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不仅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消费的一种形式,也成为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产物,以乡村文化风俗体验为主体,在传统的农村休闲游的基础上,拓展其项目,打造成自然、文化、建筑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贵州省要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旅游住宿项目,以旅游和住宿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贵州的旅游市场形象。

一、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化的现状

1.1 缺少品牌经营管理,与地方环境不协调

当今时代,同质化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而品牌经营、特色服务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乡村住宿业在特色服务营销方面理念保守,缺乏立足地区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住宿服务业的长远眼光。地区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建设地方特色住宿产业、共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的长期、合理规划,只是地区性的分散管理和各自建设,难以树立统一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住宿品牌。贵州住宿业在的品牌建设和特色服务营销上需要加大投入,努力建设自身行业品牌,以良好的特色形象促进住宿、旅游的协调发展。此外,开展生态旅游对旅游区周边环境的要求很高,而其中良好的旅游住宿环境有助于让游客体会到原始、自然的美丽风光,获得原生态自然环境带来的身心满足。

1.2缺乏地方发展重点,难以区别地区特点

在众多旅游景区中无论是旅馆的建筑外形还是内部的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贵州旅游区的旅游住宿没有形成个性与层次差异,难以满足生态旅游游客高品位、多样化的需求。除了部分村寨还保留久远而古老的特色建筑外,有些旅游景区建筑更出现了抄袭或模仿现象,文化同化现象严重,例如镇远古镇,虽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如山地间的四合院,但同时也出现了与徽派建筑相似的建筑群落,而国外成功的生态旅馆都是各有特点:如洪都拉斯首都伯利兹城的黑石旅馆、斯里兰卡的泥屋、澳大利亚生态spa村、印度水上船屋以及莫桑比克的沙滩旅馆等等,这些都切合了生态的观念,构建不同主题的旅馆,使游客能够在于自然和环境的融合中得到释放和满足。与其相比,贵州的旅游住宿缺乏地区特色的有效利用,没有形成地区特点。

1.3缺乏特色服务内容,没有地方风情

国外成功的生态旅馆,大都是极力突出自身特色来吸引游客。例如西奈半岛的天窗小屋、中美洲岛屿打造的茅草屋等等,都是紧密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特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旅馆,让游客在浓郁的地方风情中获得身心的放松。贵州在发展乡村旅游地方住宿时,没有有效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本土资源,形成地方特色的规范推广。贵州乡村旅游区的旅游住宿几乎看不到任何个性与层次,无论是旅馆的外形特征、装潢设计还是内部的服务设施,都向现代城市的宾馆住宿看起。没有充分利用贵州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住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与邻近的云南省相比基本雷同,缺少地方差异,体现不出地方特色内容,因此也无法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乡村文化旅游住宿的品牌化构建

2.1 增强品牌经营理念,避免服务同质化

当今时代,同质化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而品牌经营、特色服务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乡村住宿业在特色服务营销方面理念保守,缺乏立足地区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住宿服务业的长远眼光。地区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建设地方特色住宿产业、共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的长期、合理规划,只是地区性的分散管理和各自建设,难以树立统一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住宿品牌。贵州住宿业在的品牌建设和特色服务营销上需要加大投入,努力建设自身行业品牌,以良好的特色形象促进住宿、旅游的协调发展。

2.2合理规划住宿,构建原生态特色

统一规

的行业品牌建设和管理,一方面可以协调住宿旅馆的建造运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服务风格,从而建立地区生态住宿品牌,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制止民居住宿的混乱搭建,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地区民俗特点,例如,黎平县的地扪村,作为一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保持着侗族原生态风貌,无论是老木屋的建筑形态,还是侗族人民的风俗文化,都一直被延续下来,这也使之成为当之不愧的国际侗族生态博物馆,来这里游玩的游客,都居住在当地居民家中,体验不一样的民族乡村风情;再如,中国最后一支部落——岜沙苗寨,这里的旅游住宿都以苗族特有的木板房居多,分布在村头区域,房屋里的床单坐垫展现了苗族人民精湛的刺绣工艺,墙壁上挂满了枪支,不仅保存了千年来岜沙的原生态面貌,还体现了这里所特有的地域性特色。只有对旅游住宿行业进行规范化的地区品牌经营,才能将分散经营的居民旅馆集中起来,树立统一协调的地区民俗风格。对外可以形成良好的地区住宿品牌形象,对内有利于进行行业的集中整治和规范管理。

三、乡村文化旅游住宿的品牌化传播

3.1保持乡土风情,彰显地方特色

欧洲乡村旅游注重以展会、节庆、体育赛事为载体,开展联合促销,扩大旅游消费。欧洲节日众多,乡村旅游正是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事件来组织开展,利用当地资源制造节庆来吸引旅游者。例如,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地区的布尼奥尔小镇,每年八月最后一个星期三举行传统的西红柿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节庆事件的品牌效应使越来越多的地区重视利用节庆事件等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法国乡村旅游注重保证乡村旅游的本土化和原真性,给游客提供的餐饮原料都由农庄自己生产、加工、制作,以保证庄园产品各具特色; 为了体现本土原生态特点,游客在庄园品尝葡萄美酒的同时,还可以参观整个葡萄酒的酿制过程,由乡村旅馆的主人亲自介绍农庄的历史发展等知识,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绿色农业旅游。这类活动有助于让旅游者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和亲切的归宿感,促进了乡村旅游回头客的增长。

然而国内游客出游不断增多,游客追求个性化服务和独特体验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更趋向于选择另一种旅游方式,他们逐渐远离都市,深入乡村,感受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因此,民居住宿旅馆应富有乡土特色和地方风情,不仅可体现出主人的情趣,而且给游客带来不同的身心体验。例如: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节日、宗教、装饰等都各具风情,而且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风格也存在差别。善于刺绣的居民可将床单、被罩都绣上民俗图案;精于蜡染的农家则可在居室展示作品。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范文第2篇

在1月9~10日召开的“200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工作会议” 上,自治区旅游局局长穆扎帕尔・米吉提满怀喜悦地告诉大家:2007年新疆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3.84万人次,创汇1.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96%和26.48%;接待国内游客212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2.92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了27.99%和29.35%。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21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5.27亿元人民币。无论境内、境外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都有大幅增长。

新疆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用数字说明了新疆发展旅游业的实力和潜力:截至2007年底,全区有旅行社426家,旅游星级饭店403家(五星级8家),旅游股份公司7家,优秀旅游城市13座;新疆共有景区1437处,其中被评为国家3A级、4A级、5A级的景区数量分别达到59家、12家、3家,其中喀纳斯、天山天池、葡萄沟为5A级景区,为新疆旅游业建设中国乃至世界级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旅游发展格局目前在新疆已经形成,通过重点打造喀纳斯、天山天池、那拉提草原、赛里木湖等重点景区,景区建设和景区形象同步提升,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2007年9月初在乌鲁木齐举办的“2007中西南亚区域经济合作高层论坛暨上合组织国家优先合作领域研讨会”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强调说,中、西、南亚地区以其独特的战略位置和历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区域内各国经济具有显著的互补性,只有扩大区域合作交流,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中国新疆地处亚洲中心位置,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相连的重要通道,因此新疆是复兴丝绸之路的核心。

2007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包括邵琪伟、莫里娜・卡门在内的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的官员专程赴新疆参加系列庆祝活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肯定地说,经过多年努力,新疆旅游开发和建设成效显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旅游景区脱颖而出,旅游业已经成为新疆自治区重要的支柱产业,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的整体规划和景区开发,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随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尤其是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亚欧大陆桥为依托的新丝绸之路轮廓,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世界区域经济格局中。新疆与中亚多国毗邻,借助“亚洲地理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与中亚国家联手开发向西延伸丝绸之路旅游资源,整合和连接完整的中亚旅游资源链条,已成为新疆旅游产业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加大对国内市场旅游宣传促销的同时,新疆旅游部门瞄准国际市场,有针对性地大力拓展出入境市场。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旅游局的领导多次亲自带队组团远赴中西亚地区、欧洲各国,对阿联酋、卡塔尔、伊朗、土耳其和瑞典、挪威、德国等国进行旅游促销,举行“新疆综合文化周”、“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图片展”、“中国新疆旅游推介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国旅游部门此前对中、西亚地区旅游市场知之甚少,通过丝绸之路这条世界各国人民熟悉的、源远流长的商贸、文化、情感纽带,打开中东旅游客源市场,可吸引更多的中、西亚游客来新疆。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范文第3篇

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上,是闽都文化传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因街区至今完整保留着早在我国北宋时期就已逐渐消亡的古代城市里坊制度格局,被誉为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街区内现存保留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59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是“近代名人聚居地”,这里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达400多位,尤其是曾涌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林旭、林纾、冰心、林徽因、沈葆桢、陈宝琛、郁达夫等一大批对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三坊七巷也因此而获得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同时,三坊七巷还是“闽台渊源彰显地”,并被国家文物局定义为整体性的涉台文物建筑群,共有26处古迹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涉台文物目录。 经过近几年的保护修复,三坊七巷活态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以延续,休闲、旅游、文化、商业等功能日臻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园林山水、名人故居、文物古建、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区。曾先后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并于2012年11月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2012年,三坊七巷连续三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超800万人次,现在的三坊七巷已成为了福州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一、恢复坊巷格局,重现历史风貌     三坊七巷的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州历史文化的浓缩,充分体现了福州爱国与忠义,开放与兼容,开创与进取、崇文与重教的城市人文精神。通过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鱼骨状”总体格局的恢复,对传统建筑及街巷历史风貌的整治,对传统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保护、整治与修复,对传统小园林的整治与充分利用,展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建筑、园林特色,凸显其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历史价值与建筑风貌。

    二、传承民间习俗,弘扬本土文化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过程中,注重传承与发展街区活态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保护三坊七巷所蕴含的各项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手工艺、书香文化、传统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刻体验本土民俗文化等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与载体。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民间手工艺入驻南后街。目前,脱胎漆器、软木画、牛角梳、寿山石刻、油纸伞、裱褙、糖画、书坊、微雕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已相继入驻;并在叶氏民居集中展示福建省门类最为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承人的现场表演与互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欣赏;二是以还原三坊七巷历史风俗为重点,结合每个福州的民俗节日,积极开展各种特色民俗活动,如元宵灯会、中秋摆塔、九九重阳登高、拜月、妈祖巡游等;在平常周末,还安排民间折子戏专场演出,举办越剧纳凉晚会、周岁祈福典礼、喜娘大赛等,实现了民俗文化活动常态化,使三坊七巷逐渐成为福州传统文化的展示中心和交流平台;三是还原了南后街的原有商业街市功能,通过优惠政策使“米家船”和“青莲阁”裱褙店、“聚成堂”书坊、“木金肉丸”、“同利肉燕”、“永和鱼丸”、“鼎鼎肉松”等原来的老字号陆续回归。

三、践行先进理念,打造特色场馆

三坊七巷积极践行当前国内外城市博物馆保护的先进理念,对三坊七巷进行完整、活态地保护和展示,探索新型城市社区博物馆形态的发展之路。2011年8月24日,福州三坊七巷生态(社区)博物馆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国内首座已建成的社区博物馆,由“一个中心馆、37个专题馆、24处展示点”组成,是福州最大的文博展馆聚落。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博物馆形态,将传统博物馆的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和宣传等功能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代社区的发展等相互协调,融为一体,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利用三坊七巷平台,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引进项目落地,营造休闲氛围

    随着三坊七巷文化项目、创意产业的兴起,不断吸引兼具展示功能的部级大师工作室、名人会馆、各类文化创作基地等项目落地三坊七巷,如林飞寿山石工艺展示、尉晓榕中国画创作与学术交流会所、黄春平航天展示中心、唐国强艺术沙龙、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协会等文艺创作基地。同时景区还引入了兼具文化展示与休闲功能的茶文化、酒文化、乐器教学等各类会馆,还有咖啡屋等休闲场所。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建设了3D影院、宫巷、黄巷特色客栈等项目,培育景区文化品质,营造休闲氛围。

 五、景区全面升级,完善硬件设施

自启动5A创建工作以来,三坊七巷严格按照5A标准,开始了景区的全面升级,对旅游硬件配套设施进行了大幅度的整改与完善:包括南北口游客中心的建设与服务配套;景区停车场的改造与提升;周边交通秩序的规范;外立面、电线电缆、路面、坊巷、夜景灯光、功能性设施、游客休息设施、景区周边景观的集中整改;黄包车、电瓶车、单兵警用巡逻车、旅游观光专线等特色交通方式的增加;星级旅游公厕的改造;景区分类垃圾桶的更新;景区标志牌的维护;景区外部交通标志牌的建立健全;多语种自助语音导览器与无干扰讲解器的升级;通讯与邮电服务的提升;三坊七巷、乌山、林则徐纪念馆旅游资源的整合;主题旅游线路及景区精品旅游线路的设计;景区卫生环境的整改;安保力量的增加等。

 六、围绕服务品质,提升软件水平

三坊七巷在着力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细微化服务,以“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为目标,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打造高质量服务队伍,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如组建了由专职讲解员、兼职讲解员以及志愿者讲解员组成的景区讲解队伍,并聘请了福州民俗专家,古建专家以及从事文保单位修缮工作多年的人员等为景区高级讲解员,以满足高规格接待的要求。

 七、扩大文化宣传,加强旅游营销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范文第4篇

1.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湛江是以海滨风光为主的观光旅游城市,寸金广场、海滨公园、湿地公园、特呈岛、东海岛、硇洲岛等因为有自己的特色,吸引着很多游客。但全国有很多海滨城市,外省的游客问及湛江海滨的特色时,我们真的无言以对。如果在这个旅游品牌中融入文化内涵,从而和其他旅游品牌区分开来,湛江的优势就会一目了然。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很多旅游城市相继出现了更好的景观项目,湛江旅游品牌的优势慢慢消失,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对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2.旅游品牌的信息化管理滞后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信息化是各行各业的趋势,旅游行业也不例外。虽说湛江是旅游城市,但它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滞后,如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网站,很多旅游胜地信息不完善或没有及时更新,游客无法查到新的旅游项目,或者没有办法了解到该景点的新动向和新的价格项目;网站的旅游电子商务做得远远不够,与游客之间的交互相对不足。

二、湛江旅游品牌体系建设构建要素

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不是简单的旅游项目建设,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1.品牌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湛江有不少旅游资源,观海长廊、东海岛旅游度假区、玛珥湖等知名景点一直吸引着很多游客,另外新农村模式的马六良村创建了发展循环经济等新建项目,正在丰富湛江的旅游资源。

2.旅游服务旅游消费是体验消费,旅游产品的特色、导游讲解的好坏、酒店客房餐饮服务的水平等将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对旅游品牌的认知。导游队伍建设,旅行社、酒店的信誉建设有利于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延长品牌的生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湛江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对策

通过对湛江市旅游品牌建设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旅游品牌建设体系构建要素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品牌构建对策:

1.加快环境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旅游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注重相关要素的完善,包括城市环境、城市交通、游客投诉、应急救援、旅游标志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2.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湛江应该对现有的旅游品进行升级并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如,观海长廊旅游产品建设可利用海滨开展更多的活动,即游泳、帆船、滑板、冲浪比赛等;寸金公园旅游产品建设可以挖掘抗法斗争的英雄人物故事等;挖掘乡镇民俗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并组织游客参与,经常性地举办主题性的摄影展和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并组织粤剧、雷歌等兴趣活动小组,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并得以继承和创新。

3.注重旅游品牌的宣传和营销注重对“滨海休闲旅游城市”品牌的宣传,把“滨海休闲旅游城市”的价值观融入湛江人的内心深处,旅游企业可通过企业网站与在线旅游商合作,或者通过博客、BBS等方式进行旅游产品的营销。

4.加大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及监管旅游品牌建设的关键在于旅游服务,因此要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工商、旅游、卫生等部门应联合对旅游市场进行严格监督,优化旅游市场经营环境。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做大做强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36-02

旅游品牌实质上是对旅游地独特旅游资源的挖掘、包装和营销,是能给旅游者带来独特精神享受的一种利益承诺,同某个具体旅游产品或旅游产品群相关联,并且表明了此项承诺的来源与标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品牌越来越深入地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选择,今后的任何旅游区域,只有提高自己的区域性整体形象,树立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和创意策划,山东省强力推出全新旅游形象标识——好客山东,在这个标识上,同时印有英文译名FriendlyShandong。

旅游形象标识是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的浓缩和凝练,是现代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也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2007年6月,山东隆重推出“文化圣地,度假天堂”这一崭新的旅游品牌形象口号,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好客山东”的旅游品牌,作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山东省旅游地旅游品牌的系统规划和构建

(一)系统规划品牌

品牌是在消费者(包括潜在消费者)心中被唤起的对一个具体产品的想法、情感、感觉的总和。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者是这些要素的组合。旅游是一种生产和消费同步的产品,消费者消费前不能象传统型的消费活动一样可以直观的挑选商品,旅游形象对旅游决策影响很大,而旅游品牌正是对旅游地的良好的承诺。

山东省旅游地旅游品牌应通过形象定位、提出主题口号、视觉形象的设计和推广战略来全面发展旅游地,使得这个品牌的各组成要素不仅具有创造力、吸引力,而且要围绕品牌定位,体现山东优越的滨海、湖泊度假和中国支柱文化—儒家文化的旅游资源优势,立足地脉文脉,体现山东旅游地品牌精神。

(二)系统构建品牌

旅游地主题品牌确定后,就是对品牌的建设了。品牌的建设一方面要围绕主题品牌挖掘资源,进行资源开发整合,提高旅游地的旅游环境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营销投入,在游客或潜在游客中树立旅游地主题形象。

旅游地主题形象的树立实际上是生产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其营销投入主要应由政府来承担。

围绕主题品牌挖掘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支撑旅游地品牌的要素包括核心支撑、配套支撑和辅助支撑三个层次。核心支撑是旅游吸引物;配套支撑包括旅游企业、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人员;辅助支撑包括旅游地政府、旅游环境、旅游地居民、相关法律和政策。

山东省旅游地品牌核心支撑的建设。山东省旅游地各旅游景区景点及各种活动、节事,其形象要和旅游地品牌形象相一致,并要具有一定的数量。如曲阜每逢孔子诞辰举行的盛大祭祀活动,盛况空前,影响深远,体现儒家文化的内蕴。聊城市提出度假休闲游,成为北京、济南的后花园。

山东省旅游地品牌配套支撑的建设。旅游企业是能够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有形的空间设备、资源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手段,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单位。旅游企业是联接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纽带,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也是到达旅游地最先接触和感受的对象,是旅游者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搞好旅游企业建设至关重要。旅游企业的建设要注重其信誉、服务质量、旅游产品质量的提高,打造自己的优势品牌,从而提高旅游地品牌的竞争力,以企业品牌支撑旅游地品牌。旅游设施是开展旅游的基础,旅游设施建设除了注重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外,还要注重美化、特色化,使其也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旅游服务人员的行为对游客的满意度有很大影响,要建立一支职业道德高尚、具有现代服务意识、文化素养高、服务技能精湛的旅游服务人员队伍,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可从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游客的需求、服务语言、服务礼仪、服务技能几方面展开。

服务意识。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好客山东”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员出动,所以先要提高全员的服务意识。

服务态度。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游客。

服务人员要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不仅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还要求服务人员具有非常高的付出精神。

作为一个旅游服务人员,只有从心底里喜欢自己的工作,才能把游客当成自己的亲人,才愿意为他们着想,让游客像在家里一样舒适、快乐。

尽量满足游客的合理。“好客山东”品牌的建设,归根到底是要为游客营造一种快乐的舞台,一种美好的体验,一种愉悦的经历。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打造,都是为了游客,所以要以游客为本。以游客为本,就是尊重游客的人格、尊重游客的信仰价值观、尊重游客的风俗习惯等等。故此,根据山东的客源市场,分析各客源市场的地域特征、文化特征、风俗习惯、信仰、价值观等,以服务游客有的放矢,不至于好心办不愉快的事。另外,还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提供细微的个性化鲜明的服务。

服务语言。服务人员要使用礼貌、专业用语,语气语调要柔和,更要符合游客风俗习惯。特别是导游员,讲解要正确生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把游客吸引在自己的周围。

服务礼仪。仪容仪表是指人的外观外貌,仪容仪表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旅游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要干净、整洁、简约、端庄,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服务人员可以化淡妆,靠发式造型、着装佩饰等手段,弥补和掩盖在容貌、形体等方面的不足,把自己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礼貌修养是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旅游服务人员要用礼貌语,身体语言得体,努力用知识充实自己,自我性情陶治,在服务方面注意:了解你的客人、了解你的商品、举止温文尔雅、注视聆听、笑口常开、整齐清洁、谈吐得体、乐于助人。

服务技能。服务技能主要包括服务方式、服务效率、业务技能等。服务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游客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提高游客满意度。

山东省旅游地品牌辅助支撑的建设。政府是旅游地品牌构建的主导,故应发挥品牌战略管理、品牌教育、旅游投入等职能。旅游业对环境有比较强的依赖性,必须努力建设山东省的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提供法律政策保障;通过山东居民旅游意识教育,提高居民的好客度,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山东省旅游地品牌的传播

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已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竞争快速推进到旅游地品牌的竞争,旅游地品牌传播起着承品牌构建和启品牌实现的功能。

(一)行为传播旅游地品牌

节会传播。利用各种节日,组织或者接待各种会议,在获得旅游经济收入的同时,通过节会参与者对旅游地品牌的亲身体会获得满意度而对外口碑宣传;通过节会产生的影响吸引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如孔子诞辰日,举办大型祭祀活动,吸引游客体验儒家文化。利用各种节日和会议,吸引游客体验滨海度假游。

事件营销。通过独特的有利于品牌形象传播的具体事件的策划和组织,吸引大众传播工具的参与,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里,促进事件信息的有效传播。如江北水城聊城,通过鹰捕鱼节目传播聊城湖泊度假休闲的旅游形象。

(二)品牌的媒介传播

旅游地品牌的传播离不开媒介,传播媒介工具的选择,必须立足于品牌传播的行业性及需要。

专业类信息传播媒介。主要有旅游杂志、旅游类报纸、旅游类网站及所有的旅游类行业会议活动,可以吸引行业内人士的关注,引发普通报刊杂志的报道,也容易满足游客对于旅游地了解的需求和欲望。如民航、大型酒店自办的报纸可以吸引游客和潜在游客,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常规类信息传播媒介。主要有电子媒介和印刷品媒介,实施旅游地品牌信息传播。

专题类品牌信息传播媒介。组织专题类文章,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宣传,展示品牌价值。如在专业性报刊、电子媒介、部级综合类刊物上发表有关山东省旅游地品牌的文章。

促销广告类品牌信息传播媒介。在旅游黄金节假日,举办旅游促销说明会、发放相关的促销印刷品资料、促销人员的上门促销及利用电视、报纸、网站进行传播。

音像类品牌信息传播媒介。用DVD录制山东省旅游地有关景区的风光片、景区风景图片、旅游地主题歌来传播信息。

三、实现山东省旅游地品牌

实现山东省旅游地品牌,可以从三个方面做文章,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售前服务主要是提供真实可靠的旅游信息。旅游信息最主要的是真实可靠,不能夸大其词,使得游客的期望值过高,也不能对旅游地价值贬低,给游客不好的印象。

售中服务是针对不同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游客,如老人、小孩、散客团等设计不同的服务内容。尽量提高附加值,给游客物所超值的感觉,使游客对旅游地形成的印象在其期望值以上,增大游客满意度。

售后服务是游客与品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游客对旅游品牌的改进建议,处理投诉等。品牌主体在研究当地旅游资源和地脉文脉、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塑造品牌、包装品牌、传播品牌,反过来,游客通过对品牌的亲身体验,反馈信息,品牌主体采纳意见,对品牌进行再塑造、再包装和再传播。因此品牌主体应该建立专门的品牌管理机制,及时采纳游客的反馈信息,完善品牌。

作者单位:聊城市经济开发区广平中学

参考文献:

[1]申斌.旅游地品牌营销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8.

[2]李山.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J].人文地理,2005,7.

[3]李光然.旅游品牌的四道光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02.

[4]黄军.旅游品牌形象标志设计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06.

[5]李树民,支喻,邵金萍.论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及设计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