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物修复与管理

文物修复与管理

文物修复与管理

文物修复与管理范文第1篇

(1)文物破坏严重,急需维修。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文物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甚至一些文物处于常年失修的状态,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文物损坏现象极为严重,难以发挥文物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2)博物馆建设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博物馆建设的重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的问题是博物馆建设的力度不够,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

2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博物馆作为文物的聚集地,对文物保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需要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水平,完善文物保护工作。

2.1科学编写文物保护方案

文物信息的采集是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博物馆文物信息采集工作,充分了解文物的背景,为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对文物信息的采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力求做到全面具体,需要采集文物的照片、历史信息以及价值评估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对文物形成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要对文物进行科学的检测,为文物修复工作提供参考,这就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文物进行全面的检测,特别是对其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分析,得出文物在材质、工艺以及病害机制、保护修复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的信息。在对文物的综合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制订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为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2.2重视博物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文物的损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加强对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在当前的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中,一般是将文物保护工作放在首位,即在文物遭到破坏以后才开始进行抢救,这样就加大了文物保护的难度,甚至一些文物在遭受到严重破坏以后,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模样,不利于文物价值的发挥。因此需要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中重视预防性保护,即对文物采取预防性的措施,结合文物的病害机制,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预防文物病害的发生。

2.3规范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程序

为了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的效果,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文物保护,提高保护技术的可靠性,因此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审核通过的保护方案实施文物保护工作,并遵循修复原则对文物进行适当的修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保护性破坏问题的出现。同时所有的修复材料必须经过科学的试验,对材料的性质和性能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最大限度地避免修复性材料对文物的再次破坏,提高修复性材料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3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趋势

近年来各国加强了对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的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对保护文物、发挥文物的巨大价值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物保护工作正在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技术的支持和政府的帮助下,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①以人为本。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依赖于大量的技术人员,因此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开始重视技术人员的作用,工作开展呈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在先进工艺的推动下,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和管理中渗透着多种工艺和技术,技术性保护已经成为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的重要环节,这就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②全民化。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公益事业,应更加注意自身的公共形象,使它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增强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使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呈现出全民化的趋势。③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很多博物馆开始结合自己的需要,构建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对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文物保护和管理的水平。

4结束语

文物修复与管理范文第2篇

缺陷责任在《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条款第19.2款中约定为:“承包人应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已交付使用的工程承担缺陷责任。缺陷责任期内,发包人对已接收使用的工程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发包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已接收的工程存在新的缺陷或已修复的缺陷部位或部件又遭损坏的,承包人应负责修复,直至检验合格为止”。在第1.1.4.5目中将缺陷责任期定义为“履行第19.2款约定的缺陷责任的期限,具体期限由专用合同条款约定”。包括根据第19.3款约定所作的延长。保修责任在合同条款第19.7款约定为:“合同当事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工程质量保修范围、期限和责任”。可见在《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缺陷责任期由合同双方根据承包项目的需要约定,保修期由双方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约定。

2合同条款中缺陷责任期与保修期的异同

“缺陷责任期”这一用语是借鉴于国际工程惯用的FIDIC条款。在国内,《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及《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2000年版)》中都是使用质量保修期这一术语。在《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同时使用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修期两个术语。虽然这两个术语都有承包人对已交付使用的工程应承担质量缺陷修复责任的期限的意思,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2.1相同处

a.项目内容相同,在缺陷责任期与质量保修期内,承包人应对已交付工程所存在的质量缺陷给予修复。

b.期限的起算时间相同,缺陷责任期与质量保修期均是从工程实际完工日期起计算。

c.承担修复缺陷的费用由造成缺陷的责任方承担,并应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责任。

2.2区别

a.期限不同。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供热与供冷系统,为两个采暖期、供冷期;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两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中规定质量保修期不少于1年,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其保修期期限在合同中规定。

工程质量出现永久性缺陷的,承担责任的期限不受以上保修期限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缺陷责任期则由发包人与承包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缺陷责任的范围和期限。在因承包人原因造成某项缺陷或损坏使某项工程或工程设备不能按原定目标使用而需要再次检查、检验和修复时,发包人有权要求承包人相应延长缺陷责任期,但缺陷责任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b.效力不同。质量保修是依据《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而规定的,具有强制性。在合同中双方约定的保修范围至少应包括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期限不得短于法定的期限。否则,约定无效。缺陷责任范围和期限由双方根据合同项目的特点在合同中约定。若合同中双方没有约定,承包人不承担违约责任。

c.履行缺陷修复义务的保证不同。在保修期内履行质量保修义务是通过法律规定的形式进行约束的。《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建筑工程的保修范围应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等项目;保修的期限应当设定为建筑物的合理正常使用年限。《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中规定在保修期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由原施工单位承担保修。承包人不履行保修义务的要承担法律责任。缺陷责任期内履行缺陷修复责任是通过质量保证(保留)金的形式体现。《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合同第1.1.5.7目质量保证金定义为“合同约定用于保证在缺陷责任期内履行缺陷修复义务的金额”。第17.4款约定发包人从支付的进行款中扣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质量保证金。在缺陷责任期届满后将剩余的质量保证金退还给承包人。

d.质量保修责任与质量保证金没有法定的联系。

《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中没有关于质量保证金的法律规定。工程实务中扣留质量保证金是惯例作法。在《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缺陷责任期与质量保证金对应,在缺陷责任期内发包人可以从应支付的工程款中扣留一定的金额作为质量保证金。

3合同中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修期期限的约定

在《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2000年版)》中使用质量保修期来约定承包人履行保修责任的期限。在新版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中引入了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修期两个术语。通过上面的梳理可以看出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修期在施工合同中如何约定是有差别的,不能简单地约定为“缺陷责任期同质量保修期”。在使用新版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时如何认定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修期呢?笔者认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保修期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如: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建筑物、发电建筑物、升压变电建筑物、航运过坝建筑物、房屋建筑工程中基础(包括挡水建筑物的基础防渗)和建筑物主体(包括启闭机排架)的质量保修期应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屋面、墙面、地面等的防水可定为5年;闸门及启闭机安装、机电设备安装等为两年;装修工程两年。上述所列的保修范围仅为示例,具体在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应当视施工承包合同所包括的范围而确定。

缺陷责任期可根据不同的水工建筑物分别约定,挡水建筑物可定为两年或更长,其期限可视水库蓄水至正常水位的时间确定;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发电厂房结构等可定为1年;厂房等有屋面、墙面和地面防水的,防水缺陷责任期可定为两年;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可定为两年。这样,缺陷责任的期限也符合以往水电工程实务中保修期的习惯约定。

4结语

通过以上对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修期的探讨,可以看出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修期有联系又有区别,理清两者的关系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给予明确约定,可避免合同履行中因歧义而引发的争议。水利水电工程中主体建筑物的缺陷责任期期限可根据不同建筑物的运行情况分别约定为1~2年,安装工程的缺陷责任期可约定为两年。水工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基础(包括基础防渗)的保修期为设计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设备安装的保修期的期限不应短于两年。发电厂房等屋面、墙面和地面防水保修期不应短于5年。

文物修复与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油水井 修井技术

中图分类号:TE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014-01

一、引言

生产过程中,油、气、水井经常会发生一些故障,导致井的减产,甚至停产。为了维持井的正常的生产必须对它进行修理。

所谓油水井修井是指利用一定的工具,采用一定的措施处理油水井复杂井下事故,为恢复井的正常生产或提高井的生产能力,对它所进行解除故障的作业和实施措施,亦称为井下作业。油水井修井作业技术的发展,是伴随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采油工艺向复杂化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修井工艺技术又是采油工艺技术的一部分,由于工艺的需要,油水井修井作业技术显的越来越复杂。修井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保证井的正常工作,解除井下事故,维护井身和改善油井出油条件,从而完成各种井下作业,提高油井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油田的采收率,使油田开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修井作业的难易程度,常将修井分为小修和大修。若只需要起下作业和冲洗作业就能完成的修井范围,称为小修。如更换生产管柱、检泵、清蜡、冲砂、简易打捞等井下作业均属小修范围,亦称为油水井日常维修。而大修则指工艺复杂、动用工具和设备较多的一些井下作业,如油水井打捞、套管修复、电泵故障处理、侧钻及生产井报废等井下作业都属大修范围,修井作业工艺主导技术以复杂井修井工艺技术、深井修井工艺技术、套损井修复技术、开窗侧钻技术为代表,随着油田的不断发展,修井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修井作业内容也将不断完善。

二、复杂井井筒处理常见类型及处理模式

复杂井井筒处理复杂多样,且类型比较多,同时在一口井中处理不只是一种处理方法,它包含几种处理方法和模式,需要重复应用才能完成处理任务。

1.落物落井时间长且腐蚀严重的井筒理:通井、冲洗打印探视落物状态,套铣清洗油套环空脏物后,利用母锥造扣、倒扣打捞或进行磨钻处理;

2.具有多重落物且落井时间不同的井筒处理:通井、冲洗打印探视落物状态,套铣清洗油套环空脏物后,根据鱼头情况制作相应的打捞工具(如开窗捞筒、卡瓦捞筒,倒扣捞矛等),打捞后进行活动解卡、倒扣或进行磨钻处理等措施处理即可完成;

3.对水泥等易固结的卡钻处理:首先反循环冲洗后活动解卡;或倒出卡点以上钻具,再进行套铣、打捞、倒扣处理;或对水泥环进行酸泡后,再磨铣处理;

4.对套铣筒等大直径工具的卡钻处理:套铣筒卡钻一般为脏物、垢质卡钻,应先活动解卡;活动解卡无效,可对套铣筒周围进行酸泡处理后,再用水泥车正循环蹩压、活动解卡处理。

三、套损井修复技术

套管内侧钻修复(恢复套损油水井功能)工艺技术虽较简单,但实际施工起来难度大,风险大,需解决以下技术关键才能使侧钻顺利进行。

1.原井严重套损部位以下报废处理。原井层系间不能窜通,至少在平面半径5m以内层间不能窜通,否则窜通会绕过层段上窜到侧钻完成的上部套管内。因喇叭口完井悬挂小套管处密封性能差,而窜通将干扰影响侧钻完井的“新井”,所以原井层间需处理。原井套损部位以下落物需捞尽、套损部位以下有落物,则层间不能验窜封窜,也会影响套损部位以下套管的水泥挤注封固深度,所以一般情况下,套损部位以下落物需捞尽。原井套损部位以上3 0~5 0m以至人工井底的水泥封固报废。原井需报废处理,否则将影响干扰侧钻完井,而报废应至少达到“四无”中的井下无落物、层间无窜通、井内(套损部位)无窜流的三无。因此,原井严重套损部位以下的报废是很重要的,应达到要求。

2.套管开窗技术。所谓套管开窗,就是在套管井眼的侧面利用专用铣锥钻磨出一条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豁口,使裸眼钻进的钻具及完钻后下入小直径套管能顺利通过。开窗质量的好坏,窗口的规则光滑与否将影响和决定侧钻的成功与否,包括二项重要内容:1)斜向器的送入与固定。斜向器的重要作用是导斜,使开窗铣锥能在套管侧面开出利于侧钻和完井套管下入的窗口。固定与送入斜向器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双卡瓦封隔器锚定法;二是挤注水泥浆固定法 。2)套管开窗与窗口修整。套管开窗的关键是开窗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开窗时铣、磨、钻三参数的合理配合。窗口长度、宽度的规则与否和光滑程度将对裸眼钻进、井斜、钻具起下、测井、下套管等有很大影响。目前大庆、辽河、新疆等油田开发研制出一种钻铰式开窗铣锥,可以一次完成开窗、修窗、加长窗口的开窗工作,具有开窗时间短、窗口平整圆滑,不易形成死台肩等优点,这种钻铰式开窗铣锥已成为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开窗工具。

四、修井新技术

1.绿色修井技术,修井作为油气田开发与采油过程不可缺少的工艺,常常会伴随修井工艺过程产生油砂、落地油、洗井液和油水混合液等一系列废弃物,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清洁生产应以预防为主作为环境治理主要指导思想,必须对生产的全部过程实施控制,重新讨论研究修井作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路线。各油田提出了工人、设备、作业井场不沾油的绿色修井概念,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管理配套,研制并且应用了新的地面、地下工具装置。在施工设计阶段根据井身资料综合考虑施工可能带来的各种污染问题,从而逐步实现洗井作业污染的源头控制,同时减少井下非正常事故发生频次。

2.智能井技术,智能井技术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油气藏开发的新技术,它极大地适应了现代油藏经营管理,其主要通过将实时控制与实施监测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提高油藏经营管理水平与油藏采收率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随着原油开采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应用井的数量与日俱增,因此,修井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修井过程中,人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强现场监督,并对工序进行跟踪排查,从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在油藏开采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将新的修井技术应用于现代采油工程中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万人博.采油工程手册[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

文物修复与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衬修复技术;市政排水管道;应用

前言

市政排水管道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其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市政排水管道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其埋在地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可能会出现老化、破损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将会严重的影响城市道路安全。传统的市政排水管道修复方法需要开挖施工,这会给城市建筑物、铁路、高速路、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于是非开挖修复技术应运而生,内衬修复技术就是非开挖施工技术的一种,其在市政排水管道的修复施工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 常见内衬修复技术在市政排水管道中的应用

(1)转管内衬翻道修复技术。该种内衬修复技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市政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其原理表现为:利用光固化或者热固化树脂,采用热水、蒸汽加热排水管道内部固化树脂,在原来的管道内部形成全新的内衬管道,内衬之后再采用密封胶或者不锈钢圈对端头进行处理,同样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对漏水的接口进行修复。翻转使用的主要材料包括衬管材料、环氧树脂材料等,该种内衬修复技术的特点表现为施工长度大、占地小、施工周期短、施工工艺简单,进行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时并不需要开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半结构性聚合物内衬修复技术。该种内衬修复技术需要旧管道的承担外部荷载以及常规工作压力,当市政排水管道被破坏之后,半结构聚合物能够维持其纵向连贯,延长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聚合物快速固化一小时后就能够正常使用,通过增加壁厚还能够显著的增加旧管道的承载能力,再加上聚合物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经过采用半结构性聚合物内衬修复技术修复之后的市政排水管道,其设计使用寿命能够延长45年左右,并且该种修复技术甚至可以采用不断水开洞施工,不影响自来水的正常供应,同时便于供水的后期维护。此外,该种内衬修复技术和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快速固化、抗剪性能强、强度高等方面的优点。

(3)环氧树脂喷涂内衬修复技术。环氧树脂喷涂内衬修复技术对于口径变化较多、三通、弯头等管道的修复适应性较好,其原理表现为:在高速旋转汽流的作用下旋转研磨材料,通过产生的气、固两相汽流反复撞击壁管,研磨和切削壁管,能够将管壁上的铁锈、污垢等清理干净。该种内衬修复技术采用按照管道口径顺次研磨的方式,先进行大口径的研磨,再进行小口径的研磨,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过高的摩擦。研磨的程度可以根据研磨材料的量进行控制,同时为了提高研磨的均匀程度,应该根据各个口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研磨量和风量,必要时还应该根据口径适当的补充风量,对于大口径应该适当的增加研磨量和风量,对于小口径应该控制风量和研磨量,防止研磨过度。

(4)PE灌浆内衬修复技术。PE灌浆内衬修复技术是污水管道修复技术的一项创新,该中内衬修复技术的应用原理表现为:将外侧带钉状的PE软管折叠成U型,通过牵引由井口进入到母管内,PE软管表面的钉状物向外,保证旧管道和管衬表面能够牢固的粘贴,然后将管道端口封闭,将水灌注到管内,再在钉状物和管衬外表面之间的空隙跳虫特制的喷射灌浆,该种灌浆材料具有不变形、硬度高、凝固快等优点,保证内衬牢固的粘贴在原壁管上。该种内衬修复技术具有施工方便、快速节时、安装无需动土、不受气温与天气影响等优点,避免对环境以及交通道路造成影响,再加上该项内衬修复技术的内衬和旧管道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并不需要进行密封,适用于市政排水管道的长距离修复。

(5)聚氯乙烯热塑管内衬修复技术。该项技术是由美国Ultra liner公司研究和开发的新管道内衬修复技术。该种内衬修复技术采用的聚氯乙烯是在沸点温度加热形成,以此保证聚氯乙烯管道能够适应任何母管的形状,例如接头处偏移、大角度弯曲、管径变换、波形管道等不规则的管道中。聚氯乙烯热塑管内衬具有无安装后收缩的特性,都能够管道安装之后在纵向以及横向上的缩量几乎可以忽略,保证母管和内衬管能够紧密的连接,同时该项内衬修复技术还具有很强的释放特性以及极高的抗冲击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渗透以及其他外界冲击对市政排水管道的影响。

(6)PE管缩径管修复技术。该种内衬修复技术的原理表现为:在施工的过程中,将标准的HDPE或者MDPE管进行对焊,再利用液辊轧机进行现场冷轧,使PE管直径降低,便于其进入到原管道中,当内衬管就位后,采用辅助压力温度恢复方式或者自然恢复方式进行内衬管的复原,最终形成牢固的内衬管。该种内衬修复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为:良好的卫生性能,PE管在加工的过程中并没有添加金属盐稳定剂,材料健康、卫生、无毒,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会滋生细菌、产生结垢层,防止水质的二次污染;稳定的连接性能,PE管采用电熔焊或者热熔焊,其强度非常高,连接性能良好;耐腐蚀性强,除了少数的强氧化剂之外,PE管材能够承受多种化学物质的腐蚀;使用寿命长,在额定的压力、温度以及外界环境中,PE管道的使用寿命长达45年。

2 内衬修复技术在市政排水管道中的应用实例

以某市政排水管道为例,经过实地勘察,该管线周围的地理环境相对复杂,属于流砂地带,管道的埋深在4.2m-6.8m之间,管道位于非机动车道下,管道南侧路中间为轻轨,两侧离建筑物的距离非常近,管道的北侧还有一条雨水管。该排水管道因为严重的腐蚀导致路面发生了严重的坍塌,对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市政管理部门决定对故障路段进行修复,为了防止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决定采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技术―浆膜内衬修复技术对市政排水管道进行修复。该修复工程的工程量为2453.6m,采用美国Superliner、Inliner等技术,浆膜内衬修复技术采用HDPE钉状材料,对原市政排水管道的DN500-DN2000管道进行修复,由于HDPE管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修复之后的管道不仅能够满足市政排水管道的质量要求,显著的提高了市政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延长了市政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排水管道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腐蚀、泄露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通过将内衬修复技术应用在市政排水管道中,对环境、交通、地面以及地下周围管线的影响都非常小,经过修复后能够显著的改善原市政排水管道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值得将内衬修复技术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市政排水管道修复施工中。

参考文献:

[1]周燕.供排水管道内衬修复技术与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4(4).

[2]刘萍,曹连秋.免挖掘浆膜内衬修复排水管道技术应用及发展[J].科技资讯,2013(8).

文物修复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矿区生态系统;人为干扰;修复与重建技术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8-0096-02

1 人为干扰对矿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1.1 人为干扰的概念

人为干扰是区别于自然干扰的另一种主要干扰方式,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其它社会活动形成的干扰体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影响。人为干扰无论从伤害强度、作用范围、持续时间还是发生频率、潜在危害、诱发性等方面,都常常高于自然干扰。

1.2 人为干扰的方式

对于中国矿区环境生态系统,人为干扰的主要方式是污染。主要包括: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污染。

煤矿开采矿区废水的排放使许多水域被污染,水质下降甚至丧失饮用水的价值,洗煤污水的污染程度较矿井水为重;煤矸石在露天堆放过程中,经雨水淋溶后部分物质形成地表径流进入土壤、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时,造成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各种机械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不仅直接影响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2 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特征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

1)生态系统受损伤的各种变化都始于结构的改变

矿区水土资源受到污染破坏、物种资源急剧衰减、矿区植被面积下降、植物光和作用的转换效率低,能量流动效率降低、物质循环受阻等,修复矿区生态需要借助于生态系统的外部力量才能促进矿区生态功能的转变,矿区生态治理和维持成本加大。

2)生态系统过程受阻和功能衰退是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矿区产业结构的演变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力和生态修复能力而影响矿区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开发初期,矿区生态恶化程度较低,生态系统维持成本较低,矿区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较强,对矿区生态长期影响较小;矿区形成期,矿区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力加大,矿区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急剧下降,治理成本上升,但是矿区生态治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需要加大矿区治理的力度或实行清洁化生产,以消除开采过程生态系统的破坏力。如果失去矿山生态治理的时期,矿区进入衰退期,整个矿区的恶化程度急剧上升,矿区生态修复的周期长、成本高、修复能力脆弱,对矿区持续发展的长期影响大,严重阻碍矿区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

3)关键组分和过程的状态决定着生态系统的回复进程

一个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生态系统才是真正健康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如建群种、优势种、关键的传粉动物、顶级食肉动物等)和关键生态过程,在受损伤的的生态系统中还是否存在,对于受损伤的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至关重要。在矿区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要注重生物种类、数量、生物量的增加,更要注重物种间的竞争和协同关系,才能更充分地利用系统自身的潜能,促进矿区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

3 探索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

矿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经过漫长的发展时期才产生的,在人为干扰下矿区生态系统先后存在3种不同的类型:

1)原始型矿区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早期矿区生态系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矿业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不大,生态与矿业开发的矛盾没有显现。

2)掠夺型矿区生态系统

19 世纪开始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提高,对矿产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人们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进行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矿区环境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3)协调型矿区生态系统

这种矿区生态系统类型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指导,必将成为普通存在的先进矿区生态系统类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高, 矿区灾害很少发生, 矿区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4矿区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技术

矿区生态修复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管理技术,规划设计 技术,工程修复技术,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

4.1 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主要是对矿区生态环境损害进行动态监测与预测,揭示损害的程度、范围、机理和规律及风险,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选择和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4.2 管理技术

主要是对受损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管理、宏观过程管理以及矿山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修复管理。

4.3 规划设计技术

矿区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技术包括传统规划法和计算机辅助规划法。在详尽调查、监测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规划技术和手段对矿区生态进行详细的规划。

4.4 工程修复技术

包括回复生态系统的各种工程措施。应根据不同的破坏特征、不同的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生态破坏的工程修复技术和环境污染的工程(物理)修复技术。

4.5 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

指提高和改善重建系统生产力和环境安全的各种化学和生物措施,其中生物工程(含植物修复)、生态工程、化学修复和土壤改良技术等是十分重要的。

4.6 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

采煤沉陷是我国两大面广的矿区生态问题,其主要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疏排法、挖深垫浅法、充填复垦法、直接利用法、修整法、生态工程复垦法等方法。将土地复垦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系统工程学的理论,运用生态系统的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对破坏土地所涉及的多层次利用的工艺技术。

5 结论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对中国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矿区生态修复和重建技术,在开发矿产能源的同时,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庆先,胡振琪主编.中国矿业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3,12 (7):23-26.

[2] 秦万德主编.煤炭工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D].中国煤炭学会,1992年年会论文集,郑州,1992-12-18.

[3] 萧笃宁主编.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