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问题启发式教学

问题启发式教学

问题启发式教学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创新思维;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现代化;超前意识;素质教育

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真正发展,是目前构成新的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问题预设启发式教学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一、问题预设启发式教学法的内含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总结教学理论的著作《学记》,对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有精辟的论述。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生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启发诱导。

二、问题预设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与要求

通过预设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或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这各现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二是可能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所指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或者跳跃性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为此,我认为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预设问题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一)关键性原则

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通过预设问题,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形式想结合,列举法、设问法、类比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维方法相配合,这样才会使预设问题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及时性原则

进行启发式教学,要像知时节的春雨,当需要时即发生,也就是说启发要及时。而要做到启发及时,就要注意创设“愤”、“悱”的情境。通过必要的设疑、铺垫及一系列的启发、诱导,把学生引入“心求通则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这时候,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紧张而活跃,这时,教师如抓住本质,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就会很明显。要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

(三)实用性原则

预设问题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利用正迁规律。即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同学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会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二是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学生。

(四)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师生心理相悖,课堂气氛压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还不够,还要靠教师平时与学生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引导性原则

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为此应引导学生动脑,使他们通过思维来主动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为此我们应朝以下三个方面去引导:

第一,要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无穷”。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法的重要。

第三,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参加学习活动,以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能力。从而把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我们更应该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出问题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的再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创设情境法、激情法、设疑法、寻思法、暗示法等。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之,在当今信息时代,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方法,我们应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含。师生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便利及当代高科技赋予的各种快捷的服务信息,自我充实,把课本知识及外界的现实世界相联系。每一个教师更应当在“解惑”上多下功夫,既教知识,又教给学生解决知识症结的要领,轻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任重而道远,培养人才就要具有超前意识。在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中,只有不断创新、勇于创新,才能使我们走在时代的前沿,面向未来,肩负起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学英语教学法.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切入点连续性层次性拓展性

在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的今天,对教学方式的追求是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思维的点拨"。古代教育家孔子所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教师启发的时候,要达到一种"愤,悱"的状态。但在"启发"的过程中重点在于问题的设置,对问题的有效安排和设计才能真正作到对学生的启发。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启发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的步骤在于问题的有效性。做到衔接得当,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逻辑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喜好、心理的特征、知识水平、问题的切入点等方面。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延伸中逐渐触及知识的本质,提升思维水平。问题设置的探究就成为启发式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问题设置的前提和切入点

启发式教学它的切入点选择的根据就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教学效率。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生活中直观到抽象,再到直观的过程。例如八年级数学第一章《立方根》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某化工厂使用一种球形储气罐储藏气体,现在要造一个新的球形储气罐,如果它的体积是原来的8倍,那么它的半径是原储气罐的多少倍?如果储气罐的体积是原来的4倍呢?(球的体积公式为,R为球的半径)

问题1:怎样求出半径R?学完本节知识后,相信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问题1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新知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学生既感受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快将问题归结为如何确定一个数,它的立方等于4,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切入点的学生以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的激情。这是问题合理性设置的前提。

二、问题设置体现启发的连续性

在整个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有了好的切入引入后,在后续的问题设置中要注意问题的连贯性和连续性,能够象链条一样将知识点串在问题之中。体现问题和知识的相互衔接。也对学生在进一步思考问题的同时发展思维。同样以《立方根》为例进一不设置问题。

提问2:(1)什么叫一个数a的平方根?如何用符号表示数a(a≥0)的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几个?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负数有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什么?

(3)平方和开平方运算有何关系?

(4)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有何区别和联系?强调: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

(5)为了前面场景的问题中,需要引出一个新的运算,你将如何定义这个新运算?

问题1设置就是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困惑之后有问题2的出现,迅速将思维拉回到最近发展区,温顾所学过的内容,从而为问题的逐渐深入和解决打下基础。充分的体现问题在设下悬念后连续性。

三、问题的设置的层次性

在问题渐渐深入的同时,问题的出现方式也是我们探究的重点,思维讲求逻辑和清晰。问题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出现,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否跟的上和后续问题解决的效率,甚至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在问题2中的(1)(2)与(3),其中(1)与(2)是并列关系,在(1)与(2)的基础上进一不研究,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而(3)(4)与(5)之间的关系中,同样(3)与(4)是并列关系,在此基础上(5)又是前两个的递进。层层递进问题的出现学生的思维也从逐渐能从知识中学会归纳和总结,类比和推理。以及从平方根与开平方中发散联想到立方根的问题。问题(4)中又把一般中的特殊情况加以区分,单独强调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问题(5)就在学生类比的基础上逐渐触及到本节的重点和中心内容---立方根。

四、问题设置具有延展性

在得出本节中的立方根的概念后,进行反馈联系在联系后,对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提升,为下一节的学习作好铺垫,例如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问题3、通过上面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问题3是弄清立方根的概念,拓展所学习的知识,因此这里不仅用立方的方法求立方根,而且书写上采用了语言叙述和符号表示互相补充的做法,学生在熟练以后可以简化写法.引导学生思考立方根的性质。为下一节根式的运算打下基础。若学生不能发现规律,可以再给出几个例子,如:引导学生观察被开方数、根指数及运算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立方根的性质;也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交流,展示学生发现的规律;若学生的讨论不够深入,可由教师补充得出结论将总结性的知识又以的形式出现。

问题4:(1)表示a的立方根,那么等于什么?呢?

(2) 与有何关系?

所以,尽管本节是一节概念课,在突破重点的基础是上将问题拓展到根式性质,以及进一步为根式运算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第3篇

一、将导入问题化,启发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学习发生的土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得以顺利学习的必然条件。教师采取有效的知识呈现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对学习内容可以产生很大兴趣。

1、预设启境。只有知识融于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知识产生的时候是鲜活而生动的,而象征知识的符号是抽象而枯燥的。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符号,将知识的内涵生动的再现出来。让知识回归到它产生的情景中去,知识才会鲜活起来,把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文字符号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2、捕捉启发时机。在授课过程中,随着学生思维的开动,课堂气氛会不断活跃,这时,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启发。

例如:我在传授三角形全等知识时,得出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就有学生提出,那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全等吗?我首先对这名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表现进行表扬,然后拿出教学用的一副三角板,让学生也拿出他们用的一副小三角板,进行互相比较,结果发现这两副三角板的对应角确实相等,但它们显然不全等。在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后,我同时告诉大家,这样两个三角形在数学上称为相似三角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将知识生活化,应用数学,带着问题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中产生一种相互感染的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诱起学生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十分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知识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1、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时,一些教师只知结合教材,判断课后哪些是同类项,哪些不是,再怎么样合并同类项。实际上,我们在讲完同类项知识时,可这样提问启发:生活中大家看到哪些地方存在同类项情形?教师再提这样的问题:50人与30元为什么不能加在一起?50元与30元为什么能够相加?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同类项的知识,并且对数学也逐渐有兴趣了。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2、灵活处理教材,使例题生活化,易学易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应用教材时,要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第三、将训练多样化,一题多变,培养创新能力

变式训练就是多角度、多思路地从不同的方面改变基本概念、原理、与规则的应用情境,让学生理解其最本质的东西。它是基于学生熟悉问题的背景,是对问题的现象和本质的延伸与拓展,是师生共同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可以使问题的解决层次化、灵活化、巧妙化、多样化。因此变式训练有利于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转换、举一反三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第四、将数学应用化,适应社会,享受学习乐趣。

面向全体的数学教育应当是学生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性的。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的生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应当摒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因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开展实践活动,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相似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相似的例子,相似图形的性质在实际中应用也很多,直接应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来解决生活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长度的问题(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在教学中,要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加以解决,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这样学生培养养成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2、数学应用在其它学科之中,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第4篇

    第一个误区:

    1.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名为启发,实为“”的“启发式教学”,它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一些历史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戊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一些表象化的、浅层次的、没有启发价值的问题,只是为了设疑而设疑,搞形式。总是以为提问的面越大,提问的问题越多越好。于是,在课堂上就采用“小步快进,边讲边问,边问边答,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学生可以不假思索或翻翻课本就能随口答出,对于这种当前历史课堂中最常见的“启发式”实质上没有引起学生的思考,也没有达到启发的目的。不妨在上新课前,教师可提供一些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景的历史材料,先让学生预习,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放映一些有关历史题材的录象、影片或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参观,使学生发现弄不懂的问题,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求,达到心愤愤不能通,口悱悱不能达的程度。这样做,既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又为实施“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2. “由教师提出问题”可以作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历史教师也应对问题进行科学设计,就是设计的问题要使学生有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以达到激励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为此,历史教师要注意设计问题的语言要有启发性。

    那么何为科学引导而提出问题呢?笔者认为常采用的方法有:

    (1)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诱导提问。

    例如,在讲到卢沟桥事变一节时,其中教师要讲解到日军为何进攻该地的原因,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北平三面被围,卢沟桥是唯一的通道。然后继续问学生,日军占领卢沟桥有何重要作用?这时教师就可提示学生假如我把教室的门口堵住,会有何结果?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把这种判断联系到刚才的课堂问题上,学生就能总结出日军进攻卢沟桥是为了围困北平,同时还挡住中国西北军队的支援。

    (2)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诱导对问题的理解。

    如:“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币去买米,请问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显然比战国时货币有几种形式?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问法有趣的多。实践证明,学生对此类问题很感兴趣,记忆也很深刻。

    (3)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问,诱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

    例如:在复习旧知识时,可采用中央电视台幸运五十二的的问题方式,如,教师可提问“该人物是一名爱国将领,他早年生活在东北,人称少帅,”讲到这里教师鼓励学生如果想到该人物后可以继续向其他同学提问,在这种启发下,就会有同学继续以这种方式提问:“他在1928年底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他在1936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和平,从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等等,这种方法既引导出了学生的问题答案,又能起到鼓励学生继续质疑,这种挑战性的提问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4)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疑问的某些闪光点,诱导出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譬如在上《世界近代史》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性质时,教师分析了当时战争的形势并展示了战争路线图后,突然有一位学生冒出一句“一战的结果是必然的吗?”教师就可顺势向学生提出假想: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分析,如果你是德国的总参谋长,你是否有办法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然后又提出,如果你是法军的统帅,你将如何对付这位德国总参谋长的办法?接着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再辩论,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的非常热烈,相处了很多办法,提出了很多设想,虽然观点和理由结合不够紧密,但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扩展,最后我指出,战争的结果不是必然的,但无论哪一方胜利,都不能改变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通过这样的讨论与分析、辩论,学生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活跃了思维,锻炼了表达与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误区二: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总结出正确答案”,这种做法实际没有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没有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达到总结历史问题,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的目的。正确的解决办法是:教师不要代学生回答,而应分析学生的回答,合理的地方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地方则帮助学生分析。分析的时候,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特点。分析问题时,最好是不断设疑,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使最后的结论水到渠成。所以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阶梯式提问

    这种提问,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历史问题分解为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解放战争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教师可设置以下几个问题:①“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高潮是什么?”②“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③“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他吗?”④“为什么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蒋介石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样,经四步设问,加上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很快就得出有关结论,因而这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在讲解明末农民战争中“均田免粮”口号时可设计为一组问题:均田免粮的口号在明末的农民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个口号能不能实现?为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可以从均田免粮的含义入手,在讨论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成了这样的线索:均田就是平分土地,免粮就是不交租税。——这一口号,反映了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解除沉重负担的迫切愿望,因此可以大大激发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均田免粮的口号可以动员人民于一时,不能把这一政策实行于一世。——农民并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农民起义的结局不是失败,就是成为统治者改朝换代的工具。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均田免粮不可能实现。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既分析了口号的实质、又评价了它的历史作用,使学生锻炼了思维能力。

    (2)比较式提问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辨别其异同或高下。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培养比较能力是为了达到深化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例如:在讲述为何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时,教师可把疑点放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革命道路的比较上,并指示学生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依靠力量、斗争方式、斗争结果等多方面去比较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所走的道路。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了解,他告诉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建国,曾经选择了各种方案,探索过各种道路,经过了斗争、失败、再斗争,最终以中国共产党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确定了社会主义方向。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才取得胜利。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从而加深对党的热爱。

    (3)迂回式提问

    该方法是退中求进,适用于某些复杂历史问题。如:讲述完“西安事变”后,若设计这样的提问:“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则学生回答效果不佳,若对提问稍作下变通,设计若干小问题: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是在哪一年?其主要内容是什么?”③“1935年党的瓦窑堡会议制定了什么方针?”④“一二?九运动爆发标志着什么?”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大历史意义?“通过设问,经学生归纳、分析、综合,其思维顺利地越过障碍,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所包含的知识要素。

    第三个误区:

    当前历史教学中,教师常常只重视解决问题的结论,而忽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的误区,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学习是一个由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课改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这一理念的揭示,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现成的历史结论,更其重要的目的是将学习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况中,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问题设计中应特别注意要充分揭示概念和结论的发现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善于把具体的历史知识上升到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找出历史发展规律的规律性知识中来,以便反过来再指导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节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用这种客观规律性认识的知识提问,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由“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

    第四个误区: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启发式问题型教学 运动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是一门讲授交、直流电动机控制理论和控制规律,以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及运动控制品质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解决运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系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 启发式问题型翻转课堂

“启发式问题型翻转课堂(HPBL-FC)”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派生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及自身发展中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整合已有学习资源

《运动控制系统》是一门综合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基础和电力电子技术知识,遵循运动控制系统规律,训练学生综合设计、调试能力的一门专业课程。如何让学生对本课程中复杂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是教学的首要工作。因此有机的将前期课程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对多种学习资源进行整合。

2. 选择实例引入新知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一听就会,一考就错”究其原因,就是对学生的学习的内容没有深度的领会。如何把握好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寻求最佳的学习起点,进行难度适宜的教学,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主动开展探究,进行新知识有效建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大学教师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创建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氛围,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环境之中,当学生无法利用已经有的知识经验与思维方法对新知进行分析时,就会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本课程的学习。

二、电机模糊控制器设计实践教学实例分析

电机的控制系统分析是《运动控制系统》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前期的教学活动中控制系统都为层详细介绍,如何让学生快速的进入课堂,就需要利用HPBL-FC对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整合。

1.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在课堂中选择一个由学生所提供的“向水杯注水”控制实例进行新知的引入。用水箱来代替水杯,用直流电机控制三通阀门完成注水、排水的工作,一起来看看如果用计算机来替代人脑,利用自然语言的知识完成控制任务。

2. 探索新知

在引入授课内容后,对电机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进行分析,对照其组成部分,分析各模块的设计思想。模糊控制器的形成来自于实际问题,部分教材隐去控制器规则形成的思维过程,只给出了定性的描述,针对这一问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模糊控制器中相关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模糊控制器形成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它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高校教学中,专业英语学习也是专业课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本课程中适当的引入专业词汇,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外文文献的阅读而且对于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虽然在前期课程中已经对《矩阵》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学习,但为了让学生对利用矩阵运算建立系统总的模糊蕴含关系有深入的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中选择板书推导的教学方法。以此为教学手段对照被控对象进行定量分析模糊规则产生过程。

模糊蕴含是一种模糊算子,使用模糊数学中相关的算子将“如果A则B”这句自然语言数字化过程。是在规则被满足程度与[0,1]这个集合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引导学生对第一条规则模糊蕴含数字化处理进行如下分析。

(重点分析)

这里1是误差论域中-1隶属于负大这个模糊子集的程度,0是阀门转角论域中-1属于负大这个模糊子集的程度,水位低于目标值,不需要再度排水,这两者之间没有关系,怎么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mamdani模糊蕴含最小算子选择它们隶属度的最小值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0。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写出第一条规则所对应的矩阵。

如何让现在设计的控制器要“考虑周全”呢,其实就是列出基于这三个矩阵的总的模糊蕴含关系。

有了这个模糊规则矩阵表示的模糊关系,怎么得到系统可以利用的信息呢,就需要将这个矩阵再次映射,也即制备模块控制表。

3.解决教学重点

利用解模糊可以得到系统的控制规则表如表1所示:

表1电机控制规则表

如此设计,将控制规则表植入整个系统之中,在matlab中搭建仿真界面,就可以观察到在电机的作用下系统的工作情况了。

4.巩固

针对课堂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增加输入模糊子集数目重新设计模糊控制系统,通过课后练习令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