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才的特征

创新人才的特征

创新人才的特征

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内涵;基本特征;成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62-02

0 引言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智力支撑,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因此,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研究与培养,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1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特征及范围

1.1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

1.1.1 科技人才的内涵 归纳学术界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①延续历史上的说法,认为科技人才是“才华杰出者”,或再加上“德才兼备”;②从教育的角度,以学历为依据,认为科技人才“是指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科技工作者”;③从人才管理的角度,以专业技术职称为依据,认为科技人才是具有技术员或相当于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④从人才学研究的角度,以才能和实绩为依据,认为科技人才是“以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实际上科技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人才”概念,应界定在科学技术领域。正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科技人才是指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科技活动,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在创造活动中作出贡献的人员”

1.1.2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 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定义。美国等国多数学者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在大学任助理教授以上,在研究所或大公司的研发部门中任科学家职衔以上的人员。国内多数学者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高层次;二是创新性;三是从事科技活动。本文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从事创造性劳动,发挥着引领和带头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人才。

1.2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征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特征:①高层次性。这类人才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具有宽泛的知识面,开阔的视野,有特殊的技术业务专长;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超出常人。②高创新性及高智能性。他们从事的是创造性劳动,思维具有创新性。他们往往具有高于常人的智能水平,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具有深度和高度以及一定的难度的。在长期的科技活动中锻炼出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敢于追求超越前人的新发现,启前人之未知;他们的劳动成果凝聚了人的高智能的特性。③业务的精湛性。这些人才往往在学习与工作时总是要求精益求精的,他们掌握的知识具有专业性,他们掌握的技术具有专长性。他们正是通过自身的业务专长立足于科学技术领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④贡献的巨大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他们所作的贡献是卓越的,包括经济贡献、社会贡献、科技贡献等多个方面。

以上是从才能、实绩、业务等角度所直接分析出的显性特征,引申开来他们还具有如下的一些心理特点:①需求层次的高端性。较一般人才,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期望通过一种创造性或挑战性的工作来体现其自身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工作实绩来获得精神、地位上的满足,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因而更强烈地期望他们的劳动成果和价值在专业领域内取得一定成绩,并得到社会广泛的承认。②独立自主性。因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求知欲,不愿受制于人,不愿接受程序化的指示和控制,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这种特征表现在他们对时间要求的灵活性、工作场所的不固定性。

1.3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范围界定 当前鉴别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按“职业”统计, 二是按“资格”即受教育程度统计。按照科学技术部的统计口径,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指标,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与发展(R&D)人员。按照中组部和人事部的统计口径,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选取专业技术人员指标。由于科技人力资源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在统计中,我国政府对科技人力资源主要依照三种口径进行统计, 科技活动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

根据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及特征描述,参考目前我国关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本文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主要包括两院院士,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重大发明人,工程师,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知名学者与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造诣深厚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国外重点大学的留学人才及特聘教授,高新技术产业创业人才等等。

2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特点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过程是指他们凭借周围环境条件,在科技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本优势,取得科学研究成果,作出创造性贡献,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并获得自身成功的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过程。

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相继实施,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步伐加快。袁贵仁部长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为主要抓手,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实训基地条件、环境更加完备,“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增强,为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课程作为实施载体,要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进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几个主要特征出发,叙述对创新条件下课程改革的认识。

1 以目标性特征为基础,构建课程框架结构

1.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目标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性特征”,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既体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又注重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和对接职业标准,培养目标定位和内容突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特色。一是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构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步共进课程体系。如会计专业“素能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职业素质的培养;“德能识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融为一体。二是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如“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能力形成规律,建立由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从一般技能到高级技能的递进式培养架构。三是对接岗位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如“学岗融通”、“课证衔接”等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和内容上与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对接,并衔接职业资格证书。

1.2 按目标性特征,改革课程总体框架结构。按照目标性特征,在课程总体框架结构上,遵循“基本素质宽厚化,专业(方向)选择个性化,职业能力专门化,岗位选择多元化”的原则,兼顾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强化技能的关系、职业岗位需要与终身学习需要的关系,建立“文化基础模块+职业素养模块+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化方向模块”的课程框架结构。“文化基础模块”完成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专业学习、职业能力形成、继续升学和终身教育学习打下基础;“职业素养模块”是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岗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所应具备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必备的职业素质;“核心课程模块”是要培养学生该专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专业化方向模块”是秉承“大专业、小专门”的课程组织原则,将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相通相近的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灵活应用模块课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能够适应岗位变换的能力,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2 以空间性特征为基础,按不同性质进行课程设置

2.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空间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空间性特征”,是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造样式上,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空间的不断转换,形成完善的校企共培模式。如“校企双元”、“厂校一体”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校企合作”,在整体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企业特点,改变了职业教育只靠学校“一头热”的现状,充分发挥了行业企业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另外,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学环境的进展,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的完善,通过教室、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多个空间实施教学,完成教学过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对接。

2.2 按空间性特征,改革课程设置。按照空间性特征,宏观上将课程性质分为学校课程和企业化课程。企业化课程是指在企业或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教学的课程,包含综合实践课程和部分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和职业能力,并在企业化管理的背景下,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职业道德的养成。企业化课程的特点是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进行考核评价,基本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的深度对接。学校课程按照空间性特征又分为理论课程、一体化课程和部分实训课程。理论课程以文化基础模块和职业素养模块的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一体化课程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训室实训课程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化方向课程的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学校课程的特点是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基本由学校完成。

3 以阶段性特征为基础,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3.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阶段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是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上,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特色明显。如旅游专业“旺入淡出”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旅游行业淡旺季的特点,在不同时段选择在校学习或企业实践,打破了传统学制的学期分段结构;数控专业“3+2”、“4+1”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一周内在教室和实训室(或生产车间)交替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方式,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特征。

3.2 按阶段性特征,改革课程体系。按照阶段性特征,在课程按阶段序化形成体系的过程中,既能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特色,又能使课程编排科学合理,做到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组织阶段化、课程衔接科学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是课程内容的内化和课程体系创新的共同要求,通过按课程目标要求划分内容模块,如文化课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或按基本技能要求形成的技能模块;或按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形成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有利于分阶段教学的实施。课程组织阶段化,是根据某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根据其区别于学期分段结构的时段划分,以易于工学交替的教学实施、教学组织、教学评价为原则,进行整体的课程组织,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衔接科学化,由于在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时,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发生较大变化,最终制定课程计划时要注意课程目标与内容在德育、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科学有效衔接。

4 以综合性特征为基础,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

4.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综合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综合性特征”,是指将综合性、多样化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德育、素质、能力、知识等多种目标融合,构造样式的时间、空间多维度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等要素充分体现,达到过程多样化、方式多样化和评价多样化。综合性特征在课程实施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4.2 按照综合性特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应用广泛,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各要素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教学模式改革要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按从行动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出发,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实现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向教学实践的转化。二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由于工学结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造样式的时间、空间多维度融合,改革教学模式,使其易于实现德育、素质、能力、知识等多种融合性教学目标。三是形成行动导向的操作程序。校企合作的深化,使更多的教学在实践工作环境系进行,按照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的实践性、需求性、应用性,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整合和应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四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实施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并结合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提升,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

4.3 按照综合性特征,改革课程评价。传统的中等职业课程评价的内容过于狭窄,主要集中对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发展情况的考查,以偏概全,不能反映出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真实情况。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综合性特征,课程评价应立足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德育、素质、能力、知识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这就要求不仅评价形式要从单一的考评模式中跳出来,而且评价主体也应趋向于“校、企、生”的多元综合评价。(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FFB090557)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http://

/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836364.htm

2 许丹雅.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成都纺织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9(4)

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 心理素质

人们在观看竞技比赛时深有感触:高水平的大赛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其实“商场如战场”,公司、企业也需要人们具有优异的心理素质,否则不能成功和胜任。因此,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随着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带动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方式的深刻变化,就我国而言,还发生着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些,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其具有新的特征:

第一,知识成为最主要的资源和财富。以高科技为特点的知识产业是未来社会的支柱性产业。正如世界管理大师彼得.P.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所说“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

第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在高科技条件下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以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知识和信息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为灵魂,以高新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形态。它不同于过去以经验积累为主要手段的经济形态,因此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开发出新的成果。

第三,学习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前提。在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随着“知识爆炸”、科学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教育成为现实。

第四,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范围的竞争和融合。现代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的瞬时全球传播成为现实,为大规模的生产与共享知识奠定了基础,面向世界,在竞争中加强联系已成为大势所趋。

第五,新科技和经济发展要求人们新的价值取向。首先,知识经济的价值体现在知识和智力的占有,要求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真正实现。其次,知识经济要求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要求人们加强合作,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再次,高科技不再以探索系统知识为标准,而以追求效用增殖为目标。它们能够大幅度地增强产品的功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经济社会新发展对人才心理素质的新要求

心理素质不仅指人心理承受挫折、压力的能力,广义的讲,它包括一个人全部心理特征的质量、水平。是指人适应和应对社会生活、学习、工作要求已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品质及其发展水平。包括人的性格、能力、气质的特点和水平。而性格又包括理智、情感和意志诸方面的特征,以及对待现实和自己态度的特征。经济社会新发展突出了相应心理素质的要求:

第一,创新的意识和品质。无论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还是“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都使创新精神和品质成为时代对人才心理素质最重要的要求。

具备创新意识和品质要求人:在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面,具有主动观察感知,独立思考、富于创造、辨证全面看问题的思维特征,具有能动广阔、创造性想象的特征。在性格中对自我和现实态度特征方面,具有自信、独立意识,积极进取的特征。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具有对行为目标的明确态度,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及认真细致的特征。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具有探索热情执著专一、甚至忘我,为实现目标孜孜以求、积极进取,心境保持积极愉快、富有幽默感的特征。

第二,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经济全球化、通讯技术和网络化、世界面临如环境生态等发展的共同问题、不同民族和国家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要求当代人树立开放意识和包容心态,在世界范围内了解新动态、新信息、新成果,由此去借鉴、吸收、比较,从而获得成功。

第三,竞争性的意识观念。市场经济是效益和竞争的经济,经济和社会活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竞争更趋激烈。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领先”、“ 专利”、“特色”、“填补空白”已是现代人才具有的意识。

第四,合理的知识信息吸纳、处理能力。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呼唤知识储备、更新和有效应用的能力。这将决定人才的成功与成就的大小。

第五,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活动综合性、复杂性和应用性强的发展特点,已使过去那种脱离社会、远离同行而孤立地从事科技研究和社会活动的人难有作为。无论是科技攻关、公司经营还是企业生产都需要参加者具有良好的整体协作和人际协调的精神和能力,能够在创新活动中解决好独立意识和互相配合的关系,解决好合理竞争和友好合作的关系。这就需要不但有高智商还要有高情商。

第六,坚忍不拔的承受挫折能力。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却同时存在着经历失败的风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价值多元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给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带来考验。机遇和挑战、利益和竞争,前所未有的得与失,深重影响牵动着当代人才的心理。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随着实现目标挑战性加强,能否具有不怕失败、失利而勇于承受严重挫折的心理能力,成为新条件下个方面人才应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

第七,自觉的经济效益观念。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要求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面向市场,发明、创造、应用技术的目标和手段都应考虑经济效益和价值,而不仅是科技探索、理论兴趣、真理追求和专业使命的完成和实现。

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装饰材料;艺术特征;室内设计;探究思考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室内生活环境的设计,装饰材料的选取与搭配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对其艺术特征的掌握更是一种直接体现设计者创新能力与设计能力的方法。如何根据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设计出具有艺术气息的室内作品,是每一个设计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只有熟练地了解其艺术内涵,才能对室内设计进行创新设计,才能更加有效地表达装饰材料的艺术气息。

1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

1.1装饰材料的色彩特征。人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装饰材料的颜色选取。不同的颜色往往会体现出不同的效果。不可否认,材料自身的色彩直接体现了颜色的独特性。一般而言,深色系的颜色会给人一种深沉、压抑的感觉,而浅色系的颜色会使人感到轻松愉悦。除此之外,不同的色彩也会影响人们的空间既视感。比如,白色的材料会给人一种空间变大的感觉,而黑色的材料则会使人在视觉上产生空间缩小聚焦的错觉。由此可见,装饰材料的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征。1.2装饰材料的肌理特征。人们对材料最初的感觉由材料肌理的视觉特征主观影响。关于材料的肌理,专业上将其划分为自然性肌理和人工性肌理。自然性肌理一般指材料天然形成的花纹、木材的纹理、石纹等;人工性肌理从字面解释,就是通过后天的改变体现的特性,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和不确定性。肌理感的存在需要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通过对比突出体现,如新旧的对比、粗细的对比等。由此不难看出,选取装饰材料时,其肌理特征同样具有明显的艺术特性。1.3装饰材料的质感特征。不同的装饰材料有着不同的质感特性,不同地区的同种材料质感也不会完全相同。装饰材料的质地是指材料自身的分子结构和组织,属于材料的自然属性。人们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对其质感也非常看重。人们对装饰材料的质感,由自身的触觉直观体现。装饰材料的质感具有内在的张力和视觉与触觉间的传达力。其粗糙与光滑、坚硬与软弱等都是人们对于质感的直接划分,进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唤醒人们的心灵感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2室内设计中结合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进行的创新应用

如何结合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将其充分体现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中,是每一位设计者孜孜不倦思考的重点。只有合理创新,才能表达审美的不同形态,发觉美的特性,表达空间氛围与情感,满足当代人个性化的审美需求。2.1废旧物品的循环创新应用。面对废旧的物品,可以当垃圾扔掉,也可以当作废品卖掉,但在崇尚物质再循环的节能型社会,将废旧物品用于室内设计中,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艺术气息。在时间的沉淀中,众多的废旧物品中掺杂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其是蕴含在时间的长河中集聚的文化底蕴。那些废旧的物品,往往具有不可磨灭的色彩分布,合理的对其加以利用,必将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比如,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废旧的彩色毛线可以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毯,堆积的书籍可以制作具有文艺气息的茶几,陈旧的衣架可以用作餐具支架等。设计者利用废旧材料的现有形状,结合其独特的色彩、肌理、质感等艺术特征,进行简单的改造,给予这些物品新的生命,并将其用于室内设计中,可以让这些物品重新被人们认同和重视。2.2装饰材料色彩搭配的创新应用。在传统的认知中,进行室内设计时,对装饰材料的选取普遍比较低调,具有大众型的特点,但随着人们对美的深入理解,逐渐开始追求具有特色的装饰设计。因此,逐渐将设计的个性通过色彩展示出来,是设计者的必然选择。装饰材料的色彩本就是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如何利用颜色搭配,创新人们在视觉上的认知,建立新型的色彩设计,值得人们去思考、去改变。比如,在进行室内餐厅的设计时,就可以通过改变传统餐厅的色彩搭配,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用餐心情。主色调用红色或者橙色,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食欲;在一些自助类餐厅,适当增加一些蓝色可以将降低人们的食欲;快餐店以高明度、高饱和度的暖色为主色调,利用视觉上的膨胀感,可以从心理上拓宽空间,减少客人数量过多时的拥挤感。由此可见,不管是设计居住环境,还是商业场所,通过在装饰材料的色彩方面进行研究,不仅能在视觉上展现个性化的美感,还能直接影响人们的心情。2.3装饰材料形状的创新应用。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也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不竭源泉。通过观察自然形态的元素物质,经过第二次设计、加工、创作等途径,完成自然形态的真实再现,是室内设计在装饰材料运用创新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从古至今,人们都不能否认,一切美的描绘,最初都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有很多让人们惊艳的创作。如果仔细观察一些著名的建筑就能发现,许多建筑就是大自然中独特事物的永久呈现。例如,北京的鸟巢就是建筑师根据鸟类的巢穴,进行实物再现后设计的独特建筑;美国的密尔沃基美术馆则是根据大鸟巨大的展翅设计出的兼具洁白色外观和别致造型的建筑;基于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的独特的蜂窝构造,墨西哥建造了著名的“蜂巢”大厦等。无一例外,那些呈现大自然美景的建筑都成为了这个世界上被人们称赞的象征着美感的代表建筑,在室内的设计中,结合大自然天然的创作进行设计,必将是室内设计创新应用的直观体现。

3结语

室内设计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寻求美感的过程,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化美的逐步重视,室内设计也将逐渐受到世界的不断探究与创新。设计离不开装饰材料的选取。在众多的装饰材料中,要想选择最合适的那种,就要求设计者了解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并利用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传统的设计中不断思考,增加一些创新点。只有不断创新设计,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和使用权限需求,进而才能营造出合适、和谐、舒适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曹光辉.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艺术科技,2015(01):181-182.

[2]徐彬.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艺术教育,2015(10):278.

[3]胡剑忠.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06):293-296.

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 “十二五”规划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的认定,关系到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澄明,也关系到高职教育类别特征和本质属性的规范,是一个必须慎思明辨、不懈追问的命题。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演变梳理

考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概念,必须放在历史的坐标系中予以审视,才能看清其演变发展的轨迹和不断追问的历程。1995年8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上,首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1999年底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对此做出新的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职成教〔2011〕12号)明确提出了“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012年7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最新界定是“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考察“十二五”规划前的诸多定义,基本上都是“高+技能性”的复合,或者说是在二维组合框架内的微调,与之相比,“十二五”规划定义别开生面,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创新。

二、“十二五”规划高职人才定义的创新与突破

(一)明确了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定位更加具体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为直接的教育。但高职和中职的服务面向与对象又有一定的区隔。规划强调“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对应的则是转型升级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较之中职对应的面向传统产业的一线操作性人才,显然有了层级上的区隔。而这样的区隔要求高职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升级后的高端产业和技术进步创新需要的服务经济发展的人才,其服务面向的特定领域异常明晰,定位也更加具体,有利于锁定自身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并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

(二)整合了人才培养类型特征,定性更加全面

高职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或内涵界定,一直是人才类型定性的一个难点,也是人们反复琢磨、修订,力求完善的着力之处。但“规划”以前的高职人才定性仍有不少缺失。一是内涵过于单一。总是在“高层次实用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概念上打圈圈,虽然这类界定意在突出高职教育“高技能”性的根本特征,无可厚非,但过于狭隘、单一、偏执,局限在技能之“高”的限定上,容易把高职教育引入“唯能论”“唯用论”的误区,这就难免招致人们的批判、挞伐。二是漏失了“高等性”“人文性”“发展性”等应有内涵,引致了人们长期以来对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技能性”与“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本性”的无谓之争或钟摆式两极回荡的偏颇。

“规划”给出的高职人才定义,实现了根本性突破,一是跳出了旧的高职人才定义的框架,创新特色鲜明;二是“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多重限定,发展性是根本,复合性是特征,创新性是标高,体现了全面整合精神;三是多重意涵的整合,有利于克服非此即彼、执其一端的思维方式,纠偏意味明显。

1.发展性。长期以来,人们为了凸显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类型地位,拼命强调其“职业性”“能力本位性”,这一做法障蔽了发展性内涵的光芒。高等职业教育固然要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但也不能不讲高等性和发展性,尤其是当“致能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追求时,发展性就更应成为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刚性指标。发展性是指人的发展朝向今后的延伸性和向上突破的拓展性,是一种动力机制,这一机制的生成是教育所提供和赋予的。从社会角度看,高职教育不能只注重人的工具价值,而忽略他的发展价值。教育不能把人作为手段,当成经济发展机器上的“齿轮和螺钉”,而应该尊重人的发展和成长的需要,把人当成目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裴斯泰洛齐)。从教育的视角看,不能把教育仅仅当成谋职的手段或“敲门砖”,而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后劲的打造。教育不仅需要就业的现实关怀,也需要发展的终极关怀,更需要职业成长和发展的向上的动能和向前的助推。从学生本身的维度看,人不能光有职业能力,而失却人文底蕴。人不能光“谋职”,还需要“谋道”;不能光做“谋生之准备”,还需要“谋个性之发展”,需要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生命价值,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人的发展的内涵建构和文化底蕴的打造。高职教育必须把发展性作为自己高扬的人本取向的旗帜。

2.复合性。复合性是职业教育根本特性的集成。虽然没有确指,但更具涵括性,理应包括知与能、知与行、智与能、学与做、德与技的统一与复合。它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性和职业人才的特性两方面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特性是复合的,它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在这种跨界中多元的教育要素或力量被复合为一体,共同作用于高职人才的培养。复合的职业教育必然培养复合的人才。这类人才是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复合、技术性与技能性的复合、操作能力与智力技能的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经验的积淀与制作智慧的复合等。它不同于学科教育培养的单纯的“致知性”人才,而必须是知能兼备、行思兼具、学做兼善的复合型人才,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制作智慧和实践能力的人。因而复合性是高职人才的根本特性。

3.创新性。把创新性设定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维度,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从高职的办学职能看,要求培养“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竞争制胜、创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这样的人才自然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否则,企业技术创新的使命就会失去担当主体。二是从人才的特性看,高职培养的人才具有复合特质,他们是一群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于一身的应用型人才精英,是既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又有技术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体现了高等性与职业性、技术性的完美融合,这样的人才当然具有学科型人才所不具备的实践创新能力。三是创新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标高和追求。就是说,虽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创新型人才,但提出这样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引领高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激发师生戮力同心朝向这个目标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三)融合了人才培养划分类域,定界更加宽泛

高职教育究竟是培养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颇有争议。“规划”前的主流观点都倾向于“高技能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等。但也有不同观点,厦门大学裴云就认为“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其培养目标是技术型人才”,而且他认为,技术型人才一般被认为是由高职教育来培养的,而直接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一般由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第三种观点是技术技能合成观。如华师大匡瑛、石伟平认为,只提“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可能“造成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真空”,“使得技术型人才培养落空”,认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和各类技术型人才更为合适”。王明伦研究员也持同样观点,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显然“规划”采纳了技术技能合成观。这样的定位,一是融合了技术技能两类人才培养职能,使高职培养面向更加宽泛,避免了二者纠结不清造成的无谓之争。二是有利于厘清技术技能上的认知迷误。姜大源先生批判了认为技术和技能是层次关系的错误观点,从定义看,技术是以文本形态呈现的尚未开显的设计与符号规范,体现的是人的构想设计能力;技能是对技术的开显,是应用专门的技术将研发设计的文本转变为现实存在物的能力。从技术技能的关系看,姜大源先生指出:“技能与技术不是层次的关系,技能是对技术的开显。技能作为人所掌握的技术,不是低级的技术,它有一个符合自身规律的层次递进发展的时空。”从技术技能的特征看,技能是以“动作难度大”为特征的,技术是以“知识含量高”为特征的,二者不可相互替代。撇开技术谈技能,技能无所依附;撇开技能谈技术,技术无由开显。所以姜大源先生亦认为:“职业教育涵盖了两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十二五”规划高职人才定义存在的不足

“规划”提出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义,吸收了一些新的合理意见和观点,对旧的提法进行了整合、调适、平衡与修正,有所突破和超越,具有全面、深刻、前瞻的科学内涵,但仍然存在不足。第一,能力特点不够突出,淹没在“复合性”的概括之中。第二,定义似乎过于冗繁,不够简洁。第三,“创新性”的人才特征提得过高,普遍做不到,少数能做到,又代表不了整体全局,所以这一提法有虚高不实之嫌。第四,几个表征高职人才本质特征的词语排序也有问题。发展性不应排在最前面,一要生存,二要发展,生存是基础,而生存的前提职业能力是寓于“复合性”之中的,理应居前;另一理由是,各种教育的分野在于培养人才的差异,所以高职教育应首先突出教育类型差异――职业性和人才目标差异――致能性,而这些应然性的要素都是包含在“复合性”之中的,所以复合性应排在首位。总之,我们认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定义,一定要做到以能为据、以人为本,并将这两个目标尺度综合起来,构成一个真正体现高职人才培养内涵要求的价值规范和概念组合,引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我们期待着新的、涵盖全面的、简洁明了的、突出职业和能力特性的高职教育应然的定义出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2-07-22

[2]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职教论坛,2010(10)

[3]裴云.高职教育本质的本质属性探悉[J].河南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5)

[4]匡瑛,石伟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

[5]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