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资源的性质

文化资源的性质

文化资源的性质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原真性;文化资源;保护;开发

一、引言

随着后工业时代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将文化资本竞争推向国际市场,文化产业已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关注,提供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加工和生产后的文化资源已被赋予商品属性和附加值,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正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同时文化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文化资源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化资源发展潜力及开发思路。原真性是文化资源蕴含价值的重要原因,本文探析原真性原则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路径具有重深远的理论意义。

二、文献中原真性概念的演变

“原真性”(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权威的(authoritative)和起源(original)两个词汇。原真性(authenticity)一词起初指相关宗教事务的真实性,但当时鉴于历史条件局限,相关宗教圣物真实性主要依靠传说。随着西方文明发展,原真性概念逐步转移到对具体实物真实状况的解读。“对文化遗产来说,它最理想的状态是展示整个的历史过程以保证其最终呈现状态与创造过程的统一。”权威(authoritative)作为一种使人信服的力量存在,原初的(original)作为一种描述时间进程的概念。以上两个概念融合成西方最初对原真性的理解。原真性最早出现于《威尼斯》(1965),虽然authenticity在《威尼斯中》并未得具体解释,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威尼斯》中的描述,了解当时西方人对authenticity概念的认识。“不能改变布局和装饰、强调要保护古迹周围环境、强调作为古迹组成部分的雕塑、绘画或装饰品是不可移动的、不仅要保护最早的状态而且要保护所有时期的正当贡献、提出一系列古迹原真性保护的技术举措”。通过上述的描述得知《威尼斯》中对“authenticity”的描述主要关于遗产保护的操作层面。但人们对于原真性(authenticity)的理解并没有就此停滞。鉴于世界各地区文化差异,对于原真性的理解存在差别。如日本奈良地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当地古建筑进行重新翻新修葺,而这一传统有悖于《威尼斯》中的原真性原则。在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多样化背景下,1994年11月由日本文部省与国际古迹与遗址理事会、世界遗产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罗马中心、共同在日本奈良召开了题为《与世界遗产公约有关的原真性》国际专家会议。会议上专家们认为对于原真性评价标准应具备文化多样性,根据不同地区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和原始信息可信程度进行多维度、多学科评价。《奈良文献》中提到原真性避免对传统文化应尽量保证本地区或本民族文化纯洁性观点,主张用动态和发展眼光来看待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开发。另一个重要文献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其在接受《奈良文献》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拓展。

三、文化资源保护过程中的原真性解读

文化资源保护过程中我们强调注重文化资源本身或称为文化资源客体的原真性。“徐嵩龄(2005)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将原真性的理解要素分解为遗产的地点、位置,形态、法式,形式(指非物质艺术的表现形式)、器物,材料、材质,环境,技艺,功能,精神、情感,原住民社区(生活方式、艺术传人),相关事件、人物与地方,时序变化等12个方面。”从上述资料以及从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来看,文化资源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在对物质资源保护过程中,我国现有文献和措施更多针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原真性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被阐述为:“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被阐述为:“所有保护措施都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其中“不改变文物原状”,在《关于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中被解释为:①实施保护工程以前的状态。②历史上经过修缮、改建、重建后留存的有价值的状态,以及能够体现重要历史因素的残毁状态。③局部坍塌、掩埋、变形、错置、支撑,但仍保留原构件和原有结构形制,经过修整后恢复的状态。④文物古迹价值中所包涵的原有环境状态。在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中,我们认为徐嵩龄在研究中指出:“精神、情感、时序变化等”属于非物质文化资源范畴。从这个维度理解原真性内涵时,我们应该用历史眼光来审视“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原真性”。曾经文化资源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更新自身文化才成为现今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资源客体本身是流动与变化的。所以对于原真性的理解不是仅关注在某个历史节点上非物质文化资源状态,而是着眼于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发生变迁和传承的整个过程。

四、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原真性解读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文化资本

Abstrac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regarded as the “living fossil" of culture and memory of a nation. It is the outcome of certain natural environment in certain period. The particularit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ws cultural difference,which is important cultural capital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Industry;Cultural Capital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先民创造的极其丰富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重要载体。他所包含的口传作品、民族语言、民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庆、美术音乐及乐器和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无不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点点滴滴。这些文化记忆由于年代的久远、时事的变迁以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与其最初的形态已经相去甚远,我们今天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趋于符号化了。换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活的记忆”,所呈现出的是各种文化符号的活态聚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的生产提供原材料,利用各类传统节日可以发展旅游业,各种民间戏曲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各种民间服饰中的民族元素可以进入纺织业,提升我国纺织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运作成为可能。但并非所有的文化符号都可以转化为符号价值,只有那些具有独特性,具有文化示差作用的文化符号才能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在人类历史中的不可复制性而呈现的独一无二性,使其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的文化资本。

一、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理论由布尔迪厄首先提出。布尔迪厄认为,社会领域是一个积累的世界,为了理解社会领域的积累性,必须引进资本的概念。布尔迪厄认为资本已经深化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经济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立即直接转换成金钱,这一转换过程是以私人产权的形式制度化的;第二种是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这种资本也能够转换成经济资本;第三种是社会资本,它由社会义务(“联系”)所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而这一转换过程是以某种高贵身份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由此可见,“经济资本”是所有其他资本类型的根源。布尔迪厄主张,一方面必须防止把其他资本形态统统简化为经济资本,进而忽视其他资本形态所产生的特殊功效,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到一个严酷的事实,这就是所有的资本形态最终都可以在经济学中被简化。“……正是通过这种简化,经济理论将交换的其他形式隐喻性地界定为非经济的(non-economic)交换,因而也就是超功利性(disinterested)的交换。这种经济理论之所以要改变某些资本的性质,并把它们定义为超功利性的,是因为通过改变性质,绝大多数的物质类型的资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是经济的资本类型),都可以表现出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的非物质形式;同样,非物质形式的资本(如文化资本)也可以表现出物质的形式。”[1]在布尔迪厄看来,文化资本的这种超功利性和非物质形式,是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经济资本通过交换改变了本身的性质产生的。也因此,布尔迪厄有时候也用“象征资本”或“信息资本”来形容它。由于文化资本的传递和获取的社会条件比经济资本具有更多的伪装,因此文化资本预先就作为象征资本而起作用,即人们并不承认文化资本是一种资本,而只承认它是一种合法的能力,只认为它是一种能得到社会承认(也许是误认)的权威。[2]

布尔迪厄区分了文化资本的三种存在形态:一是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具体形态;二是以文化产品方式存在的客观形态;三是通过外化的可观察得到的各种规范、资质体现的制度形态。实际上,布尔迪厄所说的三种文化资本形态大体上可以对应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力资本、文化产业和文化制度。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强调了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统一。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文化资本借助经济资本得以转换成文化商品,而在进入流通环节之后,文化资本又通过接受者的文化消费再次转换成经济资本的收益。文化资本就是文化商品的一种资本形式。交换是文化资本得以转换生成的条件。文化资本是在进入流通环节、在可交换的基础上才能够成为一种资本的。在没有进入交换之前,文化资本往往只以资源的形式存在着。正是交换过程把文化资源资本化,成为可以在文化产品中积淀和传递的象征资本(或信息资本),并最终在交换之后获取资本的收益。就此意义而言,布尔迪厄说:“文化资本的象征性功效的最有力的原则,无疑存在于它的传递逻辑之中。”[3]

众所周知,交换或“传递”的前提是差异性的存在。正所谓“互通有无”,无论是交换,还是“传递”都要以差异性的存在为前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更是如此。作为符号消费的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样是一种差异性消费,没有独特性,没有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独特的符号价值,文化产品就缺乏竞争力。不能进入交换领域,文化资源就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所以,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在文化差异中提取可用的文化资本。在当前文化全球化文化同质化大行其道的语境下,我们更加应该重视文化产品的差异性,而非同一性。对此我们有过惨痛的教训。当冯小刚拍摄由好莱坞哥伦比亚公司投资的《大腕》时曾说:“需要做的是,减少影片中的地域性,使受众更广泛一些,不仅仅是中国的南北方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不同的语种。”[4]在把自己的影片推向国际时,冯小刚采取尽可能抹平文化的地域差异的策略,以更具同质化的形态去扩大文化认同的范围,结果遭遇惨败。究其失败的原因,梅特·希约特说得好:“只有当我们以自己的特色展现自己时,我们才可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企图径直接近符合国际口味的现存标准,至少在三个方面来看是失策的。首先,这样做会破坏对自我表现的真实性所做出的承诺,使获取国际认同的愿望南辕北辙;其次,如果我们根植于弱势文化,我们把握标准和达到标准的可能性便不会大;最后,要具有主流文化的影片制作技术,要使其摹仿能力让人拍手叫好,确是一件罕事。”[5]由此可见,差异性对于文化产品至关重要,事实上,我们也不乏由于成功地从文化差异中提取了文化资本而大获成功的文化产品,如《霸王别姬》、《洗澡》、《秋菊打官司》等,由于成功地将民族文化中独特的文化资源,京剧、方言和旧式澡堂等引入文化产品的生产,大大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此,我们可以并不夸张地说,差异性之于文化产品可以说能够点石成金,尤其是当我们的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时,这种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本就更加重要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的文化资本

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的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多样性,体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的文化形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创性,这就决定了其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及其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消亡的命运,有的已经消失。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景象,但是,不可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又是不可避免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的现实更加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缺性。而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具有了经济价值的增值性,成为最能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源,并具备了进入文化产业,成为文化资本的潜质。

文化产业究竟能够生产怎样的差异,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从迈克尔·波特提出“差异化”竞争战略后,企业家们莫不将其视为圭臬。但是,究竟实现什么样的差异化,各个企业理解的层次是不同的。起初,企业比较重视产品实用功能的差异,这表现为强调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然而,现在产品和服务变得越来越难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一方面,这种以实用功能为内容的差异的运作空间十分有限,人们所需要的实用功能并不复杂,过多的实用功能反而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在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产品功能很难再成为人们购买行为的激励因素。而且,就技术层面而言,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并不占优势,如果只在技术层面争短长,无异于以吾之下肆对其上肆,所以,就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只有利用我们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我们的文化产品附加丰富的文化符号价值,才能使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但有很多没有有效地开发、利用,包括民间手工业、民间戏曲、民间活动和传统节日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包括内隐性和外显性两个部分。比如民族服饰、特色建筑及生活方式等民俗文化及生活事项属于外显性部分,而民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则是内隐性的。它一般通过载体或文化氛围表现出来。高层次的民俗文化旅游是非常注重文化环境及文化氛围的营造,它不仅仅需要表征的民俗文化载体,而且还必须有一种能充分体现该文化的环境及氛围,即旅游者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民俗仿照景观在这方面是有其欠缺性的。我国历史悠久,民间文化的土壤丰厚肥沃,几乎祖国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至每座桥梁、每个街坊、每一种地方特产,都有着脍灸人口的美丽传说,这就使祖国山水、风物带有更浓郁的诗情画意、浪漫色彩,赋予旅游更多的文化内涵。正是这些大量的民俗传说、风物故事,强烈地吸引了游客,增加了旅游情趣。就旅游资源而言,要在保护文物资源的前途下,大力开发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开拓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以及红色旅游等等。就休闲产业而言,我们要开发工艺美术品、字画、珠宝以及花卉产业等。还有些公共文化设施包括科技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也要提高其文化价值。

但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项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前,首先要做的是对该资源进行立项研究,对开发的可行性、投入产品等都要有实质性的分析数据,要找到一个适当的“度”,过与不及都应尽量避免。而且,既然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那么必然受到投资环境、人力资源、投资渠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立一个相对科学的准入制度,相对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然后就是要突出特色,说到特色,有人常常想到的仅仅是外在形象,其实特色是一种文化的反映,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地方特色是地方文化的反映。较之外在的形象或形式,特色产品所具有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才是“特”之所在。而这恰恰是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的,有些地方人为建设民俗景点却不尊重原本民俗的基本习惯。如某地建设永宁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的房子,却舍弃了房中独具特色的象征女、男的中柱,而这种中柱不仅是家庭的象征,也是妇女颇受尊敬的标志。又如鄂伦春族的居民点,原本五、六个并排的“撮罗子”,变成了前后排列的现代格局,殊不知鄂伦春族房后有供神树,并排的“撮罗子”可以有效防止人们随便看到神,以示对萨满神灵的敬畏。还有的地方生搬硬套,搞所谓“标新立异”的“图腾柱”,柱上雕满西南民族的傩面具,看似民族风情浓郁,但却犯了相当严重的常识性错误。图腾柱本是北美东北部印第安人的信仰,在世界上并不普遍,中国有无图腾尚无定论,而且这种傩面具汇集的图腾柱既是对傩面具所代表的神灵的亵渎,也不是原本的图腾柱。这些凭主观想象,不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不但不能有效保护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还会对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极其重要,也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已经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应当遵循一定的“度”,达到某种“特”。而这种“度”与“特”都必须建立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严格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中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征,偏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应遵循的真实原则、生态原则、人本原则、发展原则,就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害,从而危害到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而这是我们万万不愿看到的。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 可持续发展 开发对策

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

关于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冯天驷在《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中把地质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本文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纲要》中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从旅游的角度为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旅游地质资源应该是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地质事物和地质现象,它包括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和地质现象等。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认为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直观、可读性的天然记录,是提供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本、典型和天然资料库。它属于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环境、历史与文化性。地质遗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遗迹就是指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狭义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产地、古冰川遗迹、地质灾害遗址及遗迹、地质构造剖面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物质资源部分,因为它与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因而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时空的定位性和永续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空定位性就是指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空间上的固定性。从地域上看,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具有不可移动性。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还受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旅游地质资源与其它自然旅游资源相比,季节性变化很不明显,除气候地貌外几乎没有季节性。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渐变性的地质运动、长期的外营力作用可以改变地质地貌的形态,但它们是难以预料的突变。特别是地质作用是非常缓慢的,对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历史而言,有些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是不能用肉眼来判断其增减,所以可以在旅游开发中忽略不计。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永续性。必须注意开发中的保护,否则这种宝贵的地质遗产就会消失。

(二)不可再生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指人类活动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旅游地质资源的物质部分时,这些物质就会受到损坏,不能恢复原貌。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保护,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可行性分析,使旅游地质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三)科普性

旅游地质资源既具有科学性又有普及性。与其它旅游资源相比,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更加突出的科学性。它们是天然形成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于地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些旅游地质资源还是地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素材。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会吸引很多地学研究者或爱好者进行研究、求知等学术旅游活动。同时,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增强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品味,也需要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并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地球起源、演化等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宣传保护、爱护地球的意识,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让游客既能观光游览又能使地学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四)时代性和变异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代性特征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原来不是旅游地质资源的事物和现象现在变成了旅游地质资源。例如,现在在日本已经开发了观看火山喷发景观,观看火山喷发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游览项目。

旅游地质资源的变异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变化,原有的旅游资源会对游客失去吸引力,成为一般资源。

(五)文化特性

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美学观赏性,文化的品味性。对于旅游地质资源而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得到对大自然美的享受,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在享受旅游地质资源时都能得到满足。这种文化属性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存在的问题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即地质公园。长期以来,一般人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对地质公园予以关注,而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旅游观赏价值。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强度、范围的增加,重旅游开发,轻遗迹保护,致使很多珍贵的地质遗迹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受到破环,导致存在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一)对地质公园缺乏科学研究

目前很多人对地质公园的理解就是狭义的科普旅游和地质遗迹保护。许多地区的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地质公园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地质公园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系统调查、研究及综合评价方面,在工作的深度、研究程度方面,在多学科综合性调查、研究等方面还不够,需要地学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研究和建设地质公园。

(二)地质公园环境问题凸显

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成为地质公园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地质公园内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得地质公园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破坏。更有一些新建建筑物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环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又缺乏规划和管理,部分民众的生态意识较差。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物剧增。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

(三)地质公园开发障碍

旅游开发很注重景区的主题形象,由于我国景区多功能性,导致旅游开发主题形象不突出。有的景区既是森林公园又是地质公园、风景名胜旅游区等,显得名称混乱,造成主题功能不突出,多头经营,使得很多景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旅游开发中,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有重点地建设地质公园,特别是功能分区上要很好的进行规划,使游客能够在旅游中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旅游专业知识。

(四)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管理体制上: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而没有制度保证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困难;在员工素质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在人员配置上,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闲置;以上方面都是我国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其他一系列阻碍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营销,地质公园与其他各旅游利益主体关系问题,也深深影响着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思想的指导下,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要采取的对策:

(一)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模式

地质旅游作为一种高品味的科学旅游活动,其科学含量与科技含量必须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中得到充分体现。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景区的发展。

(二)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选择,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同其他旅游产品相比较,在景观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活动的自然性、内容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具有典型特征和垄断性,开展生态旅游是符合地质公园建设要求的。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游人不断探讨自然奥秘,揭示自然规律,并受到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

(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其应该具备地理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地质公园要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旅游地学知识的培训。

(四)严格控制地质公园的容量

小型化的旅游规模是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所以地质公园游客的数量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旅游景区必须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应随时掌握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关注可能引起饱和和超载情况的发展,设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

地质公园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传播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是地质公园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旅游景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以引导旅游的消费为目的。

(六)加强地质公园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意识是现代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地质公园发展危机可能是周围地质地貌环境的稳定性、灾害性自然及天气情况等引起,也可能是由景区以外的大环境引起的。建立地质公园危机预警系统,才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七)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不论是在旅游开发、设计和经营过程中,都要坚持循环经济的道路,合理的组织旅游产业,进行旅游开发,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出版社,1999

2.牛继强,徐丰.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资源;企业边界;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6-051-05

现实中的企业并不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同质性企业。相反,许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多地体现出异质性,这些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优势地位,在同行业中他们长期占据垄断地位或者具有垄断势力。刘刚认为,企业的异质性有以下特征:(1)企业是一个历史的、不断成长的过程和演化的有机体,企业在成长中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独特的和有价值的;(2)作为企业关键的生产要素,企业的知识和能力是非竞争性的和难以模仿与替代的,他无法通过市场公开定价和交换。为了区别于企业的同质性,将具有这些特征的企业称为异质性企业,即异质性企业可以通过核心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及相应的竞争行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面对异质性企业的不断涌现和成长,需要新的理论和新的视角来系统地解释异质性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正如科斯所说,企业理论的研究要接近于解释现实,而不是背离现实,或者对现实视而不见。

近三十年来,从资源的角度研究企业异质性的文献正在增多。诸多研究者深入到企业内部去研究企业异质性的内涵,给企业理论的研究提供令人兴奋的新观点和新思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中发现了许多有待研究的课题,这对研究者打开“企业的黑箱”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借助资源理论的诸多文献,从企业边界的视角,研究异质性企业边界的内涵,进而试图给现实中某些企业长期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地位做出系统性的解释。

一、企业边界理论的资源观:彭罗斯的初创

从1850年至今,欧美的大企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许多百年企业长期占据行业的领先者地位,这些现象与主流经济学提倡的经过充分竞争,企业将趋于同质性的理论基本不符。企业史的变化迫切需要企业理论的创新,企业理论创新必须解释企业的异质性。

第一个开始从资源的角度研究企业理论的是彭罗斯。彭罗斯(1959)给资源的定义是:“企业为自己使用而购买、租借或生产有形物品,以及使用这些资源进行高效运作的雇员。这些资源分为两个部分,有形物品和资源运作的管理人员。”彭罗斯所指的资源运作的管理人员是指拥有企业家才能和企业生产技巧的管理团队中的成员。他们的作用是通过管理体系,运用生产资源,组织企业进行有效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彭罗斯发现了企业资源的异质性。

其一,企业资源的异质性是异质性企业出现的主要原因。彭罗斯认为,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是企业存在的主要原因,而资源的有效利用必然促使资源的专门化。资源的专门化必然导致资源之间的互补性增多,企业内部资源的互补性最终形成企业的资源具有不可分性。当这种资源的不可分性增强时,此企业资源不具备一般性,即资源之间不可分性的组合导致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增加。由于企业资源的不可分性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因此,不同的企业都会培育本企业的不同资源组合,形成企业资源的异质性。企业的资源异质性致使企业产品具有独特性,最终的结果是企业的异质性大于其同质性,异质性企业出现。

其二,企业的资源异质性是异质性企业边界变化的主要原因。彭罗斯最先提出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可以扩大企业的边界,否则,企业边界的扩大可能停止。她认为,企业的管理者发现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异质性后,可以对异质性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利用。在运用过程中,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知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融合产生新的生产服务。新的服务不仅提高产量,也会给产品多样化提供新的视角。同时新的生产导致产量的增加,反过来也会提高人力资源的能力,这会促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种良性循环的资源利用不仅会减少物质资源的闲置,而且会提高企业员工经验和知识的增长,进而影响企业的决策。另外,异质性资源的充分利用将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和需求的增加。因此,企业的边界将会进一步扩大。但是,如果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不能相互促进和融合,企业边界的扩大将停止。

其三,资源视角下的企业多样化生产对企业边界的影响。异质性企业边界的扩大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专业化;第二步是在专业化之上的多样化。多样化生产的选择有两种:(1)在本企业基础之上扩大企业的生产。根据彭罗斯的资源理论,企业多样化生产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技术资源的协调。当多样化生产不断增多时,企业的异质性资源也不断增加,协调成本必然增多。逐渐增多的协调成本致使企业内部的协调能力下降,这将阻碍企业边界的扩大,直至扩张停止。(2)收购和并购。企业收购或并购只是企业边界扩大的表象形式,企业边界真正扩大的基础是重新建立能协调两种异质性资源的管理组织以及管理组织发挥出来的管理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资源才能重新被整合,新旧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才有充分发挥作用的机会。否则,企业边界即使扩大也是暂时的,这就是许多企业并购之后不久又重新分开的原因。在企业多样化经营的过程中,企业异质性资源的协调程度决定企业边界扩大的质量和稳定性。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 校园文化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为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的多种活动需要而建构的,既具有多样的专业学科性,又具有围绕学科专业丰富的广延性。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储存和开发利用基地。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开展的有着多学科知识内涵和社会现实需求相关的技能培养的文化活动。可以说,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也是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得以开展的基础。

1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有三种类型,即认知文化、价值文化和审美文化。一般来说,这些类型的校园文化,引导和培养着学生的求真、求善、求美素质,对学生具有全面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这三种类型校园文化的开展及其质量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作为软硬件设备之一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与这些基本类型的高校校园文化的质量水平及其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1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校园认知文化

认知文化即认识、了解、掌握或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而形成的文化成果,它所反映的是人的智力状况和智力水平,构成的是知识客体。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认知文化的文献资源,并让学生有效地使用好这些资源。因此,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首先必须注意藏书的专业性、学科性和学术性,并秉持有藏书的专业演进性、学科发展连续性、学术探索开放性和先进性。以此支持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全面需要,强化认知文化。

1.2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校园价值文化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对学生理想、道德、人格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图书馆在图书采购中不仅要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方案去组织,还必须考虑广大学生在人格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期学生在校园价值文化的活动中有充实的内容和高尚的品位。例如,支持学生开展读书报告会、主题演讲、理想人格讨论等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图书馆关于价值文化资源的收藏和运用为学生的价值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3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校园审美文化

在校园文化审美活动中,无论是艺术创作,或者是体育比赛,以及文艺表演等,都离不开图书馆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升华学生的情感,获得一种求真向善的人生经验,获得灵感的启发和能力的锻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图书馆的审美文化资源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开展是有益的,它是学生全面成长的精神粮食。

2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校园文化的发展

2.1 校园文化发展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学科性和学术性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必须与校园文化学科性、学术性密切联系起来,即关注学科、学术建设。

2.2 校园文化发展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经典性和前沿性

经典性是指这种文献资源价值的长期性、稳定性甚至永恒性,它往往是某一学科或学术方面具有里程碑或典范意义的著作,它总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前沿性成果提供最新的学术信息,展示学科发展的最新态势,有利于启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2.3 校园文化发展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多元性和探索性

所谓多元性,不只是指多学科、多门类的来源的构成,还是指多流派、多风格不同学科的构成。它反映了人认识世界的多维性与人思维的丰富性。探索性是指有争议的、未成定论的或实验性的有关著作,包括各式各样的假说。探索是人类创造精神的可贵表现,它既提供经验,又提供教训。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多元性和探索性是校园文化活动中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营养剂。图书馆文献资源积极影响着校园文化活动的高规格、高品位发展,使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升华到更高境界,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3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与校园文化的实施

3.1 图书馆文献资源与校园文化的模拟活动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可以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各种各样的模拟性活动参考。模拟活动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客观世界、客观规律和客观实体或现实的实践活动。而模拟活动必须提供一定的“范式”,如课堂教学的实况录像资料、文学或电影剧本,还必须有一定的相关技术参数。所有这些,依靠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的,必须依靠图书馆来提供。因此,图书馆应有足够丰富的文献资源,支持学生模拟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保证他们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

3.2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校园文化的创新活动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还有许多创新因素使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创新内涵。这种创新性,一方面基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创新,另一方面更基于青年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与活力。为学生撰写学术论文、进行评论写作、做毕业设计、搞科技发明等提供平台,开展创新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图书馆凭借自身的优势,应用现代化技术及时快捷地提供服务,给学生创新活动以有力的支持。

3.3 图书馆文献资源与校园文化的公关活动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校园文化的公关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公关活动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也是一种公众形象塑造活动。公关活动的主体是指通过传播活动,影响其他社会组织、群体和个人,以求塑造自身形象的社会组织。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于塑造个体和集体形象都有重要意义。对于校园文化中公关活动的开展,图书馆应提供实践性和示范性的资源,包括公关活动组织、礼仪规范、形式要求。例如,举行某种仪式、开展接人待物活动、进行礼仪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图书馆可以为其提供更具社会性、宽泛性的文献资源,使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得有理有节,有声有色。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学科研服务,这一任务决定了它的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同本校设置的专业及其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相适应,必须与学校建设和发展同步进行,而一个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又通过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规格、品位体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的品质也显示着一个高校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如果把图书馆比成高校的窗口,那么它的文献资源建设就是这一窗口的真实内涵,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的发展。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对校园文化的发展,对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对大学生的成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康万武.高校图书馆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