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设计的目的

城市设计的目的

城市设计的目的

城市设计的目的范文第1篇

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做好BT项目招标与评标工作,对项目整体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评标设计分为三阶段进行,分别制定了各阶段的评标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建立了第一、二阶段的评标模型。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BT模式;评标模型

一、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招标概述

所谓BT(BuildTransfer)模式,即建设移交,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是指根据项目发起人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的一种模式。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资金需求量大,仅靠政府单一投资渠道建设,难以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采用BT模式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解决政府资金短缺的同时,引进私营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既可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能为私营企业提供更广的发展空间。BT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此简称“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其招标不同于普通的施工招标,招标的内容除一般招标项目所含的常规的技术标和商务标之外,还要包括BT项目主办人(中标人)的投融资能力的相关证明。投融资能力视为投标人的准入凭证,技术标是基础性指标,商务标可看作核心评标指标。资金不足是政府使用BT模式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主要原因,投标报价是BT招标过程中中标人关注的关键点,从这一点来说应该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但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往往忽略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属于大型复杂项目,招标人对项目技术、性能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一点来看,又应该采用综合评估法。鉴于以上的分歧,在此建议参照世界银行选择借款人的一种评标方法,即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投融资能力、工程质量和投标报价三个层次,把评标工作划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利用综合评估法评审投融资能力,第二阶段也是用综合评估法评审技术标,第三阶段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审商务标。

二、第一、二阶段评标模型的建立

1.第一、二阶段的评标指标体系第一、二阶段评标指标包括两大部分:投融资能力指标和技术性指标,采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审。这种方法一般的操作是评标委员会以招标文件为主要依据,对投标人投标文件的各项内容等进行全面而综合的评审。由于下面还要进行第三阶段评标,第一、二阶段评标的主要目的不是选择中标候选人,而是淘汰不合格的投标人。采用综合评估法,对于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的投标人,应推选其进入第三阶段中标候选人的评选。投融资能力指标以代号A表示,各子指标代号的含义分别为:A1—项目投融资计划的全面可行性,A2—投标人的财务状况,A3—可投入自有资金的数额,A4—投标人的银行授信额度,A5—融资证明文件的有效性,A6—营业执照的有效性,A7—投标单位的经营情况,A8—投标单位的资质情况,A9—投标单位所获荣誉证书,A10—投标单位的信用等级,A11—近三年类似项目业绩。技术性指标以代号B表示,各子指标代号的含义分别为:B1—施工方案和主要施工技术措施的可行性,B2—施工设备的先进适用性,B3—重要材料及设备的采购招标方案,B4—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可行性,B5—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B6—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B7—对分包商的管理措施,B8—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情况,B9—项目公司组建和运作方案的合理性,B10—设计优化方案的可行性,B11—成本控制措施,B12—配合方案。从而,建立了轨道交通BT项目评标第一、二阶段的综合指标体系。

2.评标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以徐州地铁一号线为例,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评标指标数据都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得,总共发放问卷28份,回收26份。由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得,专家打分的依据是九分制原则,分数分为5个主要级别,分别是重要(9分)、比较重要(7分)、一般重要(5分)、不太重要(3分)和不重要(1分),另外还有4个次要级别,分别介于“重要”与“比较重要”、“比较重要”与“一般重要”、“一般重要”与“不太重要”和“不太重要”与“不重要”之间,评分分数分别为8分、6分、4分和2分。根据评标指标体系,第一阶段评标的投融资能力指标集合为A=(A1,A2,A3,……,A11),第二阶段技术标评标指标B=(B1,B2,……,B12),以此作为样本集。专家集合为V=(V1,V2,V3,……,V26),以此作为原始指标集。根据26位专家对11个指标的评分结果,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先构造原变量矩阵,计算向量之间的方差和协方差,然后得到若干相互无关并能最大程度地替代原变量的新变量,最后利用得到的新变量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最终可得出第一阶段投融资能力指标和第二阶段技术标评标指标在评标过程中的权重。

三、第三阶段评标指标的确定

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使用中,第三阶段商务性指标是投标人能否中标的关键性指标。对于BT投标人而言,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经济标主要根据招标控制价(如果存在的话)、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依据编制,评标的时候,可以作为评标依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总投标报价。BT项目招标人编制的经济标底以标底(或招标控制价)、工程量清单和投标人报价等作为依据。BT投标人的总投标报价应该尽可能接近BT招标人的经济标底,一般给定一个浮动范围,总投标报价超出或者低于此范围内数值的都应作为无效报价。2.项目建设费用分项明细。在BT项目招标时,招标人对投标人报价的关注点不仅仅限于总投标报价,还要审查一下项目建设费用分项报价明细。除了核对分项报价是否有错误,还要尽量防止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BT项目招标人应对某些重要分项报价进行重点检查,如果综合单价大于事先制定的评标指导单价,认为投标人采取了不平衡报价手段,本项指标分值判为零分或者定为投标无效。3.投标人要求的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实际上是计算融资费用的基础。作为招标人希望投标人上报的投资收益率越低越好,但是作为投标人而言投资收益率是评价该项目投资计划能否获利的指标。该指标至少不应该小于社会折现率和行业的基准收益率。在这个前提下,投标人在投标书中要求的投资收益率越低,评标时该指标分值应越高。

四、BT项目评标模型的应用

经过以上步骤,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评标模型已经建立,在BT项目招投标阶段,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评标,具体由评标委员会操作。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采用打分法评标,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有BT项目招标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验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2.根据第一阶段投融资能力指标比重和第二阶段技术标指标比重分别制定评标指标打分表,向评标专家发放评分表并说明打分的具体规则,同时提供项目的相关资料。3.开标之后对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打分,进入评标阶段。就上面的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评标指标体系而言,在打分表中,投融资能力指标和技术标总分都设为100分。4.回收发放的打分表,将评标委员的评分进行分析汇总,计算第一、二阶段的评标总得分。审查第一阶段计算出来的各投融资能力指标值,筛选不合格的投标书,予以淘汰。剩余合格投标书进入第二阶段评标。再审查计算出来的各技术性指标值,筛选不合格的投标书,予以淘汰。剩余合格投标书进入第三阶段评标。5.进行第三阶段评标,将前两个阶段的评标得分按照一定计算规则折入报价中。具体计算公式为:投融资能力及技术报价金额=(100-投融资能力得分-技术得分)×X元人民币/分(X由评标委员根据经验和实际考察确定)。投标人经评审后的投标报价与该投标人对应的投融资能力及技术报价金额之和即为投标人的评标总价,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序。评标总价的计算公式为:评标总价=经评审后的投标报价+投融资能力及技术报价金额。一般情况下,评标委员会依据投标人的评标总价,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向招标人推荐不少于3名中标候选人。

五、结束语

项目招标管理几乎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对项目管理模式有着直接的影响,项目招标的模式通常决定项目管理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做好BT项目招标工作,对项目整体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这样的大型复杂项目,评标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着项目招标结果的好坏,对后期项目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在项目启动之前建立较完善的评标体系并编制相应的评标办法。

参考文献:

[1]张树森.BT投融资建设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何寿奎.BT模式投资项目的招标合同策划[J].经济师,2005(04):24-26.

[3]赵利,董建军,陈亮亮,姜立军等.议BT融资模式项目招标文件的编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S3):401-402.

城市设计的目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诸多限定,遗留项目,杂乱无章,改造,容积率,绿化率,日照间距,平衡

当今社会,城市正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着,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晚上的城市更是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然而在这些光鲜的外表之下,城市中还存在这样一些区域,比如一些城市发展进程中夹杂着的城中村,比如一些城市发展的遗留地块,比如一些产权有争议的区域,比如一些拆迁不利的老房子等。这些区域居住着大量不同阶层的人员,这些人形形,往往是一些外来户,或是村里的低素质人员,或是一些留守人员;存在着大量看似不合理但是人们所必须的配套设施,比如一些小超市、便利店、理发店、小饭馆,小旅馆等;这些配套建筑大多是破旧房子、临时搭建的棚子,经历了多年的风吹雨打,早已破烂不堪,岌岌可危。这些区域往往鱼龙混杂、管理混乱,环境恶劣,而且居住人员的安全性、舒适性、私密性完全没法保障。这些区域由于是城市遗留项目,所以红线范围大多是在周边相邻建筑红线挤压下形成的随意的不规则的形状,往往转折较多,比较局促。

与此混乱环境相反的是,这些区域一般又存在于城市的繁华地段,交通要道,附近有已建成的成熟社区,有学校、医院,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这样就更显得这些嘈杂环境与周围的格格不入。

在此背景下,有些开发商会看到这些区域潜在的利润价值和提升空间,政府为了提高这些人的居住水平和城市面貌,也会想办法对这些区域进行整修改造。但是这些区域不像新城区规划地块那么富裕,也不像大规模改造项目那样翻天覆地,往往有太多的限定条件,开发商还要追求自己利润最大化,同时还要考虑回迁户和将来新入住的业主的需求。这就导致对这些区域进行改造的难度增大,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首先,开发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肯定是希望可以建设的建筑面积越多越好,但是规划部门是有容积率要求的,这时候开发商就会和规划部门进行商议。开发商会提出多建回迁楼,多建自住房,多建配套设施,以此来提高规划容积率。而政府部门为了提高在此居住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完成政府自住房的任务,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往往和开发商一拍即合。这样对设计提出的要求就是容积率要大,建筑面积要多,要有一定比例的回迁户型,要有一定比例的自住房,还要有一套完善的配套设施,比如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综合文体活动场地、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社区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用房、存自行车处、居民汽车场库、配电室、有限电视光电转换间、垃圾投放等。

其次,用地面积是一定的,容积率确定了之后,地上建筑面积也就确定了,但是规划对建筑高度也是有要求的,必须保证建筑高度在规定的限高之下;同时为了保证居住区人们的环境优美,园林局也有要求,必须保证新建小区的绿化率不小于30%,也就是说建筑占地面积也基本确定;而且建筑也不是随便可以摆放的,建筑本身之间的间距以及新建建筑和周边建筑的间距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必须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防火间距和日照间距,不应对周边现状建筑产生不利影响。

然后,新建建筑还应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跟周边环境形成良好的呼应,使新建建筑融入到城市这个大环境之中,又不至于显得格格不入。这就要求设计要考虑建筑的风格,考虑建筑的立面造型、颜色、材质,考虑沿街立面的美观和延续,考虑对城市天际线的影响,考虑当地建筑特色,考虑当地地形地貌等。

综上所述,在这些局促的、不规则的遗留区域内,设计要考虑容积率、绿化率、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风格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建筑功能、节能、人防、消防、无障碍设施、配套设施、雨水利用,交通等一系列因素,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下面以“海淀区清华东路9号院住宅及配套合作建房遗留项目”为案例来浅谈一下诸多限定因素之下的城市遗留项目设计。

海淀区清华东路9号院住宅及配套合作建房遗留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9号院,京昌楔形绿地塔院段,四环和五环之间,东临京藏高速和人大成人教育学院,南临清华东路,北侧和西侧临农业大学。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7357m2,其中建设用地26334m2,绿化带用地1023m2。

该地块现状周边建筑布局杂乱无章,情况复杂,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规划难度大,于是我们对现状进行梳理,对该项目进行定位和分析。

项目定位

项目属性:城市核心区居住项目。 区域价值:地块位于海淀区高校区范围内,紧邻京藏高速和晓月河,又在奥运场馆的辐射范围内,是“教育、景观、交通、奥运”的四大主题的交汇节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热点、最炙手可热的区域中心。

设计指导思想

创造个性化、多样化的具有吸引力的经济适用的居住环境。通过完善服务设施和休闲设施,营造方便舒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和安全高效的居住区。

住宅设计要强调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卫生、舒适,易于识别,在保证成本的合理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及项目与周边的关系。

环保节能

在水循环、电力能源、网线通信、“三废”处理等方面设计须按相关要求进行,建筑物节能、环保等相关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对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管理成本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便于投入使用和管理的高效益、低成本。

政策规范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应按照《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市规发【2006】384号)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居委会、物业管理用房、商业网点、文化活动站、文化活动场地等,面积不小于相关规范要求。

重要数值

规划容积率为2.8,建筑控制规模地上为73735m2,建筑控制高度≤80m、绿地率30%。通过对周边环境和规划要求的研究,针对本项目2.8高的容积率,同时考虑周边现状建筑情况,在容积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的高度,增加空地率,从而更好的为住户预留绿化、休闲等室外活动空间,提高居住的舒适性。鉴于周边现状建筑中有60~80m的建筑,该项目局部控高80m,进而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体关系,丰富了城市天际线。

日照要求

该项目北侧为农业大学的学生宿舍,必须按居住建筑考虑满足其日照要求,这个要重点考虑;该项目南侧马路对面为多层公建,要考虑其对本项目的遮挡;该项目东侧和西侧为公建,必须满足防火间距和北京市规定的建筑间距要求。同时该项目内部建筑之间的间距也是重点要考虑的。

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的面积不影响建筑容积率,但是地下车库的面积,车位的数量以及后期人防的设置都会直接影响到甲方的利润,所以要重点考虑,而且还要考虑地下车库和住宅楼、配套之间的连接关系,方便用户使用。同时地下车库的设置会对绿化率造成较大的影响,也要着重考虑。

交通条件

根据现有用地条件与范围,合理组织居住区内交通,合理设置小区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并综合考虑小区内的消防设计。

单体建筑设计要求

还迁的公建:地上规模约9900m2,需独立设置,基本业态为写字楼和商业。

住宅部分:包括回迁住宅和集资住宅,要考虑这两部分要分开设置,便于管理,不能安排在同一个单元内,其中回迁用房面积规模约20000m2,回迁户数不少于250户。

建筑单体应具有良好的朝向,户型尽量通透,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户型设计应有良好的功能分区和生活流线。户型尽量方正,方便结构体系设计。

住宅单体要求:住宅单体设计要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着重于创新性及附加值的体现;本项目住宅楼型以高层为主;户型设计需紧密结合规划;重点关注通过空间的创新,增加住宅的附加值,例如赠送空间的设置,提升产品的性价比;端头户型尽量利用园林景观加以变化,利于销售;厅房设计方正,避免异形空间,需有良好的景观、朝向、采光和通风,客厅及主卧室优先考虑;各种户型均需保证两厅――餐厅与客厅需在空间、功能、流线上相对独立。

住宅使用功能:住宅层高不小于2.8m;户型设计考虑正常的卧室、客厅、餐厅、厨卫之外,还需要设计必要的储藏空间;一居室、二居室考虑一个卫生间,不设浴缸;三居室考虑设置二个卫生间;小区采用集中供暖分户供暖,分户计量,户内采暖末端为地板采暖;住宅应预留空调室外机位置,并且与外立面进行良好的结合。

内部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的组织,应处理好各类人员(老人、小孩、残疾人员)之间的流线关系。

建筑造型

总体建筑风格无论采取现代风格或古典风格,均要求简炼的建筑语汇,立面划分,大方有序,避免过度繁复的装饰性语汇和构件,体现典雅、时尚、开放精神;空间布局以满足功能要求为前提;功能分布与建筑布局科学、美观、合理、协调;平面布局体现方便简约,便于管理,以及高效节能的基本理念。

公共活动空间

小区应考虑集中绿地,方便居民有一定的公共活动空间。

建筑节能

设计中应遵照国家颁发的节能设计有关规定,采用经济合理、高效和环保的节能技术措施,将采暖能耗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水平上。

建筑材料要求

建筑材料的使用要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建筑构件材料的寿命周期设计不应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该类建筑的相应标准的规定。

经过分析对比,本项目建筑单体与周边建筑结合仿效北京四合院,形成了几个或围合或开敞的空间;道路和景观相见布置,保证大部分住宅一侧临路,一侧临景,建筑之间围合成边界自由的绿化,通过山墙间的绿地渗透至各建筑之间,增强了空间层次感;建筑整体造型简洁、明快,户型设计规整,最大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面积,各功能面积比例适当,节省建安成本;户内交通流线清晰、互不干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交通规划采用人车分流及地下停车,尽可能避免人流与车流交叉,增强居住安全性;建筑节能、日照、消防等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建筑单体设计以小区整体形象统一为原则,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强调变化与新颖特征,以良好的建筑群体形象在城市中产生独特的标志作用,创建一个城市的新地标。在平面组织上根据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及气候特点,从生态建筑学原则出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使每个户型都具备自然通风,采光,降低能耗。

结语

对城市遗留项目的设计,看似困难重重,诸多限制,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诸多限制因素恰恰是我们做设计的有利条件,我们可以对这些因素逐条梳理,逐层深究,逐渐就会从中找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城市文脉,历史文化,当地民风民俗等。然后从这些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规划、绿化、人防等政府部门的规定,再加上甲方提出的要求、业主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对比,对各方需求做到最大化的平衡,尽量满足各种规定、各方需求,最后做出一个完美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市规发【2006】384号).

[2]《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北京市政府办公厅(1994年1月17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修订).

[3]《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03年3月).

城市设计的目的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城市住宅区

详细规划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6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当前城市建设呈现出复杂性、社会性、文化性、技术性等复合特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2011年将城市规划学列为一级学科,使得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由主要培养“工程型人才”的目标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社会型人才”的“四才”体系变迁,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教学面临新的任务。

一、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课程设计部分是针对学生所学的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理论课程而安排的一个综合学习和训练阶段,是由建筑设计向城市规划设计过渡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建设的认知思维由注重单体建筑转向对城市建筑群体空间组织、城市运行的宏观把握。

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相关的规范和设计要求;培养学生详细规划方案创作、图纸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区专题调研,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调研报告撰写能力。课程安排为80个课时,集学习、深化、拓宽和综合为一体,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查分析能力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检验,同时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

二、目前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年级的基础课程过于重视物质空间教学训练,在社会经济空间的扩展方面认识不足

现阶段很多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在一、二年级时主要是进行建筑学基础训练,重视的是单体和局部,对城市的综合性、复合性认识不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衔接出现断层,需要相当长时间来适应。这从对城市居住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和规划设计中得到体现,大部分学生缺乏宏观思维,着眼点多在细节,如住宅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停车位方面,很少放在整体布局、交通组织、公共场所规划上。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较难掌控整体布局,方案制定速度慢。

(二)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社会现状有出入

理论课中的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模式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房地产开发中比较少见,商品房一般以“地块”为单位开发,规模达不到小区规模却仍然冠以“某某小区”名称,使得学生在做实际案例分析时容易模糊了“小区”的规模和概念,进而在设计时影响到如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的完善程度。

(三)学生缺乏对规范的正确认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是居住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课程开展之初才学习、了解规范在规划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各种“要求”和“数据”往往知之不详、理解不够透彻,设计中或者过分受到规范的束缚,或者不能灵活运用,缺少灵活应变。

(四)片面追求高档环境建设

从学生选择的调查案例来看,受当前社会的影响巨大,学生选择的案例90%以上是高档小区,对老城区内稍旧的小区和经济适用房小区关注非常少。规划设计作业方案追求高档环境的建设,突出环境景观创造、标志性节点等,配建设施布局对居民日常使用方便性、舒适性考虑不够,反映出学生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性、政策性等内涵理解和了解不足,对城市社会问题如老年化、保障房建设要求等关注较少,还没有很好建立城市规划的公共价值取向,人文关注不够,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

简而言之,在从建筑设计转向规划设计之初,学生普遍缺乏城市空间概念、公共价值观、社会人文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帮助他们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知识技能和树立良好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公共价值观。

三、项目教学法的引入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学习困难。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成为向导和顾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这些特点契合了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居住小区规划这一设计项目展开,设计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完成,可以将每个阶段的任务设计为若干子项,过程简单明了,学生按照任务逐个进行,既能够掌握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知识,又能充分锻炼综合能力。

四、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教学内容设计

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教学任务,建立一套较明确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成果体系,将各项要求分解成各种子任务,强化课程设计过程的控制和各个阶段的评估工作,根据课时和难度的考虑,常常以居住小区规划为教学项目。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各种资料,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即可,教师则以此测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培养城市规划专业综合素质。教学安排见表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规划方案中增加对老年化、社会公平等社会需要的反映,兼顾房地产开发和公共价值取向进行详细设计,提高方案的可行性。

从教学效果看,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各个设计阶段思路清晰,学习兴趣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能力和职业道德、公共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在我国市场经济影响和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新理念、新形态、新需求、新功能在冲击着传统居住小区规划理论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即理性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还应该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公共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这种综合能力的形成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逐步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晶,吴晓,姚玲玲.论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1(6)

[2]蔺宁.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9(12)

【项目支持】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049)。

城市设计的目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学期项目 课程设计 学生评价

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实训项目为核心,重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过程。但在实施课程项目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项目课程会受到专业与课程的限制、项目课程开发困难而且费时、实施项目课程还会受到学时外部条件的制约等。对此,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运营方向)的课改中提出了学期项目课程的概念。

一、学期项目的特征

学期项目立足于岗位人才需求分析,通过选择典型工作任务,从学生入学开始实施项目教学,在现有教学条件下营造企业实践环境,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与认识专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期项目并非对所有的课程都实施“项目化”,而是从现有课程中结合工作任务提炼“学习项目”(见图1)。“项目”的设计由浅入深,从第一学期由项目老师开始引导,逐年增加学生的主导成分。

图1 课程设置

学期项目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

学期项目课程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与技能,也要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平行性

在学期项目课程中各学习项目的设置总是紧密结合学期的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进度相匹配,以强化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与应用。

3.形式多样性

各学习项目来源于岗位工作任务或岗位所面对的问题,可以是开展一项调查、进行一项决策、提供一种服务、提出一个策划、生产一件产品等。

4.项目的限制性与可选性

为保证整个项目课程的可控性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由项目导师设计出各学习项目;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在允许的范围内自选项目或设计子项目。

5.递进性

学期项目课程在学习项目设计上由浅入深,由易至难,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6.项目实施方式分为个人和小组项目

个人项目由个人独立完成,小组项目则由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

7.评价的多方参与性

在项目完成时,由师生共同评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引入社会人员进行评价。

二、学期项目设计

学期项目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市场调研及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其设计过程经过四个环节,见图2。

社会需求分析 输出 培养目标及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分析 输出 工作任务分析表、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专业能力

课程内容开发 输出 课标及学习项目

教学实施分析 输出

学期项目教学实施方案

图2 学期项目设计的环节

1.社会需求分析

这一环节是对某一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人才市场调研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取舍的过程,是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基础。其开发成果是专业培养目标(包括工作岗位)。

2.工作任务分析

这一环节是对某一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进行陈述、整理和分类的过程。其开发成果是工作任务分析表,并寻找出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专业能力。

3.课程内容开发

这一环节是立足工作任务分析表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明确学期项目的教学目标,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核心专业能力和每个学期的专业课程构建“学习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学习项目

第一学期

主要课程 学期项目1 第三学期

主要课程 学期项目2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地铁×线路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地铁站设施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地铁服务礼仪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地铁站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地铁线路周边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地铁站客流组织方案

学期项目1 …… 学期项目3 ……

心理学 -创意项目 英语 -创意项目

第二学期

主要课程 学期项目2 第四学期

主要课程 学期项目2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文明搭乘地铁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地铁常见投诉及应对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线路自动售检票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地铁站大客流组织方案

学期项目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地铁事故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学期项目4 ……

-创意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营销 -创意项目

4.教学实施分析

这一环节主要任务是按照学期项目的特点,在明确现有教学条件(师资和教学场所等)的情况下,合理组织教学和制定评价办法。其开发成果是学期项目教学实施方案。

三、学期项目评价

学期项目的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学期间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分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项目的质量,包括项目构思的创意性,可实施性及成品的完整性等等。二是学生做项目的表现,包括对项目的理解、做项目过程中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以及展示技巧等。

学期项目的评价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分别为:学生自评占10%、小组互评占40%、教师(或专家)评价占50%。学生自评是指由学生对自己表现的评价,这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反思;小组互评则是指各项目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这有助于学生去发现别人的优缺点,取长补短;教师(或专家)评价则是指专家或教师立足于客观、全面的角度,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评价。

表2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运营方向)关于学习项目的一个评价标准,由于它融入了岗位的服务特性,因此服务礼仪在评价中所占的比例应加大。

表2 学期项目评价标准

考评项目 内容 评分

仪容仪表10% 微笑 2.5

着装:整洁、不缺扣、不立领、不挽袖、不挽裤,衬衫必须束入腰带 2.5

发型:从简,刘海不遮眉;头发长度超过肩膀的女生须将头发扎起;男生不准留长发、大包头、大鬓角和胡须 2.5

首饰:从简,不能佩戴夸张饰物 2.5

项目呈现技巧40% 呈现格式:流程、相关性、全面性 10

呈现内容:相关性、项目学识深度 10

呈现技巧:身体语言、自信心、语言能力、条理清晰 15

时间控制 5

项目成果35% 对科目知识与技能的应用、项目构思、创意性、成品的完整性 35

城市设计的目的范文第5篇

城市规划按照不同的专业背景,有不同的定义。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所制定的城市的目标、规模、发展方向、土地使用及空间布局,其实是对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而进行的一种部署。城市公共资源中最核心的是空间资源,因而空间问题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城市设计的核心同样在于引导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解决城市空间的问题。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评判,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和管控手段来塑造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即使存在蓝图式与全过程式城市设计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但也仅在于侧重的方法与手段不同,其目标是一致的。与城市规划相比,城市设计以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在解决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及城市内部空间问题上具有深入聚焦的优势。而城市规划的优势在于以城市理论为支撑,通过经济地理研究、区域研究、政策引导等手段对城市进行总体资源配置。因此,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观点,也是城市规划界的主流观点。按照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要加入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使得原本在各个规划层次均要加入的城市设计内容,缩减到仅限于建筑体量、体形与色彩的控制导则,总体层面的城市设计已经几乎淡出法定规划体系。然而,在缺乏公共审美范式的当下,规划目标指向也最多是程序或形式的公平,而非指向理想的城市空间。[3]大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所提供的是一种针对土地开发的底线,控规指标所反映的限定也主要体现了空间塑造的“天花板”。而探索什么是美好的城市空间形态,往往需要通过城市设计来引导,或者将城市设计成果纳入控规,体现在控规的引导性导则中。在淡化了城市设计的城市规划中,普遍存在对于空间形态的困惑。因此很多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先做城市设计研究,很多城市需要做总体城市设计、总体风貌规划、城市空间特色研究,以及指导实施的街景改造设计和户外广告系统设计等。这些作为非法定规划的城市设计的变体,都是围绕城市空间塑造这一核心内容展开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规划实践中城市设计这一规划类型被分化为若干其他规划类型或研究,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衍生出一系列以“空间塑造”为导向的非法定的规划类型。

二、“蓝图式”城市设计与“全过程式”城市设计

“蓝图式”城市设计所塑造的空间效果体现了较为主观的美学倾向,那么,究竟如何评判蓝图的好坏?中国当前公共审美范式缺位,导致关于美学的评判标准混乱。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解决路径,就是将个人主观判断通过组织活动转变为一定范围内的群体判断,也正是基于这一角度,当代城市设计追求的目标从“终极蓝图”转向“对终极蓝图共识的达成”,“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应运而生。[4]“蓝图式”城市设计倾向于注重空间形态、特色以及设计的美学。这种建构型的设计方法借鉴了欧洲大陆的设计理论,在中国的建设大潮中,尤其是新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欧洲文艺复兴后所形成的各时期的美学范式,由于产生语境不同,都难以适用于中国的实践。中国地域广泛、历史悠久、文化多样,要形成统一的美学范式非常困难;地方性的个案探索虽然也有成就,但尚未形成可资参照的范式。因此,“千奇百怪”与“千城一面”在中国同时存在。“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是在“公共政策”理论基础上形成,继承了凯文•林奇(KevinLynch)以集体判断评价“城市形态”优劣的观点,在国外已经形成完善的操作方法。城市设计框架(urbandesignframework)作为“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最主要的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然而,“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所依托的是西方国家成熟的公众参与制度,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确权,并具有法律保障。而中国现行的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不仅将城市设计淡化,而且严格执行上级对下级的审批制度,因此关注的不是目标共识达成的过程,而是目标层层落实执行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蓝图式”城市设计刚刚引入中国时,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其纳入既有城市规划体系的思考,引发了很多地方性探索。例如,深圳借鉴英国的“特殊政策分区”和美国的区划法(Zoning),形成了特有的城市设计法定蓝图体系,属于细化导则后的“蓝图式”城市设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种变革方向,但一直没有在全国推广,而“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更是多停留于学术研究阶段。

三、“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两种不同视角

1.时间维度上的全过程

国外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是基于单个开发项目的不同操作阶段的全过程,包括对固定范围的前期的策划、组织,规划设计以及后续的实施,类似于开发商从拿地、报批、策划、设计、宣传、营销的一系列步骤,是以开发商为主导的,以“开发营造”为目标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图1)。[5]这种以时间维度推进的全过程需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建设目标贯彻始终;第二,项目推动的主体全程不变;第三,由城市设计团队主导项目进展。这些条件只有在单个开发项目中才可能具备。而在中国,即使是单个开发项目,为了应对规划体制的层级报批制度,各个操作环节会因为规划编制要求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规划目标,设计团队也会根据规划类型的不同刻意将项目分割成若干小项目,还要面对团队成员更迭频繁的现实状况。例如,国内某个大型建设项目,作为单一委托主体的单个开发项目,已具有实施“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条件特征。但是,在完成首轮多家方案征集之后,由于规划目标的调整又进行了第二轮方案征集,同时为了确保成果被纳入法定规划体系,由专业团队分别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报批,而各阶段的报批成果都是由城市设计成果进行专门的转化而形成,其过程繁复,已然失去了作为“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优势。

2.空间维度上的全过程

“空间”既是城市设计的核心,也是城市规划的核心。空间是具有维度的,建筑空间、城市空间和广域空间除了尺度上的区别,更在空间问题上各有侧重。城市规划体系是建立在不同尺度空间层次上的各类规划的组合,城市设计虽然也有不同尺度的空间层级与类型,但是由于缺乏法定地位而一直从属于规划体系。在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出台后,城市设计就更局限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空间尺度了。在以总体规划为代表的宏观层面,城市规划结构所反映的基本不在于城市形态,而更多是功能与资源配置,其所谓的点—线—面结构,与城市设计框架中的空间形态要素几乎没有关系。景观体系规划中对空间视觉网络的营造与城市设计框架比较接近,例如景观轴线、景观节点、景观带、风貌分区与城市设计五要素相通,是具有建构性的空间效果的引导。在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代表的中观层面,城市规划结构所反映的城市形态也比较有限。各地城市设计有不同做法,有时以单独的篇幅提出城市设计的空间框架,有时以建筑体量、风格、色彩等的导则被纳入分图则的引导内容,有时将城市设计形态示意的空间效果作为分图则的引导内容。无论是城市设计框架、城市设计导则,还是直观的空间效果示意,都是一种弹性的控制引导,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刚性指标要求的“锦上添花”。在以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代表的微观层面,详细的总图设计以及建筑选型已经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空间效果,但由于过于细致,往往难以呈现宏观的空间结构和总体意图。城市设计实践按照空间层次一般划分为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虽然空间的尺度、实施引导的方式均有不同,但基本都含括空间结构框架、空间形态布局与空间建设导则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到成果中,就是城市设计框架图、总平面图和城市设计导则,也就是“蓝图式”城市设计,它是中国城市设计实践的主流,在过去的30年对城市形态的形成作用巨大。而在中国,城市设计成果从蓝图式向全过程式转变的过程中,基于现有规划体系的不同空间维度的视野更具有发展前景,即从总体规划的宏观维度,层层落实到控规的中观维度,继而落实到修规的微观维度的全过程。以系统论的角度看,城市设计依托于规划体系,可以在各个层次的空间维度上对空间问题进行聚焦式研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与现行规划体制并行的、体现在法定管控程序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这种“管理控制”体系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与国外“开发营造”体系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有本质上的不同。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所做的总体城市设计,会经过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及专家共同协商,确立一定的发展目标、基本的空间结构框架和形态,是具有全局观的总体纲领。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所做的城市设计,往往体现了对于上位规划中空间结构规划的遵循,由于本阶段工作更侧重于为“一书两证”提供开发建设条件,因此发展目标与设计要点更多以建设导则的形式体现。与总体城市设计阶段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协商不同,这一阶段的城市设计体现了政府、开发商与公众共同协商的全过程特征,其成果纳入控规导则的程度在不同项目中有很大差异,有些对空间形态要求不高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仅有对建筑体量、体形、色彩的要求,而具体地块分图则中的城市设计引导更是难以细致到位。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所做的城市设计,最重要的设计意图体现在总图中,空间结构可能不成系统,只能反映更大结构中的局部,而发展目标等文字性的内容在总图中很难直观反映。空间形态虽然是最容易通过修规落实的,但是从总规、控规到修规各阶段,总图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各不相同,彼此间相互衔接演进的效果也难以保证。因此,只有通过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聚焦不同空间维度的城市设计研究贯穿始终,才能更有效地将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中的目标及空间结构信息传递到控规层面的空间形态塑造及导则中,继而再传递到修规层面的空间形态表达。因此,不同空间维度的城市设计,以空间问题为导向,层层聚焦,自上而下地传递空间策略信息,是一种更适合中国规划体制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图2)。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