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融媒体背景;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与实践

一、引言

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是电视新闻领域中的重点研究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在融媒体背景下媒介方式快速发生转变,必然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使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对以往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相关的研究进行深入研究表明,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转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长时间的积累与推动下不断融合、演进[1]。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多种媒介载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资源融通的融媒体。根据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各种特点,必然会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提出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研究,致力于在融媒体背景下,创新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并通过实践的方式证明该创新路径的有效性,为促进电视新闻传播途径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二、融媒体背景

融媒体指的就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又能够结合不同媒体,由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共同构成具有资源互通性的新型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主要针对宣传、人力以及内容进行整合,能够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媒体整合到一起,实现资源融合的最大化。融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为:具备成熟的媒体市场、大众传播途径广泛、媒体与利益不存在直接关系以及信息传播具有明显针对性,由此可见,相比传统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具有信息多样化、受众范围广的优势,基于此,本文进行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与实践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三、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

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创新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一方面是媒介方法引导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媒体形态引导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第三方面是传媒人群扩大化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针对这三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实现对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

(一)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

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现了从单一到综合的演变。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中,传统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主要依靠独立媒介实现,导致其在媒介传播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结合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完全能够实现构建信息传输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信息互通,逐渐演变为综合平台[2]。结合谭天教授在谈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演变过程中指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实现从传统媒体向多媒体融合平台中的重大转折”。由此可见,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与融媒体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结合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不再是线下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线上传输的方式,打造个性化的电视新闻传播综合平台。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的演变,能够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速率[3]。总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在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同步传输以及有效性数据的传输,并且在当下社会时代社会背景下,支持多个终端媒介对相同新闻进行传递,此种方式更是激发了大众对新闻的热爱,并做到了对电视新闻用户的拓展。

(二)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可视化演进

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不再局限于电视或报纸期刊,而是将电视新闻采用一种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可视化处理[4]。在融媒体背景下以UGC为核心,针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整合内容。通过融媒体背景新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以UGC为核心整合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并利用融媒体背景下的多种媒介,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提供资源数据。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对交互信息的三维建模等手段,将记者多渠道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融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电视新闻传播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仿真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即便无法对事件重演,但同样也可使人们在虚拟场景中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5]。例如,周杰伦与邓丽君的同台演唱,这一事件的原理便是动态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此种方式使人们感知事件,做到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可视化演进。

(三)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专业采编到大众参与

在融媒体背景下,传播媒介和传播形态的颠覆性变化,伴随新闻采编手段与编辑技巧的广泛普及,造就了群众广泛参与的新闻传播途径。不同于传统的专业采编组,融媒体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人人也可以成为一个热点新闻的助推节点。大众生活中的任何一点新鲜事,不再需要专业记者的猎寻,事件的亲历者、围观的热心群众都会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当作简易摄录设备记录下新闻发生的全过程。大众参与的新闻传播具有及时性与真实性两大特点。及时性体现在,新闻发生的同时,大众充当的“采编组”就已经就位,实时的记录下了事件的全过程,并且是从多个视角同时记录,再通过近于同步的方式到各个新闻传播平台,用实况转播的方式记录着身边事,能够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互动参与新闻评论,甚至能够左右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是传统新闻产业难以做到的。真实性体现在,新闻报道员不再是第三者视角的专业记录人员,而是变成了新闻事件的亲历者或者参与者,报道新闻时的措辞组句都带有了事件相关人的情感因素。由于是事件相关人,对事件的了解和理解就更为深刻,传达给受众的新闻信息就会更深、更远,同时,新闻受众得到的是第一手的资讯,感受的是讲述者真实的情感倾诉,这样的意境更为容易形成共鸣,将新闻受众带入到新闻事件中,仿佛亲历者一般读取新闻事件。这个真实性特点也是融媒体背景下广泛传播特质带给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深刻创新。融媒体的广泛参与普及了新闻采编的专业技巧,拉低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技术门槛,新闻稿件的编制得以大众化参与,拓宽了新闻传播的途径。融媒体的到来,拓展了新闻传播的平台,丰富了新闻传播形式,拉近了新闻传播机构和受众的距离,颠覆了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现了从理念、展示方法甚至观众参与方式三个维度的创新。

四、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践

根据上述在融媒体背景下,提出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将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应用在实践中。例如,在早期人们仅依靠电视获取新闻信息,但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可直接使用终端手机设备实时接收或发动信息。并且在融媒体背景下,人们也可以在终端媒介上利用了解新闻事件,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此种现象便表明了新闻主体已经发生了转变。除此之外,在融媒体背景下,每一人都可以称自己为“记者”,社会群体将其自身看到的信息上传到网络媒介中。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后,从而在社会中产生热烈讨论,此种舆论现象也称之为新闻效应,也正因新闻传播主体对象的增多,当下时期也称之为“自媒体时代”。在这种时代下,社会群体、媒介平台、新闻产业三者之间的信息能够充分实现在网络中交互。针对某个发表的新闻,多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这也使得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的面向主体更加丰富。为了确保在多元主导社会背景下新闻的积极效益,应尽量降低在新闻前的“审核人”,降低新闻的议程,并重构新闻在市场传播的主体格局,接收大众对新闻的点评,从而使得新闻传播覆盖面更广。但是作为职业媒体人,还需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发现融媒体蓬勃发展造就的新闻广播事业繁荣背景下同样存在着短板甚至风险点,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才是职业媒体人的职责所在。问题表现为融媒体的广泛参与性导致新闻稿件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观点不正甚至道德水准低下的稿件充斥其间,污染了观众的视听,也容易形成新闻误导。在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的实践中,需要对所有融媒体平台中播送的新闻进行审核把关,建立稿件审核发表的标准化规范,明确分类以及审核要点,用严格的条框筛选掉质量低下的新闻稿件,推送积极向上、质量优良的新闻稿件,才能为观众奉上有品质、有内涵、有意义的佳作。由此可见,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在实践中的优势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受众能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多种媒介获取信息,同样新闻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上述媒介传播新闻信息。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研究,明确融媒体背景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所赋予的价值,能够明确融媒体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与媒体背景的变化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已经尽可能地对本文研究进行了完善,但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在于没有针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主体方面进行详细研究,这一点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通过上述研究,能够为促进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专业性建议。

参考文献:

[1]韩舒宜.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03):43-44.

[2]霍学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途径[J].中国报业,2020(16):32-33.

[3]张威.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创新理论[J].西部广播电视,2019(04):76-77.

[4]阳.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传媒的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有线电视,2019(08):87-89.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 边疆 传播途径

在汉语里,传播是指长久而广泛地宣布、传扬。在英语中,传播(communication)是指传递、交流、通信、传达、交往、沟通、传染等①。传播主要由传播者、接受者和信息三要素构成,同时必须通过一定途径才能实现传播。传播的途径一般可分为口语传播和书面语传播。口语传播以周围人的口耳相传为主,书面语传播则可以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实现。

为了调查“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选取六类不同职业的人为调查对象,同时兼顾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文化程度等信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

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我们综合了分群体调查和不分群体调查两种方式,在不分群体调查中,要求调查对象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周围的人等几种传播途径中做单选题,选出一种了解、接触“十大流行语”的主要途径,不可兼选其他途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在不分群体调查结果中,发现“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主要以网络为主,广播电视次之;书刊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较新兴媒体有大幅度下降;通过周围人的口耳相传这一途径所占比例较小,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现代人比较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少依赖别人进行学习。

不同的群体对2008~2014年70个“十大流行语”的认识了解,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同一个群体对各个流行语,认识途径也可能存在差异。在分群体调查中,我们选取了大学生、教师、公务员、公司白领、媒体工作者、农民等六类群体为调查对象,每类群体各选20名代表,让他们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周围的人四个主要传播途径中进行多选。调查结果见表2。

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接触“十大流行语”,这与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主体不无关系。广播电视途径次之,通过与周围的人学习交流位列第三,这说明大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学习途径。书籍报刊途径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少,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阅读书刊的时间远远少于使用手机、电脑上网的时间。

对教师这一群体分群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主要通过书刊接触流行语,其次才是网络,说明教师这一职业比较倾向于通过传统媒介来学习,同时也能够使用网络了解接触流行语。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的教师群体全部为大学教师,大学教师面向的是年轻有活力的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这就要求大学教师要与时俱进,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相比之下,教师通过周围的人了解、接触流行语这一途径反而所占比例最小,这与教师的知识结构、人际关系、学习途交本固化不无关系。

公务员了解接触流行语的途径主要是书刊,这与公务员经常要阅读书籍报刊有紧密关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两种途径了解的比例基本持平,从周围人口中接触流行语所占比例最小。

公司白领是一个收入高、流动性大、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的群体,“十大流行语”在这一群体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网络,这与白领这个群体自身的特点和他们多数使用网络办公有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周围人口耳相传的传播途径在这一群体中所占比重为第二,这应该与公司白领经常与别人交际有关。通过书刊了解的途径在这一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小。

媒体工作者是最早接触社会前沿热点的群体,本身就是流行语得以传播的助推者,广播电视是他们工作的主阵地,因此,“十大流行语”在媒体工作者群体中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这一途径得以传播。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的媒体工作者多数是传统媒体的记者,因此,通过网络接触流行语反而少于通过广播电视接触。通过周围的人了解接触流行语所占比例最小。

农民群体受生活环境和文化程度的限制,了解接触流行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途径比较单一和集中,其他主要是通过和周围的人交谈了解接触,通过书刊和网络了解的只有寥寥数人。

综上所述,“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四种:书刊、广播电视、网络、周围的人。调查发现,在这四种传播途径中,以网络传播为主,广播电视次之。根据不同职业的分群结果来看,“十大流行语”在大学生和白领中主要通过网络传播;在教师和公务员群体中主要通过书刊传播;在媒体工作者和农民群体中主要通过广播电视传播。职业成为影响传播途径的主要因素。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近七年‘十大流行语’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研究――以德宏州为例”[项目编号:2015C128Y]阶段成果之一,主持人李秋萍。)

注释:

①周芸,崔梅.语言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周芸,崔梅.语言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4,(1).

[4]张陈晨.近十年流行语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刘懿.流行语模因类型与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海昏文化;新媒体;传承途径

2015年11月以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迄今已出土精美文物1万余件(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本次发掘微已初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西汉海昏侯国大遗址,它是由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共同构成。勿容质疑,本次发掘可谓是我国考古历史上的辉煌一笔。随着海昏侯墓发掘进入尾声,对海昏侯墓的研究必将上升到海昏文化的层面,将围绕海昏侯文化、海昏侯国文化和海昏侯墓文化展开更加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海昏侯墓,国家文物局要求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推进发掘和保护,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院已批准建设,海昏侯国遗址网上博物馆已上线。然而,互联网信息时代,海昏文化的传承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历史学术研究和固态博物馆建设中,而应将保护与传承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传播途径,让海昏侯文化真正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使海昏文化得以可持续性活态传承。

一、新媒体对海昏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意义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定义的,是基于数字传播技术的新兴媒体,它包括互联网媒体、移动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等,具体表现为网站、微博、微信、移动APP、H5互动网页等。它具有快速、准确、交互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大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阅读、生活习惯随着互联网革命而发生改变,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体验式、交互式、分享型新媒体传播方式广受喜爱。新时代传播方式改变了,文化的传承方式也应该随之转变。在国内,故宫博物院是最早一批运用新媒体技术来传承传统文化的官方机构之一,自2012年以来先后建立起故宫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与移动应用APP等新媒体传承途径,其中《胤G美人图》上线两周之后,下载量就超越了20万次。苏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馆、中国金融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都在建设新媒体传承途径,力图把静态的博物馆建设成“指尖上的博物馆”“衣兜中的博物馆”“二维码中的博物馆”。可见新媒体传播途径是博物馆文化传承的发展方向也是海昏文化传承途径研究的必经之路。它能以更快捷、更丰富的手段让海昏文化建设的最新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到公众眼中,也能以更生动、更真实的手法让海昏文化重新展现在观众面前。目前,海昏侯墓发掘进入晚期,海昏文化的传承才刚刚开始,申报世界遗产的目标既定,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媒体必将在海昏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海昏文化体验式传承途径

交互式、体验式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基本属性之一。体验式的新媒体传播途径通过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实现交互式操作,全面调动观众的听觉、力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系统,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海昏文化。

1、VR虚拟现实技术在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建设中的运用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虚拟现实,它是新媒体内容的展现形式,它能把二维媒体内容变成三维,可以让观众变成参与者,身临其境。这是一种强调体验式的传播形式,是新媒体发展的未来趋势。海昏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建设,2016年6月7日,南昌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正式挂牌,遗址公园、博物馆等区域内建设项目拉开帷幕。新媒体时代,如何建设遗址公园?是以传统方式还是吸收新媒体技术基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建设,这是摆在建设者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新媒体视角,倡导将VR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建设中,与海昏侯国遗址内容结合的海昏文化传承途径。由于海昏候墓考古发掘期间采用数字技术保存资料完整,建议从紫禁城城址、海昏侯墓园遗址和海昏侯墓礼制性高台建筑VR虚拟现实数字三维复原,建立海昏侯文化的体验式VR虚拟场景传承途径,供观者身临其境的参观学习。

2、AR增强现实技术在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示中的运用

AR增强现实技术是在现实图像上叠加虚拟信息,虚拟信息可隐藏和显示,观者可以根据主观意愿选择性的浏览,这种方式扩展了展品的展览维度。在互动体验的新媒体时代,这项技术使信息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绚丽的交互体验式传播途径成为可能。近日,苹果宣布未来的iPhone可能会采用透明显示屏,将AR技术引入移动设备,这透露出iPhone的未来发展方向也预示着AR增强技术将进入日常化的发展趋势。海昏侯墓博物馆建设中,大量的珍贵文物需要展出,每件文物背后蕴藏着大量的信息(历史背景、材质、功能、纹样等),这些信息无法在传统静态的展览方式中展示,传统的展示方式也无法满足观者的需求。因此,在当前阶段,AR技术在海昏文化传承中的运用,可分为透明显示屏在海昏侯博物馆文物展示中的运用和海昏文化AR增强现实移动端APP应用开发。透明显示屏是较前沿的新媒体传播媒介,通过它能将文物背后蕴藏的丰富信息一一展出,观者只需点击文物前的透明显示屏上的按键就可以查看相关资料。海昏文化AR增强现实移动端APP应用,可采用3D建模或360度环绕摄影的方式,将文物无死角的展现出来。观者只需要下载APP应用,用移动设备扫描文物就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文物信息,可以用手指旋转图像360度观看文物。可见AR增强现实技术极大的弥补了博物馆静态文物展示的不足,丰富了文物展示的信息。

三、互联网思维下海昏文化的分享式传承途径研究

近年来,在国家主导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产生了许多以用户为中心的优秀企业,如:滴滴出行和垂直整合的乐视生态等。对海昏文化传承途径的研究,必须具有前瞻性,借互联网思维做可持续性生态化研究,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互联网新媒体双向传播的特点(用户具有分享传播能力,互联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能根据不同用户特性更加精准的传播信息)研究海昏文化的分享式传承途径十分必要,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力量使海昏文化的传承变得更加精准、有效。

1、网站/移动应用产品开发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站和移动应用产品开发成为新媒体的首选传播方式。网站/移动应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丰富的形式将信息全方位展现给观者,并突破时空概念,随时随地传播信息。2016年5月30日,随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网上博物馆上线,海昏文化网络数字化传承已拉开帷幕。对于海昏文化网站/移动应用建设的重点是web3.0时代的交互性和分享性模块设计,注重体验式交互功能开发。以用户为中心开发海昏文化网站、移动应用的核心内容、交互框架、界面设计、控件设计和动效设计等。

2、H5网络新媒体传播途径

H5是HTML5简化而来的词语,是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链接等多种形式为一身的信息展示页面。它通过微信广泛传播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新媒体。它具有灵活性高、开发成本低、制作周期短等特性,非常适合通过手机的展示、分享。寻找海昏文化与H5的契合点是传承途径研究的关键点,可以通过海昏文化知识问答、最喜爱的海昏候墓文物评选等H5活动页面,让群众参与进来,分享出去,利用H5的特性,达到最广泛的传播效应。

3、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分享平台建设

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在“思客讲堂”上谈到“这是一个互联网革命逐渐替代工业革命的时代。工业时代是以商家为中心,在互联网时代是以用户为中心,每一个个体拥有了发表的能力和传播的能力,拥有了媒体的能力,这就到了一个真正的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里,个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信息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如:网红经济现象。以互联网思维,思考海昏文化新媒体传承途径,建立属于海昏文化独特的互联网分享式传播途径十分必要,如:海昏文化微信服务号、微博建设。

“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几乎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于此同时,传播媒介也发生重大变革。作为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级别的南昌海昏候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要以发展的眼光,以用户为中心,借互联网思维来探析海昏文化的体验式、分享式新媒体传承途径。围绕海昏文化内容设计,打造海昏文化品牌,推动江西文化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今.海昏侯墓发掘的意义[N] .光明日报,2015-12-16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编.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2.

[3]刘爱华,艾亚玮.走出“围城”:网络媒介下民俗文化资源观的形成[J] .青年民族研究,2010(4)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范文第4篇

摘 要:目的:分析河南省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筛选的108例无症状HIV感染者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108例中男性占52.8%,女性占47.2%,男女比例为1.1∶1;30~49周岁青壮年占80.4%;93.5%以血液传播为主,52%的患者CD4分布在血301~400/μL之间,中医证候以气虚为主。结论:无症状HIV感染者人群虽以血液传播途径为主,但是下一步应以性传播和吸毒传播途径为重点;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以气虚证为主,采用中医药健脾益气为主进行防治,延缓进入艾滋病期要尽早进行。

关键词:无症状期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中医证候;防治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18-03

许多发展中国家,HIV流行已抵消多年来在降低婴儿和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的所有进步,HIV感染已成为世界五大杀手之一,也是全球儿童的一个主要死因。虽然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但亚洲的感染和发病趋势在升高,我国的感染情况也非常严峻,卫生部通报截至2010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37万余例,其中患者13万余例,死亡6.8万余例。因此加强附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已十分迫切[1]。现将收集的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流行病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均来自2009年4月~2009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无症状HIV感染者中医药早期干预研究”课题的受试者。

1.2 诊断标准 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诊断标准参照《艾滋病诊疗指南》[2]。

1.3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性别、年龄、感染途径、临床症状、免疫状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BD公司提供试剂,由流式细胞仪检测。

2 结果

2.1 性别及年龄分布 男性57例,占52.8%,女性51例,占47.2%,男女比例为1.1∶1;年龄31~56岁,男性患者平均年龄42周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4周岁。不同性别的患者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中,30~39岁(45例)与40~49岁(42例)年龄段病人分布较多,分别占入选患者的41.6%和38.8%,50~59岁21例,占19.4%。

2.2 感染途径 本组病例以血液传播为主101例,占93.5%;性传播者4例,占3.7%,4例均为配偶传播感染;否认输血、供血、吸毒、性乱等途径感染者3例,占2.8%。

2.3 职业及文化程度分析 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均为农民。其中文盲占25.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2.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1.5%,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3%,接受高等教育的患者占2.8%。不同性别患者的文化程度分布不同。男性患者文化程度高于女性。见表1。

2.4 婚姻状况分析 见表2。

不同性别的患者在婚姻状况方面分布不同。男女性患者婚姻状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5 入选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 见表3、表4。

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52%的患者免疫状态处在301~400/uL之间,31%的患者处在201~300/uL之间,可以看出,在HIV/AIDS人群中,患者虽然免疫状态较低,但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机会性感染发生。

2.6 临床辨证分析 见表5。

从表5可看出,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气虚为主要证候,气虚占45.4%,气虚兼挟证45.3%,初步表明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以气虚证为主。

3 讨论

近2年我国艾滋病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已进入快速增长期[3]。从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感染情况来看,有93.5%的患者因有偿供血而感染;仅有3.7%的患者由性传播而感染,均为配偶传播感染;其中2.8%的患者感染途径不明。从结果看,虽然尉氏县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但是自从国家严禁有偿供血,经有偿供血途径感染几乎杜绝,所以目前及将来主要传播途径并非是血液传播。其他途径传播仅占2.8%,不是主要感染途径,但是从全国其他省市如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湖北省等来看目前全国艾滋病的主要流行趋势为性传播及静脉吸毒而感染[4~6]。

从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职业及文化程度分布来看,108例均为农民,其中88.9%的患者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较低,结合患者的主要感染途径可看出,患者由于贫穷及相关知识贫乏,为提高生活水平而有偿供血,进而感染HIV。所以,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经济收入及相关传染病知识是防治有偿供血及因有偿途径感染HIV的主要方法。

因此,提示将来尉氏县的艾滋病防治重点不是血液传播,重点应放在性传播及静脉吸毒传播。应实施多部门合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对广大群众及高危人群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加强对贩毒吸毒和的打击力度,都是下一步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的临床辨证情况来看,90%以上的患者以气虚证为主或伴有其他兼证,可初步提示,中医药辨证治疗无症状HIV感染者,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应用中药实施干预,延缓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降低HIV/AIDS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从患者的免疫情况来看,其中31%的患者处在201~300/μL之间,这些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但是患者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生存质量良好,无各种机会性感染发生。提示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与患者免疫状态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探索。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除了和患者的CD4计数多少有关,是否还有其他更重要的隐藏因素存在,对进入艾滋病期有更重要的意义,有待艾滋病防治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中医药工作者,可能是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曹韵贞.艾滋病临床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前景[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学分册,2002,29(1):1.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2):137.

[3]王钊.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及预防控制工作[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增刊):1~4.

[4]林矛,林鹏,李晖,等.广东省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1):13.

[5]滕智平,朱托夫,段一娟,等.我国云南瑞丽市区HIV感染者HIV分子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5,1(1):5.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范文第5篇

(一)农业新闻传播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信息、新闻资源的传播属于一种社会化行为,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依托传播载体传播思想观念、经验、知识、情感及行为等各个方面。传播依赖于人类而存在,它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但就目前我国农业新闻传播现状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农业新闻传播媒体人职业素养一般,整体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较多传播人员从根本上缺乏对农民、农村及农业的理解与感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新闻传播的有效性。部分新闻人仅能够多面收集相关的农业信息,并对其实施整理与加工,甚至部分新闻人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对农民的尊重,影响了农业新闻采集的真实性,限制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二)双向流通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无法推广与普及基层农业技术。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破坏严重,部分乡镇地区开展农业改革,致使专业化的技术人员被分流而出,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点逐渐撤销,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其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服务职能较弱。大部分农业服务中心并未重视其技术推广的职责,仅仅流于形式,并未发挥实际性的作用,面对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点,不能及时有效地协助解决,因此给其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延迟了新技术推广、使用的速度,降低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此外,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甚至无法满足农业技术传播的需求,进而制约了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另外,在我国农业新闻传播方面,媒介作用的发挥程度比较低,在农业新闻传播方面,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均存在农业新闻数量比较少,获取途径有限等弊端。而新闻内容具有其显著的及时性特征,消息是其重要要素,而当前在农业信息的传播中依然存在及时性、延续性严重缺乏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业新闻的传播。

(三)受众意识缺乏当前在我国从事农业新闻传播的主要机构组织包括农业技术推广部分、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等部门,为永葆农业新闻传播的活力,必须明确各部门的宣传职责,整合其传播的主要框架结构,并将受众意识放置于农业新闻传播的主要位置,确定新闻传播的主要对象、传播的目的、传播的效率等。它属于一个不断衍生与拓展的过程,然而当前我国农业新闻的传播并未满足大部分农民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并未将改善农民的农业生产结构作为主要目标,未正确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改革,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较差,同时会对农民产生一定的误导影响。

二、改善我国农业新闻传播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与农民的需求、意愿、社会发展、农业发展等方面相结合要提高我国农业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使其能够更好地辅助与帮助农民进行生产指导与改革,首先需要将农民的需求与意愿,社会的发展实际及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农业新闻传播结合起来。提高农业新闻的可读性,切实关注农民关注的问题,传递农民需要的信息资源,并选用最能迎合广大农民需求的传播形式。新时代背景下的大部分农民已并非传统独立性较强的个体,他们同样在生活与生产方面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会人群与社会信息,不仅需要不断学习与更新农业生产技术,同时需要了解相关的市场资讯。因此,在我国农业新闻的传播中,需充分从农业发展、农村与农民视角出发,锁定农民的生产实际,从其需求出发,将话语权充分还给农民,传播其更为感兴趣的农业信息与话题,强化农业信息的可读性,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互动性,缩短与农民之间的距离。解决其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充分满足其经济、技术、文化需求,更好地推进农村技术改革。

(二)确保主体多元化、表述客观化、形式多元化当前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为农业新闻的有效传播开辟了更多途径。互联网已成为我国信息资源传播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目前主要在城市地区应用,在部分农村地区的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改善农业新闻的传播途径,首先必须在农村普及新的传播媒介,并获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改造农村技术环境,定期组织对农民使用互联网的培训,使其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网络农业信息,同时还需实现网络信息收集的主体多元化,联合个体、企业、政府等相关机构,强化对农业新闻传播的投入。其次,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可接受范围,改善新闻报道的表述方式,用其可接受的话语来陈述广大农民的心声,满足其需求,切实了解其存在的困难,解决其日常实际需求。使广大农民充分掌握话语权,为其创造更多能够发挥自我意见的平台,给予其更多说话的机会,搭载其农业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的桥梁。

(三)改善传播途径,深入浅出、广而告之此外,为加强我国农业新闻传播的有效性,还需加大对新闻传播的宣传力度,为农业新闻制定相关的宣传广告,使其成为众所周知的传播途径。同时还需在有限的文字表达技巧下蕴含更为深刻的报道内涵,提高农业新闻报道的深度,并充分发挥其以小见大的作用,做到深入浅出,且言之有物。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