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经媒体论文

财经媒体论文

财经媒体论文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众传媒 纸质媒体 财经类

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纸媒。但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纸质媒体的有效传播与运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便利。下面笔者将通过解析财经类纸媒,尤其是财经类报纸在大众传媒时代所遭遇的困境与挑战来对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运作模式做出自己的学理思考与探析。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其特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精英阶层中,大家所受的专业性文化理论教育背景是参差不齐的。“零点调查”对中国高收入人群理财动态指数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财经类报道的主要人物及事件的主人公,中国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十分完整的文化教育,因此他们可以被归类为“低学历的富人群体”。现在,面对着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信息传媒的强势侵入,面对着大部分未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低学历富人群体”的广大受众,财经类纸媒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再加上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普通百姓也在逐渐加入到财经类节目受众的队伍中来,因此,财经类纸质媒体,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将那些落在网络、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上的受众眼球吸引过来,这是财经类纸媒传播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如果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财经类纸媒的受众基本上都是希望通过阅读相关的经济报道与文章来更好地把握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式及经济市场运行状况以提高自己经济决策的理性高度与理财的准确性把握。与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技术对经济信息、事件报道的及时、迅速、通俗化特征相比较,纸质类财经报道似乎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财经类纸媒传播要想突破自身的纸质性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只有走专业化深度与通俗化表达相融合的道路,即所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有专业性的理论水准,而其表达的形式与语言则必须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财经类纸媒传播所面对的受众及强大的互联网、手机、电视、电台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挑战。特别是以报纸作为主要载体的纸质类财经报道,我们都知道,报纸多是以“天”或者“周”为出版周期的,因此对于当下发生的经济类事件或信息就不能像网络、电视、电台那样做到及时、迅速的报道,而在信息化的大众传媒时代,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必须属性,报纸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不能做到迅速及时的报道时,就必须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发挥自己的专业性理论水平与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表达结合起来,将自己所要报道的经济事件更加圆润丰满、更加专业化地表达出来,使大众传媒时代接受财经类纸媒传播的受众得到比网络、电视、电台等带来的更有效更专业的信息。

据对相关财经类读者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多读者表示财经类的新闻报道太深奥,不易读懂。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以及对百姓日常生活的侵入,互联网、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普及与迅猛的发展势头,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就被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为了能够吸引大众传媒时代广大受众读者的眼球,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就通过增加对信息加工的力度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为了突破自身与互联网等高科技相比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易于保存与理论性深度报道的特性,财经类的报纸就从增加版面的容量与文章深度上下工夫。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以来,财经类的纸媒传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其自身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相对于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在对财经类信息进行传播时发挥出来的优势特点,财经类纸媒也立足于自身优势,对信息的传播进行了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与大众传媒特点及读者需求的积极改善,朝着让“非专业普通读者读得下去,专业性的读者受到启发”的方向努力发展,使纸质类的财经事件报道凸显出自己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迅速及时、适应大众传媒时代快速节奏与读者需求的文章特性,使财经类纸媒的传播抓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保存的特性。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运作模式思考与探析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后财经类纸媒的传播面对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更加复杂多元化的消费大众,因此,财经类的纸媒运作模式绝对不能走像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科技传播的运作之路,它必须走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的传播运作模式,将专业化、品牌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进行市场运作,在市场元素的自然规律中做优胜劣汰的运行,来彰显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存在的必要性与优势性特征。

一般说来,财经媒体报道主要分动态事件的报道和静态管理的话题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事件报道。以有一定行业或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比如“三鹿奶粉事件”、联想成为奥运赞助商等。

案例报道。以企业特殊的、有效的管理方式,独特的管理模式或发展路径为主,相对静态,比如宝洁的品牌营销、丰田的精益管理等。

资讯报道。各种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灵活。

人物报道。主要以管理者的经历或管理理念为报道的内容。

财经类纸媒的专业化战略运作模式探析。改革开放深化与市场性运营模式的深入发展,使纸质类的传播媒体也经历了一个“事业转企”的过程。面对着选择与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市场受众群体,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种形式的媒体传播形式能够完全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这就为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之后的继续运作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财经类纸媒传播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操作下运营,作为运营的主体实践者,其必须在专业化的战略运营模式中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做理性的分析,在弄明白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适合自身优势发展的专业方向,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理念来实施自己的专业化战略方针。在实施这一方针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一点,那就是财经类纸媒,特别是作为时效性较强的纸质传播方式的报纸,在专业化运作的方向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为大多数受众消费群体所需要与接受的专业性方向。例如《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正在以其强大的专业化经营策略从自身的独特资源领域、自己擅长的优势特性及对受众群体的准确把握等几方面来占领着财经报道的市场。

转贴于

财经类纸媒以品牌化战略的运作模式来增强自身在媒体传播市场的影响力。利用品牌效应来树立自身的声誉并逐渐扩大自己在传媒市场的影响力,这也是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质媒体战略化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融入一些人文关怀性的精神以便成功地打造出财经类纸媒自己的专业化品牌。特别是在品牌的形成与拓展过程中,这类纸媒在对财经类的事件、信息进行报道时应该着重于融入一些适当的人文精神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财经类纸媒优于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传媒的优势彰显出来。而与人文精神关怀相关内容的增加,也必将增强财经类纸媒的品牌内涵,对于财经类纸媒树立自己在大众传媒时代的独特品牌形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在品牌化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自己品牌形象的综合性与权威性培养。换一个角度来说,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高度综合性与权威性的财经类纸质报道是大众传媒时代纸质类传媒品牌形象的必修之路。

财经类纸媒产业化运作模式。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正处在有利时期,而财经类纸媒的产业化战略实践则是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中国传媒事业发展的最原始形式是以纸质类为主要手段的媒体传播。

作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的财经类纸媒传播运作,按照传媒产业自己内在的市场规律运行方式和竞争法则来规范并发展自身的产业化模式,是推进并实现财经类纸媒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化体制改革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财经类纸媒传播产业化运作重点应该首先从“对财经类事件与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上着手,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财经通讯社、印刷媒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广告产业等平台,然后最终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而不是一个单独运行的财经类纸媒传播个体。而且在财经类纸媒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链之后,还能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资讯产品与广告业务,从而极大地将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的内在潜质挖掘出来,使其成功地突破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困境,将自身从传统传媒中积淀下来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的运营资本。

当然,财经类纸媒在具体的产业化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遭遇一些问题与困境。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毕竟是一个刚刚打开大门不久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其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体制与机制对其所具有的限制性。具体来说,中国现有的现代企业的产业化运营制度还不规范,因此,财经类纸媒要想有效地实现产业化运作模式,还需建立与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相契合的运营机制。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国情与适合文化产业特性的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载体,促使管理内容必须准确到位、管理载体必须坚守本位,这样在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才能成功地步入产业化运营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季明:《财经新媒体“江湖”》,《瞭望》,2009(7)。

2.王晓乐:《双重力量作用下的财经媒体激变——兼谈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出版》,2010(6)。

3.韩建勇:《新媒体格局下深圳财经电视媒体的“突围战”》,《电视研究》,2010(10)。

4.陈静:《新媒体挑战下财经新闻的突围》,《新闻导刊》,2009(6)。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媒体功能 媒体监督 公司治理

一、引言

现有文献表明,财经媒体报道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及作用的相关研究多以欧美上市公司为主,分析财经媒体报道对股市、公司治理结构、财务舞弊和经理人报酬是否造成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初涉该领域,研究媒体在公司治理、金融监管中的作用,探讨媒体、法律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检验媒体对投资者行为、资产定价和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探寻媒体监督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盈余操纵、独立董事辞职行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影响。继美国的安然事件以及我国银广夏事件之后,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媒体报道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Dyck & Zingales, 2004;Miller,2006;Joe,et al,2009;Dyck等,2010;李培功、沈艺峰,2010;辛宇、徐莉萍,2011;姚益龙、梁红玉等,2011),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围绕媒体功能与公司治理改善为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从媒体功能、媒体报道改善公司治理的实施途径以及效果三个方面加以评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与启示。

二、媒体功能及其影响公司治理的实施途径

( 一 )媒体功能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也就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或平台。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通过搜寻财经新闻素材和深入调查了解真相,财经媒体充分利用其话语权,深度剖析和述评财经事件或具有时代经济特点的信息,以此影响公众的舆论和行动。一般而言,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功能和监督治理功能。前者是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基本功能,是履行其他功能的基础和载体。财经媒体凭借专业运作、广泛覆盖的优势,及时、快捷、充分地向资本市场各参与主体低价传递各种宏微观经济信息、股市信息以及上市公司有关的信息。其目的在于通过便捷、迅速而又广泛的信息扩散,减少投资者的信息获取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使其全面清楚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降低风险,增加收益,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流通效率。后者是信息传播功能的一种延伸,是媒体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财经媒体凭借其财经法律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充分利用职业所赋予知情权、采访权和报道权,通过实地摄录、采访取证等调查过程,揭示财经领域侵害投资者利益的种种不公、阴暗、腐败的违法违规现象,引起舆论关注,促使相关行政监管部门采取积极行动,从而达到治理的作用。其目的在于通过媒体对黑幕丑闻的曝光,引起行政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警醒与正视,使其行使保护投资者的权利,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净化经营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而迅速的发展。关于媒体的功能研究,大部分学者普遍都认为媒体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中介机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渠道。严晓宁(2008)认为媒体的功能是复杂多元的,即具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功能、监管公司的功能和协调利益群体的功能。张烨(2009)认为从信息披露这个角度而言,权威而又独立的媒体报道将会减少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引导舆论导向,使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媒体关注可以通过社会舆论或一些特定的渠道影响管理者的声誉,会引致公司相关法律的变革。综上所述,财经媒体信息传播功能在资本市场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对于投资者而言,财经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有效降低了投资者的信息交易成本,帮助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另一方面,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财经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提高了市场信息流通效率,保证了市场信息的公平流通,维护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 二 )媒体功能影响公司治理的实施途径 作为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信息媒介,财经媒体不仅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且还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监督治理的角色,这一点无论是在现实的案例还是理论与实证研究中都得到了验证。最典型的莫过于轰动一时的“安然”与“安达信”事件,《华尔街日报》的曝光不仅使其财务丑闻真相大白,安然公司破产,安达信会计公司退出审计市场,还迫使美国证券交易所改进和完善了现行公司治理标准(Salter,2008)。然而,学术界关于媒体的监督治理作用的研究最早始于对政府的监督,认为媒体监督是整个社会民主监督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监督形式,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Besley and Prat,2001)。而有关媒体在上市公司中的监督治理作用的文献一直比较缺乏,直到2002年以后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陆陆续续有了一些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但数量依然非常有限。Dyck and Zingales (2002)首次从理论上分析了财经媒体对上市公司治理实施影响的途径,发现媒体能有效改进公司治理。作者进一步将其原因归于财经媒体所起到的重要的信息传播职能和监督治理职能,它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而且还会显著影响公司声誉。作者将媒体的影响公司治理的途径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媒体关注将促使行政官员或议员等政治家修订公司法或者督促其有效地执行。第二,财经媒体的关注迫使上市公司董事或者经理人的维持较好的声誉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这是因为良好的声誉能给管理者带来更多未来潜在收益,为了避免未来产生更多的货币损失以立足市场,并获取最大收益,董事会或经理人有强烈的动机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改善公司经营业绩。第三,媒体的关注将会影响上市公司董事或经理人的社会声誉和公众形象。如Rober Monks 在《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则督促希尔斯·罗巴克董事会成员改进经营管理的广告,促使董事会重视此事,接受建议,同时希尔斯公司的股票也上涨了9.5%,在之后一年涨幅高达37%( Dyck and Zingales, 2002a)。由此看来,媒体借助了外部的监督机制和声誉机制,发挥了公司治理职能。Dyck, Volchkova and Zingales (2008) 利用Becker (1968)的模型,在Dyck and Zingales (2002)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财经媒体发挥公司治理角色的实现途径。作者分析,当上市公司管理者做出一项有损于公司和投资者利益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时,媒体的曝光会加大其遭受惩罚的预期成本,抑制了管理层偏离股东利益的行为,实现了财经媒体的监督作用。其中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声誉成本、财经媒体被投资者关注并相信其报道的概率、上市公司管理者被惩罚的概率和惩罚所带来的直接损失这四个因素影响着作为理性经济人——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成本效益函数。作者进一步分析财经媒体会通过以下四种途径来影响经理人的决策:第一条途径是财经媒体曝光了管理者行为的信息,使经理人声誉遭受损失;第二条途径是财经媒体关注会显著增加其声誉获取和维持成本;第三条途径是财经媒体报道会增加法律惩罚实施的概率,媒体对该事件的频频曝光必然会提高法律惩罚的概率;最后一条途径是财经媒体报道会加大法律惩罚的力度。由此可见,媒体报道通过如上四条途径使得管理层面临更大的压力,加大了其声誉损失成本,使其预期成本远远超过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从而约束了管理层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行为决策,由此起到了公司治理的作用。Gorman, Lynn, Mulgrew (2009)同样也发现媒体披露了上市公司治理违规的丑闻后,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其公司治理作用。其一是丑闻的曝光迫使董事会积极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其二随着媒体的披露会促使行政监管机构实行干预,加大对公司治理违规问题的调查和查处力度;其三,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促使投资者卖出违规公司的股票,促使股价下跌,从而对公司管理层施加压力,以促进其提高治理水平。这些经验证据再次为Dyck and Zingales (2002)所提到的三种途径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国内学者李培功、沈艺峰(2010)也认为我国媒体公司治理作用是通过引起相关行政监管机构的介入来实现的,而声誉机制在约束我国企业管理者行为方面的作用则十分有限。综上所述,媒体的监督治理功能实施的途径是通过影响经理人的“声誉”,迫使管理者改进决策,进而达到提高了公司治理效率的目标,从而改善公司业绩。

三、媒体与公司治理改善

( 一 )媒体监督与控制权私人收益 有学者认为媒体监督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媒体曝光促使股票交易所、监管机构和外部股东对上市公司实施干预来实现的。因为这种干预会加大内部人的声誉损失成本和潜在的法律风险,并促使内部人调整和修正错误的行径和决策。Haw、Hu、Hwang and Wu (2004)研究发现,与其他重要的法律制度一样,媒体报道也可以有效降低内部人的控制权私人收益。Dyck and Zingales (2004)以发行量作为媒体影响力的替代变量,结果再次证明媒体的普及率能有效降低控制权的私人收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从以上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媒体在资本市场中能否发挥监督作用,能否抑制内部人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其关键就在于媒体是否能够及时披露和曝光资本市场中发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这些行为。

( 二 )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 Miller(2006)首次探讨了媒体在揭示会计丑闻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Dyck, Volchkova and Zingales (2008)选取1999年到2002年俄罗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媒体报道是否能在上市公司中发挥治理作用,研究发现不恰当的公司治理决策被纠正的概率会随着媒体曝光的增加而有所提高。这些证据表明,财经媒体的报道明显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Dyck, et al (2008) 进一步发现,媒体曝光能够促使企业修正侵害外部投资者权益的行为。Gorman, Lynn, Mulgrew (2009)也发现媒体报道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效率。Joe, Louis and Robison (2009)研究结果则表明,董事会庸碌无为行径的曝光会增加董事会的压力,促使采取积极改进措施提高董事会效率,从而提高公司价值。国内有关财经媒体监督治理功能的研究文献,还停留在对媒体监督治理的介绍和评述的层次上之外,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媒体在独立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魏加宁和范国英(2002)最先认识到媒体在金融中的监管作用。周新军(2003)察觉了财经媒体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陈志武(2005)对市场、法律与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杨继东(2007)分析了财经媒体影响投资者行为和资产价格的作用机制。贺建刚等(2008)则通过对五粮液上市公司案例,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媒体监督能够明显该少或缓解大股东借助控制权实现利益输送的行为,作者将原因归结于政府、法律和市场层面的纠正机制不够完善,难以约束和抑制大股东滥用控制权的行为。杨德明等(2008)以“三鹿奶粉”为例,验证了我国财经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传统公司治理缺陷,提高了政府监管的效率。以上案例研究虽然证实了媒体的治理作用,但其结论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广为普适性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开始用数据来验证媒体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监督治理功能。郑志刚等(2007)选取从2000年到2002年之间在我国深沪市IPO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财经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投资者司法保护不足的情况下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重要法律外制度。李国平(2008)研究发现新闻媒体改善了信息组合,并在市场中扩散了大部分内幕信息与公开信息,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媒体的治理作用功不可没。李培功、沈艺峰(2009)也证实财经媒体能有效改正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完善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权益。权小锋、吴世农(2010)的研究显示,媒体关注有效地抑制了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并最终提升了市场对会计盈余信息的定价效率,降低了应计的误定价。辛宇、徐莉萍(2011)考察发现,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媒体关注度越高,治理环境越好,中小流通股股东所面临的信息风险越低,相应地,其所要求的实际对价也会相对较低。李焰、秦义虎(2011)发现媒体负面报道量和独立董事的辞职概率显著正相关,且影响力越大的媒体对独立董事辞职概率的影响越大;媒体报道之后,越重视自己声誉的独立董事辞职的概率越大,说明声誉机制可以发挥很好的治理作用。梁红玉等(2011)通过选取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考察媒体监督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及其途径,证实了媒体监督影响企业绩效的结论。

四、总结

综上所述,财经媒体不仅能有效地减少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还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监督治理作用。但笔者认为以上文献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这些实证分析文献中主要考察对象的是欧美国家,这些国的财经媒体有较高的独立性,即这些新闻媒体具有很大的采访自由与报道自由,行政监管机构对财经媒体的干预较少。而在新兴资本市场国家,财经媒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恰恰是行政监管对财经媒体的干预较多。因此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体在行政干预下的监督治理功能作用情况将丰富媒体监督治理的研究领域,从而为Dyck and Zingales (2002) 提供了基于新兴资本市场背景下财经媒体监督治理的经验证据。其次,以往文献关于财经媒体报道的新闻数量仅仅限于财经报刊,而缺少网络财经媒体的报道。事实上,网络财经媒体早已取代了传统的财经报刊在媒体的位置,已经是现在投资者获取财经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它比报刊更及时、高效地传递信息,对投资者的影响更大。再次,现有的文献很少关注财经媒体报道的标题和内容对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的影响,而是是简单的将媒体报道数量直接代入模型实证分析其监督治理功能的,这样显然缺乏深度。最后,以上文献主要是研究媒体报道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却未涉及到对其他领域的影响作用。因此,后续研究可以从这些方面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2]辛宇、徐莉萍:《媒体治理与中小投资者保护》,《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6期。

[3]姚益龙、梁红玉、宁吉安:《媒体监督影响企业绩效机制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9期。

[4]严晓宁:《媒体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经济管理》2008年第9期。

[5]张烨:《媒体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

[6]魏加宁、范国英:《应高度重视大众传媒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课题系列研究报告之六》。

[7]周新军:《公司治理结构与媒体监督》,《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9期。

[8]陈志武:《媒体、法律与市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杨继东:《媒体影响了投资者行为吗》,《金融研究》2007年第11期。

[10]贺建刚、魏明海、刘峰:《利益输送、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五粮液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10期。

[11]杨德明、林斌、王彦超:《媒体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针对三鹿事件的案例研究》,《工作论文(2008年)》。

[12]郑志刚:《法律外制度的公司治理角色——一个文献综述》,《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13]李国平:《经济新闻自由度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4]权小锋、吴世农:《媒体关注、盈余操纵与应计误定价——基于我国股市媒体关注的治理效应及其治理机制探讨》,《第九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2010)。

[15]李焰、秦义虎:《媒体监督、声誉机制与独立董事辞职行为》,《财贸经济》2011年第3期。

[16]Becker, Gary S., 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8 .

[17]Besley T., and Pratt A.Handcuffs for the Grabbing Hand· Media Capture and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

[18]Dyck, A., and Zingales, L.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 Journal of Finance, 2004.

[19]Dyck, A., and Luigi Zingales,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of the Media”, in Roumeen Islam, The Right to Tell: The Role of Mass Media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ld Bank, Washington,D.C. 2002 .

[20]Dyck,A.,Volchkova,N.and Zingales,L.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of the Media: Evidence from Russia . Journal of Finance, 2008 .

[21]Dyck, A., Morse, A and Zingales, L. Who Blows the Whistle on Corporate Fraud . Journal of Finance, 2010 .

[22]Gorman, Louise, Lynn, Theodore G. and Mulgrew, Mark L.,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spaper Media o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of Irish Listed PlCS (June 1, 2009), Working Paper.

[23]Haw, I., Hu, B., Hwang, L. and Wu, W., Ultimate Ownership, Income Management, and Legal and Extra-Legal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4 .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财经媒体和财经传播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如何更好地传播财经信息,引导财经舆论,服务好群众生活,已成为财经媒体和财经传播的重要课题。为此,12月11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8家国内知名财经院系主办,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经济报刊协会联合主办,阳光保险集团独家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与财经传播创新峰会暨全国财经传播研究会筹备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出席会议并作主旨讲话。与会者共议经济传播中的融合发展与技术创新,探讨新常态下经济报道的新题、新机遇,以期能够将财经学界、业界及文化投资等紧密地整合在一起,促进财经传媒界更好地转型,形成良好互动。

当下,财经新闻传播对社会生活影响很大,财经新闻媒体要坚定自信,坚守社会责任,精准传播经济信息,引导好经济社会生活。柳斌杰指出,做财经新闻首先要坚定自信。要科学看待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中国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上坚定自信,不能把经济、市场上出现的个别问题或特殊事件,放大为制度性、结构性、全局性问题,动摇经济传播的信心。面对出现的问题,媒体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报道,促进经济制度更加完善;其次要坚守社会责任,精准传播经济信息,能够正确引导社会经济生活,充满正能量。要客观反映和表述真实的财经新闻,既要及时快捷、讲效率,又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坚持不虚构新闻事实、不造假新闻,最大限度减少新闻工作者由于主观原因所带来的失真;再次要发扬创新创造精神,探索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发展规律。技术变革引起舆论格局的新变化,新闻媒体要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融入变革潮流,着眼广覆盖和大众化,加快新媒体发展和传统媒体技术改造;要按照关于媒体融合发展“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目标要求,不断探索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开拓新阵地、占领制高点,进一步提高经济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柳斌杰强调,新闻媒体与财经院校的深入合作,有利于新闻媒体吸收知识、吸收人才、吸收智慧,形成我国经济新闻传播的专业优势。

会上,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等近20家国内知名财经院系的代表就全国财经传播研究会的筹备工作进行了交流。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忠主持峰会开幕式。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孙兆华以及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财经传媒单位、教育研究机构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经记者;金融危机;反思;启示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45-02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相互影响日益加深。2008年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低迷。作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此次危机不可避免地对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各国经济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过低的经济增长率导致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相继陷入债务危机,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的衰退。失业、社会福利降低等社会问题接踵而来,但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人们对银行、政府、媒体等公共机构信任的流失[1]。新闻媒体在西方社会被誉为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并立的“第四权力”。新闻媒体的权力和影响力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agenda-setting”(议程设置)理论,“framing”(框架)理论和“priming”(预示作用)理论阐述了媒体如何通过对事件、信息源、报道角度、报道框架、报道语言、图片等的选择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观念。媒体被定义为“salience transfer”:媒体具有将“Media agenda”转变为“Public agenda”,“Policy agenda”和“Corporate agenda”的能力。财经新闻媒体的重要在于媒体报道和市场、贸易、价格和投资者行为之间的联系。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都在提醒着人们财经新闻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当前西方财经新闻报道质量提出了质疑。

一、对西方财经新闻记者的主要批评

财经新闻记者缺乏深度调查(Doyle,2006;Tambini, 2010),是目前针对西方财经新闻报道最主要的批评之一。Tambini指出由于深度调查是“昂贵和危险的投资”[2],因此财经新闻记者越来越少的进行深度调查。一位资深财经新闻编辑在接受Tambini采访时说:“让两到三个记者花一个月的时间去调查一个可能什么都得不到的项目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样做的成本很高……我们过去有一个很小的调查部门,但我们现在已经不这样做了”。Doyle(2005)也同样指出鉴于调查报道的“巨大的投资和不确定的产出”,在英国绝大部分的财经媒体都不会把调查作为日常的工作,因此媒体作为监督者的作用就变得非常有限。

财经新闻记者专业知识匮乏缺乏独立判断能力,传播不实谣言,制造恐慌,导致金融机构崩溃[1],是另一主要问题。Doyle(2006)指出专业知识匮乏削弱了财经记者督促公司承担责任的能力。在研究中Doyle 采访了部分记者和编辑,其中一位受访者说:“经验丰富的人都去金融系统赚大钱了而不是写关于财经的新闻。”2007年9月BBC商业编辑Robert Peston报道了一则关于Northern Rock(北岩银行)流动资金问题的新闻,引起了客户对银行的不信任和恐慌,客户开始排起长队取走存款,使得银行的问题进一步恶化,最后宣告破产。Juko[3]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关于希腊财政状况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报道强化了市场对希腊出现危机的观念导致了市场主体对希腊政府的不信任。Juko[3]总结在希腊案例中媒体基于其自身与金融市场的关系通过大量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导致投资者信任的流失。财经新闻记者没能预见即将发生的金融危机,并对全社会特别是银行和投资公司提出预警,从而预防金融危机的真正发生。“为什么没人预见危机的到来”,“危机发生前媒体做了什么”,“财经记者是否履行了他们应该履行的职责”等问题成为了2009年11月9日至10日EJC(European Journalism Centre)“危机报道”研讨会的热点问题。华盛顿邮报记者Howard Kurtz说:“摇摇欲坠的金融体系大量曝露在公众视野里:过分扩张的投资银行,房利美和房地美危险的业务,奇特的衍生金融工具,这些都成为了阴云笼罩的银行系统的一部分。但是当这些问题体现在日益增加的新闻报道和少量的专栏中——财经媒体并未引起重视从未传达真正意义上的报警信息,直到金融机构开始崩溃。”

二、财经新闻的影响力

如果没有有效地信息共享,任何金融市场无法运行。投资者依据公开信息对投资对象进行评估,并据此设定价格。公开信息来源于媒体每天对市场行为和价格变动的新闻报道。财经新闻报道降低了买方和卖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如Keynes的“选美理论”,选股就如同选美大赛选冠军,选大家都会选的美女。怎么知道别人会选谁呢,媒体在这里扮演了一个“标准设定者”(价格设定者)的角色。大量的学术研究探讨了财经媒体和记者对贸易、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以及价格的影响。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5篇

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新型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其内容的丰富性、直观性,获得知识点的便捷性以及各个学科知识点的交叉相互性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在《财政与金融》的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知识的较快更新以及与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串联。但是,多媒体教学更应该注意章节的选择使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情感交流以及新型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法的结合等。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财政与金融;教育方式

随着现代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变化,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变化,已由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向现代教学模式发展,而现代教学模式要求不但能够准确快速的传输教学信息,又能较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这就是新型的多媒体技术。正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推广,使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财政与金融》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然成为此门课程讲授过程改革的趋势。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又被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分支,指利用多媒体信息及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点如下。

1.课堂教学包含知识容量大

对于经济信息变化比较快的课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显得尤为明显。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能够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使教学资源能够实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能够直观的化繁为简

由于多媒体教学本身内容直观性强、感知材料比较丰富的特点,使多媒体教学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较直观的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更快的使抽象信息在大脑中迅速转化为形象信息,充分传达教师的教学意图,使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多媒体利用视、听、学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刺激信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财政与金融》课程的特点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经济类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以理论为主,介绍一些宏观理论知识,并与《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税法》部分知识重复,仅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使得知识的传授繁杂而冗长。而这些基本知识由于其较强的理论性导致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效果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低。而《财政与金融》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又具有以下特点。

1.和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联系比较紧密

课程包含了财政学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容纳了国家、政府、金融、市场经济等相关的知识和内容,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的微观经济反应联系较为紧密,需要根据市场实时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实时更新紧密结合。

2.课程信息量大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开设通常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财政与金融》又是基础教育理论里不能缺少的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在整体的教育教学中占据太长的时间,所以整个课程包含了所有与财政学、金融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总体看来课程的信息量大。

3.财政、金融原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生动的反映

财政与金融看起来讲述的都是国家政策,大政方针,与我们的生活离得太远,而细细研究起来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家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都会牵涉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我们的工资、我们的物价、我们的房子、我们的交通及我们出门在外的每一项公共基础设施等,无一例外都属于财政与金融的知识范畴。这些看似宏观的理论都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生动反映。

4.课程能反映当前与财政、金融有关的前沿知识。更依赖信息化传播工具

自从十以来,中国梦的提法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中国梦,我的梦,如何实现,国家政策怎么变化,老百姓的生活如何提升,每年的国家预算有什么变化,国家的财政往哪个方面倾斜等。有关这些知识都是财政金融最前沿的知识。而财政与金融的信息又瞬息万变,尤其是金融部分股票债券市场期权期货市场的金融实时信息,变化无常让人捉摸不定,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仅靠理论知识是没有办法直观了解实时更新的金融信息的,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直接的直观信息,《财政与金融》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应该更加依赖信息化的传播工具。

三、多媒体教学在财政与金融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财政与金融的理论抽象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多媒体教学主要以声音、影像、图表、动画等素材作为最主要特点,这些素材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使用能使理论知识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从而增加教学内容的表现力,能较好的提高课堂讲授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财政与金融知识里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章节里,讲述的课本基本知识之后只能让学生感官上认识一下数字,从数字了解关于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那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我国某个省份的财政预算的新闻或者资料,播放财政年度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报告,再用柱形图对比近年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化,可以从直观上表现我国财政的变化。在选取某些案例,配上相关图片,可以使学生对我国财力的增加,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多一份信心。

2.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突出重点难点

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新颖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财政学里税收内容时,仅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述我国的主要税种时显得苍白无力,而且讲授过程非常枯燥,教学效果差,如果在传统的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播放各主要税种的征收短视频,尤其是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税时,会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听课率和上课抬头率。促进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同时,多媒体教学又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加工和处理,在课件制作时还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难点例如在介绍金融市场章节时,课本内容讲述了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特点,现状以及分类,在分类里又讲述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期权期货市场等等各个金融市场的特点。章节里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若一一讲述会占据很长时间,也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若不讲述,单靠学生自学也达不到好的目的。那么,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播放近期有关金融市场的最新消息和视频资料,通过视频和资料的内容引入相关的基本知识,从而通过基本知识去分析视频资料的客观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更多更好地去把握金融市场的风险性,收益性,流动性特点,通过多媒体的教学突出这一章节的重点也使难点随之解决。

四、财政与金融教学中实施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课程章节选取的合理性,遵循适用性原则

多媒体的出现无疑展示了它明显的优势,尤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适合多媒体教学,在实施多媒体时必须结合课程章节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在基础理论的讲授方面多媒体教学显然差强人意,原因是在对基础理论讲授时需要大量的思考以及辨识过程,由于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信息,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多媒体多彩的课件本身,往往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时,需要很严密的数理推断和逻辑思辨过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此时就应该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板书,在黑板上一步步推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够跟随教学思路,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便于掌握,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一般而言,多媒体教学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传统教学的5-6倍,从师生的交流角度上看,教师占据了主动性和主导地位。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从表面上看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其负面作用是会使教学节奏加快,导致学生学习跟不上节奏,不愿意做笔记,只管听老师讲授,而过去之后听过的知识有如过眼云烟。由于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不深入,课下就丧失了与老师交流的积极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的魅力有所削弱。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加深学生多知识点的印象,就要求授课教师严格把握教学节奏,突出重点难点,上课多停顿一会儿,多与学生交流,加强师生情感,情感的加深更有利于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财政与金融教学过程中讲授到货币的起源,发展以及人类货币演变的章节里,除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示货币的演变过程外,可以和学生交流并畅想现代货币的未来发展前景,对于现代的电子货币以及未来的无纸化货币的看法,以及思考无纸化货币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等。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关于财政与金融教学过程中的心得。正如硬币的正反面一样,任何事物的出现必然有两面性。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把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方法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适度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最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会生动,才会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作者:孟倩倩 杨贵仓 郭瑞强 单位:郑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秦强.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