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发展基本途径

文化发展基本途径

文化发展基本途径

文化发展基本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基本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123-02

1995年国家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全国师范类院校重视教师教育专业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度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得到强化;随着社会重视学历、资历,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大等现象的出现,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一度出现滑坡的现象。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中都提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重庆乃至全国各高校掀起了实践育人工作经验交流热潮。

一、强化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意义

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而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又是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所以强化学生基本实践能力是做好实践育人的首要工作,也是高校实践育人的基础性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大,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问题的出现,实践教学成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薄弱环节,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也被弱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要求高校加强实践育人的工作,同时也体现出强化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工作的必要性。

二、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内容

200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中要求从业者“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通知中还指出“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通用技能应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和教育技术能力”五部分;对于教师教育艺体专业的学生来说,基本实践能力还包括:音乐演奏技能、舞蹈表演技能、美术创作技能、体育竞技与示范等基本能力。

三、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途径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在大学期间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同时交叉进行。其中校内培养途径主要有课程培养、“导师制”指导、技能训练和比赛、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学生在校内主要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学校实践活动等来达到培养基本实践能力的目的;校外培养途径主要是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践)和毕业实习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

(一)校内培养途径

1、课程培养途径

课程培养是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重庆文理学院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其中基本实践能力开设的课程有:教师口语、书写基础、写作(含应用文写作)、班队工作与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基础性实践能力的课程开设时间都在一年以上,开设课时都在60课时左右,与基本实践能力五大部分相关的课程学分超过了该专业总学分的四分之一。通过课程培养途径,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基本实践能力,在教师职业活动中更好的辅助教育教学工作。

2、导师制培养途径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校在对本科生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选聘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导师们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制定成才计划,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快速成长的教育制度[1]。导师制能够把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的训练、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有效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更好地突显导师制的育人功能。

3、技能训练培养途径

教师教育专业技能是基本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文理学院对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要求以班为单位集中上早、晚自习,除规范大学生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还有一目的就是加强大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实施方案,安排技能“小先生”集中早晚自习时间授课,学生充分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开展训练,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

4、技能比赛培养途径

重庆文理学院从班到二级学院再到学校都有结合专业要求开展的技能比赛,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教师教育专业采取“以赛促训”原则,把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中的“赛”和“训”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制定出详细的技能训练计划表。

5、学生社团培养途径

学生社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组成团体,是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力量。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以10个学生社团为平台,把教师教育专业基本实践能力化分成了:听、说、读、写、看、思、做、研八个方面,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突出”。10个学生社团涵盖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不同方面;社团创办的主旨以提高学生在相关教师教育专业基本实践能力方面的素质,每个学生社团都有相关专业的指导教师,以比赛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学生在校内外获得的奖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出来的。实践证明,学生社团这种培养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校外培养途径

1、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培养途径

在重庆文理学院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项目要达到10学分要求,具体的认定办法参照《重庆文理学院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进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实行项目推动制,主要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技人文素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从业技能等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认定学分,内容包含了思想道德方面、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各类科技学术竞赛、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等方面。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培养途径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

2、认知实习培养途径

认知实习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景,从而使之了解专业的价值观、态度、理论及工作技巧与应用[3]。重庆文理学院教师教育专业都要求学生在大学第一、二学期到中小学中去,开展为期两周的专业认知实习,合格者记2学分。观摩主要课程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了解班队活动的开展情况,多方感受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以增加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

3、专业实习培养途径

教师教育专业实习(实践)就是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后,利用正常的学习期间,到中小学校见习,目的在于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重庆文理学院教师教育专业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第四至第六学期开展,时间在2-3个周,合格者记2-3学分;由具体专业课程老师安排时间和内容,统一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去实践,实践后组织召开座谈会相互交流,查找各自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修正和弥补。只有把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在专业实践方面的能力。

4、毕业实习培养途径

总书记在全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四学生处于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阶段,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重庆文理学院加大了教师教育专业毕业实习的时间,用大四年级一个学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毕业实习,目的就在于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实习时间,努力实践专业基本知识,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的能力,加强专业技能的实践。通过毕业实习时间的延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能更好地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基本实践能力。

四、结语

本文把握教育发展阶段的特性,把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作为指导思想。从强化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现实意义、教师教育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内容、校内和校外的培养途径等方面,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探析,以期能为高校在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育人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安吾.本科生导师制与研究生导师制的比较研究[J].湘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0-132.

文化发展基本途径范文第2篇

【原刊期号】200301

【原刊页号】3~7

【分 类 号】B1

【分 类 名】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07

【 标 题】“三个代表”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历史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三个代表”

【 作 者】邓永昌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贵阳市委讲师团

【 正 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始终履行好执政兴国的神圣职责?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必然的历史性选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一、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存在于一切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科学地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执政党能否解决长期执政面临的社会基本矛盾,事关执政的前途和命运。因为执政的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从而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保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唯其如此,执政党的地位才能巩固,执政才能长久。

需要指出的是,执政党所要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主要不是马克思所指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引发的那种剧烈冲突状态的矛盾。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一面为主,相矛盾一面为次,是总体上的相适应与局部的不相适应的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一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相适应的一面下降为矛盾的次要方面,呈现出总体上不相适应与局部相适应的矛盾状态的矛盾。

可见,在生产关系没有完全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尚未导致社会基本矛盾达到最激烈的冲突状态之前,在执政的很长时期里,执政党所要解决的主要是这样两类较为缓和的社会基本矛盾。这两类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虽然相对缓和,它们却同样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生产关系就会最终演变成生产力的桎梏,从而引发社会革命,导致政权瓦解。所以对执政党来说,在执政的大多数时期,所要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这两种状态的基本矛盾。在执政的实践中,执政党如何千方百计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如何尽一切力量不断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始终保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执政的永恒主题,也是执政党的永恒使命,又是一切执政党面对的共同难题。

二、共产党执政长期探索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

解决冲突最激烈的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已经指出了解决的途径,即通过社会革命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开辟前进道路。显然,执政的共产党是不能通过社会革命的途径去解决较为缓和的两种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的。一是因为它们的矛盾没有达到需要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去解决的程度。所以,即便是发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准革命去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必定是一个错误。二是因为执政党倘若通过社会革命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等于自己起来搞垮自己的执政地位,推翻自己的政权。因此一般来说,只有与执政党尖锐对立的阶级和政党,才会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现存的政权,去达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目的。

那么,执政党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长期执政面对的这样两种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呢?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难题。因为在不同形态的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冲突程度和范围各不相同。执政党对基本矛盾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基本矛盾的实践能力也各不相同。执政党如何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使它们始终处于相适应状态,这是中外执政党都大伤脑筋的难题。

共产党执政后,为了找到在执政条件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在20世纪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不久,列宁便着手研究苏联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首开了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这一探索的继续。到50年代和60年代,苏联和南斯拉夫进行了一些政治经济的改革,70年代匈牙利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一个改革的浪潮,以及80年代后期苏联再次进行改革,其实质都可以说是这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为解决本国社会基本矛盾进行的一些探索。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这些探索因为走入歧途而惨遭失败。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同样为在执政条件下如何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而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探索。在建国初期,毛泽东率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开始了这一探索的历程。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路线,是这一探索取得的初步成果。8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领导全党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把我们党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推向一个高峰。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把我们党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推到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三个代表”理论的产生,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找到了一条根本途径,这就是党必须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坚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执政,通过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去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这样,党就能够不断解决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保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永保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长治久安。

三、“三个代表”揭示了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

为什么按照“三个代表”执政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因为“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是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遵循的实践规律。纷纭复杂的社会基本矛盾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人解决基本矛盾的实践活动看似杂乱无章,无一定法,其实也有其必须遵循的基本实践规律,只是过去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对人的认识的制约,人们未能发现它的存在。“三个代表”理论的创立,将这一规律揭示出来,为人们找到了一条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对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人尽皆知。但是对社会基本矛盾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什么本质联系,人们却缺乏深入的探究。其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是天然的存在物。它们都是人的社会实践创造的产物。是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创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人的这些活动不断导致它们产生矛盾;又是人的这些活动不断解决它们的矛盾。所以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制造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源,又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归途;既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决定性力量,又是阻碍解决基本矛盾的障碍性力量。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载体,社会基本矛盾对立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的存在和发展。一旦人类停止了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基本矛盾也就停止了矛盾运动。

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发展,乃至解决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离开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基本矛盾。因此,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既要到基本矛盾的实际当中去寻找,又要到人解决基本矛盾的正确实践中去寻找。

从人的正确实践中去寻找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忽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恰恰相反,尽管人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制造者和解决者,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经被人创造出来之后,它们的矛盾运动规律会反过来对人的实践产生制约作用。人只有从它们的矛盾运动规律中,找出解决它们的矛盾的实践规律,才能找到一条解决它们的矛盾的根本途径。

“三个代表”理论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刻认知,在于它揭示了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活动与基本矛盾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三大动因。因而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创造历史进程中,这三大实践活动尽管长期进行着,但只有当它们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它们才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历史进步。否则,人们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就会遭到失败。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

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本途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什么会产生矛盾?一般的看法,认为是由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造成的。这种认识虽然正确,但今天看来还需要深化。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多方面的。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范围看,有对科技的要求、对资本的要求、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对体制的要求、对教育文化的要求等等。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看,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一般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落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要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这些发展要求,就可能产生诸多矛盾。问题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众多要求中,什么要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占主要地位?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众多矛盾中,什么矛盾是它们的主要矛盾?不认识清楚这个问题,只是一般地认为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导致它们产生矛盾,只是一般地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规律去解决它们的矛盾,并不一定能够凑效。我们只有抓住生产力发展众多要求中的主要要求,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才能有效地解决它们的矛盾。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命题启示我们,在生产力发展的众多要求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居主要地位的要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诸多矛盾中,生产关系不适应先进生产发展要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其他矛盾,都是由于这个主要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

人们知道生产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生产力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层次的生产力都处于相同的活跃状态。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中,只有先进生产力最具活力,最具发展优势,总是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的平衡,总是最先被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从而引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其他矛盾。这是由整个社会历史的演变所证实了的真理。所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满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途径去解决。由此可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执政党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本途径。

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根本途径

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文化的上层建筑却在不断发生变化。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变化,对经济基础起着三种不同的作用。一种是与经济基础同一性质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将其所包容的先进成分充分发挥出来,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今天人们看到比较完善和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就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几百年不断发展的促进下巩固和成熟起来的。所以,为了不断巩固和维护经济基础,执政的资产阶级要坚持独尊资本主义文化。另一种作用,是与经济基础不同性质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会唤起人们变革现存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与封建经济基础性质不同的新文化,中国“五四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与封建经济基础性质不同的新文化都起到了这种巨大作用。因此,历史上执政的反动阶级,为了维护落后的经济基础,总要压制和扼杀先进的新文化的发展。再一种作用,是当意识形态的文化与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同,又落后于经济基础时,它会对经济基础起腐蚀破坏作用。所以,一切执政的阶级都要扼制落后文化,防止它对经济基础的破坏。

意识形态文化对经济基础的这三种不同作用,导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产生两大矛盾:一是先进文化与落后的经济基础的矛盾。如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矛盾。二是落后文化与先进的经济基础的矛盾。如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

在建立政权时期不太长久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一般情况看,落后文化与先进经济基础的矛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要矛盾。这时说的落后文化,指两类文化。一类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另一类是指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表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要巩固和完善,而这两类落后文化却对它起侵害和瓦解作用的矛盾。低水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则表现为这种水平的文化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的需要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主要面临的是落后文化与先进经济基础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要矛盾。 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凝聚人民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通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途径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需要有实践的主体来承担这一历史性的艰巨任务。显然,这一任务必须由执政党率领广大人民共同来承担。因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实际上是亿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所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通过他们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创造历史的。无论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是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都是如此。我们很难想象,近代以来的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革命等一系列创造历史的伟大事件,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英勇奋斗能够取得成功。我们也无法想象,改革开放20多年,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中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出这一段振兴中华的辉煌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主体。社会基本矛盾既是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又是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去解决的。

因此,执政党能不能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带领他们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这是问题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指出,工人阶级政党要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然而,怎样代表人民的利益,却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是发展变化的。革命战争年代的人民利益要求,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的利益要求不一样。改革开放前广大人民利益要求,与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人民的利益要求又不一样。那么,作为执政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忠实地代表好人民的利益,将十几亿中国人民凝聚起来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命题,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文化发展基本途径范文第3篇

(一)使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重视的是社会价值,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够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选择取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可以促进教育途径有效地发挥作用。现在很多高校重视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生活的适应性,也就是教育大学生要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则,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只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单向的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因为受到传统思想政治理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在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过程中仍然是单向的灌输,使教育者成为主体,受教育者成为客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非常独立、自主,强调对个体的尊重。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进行合理的界定。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应该在激励指导、把握方向上得到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体现出来。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重视群体的需要,忽略个体的需要现在,很多高校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的就是群体的需求,主要是为了使群体统一性的要求和目标得以实现,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这样,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是被动的,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导致了他们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很强的个体意识。同时,他们对新兴事物很感兴趣,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决策。所以,在对教育的观念进行更新和创新以后再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受教育者本身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前提下,尊重个性差异和需求,重视大学生每一个单独的个体适应社会的需求,有效地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创新

(一)加强班风建设

班风建设就是建立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展现出来,逐渐成长为一个人才,更加具有自我意识。可以建立一个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目标体系,以此为平台,学校在对学生的接受目标充分考虑以后,以学生从高中过渡到高职教育的规律为基础,重视新生入学的教育阶段,实现学生成长的目标;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成人;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促进学生的成才;尊重学生的个人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促进学生的成功。

(二)有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教育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发现大学生身边的榜样,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样会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心灵文明、学业文明、就业文明、生活文明的教育体系。心灵文明教育重视的是促进学生内心的健康发展,重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心灵文明教育中有效地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公民的基本道德融入进去;学业文明重视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文明,推进学生的建设,促进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并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时上课、交作业等,在学业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生活文明重视的是规范学生课余生活的行为,主要涉及文明住宿、文明交友、文明娱乐等的教育,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学校在发现大学生身边的榜样以后就要以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行宣传,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社会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克服人的异化状态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与之相同,要想从根本上改进和创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要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社会化程度。学校要积极调动自身、家庭、社会教育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因为这些人都会和教育主体接触,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所以,可以建立一个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最大化地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以这个全方位的平台为基础,充分掌握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和大学生的接触层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创新和家庭合作的途径。例如,在假期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有效地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可以在每年开展诚信教育月、基础文明教育月两个主题活动,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规律要准确把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这个各活动为平台,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都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对活动进行创新,将教育融入比赛等。例如,可以邀请成功的学者等到学校举办讲座,学生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成功的不易和时代的变化,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五)公寓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生活空间,也要在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有关调查显示,一个大学生在宿舍度过的时间占在校时间的2/3,也就是说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生活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延伸到这个空间,促进大学生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所以学校要以学生的公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基地,然后将先进文化引进公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进公寓,将法纪安全教育引进公寓,将信息化服务引进公寓。例如,可以举办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进行以宿舍为单位的体育比赛、演讲比赛等,还要评比出“和谐宿舍”等,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感情,使大学生在愉快的宿舍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文化发展基本途径范文第4篇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5期,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特点,接下来的重点就是通过什么途径或渠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什么具体的方式方法。这就是下面要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专门列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具体如下: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建立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教育部将对心理辅导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做出统一规定。

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遵循心理发展和教育规律,向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帮助。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可能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

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由上可见,新修订的《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等许多地方体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精神,比如“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跟踪”,也为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提供了良好基础。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进步主要在于:主张途径与方法虽然通常都可以用来表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严谨来看,二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异。途径指路径,即如何到达目的地,偏重于宏观层面,路线性、方向性较强,具有战略性,比如,到达某一目的地,选用陆路、水路还是空中路线,即便是选定陆路交通,也还有不同路线,这些就是途径问题,决定着方向和路线。方法指办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偏重于微观层面,操作性、针对性较强,具有战术性,比如,选定陆路交通路径后,用什么交通工具,如何操作交通工具,这些就是方法问题,决定着难易和成效。可见,途径如果出了问题,带来的后果多为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这就是通常说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方法如果出了问题带来的后果多为局部性的、枝节性的,这就是通常说的事倍功半。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扶正祛邪。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从问题出发-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化解问题”,这样的路径最终最大成效也就是解决问题,相当于生病后的康复,至多也就是达到无病状态,但并不能向提高体质体能和免疫力这一高水平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借鉴传统中医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精华,从正面入手,先扶正,再祛邪,并且通过扶正达到祛邪目的。

扶正是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扶正衍生出扶正固本,即扶助正气,巩固根本,调节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强身健体,中医的扶正固本就是西医的增强免疫力。固本又衍生出固本培元,“本”指“事情的根本、根源”,“元”也就是“元气”“元神”,合起来意思是“巩固根本,培养元神”。元气,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促使机体气血流畅,消除代谢产物,使脏腑、气血恢复和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动态平稳。所以说,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机体的体质就强健而少病。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传统医学思想精华,将“扶正”的起点界定为“正心”,即《大学》里所讲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将“扶正”的内涵概括为“培元”,即培养中华民族的“根本”“元神”,这就是《易经》上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这句话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天道的运行是最健朗的,君子通过顺应这种规律(遵循天道),使自己变得强壮,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刚健有椋生生不息。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以身作则,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包容。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也应像天体运行那样气血昼夜流行不息,则生命健而有力,不生疾患。引申为“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

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有祛除体内邪恶和邪气两种意思。后者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祛邪”,主要是预防和矫治因“不正”而导致的心理偏差,即心理问题。

如何扶正祛邪呢?最关键的是进一步找到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的路径。这就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倡导的多元智能路径。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人至少具有九项智能,包括: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智能。通过多元智能,优化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都能在自身优势方面得到最优的发展;优化新知的表现形式,比如:语文智能――故事,空间智能――多媒体,音乐智能――歌曲,动觉智能――肢体语言/表演,等等;优化教学活动形式,比如:观察、合作学习、演讲、计算、推理、演剧、绘画、歌谣、反思等等;优化评价效果,多元评价,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建立自信,提高兴趣和成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或智能组合优势,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和善用自己的优势智能,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最佳发挥,因此每个人都能预防和化解各种心理问题,抵御各种干扰,克服各种障碍,成为最优的自己。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实质就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具体实现方式方法、策略技巧。在明确了基本途径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沿着这条途径,选择交通工具,事半功倍地到达目的地,这就是方式方法。主要有:专题培训、学科渗透、家校合作、文化浸泡、个别辅导、网络技术。

1.专题培训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这是预防和发展、挖潜的最好途径,面向全体包括所有教师、学生和家长,通过普及型通识专题培训,传授和体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常识和技能。具体可以专门开设幸福课,也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开展。可根据需要选择专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2.学科渗透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全方位全过程。因此,学科渗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科渗透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实质性渗透,也叫功能性渗透,即教师通过提高教学艺术性,减负增效,使学生感到上课轻松、快乐而又富有成效,使每节课变成幸福体验和享受,这样的课堂本身就具有了预防和矫治心理问题的功能。二是形式性渗透,指学科教学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在组织形式上的融合,课堂体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常识和技巧。三是内容性渗透,指充分发挥学科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和成分,在学习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收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实质性渗透法,重在减负增效;形式性渗透法,重在借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形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性渗透法,重在挖掘课程内容里所包含的积极心理成分或元素,突显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比如,实质性渗透,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至关重要。我们推荐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Keller教授创立的ARCS动机模式。即课堂教学组织四大环节:Attention(A:引起注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刺激学生的好奇心。Relevance(R:切身相关)――内容与学生切身相关,目标与学生向往密切相连,进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Confidence(C:建立信心)――帮助学生建立能够成功的信心,相信自己有掌握完成的能力。Satisfaction(S:感到满足)――学生能因成就而得到内在和外在的鼓励和报偿。每个环节又有若干具体的方法策略。

3.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多种实践类型。通过动员家长潜能,使家长、学生和教师形成合力。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叠加影响。

家校合作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这里介绍一个基本的家校契约法,这是美国行为主义控制派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是一份具体的、书面的协定。它规定了其中一方或多方在特定的情境中确切的行为方式以及具体的奖励和惩罚。在家校合作中,签约人一般是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三方,各方作出承诺并承担责任。家校契约具有导向功能、预防功能、监督功能、教育功能、平等功能,总之具有使人行为向善的功能。

拟定和签订家校心理行为契约,第一,要明确预期行为,即明确陈述合同当事人彼此的责任,并对责任的完成情况提出详细要求。第二,要确定测量预期行为的办法,即要规定用什么标准和办法测量和评价预期行为,预期的行为应当易于观察。第三,要明确执行的起始与终结时间。第四,要明确契约管理者,即确定负责实施这些条款的人。第五,要确定强化和惩罚的条款。

4.文化浸泡

文化浸泡主要指通过学校文化的耳濡目染,让师生获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分为显性浸泡和隐性浸泡。学校文化既包括了校园建筑、环境布置等显性的要素,也包括了人际环境、心理环境等隐性的要素。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通过学校文化,对学生心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显性文化浸泡包括校园的物质环境,如校园场地布置、建筑物、楼道、教室的各种文化艺术设计、宣传栏、文字、图片以及校园活动仪式,如升旗、入团(队)宣誓、运动会入场等等;隐性文化浸泡包括校风、班风、人际关系等,都彰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和元素,“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发挥、表现和确立自己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

5.个别辅导

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个别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

根据个体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常见的有:门诊咨询、书信咨询、电话咨询、专栏咨询等。还可以根据辅导内容设计辅导方法,比如: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等等,每一种辅导又各有具体的方法。

6.网络技术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网络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测评、咨询、电子档案跟踪、质量监控等,尤其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定制私人方案,实现因材施教。

文化发展基本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优化途径;民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指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格局和权利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政治过程。政治体制改革是党和政府最为重要的任务,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要朝着积极稳定的方向发展。在现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仅实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还加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因此,分析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优化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以及大多数人民的意志是影响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新时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提高生产力的发展,而各方面实现发展都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性质的两个主要表现方面,其中非对抗性的改革运动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产生的基础条件,所以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途径就是依靠政治体制改革。

(二)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往往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具体表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是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实现的目的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社会体制改革也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客观基础条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政治环境。

(三)保障和促进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除了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保障之外,同时还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仅为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同时还不断推进文化往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优化途径

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优化途径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主体的建设

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起着主要的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是影响现实政治生活中能否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首先,应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的内涵以及相应的职能任务,在执政的过程中坚持依法执政的理念,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要坚持依法治国。其次,党的工作机制应该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对党委以及各级组织之间的关系要进行严格的规范,一方面要加强党委在各级组织中的领导作用,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促进各级组织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加强与广大的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最后,推进党自身建设以及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同时这也是加强党内建设的重要方式。

(二)不断完善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制度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优化途径,除了要加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主题的建设外,还要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政治制度建设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制度建设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是政府的决策制度、权力监督制度以及民众的政治参与制度。因此,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政府的决策制度。不断完善改革政府的决策机制是影响政府的决策实现科学化和民主化主要因素,实现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并且还要将其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将各级政府机关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进行不断的完善,为了防止政府决策出现随意性和目的性等现象。因此,要将对决策者的权利和义务要进行明确的规范,确保政策的正确性。政府领导者除了要善于倾听群众意见,保证群众参与决策的权利,确保其能够行使自身的民益外,还要善于利用专家学者,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度,从而加强决策的论证制以及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实现中央与地方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协调共进

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影响因素,除了之前介绍的两点之外,实现中央和地方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协调共进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央政治体制改革与地方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后层次是其改革中存在的最大不同点,在层次的选择上,如果在层次选择上出现失误,那么必然会导致政治体制改革失败。所以,我们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对层级性的特点进行区分,结合实际条件,逐步展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推广中,一直沿着从地方到中央甚至是更大的范围,凸显了政治改革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优化途径,笔者首先针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发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够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够保障与促进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而后笔者又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优化途径,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文英,李润林.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途径探析[J].人民论

坛,2011(23):64-65.

[2] 金殿伟.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轨迹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41-43.

[3] 李立华,陶维兵.近二十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述评[J].学习与实践,2012(06):51-60.

[4] 吴秀荣.论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路径[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