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范文第1篇

应收账款是指公司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应收取而未收取的货款。应收账款往往被看作企业扩大销售的;二是应收账款事后管理和控制。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主要存在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和账龄较长两个方面的问题。

二、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应收账款管理目标设立不科学。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应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保持一致,不能只是一味地关注提高收入,而不重视应收账款余额的控制和现金流的激励作用,甚至不重视激励员工催收账款,最终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企业盲目追求销售额,不断增加的应收账款也会增加企业持有成本,若应收账款过多就会使企业陷入资金周转难的困境。有些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催收的考核机制,销售员只重视销售额而不关心应收账款的催收,导致企业出现应收账款即使到期也不能收回的状况。

(二)信用管理责任不明确。企业的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等与应收账款管理紧密相关,但有些企业这些部门间的职责要领和分工不明晰,从而造成企业无法对产品从客户订货到销售、货款的回收、销售获利等情况的有效监督控制;甚至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针对客户的管理都没有明确的分工流程。在对客户的管理上没有明确的分工流程。如,针对企业欠款时间长且金额数量巨大的客户,制定催款计划、跟踪目标客户、定期反馈结果等相应工作由哪个部门来完成;企业财务人员收到应收账款后,有哪个部门与客户沟通并提供销账明细;企业出现账款余额相符时,有哪个部门负责对账等。出现以上情况,若企业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责任分工不明晰就会出现相互推诿,应收账款管理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信用管理部门缺失。信用销售是企业坏账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审理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不能有效针对客户信用等级和信用程度进行评价,造成企业往往在不了解客户的实力和诚信的情况下进行了销售;同时企业财务部门尚未制定信用期和信用额度的有关规定,不能很好的给业务部门明确指导方向。由于信用管理部门的缺失使企业内部控制不理想、存在很多潜在风险。因此,企业应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不断建立健全客户信用管理数据库,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来解决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大的问题。

(四)催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一是催收人员安排不合理。很多企业的催收人员多数为销售人员,而销售人员为了拿提成往往把销售业绩放在第一位而不重视账款的催收工作,从而造成应收账款数量和金额较大,甚至一些应收账款变成了坏账和呆账;二是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不重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甚至一些企业为了保留住客户资源而不采用法律手段进行催收。

(五)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企业合同管理方面不完

善,主要表现:一是在赊销企业产品时没有规范标准的合同格式,多数企业都是借鉴别的企业合同样式,没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设立标准合同,往往缺少保护自身利益的条款,甚至个别企业销售部门在拟定合同条款中针对货款的付款形式、还款期限、优惠条件、违约责任等核心要素都界定模糊;二是企业销售部门签署的合同没有按照企业规定在有关部门进行备案,出现了企业不能很好地对销售合同监督和预警,更谈不上对销售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三是有些企业随意变更合同内容且仍然使用旧合同的情况,导致双方利益得不到保障。

三、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企业针对应收账款具体情况来设计管理目标,一是要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实施不同的信用政策,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二是企业要定期与客户沟通,动态把握客户经营整体情况,灵活地根据不同企业情况设计应收账款回收目标,确保账款及时回收;三是针对延期支付账款的客户,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拖欠账款原因,科学研判进行设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二)明确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应收账款管理应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特别是财务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的职责。对于财务管理部门应负责企业资金流向、回转情况统计、制作财务报表、应收账款账龄和应收账款余额等具体工作,还应建立销售合同台账,详细记录付款时间、付款方式等主要内容,同时还要负责对账工作等;针对销售部门,主要要明确销售人员的责任,其主要责任一是要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将客户有关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二是销售人员签订销售合同前一定要对客户信用等级和信用额度详细把握,经主管领导签批后方可签订销售合同,同时要将合同送达财务部门登记备案,形成合同台账并进行保管;针对审计部门应负责对销售合同中的具体条款审查,避免重大遗漏事项和有悖于企业规定的事项,同时开展对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评价各部门履职情况,协助开展收集客户资料、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以及处理逾期应收账款案件等工作。

(三)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要对公司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提供的账款信息进行核对。在确认公司提供账款信息无误的前提下,对出现账目问题的企业、客户相关信用等级和信用程度进行查看。特别是面对赊销客户,对客户商业行为与信誉进行评估。对应收账款的分析、预测。同时要处理好与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关系。

(四)优化应收账款催收程序和方式。首先要明确相关部门的催收程序。一是财务人员应该及时对应收账款入账,并根据合同规定的付款期限和付款方式及时提醒销售人员认真开展催收工作;针对已逾期的应收账款且销售人员催收未果的情况,财务人员应掌握客户财务情况并在当月或较短时间内给客户发询证函,获取债权人对债务的确认证明并开展与客户对账工作;二是销售部门要承担应收账款催收的主要责任,销售人员应及时提醒客户进行账款的催收,客户确是无力偿还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进行坏账处理,若客户申请了延期付款,也要及时通知财务部门,以便于财务部门根据客户信用等级情况做好账务处理工作。其次要选择合理的应收账款催收方式,企业应根据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电话催收、函证催收、拜访催收、第三人催收、法律诉讼等不同方式。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信用管理

一、应收账款管理含义

应收账款是指公司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应收取而未收取的货款。应收账款往往被看作企业扩大销售的;二是应收账款事后管理和控制。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主要存在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和账龄较长两个方面的问题。

二、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应收账款管理目标设立不科学。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应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保持一致,不能只是一味地关注提高收入,而不重视应收账款余额的控制和现金流的激励作用,甚至不重视激励员工催收账款,最终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企业盲目追求销售额,不断增加的应收账款也会增加企业持有成本,若应收账款过多就会使企业陷入资金周转难的困境。有些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催收的考核机制,销售员只重视销售额而不关心应收账款的催收,导致企业出现应收账款即使到期也不能收回的状况。

(二)信用管理责任不明确。企业的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等与应收账款管理紧密相关,但有些企业这些部门间的职责要领和分工不明晰,从而造成企业无法对产品从客户订货到销售、货款的回收、销售获利等情况的有效监督控制;甚至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针对客户的管理都没有明确的分工流程。在对客户的管理上没有明确的分工流程。如,针对企业欠款时间长且金额数量巨大的客户,制定催款计划、跟踪目标客户、定期反馈结果等相应工作由哪个部门来完成;企业财务人员收到应收账款后,有哪个部门与客户沟通并提供销账明细;企业出现账款余额相符时,有哪个部门负责对账等。出现以上情况,若企业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责任分工不明晰就会出现相互推诿,应收账款管理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信用管理部门缺失。信用销售是企业坏账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审理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不能有效针对客户信用等级和信用程度进行评价,造成企业往往在不了解客户的实力和诚信的情况下进行了销售;同时企业财务部门尚未制定信用期和信用额度的有关规定,不能很好的给业务部门明确指导方向。由于信用管理部门的缺失使企业内部控制不理想、存在很多潜在风险。因此,企业应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不断建立健全客户信用管理数据库,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来解决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大的问题。

(四)催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一是催收人员安排不合理。很多企业的催收人员多数为销售人员,而销售人员为了拿提成往往把销售业绩放在第一位而不重视账款的催收工作,从而造成应收账款数量和金额较大,甚至一些应收账款变成了坏账和呆账;二是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不重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甚至一些企业为了保留住客户资源而不采用法律手段进行催收。

(五)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企业合同管理方面不完

善,主要表现:一是在赊销企业产品时没有规范标准的合同格式,多数企业都是借鉴别的企业合同样式,没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设立标准合同,往往缺少保护自身利益的条款,甚至个别企业销售部门在拟定合同条款中针对货款的付款形式、还款期限、优惠条件、违约责任等核心要素都界定模糊;二是企业销售部门签署的合同没有按照企业规定在有关部门进行备案,出现了企业不能很好地对销售合同监督和预警,更谈不上对销售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三是有些企业随意变更合同内容且仍然使用旧合同的情况,导致双方利益得不到保障。

三、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企业针对应收账款具体情况来设计管理目标,一是要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实施不同的信用政策,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二是企业要定期与客户沟通,动态把握客户经营整体情况,灵活地根据不同企业情况设计应收账款回收目标,确保账款及时回收;三是针对延期支付账款的客户,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拖欠账款原因,科学研判进行设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二)明确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应收账款管理应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特别是财务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的职责。对于财务管理部门应负责企业资金流向、回转情况统计、制作财务报表、应收账款账龄和应收账款余额等具体工作,还应建立销售合同台账,详细记录付款时间、付款方式等主要内容,同时还要负责对账工作等;针对销售部门,主要要明确销售人员的责任,其主要责任一是要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将客户有关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二是销售人员签订销售合同前一定要对客户信用等级和信用额度详细把握,经主管领导签批后方可签订销售合同,同时要将合同送达财务部门登记备案,形成合同台账并进行保管;针对审计部门应负责对销售合同中的具体条款审查,避免重大遗漏事项和有悖于企业规定的事项,同时开展对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评价各部门履职情况,协助开展收集客户资料、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以及处理逾期应收账款案件等工作。

(三)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要对公司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提供的账款信息进行核对。在确认公司提供账款信息无误的前提下,对出现账目问题的企业、客户相关信用等级和信用程度进行查看。特别是面对赊销客户,对客户商业行为与信誉进行评估。对应收账款的分析、预测。同时要处理好与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关系。

(四)优化应收账款催收程序和方式。首先要明确相关部门的催收程序。一是财务人员应该及时对应收账款入账,并根据合同规定的付款期限和付款方式及时提醒销售人员认真开展催收工作;针对已逾期的应收账款且销售人员催收未果的情况,财务人员应掌握客户财务情况并在当月或较短时间内给客户发询证函,获取债权人对债务的确认证明并开展与客户对账工作;二是销售部门要承担应收账款催收的主要责任,销售人员应及时提醒客户进行账款的催收,客户确是无力偿还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进行坏账处理,若客户申请了延期付款,也要及时通知财务部门,以便于财务部门根据客户信用等级情况做好账务处理工作。其次要选择合理的应收账款催收方式,企业应根据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电话催收、函证催收、拜访催收、第三人催收、法律诉讼等不同方式。

(五)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

度,首先要规范合同的签订流程,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标准合同格式,其中核心内容如货款的付款形式、还款期限、优惠条件、违约责任等要明晰明确;同时销售部门签订合同后应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如到资信部门备案等,销售合同一经签订不能随意更改,若确需变更的应铝履行相应手续或者重新签订合同;其次要做好合同跟踪管理工作。此项工作由信用部门负责,主要跟踪客户是否存在拖延支付账款、客户的结算方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等,同时要及时提醒客户履约及时偿还企业的应收账款。

参考文献: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范文第3篇

一、国内外应收账款的研究状况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赊销产品、材料、劳务等项目而形成的应向对方收取相应款项的一种外置资产。该资产被对方经营,对方可以任意调度使用,本企业却无法控制,形成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虚拟资产”,只有变现为现金流入企业后,才能参与到本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而这一过程的长短,对企业经营效果来说影响较大,历来令企业管理者感到棘手,难于操作。应收账款的管理与社会的信用基础和信用体系的完备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西方,企业信用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国外,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是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和保理业务。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备,信用管理体系尚在探索和建立之中,有关政策法规尚未出台。同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管理方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因此,我国还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式。今后,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市场经济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二、应收账款管理形成的原因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归纳:

1.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故意拖欠账款,社会普遍缺乏诚信。

2.企业自身的问题。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

3.信用销售前资信评估薄弱,缺乏规范程序。信用销售是坏账形成的起因,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前首先应该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信用销售前根本不进行详细的信用调查。企业大量的信用销售往往取决于行政干预或少数人、领导者的主观喜好,结果导致大量应收账款的出现。

4.商业竞争。这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相同条件下,赊销产品的销售量将大于现金销售产品的销售量。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由此引起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5.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就一般批发和大型生产企业来讲,发货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往往不同,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结算手段越落后,结算所需时间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

三、应收账款管理方法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正确运用赊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应收账款管理应从应收账款防范机制的建立和逾期债权的处理两方面入手。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与销售、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监控、跟踪服务和反馈分析,并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存在的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应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催讨,并积极寻找债务重组、出售债权的可能,争取及时收回债权。

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应从源头控制,防患于未然,因而防范机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1.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一般以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进行赊销管理,这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适应于不同的企业管理体制。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财务和销售部门支持,并在赊销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2.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给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客户的动态资源管理。如果企业对这项工作没有足够的人力也可委托社会征信公司完成,或在其指导下完成。调查的渠道一般包括:销售部门业务员掌握的客户资料、管理人员的实地考察、客户的其他供应商调查的情况、网络数据和其他公开的信息渠道。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5c”系统),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等。

3.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应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

(1)赊销发生监控。一般销售业务要经过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收回资金这样一个业务流程。赊销监控主要发生在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在接受顾客订单流程,顾客的订单只有在符合企业内部的授权标准时才能被接受,销售管理部门应根据信用部门客户动态管理系统提供的情况决定是否批准销售。在批准赊销阶段,信用管理部门的职员在收到销售单后,将销售单与该顾客已被授权的赊销信用额度以及至今尚欠的账款余额加以比较。并对每个新顾客进行信用调查,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系统。根据调查的客户资信状况和其他相关信息,信用部门决定是否批准该客户的赊销,并在销售单签署明确的意见。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财务部门应将销售数据和资金收回数据及时反馈给信用管理部门,更新客户动态资源系统。

(2)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而不能将所有责任都交给主要负责确定赊销授信额度和资信调查的信用管理部门,这是内控制度的重要环节。财务部门应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交管理当局。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赊销策略。

(3)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在工作中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踪服务中的职责,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企业销售的目的。

(4)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二是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在我国内部审计大部分还停留在经营效益审计等方面,而对于企业内控制度设计、遵守,揭示企业员工舞弊、贪污等工作进行得远远不够。内部审计对应收账款审计主要应在销货和收款流程,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应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函证等方面。

四、结论

随着我国信用知识的普及和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备,我国企业可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结合我国国情从应收账款的源头开始采取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林钧跃。企业赊销与信用管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应收账款产生大量呆账、坏账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对策及建议,以降低企业财务及经营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有资产的某些属性,其一,在应收账款的持有时间内,会丧失部分时间价值;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可能因为债务人的破产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形成坏账,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应收账款的规模,规模越大,负面影响越大;同时也取决于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账龄越长,坏帐损失产生的风险越大。大量呆帐、坏帐的产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占用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应收账款代表企业的债权,未实现现金的流入,属于应收而未收的资产,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使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减慢,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致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短缺,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2、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1)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销售收入的成立。流转税是以销售收入为计算依据,按期以现金方式缴纳。(2)应收账款使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盈利后需缴纳企业所得税。(3)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即信用调查费用、信用收集费用、账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 

    3、形成坏账损失,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企业对发生的坏账依法处理后,作为企业的一项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会冲减企业利润。 

    虽然应收账款的存在将产生种种潜在的财务及经营风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种商业信用和促销手段,仍被企业广泛采用。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提供几近苛刻的优惠条件,利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客户拖欠账款,销售人员催收不力,产生大量呆帐、坏帐,使本已微薄的利润更被严重侵蚀,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应收账款产生的各种风险不可低估,但应收账款在每个企业普遍存在,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 

    1、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在家电行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厂家除发动“价格战”争夺顾客以外,还通过降低赊销信用的标准争夺批发商和零售商,从而导致大量应收账款的产生。 

    2、企业内部管理不力。过分强调市场开拓,忽略了市场的复杂性和对风险的防范;过分强调和追求产值和账面利润,放松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对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进行资信调查的环节在某些企业没有制度化,业务过程中随意性大等,都是造成大量应收账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3、忽视对客户信用的调查和管理。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往往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跟踪三道基本程序,对客户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客户的偿债能力等,缺乏必要的科学分析和评估,对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不予重视,更不能针对不同的往来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所有的这些都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延长,资金占用数额增加,坏账损失率增大。 

    4、企业风险意识不强。有的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往往只注重账面上的销售额,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的风险及财务成本的增加。企业盲目追求指标,有的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为获得政绩,只注重销售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企业流动资金被客户长期占用;有的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为了争得某一客户或抢占某一块市场份额,常采取赊销等营销策略来达到目的,使企业面临极大的经营风险。 

    5、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从起诉、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导致很多企业放弃了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合法权利,使本来可以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变成呆成、坏账。 

    企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保证企业效益最大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利润为王”、“现金为王”的目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所取得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一、加强销售合同的管理 

    1、按照新《合同法》的规定,制定、修改、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机构及职责。在经济往来中,除能即时结清者外,都要签订书面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应尽量使用规范文本,如果使用自拟文本,内容一定要详细、具体、完备,尤其是对方提供的文本,一定要弄清每一款内容的含义。实行严格的合同审批程序,层层把关,对标的额较大、内容重要的合同,要请法律顾问审查把关,由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 

    2、要建立、完善合同台账制度,建立各部门及公司台账。注意收集、记录、整理、保存各类凭证,特别是在变更、解除合同时,一定要及时向对方索取书面凭证,做好法律防范的基础工作。由于订立合同把关不严或因证据不足无法追讨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要视情况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之一,就在于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对合同的管理就应该更加慎重。 

    二、划分赊销制度,审批权限,分别确定责任人的权限范围 

    赊销业务经有关领导严格审查和同意,根据赊销业务量,确定不同的审批权限,在严格赊销审批基础上,加强赊销的管理以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和控制应收账款。实行专门负责制。可以成立专门财务管理或指定专人负责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监督,并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企业负责人,便于企业领导人掌握情况,适当适时地采取对应措施。 

    三、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健全的内部约束机制 

    笔者所在单位很长一段时间都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当中,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额。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往往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既未要求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又未明确规定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从而造成高销售额、低经济效益的局面。自2007年以来,逐步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改变只将销售人员工资、报酬与销售指标挂钩的错误做法,建立内部考核责任制不但要与工资、报酬与销售指标直接挂钩,而且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将应收账款余额与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并对形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催款力度加大,应收账款大幅降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建立严格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1、企业发生的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明确划分企业销售部门和财会部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职责。必须彻底改变回收应收账款的工作仅仅是财会部门的职责的错误认识,明确划定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安全和及时回笼负有直接责任,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员,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财会部门应按应收账款形成的时间长短,及时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一览表,将债务人名称、债权形成时间、应收账款余额、超过信用时间、债务人经营状况、应收账款总额占流动资产比重等内容在表上详细反映,以便于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缴政策。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信用政策,选择对企业有利的结算方式 

    1、信用政策是在综合考虑了利益、成本、风险之后,对应收账款管理所做出的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企业可以通过评估机构、往来银行、其他企业、主管部门、客户的会计报表等多种渠道取得可利用的分析资料,对客户的品质、支付货款的能力、财务状况等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分析,以此为基础判断客户的信用等级,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减少信用风险带来的坏帐损失。 

    2、企业为防范各种风险,防止不法侵害事件发生,应充分认识每种结算方法的特点,选择对企业有利的结算方式。选择货款结算方式时,尽量采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支票等,慎用商业汇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说明结算方式的选择:如果本企业的产品处于卖方市场,属于紧销商品,对于新客户和已知信用度不高的客户,采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转帐支票和汇兑结算;如果本企业产品属于买方市场,同时在对方不同意先付款的情况下,为了不丧失销售机会,又能保证货款回笼,首选银行承兑汇票;对于资信情况好的企业,选择托收承付或商业承兑汇票结算。 

    六、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加大追索债务的力度 要求企业业务人员,强化法律意识,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清理欠款,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收账款; 销售; 赊销。

在发生销售行为时大多数企业都希望现金销售而不愿赊销,但有时面对竞争,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不得不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赊销、赊购已成为当代经济的基本特征。由于赊销的普遍存在直接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所谓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个人应收取的款项。

因此,企业必须认清形成应收账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 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20% 的水平; 逾期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 6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10% 的水平,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究其原因,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应对商业竞争而采取的商业信用政策。这是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相同条件下,赊销产品的销售量将大于现金销售产品的销售量。出于扩大销售追求利润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由此引起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2、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就一般批发和大型生产企业来讲,发货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往往不同,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结算手段越落后,结算所需时间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由于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而造成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也不是应收账款的主要内容,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属于商业信用的应收账款的管理。。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清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信用品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所以我们制定以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合理信用政策十分必要。

1、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给予客户最低的信用条件,一般用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企业确定信用标准要力争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违约风险、收账费用这二者之间做出一个双赢选择,协调应收账款的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应着重考虑 3 个基本因素: 一是同行业竞争对手情况。面对市场竞争,企业要知己知彼,根据对手实力状况,相应采取宽或严的信用标准,以在竞争中把握主动,争取优势地位。二是企业承担失信违约风险的能力。

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强弱也可影响信用标准高低的选择。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强,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争取客户,扩大业务。

反之,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就只能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违约风险。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要在对市场用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

企业通过设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报表数据,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详尽地对客户的拒付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利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的效果。

2、采取具体的信用条件。

信用标准是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使用条件。企业在接收客户信用订单时,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时间及其他相关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约定。

企业允许客户购货款赊欠一定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会引起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收账费用的增加,也许还会造成坏账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要求因信用期限的延长带来边际收入的新增量大于边际成本的上升数。

企业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对在规定期限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以按销售收入的适当比率给予折扣。至于给予客户现金折扣优惠的期限和程度应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在信用成本前后收益比较基础上,择定一个期量结合的最佳数据方案。

3、制定收账政策。

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否则会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企业蒙受损失,这些措施包括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对坏账损失的事先准备和制定适当的收账政策。

企业对各种不同过期应收账款的催收方式,即收账政策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货款时间越长,货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