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中心城市大学;特色文化建设;“四个结合”

作者简介詹建英?穴1986―,女,四川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现就职于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助教,研究方向为新闻宣传工作及其相关研究;江光亮(1978―),男,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新闻宣传工作和中国近现代史。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演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sk22)、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基金项目(DHXW1318)

一、加强非中心城市大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之于大学,如精神、品格之于人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文化,不仅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也是地方文化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作为所在地市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高地,非中心城市大学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丰富大学特色文化建设理论、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增强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丰富大学特色文化理论。十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者的主要阵地。贯彻党的十精神,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目前,关于大学文化研究虽不是新鲜话题,但已有研究多集中于理论论述,即大学文化的内涵、特点、重要性等概貌式分析,将研究对象界定为“非中心城市大学文化建设”的学术论文近乎空白。鉴于此,本文以江西省非中心城市大学(二本高校)文化建设实践为中心,考察非中心城市大学文化建设的特征,探讨非中心城市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发展策略,以期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理论,并为大学特色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二是有利于提升地方文化建设水平。非中心城市大学数量多、分布广,学生总量大,是所在区域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高地。?眼1?演在此,我们需对非中心城市大学与地方院校、地市级院校作简要区分。地方院校是按照“行政管辖”的分类,相较于中央部委直属院校而言的,它指的是省?穴市、区?雪属高校和省直辖市?穴地、州?雪属高校?熏即由地方财政负担?熏在干部人事、拨款等重大事项方面,主要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管理的高等院校。从此角度说,地方院校中涵盖了非中心城市高校。而地市级院校则包括本科、高职及专科院校,且大都位于非省会城市。本文所研究的非中心城市高校,特指地处省会城市以外的二本以上院校。以江西省为例,全省12所非中心城市(二本)高校,主要分布于抚州、景德镇、赣州、九江、吉安等地级市,大多是该市唯一的本科高校。2013年6月,这12所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达203141人,占全省大学生总量的近1/4,在其地市文化事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眼3?演因此,加强该类高校的文化建设与研究,对于推进我国大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三是有利于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过程,本身即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大学办学特色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眼2?演作为办学特色的重要内涵,大学特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变,大学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存在着院校合并转型、多校区并存、多层次多类别教育对象的非中心城市大学而言,特色文化建设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成为其当前发展的紧迫任务。加强大学特色文化的构建,将营造大学良好的人文学术环境,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将有力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新形势下该类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把握非中心城市大学特色文化建设三大特征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包括非中心城市大学在内的地方高校不仅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主力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眼3?演一般而言,非中心城市大学大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偏离中心城市,同一城市内高校数量很少,多为独有一家。第二,与高水平大学,甚至与那些地处中心城市的一般高校相比,办学总体实力偏弱。第三,所在区域大都具有经济、人口、资源、文化等某方面特色。?眼4?演由此视角切入,非中心城市大学的文化建设也呈现如下三大特征。

第一,所在地经济欠发达,同城高校少,多元化师生较少,文化开放度低,文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非中心城市大学由于所在地级市同城高校少,而且经济、文化水平相对不高,学校之间缺少交流与比照,大学文化的开放程度不够。一般来说,位于中心城市大学的交流,通常采取就近原则,普通师生跨城交往困难。同时,受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差异的影响,处于地级市同城的高校交流也不多,使得非中心城市大学文化开放度低。更为严峻的是,地处非中心城市的大学难以获得所在地市财政、经济等方面的有力支持,高水平、国际化、多元性的优秀人才引进困难,大多存在着办学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功能单一等问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师资、生源竞争加剧,该类大学中外地高层次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比例越来越低,优秀生源与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严重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多元性。受制于非中心城市客观实际和自身办学实力,该类大学文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非中心城市大学一般具有鲜明的学科与行业特色,形成了办学独特优势和文化建设的历史资源。一些非中心城市高校综合实力相对较弱,但在某些行业、领域或专业学科上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其中,学校本身历史文化传统也是其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其特色校园文化提供丰富的内涵。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作为地处江西的一所大学,学校也许并不广为人知;但作为一所核军工的特色高校,东华理工却深受业界的青睐。学校建有全国唯一的“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放射性地质”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全国乃至亚洲唯一的铀矿陈列馆,建成了核地学特色人才的本、硕、博完整的培养平台。学校还是国际原子能机构东亚地区同位素水文数据库的主办单位和亚太地区同位素数据中心,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的摇篮”和“国际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 学校整合56年核军工文化建设成果,组建以地质博物馆、铀矿陈列馆、校史展览馆、海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和蘑菇云广场为主体场馆,以核地学科研平台、核地学教学平台等为辅助设施,打造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科普-景观”为一体、核军工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教育园区。2013年6月,学校“核地学教育科技园”在全省高校中成为首家“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眼5?演

第三,非中心城市大学地处该城市人才、文化、教育的中心,有利于吸收所在区域的资源,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底蕴与优势。这突出的体现为地方文化对当地大学的影响。凝聚地方传统、生活历史、精神观念等于一体的地方文化,本身就是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植根于当地的大学,或多或少会受当地文化的影响。?眼6?演经过多年的积淀,非中心城市大学充分吸收了所在区域经济、人口、资源、文化的特色元素,发展了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独特文化底蕴,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例如位于“中国瓷都”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充分挖掘当地的陶瓷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亮点,提升学校知名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地处赣东北地区的上饶师范学院,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整合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上饶集中营等历史资源,不仅重点学科建设中吸纳当地红色资源,开展红色资源史料的“抢救工程”,并且在师生中开展一系列红色资源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地方红色资源的文化底蕴和独特优势。

三、坚持“四个结合”推进非中心城市大学特色文化建设

一般而言,大学文化可视为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四者共同构成了大学文化的有机整体。?眼7?演从大学文化的四个层面,结合非中心城市大学的实际,探析其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

第一,坚持与地域特色结合,拓宽大学物质文化建设路径。文化的传承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予以呈现,构建大学特色文化同样需要载体。大学校园内“物质形态”的文化,包括校园建筑、园林绿化、人文景观、文化活动场所、传媒设施和自然生态的保护等。非中心城市大学必须克服同质化,坚持立足地方实际,坚持与地域特色结合,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拓宽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路径。作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江西,省内地市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地方文化恰是建设大学特色文化的先天优势资源,为所在地高校建设特色文化拓宽途径。

景德镇陶瓷学院充分利用地处“中国瓷都”优势,将当地陶瓷文化直接引入大学特色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充分利用周边大规模瓷业遗存,如作坊窑房、窑砖里弄等作为学生户外实践场所,建造彰显陶瓷文化的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楼。扎根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九江学院,利用“浔阳”古城深厚的文化资源,继承并创新白鹿洞书院文化精神,校内矗立着刻有“白鹿洞书院学规(宋・朱熹)的文化墙,设立以九江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道路与景观,如周敦颐雕像、校园的主干道命名为“濂溪大道”(注:周敦颐晚居莲花洞,建濂溪书院),校内设有“阳明山”、“明月湾”(分别因王阳明曾数次游历庐山、黄庭坚故里明月湾由来)。?眼8?演坐落于“才子之乡”抚州市的东华理工大学,秉承文化为魂的理念,注重挖掘临川文化内涵,设立与之相关的学术机构,如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临川文化研究所等,大力开展以曾巩、汤显祖等为代表的临川名人和以宜黄腔、抚州采茶戏等为对象的学术研究,举办了全国“孟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系列学术研讨会,开办校园戏剧节等活动,丰富特色校园文化内涵。

第二,坚持与行业特色结合,提升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水平。在我国高等院校体系中?熏有着一批在各个行业领域支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等院校,人们大都将其称为行业特色大学或是行业特色型大学。?眼9?演江西省非中心城市大学大多具有某方面的特色,与之相应的在某些行业领域中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亦被称为行业特色大学。如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的江西理工大学,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在有色金属行业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陶瓷领域的黄埔军校”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在陶瓷行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校园行为文化是大学师生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习生活、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文化品位及相关文化现象。它是校园文化的晴雨表和校园的“活文化”。?眼10?演行业特色大学与行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行为文化的角度进行特色文化构建,需要坚持与行业特色相结合,突出的表现为把传承行业优秀文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通过专业课程、社会实践、校史教育等途径,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服务行业的优良传统等与育人实践相结合。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学校开展以陶瓷为主题的行为艺术,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艺术交流与指导,主办以陶瓷艺术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等形式,提升学校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将特色文化的育人作用发挥至最大化。东华理工大学坚持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观念,以培养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为核心,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搭建了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校园文化“核”元素成为其显著特色。通过举办“核军工”文化节和核地学“学术沙龙”,开展核科技竞赛和“献身核工业”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中核集团“感受核工业”夏令营活动等形式,彰显了东华理工大学核文化鲜明特色,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特色文化建设。?眼11?演

第三,坚持与学科特色结合,强化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优势。大学制度文化是连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载体,制约并引领行为文化的方向,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也是大学管理的基础。原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曾将大学自治视为哈佛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他所指的自治即为教育体制和制度的改革。?眼12?演学科建设是形成大学特色文化的重要方面,是教师主体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部分研究将学科特色视为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非中心城市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制度作保障,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大学特色文化的构建,需要结合学科特色,将学科特色融入学籍管理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学科专业建设等制度中,强化制度文化建设的优势。

地处有着“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的赣州的江西理工大学,多年来形成了以钨、铜、稀土、铅锌等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资源开发、矿物加工、冶炼和材料加工为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围绕这些优势学科,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管理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不断提高学校各级部门的科学管理和治校水平,加强管理与监督,完善规章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眼13?演作为核学特色和地学优势鲜明高校,东华理工大学始终弘扬“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优良文化传统,在涉及三万师生利益的饮食服务工作中,摸索并逐渐形成“以人为本,质量为先,安全为重,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工作思路,连续十年被评为质量信得过单位,十年零事故,荣获“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中国高校餐饮行业先进集体”、“中国高校百佳食堂”,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和江西省多位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学校不断深化管理节能、观念节能和技术节能改革,结合核学和地学学科文化传统,开展“爱护地球、节约资源”系列活动,倡导“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低碳生活理念,培养师生的勤俭节约理念,大力创建节约型校园,被列为首批部级节能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眼14?演

第四,坚持与时代特色结合,推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进程。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大学以精神为最上。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鲜明个性和独特气质,具体表现为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尊崇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及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非中心城市大学构建特色文化,应结合时代特色,不断提炼和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发挥学校精神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将学校精神的育人功能体现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

根据学校特色,结合时代背景,非中心城市大学再创艺术作品,彰显学校精神,丰富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第一所核军工院校,学校始终注重弘扬“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核军工精神,广泛开展形式活泼的军工文化活动,推动军工文化广泛深入开展,形成了“明德厚学、爱国荣校”的核军工校园文化,涌现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龚健雅、国际原子能机构赴伊拉克核查专家唯一中方代表郭冬发等高素质人才的“明星方阵”。不仅如此,学校积极探索军工文化理论、创造军工题材艺术作品等形式,创作了反映该校教师为国防军工事业无私奉献的校园短剧《生日》,增强了广大学生从事国防军工事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投身国防军工事业。值得一提的是,中青年画家、学校艺术学院马涛教授将地质与核特色文化融入其艺术作品中,创作了《历史的巨变》、《铸造生命的灵魂》、《注视》、《钢铁人生》、《距离》、《远方》等优秀作品,其创作对象源于学校的历史与典型人物,并被收录于专业刊物,学校特色文化为其提供创作灵感,特色文化与其艺术作品互生互荣,随着其艺术作品的屡获殊荣,东华理工大学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当前,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正在大力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推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特色文化建设,彰显新时代的东华理工精神。

总之,非中心城市大学特色大学文化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国家战略发展格局的调整,“今日的中心城市可能是昔日或未来的非中心城市,今日的非中心城市也许是过去或将来的中心城市。”?眼15?演地理区位的优劣并非一成不变的。立足办学地域实际,结合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和学科与行业特色,在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引下,从物质、精神、行为与制度上全面构建特色文化,非中心城市大学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与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激烈高等教育竞争中彰显自身的独特魅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艺术;景观文化;现代思潮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02-01

城市景观主要是指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所呈现的艺术形式,通过视觉感受,体现了城市环境建设与城市人群、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特定的时空序列。通过对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向人们呈现出一种视觉美感。现阶段城市景观主要分两部分,即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城市景观建设中的物质性主要通过城市的景观节点、景观轴以及其所形成的区域组成。而非物质文化景观则以一种抽象的形式体现,人们看不见、摸不着,却对城市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风俗习惯、、礼仪风尚、生活习惯等等,以人文景观的形式呈现。

一、城市景观建设的内涵

城市景观建设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景观是指进行城市景观建设时,各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呈现的文化、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征,为城市人群提供一种新的视觉感知。而狭义的城市景观是城市进行景观建设的主要部分,即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富有表现力的景观,强调城市景观为人们呈现的视觉美感。

二、城市景观艺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城市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群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发展。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将绘画、建筑、文化、历史、园林艺术等各要素进行有机融合,使之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然而,从城市景观建设的设计角度出发,城市景观建设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城市建设的景观渊源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开始以“乌托邦”为蓝图进行城市设计。虽然这些城市环境建设都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它对世界各国进行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环境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强调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的和谐发展。这一城市建设的观点,至今仍然影响着众多国家的城市景观建设。

(二)风景园林的发展进程

19世纪中期,欧美等国家开始重视城市公园、绿地的改良运动,为风景园林建设提供了新机遇。20世纪上半叶,现代运动已经为城市的风景园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哈佛革命后,城市景观建设正式加入城市建设。这一城市建设方式,打破了风景画式的局限,通过新的建设材料、技术,使城市城市景观穿创作中具有理性、自由的特征。经过对长期景观建设的探索,风景园林建设已经成人类整个生活环境中的到应用。

我国的园林景观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以“宜”为中心进行园林设计。由于上述园林建设理念对我国现代的城市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园林建设仍然停留在对传统建设方式的模仿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引进国外风景园林建设理念。

(三)现代思潮艺术的影响

工业革命发展前期,人们社会仍然采用原有的方式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将城市建设和艺术设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行城市建设的工匠们艺术、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将其融入其中,建造了极具时代特征的标志性建筑。传统园林在建设过程中,更贴近艺术的表现形式。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显,技术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因素。以技术来进行城市建设,忽视了城市坚实中的审美价值。现阶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开始偏向城市将艺术融入城市建设中,强调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更注重人们对精神文化深层次的追求。

三、城市景观设计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的发展,城市建设也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实现了城市景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对城市景观建设帮助人们了解城市景观中经济、文化的演变情况,并将其运用到城市建设中来。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受到经济文化、城市发展现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决定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形式。因此,研究城市景观建设演变历程,可以让人们在进行城市景观建设中,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引导城市景观的渐进式发展。

四、结束语

目前,科技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人们通过科技对自然进行改造,为城市景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然而,科技的发展也导致一些人对城市建设产生了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其美学意义。城市景挂的演变历程中,自然规律、生活方式、审美价值等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具有美学精神,使得城市景观设计研究传达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情感。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杭州;运河文化;运河文化景观;建设形式

1 杭州城市运河文化景观的主要建设形式

从2003年开始,杭州开始对市内京杭运河进行疏通和整治。首先进行了运河的疏通,使其重新发挥运输功能,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整理完毕。随后,从2006年开始,杭州市开始对运河区域进行文化定位和详细规划,将运河文化植根城市建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杭州运河文化景观。运河文化景观的主要建设形式体现在3个方面。

1.1运河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京杭大运河在杭州境内拥有39km的河道,古运河在两岸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针对原有的文化基础,杭州市在景观建设过程中,重点是对这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在这些原有古迹的基础上修建一系列景观。例如小河直街、新香积寺,这些都是将文化与景观有机结合的产物,这些景观的建设都是在文化延续的基础上开展的。运河景观的保护和发展的目的及其意义非常明显,首先,杭州运河区域所遗留的大量景观,是运河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城市发展的重要代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历史底蕴;其次,是对遗留的景观最好的保护。

1.2修建大型的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城市规划项目。杭州市在运河文化开发和景观建设过程中,对于文化广场的作用也非常重视,靠近运河分别修建了西湖文化广场和运河文化广场,以现代化的手段将运河文化和景观建设进行有机集结合,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修建文化广场对于杭州运河文化景观的建设和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运河文化是杭州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修建大型文化广场,可以为运河文化的宣传提供场所,在人们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运河文化;其次,以景观的形式将运河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在人们休闲娱乐的同时,广场周围的景观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得人们生活与运河文化融为一体;第三,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河文化对于整个杭州城市而言非常重要,以现代化的广场形式进行文化的表现,是城市发展对杭州提出的要求。

1.3主题文化景观的建设

主题文化景观建设是杭州运河文化开发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不仅与运河文化的特点有关,并且也是文化表现的最有效方式。例如,修建了以运河整体文化为代表的中国运河博物馆,体现了运河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形式,陈列的文化和展示的照片可以直观地表现整个杭州运河文化。在主题景观的修建过程中,对一些重点文化景观进行重点建设,例如富义仓文化遗址的修建,广济桥的工程修缮等。对这些重点文化景观的修建和修缮,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运河文化的特点。从2008 年开始,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开展了运河旅游规划编制、历史街区保护、主城区段景观提升、漕舫游船制造、运河夜景亮灯、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塘栖古镇保护修缮、路网建设和河道整治等几大块工作。古时的运河发挥的是水上运输功能,如今的运河是旅游观光休闲功能。

2 运河文化与景观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2.1提升城市的历史底蕴

城市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而言至关重要。通过对杭州运河景观的开发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运河文化与其他文化不同,运河本身所遗留下来的很多景观都是文化的直接体现,所以,通过进一步的开发和修建文化景观能够最直观地体现这种文化,同时,运河发展历史代表着杭州发展的历史。因此,开发运河文化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杭州的城市历史,提高城市的历史底蕴。

2.2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物质生活已经相对满足的今天,如何更好地丰富和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在运河文化开发和景观建设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由此,可以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不仅为城市文化发展和继承提供给了有效的通道,同时也保证了城市文化的进一步提升。

3 结语

运河文化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代表,通过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运河文化景观的建设在杭州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使得杭州城市文化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延续,是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紫雯.城市河道的水域景观与品质评价——以运河的景观文化保

护为例[J].现代城市,2007(3)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杜区;道德建设;传统文化

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其特征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第5篇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为此,在当前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就要在继承社区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新的城市精神。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所谓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和市民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就应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人际道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美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维护家庭稳定。加强社区人际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可以以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摘要:阐述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就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