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文化行为

企业文化行为

企业文化行为

企业文化行为范文第1篇

企业文化实践必须融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环节,全员全过程与企业发展相互融合促进,从而形成经济效益,最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之中。若对企业的宏观层面关注较多,操作层面关注较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文化实践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为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员工行为文化建设是关键。 为什么说构建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落地的着陆点呢?这就要从分析企业文化构成开始。在企业文化构成的层次关系中,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指导一切的思想源泉,是灵魂;制度是理念的延伸,对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物质是人的感官所能直接触及到的、企业文化最具象的表现形式,但是这三个层次都是通过行为来表现和实现的。可以这么说,如若企业文化的理念层和物质层是告诉员工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那么,物质层就是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是告诉员工该怎么去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而行为层,就是具体的实践。只有实践才出真知,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让行为变成习惯,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时候,企业文化理念才算是真正深入员工的内心,并且不自觉的指导着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才算是落地了。 反之,如若行为与理念和制度相违背,或者说,行为是一套,理念和制度又是另外一套,就真的成为了两张皮,理念就成了空谈、制度就成了空文。从企业文化的概念内涵来看,企业文化归结起来就是一种员工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人的思维可以从调整行为入手逐步实现改变思维的目的。在这方面,杜邦公司做得非常出色,杜邦安全经验“上下楼梯请用扶手”、“卷闸门前请勿停留”等安全规定让员工逐步领会认同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安全理念。如果说,“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是一句很抽象的理念的话,那么,“上下楼梯请用扶手”、“卷闸门前请勿停留”这样具体的行为理念,就是实实在在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行为文化。它直接标注了,员工在工作中可以干什么,禁止干什么! 一个企业的文化优劣、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通过观察员工的日常精神面貌、做人做事的态度、工作中乃至社交场合的行为表现,就可以作出大致的分析判断。理念说得再美,外表搞得再好,制度订得再细,都不如做的实在。 “让服务与桂林山水同美”一样很抽象,如何让如此抽象的理念落地呢?很显然,要有很多具体的行为文化的支撑。比如,在卷烟物流方面如何体现这一理念呢?“热情大方,注重形象;准时安全,迅捷高效”就是“让服务与桂林山水同美”这一理念在物流工作中的具体诠释,至于如何做才算是热情大方、注重形象,如何做才算是准时安全,迅捷高效?这就需要进一步的细化,这种细化和具体化,就涉及到具体的员工行为,比如,见到客户要点头微笑、采用“你好、不客气”等语言、3个小时内送货上门等承诺或者规定就是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没有这些行为文化的支撑,那么“让服务与桂林山水同美”这一理念就是一句空话。 行为文化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要系统化运作。一方面我们要避免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误区,要用系统和辩证的思维,分清层次,重点突破;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精神理念为主线,抓好行为文化这个关键突破口,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系统推进。同时,规范化运作非常重要,我们要善于细致发现,挖掘员工中好的做法经验,科学地将其升华为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执行的行为规范来推广实施。以桂林烟草为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扎实做好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为规范管理。桂林市公司编辑出台了《桂林烟草员工行为规范手册》,就是桂林烟草形成统一企业文化并使文化落地的有效途径。行为规范不同于制度规范,行为规范不是约束员工不做什么,而是启发员工应该做什么。 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就是用求真务实的态度从行为规范入手,把企业的精神理念在行为中诠释出来,这需要我们注意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就是关注细节。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很多人用一种“大而全”的视角来看待企业文化实践,什么都抓什么都抓不实,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开始,关注了细节,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实施,才能出实效。第二是要从问题入手。用企业文化精神理念查找问题的根源,在反思中研究并解决问题,这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企业文化实践必须重视行为的力量,把不好解决的问题先放下,好解决的赶紧解决。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企业文化实践都事关企业发展、事关每一名企业员工。第三是要做到长期坚持。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坚持做好精神理念宣传教育的同时,着力抓好员工的行为规范建设。要坚持不懈,以点带面,积少成多。企业文化实践不可能立竿见影,一定要从点滴做起,并且长期坚持下来,才会使企业文化实践开花结果。

企业文化行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度;制度变迁;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变迁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约束,是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而出现的,是人与人之间长期博弈的结果。本文认为制度变化的概念就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实质就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变迁

企业是市场经济组成的微观主体,它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人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企业的文化也必须通过企业活动来体现,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因此可以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给企业文化下一个制度性定义,即:企业文化是一种通过一套价值观念、规则章程和行为标准来规范企业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市场之间的行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变迁,必然要建立和改变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心理契约,从而改变企业的博弈结果,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的发展,文化中的许多因素可以作为消除企业人员各种焦虑情绪的武器。

三、企业行为文化变迁的影响

(1)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企业家的行为在制度创新性安排中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使得企业文化发生转变,也就是说合适的制度变迁会影响到企业家的行为。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组织者、示范者、激励者的角色。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经营机制的转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传统旧体制的旧观念与新观念相抵触。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在企业中倡导和推行符合市场需要的、支持变迁的新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企业家应能够准确地把握变迁的时机,在适当的时期对本企业开展企业文化的变迁。企业家也是新的文化的创造者。企业家首先要将自己治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转化为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然后通过制度化过程转变为企业的各项制度与规范,继而转变为员工的实际行动和认可的价值观和理念,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带动员工的转变。(2)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企业的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是企业一切工作最终的执行者,他们接受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在统一的管理下,各自完成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在企业制度变迁同时会变迁发展能够促进企业员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企业里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可以推动组织的前进。企业内部良好的制度安排,就是正式的制度安排和规则来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可以促使企业员工树立对制度的信任。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用依靠联结的关系网也可以促使企业员工之间建立起关系信任。这样的制度变迁就可以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复杂性,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适度的运用正式制度变迁和非正式制度变迁,在变迁的过程中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以便达到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最佳效果。

四、促进企业行为文化变迁的策略

(1)加强制度安排,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在一个企业的文化塑造与变革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他们不仅决定着企业文化变迁的时机和方向,而且影响到变迁的成功与失败。第一,政府应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给予制度保证。政府是培育企业家的一个重要的外在环境,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政府创造各种环境,那么企业家的精神是无法得到发挥的。第二,完善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包括报酬机制、声誉机制、控制权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可以互相补充和替代。激励机制对保护企业家的剩余索取权很重要。第三,加强企业家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很重要。没有职业经理人,就没有大企业。一个人当经理人的时候,我们能信任他,愿意把权利交给他。只有能力是不够的,他还要有很好的职业道德、诚信责任。(2)加强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发挥员工潜能。成功的企业要始终做到诚实守信,并应该把这一理念落实到企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同仁堂、国酒茅台等这些老字号和老名牌都百年积淀的硕果,它们享有极高的信誉。这种信誉是无价的,是现代企业文化的重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我国现在正处处在社会的转型期,这时候更需要制度变迁,发展新的制度安排,通过制度来建立新的信任机制。企业应创造并完善那些能够释放、挖掘员工潜能,获得他们高度认同的制度。如果企业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体系能够涵盖这几个方面,就能更好的发挥企业员工的潜能。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行为范文第3篇

从“一社一山”和“一社一川”到“一社一村”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拥有30家子公司的三星就在内部开展了一个子公司承包一座山的环保活动,这项活动被称之为“一社一山”,“社”一词在韩文中意为公司。后来,三星又开展了“一社一川”的活动,即一个子公司承担一条河的环保。

“一社一村”运动由韩国农业协会倡导。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社会发生了变化,农业不景气,农民贫穷,农村落后,农村人口出现了老年化的趋势,青壮年纷纷离乡,到城市工作,农村面临缺少劳动力、农家老人面临无助的局面。农业协会认识到,如果不解决出现的这一问题,21世纪的韩国农业将出现严重的危机。那么,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困难?只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完全依赖国家的支持也是不足的。还能靠谁?靠企业的关爱,让爱心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力量,让企业成为爱心大军中的主力军。于是农业协会提出了开展以企业援助农村为内容、以一家企业与一个村庄结为对子为形式的“一社一村”运动。

如何把一般的号召变成企业的行动?农业协会想到从动员三星入手。记者在韩国采访时,到处见到三星的标志,在五光十色的商场,三星家电琳琅满目;在办公楼云集的地带,三星人寿和财产保险公司的大楼高耸挺拔;在建筑工地,三星起重机和挖掘机繁忙作业;在离首都100公里的龙仁地区,三星的爱家乐园成为韩国儿童坐过山车的开心圣地;在住宅社区,三星还是发展商。三星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500亿美元,这一总量占韩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十,30多家子公司共有11万多名员工。农业协会十分有眼力,在其看来,三星只要参与“一社一村”运动,就会产生强大的带动力。对于农业协会的倡议,三星认为,“一社一村”是“一社一山”和“一社一川”的扩延,符合三星的开展公益事业的思路,于是,积极投入到“一社一村”运动中。

在韩国南部的一个村庄,记者看到三星公司在这里开展“一社一村”的情景。这个村子叫蓝精灵,坐落在山林中。村子里的青年人都迁居到城市,只剩下老人们,村子濒临消亡。在三星总部动员子公司开展“一社一村”运动后,与蓝精灵同在一个地区的三星温江半导体公司派负责公益事务的人员专程到蓝精灵村了解情况,后来结成了对子。无论在平时,还是在周未,三星温江半导体公司的员工除了帮助蓝精灵村老人做饭外,还为村民们谋生财之道,利用这里的山木来养蘑菇,蘑菇成熟后,又用把养蘑菇的木头辗成木屑,饲养一种在韩国十分受孩子们喜爱的观赏虫。一位电脑工程师还为村民建立了销售蘑菇和观赏虫的网站。如今,蓝精灵村旧貌换新颜,村民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提高,眼界也比从前开阔多了。

爱心行动:不仅是员工的事,也是首席执行官的事

只有当爱心行动成为企业大部分人的行动时,才能成为企业文化。

记者来到蓝精灵村的当天下午,正赶上三星温江半导体公司的员工小组到这里来帮助一位村民在公路旁种花。一位20多岁的女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一名技术工人,每周来这里参加助农一次,有时自己来,有时与同事们一起来。自从参加了‘一社一村’运动,我感到自己有了爱心,觉得人生不仅是为了自己,也要考虑别人。过去一到周未,就想着去电影院、迪厅,现在一心想着把蓝精灵村建设得更好。”据了解,在三星的员工大军中,大部分员工都参加了“一社一村”运动。

在“一社一村”运动中,不仅三星的员工热情高涨,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带头参与,每位首席执行官每年至少参加3至4次助农活动。三星康宁精密玻璃公司所结的对子,以生产玉米为主,从种植到收割,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亲自参加劳动,他还聘请专家给农民讲课,帮助他们开发玉米食品和开拓销售渠道。他为村民们办了两件实事,一是买了一辆大巴车,解决了村民们的交通问题;二是在这个村子里举办公司的活动,把钱花在当地,让村民得利。在这位首席执行官的带领下,一年内,这个公司的员工到这个村庄助农达到1.7万人次。由于各子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大力推动,“一社一村”运动得以在三星顺利开展。如今所有的子公司都完成了“一社一村”的任务,不少子公司与若干个村庄结为对子,形成了“一社多村”的新局面。

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方使爱心成为企业文化

三星的广大员工和各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之所以能够积极投身到“一社一村”运动中,爱心之所以能够成为三星的企业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三星建立了开展爱心行动的长效机制。

三星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开始的时候,处于一种母公司与各子公司都各自为战的局面。经过若干年的实践,三星认识到,开展公益事业也存在资源配置问题,要向经营企业那样,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公益事业,从而让爱心形成企业文化。基于这种思考,三星设立了公益团,它专门负责公益事业的机构,与其他法人机构平级,专事对三星的公益事业进行总体规划和对子公司开展的公益活动进行指导,共有10多名员工。在各子公司也有专门从事公益事业的员工,总人数达到350多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公益团在“一社一村”运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当公益团从农业协会得知“一社一村”运动的消息后,对此立即进行项目评估,感到“一社一村”运动与三星一直在开展的“一社一山”和“一社一川”有相同的思路,一是有鲜明的主题,二是有可操作性,三是有现实的社会意义。于是很快决定响应农业协会的倡导,对各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和全体员工进行开展“一社一村”运动的动员。公益团先抓试点,然后推广在开展“一社一村”运动中做出业绩的子公司的经验,从而推动了所有子公司有创造性地开展“一社一村”运动。在公益团办公地所在的三星总部大楼,三星公益团社常务副总裁闵庚春一边向我们展示一本关于三星各子公司开展“一社一村”运动的资料,一边说:“随着我们在‘一社一村'运动中取得的成效,公益团在三星内部的号召力越来越大,在社会上的声誉也越来越好。”

媒体的大力支持使爱火越烧越旺

在爱心成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媒体的推动力十分重要。如果把“一社一村”比喻为一辆战车,拉着它奔驰的是三匹骏马,除了农业协会和三星等企业外,还有文化日报。

企业文化行为范文第4篇

领导者行为的核心内容是管理。管理行为也无时无处不体现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产生或正或反的企业文化功能效应。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党优良的传统,也是领导者比较日常的管理行为和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名成熟的领导者,多是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自己的领导目标,也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员工思想上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化解员工心中的困惑和疑问,为事业的发展扫清障碍,这种行为所表现出的企业文化功能的正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领导者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加快员工知识更新的步伐,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者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振奋员工的精神,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产生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领导者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决不可能单靠行政管理、强制措施,或是思想教育、理论灌输、知识培训等就可以达到目标,而充分利用领导者行为所具有的企业文化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领导者的行为一方面表现为领导者的社会职务行为,它是领导者在职务赋予的责任之内,通过一定的领导方式来指引、带动和影响被领导者共同实现某种预定的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领导者的个人行为,它是领导者职务之外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行为,它通过领导者的日常行为向周围的人们传达着某种信息,并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就领导者的职务行为来说,如果他的计划、决策、指挥、控制行为正确有力,员工不仅会佩服领导者的能力,乐于听从领导者的指挥,而且还会充分相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看到未来的希望,工作起来就会更有劲头,反之就会对前途充满忧虑,工作起来就会无精打采;如果一个领导者的领导作风踏实、坚定、雷厉风行,他所领导的团队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踏踏实实地工作作风,就能够一丝不苟地执行好领导的决策,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反之,如果领导者高高在上、玩弄权术、工作拖拉、弄虚作假、盛气凌人,热衷于发号施令,甚至以权压人,员工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迎合领导,看领导的脸色行事,工作飘浮,做表面文章,使各项工作计划和决策得不到彻底地贯彻落实。

就领导者行为的企业文化功能来说,主要有四个基本效应:一是导向效应。领导者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单位的未来发展方向。因为领导者始终处于一个单位的中心地位,不仅他的决策、指挥、控制等职务行为左右着一个团队的未来趋向和员工的前途,即使生活中不自觉的、下意识的言行也无不导引着一个团队的价值取向和员工的努力方向。二是示范效应。现在的员工正处在大变革的洪流中,长久的思想精神灌输和现实物质世界的诱惑、频繁的正面教育和现实生活的种种弊端、集体价值观的约束和个人自我欲望的张扬所形成的反差,使员工并不看重领导者的说教,而是看重领导者到底做些什么,因此领导者的行为有着明显的示范效应。三是传导效应。领导者行为的传导效应主要反映在对领导者的评价上。员工在对领导者进行评价过程中,无不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领导者的言行、气质,甚至工作方法承接下来再传导下去,最后变成一个团队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模式。因而,好的领导者会给团队留下好传统,形成好的文化氛围,一个差的,抑或不很好的领导者就会留下长时间挥之不去的陋习,恶化已经形成的人文环境。四是惯性效应。领导者的行为一旦为员工所接受,就会形成一种惯性,长时间左右着员工的行为,在没有外在因素干扰时,他就会一直按照这种模式工作和生活下去。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形,一个团队如果被原任领导搅成一锅粥,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混乱不堪,一个新任领导即使再有本事,也很难在短期内拨乱反正,甚至还会无功而返,其原因就是这种惯性在起作用。

企业文化行为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如何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和政府的作为

 

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和承担规则制定、监督、协调、服务、引导等职能的企业和政府,如何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通过自己的作为,更好、更有效地去履行和保证企业更好、更有效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一、企业要抓住核心,统筹兼顾。从决策理论上讲,组织进行决策,往往需要一个相对单一的目标,目标多了,就无法进行有效决策。如企业欠了供应商的钱企业文化论文,企业不支付就损害了供应商的利益,但是,钱给了供应商,企业就没有钱买原材料,生产就无法进行,职工就要失业,消费者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股东也就没有了回报,你说企业该怎么办?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有主次,有轻重缓急,有层次之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企业必须做到抓住核心,统筹兼顾。

一是找准切入点,牢牢抓住企业经济责任这个核心不放松。因为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企业履行其它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股东没有回报,企业就不会有投资,没有投资就不会有企业企业文化论文,没有了企业,什么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公益责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企业只有发展了,即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或劳务、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有了可供分配的利润后,才能吸引投资者追加投资;才能实现职工就业,才有钱给职工发放工资和福利、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加大技改、环保投入以及支付供应商的货款;才能给政府交纳税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使政府完成社会二次分配成为可能;才能制定公益计划,为社会做好事,等等。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认为: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仅仅是做得好还不够,还必须做好事。然而,为了做好事,首先必须做好企业中国。他说,只要一个企业忽略了在经济上取得成就的限制并承担了它在经济上无力支持的社会责任,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如果因此而损失了企业取得成就的能力,那就是最不负责任。通俗地讲,就是企业有了钱企业文化论文,你才能尽责任,反过来说,企业要尽社会责任,你必须先做好企业。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核心责任就是要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想尽一切办法先养活自己,再做好、做强、做大,夯实发展基础,取得做好事的本钱和能力。

二是抓好联动点,统筹兼顾,积极履行企业公益责任。企业公益责任虽然是倡导性的,但也是每一个中国企业应尽的义务。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其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公众的支持、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所以企业发展壮大后,只要有能力,就应该从利他主义的道德责任感出发,积极、主动参与、支持社会慈善等公益活动,回报社会,把中华民族“达则兼济天下”的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原则有机结合起来企业文化论文,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政府要从无为到作为。如何保证企业更好、更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承担特殊职能的政府,应与时俱进,从无为到大有作为。

一要积极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虽然我国暂不鼓励企业搞sa8000社会责任认证,国际标准化组织的lso26000也没有颁布,但国际知名大企业对中国很多的分包商已经提出了要求。随着国际竟争的进一步加剧,不少国家也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作为一种竟争手段。政府要末雨绸缪,大力宣传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倡导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引导民众正确、全面地看待企业社会责任。

二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制制度体系和促进、保障、评价机制,做到有法可依。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时候,总会面临一个机会成本问题,它总是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做平衡。所以,作为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必须比企业看得远、跑得快,决不能出现企业因遵守法律带来成本增加而输给不遵守法律的企业。要通过科学立法保证市场竟争的公正、公平和合理,及时把企业拉回到规则里来。

三要强化市场监管和法律的执行中国。法律再好,没有执行力不行。小煤窑、小造纸、小化工问题,不少就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所以企业文化论文,要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真正得到落实,政府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包括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不作为实施责任追究。确保政府的管控纵到边、横到角,努力实现政府社会管理从人治到法治。

四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因为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竟争市场上,企业追求自己的利益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比它直接追求社会责任带来的好处、效果还要大,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使然。

五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吸引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公益责任。因为公益责任毕竟是倡导性责任,不能靠法律制度强制执行,必须靠企业的道德自觉。国外目前很多好的做法,如通过税收减免来激励企业投资高薪技术、节能环保和公益事业,鼓励企业做好事。我国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尝试,但基本局限在高新产业,但还很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