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从空间分布来看,创意经济兴起和繁荣于现代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城市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心。现代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可持续、产业结构可持续、城市功能可持续、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可持续。创意经济的内涵极具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特征,大多数国际性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以后,都把发展创意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我国相当一部分区域中心城市已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创意经济兴起的背景

创意经济兴起和繁荣于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转移到依靠人的个体创造力、文化艺术等创意要素的时候,创意经济应运而生,在客观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创意经济是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创意经济兴起于上个世纪末的欧洲。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城市,随着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过程,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由于传统制造业能耗高、污染大、产品附加值低,受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逐渐转移和衰退,城市出现产业空洞化。要实现财富和就业的持续增长,必须发展以人才、技术、信息等战略资源为核心要素的新经济形态。

同时,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制造业无法依靠低成本和规模化与外部竞争,不能进一步增加财富和就业。唯有依靠创造力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占据价值链的高端。上个世纪末,随着北欧各国失业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发现加入设计等创新力量,可以协助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增加就业机会。北欧各国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慢慢把文化色彩融入到产品设计,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需求,拉近了产品与生活的距离。创意经济在世界发达城市应运而生,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壮大和兴起。

1998年最早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的英国,2002年创意产业已经占到GDP的7.9%,跻身于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但它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金融业,达到195万。其首都伦敦创意产业的贡献度已经超过金融服务业,英国经济实现从制造型向创意型的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创意产业的增长是服务业的两倍,是制造业的四倍,迅速成为各国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创意化

创意环节在传统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意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决定因素,在产业层次上形成了广泛的创意指向。即便是像汽车、手机这样具体的产品,决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也已经变成非功能型的设计和品牌文化,全球的领先制造商都已经把产品的设计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在技术趋同的情况下,设计正在成为决定该产品是否具有高附加值的核心。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游、动漫、出版、设计、软件、影视等数字内容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部分。这一改变的背后是人们对于创意消费需求的增长,创意产业由此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创意经济高度融合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征

所谓高级形态,是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时间纬度看,创意经济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特性,但它的产生不是从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之初就有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三个转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由物质、生态、环境等自生性资源向知识、技术、智力等再生性资源转变;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三是城市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创意经济、总部经济、流量经济等知识经济新形态转变。创意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属性,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形态。

1.创意经济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知识经济的优势和特点

一方面,与依托大机器的工业经济相比,创意产品和服务以数字化创作生产、网络化传播消费为基本特征,生产和消费天然具有空间占用少、物耗能耗低、污染排放弱的特点;另一方面,创意经济以信息技术和数字虚拟技术为基础,使传统意义上边界清晰的不同产业,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创意的力量形成产业融合趋势,极大地消解了时空距离和常规资源对传统产业的制约,降低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2.创意经济从客体资源开发转变到主体资源开发

创意经济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来自于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等主体资源。在工业经济时代,创意或创新价值的实现与产业链紧密结合,人们更加关注产业链的中低端,客体资源的开发主导着经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产业发展的惯例,科技飞速发展和消费需求提高,迫使产业缩短升级和更新的周期。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的困扰,更加注重创意生产、技术研发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几何倍增效应,以开发主体资源为核心的创意经济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创意经济核心资源具有可持续性

创意经济的核心资源是创意,创意指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等非物质资源,包括再思考或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思考问题的能力,从似乎杂乱无章或截然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共同线索的能力,敢为人先的能力,修改规则的能力,想象未来方案的能力等。创意是无形的智力资源,通过知识产权有形化,相对于有限的物质资源,创意资源是可再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韩国将创意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创意资源具有独特性、可传承性、非磨损性、流动性、共享性和无限增殖性,决定了创意经济的可持续属性。

4.创意产业是区域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意产业位居价值链的高端,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创意产业也是创新性产业,大致包括制造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部分,属于现代服务业新型产业范畴。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指知识含量高、附加价值高、耗能和污染低,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产业群。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升级需求下,追求创意突进和价值提升的结果。创意产品的生产,输入的是知识、技术、文化等非物质性的、无形的创意资源,经过创意主体的创新,输出的是高附加值的、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创意产品,是一种有利于与环境的生产方式,创意产品,具有生态环境的弱胁迫性、资源利用高效率性、产业发展强持续性和经济发展的强带动性等环境友好特点。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广告设计、商标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使知识含量、文化含量成为决定产品价值的关键因素,创意产业的自主创新速度和水平是决定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具有节约型经济的特征。

创意经济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1.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主导产业的配置是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的重要因素。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产业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按照一、二、三次产业顺序依次更替,以及各产业内在经济联系的协调化的客观规律。首先,创意产业带动服务发展。现代城市主导产业形态演进表现为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过程。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壮大是产业分化结果,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城市产业逐渐分化,传统制造业移出中心城市,制造业中的研发、设计、营销、管理部门逐渐分立出来成为独立盈利的生产企业。其次,创意产业是区域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现代城市是人才、技术、信息等战略资源的聚集地,创意产业发展体现了现代城市的比较优势。创意产业占据价值链的高端,是科技、文化和创造力的融合,产品附加值高。创意产业具有典型的“筱原两基准”特征,即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速度快,是区域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三是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明显。同时创意产业关联度极高,中、下游产业链可延伸性强,对区域辅助产业、基础结构的带动作用明显。

2.节约城市空间资源

城市空间资源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空间资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自生性要素,也是制约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创意经济的发展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聚集,创意产业具有集群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其他产业不同,创意产业偏好对存量空间的组合利用和集约利用。

组合利用指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在城市废弃空间的集聚。依托旧厂房、旧仓库集聚兴起是创意经济发展的模式之一。工业化导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的“大城市病”,驱使传统制造业企业迫于成本压力逐渐转移出中心城市,选择新的区位。制造业的移出导致城市产业空洞化,城市中心区域出现大量闲置空间。创意经济发展之初,其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规模较小,对空间成本比较敏感。城市废弃的工业建筑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经过设计组合,具有很强的吸引同类企业入驻的能力。与旧城改造相比,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新业态与旧厂房、旧仓库组合,降低城市改造成本,空间组合配置效率高。国内外有大量创意经济组合利用城市存量空间的成功案例,美国纽约下曼哈顿休斯敦街以南地区(SOUTH OF HOUSTON STREET,缩写为SOHO)随着制造业迁出,原有19世纪制造业发展时的厂房仓库,被当地艺术家运用现代艺术风格进行设计处理,使SOHO成为先锋艺术和前卫的代名词。我国上海也依托旧厂房、旧仓库已经发展了5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

集约利用指创意经济在城市高校周边区域以及产业开发园区的集聚。依托大学和开发区形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高校周边区域和开发区是技术、人才、研究成果的集中地,往往成为创意产业集聚的先导区域。创意产业的产业组织形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空间上与高校周边区域和高新技术园区融合,首先可以避免园区重复建设,节约城市空间资源;其次便于共享高效的创意资源和人才资源,产业园区的技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扶持政策,节约运营成本;三是利于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创意产业的强关联性,使之与制造业、服务业构成产业共生关系,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便于创意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园区管理部门之间共同构建具有知识外溢、规模效应、互动创新的城市创新体系。如上海杨浦区的“赤峰路现代建筑设计街” 就是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建筑专业优势自发集聚起来的产业基地,短短860米的街道集聚了500多家建筑设计企业,在2003年创造了产值10亿元的业绩,空间资源集约配置效率极高。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内的创意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意产业园、武汉光谷的数字娱乐产业园、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数字娱乐软件园等,利用既有产业园区空间资源发展创意产业,提高了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

3.转型城市主导功能

城市功能转型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意产业带动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引导城市主导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有效渠道。城市主导功能与其主导产业形态密切相关,首先,创意产业逐渐取代原有的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业,通过面向市场提供研发、设计、创作等生产,进一步扩大城市的经济联系,增强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服务功能;其次,对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城市,创意产业有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意经济是创新型经济,科技创新以标准化技术为核心,易于引进和模仿;而文化创意难以简单的引进和仿造,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工矿城市、资源型等以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城市,在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城市经济面临倒退。通过挖掘本地独特的创意资源,营造创造性、个性化的城市环境,吸引创意人才和创意企业集聚,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生产高技术、高文化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降低城市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和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性,以文化创意的创新优势来弥补资源与资本的劣势,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4.集聚城市创意人才

创意人才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城市的创意环境是影响创造性人才集聚的关键因素,创意环境优劣程度可用城市创意指数进行评估。美国文化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创意经济在当代经济中突起表现为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创意人群的区位选择决定创意企业的区位选址。在创意经济时代,如何动员、吸引和留住有创意才能的人才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创意阶层分为“超级创意核心”(super-creative core)和创造性的专业人才。创意核心由“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其任务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创意人才的集中有明显的地域空间指向,往往偏好利便性高、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性城市的创意人群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12%,我国创意人才在数量、层次和结构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的创意环境还有很大差距。

5.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同所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形态一样,创意经济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资源,但是创意经济能够将这种物质依赖性降低到最小限度。相同的投入下,创意经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好,就业效应最明显,资源消耗最低,环境污染最小。这是因为,创意经济的发展立足于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创意具有高融合性和强渗透性,能够提高传统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产业聚合能力强,但合作成本低,很少与其他产业发生资源冲突。同时占用空间较少,引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环境友好。同时人的创造力、智力技能表现出相对的无限性,具有永续利用的可能,创意经济客观上实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城市发展创意经济的途径

1.开展城市创意指数研究,科学衡量创意经济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城市创意指数研究是如何衡量和评估一个城市的创意经济发展态势和环境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立城市创意指数,可以科学判断城市发展创意经济的优势劣势、基础条件,评估和量化创意经济对城市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贡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区域经济学教授佛罗里达进行了国家和地区创意指数的先驱性的研究,提出区域性经济持续增长应建立在“3Ts”的基础上,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以及包容(Tolerance),并照此框架提出了全球创意力指数”(GIC―GlobalCreativity Index),作为衡量欧洲和世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指标。通过对14个欧洲国家创意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国家在包容性方面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

2004年,香港在国内首次进行城市创意指数研究,构建了由结构/制度资本(Structural/Institutional Capital)、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和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以及“创意成果/产出”(Manifestations Of Creativity)组成的“5Cs”模型。上海在内地城市中率先开展创意指数研究,2006年了“上海城市创意指数”,指数显示,2005年上海市创意指数比上年增长9.1%,其中,科技研发指数增幅达25.2%,社会环境指数增幅达14.9%,人力资源指数增幅达5.2%。

2.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引导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的合理布局

创意经济的发展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共同结果。政府要有意识的将城市空间规划和创意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存量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转换废弃空间的功能,重塑城市形态、实施分区管理的空间政策等措施,结合创意经济的内在需求,保护自发形成的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集聚区,结合城市属性和产业基础,扩大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供给。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都十分重视将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2006年上半年,上海市已改造建设了5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了美国、日本、比利时、法国、新加坡、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创意企业,2005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7.5%,成为上海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北京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和时尚地标之一;上海苏州河畔的创意仓库、8号桥创意产业园、海上海LOFT产业园、成都的红楼LOFT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都是政府主导下将城市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具体实践。

3.提高城市利便性,聚集创意性人力资本

适合创造性人才生活、工作和旅游的城市将成为创意人才集聚的优势区位。创意经济的发展遵循创意城市集聚创意人才、创意人才吸引创意企业的基本路径。据统计,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性城市的创意人群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12%,我国创意人才在数量、层次和结构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苏州、武汉、长沙、成都、西安、重庆等许多城市,都将创意经济作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但普遍存在服务业发展缓慢,创意性人力资本,特别是核心创意人力资本薄弱、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等问题。城市利便性理论表明,高质的人力资源有向利便性高的城市集中的趋势。利便性指城市金融、法律、保险、交通等生产和餐饮、休闲、娱乐和体育等消费的现代化程度。创意人才一般属于高收入阶层,更加关注对城市的音乐、艺术等人文环境和气候、地理景观、生态等自然环境,利便性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城市将成为创意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

4.完善制度安排,提高创意资源的丰厚度

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载体,是创意产业化的关键。一方面,创意经济的发展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创意资源通过知识产权的占有和交易实现其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创意的投入和产出均带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过度保护常常导致知识产权纠纷和市场失败,限制创意经济的发展。制度安排的重点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便于创意个体和机构获得知识产权,实施更加广泛的法律保护,提高违法成本;二是建设知识扩散共享的许可制度,完善图书、档案、文史资料等静态创意资源的扩散共享渠道,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提高动态创意资源开放度和分享度。三是健全市场机制,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创意资源的高收益带动创意资源的高投入,形成创意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

5.定位产业属性,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

环境成本递增是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是资源型城市的一般特征,由以资源开采主导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转向以综合开发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则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白银市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产业结构初级化、单一化。由于资源消耗高,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大量外运,利益流失,效益低下。同时,由于环境成本高、污染较重,投资环境受到影响,一度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耗竭规律,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成长期、鼎盛期和衰退期具有阶段性。伴随矿产资源开发,资源型城市迅速兴起和加速发展,资源消耗总量大幅度提高,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路子,减少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矿山等资源使用寿命,已成为资源型城市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白银市初步形成了“煤—电—冶—化”一体化的区域综合生产体系:铜铝铅锌贵金属、稀土金属多层次发展,是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碳酸锂深加工、干法氟化铝、生物制药等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项目或重大产业化项目;中国科学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已初具规模。这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白银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发展循环工业。打造多产业横向发展与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培育发展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精细化工一体化、矿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和新能源等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燃煤工业炉窑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节能建材等重大项目和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实施。

提高农牧业标准化程度,发展循环农业。白银市颁布的36项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有24项作为甘肃省地方标准推广应用。建设以蔬菜、洋芋、西甜瓜、小杂粮等为主的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和绿色食品达标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循环型反季节蔬菜产业链和“种植·种草—养畜·加工—清洁能源·沼气池—肥料—种植”一体化发展的循环产业链以及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态农业链。

建设“数字白银”,发展绿色服务业。白银市循环型服务业主要以信息化为手段,在服务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循环经济实践,涉及旅游、宾馆、餐饮、环卫、物管、物流、信贷、保险、信息、中介等行业。在行业层次上,根据生态效率理念,尽量做到清洁生产;在行业群落层次上,按照生态工业理论,建立良好的再生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在废弃物层次上,努力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配套措施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在现代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过程中应加快对城市经济基础情况的调研。通过对城市经济现状的调研、城市生态环境以及投资环境的掌握,为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城市居住人口情况、城市流动人口情况进行掌握。了解城市地域特点以及城市资源型经济、传统经济发展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经济模式优化调整以及经济模式改革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应强化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识。针对循环经济模式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城市经济的优化与调整。以循环经济模式的运用提高城市环境资源的配置、以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同时以循环经济模式特点以及结构优势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循环经济模式的运用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针对我国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需求,现代城市经济优化与经济结构调整中,应利用循环经济模式改善传统经济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使城市新兴工业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针对循环经济模式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现代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与改革中必须提高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识。通过强化循环经济重要性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及相关工作的开展。

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时应针对其对全市人民利益相关性加强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经济理念的宣传。针对人们对循环经济缺乏认识的现状以多种宣传渠道进行循环经济模式的宣传。通过各企业经营者、社会各界人士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为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不必要的麻烦。以循环经济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大众消费、引导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方向。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入手促进城市经济环境的改善,为城市招商引资工作奠定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引导职能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把握方向。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政策鼓励以及城市资源的协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通过对低污染、高循环企业的政策扶持、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整改及限制引导城市经济发展活动中主流方向。同时以政府作为媒介,鼓励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循环经济活动中各组成部分的有机运行,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目标。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与运转,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应针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需求进行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城市工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淘汰资源浪费、高污染工艺设备及企业,限制能耗、水资源、高污染产业发展。以新型低耗能、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等清洁产业为重点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产业机构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注重非耗能产业资源的开发,促进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城市低能耗、低污染产业机构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活动中应注重非能耗产业资源的开发,以非能耗产业资源开发促进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例如:对城市周边湿地资源进行整合,以城市周边休闲游为目的进行湿地保护与建设。通过城市周边湿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实现湿地保护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另外,还应对城市的地域优势进行探讨,以旅游资源开发等类似的低能耗、无污染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北方城市发掘自身气候特点,以林区夏季气温较低等特点吸引南方游客避暑。南方中小城市则通过古建筑保护、地域文化保护与发掘等建立地方特色旅游线路。通过类似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快速建立。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极小。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

表1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三危>总体表现具体表现油城煤城森林城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是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充分利用资源的观念更新为适度利用观念,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为资源再生、保护的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的观念,进而从根本上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由总理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

表2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男工女耕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农业系统,工程互补建设城乡结合乡村式居民点现代化田园生态城有利生产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方便生活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小城镇及村庄中等城市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随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

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

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而宜采用不均衡增长。现代均衡发展理论的主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它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的再在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的协同。这对建设资源型城镇体系非常适用,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

生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因此,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由分散的以解决职工生活居住为主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构筑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资源型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资源型城市战略工程的实施,其目的的在于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表3)

表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

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贷(渠道多元化)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建设功能与意义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基地起到骨干和保证作用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和的现代化城市,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跨世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①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②要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③要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④要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表4)

表4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想举例

时段/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目的与作用经济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地方经济发展工程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主题公园,资源为主题的节日弘扬产业文化精神,创造高品位文化氛围环境生态河湖水系治理工程,污染源根治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宜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快速交通运输工程,充沛的给水工程体系,城市美化工程改善、创造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其快速稳步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我国区际间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建强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对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不断的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本文认为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来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把握城市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坚持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就能实现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每个国家围绕可持续发展,既有理论上的探讨,也有实践上的作为。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来说,中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重新认识城市化的涵义,总结近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得失,把握城市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就能实现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第一届地球首脑会议――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包括《21世纪议程》(Agenda 21)在内的5项文件和条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广泛的共识。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第二届地球首脑会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约堡承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并敦促各国政府在环境与发展上采取实质性行动。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迅速地改变着社会的面貌,经济繁荣带来了丰裕的物质生活,轰鸣的机器、高耸的烟囱、急驰的汽车、川流的人群都成为了工业文明的象征。生产力神话般的增长,连马克思都为之赞叹:“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而在马克思去世之后的100多年,世界经济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口急剧地增长,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污染侵蚀着大地。当人们从经济高速增长的陶醉中冷静下来时,却发现自身已处于生存和发展的困惑之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贫富悬殊。人们终于认识到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代价是极为沉重的。为此,发达国家的有识之士率先反思发展的可持续性。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率先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提出建立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项指标在内的社会发展指标系,第一次冲击了以GNP或GDP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经济发展观。1972年3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L.梅多斯等人受民间的国际研究机构罗马俱乐部的委托,就当时的经济增长趋势与未来人类困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交了一份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其结论是:“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继续不变,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今后一百年内某个时候达到极限。” 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大会。这次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它标志着人类开始正视环境问题。

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R•布朗出版了他的专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第一次对可持续发展观作了系统阐述。

1983年12月,联合国授权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次委员会上通过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即布伦特兰报告。如前所述,布伦特兰报告、《21世纪议程》和《约堡宣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广泛的共识,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

(二)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我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里约宣言》签署以来,率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制定、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在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列为国家战略;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历史角度看,科学发展观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表达方式,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做了全面的论述,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和宪法。

同志曾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由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单一的经济与资源环境关系发展为五位一体的集合概念。

首先,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物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增长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发展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改善和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失去最基本的动力和基础。

其次,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由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生态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主要居于流体地球和固体地球交接带的地球表层,它表现为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它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全部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人类就是在这种环境系统结构关系的支撑下,在对环境系统功能关系的开发和利用中生存发展的。

再次,人口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作为消费者,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衣、食、住、行、受教育、就业以及就医等。作为生产者,人类能够利用环境和资源,满足人们上述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但人口过多或过少,甚至人口的结构,都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社会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评判标准,这是人类社会的社会属性所决定。可持续发展是“人口增长趋于平稳、经济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物质资源的可持续,还包括政治资源的可持续和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政治动荡的社会局面不会有大发展,没有优秀文化传统的社会也不会有大发展,即使有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了社会协调这个标准,人类在可持续发展中就有了客观的依据,有了自我修正的机制。

城市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是一个与乡村相对立的概念,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城市产生于人类不断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马克思曾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市是一种聚集:人口的聚集,非农产业的聚集,住宅和建筑物的聚集,繁华的街道,便捷的交通体系等。城市通常是一个区域的政治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现代城市则更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中心。“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

城市自古有之,但城市化却是近现代才形成。18世纪后半叶,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城市的发展也融入了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所谓城市化,就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地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的过程。

具体说来:一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逐渐提高;二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三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创造需求,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消费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消费的居民群体;四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透和传播的过程,是消除二元结构,使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过程。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城市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城市化有助于实现经济集约增长

现代城市是工业企业聚集的结果。聚集效益、规模效益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动力,工业化以城市化为载体,两者互为动力、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城市化能推进产业集中化和集群化,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及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等。这些也要以空间聚集为重要条件。一方面,产业空间聚集本身产生新的城市,另一方面,城市因为空间聚集而有较低的企业交易成本。城市的本质是以空间换时间,城市不仅为经济要素配置提供空间平台,直接带动经济规模的扩张,而且为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提供空间平台,提高经济要素整体配置效率,推进经济的内涵增长,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二)城市化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

任何人类活动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地造成干扰和破坏。长期的不合理的大规模人类活动,更加剧、加速了环境问题的形成,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则进一步凸显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只有与实施政策引导扶持下的、持久渐进的、自愿性生态移民相结合,才能取得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效果。这种生态移民以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系统为目的,人口从生态脆弱地区的迁出,其主要去向是进城,移民转变为市民,因而城市化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城市化有助于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则是城市为环境治理提供了市场需求,为高效率治理环境提供了条件:人口集中,治理污染有规模需求,可降低治理污染的机会成本;生活污水相对集中、数量大,汇流成本相对较低;生活垃圾产生相对集中、数量大,收集、分类成本相对较低,这既有利于形成规模化治理,也有利于降低单位治理成本。

(三)城市化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用作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如何以最低的成本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代所有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要“保护、节约和利用资源”。城市化能节约资源,仅居民小区和工业园区就能节约大量建设用地。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的最佳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城市化以产业集群的方式,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空间载体。在区域层面,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

(四)城市化有助于人口数量的控制和劳动者素质提高

当人们为世界人口的成倍增长而焦虑的时候,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却出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而人口的低增长率与城市化紧密相关。这是城市人口的高消费导致的养育成本高昂所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的提高有助于人口的自然减少。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大部分市民从事着先进的产业活动,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追求文明进步、崇尚开拓进取,自觉提升自身素质。

(五)城市化有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人口密集,岗位分工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复杂,变数大;信息密度高,传播快,为社会成员就业提供的机会多,选择的空间大,实现个人价值的概率高,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好,充分发挥城市教育中心的功能,以同等的教育投资可以取得较高的教育产出。城市文化娱乐、卫生体育、环保、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完善,有利于节省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单位成本,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的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组织化程度较高,法制和管理体制相对完善,因而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条件。

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1978年我国GDP仅有3645亿元,而2009年已经是5.2万亿美元,由此见我国也正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有资料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年均城市化水平提高1.2个百分点,高出美国城市化速度最快时0.6%的两倍。中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世界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列茨曾经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城市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心,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才能实现中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004年3月,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观念能决定人的行为,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一旦融入市民日常观念,将产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物质力量。

(二)坚持正确思路,科学合理布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不仅强调了大城市的增长极作用,也强调了中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大中小城市都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生态城市,“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三)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稳步推进城市化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基本的制度建设方向,实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求。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与户籍相关的城乡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统一纳入体制改革框架之中;二是土地制度配套改革,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一户一房”的前提下建立农村宅基地产权交易市场,尽可能避免建房挤占耕地,同时,不宜鼓励通过大规模征地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三是社保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是市民生活的安全线,城乡弱势群体都应该纳入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之中;四是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市场。

(四)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培育第三产业

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来看,最初促进城市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的生活消费品制造业。最早实现城市化的国家是英国,而带动英国城市发展的主导部门是毛纺织业,不同类别的轻纺工业和建筑材料业,曾经是启动世界各国工业化的主导部门。在走过生活消费品为主的工业化后,钢铁、煤炭、石油、机器制造、化工等部门又成为新的主导部门,工业化步入了重化工业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发达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主导部门转为信息产业:计算机、通讯业、电子器材、软件、电子商务等第三产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城市化还没有达到以第三产业为主要动力的阶段,但可以在保持第二产业优势的同时,着力培育第三产业,为未来以第三产业为主要动力的阶段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五)定位城市特色,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969年美国的艾•里斯和杰•特劳特首次使用“定位”一词。在1978年传入我国后,“定位”及其理论得到广泛运用。定位,是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关系中,每个单位和个人在寻求自己的生存道路时的一种思考方法和行为过程,当代社会发展中,各类型组织数量在高速增长,每一个人、组织、单位都要寻找自己的存在与发展的位置,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就很难获得良好的生存空间。城市的发展亦然。因此城市化可持发展必然要求单个城市寻求差异化的发展形式,一个城市可以构筑多种产业功能,但从城市本性来看只能突出一两项主要项目。德国的展览名城汉诺威,荷兰的港口城市鹿特丹,服装名城意大利米兰,钟表之都瑞士洛桑等城市,均以其独到的城市竞争优势而屹立于世。在我国,景德镇就是陶瓷城市,鞍山就是钢铁城市,大庆就是石油城市,桂林、黄山、武夷山就是旅游城市。重庆市是西部地区的人才高地,应该成为西部的现代化第三产业的中心。

结论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0多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化,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已成为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综合概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持续的历史概念,也是一定区域范围的空间概念。城市空间的资源聚集效应,经济的规模效应,社会的中心效应,使城市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城市化率迅速提高的历史时期,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改革为动力,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就能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艾慧.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