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分析

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是一种具有促进性作用意义的职业院校教育发展方式与措施,在职业院校的教育开展以及职业院校进行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中,应用一直很广泛,并且对于职业院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也具有较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与意义。某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在教育开展与人才培养中,提出了“312”教育发展模式,通过进行3项工作开展与1个文化营造、2个基地建设,在教育开展与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化校企合作、同时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取得突出的教育发展成绩,下文将结合该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校企合作教育发展模式,对其发展模式的具体方法策略以及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论述。

1 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发展模式概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现的重要方式策略,在职业院校教育开展中的应用一直比较广泛,对于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作用影响也一直比较突出。某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在进行高技能型技术人才培养以及教育开展中,就通过建立“312”校企合作发展模式,通过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开展3项工作、营造1个文化、建立2个基地,形成一个全面并且完整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模式,对于该技工院校的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实现,都起了极大积极促进与推动作用。某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的“312”校企合作发展模式中,“3”是指该技工院校为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进行了企业冠名班的开设,同时以校企共同实施教学、企业助学的方式,促进学校重工工程机械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企业进行所需的重工工程机械技工人才培养实现;其次,该技工院校“312”模式中的“1”则是指学校为营造职业教育的新氛围所提出的打造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策略,不仅在校园环境以及文化建设中融入了大量的企业文化与元素,同时在进行校园实训基地管理中还引进了企业管理的先进文化理,对于学校教育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并打造了一定的基础;最后,通过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学生顶岗实习基地“2”个基地,来加强职业教育开展中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直接培养处企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

2 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312”发展模式

2.1 职业教育开展中“3”项工作的确定

某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在进行职业教育开展中,为了学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在建立“312”校企合作发展模式中,首先提出要开展3项工作,以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即在学校教育开展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开设企业冠名班以及实施校企共同教学方式、开展企业助学策略等。首先,学校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发展时机,在教学发展中通过与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单位之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学校开设由合作企业冠名的教学班,并以正式挂牌成立方式,建立合作发展关系,形成教学发展策略,来促进学校教育开展与发展进步。此外,学校教学过程中所开设的企业冠名班,还通过企业沟通,应用专有的教学模式,由学校对于学生进行两年的基础理论以及基本操作教育培训后,再经过半年专业强化培训,并在合作企业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训练,最后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由企业进行择优录用。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于学校教育发展以及企业人才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其次,该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的发展模式中,所开展的3项工作还包括校企共同教学与企业助学两项工作,这两工作分别是指,在学校进行企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使企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2.2 教学发展中1个文化的打造和2个基地建设

首先,在职业教育发展与建设中,教育氛围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某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在进行教育发展模式的制定与建立中,就将校园文化以及教育氛围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专门制定了1个文化打造的工作方针与策略。在校园环境以及文化建设中不仅融进了大量的企业元素,同时,在进行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管理中,还引入了企业管理文化应用到学校实训基地的管理中,将企业元素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打造全新的职业教育文化氛围,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建设发展。此外,该技工学校教学过程中还不定期的进行各种宣讲会与报告会等文化活动举办,以在学校教育开展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与教学文化氛围。而在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中,为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定向的人才培养,还专门进行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学生顶岗实习基地两个基地的建设,以充分实现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满足社会与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促进学校职业教育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教学发展模式作为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教学发展的重要指导,在学校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发展模式的分析,具有较为突出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晓雨,刘琳,刘朝禄,金盛,刘元勇.“城校互动”职教模式下“标准+任务”院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

[2] 李凤乔,陈萍,陈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培养技能人才新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3).

[3] 杨勤燕.技工院校专业技能课“游戏模式”教学的研究――浅谈游戏教学法在物流专业课堂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版).2012(10).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文化;文化建设;文化因素;校园文化

教师教育文化是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教育发展规律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是教师的教育理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格魅力、精神风貌等的总和。教师教育文化对学生课业的学习,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学校的长远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教育文化的引导、熏陶和感染作用有利于强化教师职业理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从而提升教书育人质量。加强教师教育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师范院校和设置师范专业的院校的共识。

教师教育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在发展过程中不是特立独行的,而是处在西方教师教育文化、传统教师教育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包围、交流和碰撞之中的。教师教育文化建设,既要突出教师教育文化的创新发展,又要关注教师教育文化所处的文化背景。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影响教师教育文化建设的文化因素,有利于搞好教师教育文化建设。

一、 大胆借鉴西方教师教育文化,增强建设的开放性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大众化、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的发展就是各种文化不断碰撞、交流、传承与创新的过程。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是快速提升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有一条重要的客观规律,那就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新时期教师教育文化建设,要积极顺应这一规律,面向世界,广泛吸收和借鉴西方教师教育文化的有益成果。

西方教师教育文化起步较早,成果丰富,在过去一个时期已经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西方著名教育理论家提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注重追求自我实现的教师观、现代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等,不断被介绍和引进,并得到广泛的认同。他们强调教师专业发展是基于自我发展的要求,对教师的成长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影响,认为“一种更为全面的教师教育方法,即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优先培育教师的个人特征,尤其是针对教育事业的价值和态度,比如专业的奉献精神、正义感、责任感和对教育真挚的爱等”,重视教师职业的效能感和幸福感。突出潜在课程对于教师教育文化建设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方式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更容易深入人心,发挥其弥散性价值。重点采取教学反思、对话、行动等手段,通过“为人师表”式的反思和实践,推动教师自我计划、自我行动、自我调整、自我反馈,把外界的规范转变为内省式的要求,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埃利奥特提出的“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凯米斯等人又进一步提出的“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等观点,能够促进教师从重视认知水平转向重视实践体验,实现行为上的自觉认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马卡连柯在《教育诗》中提出给犯错误的学生写纸条的方法,德国现代教育家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等。这些都为我们在进行教师教育文化建设中融入各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在开拓国际教育视野、紧跟国际教师发展趋势的过程中,要防止全盘照搬西方教师教育文化。对于那些仅仅适合西方文化背景而与我国文化相悖的教育文化和做法,比如将个人主义作为教师文化形态的特质定位、过分追求自由等,要善于取舍,否则就会邯郸学步,影响我们教师教育文化的建设成效。

二、积极吸收传统教师教育文化,增强建设的厚重性

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文化建设,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一切优良的传统教师教育文化,同时结合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时代要求,不断推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发展。

在我国百年教师教育中积淀、形成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教师教育文化。传统教师教育文化紧紧围绕教师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生动反映培养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理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人格特征等。要认真总结百年来教师教育的传统经验和历史教训,研究那些长期形成的、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活力的成功做法,梳理出教师教育文化中应该传承和创新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多年来被广泛认同的共同教育理想、价值取向、制度建设、道德规范、育师氛围、话语环境、文化活动、专业素养培育、行为养成等。韩愈在《师说》中首次明确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教师教育文化倡导坚定的教育职业理想和强烈的职业意识,推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的职业境界,注重教师的人格塑造,在行为上以“为人师表”为行动指南。在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活动方面,坚持以“育师”中心,与师范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充分体现师范特色,拥有“重师德、铸师魂、练师能”的良好话语环境。具有与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校纪校规、良好的校风,引导师范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优秀的传统教师教育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却非常厚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染力,能够引领教师的情感、能力和智慧得到快速升华、提高和发展。

当然,传统教师教育文化中也存在与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比如:强调整体主义、整齐划一,重视和关注群体文化价值,教学往往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不够关注和支持;师范性与学术性协调性不够,习惯于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重视具体经验,对教育问题的很多认识主要是从对经验的直觉中获得的,缺少对教育的深刻思辨和抽象理性认识,缺少对教育科学的高度关注,导致知识的学术性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导致创新意识的欠缺。有鉴于此,对于传统教师教育文化,必须在理性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三、大力借助大学校园文化,增强建设的学术性

随着国家师范教育政策的调整,过去的“师范教育”逐步转变为“教师教育”,以往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培养师资转变为所有院校都可以培养师资。这样,一般院校开办有师范专业,而师范院校也开办有非师范专业,有的原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与其他高校合并组建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就不再是纯而又纯、专而又专的东西,教师教育文化也就成为了整个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里各个专业或学科存在发展强弱、地位高低的差别而形成强势专业文化和弱势专业文化。由于历史原因,教师教育专业的地位不高,专业课程建设水平较低,师资队伍发展滞后,教育学等的学科价值和学术地位不易得到广泛认可,教师教育文化往往处于弱势专业文化的地位,被大学其他强势专业文化所同化,淹没在其他强势专业文化之中。比如,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不是针对教师培养的特点和规律,而是跟着其它专业跑;具有师范特色的文化活动正在被强势专业的各种活动所替代。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仅仅在于有没有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或教材教法等课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培养目标和特色逐渐弱化。

教师教育文化建设,要能够在弱势中看到希望,善于利用大学校园文化去推动教师教育文化水平的提升。首先,要借助强势专业文化增强教师教育文化的学术性。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包括体现师范性的教育学知识,而且包括学术性的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教师教育文化追求的应当是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而单纯师范专业院校的教师教育文化往往师范性有余,学术性不足。大学校园文化为促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平台。强势专业文化往往以学术性见长,可以对教师教育文化进行影响和渗透,弥补师范专业学生学术素养的缺乏,实现学术水平的提升,使师范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和深化,知识结构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而更趋优化,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通过资源共享优化教师教育文化的建设条件。教师教育文化需要全校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教师教育专业需要与其他专业一样充分享有全校各种资源、享受平等的权利和责任,要争取其他院系的优势资源对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给予制度、物质等方面的支持,如向师范生开放课程、图书资源、实验室等。一所大学的教师教育文化,需要通过整个大学的师生,而不只是师范专业的师生,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选择、积淀、凝聚发展而成。

总之,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文化建设,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瞄准先进文化的建设目标,努力寻求对教师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充分认识西方教师教育文化、传统教师教育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对当前教师教育文化发展的利与弊,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从而推动教师教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培养大批优秀的“未来教师”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7-29.

[2]【菲】昆萨炳.教师个人特征中的价值与态度:走向教师教育改革[J].熊建辉等译.中国德育,2006(2).

[3]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

[4]张伟.教师文化建设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江苏教学研究,2010(5).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毕正宇(1972- ),女,湖北黄冈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教育管理基本理论;张进(1990- ),男,贵州纳雍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CX110020E,项目主持人:张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12-0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颁布,党和政府已经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开展关于发展模式的研究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一、主要研究成果回顾

1999~2011年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描述,大多属于实证性研究,即针对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一系列现实性问题和困境,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和逻辑实证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的描述

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方面,部分研究还将视角延伸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现状上。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主要是观念上认识不足、物质上投入不足、结构上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上教师队伍水平不高。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研究者认为西部职业教育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价值取向“一元化”以及价值追求失衡等方面的困境阻碍了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以甘宁青民族地区为例,从办学体制而言,以政府投资为主,办学体制僵化,融资渠道狭窄,责权利不清晰,限制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从结构体系而言,学校布局分散,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与高职、普教、成教沟通衔接不畅;从办学模式而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发展缓慢,目前仍以“校校联合”为主体,通过借助经济发达地区合作学校的教学资源来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从专业设置而言,多数专业与东部学校相同,仅有少量特色专业,且发展不充分;从专业设置而言,甘宁青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多数专业与东部学校相同,现仅有少量特色专业,且发展不充分;从技能训练而言,因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方法很难保证、技能实训基地匮乏等因素导致技能训练薄弱。①

(二)发展对策与战略的选择

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具体体现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必然引起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必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随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技术开发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应加大职业教育办学力度,创建职教园区,校企多元合作,学校、行业联手走职教集团化之路,探索出不同形式的职教发展模式。而建构地市统筹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改革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性探索。因此,只有以“西部特色”为突破口,理清发展思路,引导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标准四方面协调一致,才能创造适合西部发展的、有西部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适合西部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需要顾及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发展模式的机制设计则需要有赖于对这些因素的整体把握,进行发展策略与战略的选择。有研究者对城市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化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并认为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的改变,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及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发展。也有学者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问题进行调查,从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心理及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背景等方面作了相关分析,认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没有为后来的劳动力转移奠定技能基础,其本身的发展也远远不如普通教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提高到开发人力资源的高度上去认识,必须提高到快速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上去认识。

也有研究者针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实现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从下列战略入手: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面落实政府责任;二是增强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三是以县为主,促进农村支教发展;四是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五是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形成相应机制;六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七是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机制;八是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为了使中等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彰显政府责任,调整越位,弥补缺位,明确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行为,在这一宗旨下构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体系。必须以强化政府行为为核心,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为保障,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点。

二、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研究的内容相对比较集中

1.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这主要是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来切入,如徐长发、雷世平等研究者从不同的维度来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从区域经济学视角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实质即在实践中探索出来,并被抽象和提炼而成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配套政策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态度、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②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环境下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的方式、途径与方法。对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概念的界定,无论是作为一个实践过程,还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配套政策以及理念、态度、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系统的途径与策略的统一体。

2.在学理层面上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如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研究,有论者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认为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包括问题、环境、压力和解决方案四个基本要素。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体现为不同的发展要素组合,不同的发展要素组合体现出不同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特点,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体现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方法是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充分利用促进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及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短期刺激的教育环境因素的同时,注重于创新机遇,不断寻找乃至创造各种有利于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以实现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平衡、持续发展。而区域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模式,应该说是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一种最优的选择。

(二)交叉研究取向,诸多领域相互渗透

很多研究者分别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视角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及战略。例如,杨海燕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现实问题的分析,对有关城市化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该研究首先以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基础,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改变进行归纳分析后,探讨了职业教育如何通过改变我国的就业结构以适应并促进经济结构的改变。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综合论述职业教育对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稳定、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以及社会公平问题的作用。再次,从人口发展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功能,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构成、户籍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最后,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分析,从七个方面提出了为适应和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建议。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夯实实证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舶来”阶段,即仍还在引进和借鉴外国先进教育经验的阶段。与中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实践相一致,对具有本土性、多元性与适应性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性研究还相对不足。因此,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应结合具体问题,加强对相关问题的探索。

1.加强政策执行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政府行为和责任,政府的职能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育政策指导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中,教育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中央与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律与政策,但由于执行环节存在诸多问题,这些政策的宏观指导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通过对文献的归类,笔者发现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几乎没有触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领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在主要策略上着眼于内部系统的重组,与外部客观条件的利用相配套,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执行研究。

2.加强教育评价研究。教育评价研究对于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本文收集到的研究文献来看,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而直接涉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评价机制研究却明显缺席。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如实施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模式本身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以及模式中可进行评估的要素等,都需要通过一系列标准来进行评价,以衡量发展模式自身的价值。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执行情况,亦需要相应的评价机制来及时做出反馈。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教育评价研究的现实性需求依然没有得到回应,故而急需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

(二)避免研究误区

1.合理选择研究层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应层次清晰、有所侧重,合理选取研究层次,才能更好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提供指导。以往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过于宏观的层面,导致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中观、微观研究缺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组成,对于两者的研究必须在统筹的基础上,避免泛泛而谈,要在系统理念的指导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问题的归属在相应的教育层次上先进行准确定位再进行研究。尤其是在发展模式的研究方面,所涉及的问题更应明确化,切不可笼统对待。

2.引入交叉研究方法。交叉研究就是不同学科或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引入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既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深入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已经验证了这一趋势,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运用相关学科和领域中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如区域经济学和系统理论等研究视阈与方法的引入,采用“问题―对策(建议)”这一实证研究模式,将相关学科和领域的方法与理论应用到相关课题的研究中。应该看到,无论是站在研究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度,还是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来看,甚至具体到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都无法较全面地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与建构,而一旦将这些研究角度系统地统一起来,对于增强相关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将大有裨益。

(三)合理配置科研资源

资源是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等要素的总称。相应的,科研资源可以理解为某一研究领域内的人员、物力、财力以及信息(如课题)等要素的总称。从本文的文献研究来看,有相当部分的研究属于重复性研究,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例如,有部分研究课题实际上是用宝贵的科研经费不遗余力地描述相同的问题,诸如投入不足、师资短缺等,却鲜有文章对这些问题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建议或策略。同时,研究的方向过于集中,无形中也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科研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许多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过于集中在单纯的 “问题―对策”研究,而明显忽略对其他基本现实问题的深入探索。如对于相关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研究及发展模式的评价研究,就明显存在缺位的问题。合理配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的科研资源,是提升科研质量和丰富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中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需要向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推进,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将理论研究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寻求一种真正适应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注释]

①赵翔宇.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6&CurRec=3&recid=&filename=2009180705.nh&dbname=CDFD2009&dbcode=CDFD&pr=&urlid=&yx=,2009-03-01.

②徐长发.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

[参考文献]

[1]侯阳阳.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

[2]邱永成.论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

[3]杨秀军.湖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200607

5525.nh&dbname=CMFD2006&dbcode=CMFD&pr=&urlid=&yx=,2006-03-01.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文化教育 重要性 策略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和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的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但是,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未重视将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教学之中,致使学生进入企业就业后存在诸多问题。

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文件明确地指出了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深厚的职业素养,要二者兼备。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应该提到重要的教学日程。如何选定企业文化教育内容、采取何种方法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如何将企业文化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有机融合起来,是职业教育必须重视,也是势在必行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教育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却存在以下种种不良现象:有些毕业生嫌企业一线工作累,工作时消极应对,甚至迟到早退;有些毕业生刚进企业嫌工资低,频繁跳槽;有些毕业生工作时我行我素,缺乏与同事沟通合作的能力等。凡此种种,都说明这些学生职业道德较差,缺乏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遵纪守法意识。就本质而言,都反映了在校期间企业文化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不足。从当前情况看,有些职业院校对企业文化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也对在校期间的学生开展了企业文化教育活动。综合起来,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一是在学生入学后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 嵌入企业文化教育的内容;二是开设相关的企业文化选修课;三是请企业有关方面领导和技术骨干到学校通过讲座形式介绍企业文化;四是学生通过工学交替或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企业文化。

以上几种企业文化教育形式,对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文化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几种形式有些耽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有些只是对企业文化表象的解读,有些只能使学生对企业文化形成局部感悟,都存在各种不同的局限性。职业素养需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来陶冶,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有机地把企业文化教育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期间始终把专业知识学习与企业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达到水融的状态,从而使他们在毕业时对企业文化就能有全面地了解,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职业院校还需要从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高度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把企业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全过程。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的热潮。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企业文化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精神,二是价值观念,三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和企业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把企业员工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要素的总和。

一般研究认为,企业文化具有自己特有的功能:即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融合功能、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作用非常大。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和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他们根据研究数据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职业院校对学生培养的目的出发,企业文化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企业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企业成员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要素灌输给学生,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就业及适应企业、融入企业做好充分准备。所以,选择企业文化教育内容主要应该注重以下方面:

1.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绩效的指导思想,指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目标、生产条件、生产技术水平所制定的经营与管理企业的一种基本设想与科技优势、发展方向、共同信念。这种指导思想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运作方式和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2.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提倡的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员工在生产、生活各方面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企业精神体现出企业内在的一种品质和追求。对学生进行企业精神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企业对员工的思想、道德、品行等方面的要求,使他们在校期间能自觉加强关于职业素养方面的修养。

3.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指企业对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定位和员工对自身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所起作用、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准则的观点。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教育,能够增进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4.行为准则。行为准则是企业规定的员工必须遵循和服从的约束条件,主要指企业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行为准则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行为约束能力和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意识。

5.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指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是非观念和对假恶丑的辨析能力,以利于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能够敬畏生命、关爱他人、崇尚真善美,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合格公民和职业人。

6.企业荣誉感。企业荣誉感是指员工对企业名誉的爱护和为企业创造荣誉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企业荣誉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强化学生在校刻苦学习专业技术,以后为企业改革发展建功立业的责任意识。

通过以上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自觉增进职业素养。另外,引导和教育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强化专业化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以最前沿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学生,为学生毕业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策略

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向度、多种方式进行。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建立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出发,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职业教育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趋势,可以采取“三三三”教育策略,即通过三条途径、运用三种方法、形成三种模式。

1.通过三条途径。第一,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是职业院校根据所设专业,从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出发,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骨干与专业教师共同组建的教学指导机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全面参与专业建设,负责制定教学大纲、教材编选、设计人才培养标准、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组织指导学生实习等。其目的是通过专家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及时地了解企业、熟悉企业、感知企业文化,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以更好地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除开展常规教学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还可以联谊会、教产合作研讨会、共育人才恳谈会、就业洽谈会等形式组织校企之间的研究和交流活动。

第二,开设企业文化教育课程。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企业文化应该成为学生培养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很有必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作为课程的企业文化教育要从企业文化中筛选出主要的内容,组织成为一定的知识体系,编写出企业文化教育教材,可以开设文化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企业文化知识教育,对企业文化有比较系统的把握。囿于教学时数的限制,也可以将企业文化教育渗透到相关课程中开展教育,以使职业院校将企业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积极组织策划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如在学院营造一种企业文化氛围,举办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建立企业协会,以企业文化准则和企业精神来规范其活动内容。

通过以上校内的企业文化教育形式,可以使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得到充分融合,还能帮助学生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对企业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知。

2.运用三种方法。第一,创设企业环境,开展模拟实践。职业院校可以利用现有条件模拟企业环境,以老师为管理者,学生为员工,创设企业环境,并自行提炼企业文化,不断总结,建立起系统的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乃至精神文化,并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真实的认知,产生自省与自我成长的动力。这些方式有:开展有关的模拟大赛,例如,网络营销大赛、物流技能能大赛、导游大赛等,将具体的工作过程置入活动中来。学校还可以创建模拟公司,例如,速运公司、物流公司、旅游公司、翻译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公司组建、模拟制定出各自公司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进行贯彻落实,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一个企业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二,请进企管人员,宣讲企业文化。高职院校可以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开展系列讲座,或邀请社会精英或专业人士走进校园,提供实践知识,宣传企业文化。通过成功的企业家与青年学子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探讨,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和企业家的精神魅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努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更好发展自我。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每周轮流为学生上课,通过学习,让学生在直接感受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企业文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第三,开展工学交替,送进企业培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及参观考察等方式将学生送进企业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育人才的一种途径,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企业文化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工学交替指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一个阶段的知识理论和学校的技能实训后,安排学生到企业参与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企业生产和企业文化,使学生获得企业工作岗位的认知和初步操作技术,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另外,还可以采用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是学生完成在校的全部学习任务后到企业开展毕业实习的教学活动。在顶岗实习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位的学生都有各自明确的任务,要恪守企业的工作规范,遵循企业规章制度,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充分感受和践行企业文化。这样能促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服务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能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3.形成三种模式。第一,引进企业开设车间或工作室。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化,职业学院可以引进企业与院校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建设生产车间或工作室,职业院校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科技攻关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生产车间或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活动,真实地感受和体验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

第二,实行学徒制。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师傅和徒弟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实行学徒制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具有特殊的功效。通过学徒制,学生可以从企业技术骨干的身上直接感受到企业人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师傅也可以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克服行为缺陷、提高企业文化认知水平,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推行,还能有效整合利用地方的优势资源,总之,是一举多得。

第三,成立教育集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新形势下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就业,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企业与高职院校融为一体,这样,学生的身份既是学生,又是未来员工。从入学到毕业全程随时都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处处都要受企业文化的制约,这对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树立职业意识、明确培养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学生感知、体验、践行企业文化的最佳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怡.高职教育呼唤企业文化教育[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2]王琦.论企业文化教育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7).

文化教育行业发展范文第5篇

一、高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高职院校是高职文化的教育的载体。高职文化教育包含了多重的含义:校园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高职文化教育在学生高等教育阶段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会对学生以后的个人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高职文化教育,对于构建高职特色的文化教育体系,对于发展高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对于高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高职文化教育的进行,更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对于高素质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二、高职文化教育的现状

由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不长,在各大高职院校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对文化教育发展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造成了文化教育发展与职业技能教育发展不配套的现状。

在社会大力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并没有积极响应国家与社会的号召,只顾着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在文化教育方面缺失较为严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大量的职业教育课,并且要求很高,让学生不得不将大量学习时间投入到职业技能学习当中。文化教育只作为一门选修课,这样,学生本身受到文化教育的机会更是减少。这种现状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许多高职毕业生只能拥有一定的实践技能,而在文化素养、与人相处、社会公德意识方面缺失严重。

三、高职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文化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许多问题:

(1)从社会方面来讲,高职文化教育依然缺乏相关法律、政策的支持,在高职文化教育出现障碍的时候,不能寻求相关法律的保护与支持,这给高职文化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同时,社会对于高职文化教育的认识不够,以至于高职院校在文化教育方面产生严重脱节。

(2)从学校方面来讲,高职院校文化教育缺乏经验,且没有对文化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成为高职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文化教育课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对于文化教育课的考核相当放松,并且还缺乏相关的高文化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及教学资源。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与社会需求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文化教育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就业问题,对于学生及学校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以及学生家庭对于学生个人的就业问题看得过于着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文化教育的要求降低了。再加上学校本身对于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无形中也影响了文化教育在学生当中的重视程度。并且,学生在课余时间,不能够从学校图书馆等场所主动吸收文化知识。就高职学生本身而言,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合理规划,对于自己的学习与就业、个人文化素质与发展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这也是高职文化教育不能得到提高的原因之一。

针对高职文化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高职院校、社会、学生应该考虑以下策略,以促高职文化教育的发展:

(1)教育部门应该联合相关法律机构,对高职教育以及高职文化教育作出具体的规定,增加相应的高职文化教育政策,以规范高职院校文化教育方面工作的不足,为高职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武器,促进高职文化教育走向正规化、科学化。

(2)高职院校应该增加文化教育课的数量,如在原有专科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历史、哲学、文学方面的教育,通过文化教育熏陶,促进学生个人文化素质的发展。同时,应该配备素质优秀的文化教育教师,雄厚的师资力量是高质文化教育的保证。在学校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必然会感受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3)高职院校应在图书馆增加文化教育的书籍,并且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文化书籍阅读。此外,学校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开展“文化教育”主题的读书活动,通过活动比拼以及读书活动的宣传效应,增加文化教育在学生中的地位。

(4)高职院校可以在文化教育方面定期举办文化教育晚会、文化教育演讲、校园文化活动等。文化教育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相对于课堂的言传身教,趣味性较强的文化教育活动更容易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文化素养。

(5)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穿插文化教育的内容。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因此,职业教育的课堂应该变得丰富起来,从单一的职业技能教学变为职业技能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全方位教学。这样,学生的文化教育就会在教师的点滴讲解中逐渐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