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案例教学

护理案例教学范文精选

护理案例教学

护理案例教学范文第1篇

1.1对象延安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2oo7级本科生53名,其中男生5名,女生48名。

1.2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教师提前把下次课要讲内容的相关案例发给同学做课前预习。教学时具体步骤:首先导入案例引导学生分层逐步分析,然后以本案例为载体传授系统理论知识,并讲解重点及难点内容,最后应用本节课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本案例遇到的医疗护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案例教学的内容为外科护理学各论部分内容。教学结束时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相关内容的调查,发放问卷53份,回收53份,回收率100%。

2结果

2.1开展案例教学情况,201O~2011学年第一学期外科护理学总学时98学时,案例教学l2学时,占总学时的12.24%。

2.2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51人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占96.2%:48人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理解内容,占92-4%;40人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记忆内容,占75.5%;47人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启发思维,占88.7%;42人认为案例教学优于传统教学,应该开展案例教学,占79.2%;对本堂课案例教学的满意度为94_3%:只有54.7%的同学认为不会因案例教学占时过多而影响讲授教学内容。

护理案例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学;案例;教学;实践;反思

随着现代社会在对医疗资源需求量增多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更加严苛的要求,尤其是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护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相关的护理专业技能,进入医院之后可以迅速成为业务骨干。然而现代护理学课程的教学难度就是在于课本上的知识具有理论性,学生很难从教材中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案例式教学可以实现实际护理案例在护理学课程上的介绍,实现学生对护理学理论知识有了一个全面性、具体化的认识。

1.案例教学在护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1.1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融入护理学教学之中,需要组织一系列的实际护理的教学案例,进行护理学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实践,这样的学习和实践需要案例互动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填压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这种案例互动式的教学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参与这样的案例互动式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就被激发。同时,这些教学案例将给学生带来了好奇心,学生对于这种未知的问题有着更多的兴趣,因此好奇心也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1.2优化教学氛围

案例教学融入护理学教学之中需要有良好的护理学教学氛围。这种案例式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实施更多的措施(例如:多媒体课件烘托出实际案例的教学氛围;情境式教学模拟某一情境背景下的护理具体操作练习等),不断优化案例式教学的氛围,因此案例教学融入护理学教学之中也就倒逼出其教学的氛围优化。学生只有在案例式的护理学教学氛围中,才能实现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1.3拓展教学案例的多元化

案例教学给护理学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教学素材和案例,实现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因为护理学的教学主要就是医院一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行为规范和标准,因为护理学在传统的教学案例中更多的一些理论知识等方面的教学,这些实际案例的引入实现教学内容接地气,更好地满足现代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

2.案例教学在护理学具体应用措施

2.1教学案例融入理论教学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需要紧紧围绕课程定位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融入更多的实际医院一线护理操作案例。优化教学内容,将那些理论性相对较强而且没有实际应用性的知识删去、压缩,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案例加入其中,拓展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同时需要根据时展的需要,同步更新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实现教材与时代同步,不断提升教材的应用性、实践性,因为这些一线操作案例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护理学学习的兴趣。学校应该组织该课程的师资力量实现课程设计的优化,充分考虑课程设置体系的连贯性和持续性,注重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巩固基础理论。例如,医院感染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需要进行有效的优化,因为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传统意义上医院感染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内容设置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趣味性不是很强,将教学内容中设置一线医院感染方面的案例,使得这些干巴巴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血有肉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教学的有效性。在介绍医院感染的时候,可以列举近年来发生的H1N1医院交叉感染案例,这一案例具有实践性,学生对这种丰富的教学内容将产生更多的兴趣,更加愿意参与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

2.2案例教学融入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可以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提升,可以实现学生应用水平的有效提高,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将案例式教学融入护理学的实践环节可以实现学生对其产生更多好奇心的因素。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效果是否明显、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情侣表。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之前,首先引导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有效理解和认识,然后根据实操特点,有针对性地列举一些一线护理案例,给学生一个模板和样板,这样的模板可以实现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升,例如对血压出现异常情况下,就样本对象进行观察和护理的基本操作规范实践,可以可以引入一些心脑监护的案例,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这样的案例教学是一个标准化的模板,实现学生对相关操作步骤的感性认识,提供实操的依据。

2.3案例教学效果的反思

在进行案例式教学之后,护理学课程的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效果的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学案例进行有效梳理,分析不同的教学案例在相关的教学内容中的作用是否明显,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实现更好地教学效果,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主要教学反思的形式很多,例如与完成护理学课程的学生进行座谈相关的教学案例的有效性,一线教师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也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进行量化分析等。

3.结语

案例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填压式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学生参与护理学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原因就是案例式教学顾名思义,在教学方法中设计了更多的案例,这些医院一线护理工作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可以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这些教学案例给学生学习护理学知识更多的空间,可以有效开展自主、协作式的教学,这些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增添了护理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护理案例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数据分析;医学大数据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对护理人才的信息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有专家指出,信息素养在循证护理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应对未来社会竞争所需要的一种基本能力[1-2]。科研能力是教育部制定的护理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3]。有研究表明,我国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水平对科研创新能力有着显著影响,即信息素养水平高有助于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产出[4];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领域对于护理本科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已经开始重视[5];护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兴趣浓厚,参与科研活动需求较高[6]。但是,也有调查显示,我国护理本科生仍存在信息意识薄弱、信息处理技能有待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欠缺等信息素养问题;科研能力方面则存在选题困难、科研意识缺乏等问题[7-8];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缺乏和科研能力不足,将成为阻碍护理学科发展的主要障碍[9]。现以华北理工大学《医用大数据分析基础》课程为例,探索体验式案例教学及教师一对一指导的教学方法,对护理本科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2020级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7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5人,女生55人。按照班组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35人与对照组35人。

1.2教学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具体包括:(1)课前教师利用“学习通APP”上传预习课件及视频、布置预习任务,完成预习。(2)课中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按要求完成课上实验操作并撰写报告。(3)课后学生通过“学习通APP”完成章节测试题目。(4)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总结汇报。1.2.2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和教师一对一指导,具体包括:(1)体验式案例教学法:①教师:设计抽象理论与医学护理实践结合的案例,并以案例为线索开展讲解课程知识点。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操作要点,理解知识点在案例中的作用,进行主题探究活动,完成实验报告。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体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并总结实践验证结果,在课程结束后,能够将学习成果应用至课程设计中。实践过程中如不顺利学生需对课前预习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次进行实践操作,直至完成实验报告撰写。以上教学环节形成了“实践与体验-观察与反思-概括与总结-行动与应用”的四环节循环模式[10]。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2)一对一教师指导:①开题阶段。学生通过文献资料学习确定研究背景,收集数据并经过小组讨论理解数据反应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分析目标和研究任务,确定设计题目。②数据分析阶段。教师通过“学习通”在线解答学生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和可视化处理,应用训练、评估和分类预测方法中遇到的问题。③报告撰写阶段。定期组织集中交流,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派出代表汇报研究进度和成果,开展师生间和学生间交叉质疑和辩论,教师负责给出完善和改进意见。

1.3效果评价及方法

1.3.1课程目标。《医用大数据分析基础》课程作为信息技术类医工融合专业拓展课,在护理专业本科阶段第三学期开设。课程培养目标包括:(1)课程目标1:理解医学数据读取、清洗、分析的原理及过程,具备新医科背景下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开展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2)课程目标2:掌握数据处理及可视化工具使用,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的实践操作能力。(3)课程目标3:了解科学计算操作、机器学习方法和神经网络概念,为后续开展科学研究储备理论知识。(4)课程目标4:了解健康中国战略下医用大数据的分析价值和医疗卫生服务融合情况及护理新模式,拓展科研视野、提高科研敏感度。1.3.2考核项目及标准。采用过程化考核方法。总评成绩考核项目包括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课程设计成绩3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实际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系数为α1、α2、α3分别是0.2、0.3、0.5,见表1。所有成绩目标分值均采用百分制[11]。表1中的目标分值为各考核环节的满分分值。具体构成、权重系数及考核课程目标情况如下:(1)平时成绩:由课前预习情况、章节测试和课堂表现三项成绩构成。在平时成绩中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4、0.3、0.3。其中预习成绩和章节测试考核课程目标1的达成度,包括辨析数据类型、数据分析原理、函数功能等内容;课堂表现主要考核课程目标1和4,以课堂提问互动方式,结合教学进度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科研视野情况。(2)实验成绩:由8次实验成绩组成,主要考核课程目标2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3)课程设计成绩:由探究活动、报告撰写和汇报答辩3部分组成。其中报告撰写与汇报答辩对应课程目标4,考察学生的科研视野与创新意识;探究活动对应课程目标3,考察学生对于科学计算及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的理解。(4)课程目标达成度=学生课程目标考核平均成绩之和/该课程目标分值之和。

1.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课程目标分项成绩与总评成绩比较

课程结束后,两组课程分项成绩和总评成绩见表2。实施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及一对一课程设计指导后,除了课程目标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实验组的总评成绩和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4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验组与对照组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1)课程目标1达成度: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均高于0.9(见图2)。说明在理解大数据的各类数据格式、数据清洗的过程及原理方面学生整体情况较好。达成度较高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数据读取、处理等基础理论知识难度不大,学生易于掌握;二是预习情况由课件浏览页数和视频观看比例的百分制结果衡量。这部分容易出现“刷题”情况,但是可由课上实验成绩进行检验;三是章节测试属于有标准答案的考核,其答案容易通过网络搜索获得。(2)课程目标2达成度:与课程目标1达成度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达成度均有下降,且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见图2)。说明体验式案例教学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产生效果。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以案例为线索将知识点进行串联讲解,注重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通过四环节循环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理解所涉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场景及使用方法,在面对医学数据时能够快速选择正确的读取及整理方法,完成数据的可视化操作,并撰写较高质量的实验报告。而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与语法细节讲解,演示案例以解决经典数学问题为主,因此在完成医学数据分析时,学生虽然能够按照要求基本完成指定操作,但在完成时长与质量上与实验组存在一定差异。(3)课程目标3达成度:与前两项达成度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下降明显,但两组差别不大,均略高于预期目标值0.65(见图2)。达成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课时限制,此部分所涉内容仅做简单介绍,学生没有产生深入了解学习的兴趣;二是本校护理本科一年级未开设与数理统计相关课程,学生没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难以接受与理解,学习动力不足。(4)课程目标4达成度:与课程目标3达成度比较实验组达成度有明显上升,而对照组略有上升,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见图2)。实验组的学生展现出了极高的科研热情,实验组学生大部分进行了自主选题,如获取招聘网站数据分析全国34省份护理人员需求、分析脑卒中病患后期护理数据集、分析指定区域5岁以下儿童及孕妇死亡率等,能力较强的小组开展探索性分析,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及相关模型对数据进行训练、评估和分类、预测,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3讨论

护理案例教学范文第4篇

专科院校护生一般有两个层次,一是高职生即高中毕业,二是中职生即初中毕业。高职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力比较强,而初中起点的学生认知力和自主学习力都不如高职生,所以就出现了高职学生“吃不饱”,而中职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文化层次的显著差异,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普遍不浓,讲得深奥听不懂,讲得简单不想听等现象使得专科院校护理教学收效不佳,教师勉为其难。

2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老年护理教学中的优点

2.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习兴趣教必有法,教无定法。实施案例教学法形式多样,在典型案例的引导下开展讨论,再通过理实一体化进行模拟训练;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设置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既可以进行个人训练,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例如,在老年人进餐护理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教师先从老年人的饮食原则讲起,再到进食的步骤和方法,这种传统教学法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学习兴趣。若换一种方式即先将发生在某养老院因进餐时不慎将老人假牙碰落而发生呛咳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印象会更加深刻,即便是一个很简单的护理操作,也会引起学生对反面案例的关注。

2.2联系实际,生动形象老年护理教学案例较多

有临床案例,也有生活中的实例,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这种学生间信息的交流会让他们觉得这一过程很有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更能从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记忆的效果比教师的直接传授要牢固得多。因此,在具体实施中,案例教学法将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中的知识点变抽象为具体,透过生活与临床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主探究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相互交流中悟出一般问题的原理和规律,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吸收与内化。所以案例教学比较易懂、易记,生动形象,也颇受学生欢迎。例如在学习老年人睡眠特点时,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解释什么是睡眠时相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很有可能学生会跟着这个内容而入睡。但若采用案例或新闻报道的形式,先引入一段老年人因夜间睡眠呼吸暂停而出现心血管意外的案例,或某高空作业的建筑工人因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坠落的报道时,学生的眼球会很快被吸引,而且还能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对教师的讲述产生很大兴趣。

2.3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教学课堂,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一样,都是教学的主体,人人都有任务,都有参与思考和讨论,这样师生间形成平凡互动,可以合作,可以讨论,甚至可以争执,它真正重视的是找出答案的过程。这样的课堂自然是热闹非凡、波澜壮阔的,它抛却了传统课堂的一池静水。所以,案例教学中人人都有发言权,重在启发学生的思考潜能,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形成信息交流,就算是错误的意见,也是课堂上需要收集的,起码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空白,给教师一个纠错的机会。学生在这样一种情境中反复的训练,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职业技能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2.4能够知道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

学到了多少传统讲授法就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戏唱完了,一节课就结束了,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自然是不得而知,只有期末考试才能判断,等到那个时候补救都为时晚矣。案例教学则需要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个老年人跌倒的案例,它既有技术层面的问题即我该怎么救助老人;又有道德层面的问题即我若不救,于心不忍;还有社会层面的问题即万一出什么意外,就可能负法律责任。那么此时,学生就得综合判断老年人跌倒时的救助措施了,既得有救人能力,还得有救人的技巧,也就是说还要从社会层面思考,找个证人帮助自己一起施救。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就能从学生的回答中得知她们思考到了什么,有了哪些知识储备。这样因材施教便会事半功倍。

3案例教学在老年护理课堂应用效果

3.1实现了老年护理教学相长教学中

教师也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学习者。也就是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控制教学进程,诱导学生思考、开展小组讨论,总结、归纳要点。此外,在共同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发现自身的弱点,从传统教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甚至可以在学生那里获得大量感性材料。

3.2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高采用案例教学

教师抛砖引玉,先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学生在任务引领的学习中,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学习和思维方式,通过自学、查阅资料、信息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找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间的讨论加强了她们的团队意识,提高了沟通和交流能力。大部分学生从案例教学过程中受益。

3.3生动形象、易学易懂直观形象

通俗易懂是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由于教学案例是来源于临床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易于学习和理解。另外,真实的实例更加能促使学生认真对待,而不是当做游戏。医学的严谨性是不容半点马虎心理的。

3.4集合意见、产生作品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瓦解,不再是自导自演,而是课堂的一分子,要一起参与讨论;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忙于记笔记,而是要积极的发现与提出问题,同老师同学共同探讨问题。因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集思广益,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将意见收集整理并记录,就形成了优秀真实的教学作品。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4结论

护理案例教学范文第5篇

(一)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讲台上“拼命”讲,学生在下面“随便”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其借由案例让学生去思考、去创造,使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变得生动活泼,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并与同学及老师做经验交流,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与技能,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效果。此外,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教师若能给学生以指点,则定会使学生有醍醐灌顶之感,对知识又怎会不深刻掌握?

(二)能够引导学生由注重知识转变为注重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若不能对知识灵活运用,学习就失去了最大意义。而案例教学的一大优势就在于让学生由案例理解并掌握知识,再由知识回归案例,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这是传统教学望尘莫及的。例如,可给出患者案例,由学生列出该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应诊断为什么疾病;应采取哪些紧急护理措施,等等。

(三)生生交流与师生交流较传统教学大大加强

传统教学中的交流大多是单向的,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获得学生反馈的途径较为单一,即作业与测试。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必须先仔细阅读与研究教师给出的案例,先行消化,并通过到图书馆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辅助理解,从而达到大部分理解的水平。课下,学生间可以交流讨论,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加深,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知识面得以拓展、延伸。

二、应用步骤

(一)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进行某一知识点教学的前一到两周就应当将具体案例材料交到学生手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借助多种手段自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材料中列出需学生探究解决的问题,以便学生明确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学生在这一阶段没有好好准备,则将影响后面所有环节,最终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小组讨论

教师在了解学生性格、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可将学生分为5~8人的小组,并且相对固定,可进行小的变动。因学生之间交流讨论没什么障碍,不会像与老师讨论一样感觉有些拘束,因而可从中获得表达不同见解的机会,在思维碰撞中实现知识与能力提升,为下一阶段集中讨论解决一部分难题。

(三)师生课堂集中讨论

师生在课堂上集中讨论是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步骤,是发挥教师主导与激励作用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材料对所要讲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就学生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导学生集中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思考。

(四)总结

这一阶段,教师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做出总结,让学生加深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与经验,甚至总结出获取这些知识与经验的方式,从而加深体会,提高学习能力,为以后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不足之处

(一)案例的编写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

案例组织与形成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需要教师投入巨大精力。表面看,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似乎轻松了,实质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案例编写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资料搜集、整理与概况能力,对年轻教师更是提出巨大挑战。因此,案例教学法并不适用于每一章节教学,若在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重点章节运用,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同样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使案例教学得以实施与完善。也只有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说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所能取得的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