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经管理专业

财经管理专业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财经管理专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财经管理专业

财经管理专业范文第1篇

摘要:实训教材开发机制主要包括实训教材开发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构建一体化机制,校企联合开发机制,实训教材开发与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配套机制,实训教材开发与“双师”培养联动机制,实训教材开发资助机制等。建立健全实训教材开发机制,既是实训教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培养教师教材开发能力和实训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教材;开发机制;研究与探索

现阶段财经类各专业的实训教材不仅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有效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而且存在与专业课程设置、“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不配套,仿真程度不高,实用性不强等众多问题。综观其根本,主要是各高职院校在实训教材开发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教材开发机制,没有制定相对规范的教材开发执行标准,校企合作不够全面深入等原因所致。本文仅就建立健全实训教材开发机制问题作一简要的研究与探索。

一、实训教材开发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构建一体化机制

教材开发属于课程建设范畴,一个专业只有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适合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之后,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能够满足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实训教材。因为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不同,实训教材的内容构成和要求也不一样。如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税务专业(企业税务方向),根据专业特点,以职业能力为依据,设置了“税法实务”、“纳税会计与纳税申报实务”、“企业税务电子化”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对应开设了“纳税会计与纳税申报实训”等实训课程。而会计专业则以职业岗位为依据设置了“出纳实务”、“会计核算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企业税收实务”、“内部审计实务”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对应开设了“会计核算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内部审计实训”、“企业税务实训”等实训课程。据此开发的实训教材,其宗旨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其依据也与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相同,所开发的实训教材更能满足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更能体现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

实训教材开发不仅与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有真接的关系,也受到教学模式的制约。现阶段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理实分割”教学模式,二是“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前者是各高职院校现阶段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后者是各高职院校正在探索试用的教学模式,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理实分割”教学模式下,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是分别编写与开发的。由于开发主体、思路、要求可能不同,其教材的内容体系、编写方法大部分不相对应,不太符合实训教学的需要。而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下,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是合二为一的,理论教材同时也是实训教材,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不同步的问题。所以,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实训教材开发是完全不同的。鉴于“理实一体”是未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财经类各专业的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理应按照理实一体的模式进行编写与开发。

二、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实训教材机制,

开发财经类专业实用性强、仿真程度高、能充分满足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训教材,需要应用到大量的典型业务案例、发票、银行结算凭证、许可证照等来自企业一线岗位的原始素材,以及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技巧等。所有这些,对于长期在教育岗位工作、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的专业教师来说是难以完成的,或者说不能高质量地完成。而实训教材的开发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则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要创品牌、建名校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对此更不得掉以轻心。所以,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起紧密型的校企联合开发机制,吸收一批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较高专业水平的企事业单位一线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企业岗位培训专家共同参与实训教材开发,以使实训教材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和要求相一致,教材的仿真性、实用性得到保证。

校企联合开发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材开发人员选定机制、教材开发方案制定与完善机制、教材开发工作交流机制、教材应用验证机制等。其中,企业一方主要开发人员的选定要考虑到开发人员的行业、岗位工作经验、学生实习指导经历以及教材编写能力:校方主要开发人员的选定要考虑到开发人员的实践经验、教学经验与教材开发能力。实训教材开发初步方案确定之后,要组织企业对应岗位的一线人员、行业专家和专业课教师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教材开发过程中企业一方的开发人员与校方开发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交流、交换意见、取长补短。教材开发初步完成后可利用基地企业的优势,在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学院专业课程教学中试用,多听岗位培训教师和学院专业教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修改定稿、出版应用。

三、实训教材开发与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配套机制

财经类各专业的教学素材资源主要有典型经济业务、作为典型经济业务的物质载体——发货票、涉税票证、交易合同、经济法律文书、许可证照、交易媒介、电子章印等等。这些原始素材因涉及到各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收集难度大,且大部分原始素材中所记载的文字和数据涉及到企业商业秘密。有些原始素材因本身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或管理上的要求而受到使用单位的严格控制,很难轻易取得,以至于许多高职院校及实训教材的作者为了应付实训教学需要,不得不纸上谈兵,开发一些类似于练习册的有名无实的实训教材。笔者认为。实训教材开发不能就教材开发而开发,而应与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同步进行,并以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为基础,形成教材开发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配套机制。建立了教学素材资源库,有了丰富的原始素材,再根据这些原始素材结合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进行适度的设计与组合,就可编写、开发出仿真程度高、实用性强的实务性教材和学生实务操作用资料。

要建立和完善实训教材开发与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的配套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制定实训教材开发计划或方案时,要将教学素材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并预先进行建设。这既利于本教材的开发,也有益于相关实训教材的开发。二是要确定多种原始素材的收集途径,发动广大师生尤其是历届毕业生的优势共同收集。必要时,学院还应拨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三是与基地单位进行合作,取得基地单位的大力支持,或与基地单位共同开发实训教学素材资源库。四是要建立教学素材资源库制作、利用、管理、耦合和对外开放等网络平台,并以此为窗口向全社会开放,以便于充分发挥教学素材资源库的利用效能。

四、实训教材开发与“双师”培养联动机制

实训教材开发虽然依赖于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或行业专家的合作,但实训教材开发的策划者和施用者仍然是学院的专业教师,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及其实务操作水平如何,对实训教材开发的策划、教材内容的组织、教材编写方法的设计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实训教材开发完成之后,还需要专业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加以应用。所

以学院专业教师对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典型经济业务及其操作方法、典型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各种发货票、交易合同、银行结算凭证等原始素材的填制与应用技巧都必须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与掌握,否则就谈不上实训教材开发的策划、设计,即使使用兄弟院校或他人已开发的实训教材,也难以在教学中应用自如,得心应手。

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这些青年教师基本上都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训教材的编写与开发经验,而且实训教材开发对作者的要求比一般教材要高得多。另外,现阶段各高职院校正在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理实一体”教材、岗位综合实训教材的开发任务相当繁重。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建立实训教材开发与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联动机制,吸收广大青年教师参与实训教材开发,结合实训教材开发促进青年教师带任务下企业实践锻炼,在丰富青年教师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务操作水平的同时,增强其实训教材的编写开发能力和实训教材的应用能力,壮大实训教材开发队伍,提高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

五、实训教材开发专项基金资助机制

财经管理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途径

引言

当互联网技术与经济协同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数据经济随之出现。在信息化技术普及、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呈现出了大数据技术应用愈发频繁的状况。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之后,企业必须转变管理模式,以便适应已经改变的经济环境,并增加获得更好发展的可能性。好的财务管理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之一,符合时代的财务工作处理制度可让企业的效益上升,使得竞争力高于同类企业。如今,一部分企业依然没有意识到转变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传统管理模式的重大问题。怎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如何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更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让新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效益更好,是各个企业的经营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必要性

数字经济是一种与以往情况有很大区别的经济形态其发展跟信息技术的普及有关。如今,数字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趋增加,已到了能够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程度。由于应用了信息技术,其可做到消除边界限制,削弱区域对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影响力,让各个地区的企业都可抓住机遇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发展。一间企业想要在数字经济时代获得发展,必须提高经营水平,执行互联网营销战略,并且把数字经济与财务管理结合在一起[1]。在转变财务管理模式时,企业经营者需要根据实际状况来进行改变,只有依据市场实际情况与企业真实状况来转变管理模式,才能建设为企业带来强大竞争力的财务管理机制。第一,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需根据时代发展来进行转变。部分企业所用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诞生于经济水平不高、企业内部信息相对较少的背景下。如今,我国经济水平达到了较高的地步,而企业内部信息类型与信息量也日益增多,传统模式已不适用目前的时代。传统的管理模式较多涉及到事后的管理,而较少涉及到事前的调查,存在着滞后的问题。以往的模式过于注重对资金的处理,和企业其他业务的联系较少,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这使得当企业的业务量增多、业务种类增加时,财务工作量将更为庞大,复杂程度也更高。此外,由于企业员工有可能提供准确度不足的数据,会导致管理的效率下降。因为传统模式只使用了人力与少量信息技术,且信息存在着准确度不足的情况,所以最终处理结果很可能出现问题提。随着各类硬件价格的降低、信息技术普及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大,愈来愈多的企业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财务管理。以往的财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令企业的发展受阻。只有充分应用各类技术,才可以令管理效率提升。第二,数字经济对与之匹配的财务管理机制有需要。数字经济时代对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熟练应用数字技术,就可以完美替代手工运算,使得处理财务工作的效率大幅提升。所以,处理财务工作的员工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才可以让其所在的企业提升竞争力。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招聘专业水平更高的财务处理人员。为获得酬劳较多的工作,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积极了解企业需求,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学习,以适应发展速度极快的数字经济时代。

2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传统财务管理的问题

2.1财务人员思想观念落后

在传统模式之中,负责处理财务工作的员工为会计人员。因为企业有保密的需要,且财务工作存在着传接性,所以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员工较少。由于只有少数人员负责企业的财务处理工作,会计人员们处于工作量大的窘境,没有闲暇时间去学习财务管理的新概念,无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此外,许多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财务数据来源渠道极少的问题,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了解业务方面的数据,对财务处理工作不利,进而限制了财务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2.2管理制度落后,缺乏激励机制

部分企业的高层人员没有现代经营意识,过于看重商品生产方面的管理,而不看重财务方面的管理。在社会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之后,因为不看重财务管理,财务数据相关的问题就被暴露。尽管数字经济时代已来临,但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依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根据时代变化对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变革。当处理某个项目的工作时,只让少数处理财务工作的员工参与,甚至避免财务人员参与,这导致财务人员不能准确评价项目的风险。此外,企业没有制定对财务人员学习进行奖励的制度,致使财务人员缺乏学习动力,无法促进财务人员主动提升自身素质而增加企业竞争力[2]。

2.3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不强

大部分企业都会通过建设内部财务系统的方式来避免财务数据流失。因此,财务人员的办公地点只能是企业,让工作处理受到了时间限制与空间限制。因为财务人员被限制工作时间,当某段时间的财务工作量较多,一天之内无法完成时,只能等到第二天再完成,令财务人员处理数据的时间长,财务工作处理的效率下滑。数字经济时代要求企业高效运转,而财务工作的处理效率低下,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令企业的整体运转效率不高。财务数据的传播速度慢,会让高层人员了解企业状况受负面影响,令他们无法及时根据财务状况的变化来调整发展战略,使得企业竞争力被削弱。

3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途径和建议

3.1转变财务观念

要将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转变为适应新时代的财务管理机制,必须更新财务管理观念。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无法让企业拥有创造力,而创造力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塑造十分重要。对生产密集型企业而言,维持自身的竞争力与创造力,才能在市场上击败其他竞争对手,得到更多客户认可。企业高层人员应该积极了解新概念,改变自己的管理理念,通过价值分配机制将资本和知识结合,加强企业凝聚力,让员工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3.2重塑企业财务管理角色定位

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数字理念,一定要调整对财务决策进行支持和管控的比例。企业应通过各种措施使得财务交易处理的占比下降,进而让财务管理机制有较大的改变,促使企业核算标准化。在完成核算标准化的工作之后,所有与财务相关的数据就可集中到一个系统当中。财务人员可登陆这个系统处理全企业的财务工作,此外,企业的管理层也可通过这一系统了解财务状况,并且调整和财务有关的措施。这一系统可让企业各部门共享财务数据,并且提升处理效率,令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有助于传统财务管理机制顺利转变为新型财务管理机制。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只定位为对账务进行简单处理的人员,对企业决策没有太大帮助。若要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必须鼓励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位调整。财务管理人员原本可以在企业决策中发挥作用,但因为自我定位为简单的处理人员,管理层也不重视,就导致其不能在决策中产生作用。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企业决策。而企业管理层为了保证竞争力,也应当让财务管理人员参与项目决策。

3.3重构财务管理任务清单,建立激励机制

如今,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依旧为处理企业的账务,不深入参与企业的决策。在以往的时代,财务管理人员只处理企业账务即可。而在数字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改变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参与多个方面的工作,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现在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以往的会计人员在工作内容上存在较大区别,企业必须要设立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岗位,并且为财管人员分配与会计人员不同的任务。某些企业意识到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后,将财务工作分为财务核算、监督,也就是对会计业务进行整合处理,以及会计的基础业务,并且强调业务指导职能,令财务和业务的融合速度提升,从而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大量的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3]。财务管理任务重构之后,可企业提供更多信息,进而实现财务部门的决策支持职能与管理职能,完成资源的管理、配置等工作。数字经济时代的财管人员需处理更加多样的工作,例如为企业评估项目情况、进行风险预测。由于财管人员需要处理多种类型的工作,所以企业应当改变奖惩措施,建立对财务人员进行激励的制度,促进财务人员自觉学习多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处理各类工作的效率。此外,企业也要组织与财务知识相关的培训,促使财管人员了解新知识、新技术,帮助他们意识到数字经济时代对员工的要求。

3.4加强信息系统支持

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能只加强财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必须建设可顺畅运转的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决定着财务数据是否能被快速保存,而财务数据是分析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资料。若财务数据缺失,管理层就无法做出有效决策。因此,企业必须将资金投入到财务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当中,否则就难以完成财务管理机制的转变。财务信息系统的建成,可让企业管理层准确评估企业的竞争力、市场份额等情况,并且促使管理层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得资源的使用率上升[4]。企业经济体系不但会影响企业内部的运作,还影响着供应商、企业竞争对手等多个组织的运作。此外,对市场运行也有一定影响。企业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多个部门的联系。如果财务信息系统运转良好,财务管理人员可利用这一系统进行数据的收集、筛选等,促使财管人员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有利于财管人员与企业适应变化极快的数字经济时代,迅速找到发展目标,并落实发展战略。

3.5加强财务监督

在企业监督制度之中,财务监督措施是不可缺失的部分。企业想要避免财务人员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做好财务数据的监督工作,确保各类监督措施得到落实。只有切实执行监督措施,企业管理层才可获得真实的财务数据。为加强监督的有效性,企业管理层可引入大数据技术,令负责审计的员工知晓真实的财务数据。在财务监督措施落实的情况下,各部门工作的规范性也会提升。事实表明,引入大数据技术之后,可减少财务人员贪污企业资金的几率[5]。

3.6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

想要熟练应用各类信息技术,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补充更多的知识,加强自己使用财务系统的能力,并且积极培养自己的财务管理意识,以及财务管理能力。如今,我国存在着缺少优秀财管人员的问题,这使得部分企业把资金投入到人才招聘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企业要培养出优秀的财管人员与会计人员,必须提升培训次数以及质量。在进行财管人员的招聘时,必须从专业水平、管理能力、数据技术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考核应聘者,不然无法招募到符合企业要求的财管人员。财管人员上岗之后,企业管理层应当采用激励的方式,促使财管人员积极学习。企业要完成财管体制转型,增强竞争能力,必须建设由高水平财管人员和会计人员组成的队伍。

4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激励程度高于以往,企业想要将竞争力维持在原先的水平,一定要转变财管体制。而要改变财管体制,就必须从财务管理模式、激励机制、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信息系统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而建成符合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在培养财务管理人员时,企业不但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而且加强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与市场敏感度,促使他们成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多面型人才。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层,需要查阅大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因此,必须建设运转高效的信息系统,让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与市场的变化,促使决策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雅芬,杨丽红.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转型路径探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0):115-116.

[2]林成喜.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转型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8):122.

[3]陈玉凤.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J].中国中小企业,2020(09):65-66.

[4]李超凡.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路径研究[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20.

财经管理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途径

引言

当互联网技术与经济协同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数据经济随之出现。在信息化技术普及、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呈现出了大数据技术应用愈发频繁的状况。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之后,企业必须转变管理模式,以便适应已经改变的经济环境,并增加获得更好发展的可能性。好的财务管理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之一,符合时代的财务工作处理制度可让企业的效益上升,使得竞争力高于同类企业。如今,一部分企业依然没有意识到转变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传统管理模式的重大问题。怎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如何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更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让新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效益更好,是各个企业的经营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必要性

数字经济是一种与以往情况有很大区别的经济形态,其发展跟信息技术的普及有关。如今,数字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趋增加,已到了能够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程度。由于应用了信息技术,其可做到消除边界限制,削弱区域对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影响力,让各个地区的企业都可抓住机遇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发展。一间企业想要在数字经济时代获得发展,必须提高经营水平,执行互联网营销战略,并且把数字经济与财务管理结合在一起[1]。在转变财务管理模式时,企业经营者需要根据实际状况来进行改变,只有依据市场实际情况与企业真实状况来转变管理模式,才能建设为企业带来强大竞争力的财务管理机制。第一,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需根据时代发展来进行转变。部分企业所用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诞生于经济水平不高、企业内部信息相对较少的背景下。如今,我国经济水平达到了较高的地步,而企业内部信息类型与信息量也日益增多,传统模式已不适用目前的时代。传统的管理模式较多涉及到事后的管理,而较少涉及到事前的调查,存在着滞后的问题。以往的模式过于注重对资金的处理,和企业其他业务的联系较少,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这使得当企业的业务量增多、业务种类增加时,财务工作量将更为庞大,复杂程度也更高。此外,由于企业员工有可能提供准确度不足的数据,会导致管理的效率下降。因为传统模式只使用了人力与少量信息技术,且信息存在着准确度不足的情况,所以最终处理结果很可能出现问题提。随着各类硬件价格的降低、信息技术普及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大,愈来愈多的企业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财务管理。以往的财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令企业的发展受阻。只有充分应用各类技术,才可以令管理效率提升。第二,数字经济对与之匹配的财务管理机制有需要。数字经济时代对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熟练应用数字技术,就可以完美替代手工运算,使得处理财务工作的效率大幅提升。所以,处理财务工作的员工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才可以让其所在的企业提升竞争力。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招聘专业水平更高的财务处理人员。为获得酬劳较多的工作,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积极了解企业需求,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学习,以适应发展速度极快的数字经济时代。

2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传统财务管理的问题

2.1财务人员思想观念落后

在传统模式之中,负责处理财务工作的员工为会计人员。因为企业有保密的需要,且财务工作存在着传接性,所以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员工较少。由于只有少数人员负责企业的财务处理工作,会计人员们处于工作量大的窘境,没有闲暇时间去学习财务管理的新概念,无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此外,许多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财务数据来源渠道极少的问题,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了解业务方面的数据,对财务处理工作不利,进而限制了财务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2.2管理制度落后,缺乏激励机制

部分企业的高层人员没有现代经营意识,过于看重商品生产方面的管理,而不看重财务方面的管理。在社会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之后,因为不看重财务管理,财务数据相关的问题就被暴露。尽管数字经济时代已来临,但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依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根据时代变化对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变革。当处理某个项目的工作时,只让少数处理财务工作的员工参与,甚至避免财务人员参与,这导致财务人员不能准确评价项目的风险。此外,企业没有制定对财务人员学习进行奖励的制度,致使财务人员缺乏学习动力,无法促进财务人员主动提升自身素质而增加企业竞争力[2]。

2.3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不强

大部分企业都会通过建设内部财务系统的方式来避免财务数据流失。因此,财务人员的办公地点只能是企业,让工作处理受到了时间限制与空间限制。因为财务人员被限制工作时间,当某段时间的财务工作量较多,一天之内无法完成时,只能等到第二天再完成,令财务人员处理数据的时间长,财务工作处理的效率下滑。数字经济时代要求企业高效运转,而财务工作的处理效率低下,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令企业的整体运转效率不高。财务数据的传播速度慢,会让高层人员了解企业状况受负面影响,令他们无法及时根据财务状况的变化来调整发展战略,使得企业竞争力被削弱。

3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途径和建议

3.1转变财务观念

要将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转变为适应新时代的财务管理机制,必须更新财务管理观念。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无法让企业拥有创造力,而创造力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塑造十分重要。对生产密集型企业而言,维持自身的竞争力与创造力,才能在市场上击败其他竞争对手,得到更多客户认可。企业高层人员应该积极了解新概念,改变自己的管理理念,通过价值分配机制将资本和知识结合,加强企业凝聚力,让员工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3.2重塑企业财务管理角色定位

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数字理念,一定要调整对财务决策进行支持和管控的比例。企业应通过各种措施使得财务交易处理的占比下降,进而让财务管理机制有较大的改变,促使企业核算标准化。在完成核算标准化的工作之后,所有与财务相关的数据就可集中到一个系统当中。财务人员可登陆这个系统处理全企业的财务工作,此外,企业的管理层也可通过这一系统了解财务状况,并且调整和财务有关的措施。这一系统可让企业各部门共享财务数据,并且提升处理效率,令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有助于传统财务管理机制顺利转变为新型财务管理机制。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只定位为对账务进行简单处理的人员,对企业决策没有太大帮助。若要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必须鼓励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位调整。财务管理人员原本可以在企业决策中发挥作用,但因为自我定位为简单的处理人员,管理层也不重视,就导致其不能在决策中产生作用。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企业决策。而企业管理层为了保证竞争力,也应当让财务管理人员参与项目决策。

3.3重构财务管理任务清单,建立激励机制

如今,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依旧为处理企业的账务,不深入参与企业的决策。在以往的时代,财务管理人员只处理企业账务即可。而在数字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改变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参与多个方面的工作,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现在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以往的会计人员在工作内容上存在较大区别,企业必须要设立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岗位,并且为财管人员分配与会计人员不同的任务。某些企业意识到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后,将财务工作分为财务核算、监督,也就是对会计业务进行整合处理,以及会计的基础业务,并且强调业务指导职能,令财务和业务的融合速度提升,从而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大量的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3]。财务管理任务重构之后,可企业提供更多信息,进而实现财务部门的决策支持职能与管理职能,完成资源的管理、配置等工作。数字经济时代的财管人员需处理更加多样的工作,例如为企业评估项目情况、进行风险预测。由于财管人员需要处理多种类型的工作,所以企业应当改变奖惩措施,建立对财务人员进行激励的制度,促进财务人员自觉学习多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处理各类工作的效率。此外,企业也要组织与财务知识相关的培训,促使财管人员了解新知识、新技术,帮助他们意识到数字经济时代对员工的要求。

3.4加强信息系统支持

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能只加强财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必须建设可顺畅运转的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决定着财务数据是否能被快速保存,而财务数据是分析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资料。若财务数据缺失,管理层就无法做出有效决策。因此,企业必须将资金投入到财务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当中,否则就难以完成财务管理机制的转变。财务信息系统的建成,可让企业管理层准确评估企业的竞争力、市场份额等情况,并且促使管理层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得资源的使用率上升[4]。企业经济体系不但会影响企业内部的运作,还影响着供应商、企业竞争对手等多个组织的运作。此外,对市场运行也有一定影响。企业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多个部门的联系。如果财务信息系统运转良好,财务管理人员可利用这一系统进行数据的收集、筛选等,促使财管人员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有利于财管人员与企业适应变化极快的数字经济时代,迅速找到发展目标,并落实发展战略。

3.5加强财务监督

在企业监督制度之中,财务监督措施是不可缺失的部分。企业想要避免财务人员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做好财务数据的监督工作,确保各类监督措施得到落实。只有切实执行监督措施,企业管理层才可获得真实的财务数据。为加强监督的有效性,企业管理层可引入大数据技术,令负责审计的员工知晓真实的财务数据。在财务监督措施落实的情况下,各部门工作的规范性也会提升。事实表明,引入大数据技术之后,可减少财务人员贪污企业资金的几率[5]。

3.6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

想要熟练应用各类信息技术,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补充更多的知识,加强自己使用财务系统的能力,并且积极培养自己的财务管理意识,以及财务管理能力。如今,我国存在着缺少优秀财管人员的问题,这使得部分企业把资金投入到人才招聘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企业要培养出优秀的财管人员与会计人员,必须提升培训次数以及质量。在进行财管人员的招聘时,必须从专业水平、管理能力、数据技术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考核应聘者,不然无法招募到符合企业要求的财管人员。财管人员上岗之后,企业管理层应当采用激励的方式,促使财管人员积极学习。企业要完成财管体制转型,增强竞争能力,必须建设由高水平财管人员和会计人员组成的队伍。

4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激励程度高于以往,企业想要将竞争力维持在原先的水平,一定要转变财管体制。而要改变财管体制,就必须从财务管理模式、激励机制、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信息系统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而建成符合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在培养财务管理人员时,企业不但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而且加强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与市场敏感度,促使他们成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多面型人才。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层,需要查阅大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因此,必须建设运转高效的信息系统,让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与市场的变化,促使决策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雅芬,杨丽红.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转型路径探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0):115-116.

[2]林成喜.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转型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8):122.

[3]陈玉凤.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J].中国中小企业,2020(09):65-66.

[4]李超凡.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路径研究[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20.

财经管理专业范文第4篇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已经影响到我国高等财经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已经影响到我国高等财经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一、加强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加强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财经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是面向21世纪、面向国际发展的需要,是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加强实践教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高等院校在财经教育方面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意味着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更要具有远见卓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高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以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为基础的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是面向21世纪、面向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基础。而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特别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财经创新人才。作为培养财经创新人才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参与国际竞争、加入全球化的洪流已经成为普通中国人都认可的共识。然而,在初步参与了国际交往和实际竞争之后,人们发现我国高校以往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标准在许多方面还难以做到“与国际接轨”,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差距就更大,而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因此,为满足面向21世纪、面对参与国际经济的需要,高校财经类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是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财经类专业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培养的本科学生,除少数进八硕士研究生行列外,大部分将进入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事经济方面的种种工作。也就是说,高校财经类专业所培养的本科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研究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财经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我国高等财经类专业发展迅速。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高等财经教育的各种问题也日渐显现,其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尤其突出。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教学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在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重定性轻定量等倾向。实践教学在财经类专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素质不高,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

(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

由于教学改革的滞后,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某些已经过时的内容仍然出现在教材中。没有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目前,财经类专业课程实践主要集中在平时作业,有的课程是模拟练习,有的课程是小结、小论文的形式。实践课程仅有几个传统的模拟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一个专业最多有两门实践课程,有的根本就没有实践课。全部是理论课。而大部分课程特别是理论课往往是由教师讲述。增加几个案例就是所谓的实践教学,平时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课程实践,课程结束多数以试卷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及掌握情况。在教学形式方面,仍旧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实践课教学中,某些专业实践环节一般就是让学生到相关部门、学校、公司、企业去参观一下,由于实践方案、教学目标不明确,加之管理比较松散,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毕业实习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面对就业的压力,一些高校减少了毕业实习时间,甚至取消毕业实习,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放松了要求,多数学生都能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三)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财经教育的教师一般都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经人才到高校任教的也不多。少数理论水平高又有实践经验的副教授,教授又把精力主要放在硕士生、博士生的指导工作上,很少承担本科层次的讲课任务,更谈不上从事本科实践教学工作,在财经类专业教学一线的主要是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讲台,从学生到教师,没有参加过相应的实践锻炼,缺乏财经实践经历。这部分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引用实践案例阐述基本理论和原理,不能用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来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胜任实践教学工作。在专业教学中,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安排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实践教学往往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加之受职称、岗位津贴、工作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一般不安心实践课程的教学。

(四)实践教学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特别是财经类专业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加上财经专业的特殊性,实习内容往往涉及到单位最敏感、最核心的部分,单位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即使接收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业务工作,由此导致学生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从学校自身来说,由于受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的制约,对财经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很少,财经类专业一般很少有稳定的实习基地或完全没有。学生的实习变成了走过场,甚至干脆“放羊”,学生实践环节的实习包括最重要的毕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

三、加强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为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明确认识、落实制度。真正把实践教学变成锻造合格人才的熔炉,使实践教学成为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以保证培养目标的根本实现。

(二)构建科学的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把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形成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体系。具体包括:课堂实践教学、现场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和毕业论文四部分。课堂实践教学是指配合课程教学,以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实践和计算机上机实践。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专业课程所开设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认知和验证性实践教学课时以及单独设置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教学课程。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的课堂和模拟实验室进行,具体可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现场实践教学是指以实践教学基地为条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操作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以及毕业实习。这部分实习,特别是毕业实习应采取“顶岗实习”形式,即组织学生在大三或大凹的一个学期到公司、单位进行3~5个月的集中实习,让学生与公司、单位正式员工一样按统一要求进行各岗位工作的实际操作,参加公司、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实现由学生向正式员工角色的转变。课外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意识为主要目的的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具体可采取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暑假实践、社会调查、青年自愿者活动等。毕业论文(设计)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教学活动。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三)更新内容,改进方法

培养财经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求他们掌握经济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这就耍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更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不是向学生灌输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能力,防止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上采用传统的单枪匹马的方式。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也要紧密结合现实情况,随时更新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提供给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要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更多地采取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项目团队等新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在考试方面,考试形式可灵活多样,笔试、口试、实践操作、调查、参与课题研究等相互结合,综合考核。

(四)加强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高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建设一支能够很好开展实践教学的、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师队伍。1、学校要在人员编制、岗位配置、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吸引稳定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投身到本科实践教学中去。财经类教师一般应有从事实验教学的经历,每年要有一定的时间进实验室,指导、参加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工作。2、可以安排教师到有关部门、公司、企业挂职锻炼。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的职业资格考试,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金融理财规划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3、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在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专家兼职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

财经管理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加快财务管理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这一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条例,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是国有企业充分适应当前环境的必然措施。国有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理念,健全现行的相关制度条例,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与企业当前发展需求产生脱节,进而对企业日常经营发展产生阻碍,而财务管理转型是当前国有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加快财务管理转型能够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自身的职能,并且打破企业内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独立运行发展的局面,促进业财融合工作的落实,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财务管理的成功转型有助于促使提升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不同环境下的敏锐度,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一线业务活动,从而有效控制企业运营成本及风险。面对当前的时展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全新要求,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速度,优化更新现行的财务管理工作方法,从而有利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工作的落实,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趋势

1.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以往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滞后性,即侧重点多集中在事中管理与事后核算环节,这样极易造成决策失误,例如:企业在制定投资规划时,没有严谨科学的探讨,盲目性选择投资,对于成本效益评估不到位,从而影响投资活动的效率,降低了企业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基于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特别关注角色的转变,在落实到位核算工作的前提下,将管理核心转向决策工作,充分发挥出管理会计的效用,为国有企业重大决策活动提供更为精确的参考依据,打破企业固有的以承担核算职能的模式,转变为以预测企业发展未方向、科学规划企业发展前景、控制评估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模式。面对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下,需要财务管理发挥出分析效用,帮助企业决策及时识别有效信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同时要求企业注重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工作。

2.低效性转变为价值型。基于新时代背景,市场竞争环境更为严峻化,国有企业想要发挥自身优势,需特别关注低成本战略规划,在科学节约控制各项成本的前提条件下,创造最大化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的实际效益。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内容除了生产的各项环节以外,还需要探索挖掘管理的潜能,充分发挥管理驱动效用,从而进行全面行成本管控。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应当打破固有的管理模式,加强内生动力,促进企业管理朝向更为高效、降本增效的方面发展,一方面需要重视重点环节、关键职位的管控工作,另一方面成立健全、明确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全体工作人员成本管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价值链资金管理工作的落实极为重要,通过有效落实该项工作有助于规避相应风险的发生。为此,企业需要以风险防范管控为基础,进一步拓宽融资途径,合理预测融资规模,构建有效的融资计划,注重融资手段的选择。

3.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所谓集约型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企业内部财务组织机制进行优化完善,构建垂直集中管理型体系;第二,重视资金管理集约化,将企业内部现有资金进行统一化管理,引进预算管控体系,在合理分配资金中将预算视为参考依据,秉持收支两条线管控准则,对每笔支出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进而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达到有效防范相应风险发生的目标。另外,强化企业资金动态化管理力度,管控信贷增量,在保证资金安全行的同时促进发展。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现状分析

1.会计职能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求。优秀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企业既定的发展规划及相关要求制定满足企业需求及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工作计划,同时只有具备专业技能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才能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的现状,按照既定规划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更精确有力的参考数据,起到有效的辅助性作用。然而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及技能不足的情况主要与以下三点有关:第一,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对于受到固有管理理念的影响颇深,这种根深蒂固的管理理念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当前的工作环境也较为单一化,对其的认知不到位,从而造成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改善优化自身理念;第二,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对于管理会计缺乏专业的培养意识,对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缺乏专业性的规划给与辅助,进而影响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施进度;第三,目前,国有企业对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对于人员待遇方面依旧没有做出改变,从而影响相应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种待遇模式不足以吸引外部优秀的人才进来。

2.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较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建设能够其管理会计工作提供精确有效的数据支持,帮助管理会计精确、深入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情况,从而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就当前发展规划作出适当的调整与完善,进一步提升既定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就当前现状而言,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中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对该项建设工作的投入资金及时间未真正落实到位,从而影响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运行速度。国有企业在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全体人员参与其中,而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的认知不足,将财务信息化管理归集于财务部门工作,并未积极参与其中。国有企业有效财务信息化管理运行需要依赖相应的平台。但是部分企业在设置相应平台中并未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所处环境,从而导致现行平台无法充分满足发展要求。

3.财务管理职能传统,业财融合落实不到位。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成功转型升级之前,财务管理的部分工作开展仅发挥了基础的核算职能,其深入作用及价值都无法得到体现。财务管理职能传统化,企业内部产生的财务数据信息应用不足,导致企业无法凭借全面有效的财务信息数据提供业务活动中风险防范及控制能力。同时,多数国有企业内部缺乏正确有效的业财融合意识,且对于业财融合在自身财务管理转型环节中的作用缺乏有效认知。由于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未实现真正融合,没有有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业财融合落实提供支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业务活动的运行了解不全面,而业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工作的具体流程认识不清晰,没有从思想层面深刻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从而对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的推行造成不利影响。

4.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实施该项工作能够对企业识别预测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起到辅助性作用,进而提高国有企业风险的防范及应对能力。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风险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在风险管理开展中缺乏专业性强、识别能力高的队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仅针对降低风险而进行,造成风险管理工作盲目开展,缺乏明确性;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对风险管理事后评估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不利于事后评估产生数据的使用效率,从而影响风险管理数据效用的发挥。

5.预算质量不足。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向财政部门反馈预算,加之企业预算的精准度与实际发展息息相关,预算又是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国有企业预算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反映在:大多数国有企业的预算规划是按照下一年度企业发展规划制定的,并不是根据企业后续长久发展情况制定的,同时业财融合程度不高,使得预算与企业战略及实际经营的结合度不高,从而导致企业预算管理与实际情况之间匹配度不足。

6.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想要保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工作落实到位,需要以企业人员高度重视的基础之上方可。而工作人员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执行力量,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就当前现状而言,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财务管理转型理念,以及先进严谨的思维意识,自身素养的不足与工作实际需求不匹配,并且对我国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掌握了解不到位。

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有效路径

1.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质量。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质量,是有效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内容,根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使财务人员树立转型思维,国有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就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对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宣传推广,使财务管理成为财务人员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二,增加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技能,可聘请专门的管理会计专家对企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组建专业性的培训活动,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管理及运用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尤其是薪酬机制较为严格的国有企业,创新绩效考核方式,有效鼓励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朝管理会计工作方面发展,也有助于为企业纳入更多专业的人才参与该项工作。

2.提升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管理会计精确、高效整合、分析财务数据信息起到了很大的辅助性作用,进而优化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质量。第一,加强国有企业全体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知,给予应有的重视程度,保障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资源及精力的充足性,从而有助于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落实到位;第二,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针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在所有员工之间进行宣传,明确业财一体化系统的全员参与性与功能共享性,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构建有效合理的奖惩机制等手段,激发业务人员参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反馈信息的认识及重视,提高数据信息敏感度,促使反馈信息发挥自身辅助作用,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机制。

3.推进财务管理职能改善,落实业财融合模式。在新时展中,企业固有核算职能与现代化国有企业发展需求不匹配,所以企业需要特别注重管理会计的自身价值,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优化,朝管理会计型方向前进。第一,对财务人员进行重分类,重设岗位方向。将学历层次较高,财务知识与管理实际运用较好的人员分类至管理方向,未来向财务战略、企业决策等高级管理方向发展;将会计基础核算能力较强的人员分类至核算方向,未来在财务共享中心下可向系统后台支持等信息化方向发展;对沟通能力好、业财知识贯通能力强的人员分类至业财支持方向,未来直接渗透下沉至经营一线,向业务一线财务发展。第二,分类传输财务价值,植根企业经营业务环节,通过方向调整,专项化服务企业经营各环节,前中后台的专业渗透,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第三,财务价值传输,带动国有企业管理升级,通过灵活应用管理会计思维逻辑,充分发挥价值分析效用,以财务报表、预算执行分析、成本管理、投资分析等财务手段服务经营决策,推动国有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为运营目标,使得企业战略决策集中于价值驱动。

4.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按照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企业在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覆盖风控管理,构建完善专门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应对队伍,做到事前参与、事中跟踪、事后分析借鉴。因此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要承担起协助企业在自身实际发展中对各环节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的功能,发挥服务和监督的双重管理职能,共同构建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和事后分析完善机制,从而确保企业风险管理在企业中发挥最大化作用。

5.提升预算管理质量。国有企业在预算开展过程中需要实现自身长期发展目标与预算的高度结合,需要财务人员转型融合,将公司战略与财务预算形成有机结合,以有效保障企业预算工作是基于未来长远性发展基础之上进行的,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预算工作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贴合度,真正企业预算管理、控制和监督的效果。

6.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主导力量是企业的领导人员,只有领导层对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形成正确认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价值和意义,识别阻碍财务管理机制的制约性因素,才能促使国有企业成功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升级,从而充分发挥出制度作用,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财务管理人员同时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担任指挥角色,承担着改革、优化财务管理体系的责任,财务管理人员需树立创新意识,以此为引导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基于新常态下探索发展突破点的形势,充分掌控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全新方向。为此,国有企业在针对财务管理人员主动学习的前提下,注重其职位的培训工作和自我的提升,保持专业性,与社会经济现状高度融合,从而保障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位需求相匹配。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应当保持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在实际工作中凸显个人价值,引导队伍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根据当前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趋势,给财务人员确定明确的管理转型方向,同时给予专业化的培训活动和方向内容,综合财务管理、企业内控、法律风险及合同规范、信息技术手段、税收及经济等多种培训内容,从而有效提升不同管理方向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使其充分满足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为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还应当从实现财务共享视角着手,达到财务管理成功转型的目标。综上所述,基于新时展背景下,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管理升级与人员转型,固有财务、业务运行流程中的不足更为显著,信息化与管理充分融合,从而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财务管理想要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与作用,重视财务管理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国有企业落实财务管理转型,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出财务价值管理的效用,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财务与业务的协作性,真正实现业财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后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J].商业会计,2018,No.638(14):57-58.

[2]孙彦堂.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再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8,184(11):51-53.

[3]罗鹂.试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00(013):81-82.

[4]孙彦堂.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再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8,184(11):51-53.

[5]董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000(0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