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养老护理业;发展现状;中国;美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85-04

从联合国人口发展基金会的统计数据获悉,截至2012年,全世界约有8.1亿人口年龄已达到或超过60岁,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1%,也就是说平均每9人之中就有1人是60岁或超过60岁的老年人;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数将达到20.3亿,占比将达22%,即每5人中就有1人达到或者超过60岁。全球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随之带来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以有效应对激增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美国是全球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在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而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相对较晚,且养老体系尚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养老护理职业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笔者拟通过中美养老护理职业发展现状的对比,提出借鉴美国经验,推动我国养老护理业发展的若干对策。

中美养老护理职业群及其形成背景的比较

(一)中国的养老护理职业群

从经济来源角度看,由于家庭养老在文化价值、感情维系、精神慰藉等方面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当前我国总体上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且其比重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成反比,但随着家庭功能的日趋弱化以及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社会养老的作用愈加凸显。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国在2002年2月11日由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至此,养老护理员正式成为一种职业。当前,我国养老护理职业群以养老护理员为主体,辅以家庭服务员、护士、心理咨询师以及营养师等职业。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当今老年人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精神护理的需求以及专业基本护理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养老护理员的数量及素质都暂时无法满足其需求而形成的。

(二)美国的养老护理职业群

美国的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等为美国的社会养老提供了大力支持,主要体现为社区养老和非政府机构养老。在美国,大部分的物质、精神、文化服务都是以社区为单位提供的,而且社区也经常代为执行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的具体职能。因此,社区养老在美国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非政府养老机构在享受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接受政府监督,设有相应的行业准入标准,大都是微利甚至是不盈利的。非政府养老机构的存在和发展是美国养老服务高度福利性、市场化和产业化的体现。此外,美国的以房养老、异地养老等发展也很成熟,十分流行。

2010年美国劳动部公布的标准职业分类系统将美国的职业分为23个大类、97个中类、461个小类、840个细类,对具有相近工作职责、技能训练水平、教育水平的具体职业岗位归属于一个细类中。在该分类系统以及基于该分类系统再开发的美国职业信息网(O*NET)的分类系统中,均没有专门护理老年人的职业。但是,美国早在1966年就在杜克大学开办了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该专业的毕业生要想成为一名老年护理人员,只需通过一个由美国护士学会主持的资格考试即可,而养老机构管理者必须经过相关专业的学习取得证书后方可上岗。可以看出,美国老年人的护理服务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护士提供的。根据O*NET职业快速检索系统的关键字查询与分类查询以及具体的职业描述,个人护理助手(Personal Care Aides)这一职业的职业内容与我国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内容最为匹配。除此之外,还有家庭健康助理(Home Health Aides)、医务社会工作者(Healthcare Social Workers)等。

中美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描述的比较

(一)中国《标准》对养老护理员的描述

我国2002年出台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养老护理员职业的描述项有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等,其中职业概况包括对职业名称、定义、等级、环境、能力特征、基本文化程度、培训要求和鉴定的具体描述;基本要求又分为职业道德要求、基础知识要求两方面;工作要求将养老护理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四个等级,并分别进行了具体描述;在比重表中则规定了上述四个等级各项工作要求所占的比重,以基础知识为例,在比重表中要求初级养老护理员的基础知识要达到20%,中级护理员要达到15%,高级护理员要达到10%,技师要达到5%。

按照《标准》对养老护理员的定义,养老护理员是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以肢体协调动作、善于表达与感知、较强的空间与色觉能力为其职业特征,并且要求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其基本文化程度要求虽仅为初中毕业,但有明确的培训和鉴定要求,四个级别的晋级培训分别不少于180、150、120、90个标准学时。在职业道德方面对职业操守和基本职业道德知识的掌握都有明确要求。基础知识有两方面的要求:老年人护理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前者主要包括老年人常见病医学知识、生理及心理知识、营养学知识、护理操作知识等,此外还应熟练掌握养老护理员职业工作须知;后者主要包括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知识和劳动法的相关知识,用以保障老人和养老护理员的合法权益。

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功能主要是生活照料和技术护理,并且技能要求也随着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四个级别的提高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比如,初级养老护理员的生活照料内容包括卫生、睡眠、饮食、排泄、安全等方面;技术护理内容包括基本的疾病护理,如给药、消毒等,另外还包括护理记录、临终护理等。中级护理员在初级护理员工作内容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肢体康复、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要求,依次递增,最高级别的技师则在前三个级别职业功能基础之上附加了培训指导和护理管理等内容。

促进我国养老护理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中美两国养老护理职业发展现状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养老护理事业开展较早,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养老护理体系,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养老护理事业的发展与完善有很大的启示。

(一)借鉴美国经验,重新修订《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

在内容上,应效仿美国职业信息系统(O*NET),要求养老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核心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外,还应有相应的非专业知识、技能与能力、人格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这既反映了当今职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的社会趋势,也是使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得到可持续培养和提升的关键。详尽具体的职业要求可使劳动者对照自身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选择职业,也可使学校及培养机构能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另外,应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薪酬水平并写入《标准》之中。

在形式和效力方面,我国应吸收美国的先进经验,采取更加方便公开的方式以增强《标准》在公众中的普及度,并加快更新速度,增强指导作用,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人才需求。另外,要在各个环节加强监管,以保证《标准》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二)推广学院教育,实施分层培训

加大学院教育推广力度,提高学历水平 由于较高层次的学习和培训必须基于较高的学历水平,目前养老护理员文化水平低且年龄偏大的现实状况使得他们无法通过后期培训达到较高的素质水平。因此,应在职业院校设立相关的养老护理专业,通过正规高等教育的途径培养高学历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可以先从专科培养开始,逐步过渡到本科甚至更高学历,从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或水平直接获得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实行分层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考虑到护理人员短缺和培训的有效性,可将养老护理员群体分为两部分:学院教育者和非学院教育者。对于前者,即已经接受过专业系统学习的人员,其岗前培训的重点应放在熟悉流程、适应角色和安全操作等方面。而对于后者,对他们的培训除了前者在岗前培训中学习的内容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不过,囿于学习能力,培训内容仅限于初级养老护理员水平。

(三)“以人为本”建立层级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养老护理员管理体系 首先,应该转变管理理念,树立起以养老护理员为核心,养老护理员个人利益与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相统一的新型管理理念。其次,要建立责权明晰的层级管理规章制度,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改善目前混乱的管理状况,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并选择试点发展老年社区或其他类型的养老模式,为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此外应加强设施建设,改善老年人入住条件和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条件。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利用加权计算方法,全方位地评价考核养老护理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日常工作、突出表现、态度道德等情况;要引入竞争和奖励机制,对于考核优秀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或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改变社会对养老护理员的认知偏差

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高社会成员敬老爱老的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氛围。

要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养老照护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发展,使全社会加深对这项工作及其从业者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自我认同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理想;通过宣传和口碑,逐步改变老年人的传统观念,使他们乐于接受养老护理员的服务。

参考文献:

[1]Population of Over-60-Year-Olds to Reach One Billion within the Decade[EB/OL].(2012-10-01).http:///public/home/news/pid/12232.

[2]谢倩.养老护理员专业化程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4-6.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的8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54 例,女26 例,年龄64~86 岁,平均(73.64.8) 岁;病程1.5~34 年,平均(27.56.4) 年。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降压方法,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优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干预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解,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对有消极思想的患者进行劝导。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说明,向患者讲解相关的知识,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健康讲座,全面讲解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和服药情况,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就医思想,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饮食护理干预

合理的饮食计划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也具有较好的效果。护理人员要引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其中,食盐的摄入量要保持不超过5 g/d,远离动物内脏,食用油以花生油和菜籽油为主。高血压患者也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每天要食用一定量的奶类或豆类食品。饮食中要多食用蔬菜瓜果,这是为了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从而纠正电解质的不平衡。如果患者有抽烟喝酒的习惯,要劝患者戒除。

1.2.3 运动护理干预

适当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很多益处。通过运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平均压。由于老年人的年龄较大,护理人员要根据老年人实际身体情况进行运动护理,帮助老年人建立适合其身体情况的科学运动方案,例如太极拳、慢走等,如果患者身体条件较好可以进行打羽毛球、慢跑等稍微激烈点的体育运动。另外,要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时间8~9 h/d 是合适的。

1.2.4 用药护理干预

用药护理干预也是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老年人的视力和记忆力都有所减退,如果用药错误将给治疗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在用药时间的选择上,一般选择早上6~7 点是适合的。因为这段时间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处在较高水平,利于治疗。在用药后要继续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在用药习惯上,要叮嘱老人家属将药放在醒目的位置,并且对患者进行提醒和监督。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基本知识、非药物治疗、饮食知识、危害认识、诊断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标准:从基本知识、非药物治疗、饮食知识、危害认识以及诊断知识的角度分别设置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评分,每项满分为100 分,70~100 分为掌握良好,70 分以下为掌握不理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x-s) 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6 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基本知识、非药物治疗、饮食知识、危害认识以及诊断知识的掌握良好情况均较对照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此外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ICU是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的标志之一,护理人员在ICU病房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ICU的护士需要系统地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实践才能胜任ICU 工作[1]。目前,护理本科生毕业后大多被分配到ICU工作。现将ICU护理本科毕业生带教经验总结如下。

1 ICU病房的特点

1.1 ICU是以救治各类危急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诊疗体系。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危急重症患者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且各种技术、设备更新速度快。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

1.2 ICU病房工作量大,基础护理多,护理人员常身心疲乏。

1.3 ICU病房危重患者多,随时处于抢救状态,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有良好的专业敏感度。

2 护理本科生的特点

2.1 护理本科毕业生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扎实,接受能力强。

2.2 护理本科生往往过于重视理论的学习,而轻视护理实践操作,使得临床操作不够熟练、准确。

2.3 护理本科生往往自恃学历高,对基础操作及理论知识不够重视,易“眼高手低”。

3 ICU 对定向护理本科生的带教

3.1 带教老师的培训及管理

3.1.1 职业素质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将对受训护士产生深远影响[2] ,因此,入选培训的老师应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及崇高的责任心,对工作负责、对患者负责、更要对护理事业具有崇高敬业精神。

护理本科生在毕业后初到工作岗位往往会因为周围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强烈的落差感,特别是在ICU病房这种工作压力大,体力消耗大的科室。因此,带教老师要敏感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信心。

3.1.2 理论教学培训 带教老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带教质量。由于ICU 理论知识日新月异,因此,要求带教老师除掌握专业及边缘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选择一些威胁ICU 危重患者生命的临床危象如多器官功能衰竭、昏迷等,以临床病理生理学机制、监测、治疗和监护作为培训教学的主要理论讲授内容,使培训对象的基础理论知识得以更新和拓展,为以后的临床带教打下良好的基础。

3.1.3 实践技能培训 ICU 护理实践性较强,因此对带教老师实践技能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培训内容包括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监测及急救技术的应用,并能熟练掌握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带教老师在实际带教中可选用示教操作、小讲课、案例分析、模拟急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找到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3.2 护生的培训及管理

3.2.1 职业素质的培养 刚走出校门的护生可塑性强,较易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可以让其跟随同为本科毕业的带教老师一起工作。通过语言的共通性达到“亦师亦友”的效果。通过带教老师的成长历程激发其热爱本专业的热情,消除其消极心理。

同时,带教老师要和护生多沟通,在带教上也需逐渐强化,逐渐提高要求。给学生一个思想缓冲时期、一个角色的转换时期、一个自我约束的时期。

3.2.2 培养高度的责任心 ICU护士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重症患者。要培养护生高度的责任心、慎独精神及踏踏实实工作的作风。对于本科护生来说,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思想,容易在小操作上出差错。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纠正护生工作中的每一点不规范、不谨慎,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操守。

3.2.3 加强ICU技能训练 ICU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科室,其护理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预见性、责任性、技术性的特点,而且患者所用的监测仪、治疗仪、呼吸机、除颤仪等多种仪器,均需要ICU的护士观察、调试、使用;所以ICU护士必须具有娴熟的技能和对仪器的熟练操作的能力才能胜任工作。

本科护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特点。针对这一优势,带教老师可起到引导作用,可以给学生布置要学习的内容,让其自学,并在工作中加以回示,还可让护生自己准备 “小讲课”,回示、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培养护生的表达能力。

对于基础操作,要求带教教老师严格带教。可让学生自行操作,然后自己找出问题,再予以点评。并要求其能准确说出操作要点,培养其教学能力。

3.2.4 培养主动、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名优秀的ICU护士需要求自己建立T型的知识结构,将社会科学(法学、伦理学、历史、文学等)和自然科学(数学、情报学、天文学)、心理学等横向知识结构与护理学知识等纵向知识结构有机结合[3]。这就需要ICU护士不断学习、钻研业务。不仅能从阅读、听讲中有效地获取知识,还能在工作实践中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扩充知识领域,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和危重症监护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

3.2.5 培养有效的沟通能力ICU护士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非语言沟通能力。其表现在与医护之间的沟通以及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带教老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榜样,不给护生带来负面影响。护生要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做到良好、有效的沟通。

ICU中对护理本科定向毕业生的临床带教关系到ICU的科室发展。带教老师,要重视其在其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做护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出高级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李国荣.ICU方向护生能力的要求及其培养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09,2(6):253.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实习护生;带教;方法;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5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07-01

临床实习是对护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教学阶段,是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护生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程,也是稳定和发展护理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重视护生教育,为临床培养出实用型护理人才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大中专护生有82人,其中大专生52人,中专生30人

1.2 带教方法

1.2.1 进行岗前培训 护理部制定强化临床护理教学的计划和措施。在实习初期,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对护生进行集体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医院概况,安全教育,护士礼仪,护理文件书写等。带领护生参观医院,以便护生们尽快熟悉医院环境。

1.2.2 选拔带教老师,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 带教老师是培养合格护士的根本保证。带教老师需具备护师以上职称,不但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护理技术,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师德,热爱护理工作,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带教过程中要做到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向护生传授知识和医疗护理道德。在临床带教中注意带教方法,为学生做出榜样。对学生应放手不放眼,要亲自指导,规范操作,严格要求,有错误及时给予纠正,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加深理解,眼睛随时要紧跟学生,保证医疗安全,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在带教过程中,结合遇到的病情变化,主动向护生传授知识和经验。

1.2.3 制定带教计划 护生到科室实习时,护士长与临床带教老师、实习生一起按照实纲要求,制定带教计划。重点是培养护生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修养,丰富的专科知识和临床经验,娴熟的护理操作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2.4 指导临床实践 在临床实习中,针对护生基础知识薄弱、临床动手能力差、护理操作技能欠缺等问题,指导护生有意识加强护理操作方面的训练,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1.2.5 重视教学反馈、科室轮转 护理部随时到科室征求护生意见、建议,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反馈会,通过谈心了解实习一月的心得和困惑,带教老师找出每位护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指导,更好的做到因人施教。通过科室轮转,使护生掌握各科室的疾病特点和临床护理特点,丰富专科护理知识,培养护生的应急能力以及对专有仪器的使用能力。

1.2.6 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使护生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有足够的重视,在临床教学中进行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教育必不可少。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的权利,如知情权、隐私权等,使学生及早树立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尽责慎独,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三查七对,正确执行医嘱以及正确及时书写护理文书等,在护理实践中有意识地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1.2.7 强化护生考核 护生考核是督促护生巩固临床实习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增强护生学习的主动性。考核分平时考核和出科考核。护理部、科室护士长、带教老师随时考核护生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掌握技术操作的正确和熟练程度,特别注意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生出科前必须进行护理理论知识考试和临床护理技能考核,考核科室采取临床病例分析、实际技术操作和书面考核等,并将考核成绩填写在实习手册上。

2 体 会

实习护生的学习效果,受着学生自身、带教老师、医院管理和患者等各方面多重因素的影响,严格选择带教老师是提高护生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及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工作能力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带教老师应以自己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进行带教,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护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护理老人的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话式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

糖尿病属于代谢紊乱类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有95%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1],人口老年化的加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本文采用电话护理随访的方式探讨电话随访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电话组和普通组。电话组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5±1.7)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8±0.5)年。并发症类型:高血压14例,冠心病5例,肿瘤13例。普通组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4.8±1.3)岁。病程1.5~10年,平均病程(4.9±0.4)年。并发症类型:高血压11例,冠心病9例,肿瘤14例。

2.结果

2.1患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3.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而致病,属于代谢异常类疾病,除了采用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3]。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原因,可能对糖尿病基本知识不够熟悉,记忆力的衰弱,影响到疾病的预后和控制[4]。本研究采用电话式护理回访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取得很好的效果。

3.1电话回访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熟悉度 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长期住院治疗不仅金钱不允许,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利用现今普及的通讯工具电话的方式来达到护理的目的,方便了患者和护理人员,同时电话方式可有效督促患者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电话的方式宣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相比于读书获取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患者更易于接收,且效果较好。从表1可看出,电话组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的熟悉度显著高于普通组,疗效显著。

3.2电话回访改善患者血糖 电话回访方便快捷,通过电话督促,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糖的摄入量。糖尿病短期内很难看到其治疗效果,老年患者易于产生焦躁、郁闷等不良心理,影响到疾病的治疗。采用电话的方式,与老年患者聊天,排解患者不良情绪,让患者积极面对糖尿病,控制血糖的摄入量。从表2可看出,电话组患者生化指标显著优于普通组,在今后可推广应用。

3.3电话回访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电话回访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完全是语音交流,缺乏各种肢体、表情等,所以护理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临床护理经验,还需要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与患者交流,需要保持良好的服务心态,才能让患者虚心听取各项建议。这需要护理人员日常加强锻炼各方面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电话式回访护理方便快捷,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认识,有效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王雪玲,杜敏. 2型糖尿病患者行定制电话健康教育的临床观察[J]. 护理学报,2011,18(12):72―74

【2】吴媛,王慧敏,曾玉萍等. 电话督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管理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781―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