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经形势分析

财经形势分析

财经形势分析

财经形势分析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以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为背景,分析了2013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阐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从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社会事业、完善惠农政策及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六个方面着力。

 

关键词:经济企稳 财政政策 着力点

与前几年不同,2013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是经济企稳而不是经济偏冷。因此,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兼顾结构调整和逆周期调节的双重需求,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着力于促进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并注意化解和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当前经济形势总体企稳

回顾2012年,我国经济在面临中长期结构调整压力的同时,遭遇了外需下滑的挑战——前三季度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5.5%,下拉gdp0.4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全年经济增速十余年来首次“破八”,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7.8,并在下半年缓慢回升。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仍将延续上年温和回升的态势,经济运行总体趋于稳定,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为8%左右。

 

随着城镇化继续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有望成为将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消费方面,2012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出1.4个百分点,连续第二年高于投资。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013年消费需求将有稳步提升。在出口方面,虽然2012年底对美、欧两大贸易伙伴的出口均有回升,增速反弹至14.1%,远超市场预期,但是鉴于外部环境并没有明显好转,出口低迷的情况仍将延续。

 

过去几年转方式、调结构的努力为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打下了基础。2012年国家加大了对节能减排的财政投入,成效显著。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四种能源消费的占比较2011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降速提高1.6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增加;在传统产业增速回落幅度加大的同时,新兴产业增速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将为2013年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13年经济总体出现复苏态势,但在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3年的“两会”上,财政政策被定调为“积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既能满足结构调整和逆周期调节的要求,也现实可行。

 

(一)结构调整和逆周期调节需要财政给力

结构调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政府政策给予引导。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财政政策在区域和城乡统筹、收入分配、产业结构等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财政政策调整结构既有利于释放短期需求,又能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引擎。2013年经济增长最接近于自然增长,全年经济平稳运行、物价温和上涨但总体水平可控,也为结构调整提供难得的时机。

 

国际国内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也要求财政政策在近期逆周期调节中发挥作用。从国内来看,投资的边际效应开始递减,受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保障房投资增速明显减缓;受出口形势的影响,出口拉动的制造业投资动力不足;公路、铁路、地铁、水利等基建投资仍有一定增长潜力,但能够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项目数量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政府扩大消费政策难度加大。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将出现递减,如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税收优惠政策,透支了未来消费,进一步扩大消费的难度加大;受制于体制机制(如收入分配制度)的约束,扩大消费难以有大的起色;房价高企也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从外部环境来看,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2013年德国有望复苏并带动欧洲整体经济增长,周边国家仍处于衰退,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美国方面经济复苏依然乏力,尽管在2012年第三季度取得了3.1%的环比增速,但是第四季度回落至0.9%。“财政悬崖”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会导致2013年美国的经济增速有所下调。日本经济增速逐季下滑,重陷衰退可能性较大,加之受到钓鱼岛问题的影响,中日经贸急剧降温。总之,面对国内短期需求收缩、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叠加情况,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确有必要。

 

(二)积极财政政策操作可行

1.财政实力增强

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财政收入从1994年的5218.1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17210亿元。伴随着2013年的经济回暖,国家财政收入会进一步增加。不断增加的财政实力,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财政风险可控

衡量财政风险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财政赤字率和财政债务负担率。从当前的指标来看,这两个指标都在政府的可控范围之内。

首先是赤字率不高。2011年中国财政赤字8500亿元,赤字率为1.8%;2012年财政赤字为8000亿元,赤字率为1.5%;2013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赤字率在2%左右。2011年的欧元区17国赤字率为4.1%,2013年美国赤字率预计为5.3%,英国、西班牙、希腊等欧盟成员国赤字率将高达6%左右。相比之下,中国的财政赤字率明显低于许多发达国家。

 

其次是财政债务负担率总体可控。2011年中国中央政府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国债负担率)很低,只有15.3%,2012年为15.93%,预计2013年为16%。不过,外界对中国政府债务的担忧主要来自各类地方债。中国《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举债,但地方政府可以绕开《预算法》的规定,通过地方债务平台公司等形式间接举债。特别是为了应对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地加大了投资力度,通过各类政府性投资平台公司来举债。根据国家审计署的统计,2010 年底中国地方政府总债务规模为10.7万亿元。2012年以来,随着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的下滑,电热水、交通运输、仓储、水利、教育、卫生等地方国有投资迅速增加,2013年地方平台融资规模有望达到13万亿元。这样,2013年中央和地方债务负担率将维持在39%的水平。再加上政策性银行的债务余额,预计2013年全国总债务为 gdp的 55% 左右,这一比例仍低于多数西方国家 60% 的水平(2012年英国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约为70%,美国为102%,而日本则高达200%)。而且,与多数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超过70% 的地方政府债务用于基本建设投资,这些基础设施投资大多有效。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依然明显,国家整体偿债能力较强。

3.政策空间广阔

尽管外部经济环境不明朗,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仍有较大操作空间。一是扩大投资。中国现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2012年城镇化率为52.57%,而许多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超过70%,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

投资需求很大。二是扩大消费。21世纪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低收入国家。2000年以后,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开始跨越低收入国家的门槛,进入到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中国人均收入逐步提高的过程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民生财政支出将大大增加,这为财政政策发挥作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三是结构调整。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财政政策调整城乡和区域差距任重而道远。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性,也决定了财政政策要长期发挥作用。

 

积极财政政策的几个着力点

2013年积极财政政策要继续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兼顾结构调整和逆向调节的双重需要,推进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具体说来,积极财政政策可以将以下六大方面作为着力点:

 

(一)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

减税是2013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头戏。在历经扩大公共支出和政府投资的传统财政政策所带来的阵痛(如地方政府性债务迅速扩张、财政金融风险凸显和民间投资受到挤压等)之后,需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财政政策。加之,2013年经济增长接近自然增长状态,国家没有必要大规模增加开支。积极财政政策的路径和重点由此从增支转变为减税。

 

中国既可以采取全面、大规模减税,也可以进行结构性、局部性减税。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经济增长幅度减缓,但经济运行总体上尚未出现衰退迹象。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具备,国家不应大规模减税,只需采取结构性减税措施即可。而且,结构性减税还可配合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防止物价过快增长。

 

结构性减税不宜消减直接税负担。这是因为:中国直接税占比较低,从宏观调控和财政体制的角度看,中国未来还要增加所得税的比重,如开征房产税和遗产税等;前几年规范和合并了企业所得税,并已经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一些政策做了调整,以适应扩大消费和投资、促进结构调整的需要,没有必要再降低所得税。相反,结构性减税应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间接税入手。考虑到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联调,影响增值税作用的发挥,并增加了征管成本,而且增值税没有将第三产业纳入征税范围不利于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在2012年实施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如 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始启动“营改增”的改革试点,7月31日将改革试点范围分批扩大至北京市、天津市等8个省(直辖市)。2012年,营改增试点地区共为企业直接减税426.3亿元,整体减税面超过90%。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小规模纳税人减税力度更大,平均减税幅度达到40%。结构性减税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促进了投资和消费,为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3年结构性减税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营改增”的扩围。2013年“营改增”的主要任务是在合理解决试点中出现的诸如征纳成本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税负不均等问题的基础上稳步扩大实施范围。二是将合理调整消费税税率结构、征收范围和征收环节。三是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巩固成果,如进一步有选择地降低商品进口环节的关税;继续执行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加大税收扶持力度。

 

(二)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将更多的依靠市场的作用,政府应当是逐步的、有选择的退出,但由于中国城镇化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短期内公共支出仍将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大多属于非经营性的,其投资主体只能是政府,民间资本、外资的引入存在较大的困难。二是医疗、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要让已经转移的农村人口逐步融入到城市生活,尤其是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

 

(三)优化经济结构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两头受挤。一方面,随着生产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资金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传统低端制造业开始萎缩,其竞争优势将逐步被印度、印尼、越南等国所取代;另一方面,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市场绝大部分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垄断,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还未形成。因此,在解决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的同时,国家要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基础研究投入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社会事业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013年积极财政政策要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并更加注重提高教育和社会事业的公平;二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三是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

 

(五)完善强农富农惠农财税政策

“三农”问题依旧是201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财政政策应给予大力支持。2013年积极财政政策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三农”发展:首先是继续加大补贴力度。其次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在农民中普及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科学管理方法。第三是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当转向农村,如改善广大农村的水、电、路等设施的条件。

 

财经形势分析范文第2篇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北京100732;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摘要:2015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但复苏的逻辑主线逐步清晰。发达国家在新一轮再工业化、再全球化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可能加剧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风险,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运行也进入新常态,表现出一定的体制机制弊端和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加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迎接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是克服全球经济再失衡的压力与困难的重要决策。

关键词 :财政政策;全球经济;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7-0078-08

收稿日期:2015 -05 -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研究”(10AZD020);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项目“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

作者简介:闫坤(1964 -),女,辽宁大连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与财政理论研究。E-mail: yankun@cass.org.cn

2015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但复苏的逻辑主线逐步清晰,至少对于主要经济体而言,国内结构改革的方向、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和全球经济治理战略已基本达成共识,复杂经济表象下的运行秩序正在得以恢复。也许各国经济还是震荡的、无序的,但震荡之中已经具备了协同的特征,随着主导国家目标前景和驱动力量的不断明朗,各国复苏路径开始趋于收敛,国际投资、金融和贸易规则的权威性正在提升,经济运行的合力正在形成。因此,如果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和影响,预计2015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将转入复苏的轨道,同时伴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简政放权为特征,放手壮大市场力量;以垄断行业改革为抓手,大力鼓励公平竞争和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为载体,提升经济结构、效率和分工地位,支持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不平衡复苏进程中形成赶超型力量。

一、发达国家复苏信号增强,全球经济再失衡态势初显

2015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进程仍然表现为明显的不同步,美国经济已经步人潜在经济增长区间,而欧盟和日本则仍然受到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宏观政策的压力与挑战而踯躅不前。但各国经济运行中的亮点不断增多,积极因素的作用也有所放大,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前景不断明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中国以外,发达国家有可能先于发展中国家走向复苏进程,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秩序也在强化这一特点,加之“正向供给冲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形成利益再分配,全球经济再失衡态势已初步显现。发展中国家需引起警惕,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直面国际市场的竞争,抓住经济复苏期的重大机遇。

(一)美国经济:从再工业化到再全球化

2015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仍在持续稳定增长的轨道上运行,各类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市场效率和企业创新等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国内要素的边际产出率逐步下降,经济初步进入“稳态”区间,再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果进入平稳期。为提升美国经济的边际产出效率,扩大再工业化的经济驱动效应,美国将进入到技术外溢、模式外溢和产业外溢阶段,亟需推进全球经贸格局和机制调整,经济全球化发展进入到新的关键时期,国际经济组织、多边经贸规则、区域经济合作和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等领域的调整与改革将渐次起步,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01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速在扣除2014年同期-2.1%的增速后,实际增速仅为0.2%,虽属正常但仍弱于市场预期。剔除油价和其他附属因素影响后的核心CPI达到1.8%,低于美联储2%的警戒线,处于温和通货膨胀水平。3月末美国失业率为5.5%,进入到充分就业区间,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进入到敏感期。从结构来看,美国的经济指标也表现出上升期的特征。受数据公布时间的影响,现在还无从获得美国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数据,预计美国私人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维持在2.5%左右,工商业投资(设备+厂房和商业用房)、住宅和知识产权的投资比例约为50:25:25,实体经济的产出增长空间明显。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虽有波动,但总体上仍处于98以上的高位,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更是上升到101.3,预计私人消费增速将超过4.5%。美国进出口形势基本稳定,贸易赤字有所下降,2015年前两个月,贸易总额达到8291亿美元,但贸易逆差仅为1136亿美元。美国主要市场的形势也保持在较好水平。美国国债仍是全球最安全、最普遍的投资对象之一,中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仍保持下降趋势。美国货币供应量保持平稳.3月末M2为119264亿美元,第一季度M2的增量为2067亿美元,同比增速为6.1%,储蓄率为5.8%,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复苏态势,1月美国新房销售达到50万套,2月则达到53.9万套,大大超过市场预期。作为美国经济复苏的主推动力,美国工业表现平常,但基本保持在正常的高位运行,强势美元和油价波动影响了美国工业的竞争力。

美国再工业化的影响目前已经从企业层面扩展到产业层面,从效率导向转向结构导向,并开始深人影响美国国民经济的生产组织形态和商业经营模式,为全球制造业小型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路径做出了重要探索。美国再工业化的核心是“分布式布局+智能化组织+模块化生产+多样化供给”;一是分布式布局,即改变原有工业生产“中心一”和产业链型的布局方式,每个企业(生产单元)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开展生产,形成产品在形态、式样、质量和功能上的差异,并将产品和生产设计接人互联网,以降低商品的搜寻成本和后端产业链的组织成本。二是智能化组织,在高效市场机制的支持下,市场配置的不再是无差异的资源和标准化的中间产品(零部件),而是形态功能各异的产品。三是模块化生产,上一环节个性节和多样化以后,下一环节无法通过大规模生产提升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而必须采取模块化的方式来包容差异化、增强便利化和形成多样化。四是多样化供给,在模块化生产的支持下,企业可以向社会提供较低成本的多样化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将多样化的商品进行高效配置,进而在多个“小众”市场实现规模与收益对“大众”市场的赶超。这种再工业化模式具备结构创新、模式创新和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具有进一步提升效率和收益的重要空间。

从目前来看,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在不断深化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再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也开始从企业和产业链外溢到整个国民经济。当前美国再工业进程进入调整期和平稳期。如2015年3月工业生产环比下降0.6%,制造业扩张速度明显下降,处于2013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美国要强化再工业化模式的影响,提升再工业化的效率和收益,有必要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结构外溢、技术外溢和市场外溢。即美国再工业化将启动2.0阶段,从美国国内的产业化转向世界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模式创新,进而形成与产业化相适应的国际经济新规则、新秩序和新格局,中国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在接受辐射和外溢的同时,主动施加影响,使中国的利益和意愿能够得到体现和尊重。

从再工业化到再全球化,美国政府和企业需在以下领域实现突破:一是要素和资源领域,需要有更加丰富的资源供给和更加充裕的要素保障,推进资本国际间流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全球化布局。二是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统一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简化知识产权国际注册的手续,实现知识产权的全球性保护。三是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平台和信息管理体系建设,从而为中间企业自主性生产提供支持,并扩大下游企业的信息搜寻范围。四是加强国际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制度协作、多边规则和区域经济合作等,用贸易自由化为产业全球化铺路。五是加强企业全球生产布局,以要素和资源为导向,以创新和结构提升为主要着力点,推进美国企业在全球经济贸易合作的关键区域和节点开展投资活动,利用东道国的要素和资源优势进一步降低成本,形成以企业自主性生产和差异化商品配置为特征的全球产业链,如图1所示。

美国再工业化到再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是外部市场效率和交易成本的控制。因此,美国再全球化的战略重点将基于以下原则展开:一是简化多边注册和统一保护标准趋同的新一轮知识产权合作。二是以非关税壁垒和贸易管制措施为重点的多边贸易合作。三是立足于东道国的要素和资源实现自主性研发生产,以及面向国际市场的投资合作。四是推进国际互联网在更广阔领域内覆盖,以及坚持开放性和打破信息壁垒的国际信息合作。五是以扁平化、自由化和自主化为特征的新型国际产业链,以及打破“微笑曲线”的新型国际价值链。

(二)欧盟和日本:竞争和转型中的经济复苏

进入2015年以来,欧盟和日本经济运行中的亮点不断增多,各项指标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向复苏的方向发展。随着美国再工业化进程的调整以及欧盟和日本等国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预计2015年下半年,欧盟和日本的经济都将探底企稳,逐步进入到经济上升期和复苏期。

欧洲央行在年初赢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诉讼,为欧洲版QE扫清了政策障碍。2015年第一季度,在国际能源和资源价格下降的有利环境下,在欧洲央行更加宽松和灵活的货币政策支持下,欧盟主要国家的经济运行取得较好成绩。3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达到103.9,超过市场预计的103.1。投资者信心指数持续保持增势,3月末达到20,为2007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商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增速超过3%,为整体经济复苏在需求面上提供了重要支撑。

日本经济逐渐克服消费税政策的冲击和“第三支箭”未能有效落地的影响,经济呈现复苏势头。2015年2月受到日本企业利润增加和产出增加的影响,日本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到3.5%,失业人数仅为230万人,是发达经济体中就业表现最好的国家。核心CPI实现2%的增长,基本符合日本经济政策的调控方向,实现连续21个月的正增长。贸易环境持续改善,实现贸易顺差1.4万亿日元,是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对外投资保持增长,对外投资收益总额大幅增长,达到1.9万亿日元,增速达到27.5%。当然,日本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隐忧,如日本家庭消费支出仍在减少,2月为26.6万日元,同比减少2.9%,已连续减少11个月。

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转向再全球化,美国制造业与欧盟、日本制造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将有所缓解,甚至在再全球化部分措施的推动下,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如美国再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促进和市场差异化配置能力的强化,给欧盟和日本的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小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市场也可以直接配置中小企业的商品和服务,摆脱了对大企业订单的依赖,也摆脱了对大企业技术和标准的束缚,激活了中小企业的活力,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产品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控制力量,避免了中小企业的过度价格竞争。再如美国分布式布局理念也将改变原有垂直型产业链和“微笑型”价值链的局面,参与企业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专业化,整个产业组织模式从多层次分工转向相对平行的专业化生产,国际产业链呈现扁平化特征。同时参与企业都具有一定程度差异化的垄断性,也相应地拥有必要的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和市场力量,每个生产节点都成为大“微笑曲线”上的小曲线,价值链也得到更加均衡的分布。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可以更早地适应这种调整和转变,从而使其产业竞争和经济发展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上。

(三)再失衡:发达国家从借入“缺口储蓄”到借人“储蓄缺口”

在美国经济率先复苏的带动下,以制造业为龙头,欧盟和日本等国通过市场形态、产业布局、企业组织和生产工序的变革,抓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有效对接再工业化和再全球化的机遇,实现效率提升、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企业利润明显增加,就业状况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国内消费规模日益扩张,企业投资意愿被显著激活,金融市场效率也得到较好恢复,尽管有欧洲央行QE和日本央行QQE(质化和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的支持,但在去杠杆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资本供给仍然难以满足投资需求,利用较高投资收益率从发展中国家吸引投资,引致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转移成为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重要表现。

从2015年第一季度各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毛利润率来看,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保持在30%以上,而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则在15%左右,发达国家的企业具有更强的承担财务费用的能力。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存在外流压力,以获取发达国家较高的投资收益,世界范围内的“储蓄缺口”和“投资缺口”再度形成。

相较于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再失衡表现出两类典型特征:一是发达国家从借入“缺口储蓄”到借人“储蓄缺口”。所谓“缺口储蓄”是指国民收入在满足国民消费后,剩余的储蓄部分难以满足正常条件下企业和政府投融资需要,差额部分(即缺口)需要从国外借人;而“储蓄缺口”则是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投资也保持活跃,通过对国内储蓄实施收益激励后,仍不能满足需要,其缺口部分由国外借入储蓄予以满足的情况。当前借入“储蓄缺口”的主动性更强,需求规模更大,对发展中国家内部投资挤占效应更加突出。如果说借人“缺口储蓄”是基于发展中国家存在剩余储蓄前提下的一种资源再配置,那么借人“储蓄缺口”则是基于发达国家“投资缺口”,具有明显的初次分配特征——“储蓄”成为全球性的资源配置,价高者得。二是储蓄的来源从贸易盈余转向投资替代,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恶化。在危机前的失衡阶段,发达国家的消费增长强劲,且本国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错位,形成大量进口需求;而发展中国家则加大产出,通过出口满足发达国家消费需求的同时,形成大量贸易收益。该贸易收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借给发达国家弥补“投资缺口”的重要储蓄来源,具有循环性、互补性和互利性的特征。而再失衡条件下的“投资缺口”则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产出能力的扩张和产出效率的提升,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效市场机制来满足国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贸易外溢的收益大幅度减少,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需求持续不振,国内投资需求下降,回报率降低,消费需求也有所回落,从而被迫产生储蓄盈余。这种条件下储蓄的借出和借入不具有循环性,将逐渐抬升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活力,影响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进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发生系统风险。

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整体呈现“稳中有进”局面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经济发展方式初步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企业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物价和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但受到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的影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有所凸显,并表现在部分关键经济指标上。

(一)GDP增速运行在合理区间,物价与收入形势保持平稳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GDP达到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但7.0%的增速与全年的控制目标基本一致,总体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之内。物价形势总体保持稳定,CPI同比上涨1.2%,暂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风险。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兀,同比名义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二)“三驾马车”结构保持稳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居首位

2015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75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5%。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进入到实施层面,政策效果将在第二季度逐步显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1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网络购物依然是消费活动最活跃的部分,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7607亿元,同比增长41.3%。进出口总额55433亿元,同比下降6.0%。贸易顺差7553亿元,贸易顺差的规模再创新高。

(三)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

从产业结构来看,2015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777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2605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占比高达51.6%,在反映经济结构改善的同时,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也是导致第三产业占比快速提高的重要原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仅增长6.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从居民收入结构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6.比上年同期缩小不到0.1。房地产行业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性产业。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66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7892亿元,同比下降2.9%,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压力增大。工业企业经营困难是需要关注的另一个关键性问题。2015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52亿元,同比下降4.2%。

(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社会融资结构急需调整

2015年第一季度,活期存款的增长有所波动。M2余额1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Ml余额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9%;MO余额6.2万亿元,同比增长6.2%。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5.9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24.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达到4.6万亿元,同比减少8949亿元。其中,信托贷款占比大幅度下降,易导致信托行业的运行存在较大风险,2015年应适度推动信托融资的发展,使管理水平良好的信托产品能够获得正常展期。

(五)财政运行进入新常态,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407亿元,同比增长3.9%;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719亿元,同比下降33.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815亿元,同比增长7.8%;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564亿元,同比下降24.5%。随着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财政运行也表现出明显的新常态特征。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局面基本结束,而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支出刚性却在不断增强,财政收支矛盾较为尖锐。为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积极财政政策既要坚持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又要保障重点支出和增加资金效益,政策措施、取向和力度都成为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完善和优化的重点领域。

三、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当前中国面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增多和体制改革难以推进的挑战,同时受到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再全球化和再失衡的压力。解决压力和挑战的路径主要包括建立高效率的市场、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和开展智能化的生产三方面。其共同基础是创新,即创新驱动。

(一)全球经济再失衡下的中国创新驱动战略

全球经济再失衡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复苏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利用其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的优势,以及信息化和竞争性的市场条件,通过较高的生产效率提升资本回报率,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和需求外流。面对压力,中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的对接

创新驱动战略包括“创新”和“驱动”两层含义。其中,创新是战略的基础,也是战略需要首先实现的条件;驱动是战略的目标,也是战略最终的价值表现。因此,创新驱动战略实际上包括两个环节,即创新和创新驱动,从不同侧面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创新包括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三个环节,将直接形成对经济的投资需求,并形成新的资产和模式。而创新驱动则包括过程驱动和成果驱动两个层面,过程驱动是指创新的过程将形成对市场要素的组织和组合,并通过创新活动将这些理念、机制、模式和经验外溢到整个生产体系之中;成果驱动则是指创新活动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成果,如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等,这些成果由创新主体自己使用(创业或改造),或是由创新主体授权他人使用(知识产权贸易或合作生产),并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2.创新驱动与市场效率性和产品差异化

市场效率性来自对垄断的限制和破除,对政府市场规则的优化和改革,以及对公平竞争机制的保障等。创新驱动立足于全面创新理念,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市场规则改革并保障公平竞争机制,通过模式创新破除垄断束缚。而产品差异化则是市场形成垄断竞争结构的基础,也是中小企业形成自身控制力的基本条件,产品差异化可以较好地保障多样化和效率性的平衡,同时避免过度价格竞争给企业和市场发展带来损害。创新驱动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不同的生产工艺、功能形态和产品类型,从而实现产品差异化,并通过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市场对差异化的商品进行配置和选择。

3.创新驱动与世界经济再失衡

世界经济再失衡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先于发展中国家复苏,并且发达国家的企业更早一步适应了新的市场形势和产业组织形态,从而产生效率差异。创新驱动是解决世界经济再失衡的有效办法,即通过技术创新对现行企业生产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造,使其能够参与全球的专业化生产;通过模式创新对现有市场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广泛使用,从而使市场能够高效率地配置差异化的商品;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国际经济规则和贸易惯例的统一,从而使中国能够直接对接扁平化产业链的前端环节,并以自主性和差异化为基础,形成价值链中的独立单元。

(二)创新驱动战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对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国务院面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制定的重要基础性战略,通过政府简政放权、投融资审批制度改革和对创新实践活动的全方位支持,形成中国创新和创业的新局面。创新驱动战略联结“创新”和“驱动”,既强调创新的范围、模式和方法,又强调创新成果的使用、转让和保护,因此,创新驱动战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1.创新说到底是人的创新,而“众”是人的集合

创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人类通过学习和专业的培训,掌握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从而在事物的运动速度(技术创新)、运动组织方式(管理创新)和运动形式(模式创新)等领域实现对旧的突破。而“众”是人的集合,表示人的范围、行为和组织方式。从这个角度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的创新驱动,参与的主体是全社会广泛的劳动者和劳动者生产方式的载体——企业:参与的行为取向是彼此协作、取长补短和开拓创新,是协作条件下形成的合力:参与的组织方式是社会化和企业化的,劳动者作为个体可以参与社会化的创新活动也可以参与企业化的创新活动,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则又以社会化的方式参与到创新活动之中。

2.创新的保障是知识产权制度,而知识产权是一项属于“众”的权利

知识产权来自于创新活动的创新性,即达到法律所规定的创新性要求,且权利人的身份又符合法定标准,就可以被授予知识产权。即知识产权的产生不是基于单个主体(劳动者或企业)的创新活动,而是基于该创新活动在“众”之中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新性.一旦被法律授权,知识产权所包含的创新内容就成为“众”之中的排他性权利,具备了由法律所保障的社会化的专属性和垄断性,从而来之于“众”,形成于“众”,又独立于“众”。在此基础上,知识产权具备了财产属性,并成为激励“众”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机制,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就会退化为一种“兴趣”。但知识产权的财产价值与知识产权的劳动投入(价值)无关,而与知识产权的效果(使用价值)直接相关,因此,知识产权的价值增值和创新积累既要依托于更高的人类智慧,更严密的思维逻辑,也要基于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设备条件。相对于“众”的低门槛,实验设施和科研装备都具有较高的成本,并很难被单一创新主体持续使用,推进大型实验设施和科研装备共用共享,切实降低创新成本成为创新驱动战略必须着力解决的重点内容。

3.创新的目标是驱动,即创新与生产的结合,而创业则是最为直接的方式

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是以创新成果的价值来进行衡量的。而创新成果的价值来自于成果与生产相结合以后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创新成果自身投入的劳动量(价值量),于是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利在交易中具有内在的限制,其价格来自于商品使用,并不是商品本身。尽管创新与生产的结合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来实现,但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是由创新者自己转化和使用,把创新收入转变为更有价值的创新产品(服务)收入和企业经营收入。因此,大众创业是创新驱动最为有效的载体。创新驱动战略下的创业关键为:一是创新成果的范围要大幅度拓展,从技术创新,到管理创新,再到模式创新等。二是创新成果要转变为创业资本,创业投资之外,知识产权自身的价值也应得到保障和凸显。三是创新转化要能够形成新的市场产出,知识产权交易、企业的生产性转化和市场准入的“低门槛”成为关键的影响因子。

四、财政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着力点与主要措施

(一)坚持市场导向,提升潜力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向、路径、组织方式和资源实现方法都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在竞争与效率的基础上,财税政策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与市场力量形成合力,以及提升惠民生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一是推进PPP机制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广泛使用。在满足政府投融资需要的基础上,与社会投资者展开合作,并通过政府采购或市场竞争方式选择优秀的市场主体担当项目建设和运营主体,实现政府公共投资领域的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二是采取财政后补助和间接投入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不干预企业的研发方向、创新组织、收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方法,由企业根据自身技术专长以及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期,独立选择研发项目。调动一切有效资源进行研发攻关,财政在保持市场公平性的基础上,对实验条件、融资支持和用工管理实施间接投入,以分担企业创新成本。在取得相应成果后,由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项目申请的要求,给予具有奖励性和补偿性的后补助资金,而该资金在使用要求上与前补助不同,基本上等同于企业收入并由其自行支配。三是增加国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向社会的开放力度,为“万众创新”提供更为有效的装备和环境支持,提升中小企业的实验条件和降低研发成本,在不改变创新成果产权属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并支持创新活动自身的差异化。四是多渠道筹集创新成果转化资金,针对创业企业最大的资产是知识产权的情况,由财政提供必要的补贴资金或奖励资金,联合金融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提供支持,并建立相关的风险补偿机制。

(二)减税降费,综合促进

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是降低市场门槛、提升企业活力和增强投资意愿的重要保证,对企业的综合促进作用巨大。我们急需这两种手段的有效搭配,用财税政策的“加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一是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全面推进税制改革,力争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相协调。当前重点工作是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在实现全社会抵扣衔接的同时,调动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的主动性,优化结构,提升形态,促进研发活动,推进专业化分工。二是继续完善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小微企业经营成本高、市场覆盖面小、管理水平有限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问题,将部分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进行必要的税前扣除是正常的,也是政府对小微企业提供的市场诚信管理的成本补偿。对当前月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不足3万元的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和增值税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合理的标准和机制,并全面清理对小微企业的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三是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对研发费用的核算方法和范围进行调整,增加研发费用包含的项目,如模式创新的研发投入和以供给创新来促进消费的市场调研投入等,并实施加计扣除。

(三)定向调控,立足驱动

定向调控是从政策实施效果出发,考虑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和市场公平要求,针对具体对象采取灵活、科学的调控手段。一是对创业投资实施税收优惠,对投向种子期和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统筹研究相关税收支持政策。适当放宽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限制条件,并在试点基础上将享受投资抵扣政策的创业投资企业范围扩大到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二是建立完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实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下属公司剥离,原则上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不再新办企业,强化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加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转化的,可由国家依法强制许可实施。

(四)加力增效,完善体系

继续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力度,在统筹的基础上,增加投入的规模和渠道,注重政策的效果和过程的公平开放。一是承担基础研究,切实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研发机构自主布局科研项目。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扩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支持改革基础研究领域科研计划管理方式,尊重科学规律,财政资金应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部分投入。二是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支持放宽民营企业和科研单位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采购范围。三是统筹力量,加大支持力度,组建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和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策应国有企业改革,提升改革收益,并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种子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

(五)厘清产权,激励到人

在鼓励创新的基础上,优化国家、企业和研发人员的分配格局,以人为本,加大创新收益对项目承担研究团体和人员的倾斜力度。一是改善政府与企业利益分配,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等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二是优化政府与创新人员的利益格局,对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和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应提高到不低于50%。三是优化创新机构与创新人员的利益分配。完善职务发明制度,推动修订《专利法》和《公司法》等相关内容,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和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完善奖励报酬制度,健全职务发明争议仲裁和法律救济制度。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和分红权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科技成果作价人股的企业,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在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权激励。

参考文献:

[1]余晓洁,崔静.清障·重奖·引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见十大看点[N].中国信息报,2015 -03 -26.

[2]佘惠敏,韩霁,沈慧,等,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发热议——以“对症下药”的改革构建创新体系[N].经济日报,2015 -03 -25.

[3]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 http://lianghui. people. com. cn/2015npc/n/2015/0305/c394298 -26642056. html,2015.

[4]闫坤,于树一.2012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与我国财政应对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2,(50):18-38.

财经形势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下 医院财务管理 管理形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在后续控制和应用阶段,需要及时对卫生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掌握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求,要对医院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控制标准,做好后续规划工作,促进医院财务的有序进行。此外在后续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医院资金的应用,要利用新型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审核,为财务管理机制的制定奠定基础。

一、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医院财务发展形式也有了新的规划,在发展过程必须对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明确财务管理的形式,及时对体制进行变化。以下将对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医院采用的是原有的财务管理措施,基于影响因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后续控制过程中必须及时对制度体系进行完善。但是在具体干预过程中存在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医院面临着管理模式落后、财务漏洞多等情况,给医院的日常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财务人员素质低

在医院财务管理阶段,对人员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为了对控制形式进行解析,需要满足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但是在具体管理阶段存在财务人员素质低的情况,部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低,管理理念落后,增加了医院财务管理的难度。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医院管理制度落后,工作效率低,甚至出现财务错误,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财务管理重视度低

基于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必须对其引起重视,完善制度体系,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一系列管理工作。医院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对医院发展形式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表现为医疗设备更新慢,财务管理形式和医院发展存在分歧等。基于重视度对整体管理的特殊性,必须对其引起重视,合理规划管理形式。

二、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医院财务管理

在新形势的发展条件下,基于财务管理体系的特殊性,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制定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将对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医院财务管理进行分析。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针对当前医院整体管理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后续干预过程中,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控制标准,对影响机制和形式进行分析。当前多数医院是公立医院,以社会福利为主,但是由于医院发展形式的限制,会出现宏观控制不当的情况。必须增加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医院管理者需要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让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去,医院要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努力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系统

财务风险对医院整体管理有重要的影响,在后续干预过程中必须及时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从不同的发展角度入手,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在后续应用和干预阶段,通过对医院资产表和现金进行统计,能满足医院财务发展机制的要求,并及时对整个控制形式进行分析,进而体现出风险控制的要求。在后续控制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做好风险预警机制,根据产业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医院风险控制系统,使其适应医院管理的后续要求。医院各项资金支出指标对医院财务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要及时对系统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系统有效的产业链,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工作人员要兼顾到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生成条件进行分析,了解产业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减少财务管理风险,提升财务管理的有序性。

(三)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财务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对医院财务管理有重要的联系,在后续干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发展形式和结构应用体系进行分析,因此对工作人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需要从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入手,了解指标控制形式和后续发展阶存在的问题,明确自身责任,致力于医院财务管理。此外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包括教育讲座、培训等形式,将医院的财务结果和运营情况让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聘用财务管理人员的时候,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的考核,不仅重视专业素养的考核,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具备道德素质。最后要建立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形式,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建立系统的绩效机制,对工作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给予经济上的补助,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三、结束语

针对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必须及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控制标准,及时对干扰因素和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满足医院整体管理机制的要求。此外医院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综合管理的作用,从医院整体发展形式入手,不断对医院财务发展机制进行变革,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进而提升医院的核心发展力。

参考文献:

[1]李多,张爱丽,王美英.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13(01):96-98

财经形势分析范文第4篇

财务分析以单位的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通过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单位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一)财务分析的分类、 财务分析从分析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二是非定期分析。定期分析又可以分为每目、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具体根据单位管理要求而定。从分析的内容上可划分为三种,一是综合性分析,二是专项分析,三是项目分析。综合性分析是对单位整体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价:专项分析是针对单位运营的一部分,如对客餐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进行分析;顼卧分析报告是对单位的局部或某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分析,比如对引进某一项开发项目进行分析。

(二)财务分析的基础工作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形成了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项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档。

3.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单位各相关部门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4.岗位分析。大多数单位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主管来完成,但报告素材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做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1.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变动

趋势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比如对不同时期的管理费用发展变化趋势分析;二是会计报表的比较,比如不同时期的利润表;三是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比如不同时期的资产、负债构威的分析。

运用趋势分析法要注意的问题第一.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第二,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第三,应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有三种方式①构威比率.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它是某项财务指标的备组成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例如,带息负债比

率,不良资产比率等。②效率比率.效率比率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般而言,涉及利润的有关比率指标基本上均为效率比率,如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③相关比率,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例如对非生产性开支,我们可以采取效率比率的方法,用非生产性开支除以营业收入.可以得到非生产性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以此来衡量非生产性开支是否过高。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主要运用在生产企业,我单位很少运到,因此在这里不做讲解。

做好财务分析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擅于编写财务分析报告。好的财务分析报告,应该是内容详实,数据科学可信,文字通俗易懂.使报告的使用者对需要了解的内容一目了然。

财务分析报告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

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裁,但要求能够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实有据、观点鲜明、一符合报送对象的要求。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要段、说明段、分析段、评价段和建议段,即通常说的五段论式。但在实际编写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取舍,不一定要拘泥于这五部分内容。此外,财务分析报告在表达方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法,比如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相结合的方法 ,在word中,。就有很多图形可供选择,比如柱形图、折线图、条形图,这样可以使其易懂、生动、形象。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

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单位的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第二部分说明段。是对单位的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单位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单位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财经形势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形势;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分析;应用;经济;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名词不断出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一些旧的会计模式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发展。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新的准则开始在上市公司以及其他的企业中进行应用。与传统准则相比,新的准则对计算的前提进行明确,并就相关的问题明确规范。另外诸如公允价值运用等,都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一)资产负债表变动对分析的影响。新的会计准则对未来的预测性更强,也更容易操作,在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基础上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多个项目。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与负债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需要进行分别列示,同时也有较为明确的标准进行区分,实用性更强,也更能够体现出应用价值。另外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为一些专家与学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新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运用相对谨慎,需要一定的前提与基础才能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与理念变化。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报表的作用进行了明确,它是以向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效果,以此为依据做出相关的正确决策。新的财务会计报告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概念、原则和方法,与国际会计惯例实现了实质上的趋同。

(三)利润表的变动影响。在新的准则中,对营业外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明确规范,反映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费用分类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由成果分类更改为功能分类,主要分为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与资产减值损失等。现金流量表与旧准则相比也发生了变化,更为简单,取消了细化规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新会计准则新增内容,这与现代企业的并购、转让有着极大的关系。旧的所有者权益分析已经不再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

三、新形势下财务报表分析难点

首先是公允价值的运用。它的运用主要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的,能够更加真实反映出企业的价值。在新的准则下与公允价值相关的准则多处出现,如何进行准确应用成为一大难题。收益质量表现表达信息与企业真实状况的相符度,可以让管理者更加明确企业的经营现状,同时它受到原则与方法变化作用,需要长期关注稳定、持续的利润,才能发现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再次,关联方的需求披露范围不断扩大。旧的会计准则中是对重要的关联交易进行披露,而新的准则则是对关联方及其交易信息进行全面披露。所有的关联交易必须明确交易类别与金额数量,这给财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也让企业的组织架构更加复杂,同时也让外部使用者更加不便。

四、新会计准则体系下财务报表分析应用对策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投资者通过多个报表对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解与分析,可多方位对所有者的权益变动表进行分析,首先是对变动比例来进行结构分析,其次是对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进行分析权益增长性;第三是对企业发展形势进行一定的预估。

(二)利润表分析应用。投资者对于利润表的分析应用主要是体现在企业的新准则利用方面,通过利润表能否正确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可以发现企业在新的准则下是否存在一些违规操作的问题。利用利润表信息的财务比率也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如对公允价值变动进行分析、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等。

(三)企业合并分析。由于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的合并与转让行为更加频繁,在新的准则中,对合并的范围、内容都进行了较大的改善。在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被收购企业是否纳入合同范围、合并报表行为是否是合理进行明确;其次,新准则对“少数股东损益”也进行了相应的明确,即合并报表的子公司其它非控股股东享有的损益,需要在利润表中予以扣除,利润表的“净利润”项下可以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其对应的存量概念是“少数股东权益”。但在应用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不足与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财政部门进行细化完善并解释。

(四)企业应用对策分析。首先,企业的管理者与财务工作人员要尽快地熟悉好新会计准则的各项内容与影响作用。上市公司随着经济环境的影响会发生估值变动的情况,这是正常的,会计政策的变化会对利润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会计政策影响到的是上市公司的利润,但对企业的现金流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现代企业在新的准则下要对原有的财务比率谨慎运用,设计一些新的财务比率,重视现金流量相关比率的应用,通过现金净流量数据与利润对比,来对利润的质量进行分析。其次,构建科学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在会计报表分析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进行全面了解和战略分析,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综合考虑,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性。再次,企业要加强现代信息化网络建设。在新的会计准则下,需要企业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才能对新的金融工具应用自如,才能更为详尽地披露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与更多相关的信息,也才能够更好的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缩短会计报表的披露时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五、结束语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新的会计准则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会计制度。与旧的会计制度相比,新的准则在会计处理方式与原则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与现代经济发展更为吻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还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会计制度也需要紧跟形势,不断完善。政府层面要不断对新的会计准则进行研究,企业要不断适应新的会计准则变化,正确利用准则,为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永红.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分析与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12:25.

[2]石雨鹭,王曙光.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1:9-10.

[3]孙峰.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9,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