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物保护修复

文物保护修复

文物保护修复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物保护修复; 技术成果; 评价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156-01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上千年的人文历史,文物的数量庞大,但是目前的文物保存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这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也渗透到文物修复保护领域,成为文物修复保护的重要力量。“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出现,其中文物修复保护技术占据科技创新成果中的重要地位。开展文物修复技术成果评价是使文物得以安全并且长期保存的重要保证,文章结合文物修复保护技术特点对技术成果评价提出合理的评价体系。

一、文物特点

1.1 文物具有珍贵性和稀缺性

文物承载人类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重要且宝贵;我国虽然具有数量庞大的文物,但还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具体类别的文物数量其实不多甚至是仅有一件的。这要求在选用文物修复技术时要小心谨慎,尤其是直接与文物实体接触的技术。

1.2 文物具有复杂性

文物的复杂性是从各角度来分析的,第一,文物包括了人类所有历史演变的社会和自然活动,文物的年代各有不同,文物的材质工艺千变万化。第二,同一时期出产的文物,经过不同的环境,完整程度各有不同。第三,统一进行保护管理的文物,因为保存的环境和条件也各不一样,文物病害发生具有速度上不同。文物的复杂性使得文物修复保护技术也要随之进行调节改变,由此可知文物修复技术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

1.3 文物具有脆弱性

文物本身作为一种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物件,自身的材|渐渐变差,容易损坏。并且由于文物的流落多地和保护不当,文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还有一些曾经被修复保护过的文物,由于时间过长失去效用或者保护不当加剧文物的损坏速度,使文物变得更为脆弱。

1.4 文物保护具有“永续”性

实际上文物都会随之时间渐渐消失,但是由于文物是一种承载了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物品所以需要人为的保护来延长其存在。延长文物寿命的原因有三:首先是为了给后代提供研学习继承其中文化价值,其次是文物的所有信息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能研究完全的,需要时间进行研究,再有就是一些当前不能完成的修复保护问题在未来或许可以攻破。文物保存的这一特点增加了文物保护修复的要求。

二、文物修复技术成果评价概况

2.1 我国文物修复技术成果评价体系建设落后

我国其实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有提出与科技成果评价相关的概念。我国在国家层面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是国家科委在1959年发出的《关于总结鉴定新产品新技术的通知》[1]。2009年我国实施新的评价办法与评价模式,将“评价”代替了“鉴定”一词,自此我国成果评价步入了新阶段。

我国文物局规定成果评价由国家文物局和各级文物部门实行,用鉴定作为主要方式。这一方法以及不符合我们国家文物保护工作大量与科技结合的要求,当前我国的文物保护行业还没有建立适应目前发展情况的评价体系,主要由技术人员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自己评价。不能够客观、系统科学地评价技术成果。因此我国的文物保护行业的技术成果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

2.2 文物修复保护技术成果评价具有特殊性

文物保护和修复对技术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根据上文提出的文物的特性可以理解对待文物修复的严肃谨慎。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使文物受到的损害最少。文物修复保护对于技术的有效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物具有复杂性,这使得每项技术可以运用的范围较为狭窄,想要达到预期的功能设计比较困难。由于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特别要求,虽然当前产生了很多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成果但是需要严格评价这些技术成果。

三、文物修复保护技术研发阶段

研发文物修复和保护技术不仅需要多阶段进行还需要很长的周期。不同研究阶段都必须对技术安全性和技术有效性密切关注而不同的阶段的研究目的、具体内容和采用方法都可以不相同。为了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得到足够的证明,需要落脚于从技术研发的整个过程,分阶段控制技术成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是将所有阶段得出的结果以同一个评级目标来进行评价会有两个缺陷:首先是这会使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能得到有力的证明,评价效果不好而且评价的难度比较大;其次这样并不能及时地发现技术研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在实验室完成技术成果的研究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研究才能在工作中运用。文物技术成果后续研究主要包括在文物修复中进行初步的使用,检查使用后的效果。因此可以把文物修复技术的研发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实验室研究阶段、文物本体实验阶段、技术应用推广阶段[2]。

四、文物修复保护技术成果评价流程

根据上文提出的文物修复技术研究过程,为了确保技术结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以阶段的目标为中心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在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之前要参考前一阶段的结果讨论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研究。这种层层递进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风险控制对于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很大的保证。

3.1 实验室研究评价

这一评价需要根据实验室研究结果对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产生的技术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有验证并且判断实验室的技术结果是否具有真实性,为后面阶段的研究提供有效前提;对技术成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考虑是否可以使用该技术结果进行文物本体实验。

3.2 文物本体实验评价

这一评价是依据技术成果对文物本体进行实验后的结果来评价该项新技术。可以根据这次评价大体上说明技术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考虑是否能够将改技术进行推广应用。这次评价需要文物本体因此要通过专门的机构来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建立的试验机构。

3.3 后评价

后评价主要是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以后进行操作过程中的监督和跟踪。这是一个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效果评价,需要对推广后的全过程进行检测。后评价的进行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发现新技术推广使用后会出现的未能预料到的问题并且及时进行改进,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使之与同种类的技术进行参照对比。为技术的淘汰、更新或优选提供决策依据[3]。

五、小结

文物修复技术成果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对此进行长期的探索完善。完善这一评价体系需要体系运转的各项基本条件以及技术和制度的支撑。在建立体系过程中可以先采取试点工作,首先在一些固定类别的文物中尝试实行,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缺漏不断进行完善修复,在积累到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后再行推广,形成相对全面的文物修复技术成果评价体系和施行的规则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明明,王小蕊.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成果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03:45-49.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物 修复技术 保护 传承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84-01

刘梅梅(1971-),公主岭人,任职于吉林省公主岭市文物管理所。

一、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简述

手工技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国度或者一个民族世世代代所流传下来的一种制作工艺,与该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就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和沿袭下来的一种手工工艺,从传统文物的制作到相关的修复技术,以及后人对于一些文物的仿制等。常见的有对于一些书画的装裱技术,对于竹木漆器的制作和修复以及一些传统的家具等的制作和修复,无论哪一工艺过程都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历史上国人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及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呈现流失或者濒危的状态,对其保护和传承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对该种技术的保护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保护,对文物的保护及历史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和文物的制作、复制工艺是我国所独有的,是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一种再现,是中国历史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所包含的种类是多样化的,而所涉及的范围也是极为广泛的,因此,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保护和传承对我国文化及历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该种工艺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将文化以物质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还要与国际相接轨,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实现中西技术的完美结合,使我国的文物修复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保护与传承

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对有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手段,是考古和文物博物馆事业上所必须的。从我国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文物的修复和复制有着长远的发展历史,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便有了对一些青铜器的修复和复制。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每一时期都有一些文物修复和复制工艺的代表人物和流派,他们为我国文物修复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国有形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贡献。在20世纪初我国的文物修复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封闭性等使得该种工艺所使用的工具和原材料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建国之后,博物馆的建立及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等,使得文物修复技术成为博物馆的一种必然需求,为我国博物馆的建立及其文物的恢复等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

但是,从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很多情况下是文物研究或者保存等的一种附属技术,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一些难度较高的文物修复技术仍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使我国的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对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进行必要的挖掘、整理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必然的要求。对于该种技术的保护,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给予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以专项资金和专门人员的投入来完成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挖掘和整理工作,而这一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需要深入民间,挖掘民间流传的传统修复工艺,在挖掘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使其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并且整编成册,进行必要的辨别,从而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体系。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制定相应的文物修复技术行业标准并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格认证制度,为技术的传承提供有利渠道。注重技术保护的同时,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特点和方向,将文物修复技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推进技术的健康发展,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国际化

我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为我国文物的保护和研究等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传播到了海外,对日本等一些国家的文物修复技术也产生了影响。但是由于我国文物修复技术更多的是以一种民间工艺的形式存在,以家庭内部传承的方式存在,使得相关的资料相对欠缺,从而使在国际上影响不如日本等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应该满足本国文物保护及历史研究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更好地走出国门,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为实现其该种国际化,便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注重国际化的宣传,并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文物修复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不断推进其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贾文忠.无形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J].中国博物馆,2002(4).

[2]程娟,钱晋,钱钶.基于VR的古陶瓷文物建模与逆向修复技术数字化探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3).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古籍修复 人才培养 教学体系 创新设计

一、引言

“古籍修复”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长期以来,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主要还是依靠行业内部的师徒相授、口耳相传。这种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在技艺延续中曾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逐渐显现出生源基数少,入学渠道狭隘、教学方法保守、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低等弊端,不利于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发展和传承。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古籍修复专业已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普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专业定位、学科建设、课程体系的科学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经验和科学结合,突出研究实验能力与实操技能并重的教学思路,努力发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古籍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二、发达国家古籍修复及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

古籍修复现代人才的培养既要坚持传统修复技艺的传授,又要重视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与保护技术比较发达的欧洲和亚洲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培养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突出表现为,教学内容重文轻理,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的设置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创新亟待进一步加强。

国外修复人员的培养,具有研究实验能力与实操技能并重的特点,有利于古籍修复方案的科学制订,使操作技术更加可靠。据初步调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波兰等古籍保护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有多所高校开设古籍(文化遗产)修复或保护专业,也设置古籍及纸质文献的保护方向。[1]其课程设置兼顾绘画、微生物学、化学、材料技术、艺术史、修复理论、文献研究方法、计算机应用等实践环节,涵盖针对性较强的修复与保护训练,并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有大量的专业实习,甚至包括到国外相关机构接受实训。最后,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还要求包括一次文物的修复工作。

国内档案、文博保护的相关专业已具有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并针对需要加入一些理科的课程设置及应用。就古籍修复专业而言,近年的办学经验也提醒我们这门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目录学、版本学等文科基础知识,而且需要规范严格的技术技能,更需要拓展与修复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基础知识,加强对修复材料和修复环境的分析及监控,让“古籍修复”真正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实操技能、实验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古籍修复与保护专业及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立足传统修复技艺,引进相关学科知识,不断进行修复技术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传承创新。只有这样,才是培养古籍修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科学方向。

三、现代社会背景下古籍修复专业的发展趋势

古籍文献对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史料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据有关专家估计,保存至今的古籍约23万卷,全国古籍藏量应在5000万册左右,可谓卷帙浩繁[2]。古籍修复专业对课程设置、知识技能的要求科学、严谨。如何将传统的技术传授科学地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框架之下是高校办学中探索的重要问题。现代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强调应用型、创新型的特质。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学体系中必须大力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并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关注实操技能学习的过程性。

传统的古籍修复多是手工劳动,其技术传承依靠师傅的口传心授,而熟练技工的养成则依靠不断地积累经验。通过专业办学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必须尊重和延续这种技能习得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继续坚持“师带徒”传授方式的合理内核,一对一全面传授、技术观摩,辅之以修复方案集体讨论以促进修复技术的传承和发展。修复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工作流程。修复前要预先制订完整的工作计划,修复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性、真实性、适宜性、规范性、最少干预的工作原则,修复环节要涵盖清洗、去污、溜口、补破、补蛀、镶补、揭裱、托裱等步骤,让学生在实践实操中提高感性认识。通过亲历亲为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2.注重培养实验研究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修复方法进行思考,促成古籍修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这项传统手工技艺的科技含量。

实践环节中应进行理化和生物上的科学实验,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观察那些肉眼无法看到的纸质媒材内部的变化,监测纸张纤维和保护测算,从而积累科学数据,使修复方法更科学和更有效。建立专门的古籍修复实验室,配备自控式杀虫防霉机、厚度仪、进纸机、纸张抗张强度试验机、白度测定仪、耐折度仪、干燥箱、纸张水分仪、造纸纤维测量仪、酸度仪、高像素数码相机等设备,对纸张材料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属性建立分析。配备书芯压平机、纸浆补洞机、纸浆补书机、切纸机、自动压书机、晒纸架等仪器和设备。这些新产品,都是实践的产物,都是技术创新的产物,能帮助师生提高修复效率,使修复工作事半功倍。另外,在修复材料的加工制作上,应实行科学检测、制定标准和按需定购,使修复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修复材料对古籍文献的负面影响。

3.合理利用高科技手段,引进先进的教学内容。

古籍的修复越来越多地运用高科技手段,一些现代化的高科技仪器设备应该逐渐被引入古籍修复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如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使用数码影像、电脑和工业机械等手段参与修复或辅助修复,用来研究古籍载体材料的特性,认识其损毁规律,寻找更好的保护手段,为提高修复古籍的技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引进和运用高科技,新技术可以有效推动古籍修复实践教学中的知识创新,促进传统修复技艺的提高,推动人文内涵的丰富和延续,是引领古籍修复理论和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古籍资源数字化是传统学术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古籍数字化是保护和传承古文献最有效的形式,也是古籍整理工作的必然趋势。[3]引入古籍数字化教学内容,完成对古籍再生性保护的知识储备是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古籍资源数字化是传统学术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在数字化过程中,对于古籍特有的个性,需要我们采取一些特殊的加工手段和技术措施。因此,古籍的数字化需要一批既懂得古籍整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只有实现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提升修复教育的科学规范化程度、推进古籍修复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使其自身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适应古籍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的动态需求。

四、“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1.构建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目标。

在加强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的同时,也要通过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谱系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结构,这是塑造现代古籍保护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新时期的古籍修复工作人员除却需要基本的动手能力和身体条件外,还要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对现代化设备和仪器的操作能力。现代古籍保护人才应该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诸如版本、目录等古籍文献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掌握造纸技术、书籍装帧、材料化学、基础物理等相关知识,甚至要了解艺术学、美学等有关知识,从而规范并延续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方法与修复技术。因此,在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必须对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进行梳理,更重要的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文化成果及时地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增强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和综合性,以适应现代修复人才和高校学历教育的需要。

2.注重古籍修复领域的学科建设,提升修复教育的科学规范化程度。

古籍修复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历史由来已久,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文献的产生和文献载体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现代修复人才不仅要继承古代文献修复的经验,还要在技术和方法上大胆创新。因此,古籍修复是一项既古老又年轻的事业,甚至可以说现代古籍修复是重新研究古籍保护和重新解读传统文化的一门新兴学科。纳入高等教育中的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应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对文献的修复和保护进行探索研究,走出经验阶段,借鉴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中修复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全新的方法和理念揭示古籍文献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更有效合理地保护和抢救作为古代文化载体的文献遗产。

五、“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完善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设计。

相对国外古籍修复和保护的科技水平和研究能力,国内的古籍修复和保护基本还停留在经验阶段。古籍保护与修复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实践技术与理论知识缺一不可。根据应用型、创新型古籍修复人才的能力需求和基本特质,高校的古籍保护与修复专业教学,其课程设置应该兼顾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应根据实验条件和师资条件对研究领域、专业分化做合理安排。其中实践性课程设置应包括:材质和材料分析、技术和制作工序、保护方法和技术、预防性保护和修复、制作物件复制品、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等内容。此外,实践环节中引入古籍数字化教学内容,完成对古籍再生性保护的知识储备是古籍修复未来的发展趋势,且在数字化过程中,对于古籍特有的个性,需要我们采取一些特殊的加工手段和技术措施。因此,古籍的数字化将需要一批既懂得古籍整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2.打造一流的实验平台,提高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技术保障。

古籍修复是一个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引入实践教学,对高校办学的软硬件投入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完善古籍修复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发展道路,大力建设满足教学需要和推动专业发展的实验平台。古籍科技保护实验平台是以古籍修复及古文献保护为基础,融原生性及再生性保护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六、“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为实现应用型、创新型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目标,古籍修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

1.实践教学体系融入自然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使修复人才具有从经验修复到科学修复的潜力提升。

在高等教育体系下,古籍修复不仅是一种应用技术,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一门以修复技术为基础,综合了化学、物理、艺术学、美学的应用科学。因此,新时期的古籍修复人才,不仅要传承传统的修复技术,还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增加古籍修复的科技含量,推进理念创新、知识创新,探索古籍文献修复的方法论,将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完成从经验修复到科学修复的转化,从而使传统古籍的修复适应现代古籍保护的需要。

2.加大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打造古籍科技保护实验平台。

古籍科技保护实验平台主要包括纸质文物保护和文献保护技术两个重点实验室。

纸质文物保护实验室主要拓展在纸质文物方面的综合保护项目,于实验教学中引入用于化学分析、纸张耐久性与物理强度测试与纤维质量分析等的实验项目,着眼于科学修复中所需的工艺检测环节。为加强古籍修复的科学性,纸质文物保护实验室主要从纸质文献载体的变化、保存空间温度、湿度的影响和微生物滋生等方面,分析纸质文物老化受损的原因和机理,总结出纸质文物保护的具体方法和内容,加大纸质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使其成为古籍科技保护方面的实验基地。

文献保护技术实验室主要开展传统古籍的修复与民国文献的保护等实验项目,用于培养学生古籍原生性保护的专业技能。文献保护技术实验室以培养学生古籍保护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立足于古籍修复、保护类实验的独特性、科学性,为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在实验教学方面提供物质基础,并利用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使我校成为古籍修复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古籍修复师鉴定基地。

七、结语

高等教育背景下创新“古籍修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验室建设的具有独特性与时代性。现正值国家、省市教育系统遴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关高校应加大古籍科技保护实验平台的建设力度,增强综合实力,为申报古籍保护类部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供硬件条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古籍修复专业教学体系的科学论证,为古籍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宏彦.国外古籍修复人才的科学培养对我们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4).

[2]覃燕梅.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4).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第4篇

关键词:龙门石窟石质雕刻品保护程序

Abstract:The Longmen Grottoes is an open-air unremoveable temple relic of large-scale caves,which contains large numbers of stone sculptures. Basing on the research of diseases in stone sculpture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works of the Longmen Grottoes.The author thinks that,the previous research,implementation and records of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are basic methods and procedures.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necessary of abiding by this process,which is also the conclution of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experiences.

Key words: Longmen Grottoes,stone sculptures,protection,procedure

世界遗产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即公元493年)前后,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断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现存洞窟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然而,这些珍贵的石窟艺术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保存完整者较少,且存在多种病害。对于石质雕刻品病害的描述,目前在国内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者往往根据各自研究的文物的特征情况自行描述,起到定性或定量地记录的作用即可。意大利的文物保护研究者将石质文物病害概括为25种类型,形成了一套在国际上有相当认可度的标准化语言。近年也有龙门石窟的石质文物保护研究者,在借鉴这套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龙门石窟的特点,将龙门石窟的雕刻品病害划分为风化脱落、结垢、断裂与裂缝、缺失、侵蚀、粉化、盐性结晶、表面沉积等八种类型1。

从石质雕刻品保护修复的角度,也可将病害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性深部病变,如断裂与裂缝、缺失,这类病害易造成雕刻品的结构性失稳,引起坍塌、变形等,采取的保护修复多为支护、锚固、粘接一类的加固措施。二是表面或浅层病变,如侵蚀、粉化、结垢、盐性结晶、表面沉积等,导致雕刻品表面材质退化、污损等,采取的保护修复措施多为清洗、表面补强等。

龙门石窟有着数量庞大的雕刻品,大部分是以洞窟为单元,遵照一定的佛教造像形制雕刻在石窟内部;另一部分则雕刻在洞窟外壁面、摩崖面上;也有少量的独立佛塔等,由于洞窟的大量损毁、坍塌,原来存在于洞窟内部的雕刻品现在也有相当的数量在外,成为露天雕刻品。洞窟内部的雕刻品和露天雕刻品的病害特征以及相应要采取的保护修复措施会有一些不同,但大体上都需要采取以下三个步骤:保护修复的前期研究,保护修复的实施,保护修复的档案记录。

一、保护修复的前期研究

在计划对石质雕刻品开展的保护修复之前,前期调研是必不可少的,调研的内容越广泛越深入越好,例如:开凿背景,雕刻技法,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保护修复历史记录,区域环境条件,病害现状等等。这些程序已经逐步得到规范,比较广泛地应用到雕刻品的保护修复工作中。

以龙门石窟双窑洞的保护修复实践为例,曾经在进行保护修复之前,对其病害现状作了完整的前期调查研究。内容包括:

1.双窑洞的背景资料:开窟时代、石窟价值、环境选择、营建技术、历史破坏记录、历史修复记录。

2.环境监测资料:气候、地理、微环境气象、大气环境、水环境、环境震动、生物危害。

3.地形测绘、地质调查:洞窟测绘、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岩性分析。

4.病害调查与分析:①病害描述:用文字、图片对应方式,不同部位,不同病害逐一描述。②病害记录档案:利用测绘、调查成果,以文字、照片、图纸、录像等形式记录洞窟病害。③采样分析:提取洞窟内石材病变样品,如结壳、硬壳、斑迹、表面沉积物、生物绿锈等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另外还需提取与洞窟石质相同层位、相同岩性的岩样进行测试分析。

病害现状调查与分析是整个前期调研的核心和落脚点,也是保护修复的开始,从病害类型、病害成因与结果的综合诊断来决定保护修复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在进行保护修复之前的前期调查研究中,有两点是经常被弱化的,所以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1.对雕刻品的文物价值的深入理解问题。决不能简单地把文物等同于当代的需要保护处理的物品来对待。文物的价值是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综合体现,一件文物携带着从它诞生之时、至其历史延续过程诸多的珍贵信息,对这些信息若不甚了解,而贸然施加保护手段,极易造成不当保护或保护性破坏。

2.研究分析病害与环境的关系问题。雕刻品的病变原因有很多,除了雕刻品本身材质的特性、雕刻工艺之外,与它保存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一件雕刻品或一个窟龛,不同部位的光照、温度、渗水、风蚀情况不同,病害状况就有所差别,换句话说,一种病害一定有造成这种病害的环境影响因素,只是有些环境影响因素比较易于鉴别,有些环境影响因素需要细致的研究才能探询得到。准确判断这种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是下一步采取保护修复措施的基础和关键。

二、保护修复的实施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保护修复方案,以保证实施的合理正确。方案应涉及保护设计的依据、保护修复的原则、病害治理设计、材料与工具、进度安排、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工程预算等方面的内容。

保护修复的具体措施一般来讲,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雕刻品的稳定性加固:雕刻品本身和窟龛存在断裂、缺损,引起结构上的不完整或不稳定,可以采取工程加固手段,如锚杆加固、化学药品粘接灌浆、支护、砌筑等,避免雕刻品的坍塌,保持结构的平衡和稳定。龙门石窟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洞窟及雕刻品坍塌、损毁现象普遍,70年代以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抢险加固工程,至90年代初,基本完成了东西两山重要洞窟和区域的加固工程,雕刻品稳定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观。

2.渗漏水的治理:渗漏水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其对龙门石窟这样的石灰岩质地的雕刻品。区域性的防渗覆盖、倒排水设施的修建、隔水阻水灌浆可以有效减少渗漏水害的发生。随着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渗漏水治理方法、新的灌浆材料也在龙门石窟得到实验和应用。同时,渗漏水治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循序不断地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3.露天雕刻品的遮护:选择性修造窟龛的窟檐、恢复已坍塌洞窟的窟顶,遮护露天雕刻品,可以防止雨水的直接冲刷、阳光暴晒,减缓由此引起的雨水侵蚀、温湿度骤变、微生物滋生,对露天雕刻品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建造窟檐保护造像雕刻的方法,在石窟营造的同时就已经采用。龙门石窟曾经在潜溪寺、宾阳洞、药方洞等大型洞窟修建不同材质和造型的窟檐,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缺陷是体量大,对景观面貌改变明显。近期,龙门石窟对一些小型坍塌窟龛进行实验性修补,用近似的山石模拟恢复部分窟顶,对外观的改变较小,又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2。

4.雕刻品的清洗:对于清洗,首先要明确清洗是对文物表面污染物的必要的干预行为,污染物对石材病变的发生、发展继续施加不良影响,表面的污损严重影响了其历史、美学价值的研究和展现,所以,采取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是清洗的方法技术问题。龙门石窟近年做的清洗主要有洞窟油烟结壳清洗、石灰岩凝浆结垢清洗、石质表面盐性结晶清洗等。油烟结壳的形成主是由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粉尘加速岩石风化生成硫酸盐和人为烟熏所致,严重影响了雕刻品外观,同时也是岩石进一步风化的隐患3。石灰岩凝浆结垢的形成主要是洞窟的渗漏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进而在雕刻品表面结晶覆盖。莲花洞北壁小龛石灰岩凝浆结垢的清除,恢复了雕刻的本来面目,为龙门石窟覆钵式塔造像题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4。

5.雕刻品表面风化层的加固:风化层的加固有多种情况,有的是对已经起壳、空鼓的部位填充和粘连,有的是风化层表面的补强和憎水处理等。对风化层保护处理材料的选择一直是个难题,但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强度不能太高、不产生会造成危害的副产物、强调可重复处理性,即不能妨碍采取其他的保护措施的操作。

6.残缺雕刻品的补全:目的是在于重建雕刻品的结构和稳定性,是对破碎或缺失的形象的完整性进行补充,恢复文物的可读性,与审美有关,同时也是一种保护措施。补全应满足可辨识性、可逆性和兼容性原则。

7.雕刻品的封护:对风化特别严重的露天雕刻品使用耐老化、透气、憎水、耐酸碱、粘度小、渗透性好、具有可逆性的保护材料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不实施这一干预。

针对龙门石窟这样的露天不可移动的石质雕刻品,保护修复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或阶段来考虑,即结构性的稳固与加强和表面病害的修复。石窟寺雕刻品区别于单体雕刻品的重要一点是,石窟寺雕刻品是直接在山体崖壁或洞穴中雕刻,与山体连为一体,它的保存、病害与地质环境密不可分。因此,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雕刻品和其依附的地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在以往的保护实践中,龙门石窟保护采取了大量的工程地质手段,开展岩体和洞窟的稳定性加固、洞窟渗漏水裂隙灌浆等治理工程,避免了岩体坍塌对洞窟和大型雕刻品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保证了洞窟和大型雕刻品的安全。其次,应该对雕刻品表面病害的修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表面微小裂隙、粉化、起壳、脱落、结垢、微生物滋生等等雕刻品表面病害对文物的损伤同样不容忽视,龙门石窟能够看到很多碑刻字迹模糊,雕刻品表面风化,碳酸钙结垢和微生物覆盖,油烟渍等污垢沉积等现象都是雕刻品表面病害日积月累的结果,极大地损害了雕刻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

一直以来,在石窟寺保护当中,雕刻品表面的处理常常遭遇质疑,比如对污损雕刻品的清洗,往往认为清洗是不必要的,甚至会破坏雕刻品。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认识清洗的目的,怎样正确地把握清洗的方法和程度,清除有害污物是保护雕刻品的积极手段,保护原状也并不意味着要保持污损的原状。同样地,适度地进行防风化处理、结垢清除、微生物清除是可以作到的。在保护雕刻品原状,尽可能延长其保存寿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展现它的艺术价值是保护修复的目标。

三、保护修复的档案记录

龙门石窟开凿至今的1500多年,它的保护史和破坏史相伴相生,现在龙门石窟惨遭破坏的遗迹随处可见,同时也能看到人字形排水沟、石构窟檐等保护性的遗留构筑物,但在史书中的记载则是只言片语,石窟开凿后保护设施建设,附属建筑情况,损坏情况,历代修补情况等,几乎无从考证。

现代的文物保护工作逐步提出规范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要求。2004年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对档案记录有专项描述,特别是在关于《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中明确提出:“文物古迹的记录档案也是他们价值的载体,真实、详实的记录文件在传递历史信息方面与实物遗存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详细规定了记录档案的内容要求。

在龙门石窟的保护修复工作中记录档案也日益得到重视,除了日常开展的工程注意保存所有资料外,集合了近几十年保护成果的石窟保护数据库的建设也基本完成。

从程序上看,档案记录是保护修复的后续工作,其实它贯穿于保护修复工作始终,是保护修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护修复的前期研究资料、施工设计方案、材料工具、施工日志、工程概算、验收报告、评审结论、维护建议等资料,以文字、图纸、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完整记录,整理归档,安全存放。既是这一阶段工作的总结,也是下一阶段保护修复的开始。

龙门石窟自上世纪50年代成立管理机构以来,石窟的保护得到了国内专家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60年代就开始了地质调查,气象、洞窟观察等工作;70年代至90年代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抢险加固工程,使东西两山的岩体和主要洞窟得到加固,岩体稳定性问题基本解决,洞窟渗水状况得到一定的遏制;进入90年代后期,注重保护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特别是2000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龙门石窟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整治,为石窟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强,环境与病害的监测、石窟的日常保养维护、保护技术的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文宗.杨刚亮.何晓.郭梦源.石质材料病变的环境影响作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科学出版社,2005年

2 陈建平.高东亮.龙门石窟小型坍塌窟龛的修复.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年1期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铜马衔;病害分析;文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K8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18-02

2010年5月至7月笔者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金属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术培训班,学习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理论知识,并进行了实践操作,对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ⅢM1:6出土的战国铜马衔进行了保护修复。下文结合这次培训,简介战国铜马衔的保护与修复。

一、器物概况

2006年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战国铜马衔,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该铜马衔通长21厘米,环外径4.0厘米,内径2.6厘米,厚0.8厘米,重119.65克。衔作两节式,以小环相衔接,两端为扁环形贯镳。通体布满颗粒状绿色锈蚀,锈蚀较致密、坚硬,器物表面硬结物,呈层状堆积,一环有两处粘接痕迹。

二、器物科学检测分析

要使受腐蚀的青铜器能够长期的保存下去,关键在于深入分析其损害因素,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对受损器物进行修复。

(一)材料成分检测

采用便携式X荧光能谱分析仪(型号为Thermo scientific NITON xL3t XRF Analyzer)对待保护器物进行成分分析。考虑到器物表面有锈蚀和硬结物,因此尽量选择锈蚀层较薄靠近器物基体的部位进行检测,尽可能降低检测的不确定性。通过检测该马衔合金成分为:铜46.52%、锡13.17%、铅39.22%、铁0.628%。可初步判断该器物材质为铜锡铅。

(二)氯离子硝酸银定性分析

在对器物保护之前,首先需要鉴别器物表面的锈蚀中,包括器物上采集的土样中是否含有氯离子,之后才可对下一步的保护处理做出判断。战国马衔保护修复中,共从三处取样:完整一节中部表面硬结物、完整环中部绿色锈蚀物和两环连接处。

具体滴定分析步骤为:将待检测样品倒入试管中,加入1∶2硝酸溶液后震荡令其充分反应,静置三分钟,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观察溶解现象和颜色。若完全溶解,则直接加入1%硝酸银溶液进行观察。若不溶解,则使用滤纸进行过滤,直到溶液变得清亮透明后,滴入2~3滴的1%硝酸银溶液进行观察。经过硝酸银溶液滴定,检测到完整环中部取样溶液轻微浑浊,说明含有少量氯离子,其他两处取样溶液清澈,无氯离子。

(三)绘制文物病害图

病害图其实就是文物更形象更准确、无文字的病害描述,是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对文物病害诊断结果的间接反映,绘制病害图的过程,也是对文物再次仔细观察和研究的一个过程。

三、保护修复流程

(一)采集图像资料:包括照像和摄像。

(二)文物基本信息记录: 包括文物登录号、来源、时代、质地、级别、尺寸、重量、保存现状(文物保存环境、器物本身病害状况)等,建立保护修复档案。

(三)分析检测:用便携式能谱仪对马衔基体部位进行成分分析,硝酸银滴定法检测氯离子,体式显微镜观察。

(四)清除表面硬结物(机械方法去除、化学方法软化)。

(五)清除有害锈(机械与化学材料去除)。

(六)粘接。

(七)缓蚀——BTA法。

(八)封护——Paraloid B72法。

四、清洗和除锈

文物修复最基本的原则是“不改变文物原状”,因此,根据原始资料以及后期科学的检测方法,在对器物不同部位的锈蚀产物、基体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订马衔清洗和除锈保护修复方案,尽量做到最少干预、可识别、可逆性原则,使其原有的风貌更加安全稳定地保留下来。

(一) 清洗文物

清理是为了除去器物表面上的土垢和硬结物等。首先用手术刀或牙签轻轻剔除器物上大量的土垢和浮锈,再用毛刷沾蒸馏水清洗,完成后用吹风机将器盖迅速吹干。对没有处理掉的表明硬结物和影响外观的锈蚀,将5%EDTA二钠盐溶液pH值调节到约为9,将其浸湿药棉敷在器盖上软化硬结物。20分钟后,在放大镜下使用手术刀和镊子等工具对土锈进行清理。在处理较薄且较硬的锈蚀层时,要格外小心,尽可能用手术刀轻轻平剔,避免划伤铜体。软化过程为软化一层机械去除一层,再软化再去除。对软化部位进行机械除锈。

(二)运用超声波与倍半碳酸钠清洗

配置0.3mol/L倍半碳酸钠溶液,将马衔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温度调至到10℃,时间为15分钟,将器物取出后放在蒸馏水中,用毛刷刷洗表面残留物,并用吹风机吹干。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清洗速度,提高除锈效率。

(三)用锌粉还原法使氯化亚铜转化为氯化铜

先用手术刀片剔除掉绿色有害锈,把锌粉放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调成糊状,用手术刀涂在有害锈的地方,过0.5h再滴加10% NaOH液。重复涂敷Zn粉和滴加5% NaOH 2~3次,即可将去除有害锈,然后将器物用蒸馏水刷洗干净。在青铜器清除有害锈过程中,对清洗效果,我们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检测氯离子,直至检验不出CI存在时为止。

五、粘接

(一)丙酮溶液对器物浸泡

马衔一环有粘接痕迹,由于粘接不牢固再次断裂。为了清除粘接口的胶体,用丙酮溶液对器物浸泡了二个小时,并用机械方法清除了粘接口的粘接剂。

(二)粘接

用环氧树脂类胶粘接马衔一环断裂处,先用油泥把马衔固定稳,然后把AB胶按照1:1的比例配置,涂在断裂处进行粘接。

六、缓蚀——BTA法

采用苯骈三氮唑(BTA)缓蚀方法减缓金属文物的锈蚀速度。BTA可与铜和铜合金形成不溶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的透明盖膜,而起到保护作用。锈蚀的青铜器经BTA保护处理后,可防止氧化物、卤素化合物和其它腐蚀性气体的侵袭,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青铜器。具体步骤为:配置3%苯并三氮唑(BTA)乙醇溶液;用软毛刷将BTA溶液由上至下均匀涂刷于器物内外表面;常温下自然风干,观察器物表面是否有白色晶体析出; 若没有白色晶体析出,则重复涂刷一次;若有白色晶体析出,则表明缓蚀反应完成;用棉签蘸取无水乙醇擦拭除去析出的白色晶粒。

七、封护——Paraloid B72法

封护的目的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形成一定厚度的表面膜,阻止和延缓外界环境中有害成分对青铜器的侵蚀,达到长期保护器物的目的。封护剂应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对文物外观改变小、耐老化、有效期长的特性。具体步骤为:配置2% B72-丙酮溶液;用软毛刷将B72溶液由上至下均匀涂刷于器物内外表面;常温下自然风干重复涂刷B72溶液一次,封护完成。

八、保护修复所用材料及工具

工具:镊子、手术刀、锥子、小刷子、洗耳球、带放大镜的台灯、放大镜、格尺、游标卡尺、电动打磨机。

化学试剂(AR):硝酸银、无水乙醇(分析纯)、丙酮、碳酸钠、碳酸氢钠、锌粉、双氧水、氢氧化钠、蒸馏水、B72、BTA、EDTA二钠盐、草酸。

材料:标签、取样瓶、化学分析滤纸、电磨机磨头、PH试纸、环氧树脂胶。

仪器:便携式X荧光能谱仪、体式显微镜、超声波清洗机。

玻璃器皿:试管、烧杯、量杯、量筒、漏斗、广口瓶(带磨砂盖)、洗瓶。

防护用具: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帽子。

九、建立文物保护修复档案

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依据国家文物局颁布的《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标准记录格式、将文物名称、收藏单位、文物登录号、文物来源、文物时代、文物材质、文物级别、提取日期、提取经办人、返还日期、返还经办人、保存现状、病害状况等基本信息详细记录之外,还要将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步骤、科学检测分析、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工具仪器、材料、方法、效果等直接或间接干预文物的细节记录,撰写文物保护修复日志,可将文物保护修复前的基本状况及修复过程详细记录,以便为今后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马清林,苏伯明,胡之德,李最雄.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