的问题。因此造成了户外广告较为严重的“大、杂、乱、差”的现象,城市视觉环境已经受到“广告污染”的严重威胁。

那些商业密集区的建筑,常被广告牌无情地包裹;火车站广场周边,已经被广告画面所吞噬;高层建筑楼顶广告设置突兀,缺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建筑墙体广告和店铺招牌设置随意,效果紊乱;广告繁复叠加,层次无章;更有甚者,有些户外广告严重遮挡交通信号……这些尺度失衡、缺乏装饰的户外广告,既给城市带来了不美观和粗糙的感觉,也无益于广告信息的有效传递。

城市户外广告景观设计的对策

城市户外广告景观应该与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历史、民俗、建筑风格等融为一体,设置形式单一、工艺制作雷同,与城市文化没有内在联系的户外广告,会影响城市形象特征以及城市特色和内涵的展示,户外广告景观设计必须与城市总体环境相协调。我们应从城市美学、城市景观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多层面综合分析,从而提出对户外广告景观设计的对策。

整合性原则

城市户外广告景观设计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设计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景观重要的视觉延伸,以街道、广场、标志性建筑物等为载体的户外广告不能游离于城市视觉景观环境之外,而需要整合设计。户外广告是价值观念和文化意义的一种物化形态,它不能与原有的城市风格大相径庭,户外广告的商业价值应更多地通过广告文化价值和环境景观价值体现出来,户外广告应能有助于城市视觉环境质量的整体提高。

控制性原则

控制,在户外广告规划中尤为重要。户外广告要在城市景观规划控制的前提下进行,无论密度、色彩,还是形态、照明等方面,都要与城市环境相和谐,符合与城市整体视觉景观的“主从关系”。

第一是合理控制密度。户外广告密度控制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特质,合理控制广告设施的“体与量”的关系,使户外广告疏密有序 、错落有致。例如,在交通要道区域,户外广告设置密度不易过大,可以摆放内容简练、引人注目的广告牌,便于人们流动观瞻;商业中心区域设置密度较大的户外广告时,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职能中心主要指政府机关、文教机构、医疗单位、大中企业等,户外广告设置内容与密度应根据周边职能部门的特点来具体考虑。

第二是合理控制色彩。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环境系统包括由城市建筑构成的具象色彩环境和由地域、历史、民俗等城市意象元素构成的抽象色彩环境。城市户外广告应该与城市建筑色彩相统一,同时应该承担传播城市意象色彩的任务。户外广告的色彩控制主要体现在对户外广告主色调的选择上,如何从城市固有的色彩体系中寻找灵感,并对此作时代性的表述是户外广告对色彩进行规划的重要思路。

第三是合理控制形态。对户外广告的单体造型控制而言,户外广告可仿古,可现代,可具象,也可抽象,单体造型应成为城市景观的新元素、新符号和有效组件,它必须具备与环境融合,并能兼顾媒体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户外广告之间的群体组合控制则更复杂,强调了广告之间、媒体物与建筑物之间、媒体物与街道环境之间的组合。对户外广告景观形态的控制,是整个视觉环境整合的必要工作。

第四是合理控制照明。合理控制照明,是指合理使用灯光,不同区域对亮化的要求与手段都是不同的。

有些区域如商业中心区,户外广告需要的是全部亮化、多种形式亮化;而非商业繁华区域的户外广告,则只需简单照亮,满足夜间光亮的基本功能即可。户外广告照明规划,是针对不同区域的功能特征对广告照明的强弱、动静进行综合控制。

通过城市户外广告的景观设计,可以重构城市景观体系,有效改善城市户外广告对城市景观、城市形象、城市视觉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户外广告拓展城市空间、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并达到人与自然相和谐、优化人居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共同进步、景观视觉美学效果与社会发展“共生共荣”的终极目标。加快现代城市户外广告景观设计、规划、管理的步伐,发挥城市户外广告景观在营造现代城市景观中的特殊作用,是新世纪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表现力、扩大城市影响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珂等《 对城市景观问题的理性思考 》,原载于《 中国城市环境景观规划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2]鲍海波等《 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 》,原载于《 城市环境艺术 》,辽宁科技出版社。

[3]何修猛著《 现代广告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4]刘滨谊著《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有了很大进步,城市规模在不断发展扩大,同时城市中的一些地区已不在适应现代化城市生活,生活环境不良的地区不但影响居民的生活,也损害了城市形象,以至于导致城市或城市中的某些地区对人的吸引力减弱。同时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报有很大的希望,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及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街道是城市的经脉,没有街道,就没有城市,街道使巨大的城市变成了一个有机体,一个具有活力和生命的有机体。同时街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型建筑物,是一个没有封闭点和终结点的开放场所。城市在街道上表达它清晰的世俗生活,也表达它暖昧的时尚生活。街道承受了城市的噪音和形象;承受了商品和消费;承受了历史和未来;也承受了时代的气质和生活的风格。所有这些构成了街道的景观——街景。街景是城市面貌的重要反映,城市的街景犹如人的面容,是展示城市特有风采的风景线。街景整治是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目前,街景整治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以下就昌吉市北京路街道街景整治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规划构思

昌吉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日趋紧密,于此相对应的是昌吉市对外交通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北京南路作为昌吉市重要的对外交通干道,肩负着昌吉市南北片区联系和对外交通的职能,也是从南进入昌吉市的一个重要的门户。

业态特性:北京南路两侧主要用地为居住用地、企业办公用地、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用地,是城市三带中重要的生活休闲景观带之一。

文化特性:北京路南接乌奎高速,是进入市区的重要门户空间。北京南路两侧应为昌吉市呈现出现代城市风貌的重要区域。

目前该道路两侧土地用途主要为:居住、商业、行政办公、市政公用设施等用地。南公园路至石河子路之间,是昌吉市向南扩的新生活区,主要以新建多层住宅区和高端别墅区,环境较为优美;在石河子路至乌奎高速路之间主要分布着工业用地和耕地。--—沿街建筑:

1)、新建建筑立面比较新颖,间距比较合适,建筑退线较为适中,天际轮廓线比较丰富。

2)、在南五工村存在一定城中村,这部分建筑较为混乱,和周边现代居住区及产业园区不相协调。

——公共设施:

1)、南段为城市新区,人口密度较低,现存在公共设施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种类不全、缺乏美感、配套设施缺乏。

——景观环境:

1)、沿街建筑底商门面广告设置凌乱、颜色、位置和大小不统一;大型户外广告未经统一布置,影响沿街整体景观,与建筑整体风格、色彩不协调。

2)、道路夜景照明造型单一,缺少装饰点缀的灯光照明;缺少广场和开放空间的夜间照明。

3)、道路两侧绿化密度不足,树种种植缺乏搭配,景观缺乏层次,难以形成景观大道。

二、主要规划内容

为了保障北京南路规划设计的宏观控制性和微观实践性。规划根据两侧建筑的退线情况,设计时采用近远期分制的办法,使得北京南路近期有外观的变化,远期在功能和景观上都有质的提升。根据城市建设和先期规划的要求,规划采用如下的措施:

1.调整部分用地性质:

调整部分用地性质,充实新区的绿化环境和服务设施,使街区的功能更加符合上位规划的需要,空间和结构更加完善有序。

2.增加绿化:

调整种植格局、丰富种植品种,提高观赏性。近期对结构良好,不影响整体景观和空间布局的建筑进行清洗等简单整治,远期应使北京路整体拓宽满足总规要求,由交通性道路顺利转型为城市景观大道,提高昌吉市入城景观形象。

3.优化交通设施:

优化公共交通停靠站点的位置和停靠站的样式,优化沿街单位出入口的位置和每个交叉口的渠化交通组织,增加不同种类的停车场,调整分段的道路断面形式,针对不同性质的路段,提高道路的交通性能。

4.完善设施:

针对不同路段的空间性质分段统一沿街商铺的牌匾广告、单位标示牌和户外广告牌样式,统一道路标示牌,针对不同路段的景观特性设置休息坐凳、垃圾箱等,并合理布局,提升环境便利性和舒适度。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建筑艺术

l 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似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教授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采》的主题报告中认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著名建筑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弗兰普顿(Kenenth Frampton)教授在另一场主题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也认为:总体应用地景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整个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的文化及生态特征。上述两个报告提到的地景,笔者认为即景观设计。可以看出,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

纵观现阶段的景观设计,感觉设计市场相当混乱,大有鱼目混珠之作。同时,社会对该行业的认识心态不一,开发商更多地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光,而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往往使优秀的作品习惯性流产;景观设计师普遍具有的浮躁心理也使得精品难觅。上述种种现状让笔者深感景观设计正走人误区。

2 景观设计的误区

误区一 行业缺乏规范

行业的不规范集中反映在名称、教育及市场管理方面。

(1)名称

在这个领域,以前惯称“园林”或“风景园林”,以后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后来又时髦叫“环境景观设计”,也有人叫“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 最近按吴良镛教授的提法又叫“地景”,究竟哪种称法更确切更合理,使之既要符合国情又要与国际接轨并便于职业称呼,恐怕建设部的有关部门得来管管此事。笔者倾向于“景观设计”的称法,那么职称便可定为“景观设计师”或简称“景观师”。名称的统一非常重要,名正而言顺,可以说是行业规范的前提。这样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师将以独立而重要的角色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密切合作,真正实现吴良镛教授“三位一体”的构想。

(2)教育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混乱不堪。目前从事这一职业的大多毕业于林业院校的园林系(偏重绿化)、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偏重建筑、规划)、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偏重小品、造型)等(目前城建和理工院校已不设风景园林专业,此专业仍存在于林业院校——编者),从目前景观设计涉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并制定一系列的从业规范,最终实行与建筑、城市规划一样的执业注册制度,彻底实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3)市场管理

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如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同时,建设主管部门对景观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管理把关不严(如无图签、未盖章的图纸可用于施工)。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而大中型项目的方案招投标也多不规范,评委的专业素养令人怀疑。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又何以保证?

误区二 设计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二是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 记得几年前一个内河两侧绿地的规划会议上,某领导指示要建成“法国的塞纳河”,两侧平均不到lOm宽的绿带以及积污严重的河道,如何体现塞纳河风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情决定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需要上档次和创作精品的景观毕竟不多,更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

误区三 景观设计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不够

在这一点上景观设计师本人要负很大的责任。一个设计任务下来,我们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我们强调它的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而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这种“温饱型”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不用说,在这种氛围中都深深地陶醉了。这个美丽的误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自欺性。

在这里,笔者要提醒大家:

(1)设计之前,我们应考虑一下自己对未来的景观将给人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有多深的了解?

(2)在同量的资金投入下,我们完全有可能变“温饱型”的功能为“小康型”甚至“富裕型”,而并不以牺牲景观美为代价。

(3) 说到这个误区,我想起某市的某段分车带上看到的铁丝网景观,这类军事上的构筑手法被沿用到现代城市景观来,深深刺痛了广大市民的心。笔者很理解管理部门的良苦用心,屡禁不止地践踏草地,迫使他们出此下策。但我反对这类做法,被践踏的草地只能在分车带上留下一道道泥痕,而铁丝网无疑在众多民众的心里留下痛楚的记忆。至此,城市景观对人性的关怀可以说被剥夺殆尽。

目前,大多数居住区环境设计简直无视人的需求,开发商是“罪魁祸首”,景观设计师成了“帮凶”。为了满足30%的绿地率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要么用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要么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其商业目的。而所谓的绿地往往被理解为苗圃而简单地插上树,周边再用高绿篱围一围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至于下一步的养管那更不知道是谁的事情了。档次高一点的小区,看起来绿地是大了,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好像是有模有样了,但试问:到哪里去找一块儿童嬉戏玩耍的场地?老年人被迫与一对情侣坐在一排,是退缩回到笼子似的家中还是硬着头皮当一回“灯泡”的角色?

转贴于

误区四 模仿之风盛行

我们中的不少人重“榜样”不重创新。创新常常被当作异类加以排斥。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习惯被当作容器拼命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看似满腹经纶却毫无创意。景观设计虽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是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

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的形式”。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它的形式上,或具震憾力或富趣味性、或肃穆或活泼、或浪漫或休闲、或激动人心或平淡无奇,却不雷同。

眼下的行情大不一样,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面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冷静地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

(1)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 决策人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不以模仿为耻,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在他们看来,蓝图上的线条是虚无缥缈的,而曾经见过的景观却是真真切切的。业主的顽固已至如此,景观设计师唯有充当描图员,花尽量少的时间以取得效益。

反过来,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千方百计地了解业主的意图,迎合他们先入为主的思路,以求得方案一次通过。设计单位也没有鼓励创新的奖赏机制,而只把奖金留给方案中标者,后者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对长远的创作不利。

模仿之风所以畅行,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面对比比皆是的雷同的景观作品,大众的反应是如此的麻木。我们的舆论只关心建设前后的效果对比,而对真正成功的作品缺乏评判能力。

(2)怕失败的心理 新的尝试也可能是不成功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个别或少数的案例而失去信心进而退缩。完美主义者往往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不敢创新,最终沦为模仿能手。实际上,即便是大师也难免有失败的地方,莱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室内空间功能上的设计并不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莱特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在建筑史上占一席之地。

(3)建设用时的限制大型的景观工程通常是政府的行为,如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滨河绿带等,是属于美化市容、获取民心的工程,关系到最高决策者的政绩。这些工程往往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其结果必然导致设计上敷衍了事,实施中粗制滥造。还有一种奇怪的规律常常是这样:先紧后松再紧,一开始大造舆论,风云突来,等方案出来了却不管不问一拖再拖,突然间又风云重来,最后是草草收兵。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残酷打击了景观设计师的创作积极性。

(4)高付出低报酬景观设计是一种高尚而又卑微的职业,说它高尚是因为它是公益的,是为大众服务的事业;说卑微,是指它的低收人。目前收费标准是按工程造价的 3%—5%。而真正能收到的恐怕只有1%—3%。大家知道,一般项目的景观工程只是作为建筑的配套工程,造价都被控制在较低水准。工程往往需要土建、绿化、水电等多种专业的配合,大家的收入低得可怜可想而知了,如果把工程做得认真细致,景观设计师的劳动付出却是巨大的,小体量的景观建筑、别具一格的小品设计、精心的绿化配置以及场地装饰的方方面面,其工作量实在不比大型建筑少。在这种处境下,景观设计师模仿他人之作以取得急功近利的效益便不足为奇了。

(5)信息时代带来设计趋同的必然信息时代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各类景观设计精品选接踵出版,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成功作品的学习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这同时也是建筑界所面临的问题。

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 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简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

误区五 效果图是迷魂汤,是“医治”拙劣设计的“灵丹妙药”

时下有个怪现象,方案汇报时,尤其是面对有拍板权的决策人土,墙上挂的全是立体效果图,再加上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帧帧优美的电脑动画配上美妙的轻音乐,难怪我们的领导(或业主)被深深地打动了。可怜那些拿不出漂亮效果图的同行,对着“天书”般的平面图大谈他的精妙构想,听得尊贵的领导(或业主)直打呵欠。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猛然发现现场上已是另一般景象,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靠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赢得设计任务后,优秀的效果图师傅们便手足无措了,效果图上夸张了的美丽根本就无法植根于现实的土地,慌乱之中只好靠现场的调整和突来的灵感来实现公众的理想——整套拙劣的设计总算是暴露无遗了。

这种惨痛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决策人清醒。效果图仿佛是迷魂汤,让英明人士甘心上当,看来,在一段时期内,上述这类“悲剧”还将继续上演。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户外媒体;公益广告;城市形象;武汉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173-02

一、国外户外公益广告的起源与发展

户外公益广告在国外起源较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刻在方尖塔上指引行人的象形文字,这是人类有史以来使用的第一种广告媒介。如今高楼大厦的外表依然是公益广告的展示平台。迷幻的霓虹灯和LED显示屏已经成为纽约时代广场的象征,这些建筑表皮提供给公众更多的公共信息。影片《迷失东京》的拍摄地日本东京涩谷区亦是如此。这里的广告牌为寻常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变换楼宇外观的颜色来提醒过敏体质的人,或反映城市的污染程度[1]。

现在国外的户外公益广告大多是由国家政府部门以及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组织、机构。其内容多是展现社会当前的一些宣传号召和公益活动,目的是唤起受众社会意识,或规诫受众行为,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例如,位于以色列最繁忙的交通要道旁,矗立着一个20米高的巨型酒瓶状广告。它使用80辆车祸后报废的汽车焊接而成,重达15吨。条幅上的字是“Don’t drink and drive”。提醒人们酒驾危险绝不是一句空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过大量公益广告,其中一则关注污水问题的户外广告,上面写到“Bad water kills more children than war.”污水杀死的儿童比战争更多,“水枪”也会如此可怕。再如,巴西为了减少一次性纸巾对南美大陆热带雨林造成的恶劣影响,在公共厕所里的纸巾盒上印着一个南美大陆的图形,盒内的绿色纸巾代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当盒内的纸巾被慢慢的抽出时,人们将看到绿色部分在南美大陆的图形上慢慢减少。

公益广告的影响长远且全面,因而也越来越为政府和企业所关注。一些企业敏锐地看到在公益广告上的进行署名,是对企业最直接和最高效的回报方式。企业公益广告能够塑造其自身形象,赋予其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品牌效应,赢得公众的情感支持,最终促成对企业产品的购买行为。但企业户外公益广告也要遵守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管理规定,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例如,世界电脑巨擘IBM公司曾经特邀专业广告公司为其精心设计了一个名为“和平、爱心与Linux”的企业公益广告宣传,并在美国芝加哥和旧金山的大街上将该广告“公之于众”,但该广告还未引起公众的注意,就被芝加哥和旧金山两市的市政部门指控IBM公司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并对其进行了经济处罚。最后,IBM公司不得不停止广告的实施,并雇人把已经画有企鹅、和平标志和心形图案的墙面清理干净[2]。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影响了企业形象。

二、构成城市景观的户外公益广告

户外广告既是城市视觉形象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城市形象宣传的重要载体。美国著名规划师凯文·林奇把道路、节点、区域、边界、标志物定位为城市景观形象的五大要素,共同组成城市的“可读性”和“可意象性”。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城市,为不断提升国际形象,都在积极塑造“具有差别优势”的户外广告[3]。城市户外广告与城市形象的关联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武汉“8+1城市圈”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充分利用户外广告传播平台,进行准确的城市圈品牌定位,提出有效的城市传播策略来塑造城市形象就显得十分重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基于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周边100多公里范围内的孝感、黄石、鄂州、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九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加上以观察员省份加入的荆州洪湖市、荆门京山县和随州的广水市,正好构成了一个正圆形。面积只占到全省1/3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形成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湖北构筑中部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4]。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两型社会”建设公益观念,唤起社会意识的户外公益广告更是直接构成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和城市精神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户外公益广告设施包括立面三翻广告、公交站台电子站牌、路边电子显示屏、单立柱T型广告、跨线桥广告等方式。目前,中国大多数户外公益广告与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并不协调。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专业户外广告制作起步较晚,户外广告的创意、设计、制作都存在许多问题。户外广告设置应从城市具体实际出发,维护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并将户外广告作为点缀,使之与城市建筑、道路、公共设施等元素组合成一个景观整体。

三、武汉城市圈户外公益广告的现状与对策

同国外大城市相比,武汉城市圈户外公益广告的设置比例较低,与国家中部战略布局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仅在港口码头、火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有倡导“两型社会”建设的公益广告牌。在武汉城区,以“绿色出行”为主题的免费自行车项目,主推“两型社会”理念,受到市民的欢迎,但限于规模成本等因素并未在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全面推开。总体而言,武汉城市圈的户外公益广告设置零乱分散,规划缺乏统一,内容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要解决武汉城市圈户外公益广告制作、管理和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四点对策。

1.要规范户外公益广告的与管理,加强广告内容制作,增强精品意识,围绕武汉城市圈建设重大项目、惠民工程推进公益广告的,加强公益广告的载体建设,让公益广告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品牌新形象。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从责任化审批、标准化设计、市场化运作、常态化宣传等方面规范户外公益广告设置行为,使之符合武汉城市圈规划要求,规范设置,安全美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户外公益广告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表现手段和形式,重点要建设一批冲击力强、信息量大、到达率高的户外LED大屏、三面翻广告牌和单立柱T型牌。户外广告是情感媒体,而不仅是信息媒体,因此还要突出户外广告的视觉创意与创新。长江日报策划制作的《城市笑脸》大型户外公益广告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5]。低碳婚礼上新人们甜蜜的笑,动物园里孩子们开心的笑,东湖牡丹园里老人们幸福的笑……这些频频出现在武汉三镇主要街道的自行车亭广告牌上的《城市笑脸》大型公益广告,让城市更贴近市民,让市民更融入城市,引来行人驻足热议,宣传效果深入人心。

3.要在以下两类区域建设户外公益广告:第一是所谓的首要印象区,即城市对外交通的火车站、机场、港口、码头、高速公路收费站,旅游风景名胜区等。第二是光环效应区,即能使社会公众的印象产生放大作用的区域,包括城市中心商务区,历史古城区,游憩商务区等。注意通过城市“点”布局(风景区,城市门户地带,城市重要节点),“线”布局(商业界城市干道,城市界面区域),“面”布局(突出富有城市特色的城市夜景),形成富有特色的户外广告群景观和良好的夜景效果,其中在显著位置最好还要有关于城市不同形象主题的宣传[6]。比如对于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武汉,就可以在江滩、东湖等景点设置“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公益广告,夜晚华灯璀璨的时候,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4.举办重要活动期间,在市区的主干道、主要景观带和交通窗口等的户外广告牌由政府统一征用,政府指定的广告内容。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以辛亥首义文化为主题的公益广告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市民的眼帘。作为首义之城的武汉,将横跨三镇的537路20余台公交车全部撤掉商业广告,换上了展示辛亥百年风云的公益广告。该公交线路途经鄂军督都府(红楼)、首义广场等江城十多个风景名胜点和繁华商业中心,日均载客6 000人左右,受众面广、辐射力强[7]。

四、结语

户外广告是新媒体,好的公益广告反映一个城市的品位。户外公益广告不仅有利于塑造城市的对外形象,还可以对市民的文化道德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因此,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迫切要求提高户外公益广告的覆盖率,做好户外公益广告设置规划,建立公益广告有效运行机制,丰富户外公益广告的表现手段和形式,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未来户外广告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必将为武汉城市圈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出特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牟慧玲.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机遇及发展[N].中国工商报,2008-01-08(B03).

[2] 王琨.国外企业公益广告现状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8,(6):31-33.

[3]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0.

[4] 肖安民.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3.

[5] 程思思.市民笑脸定格城市街头[N].长江日报,2011-05-04(24).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户外广告;广告载体;城市文化;城市形象

近年来,廊坊市的城市变化速度加快,同时也使户外广告业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户外广告是城市景观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城市文化的有形体现,城市的文化建设,统一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户外广告载体设计,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户外广告在城市形象建设中的重要性

户外广告是城市景观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城市文化有形的体现,户外广告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极其重要的作用。

户外广告主要包括路牌、霓虹灯、电子显示牌、灯箱、招牌、实物造型等形式,现代户外广告已摒弃了设计低劣、制造粗糙的陈旧工艺,融入了视觉、色彩、环境、建筑和造型等多个领域和多项学科。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求真、求新、求活、求美为发展目标。它常变常新,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形象、变换形象;它灵活机动,可以因地制宜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它投资少见效快,可以迅速改变城市景观。因此,户外广告已经成为城市繁荣程度、文化内涵高低和现代化水平的象征。在城市形象建设中,户外广告与园林绿化、建筑风格、街区规划等要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户外广告在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美化城市。多姿多彩的户外广告,以不同的方式与形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愉悦感,一块块户外广告牌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建筑物上、道路两旁、街头巷尾,为现代都市增添了和谐美和韵律美,创造出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

2.净化环境。这是对户外广告最直接的利用。对于正在施工的建筑场地,可以用大型或巨型户外广告牌来围挡尘土,以维护城市的整洁,阻隔杂声以减弱噪音污染。

3.静化环境。设计合理、安排适当的户外广告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都市繁忙、拥挤、嘈杂形成动与静、紧张与松弛、喧嚣与冷静的辩证统一,可以调节城市紧张的气氛和愉悦人们的心情。而弘扬主旋律、富有时代精神的公益广告,则更成为都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形象。

4.亮化城市。户外广告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照明的主体,使户外广告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采用霓虹灯、灯、外射灯、激光灯以及轮廓灯将城市装点得绚丽多姿,为城市的夜晚烘托出浪漫气氛。

二、廊坊市形象建设中户外广告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户外广告规划还停留在粗放层面,只有笼统的大体规划。这些规划和管理上的问题直接反映在户外广告创作与设置的质量上,主要表现为:小广告多,标志性广告少;突出商品多,文化内涵少;商业性广告多,公益性广告少;低技术水平重复多,高科技含量创新少;随意设置多,科学规划少。

1.随意性。没有整体规划或不能贯彻整体规划,户外广告有的过大过宽,遮盖了原有空间的本来面目;有的过多过密,抢夺人的视线,使人透不过气来;有的长期缺乏维修保养,陈旧破损,成为不安全的隐患;有的随意乱建,杂乱无章,造成局部环境的紊乱。

2.商业化。广告的商业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形成对立,过于浓烈的商业气息与城市形象建设产生了突出的矛盾,破坏了城市形象的美化与时代性。

3.低层次。广告的创意、设计、制作、等环节现代化程度低,以致众多的广告始终处于低水平重复,科技含量较低,缺乏现代意味。

三、廊坊市利用户外广告提升城市形象的对策

户外广告是城市景观的载体之一,在城市美化的亮丽工程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它不仅直接反映城市生活风貌和文化品味,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因此,城市户外广告不仅要为经济服务,也要为人居环境服务,为城市美化服务。廊坊市户外广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做好户外广告规划,解决它与城市市容建设的关系问题。政府应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户外广告的总体设置进行规划,严格规范审批。在设置、设计、制作等环节都应该十分讲究,具有前瞻性与超前性。通过户外广告这个窗口来展示城市风格,表现时代精神,反映城市的经济状况和文化层次。

2.户外广告设置要从细节处展示城市形象。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要适度,不能造成城市视觉污染,应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城市氛围,并将我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户外景观。

3.户外广告必须与城市景观相协调。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户外广告,给人美的享受,与城市景观浑然一体的户外广告媒体更易于建立亲和力。这些与城市景观相协调的户外媒体保持着城市静态形象的美观,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

4.商业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由于绝大多数户外广告是商业广告,属于经济行为,强调和追求经济效益是它的本能要求。所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是利用户外广告建设城市形象所应注意的重要问题。在注重广告经济价值实现的同时,应该更加强调它的公益性,如小区的广告牌同时也是指路牌;街头公告栏、阅报栏等广告牌不仅兼具教育、普法等功能,而且能够为人们遮风挡雨。充分发掘户外广告对城市形象、城市景观的贡献潜力,为创建城市休闲空间、调节大众消费心态和满足现代审美需要服务,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

5.管理与监督统一。健全机构,由临时性管理变为常规化管理和全程化管理;变单一部门监督为主管部门和社会协同监督。在具体细则的制定和实施中,重视户外广告同城市规划的刚性结合与弹性结合的调整,以超前管理为主,以事后整顿为辅,加大管理的效率与力度。

随着廊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各样的广告媒体都在以各自的姿态竞相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户外广告的设置只有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才能加强和改进城市文化空间的布局和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