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课题制教学;课题的层次性;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83-02

在中国大规模引进现代设计教育的近30年实践中,已经从过去单纯的讲授式教学逐渐向更强调互动性、自主性、研究性的课题制设计教学过渡。然而在课题制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往往会过度看中西方的教学形式而忽略实施过程,略显形而上的空洞和机械。笔者认为如果在课题设置中教师能按照渐进性、个性鼓励、信息汇总与修正的次序由浅入深分层次设置每个阶段的课题任务,将会很好的诱发学生主动进入到设计的学习和实践探索中。

在课题制教学的课题设置上,要充分认识课题制教学的优越性,这样才会抓住重点,不让课题制教学成为学生眼中的作业制教学。在现代设计教育强调的美育、技能训练、创意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上,传统的讲授与辅导方式更多的会将学生导向被动的模仿、创新勇气缺失的方向。教育家阿普尔说过,“那些排除了过程、排除了事件冲突的课程,……学生只接触到那些既成的理性经验,并形成对这些概念的确定无疑的态度,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不可能对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课题的设置必须具有变化能力和发展能力[1],无论是单个课题的内容设置还是多个课题间的衔接,都要求其必须具有明确的阶段目的性、整体间的过程性,即课题的设置本身必须是有明确层次性和过程的互动性。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中引入课题制才能真正解决讲授制教学的弊端。

在一门课程的课题设计上,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要将课题分步骤、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呈现在课堂上,要坚决回避大而盖之的笼统性课题设置。其原因是要充分考虑学生作为初学者对课程的认识是有限度的、对整个专业的认知也是有限度的。以“卡通形态日用品设计”课程为例,在做课程规划时首先授课者要理清这门课涉及的卡通情趣与城市文化、卡通形态的特征及设计方法、日用品形态设计的要点等重点诉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考虑学生作为初学者,虽有激情但缺少办法和耐心这一基本情况,如何将他们一步步的吸引到整个设计、学习过程之中,是整个课程设置的首要任务。

考虑到该课程的诉求及学生情况,笔者认为卡通文化已经是现代城市文化中一个非常鲜活和重要的文化范畴,大部分学生均有切身体验,因此第一个课题不妨设置为“卡通文化的特征分析及现有市场应用”,通过该课题研究过程让学生深入市场调研,先将生活中不自觉的个人爱好逐渐导向理性的造型分析、情感诉求分析,在这一阶段主要鼓励学生去分析在形态上为什么卡通形态会可爱、城市文化需要什么样的情感产品;第二步课题设置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赋予日用品卡通形态及情感特征”,通过分组进行设计提案、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去学习掌握设计技法并提出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创新设计草案,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教授基本的设计技能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就是鼓励、激发学生在个人视角下对卡通形态的设计尝试;第三步课题设置应是深入式的,不再进行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创作,而是在学生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思维碰撞、设计交流后开始整合资源独立深化自己的设计提案,这样才能让整个课程既有前期的兴趣引导、头脑发散交流,也有后期的深化和细作。因此第三步课题为个人设计制作阶段,该阶段主要以个人的方式完善一个设计提案,可进行一对一交流辅导。

其次,在整个课题的规划上应特别注意课题的开放性、交互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自然而然的诱发他们对课题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观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这对传统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学生极其重要。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教育类型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型,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也许是合格听话的技术操作者、复制者,但难以成为大脑活力得到充分开发的创造者。而现代设计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立足的根本是创新――创造新的形式美、新的交互体验、新的情感体验,这也是苹果、宜家等跨国企业的核心文化意识。创意需要长期训练更需要鼓励。如何设置好互动环节,提高课程进行中的互动性,将是促进自主学习和表达个性思考的重要手段和保障。而过于明确结果、缺少互动性和未知开放性的课题将导致学生忽略研究的过程、忽略设计过程中的乐趣而直奔结果,其训练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过度在意现成的教条经验,一个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因循守旧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

在笔者教授的“卡通形态日用品设计”的课题设置中,会在每一阶段的大课题里设置几个子课题,如“商场里的卡通文化”课题要求学生按小组进行市场调研,对现有的卡通元素产品进行分类,找到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行业、目前卡通元素较少设计的行业,各小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观察以这种对立的方式将调查对象进行归类分析;“简化与夸张――异化后的熟悉面孔”课题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对象的特征,然后去除能够去除的细节,选择一种几何元素来重现该对象,简化后的对象要最大限度的突出观察对象给人的第一印象(即特征),该课题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设计技能和体会现代设计形态美感;“动物的拟人化与情感传达”课题要求学生寻找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将其进行各种表情的简化、夸张并带入明确的情感传达,如哭泣的小熊猫、贪吃的小鸟、想减肥的小猪等等,要求学生首先要带入情感去观察对象,然后抓住特征传达出该对象日常不为人们所想象到的神态和情感,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抓特征和情感带入能力。以上子课题和其他子课题一起层层渐进,将学生引导进入整个课程的学习之中,虽然各个子课题内容不同,但基本原则都是强调立意的开放性即学生自利和个人角度解释课题的可行性、评价的互动性。即所有课题均公开讨论,教师只做引导性提问不做定论式的总结,可以反问、追问但不能轻易否定学生方案,这样更容易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有勇气去发散自己的思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设计,然而不断进行的设计实践才是最好的提高设计能力的方法,设计教育需要耐心容忍初学者的错误。因此笔者认为设置开放性的课题、强调互动性的问答且在互相的答辩中引导设计方向才能够更好的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再次,课题制教学不等于完全放任,“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2],在完成前期的引导、中期的鼓励互动交流之后,必须给整个课题一个从个人角度出发的有创新性的设计提案,即归纳与修正设计阶段。在前期阶段学生从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中了解到了不同角度的设计提案和构思,最终整个课题要回归到个人,个人能够独立归纳、修正完善自己的最终设计方案。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设计规范、产业规范、市场规范,因为设计另一个本质是批量产业化的、是服务于大众的,如何吸纳城市文化而又不丢失个人审美特质,是每一个设计工作者最终要掌握的一个基本素养。在课题的最后阶段笔者主要倾向于一对一的辅导,该阶段的重点是通过修改方案帮助学生学会取舍、了解行业规范并强调个人设计特质。

最终,笔者在多年的设计教学实践中,通过这种将课题分层次设置、突出开放性与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很好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作业量庞大(每天课后均有新课题任务)但教学过程流畅且课堂氛围积极、学生思维活跃,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团队协作、独立研究、形式美感、多角度思考、创意敏感性上均有明显进步。

综上所述,课题制教学首先要明确课题制的优点和核心任务,即:强调开放性、互动性、研究性并以此诱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个性表达,进而培养出学生独立研究、坚持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作为初学者不能在课题设置上一步到位、单纯求大求形似而忽略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不妨以大课题下嵌套小课题的方式,循序渐进、逻辑清晰、重点递进的将学生引入到整个课程的研究、设计学习与实践中来。这样对培养具有设计情趣、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本土设计师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大构成 室内设计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27-01

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因为三大构成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同时学生对室内设计的接触还比较少,因此学生很难把作为基础课程的三大构成与具体的室内设计联系到一起。室内设计研究空间、色彩以及室内装饰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视觉关系。室内设计综合了平面设计、色彩设计以及空间设计三方面的知识。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只有熟练了解三大构成并熟练运用才能在室内设计领域有一定的建树。因此,必须首先了解三大构成及其在室内设计的重要性。

一、解析三大构成

1.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课程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研究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将具体的物品和事物抽象化。平面构成涉及了物理学、光学、美学、心理学等等领域。按照美学的视觉效果,运用物理学、光学甚至是数学的原理对设计进行优化组合。平面构成着重阐述了二元空间造型的基本规律,即把点、线、面、体、色彩、明暗、质感等视觉要素组织化,使之更有美的形态。

2.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三大构成课程中对设计中运用的色彩根据其性质,利用色彩在平面上的拓展性,空间上的可变幻性,按照色彩的组合搭配规则(冷暖、对比、互补、类似等)创造出设计的色彩效果。因为色彩必须依托于设计事物的形态、空间、位置等存在,因此,色彩构成是三大构成的延伸。

3.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是平面构成的进一步发展。立体构成也是主要研究点线面的关系。其研究重点在于色彩、事物等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以及立体造型问题。立体构成设计材料、力学、美学、视觉、心理学等领域。也是按照美学的视觉效果,通过造型元素在空间中的位置、方向等变化让人产生美好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立体构成着重阐述的是三维空间造型的基本规律,即把造型要素立体化,使之更有层次感。

二、三大构成课程对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性

1.平面构成对室内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一般来说,在房屋设计的初期,即房屋建造之初就已经用到了平面构成法则。我们看到的房屋设计图纸即是平面构成的结果。平面构成法则对房屋的不同功能区域(生活区、休闲区、工作区)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和安排。贴合人意的功能区域设置也是房屋销售的一大亮点。室内设计专业的平面设计方面即是对毛坯房屋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对各个功能区进行平面设计,包括地板装的选择、室内装饰材料的选用、墙面的设计、影视墙的设计、吊顶的设计等。以墙面设计为例,墙面设计要根据平面设计中的肌理要素采用不同的形式美法则进行设计。厨房、卫生间灯较小的空间一般采用小格瓷砖或者墙面纸进行装饰,客厅、卧室等较大的空间则一般采用整体的单色布局设计或者双色布局设计,材料一般也是选取1~2种,以避免平面的过于繁复杂乱。

2.色彩构成对室内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色彩是最易引起人视觉感触的造型元素,影响室内设计的视觉效果的因素除了家具、饰品、摆设以外,色彩的搭配对房子的美观功能所造成的影响更加重要。一般来说,室内设计中空间的配色一般都不超过三种。过于复杂的颜色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一般的室内设计最佳配色方案是:墙浅,地中,家私深。厨房不用暖色调,卧室不用冷色调,影视墙不宜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颜色搭配。一般橙色代表健康,能够诱发人的食欲,因此餐桌的颜色一般采用橙色或者白色,墙面一般以白色为主,具有洁净和膨胀感使空间增加宽敞,并且能够最好的反射光线使室内显得明亮。粉色是红与白色彩的混合,明朗而亮丽一般适用于卧室的墙面或者床上用品的设计。因此,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应该有更加敏锐的色彩洞察力和搭配能力。

3.立体构成对室内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立体构成也叫空间构成,立体构成设计更被生动化的称为“空间艺术”。立体构成主张以实体占有并且限定空间,最终与空间构成立体的环境和视觉效果。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组成了室内设计的基础,立体构成则是创造了室内的宜居环境。以美学为主的视觉为基础对各个造型元素进行空间上的合理搭配。根据各个功能区的结构进行家具、装饰品、家电的三维立体配置。例如装一面镜子,可以极大的增强室内的空间感,适合小户型的房屋,根据客厅的大小来设计沙发的位置布局,顶灯的大小和数量,影视墙的大小,电视机的尺寸等。立体构成是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是人们追求丰富、多层次室内设计效果的产物。也是室内设计专业努力的方向。

三、结语

三大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室内设计的重要方法。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必须能够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运用三大构成法则。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在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里面,对于“手艺”的学习以及“创意”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在大一一入学的时候,学生就会学习一些关于平面设计的相关软件以及类似于平面构成这样的设计入门课。这种平台课程的学习,对后续课程有基本的认识,也对于版式设计有所帮助。

版面设计其实就是把版面中的各种视觉元素有序而生动地组合在一起,将一系列杂乱的元素经过组合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过程。而在这个组织版面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了解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即视觉流程,只有了解了视觉流程,我们才可以毫不费力地设计出更自然畅快的版面。版式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这么说,它应用于所有的平面设计之中,只是它们具体运用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一般来说,商业美术设计方向的学生通常在大二第一学期时候开始学习版式设计的课程。主要对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做介绍,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学习网格及其应用,然后对丰富的版式设计素材进行学习。由于高职的学生与本科的学生在定位以及培养人才方面的不同,所以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本科的学习一般从理论方面入手,研究版式设计的基础,而高职的学习就侧重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运用大量的实例以及模拟项目或者真正的项目去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社会的角色,做好上战场的准备。在教授这门课中,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别的设计课题,从而更好地理解版式的综合性。例如折页、名片、DM单、杂志封面等等。在课堂上布置模拟项目下去给学生,学生以真实的情境进行设计,不如规定好客户的预算,客户的要求,然后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讲评,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不足,再下一次的模拟项目中能够吸取教训,得到提高。

版式设计一方面,它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门基础课程有着丝缕的联系,如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黑白灰概念,构图的形式美法则和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调和与对比、有彩色与无彩色同明度关系的转化几个知识点对版式设计中分区、分栏、信息等级编排的同理转换,如果没有扎实的构成基础理论的铺垫,版式的入门学习将会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所有的平面视觉设计都讲求一个版式效果,先抛开那些有图有文的,即使说在画面中只有一个字,一个点这样的弱元素,如果接受过版式教育的,都会考虑到最终把这个字这个点放在版面的什么位置最为合适,视觉效果最舒服,那么这就牵扯到一个构成的美感,也是版式设计中最为讲究的。因此,这就是版式设计这门课程传导的重要性了。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任务;模块;情境;职业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68.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7-0000-01

The Importance of Task-Designing on Teaching of MCU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hen Ke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uining629000,China)

Abstract:As a major core course of relative majo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CU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requires advanced professional job abilities of the students.It’s a consistent teaching means to apply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the task contents designed, which display from spot to line,from line to plane,improve In proper sequence,fully reflect the comprehensiveness and systematicness of professional technique training.

Keywords:Task;Module;Circumstances;Professional job abilities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一门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有较高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为从事机电产品、电子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企业培养具有单片机应用产品设计、分析、调试和制作能力的实践性人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为使学生系统掌握与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相关技能,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模块凸显单片机应用开发理论教学技能进阶

整门课程理论教学被科学地划分为模块,每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每个模块分别对应相应的几项任务训练,从中引出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模块3―单片机定时与中断、键盘与显示这一部分,精心设计了时间间隔为1s的流水灯,简易秒表,数字钟,可控交通灯,密码锁等任务,循序渐进地融入了该模块中每一项重要的知识点,不仅能力要求达到了,也更便于课后知识的梳理与总结。在此之中,同时注重了能力训练的延展性,每个任务既相互独立,又与前后任务之间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具有扩展性,即后一个任务是在前一个任务基础之上进行功能扩展而实现的,使设计的训练内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体现了职业技能训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最后一个模块更是综合了前面所有单元的训练内容,并引入了大量实际设计经验,起到了从训练到实战、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完全从职业岗位能力出发,拉近了单片机理论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距离。

二、四大情境凸显单片机应用开发实践教学技能飞跃

整门课程实践教学被系统地划分为四大情境,以机器人控制系统为雏形,划分了机器人显示系统,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智能感应系统三大学习情境,最后一个情境为综合机器人。其中,前三个情境又分别划分为若干个子情境,分别对应理论教学中相应的模块及任务。例如,机器人显示系统可划分为六个子情境,分别为单片机最小控制系统(让单片机动起来)、LED显示(汽车转向灯控制)、数码管显示(秒表)、点阵显示(点阵显示广告牌)、定时控制(数字钟、可控交通灯)、液晶显示(测量仪表液晶显示);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可划分为电机驱动控制(电动窗帘)、无线遥控(遥控车)、声控(声控车)等多个子情境;机器人智能感应系统可划分为超声测距(倒车雷达)、红外障碍物感应(感应垃圾桶)等多个与传感检测相关的子情境。最后在前期学习情境掌握的情况下,完成一个具有基本功能的综合机器人。这种实践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导与做、做与学、学与教、教与练、练与会、会与巧、巧与好的承接关系。实训指导教师应以学习情境中能力训练需求为依据,分层次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指导,做到因才施导,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单片机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关系。下图展示的是用DS1302与12864LCD设计的可调式中文电子日历,采用PROTEUS仿真实现,该任务为课程理论教学中的一个简单应用任务。

DS1302与12864LCD设计的可调式中文电子日历

三、结束语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由任务入手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通过技能训练引出相关概念、硬件设计与编程技巧,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思路,是当前高职院校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中心所在,符合与单片机应用技术领域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鑫,张岩,杨莉,高群.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08

[2]倪志莲.单片机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7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展的主要课程设计有反应堆物理课程设计、屏蔽计算课程设计、核电仿真课程设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等。从社会需求以及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专业人才的目标来看,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1)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跟工程实践联系不够密切,缺乏新颖性和挑战性,学生没有兴趣完成课程设计,亟待更新。(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以往课程设计都是教师先讲解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学生开展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讨论、互动、引导、激发和案例驱动,学生在面对具体实际问题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有的学生无法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3)考核方式单一。以往课程设计的成绩主要由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决定,不可避免地存在照搬、照抄他人的现象,成绩评价缺乏标准和透明度,使得课程设计效果不理想。因此,围绕“卓越计划”的要求,合理构建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课程设计的内容,改进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课程设计过程监控和改变考核方式都极为必要。

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针对目前课程设计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精心选取课程设计题目

为了提高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必须及时更新课程设计题目。根据以下几个原则选取课程设计题目:(1)按照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选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符合教学要求;(2)根据学院教学条件选题,需要具备合适的设计工具完成课程设计;(3)题目内容与专业课程相关,通过课程设计更好地巩固专业理论知识;(4)选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能在以后的毕业设计或是以后的工作中用到。根据选题原则以及结合学生所学知识我们选用了一些多样化、实用性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比如,对于反应堆物理的课程设计,我们精心设计了采用MCNP程序进行栅元、组件的临界计算并设计了一个小堆芯的题目;对于核辐射探测方向,设计了采用MCNP程序计算不同探测器探测效率的题目;对于核电厂运行仿真,设计了采用MATLAB程序或者FORTRAN程序来实现核电仿真等。这些多样化和实用性的课程设计题目,加强了核专业特色,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转变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抓好课程设计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以前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指导教师先讲解课程设计的原理和过程,然后学生自己完成作业,教师不能把握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指导教师采用了图书指导法、讲授法、问题驱动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4]。在课程设计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采用启发性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参与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对于不同题目,教师介绍基本原理、设计要求、设计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后,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去完成一个类似的题目,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程设计过程,同时也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同一个题目。指导教师注重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指出在设计过程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以便学生吸取经验,尽量减少设计错误。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教师注重在大思路上进行引导,不干预具体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细节,把关和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反应堆物理课程设计采用MCNP程序对组件进行临界计算,指导教师首先让同学们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典型的组件类型、不同类型组件结构上的差别和组件组成等基本知识;然后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怎样利用MCNP程序实现核电站15×15燃料组件临界计算的例题。课堂中教师重点讲解MCNP程序输入inp文件每一个部分的作用,然后让同学们当场运行MCNP程序,掌握作图及其生成输出out文件等基本运行操作。同学们运行完后,指导教师再讲解out文件的每一个部分,告诉同学们怎样看输出结果。讲解完例题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当场实现大亚湾核电站17×17燃料组件的临界计算,同时设计不同可燃毒物的布置方式,掌握不同可燃毒物布置方式下结果的变化趋势。每个做课程设计的同学都拥有一台电脑,可以单独完成作业,如果有什么问题和想法可以与同学或教师交流。指导教师全场监控每个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作为课程设计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做得好的同学,老师当场给予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碰到问题能够自己想办法及时解决的同学也会获得表扬,同样会获得较好的成绩。指导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协作创新能力。比如设计一个小堆芯可能有多种方案,输入文件的代码量不同,同学们可以分成小团队讨论后确定一个方案,团队每一个人完成方案的一个部分,最终实现小堆芯的临界计算。总结几年的课程设计教学经验,采用图书指导法、课堂讲授法、问题驱动和讨论法等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以前课程设计的成绩主要由课程设计报告和平时成绩决定,课程设计报告占了大部分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课程设计报告可能存在抄袭的情况,指导教师无法判断,成绩评定很有可能不公平,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只注重课程设计报告内容,不注重课程设计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程设计成绩评价的公平性,课程设计成绩改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30%、实践操作40%和课程设计报告30%。(1)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成绩、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考勤采取签到的形式,上课前签到一次和下课前签到一次,保证学生在上课时间能全程到课学习;学习态度主要包括上课回答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情况;课堂纪律是指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严禁玩游戏和玩手机等,只能做与课程相关的事情,保证学生充分利用好上课时间。(2)实践操作40%,指导教师注重对课程设计每一个环节的考核,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查找资料的能力、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程设计报告30%,成绩包括书写格式、完成情况和创新性等。课程设计最后一般会有附加题,因此设计报告成绩也包括附加题完成情况。成绩评定的方法在课程设计上课前就告知学生。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认真开展课程设计工作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