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的基本理论

创新的基本理论

创新的基本理论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大哲学  马克思主义三大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大哲学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知识海洋。如果要给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层次进行定位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大哲学,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大科学,泛义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大文化。何以谓之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社会理想、思想来源、实践领域都是极其广阔、极其高妙、极其博大、极其繁杂的,非“大”字不能涵盖之。马克思主义是追求人类解放的大学问。

马克思主义原理可以有三种解读:第一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论表达,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解读;第二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精神、精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三种是笔者提出的一种解读,即寻找马克思主义经典命题中最富于哲理、最容易理解、最经得住时间考验,而又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三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第一原理,又叫人类原理。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马克思主义第二原理,又叫实践原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第三原理,又叫辨证原理。“辨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辨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辨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这三大原理之于马克思主义好比几何公理之于欧几里得几何。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经典命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三大原理的推论,如“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两个决裂”等归根结底是辨证原理的运用。

如果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笔者倾向于用“人人为本,事事求实”这八个字概括。人人为本,是对以人为本的发展,人人为本的涵义有几层:一是指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之本,都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细胞,本质上是平等的,或者说人人平等;二是指每个人都以人为本,以他人为本,这就是集体主义;三是指人人都追求人的发展这个根本,事事求实是对实事求是的发展。实事求是,重心在求是上,“是”在这里指规律,人们探寻规律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改造世界。所以求是的目的是求实,事事求实就是指办任何事情都要明实情、出实招、创实效。

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定位为大哲学,目的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理学。马克思主义哲理学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门具体科学相结合形成的分支哲学的总体,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哲学、道理哲学、教育哲学、心理哲学等,这些领域是极其活跃的,分支哲学发展起来了,会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纯哲学的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科学的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科学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等。通常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其实是大科学。坦率地讲,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虽然阵容庞大,但乏善可陈,许多研究人员把过多的精力用在注释和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上,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由于视角的新奇、方法的多样,往往能提出一些深刻的见解。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国内没有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是为了探索真理,因此要特别强调解放思想,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思想理论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博采众长、成我所长。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问题。用宏大的视野、战略的思考、实践的意识来发明新说、发现新知。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是为了传播真理,因此要特别强调统一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坚定人们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执政能力的信任。要鼓励学术创新,强化学术批判,要形成一种人人勇于探索真理的氛围。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才会渐入佳境。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成果的精华,它包括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原理性思想,将其仅仅归纳为几门学科的总和,低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用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作为参照系,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并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进行指导的宏伟理论。这一理论的主旨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可以从功能上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看成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在吸收人类已有的关于理想社会的思想的基础上,为人类建构一个人人幸福的社会理想的理论,这一理论板块可以称为人类理想理论;二是运用理想社会的价值标准去批判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三是吸收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为推进社会进步,使社会逐步向理想社会逼近的伟大实践提供指导的理论,这一理论板块可以称为社会实践理论。这三个理论板块以三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石,人类理想理论以人类原理为基石,现实批判理论以辩证原理为基石,社会实践理论以实践原理为基石。

马克思主义的三条基本原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体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的真理。以这三条基本原理为基石的三大理论板块中的具体结论都是需要与时俱进的。相比较而言,人类理想理论和现实批判理论由于和现实保持着一定距离,其结论的稳定性、真理性比直接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理论要高一些。各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其主体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理论。其理论的真理性要靠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来提高。“《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要想成功地指导各国共产党人改造社会的实践,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大前提,将各国具体实际作为小前提,推理出指导各国具体实践的结论。而这一推理出来的结论必须要经过具体的实践来检验。这一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理出来的结论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后如果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若干条推理出来的结论经过理论加工而成为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过程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过程源源不断地充实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途径除了实践上升为理论这一条外,还包括各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人员从实际上升为理论这一途径。实际就是现实社会的实际,包括思想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又源源不断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拿出一些工具用于指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哲学 马克思主义三大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大哲学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知识海洋。如果要给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层次进行定位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大哲学,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大科学,泛义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大文化。何以谓之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社会理想、思想来源、实践领域都是极其广阔、极其高妙、极其博大、极其繁杂的,非“大”字不能涵盖之。马克思主义是追求人类解放的大学问。

马克思主义原理可以有三种解读:第一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论表达,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解读;第二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精神、精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三种是笔者提出的一种解读,即寻找马克思主义经典命题中最富于哲理、最容易理解、最经得住时间考验,而又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三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第一原理,又叫人类原理。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马克思主义第二原理,又叫实践原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第三原理,又叫辨证原理。“辨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辨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辨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这三大原理之于马克思主义好比几何公理之于欧几里得几何。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经典命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三大原理的推论,如“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两个决裂”等归根结底是辨证原理的运用。

如果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笔者倾向于用“人人为本,事事求实”这八个字概括。人人为本,是对以人为本的发展,人人为本的涵义有几层:一是指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之本,都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细胞,本质上是平等的,或者说人人平等;二是指每个人都以人为本,以他人为本,这就是集体主义;三是指人人都追求人的发展这个根本,事事求实是对实事求是的发展。实事求是,重心在求是上,“是”在这里指规律,人们探寻规律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改造世界。所以求是的目的是求实,事事求实就是指办任何事情都要明实情、出实招、创实效。

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定位为大哲学,目的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理学。马克思主义哲理学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门具体科学相结合形成的分支哲学的总体,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哲学、道理哲学、教育哲学、心理哲学等,这些领域是极其活跃的,分支哲学发展起来了,会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纯哲学的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科学的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科学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等。通常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其实是大科学。坦率地讲,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虽然阵容庞大,但乏善可陈,许多研究人员把过多的精力用在注释和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上,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由于视角的新奇、方法的多样,往往能提出一些深刻的见解。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国内没有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是为了探索真理,因此要特别强调解放思想,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思想理论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博采众长、成我所长。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问题。用宏大的视野、战略的思考、实践的意识来发明新说、发现新知。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是为了传播真理,因此要特别强调统一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坚定人们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执政能力的信任。要鼓励学术创新,强化学术批判,要形成一种人人勇于探索真理的氛围。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才会渐入佳境。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成果的精华,它包括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原理性思想,将其仅仅归纳为几门学科的总和,低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用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作为参照系,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并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进行指导的宏伟理论。这一理论的主旨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可以从功能上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看成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在吸收人类已有的关于理想社会的思想的基础上,为人类建构一个人人幸福的社会理想的理论,这一理论板块可以称为人类理想理论;二是运用理想社会的价值标准去批判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三是吸收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为推进社会进步,使社会逐步向理想社会逼近的伟大实践提供指导的理论,这一理论板块可以称为社会实践理论。这三个理论板块以三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石,人类理想理论以人类原理为基石,现实批判理论以辩证原理为基石,社会实践理论以实践原理为基石。

马克思主义的三条基本原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体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的真理。以这三条基本原理为基石的三大理论板块中的具体结论都是需要与时俱进的。相比较而言,人类理想理论和现实批判理论由于和现实保持着一定距离,其结论的稳定性、真理性比直接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理论要高一些。各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其主体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理论。其理论的真理性要靠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来提高。“《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要想成功地指导各国共产党人改造社会的实践,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大前提,将各国具体实际作为小前提,推理出指导各国具体实践的结论。而这一推理出来的结论必须要经过具体的实践来检验。这一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理出来的结论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后如果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若干条推理出来的结论经过理论加工而成为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过程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过程源源不断地充实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途径除了实践上升为理论这一条外,还包括各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人员从实际上升为理论这一途径。实际就是现实社会的实际,包括思想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又源源不断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拿出一些工具用于指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第3篇

一、征税根据问题的新思路

国家征税的依据是什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征税?有的学者认为,国家的征税是凭着国家政治权力,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规定公民和法人依法无偿地、固定地、强制性地向国家或政府缴纳税收的义务,以实现国家的安全和公共秩序,满足公众的利益和为公众谋福利,使纳税人一方面负有纳税的义务,另一方面也享受公共的权益。还有的学者认为,税收是纳税人为获得国家提供的安全保护和公共秩序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关系。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征税的依据或理由主要是:1.社会主义政权的存在和强大,国家职能作用的充分发展,需要税收和税法;2.按照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与再分配,尤其是社会总产品的扣除规律,需要税收的存在;3.为了正确处理国家与各种经济形式之间的分配关系,要有税收的存在;4.社会主义社会要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要有税收的存在;5.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主要的和最好的形式,国家财政的存在需要税收;6.税收是历史不可回避的产物,社会主义社会也必须继承改革和发展。

二、税收法定标准与依法治税的结合

究竟按什么标准来征税,也存在两种思想观念和衡量标准。一种是以权力为标准,对征税带有极大的任意性。另一种是以法律为标准,按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为征税的标准,对任意征税是一种限制。该标准被称之为税收法定主义和依法治税论。

税收法定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税种的开征必须由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国家不能征税;税收的构成要素法定化,税种的构成必须在法律中明确,行政机关不得任意征税和减免税收;征税机关必须按程序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对税务争议有权获得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征税程序必须由法律事先规定,税收稽查要依法进行,税务争议也必须由法律来解决,行政机关尤其是税务征收机关无征税的自由裁量权。此外,税收法定主义还要求对税法的解释从严,不得扩大解释,不得类推适用。税收法定主义的观点具有进步意义,也是依法治税的理论根据之一。

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确提出了依法治税的思想和政策,经过20年的运用和发展,依法治税已成为税收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方针。所谓依法治税就是:从税收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依照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对税收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性征收与缴纳,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使全国各项税收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依法治税是税收法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税制体制改革产物,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然结果。

三、税法的公法属性和税法对其他法律部门的交叉运用

税法究竟是公法还是私法,发展的趋势是公法优于私法,还是公法私法化。

笔者认为,税法是属于公法,公法优于私法。税法中尤其是新税收征管法中对民商法多条款的规定和运用,不是公法私法化,而是公法优于私法,私法要服务于公法。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历史上来看,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他认为,保护国家利益的法律属于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属于私法。后来西方法学家也都继承了这种主张。

其次,我国法学家现在也正在研究公法和私法的划分问题,这种划分有利于明确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公民与公民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财税法是属于公法,是国家法,是为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而参与对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法律。

第三,在新税收征管法中,含有如对纳税担保制度的规定、对税收优先与担保债权的征收制度的规定,对税务机关而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税务机关委托与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以及对欠缴税款造成国家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靠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规定等,这些都是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以及民法学在税收征管法中的运用,对这些条款有力地证明了新税收征管法是一部公法中包含私法之间的交叉,财税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的交叉,以及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运用和支撑的公法。

有观点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是金钱给付关系。这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和日本出现的一些观点。认为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是债务关系,是国家债权与税收债务的关系,而税收债权又是指国家请求纳税义务人交纳税款的权利,税收债务又是指税收债务人(纳税人)依法为给付税款之义务。我国是全民所有制和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税收的80%以上来自全民所有制和公有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这种国家权力、国家制度、国家的职能与纳税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四、税法的本质与公共财政的统一

我国税法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共财政的理论认为,税收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谓公共财政,简而言之,即为市场和私人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的财政,它是市场经济下政府财政的基本选择和必然要求。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支出(支付)体现为社会的公共支出,列入财政支出的事项,大多属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与此相适应,在公共财政下,政府收入来源于社会的公共收入,并主要体现为税收收入。因此,税收实际上是为社会成员为获得公共需要的满足,或者消费公共物品和服务而被强制性地支付的一种价格和费用形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法律本质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基本上是一致的,与国家职能的转变和实施是合而为一的。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第4篇

近年,史学理论创新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史学理论将以怎样的面目呈现于21世纪是我们不能不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史学理论创新应从两个层面入手:创立新体系,包含新内容。

一、基本体系的构建

这一问题首先涉及“史学理论”的界定。从中国学术发展史来看,对史学理论体系的认识不尽相同,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

个极端。

改革开放前,中国史学界把史学理论仅限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分析中国历史问题时的具体化。

随着史学理论热的兴起,史学理论不能简单等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成了史学界的共识。不过,在史学理论体系构建上见仁见智。有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之说,另有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史学内在规律之说,尚有历史研究理论和历史编纂理论之说,再有高中低三层次说,更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说。近年来,又有人提出史学理论应包括历史意识、历史情感等而不是什么历史规律问题。但总体说来,有一根本分歧,那就是史学理论是否应包括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

把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理论摒于史学理论之外的观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中典型的理论出发点是,历史学是主体与客体或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据以立论的事实是,过去史学界对理论问题的研讨大都属于历史理论的范围,而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趋势则把理论反思对象从客体转为主体,即从研究客观历史规律转为探讨主体的认识能力;其结论是,历史理论是对史学客体的理论概括,而史学理论则是对史学主体及其与客体关系的抽象。这种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无可非议,其所列证据无疑是事实,但我们仍难以从逻辑上推导出结论,只能说对史学主体及其与客体关系的理论反思应该加强。它是史学理论不能简单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过渡发展,是对把史学理论只限于客观历史理论观点的矫枉过正,结果从一个偏执走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以为,对史学主体、客体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史学理论都要加以研究。从发生的角度说,史学理论是对人类最初的历史意识的总结与提炼。这种历史意识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人一旦自觉后势必思考以下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出身于同样血亲的兄弟姐妹有的役使人而有的却被人役使?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社会组织会被一些突发的事件诸如异族的侵略、火山的爆发、江河的泛滥化为乌有?我们生活得好吗?我们应该这样生活吗?这一切可以改变吗?其二,人类也意识到:人们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而祖先的业绩不应忘记,因为它可鞭策后人奋进且为后人提供对解决现实问题总是有用的东西,人

们应该做些什么把历代的事迹传下去。于是产生了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等历史知识的传播手段。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上面两部分历史意识转化为人的历史观和历史编纂理论。

从发展的角度说,史学理论是对史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或者说是对史学实践的知识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史学理论所概括的对象是历史学,且是相对于史学实践而言的。历史学实践包括历史研究和历史知识的传播。历史知识的传播自应有边缘学科去研究,我们不妨把历史学实践缩小到狭义的即历史研究的范围内。历史研究就是史学主体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史料认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把所得的历史认识表达出来的过程。这样,便有历史认识、史学客体与主体、史料、史学方法和历史编纂的明晰划分。史学理论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对史学进行反思。

对历史认识的理论反思。分析史学的特征,介绍史学的目的与功能,总结史学发生发展的规律。也就是史学特征论、价值论与规律论。

对史学客体的理论反思。依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对已知的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并延伸到尚未穷知的领域和过程,诸如人类的起源、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等,即历史观,在西方称作思辨的历史哲学。

对史学主体的理论反思。传统上是刘知几、章学诚等人总结并倡导的才、学、识、德。才是史学主体的才干,包括运用史料的能力和处理文字的功力;学为史学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对材料的占有;识是一种认识历史的角度和深度;德为历史研究者的治史态度、原则和学风。为有所发展,可再益之以“情”即历史情感。

对史料的反思。史料的范围、性质、作用与分类,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史料的存真与取精是史学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

对史学方法的反思。这是人们对现有的形成历史认识的方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现行史学存在的问题指出可能运用的潜在的方法。

对史著编纂的反思。包括史著的体裁、体例、文风等方面的问题。

二、具体内容的创新

作为史学分支的史学理论的系统化是史学母体发育成熟以后才出现的。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史学理论的一些具体内容必须更新。

史学发展决定了史学理论的发展,而史学理论的发展则意味着具体内容的创新。历史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之中,中外史学都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这里勿需再援例说明。这种史学变化(抑或称之为发展),既来自于历史时空因素的规定,又来自于时代主题的规定,亦来自于史学主体的要求。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整体的把握上具有不同的时间观念。一般说来,时代愈后,历史学所要考察的历史时期愈长,历史地域亦愈广。由于时空的延长与扩展,历史学的内容随之发生变化了,继而又要求史学形式的相应发展,这样就构成了史学的整体发展。时代主题规定史学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在民主革命时期,政治史、军事史和边疆史地成为史学重头戏,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史、经济史又成了热门话题。不仅如此,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历史上革命或改革的评价也完全不同了。至于史学主体所要求的史学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因为不同时期,人们具有不同的历史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认知条件,当人们以这些不同去认识历史时,史学的领域和观点都大不一样了。即使是同一时代,由于个体履历和性情、志趣、知识结构等个人修养的差异,他们对相同历史内容的取舍与看法也不会完全一样。这些就是史学史上有论者所谓的重新改写历史。

既然史学实践发展了,那么以史学实践为反思对象的史学理论在内容上理应有所调整,包括关于历史过程理论的发展,对史料认识的发展,史学方法的进步与历史编纂上的完善。总之,史学理论内容随着史学的发展需要全面更新。

当前史学面临的问题直接推动着史学理论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自觉的史学理论研究是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近年来史学的发展遇到和提出一些问题,促使我们去思考以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问题之一:人类社会有没有普遍的历史,若有,这种普遍的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老话题,思想史上不断有人作出过回答。当前又提出来是有原因的。过去,我们长期遵奉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事实上许多民族或国家的历史与此不符。随着思想的解放,我们一方面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作为人类整体发展理论具有真理性,一方面又认为机械地以单线论来看待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是非科学的。这一基调定下来后却遇到了新的挑战。前苏联和东欧巨变之后,在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力量锐减,有西方学者依据黑格尔的人性理论去发现普遍的历史,提出自由民主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终结。这一理论的偏颇是显然的,但我们的批判仅仅说它为霸权政治张目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一挑战,在学术上给予有力且有效的应战。这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史学理论对历史观的建设在重心上有所转移。

问题之二:如何解决史学庸俗化的偏差?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历史研究重在政治史和军事史;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西方年鉴新史学重视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史的影响,我们的史学也开始向这一领域转移,研究广大社会成员所热衷的文化史。为便于向广大群众传播历史知识,人们选择群众感兴趣的内容,采取生动活泼的表述,出现了史学通俗化或大众化的趋势,这是一件好事。但在通俗化中却出现了庸俗化的偏差。这种偏差表现为追求低级趣味,以故弄玄虚取代科学态度,以历史演义代替历史真实,其直接动因在于追求经济效益。历史知识如何普及?如何在史学通俗化中避免庸俗化?史学理论必须提出指导意见。这样便导致了史学价值论和传播理论的创新。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唯物史观;创新发展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决定物质动因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源泉

唯物史观为我们提供了从物到思想的根本认识路线。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某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我们不能仅仅表面地理解为是意识形态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同样是来源于社会存在,同样是受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制约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狭隘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理解为思想领域的活动,尤其是意识形态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从整个过程上来看,就是把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并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载体传授给教育对象,以此来正确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实践活动,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实践活动。因此,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只要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便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由此得知,物质动因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源泉。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性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最基本的规律,也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面向人,而且要面向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独立的一部分,必然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其他领域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同样也必然受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制约。经济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也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它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样也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制度决定政治制度,而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思想体系,进而思想体系又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的经济制度决定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适应以及维护这种体系,进而决定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然而,人民群众要想发挥其主动精神,需要先进意识的引导和启发。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组织方式以及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恰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去理顺群众的情绪,凝聚群众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引导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方面讲,群众力量的发挥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上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建立在“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活动”的基础上的,是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等问题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重要主体,具有无穷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具有如此深厚的力量,就在于它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握个人的适度需要,不超过个人需要的实际可行性,并且引导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的过程中也尊重、认同他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使人们明白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通过正确的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在各种各样的需要面前容易迷失方向,而正确引导人们的需要并努力实现人们的需要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发展快速、变化多样的社会,人们面临着复杂多样的选择,帮助人们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发展规律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的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