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1 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内容

所谓财务风险具体指的是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因受到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预期收益与财务收益出现偏离,因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与机会。企业活动的管理以及组织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任何一个方面有问题出现,均可能会使得此类风险向损失转变,造成企业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大大降低。一般可以将企业财务活动划分成四大方面,即收益分配活动、资金回收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相应的便有各类不同的、需要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产生。其中,收益分配风险也就是因分配收益给企业日后的经营生产活动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由此所产生的财务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指的是销售产品出去,其回收货币资金金额与时间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是指因不确定性因素造成投资报酬率无法将预期目标达到而出现的风险;筹资风险也就是借入资金而使得企业偿债能力降低的可能性。财务风险与企业各个经营生产活动环节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正常的进行经营生产的一个企业,财务风险势必是企业无法避免的。

2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

①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在现代企业管理形式下,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重视不足,而且也没有全面、准确地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导致财务风险管理效果较差。②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健全。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健全和强有力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财务制度的有效运行。而当前,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控制机制,或者执行不严格,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产生财务风险。③企业的决策失误易引发财务风险。企业领导层错误的财政决策,也是引起财务风险的一个重大原因。我国企业在财务决策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依靠主观经验来经营企业的方法缺乏科学性,是一种盲目性的行为,会造成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更大。④缺乏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现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严格的财务风险预警制度。一是缺乏对财务风险信息的监测,不能及时整合企业财务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将相关财务信息报告给企业决策层,导致存在潜在的问题和危机。二是缺乏对风险的评估和预控,没有对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提前的防范,或者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或问题进行评估,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

3 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风险的主要应对主体,加之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的每个方面,所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无论是一般的员工还是领导阶层,都应当树立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防患于未然,从思想上树立风险意识,从行为上保持严谨作风,坚持谨慎细致原则。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有坚实的财务基础知识,具备财务分析能力,并能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有职业的敏感度,在任何时期都能及时的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再次,要专业人员在平时的工作细节里,把财务风险意识渗透进去,让企业的其他员工也培养出强烈的财务风险意识,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2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企业要想真正做到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首先,应该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经营方式,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深入到每个员工心中。做好风险预警和监控管理,落实财务风险防范职责,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报表的分析,积极利用会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专业的事务所来给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提供有利的建议。其次,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3.3 提高企业管理者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财务决策是否准确对财务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失败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运用定量分析法建立模型,在决策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在选择可行性方案时,切不可主观判断。例如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要依据建立的模型准确计算各投资方案的回收期、净现值及投资报酬率等指标,综合评价计算结果,结合各种因素选择最佳方案。严格按照科学程序作出决策可以把失误降到最低,从而减少因决策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

3.4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目的就是对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其中的不足,然后提出优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议,使得预警系统能够更加科学、客观的预测企业财务的发展方向。优秀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投资、筹资,在企业将要出现财务危机时能够事先告知企业管理人员,以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意识到危机的存在,纠正错误,防患于未然,使企业财务处于安全的状态。当企业出现不可逆转的财务危机时,预警系统也能够分析出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

3.5 确定合理的融资策略,化解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公司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所形成的资金来源和留用未分配利润提供的资金。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企业应选择以下投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首先,企业筹资应选择内部融资,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风险小,保密性好,属于企业自有资金,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资金能力和信誉水平,自有资金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其次,如果企业从外部筹资,应首选发行一般公司债券,其次是发行股票,因为普通股票发行成本高于债务发行成本,外部筹资最后的选择是向银行借款,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最低程度。

3.6 建立健全企业岗位责任制

这是有效防范、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更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企业财产的安全、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的有效手段。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科学的设置企业风险管理岗位,针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有专业人员执行,做到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的原则,各岗位之间相互牵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4 结 论

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利益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企业并不能够将财务风险全部消除。为此,企业需注重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提升财务风险的管理意识,根据财务风险存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实施有效的防范,从各类财务关系中,直接或间接地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率,减少企业损失,促进其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吴晖.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1,4(9).

[2]郑利伟.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1(24).

[3]徐冰.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原则与具体措施[J].长三角,2010(7).

[4]田金玉,刘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2012(3).

[5]陈雯.电力行业财务风险规避研究[J].中国市场,2014(44).

[6]侯彦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市场,2014(43).

[7]孙学敏.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与防范[J].中国市场,2014(51).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范文第2篇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中小企业经营的财务成果与其财务目标相偏离的状况就是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所以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可以定义为影响中小企业不同层次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作用而使财务状况和财务目标产生负面偏离的可能性。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客观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第二、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第三、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第四、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并存并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高。第五、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报风险、收益分配、担保风险、现金流量风险、连带责任风险、外汇风险。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财务的风险来源于经营的风险,伴随着企业的一切活动。企业投资是从现金转化资产再转化到现金收益,企业投资者准备了资本金,投入到企业经营中,变成为资产投资,及原辅材料,加工费用,管理费用等等,而后产生了产成品,产品销售实现就变成为现金,增值部分就是利润了。这就形成了: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循环。

        这个循环就是企业经营的过程,企业要维持运转就必须保持这个循环良性的不断的运转,这个经营的循环就有了保障财务风险的几大要求,第一安全,只有安全的,连续的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不能突然中断资金的运作链。如短期内现金循环不顺,就需要补充现金,这个循环才能完成。第二增值,循环要有增值就是要有增值效应也就是利润,也体现企业的经营的目的。第三顺畅,循环要顺畅,不能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上,停留过多资金,从而造成下一步企业活动没有必要的资金,循环不畅。第四速度,经营循环速度要快捷,加快企业的加工物流和变现,提高资金的周转率。第五现金,一切经营活动要围绕实现现金利润,如有的企业有账面利润,但无现金分配,都不可称之为收益获得。这个循环中任何一个要求不能满足都会产生财务风险。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循环的过程是在企业的经营、筹资和投资的三大活动中产生的,同时这三大活动的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财务风险逐步加大的过程。

        企业在初创时期,关键是经营活动,这个时候财务风险来源于经营活动的变化能力,并维持下一轮的经营循环,这个时期最困难是市场的经营与开拓。在企业经营稳定之后,就需要企业有筹资的能力,以支持企业迅速做大,而仅仅依赖企业赢利来积累再发展,资金是难以支撑企业发展的速度,这个时候企业要有融资的渠道和融资的能力来支撑企业的发展,这个时期,企业的高发展带来高销售增长,高现金需求,高负债及有可能带来的管理效率的流失,和利润率的下降,企业的财务的风险就加大了,财务支撑能力足够就可支撑企业做强,做大。而一旦业务成熟,企业成长受限,利润增长缓慢,而现金流充沛,这个时候,企业就进入了新的阶段——投资活动,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培养新的主营业务。而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就要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进行的平衡。

        二、中小企业如何从三大活动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企业的发展过程时三大活动,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构成了企业财务风险逐步加大的过程,因此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也要从这三大生产活动着手。

        (一)、筹资活动的财务风险防范

        中小企业在筹资活动过程中要按照现资理念,建立科学的筹资决策程序。在筹资决策时,应按照企业的固定资产比例,财务杠杆系数、行业属性等因素,合理确定企业的负债比率和筹资利息。

        第一、中小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要坚持风险小利润大的原则,把风险和利润综合考虑,筹资也要量力而行,要把握好筹资机会掌握好取舍标准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

        第二、中小企业筹资过程中加强利率、汇率风险管理,利率是影响财务成本的重要因素,借款利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大,因此要选择和利用合适的利率和汇率。

        第三、通过发行债券来优化资本结构也可以降低筹资风险和成本,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相结合。对短期或临时性资产采用短期负债的方式,长期或永久性资产采用长期负债的方式。

        第四、中小企业的资信程度不高,筹资难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问题,所以中小企业更要注重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塑造投资者信心,争取更多的外来投资,降低筹资成本。

        第五、中小企业也应建立偿债基金,增强企业自保和抵制财务风险的能力。

        第六、中小企业要合理调度资金,维护资产的流动性。

        第七、注重筹资杠杆,适度举债优化资金结构,并根据企业的经营风险选择合适的财务杠杆。

        第八、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套期保值法,其原理是使用一种货币的现金流人与该种货币的现金流出在时间和数量上相对应相匹配。当一个现有交易导致未来有一笔外币资金流出时,我们可以在现在运用一个在未来只有一笔外币现金流人的方式来对它进行套期保值。如买人一笔等额的同期的同一币种的远期外汇,如果现有交易或经营活动导致未来有多次外币现金流人或流出,则可采用多期远期外汇套期保值。在财务活动过程中,有些风险是能够在计划阶段进行预测控制的,可以将实际状况与计划状况相比较,分析控制效果。有些风险是突发未能预测到的,应查看风险的来源及性质,测算损失,力求找出最优方法来控制或削弱风险。

        第九、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的热门话题,很多企业热衷于此。然而,中小企业切莫草率做出融资的决定,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经过深入分析,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如何融资。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由于企业融资需要付出成本,因此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如果企业筹资不足,则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二)投资活动中的风险分析和防范

        迄今为止,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还不十分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营大型企业相比在融资等许多优惠政策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中小企业在事前做好项目的投资分析工作,客观的分析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在充分考虑未来不确定性的前提下按照谨慎原则确定投资贴现率,合理预估投资建成后的现金流入,并使之与期初的投入作比较,进行投资决策。切勿按照长官意志,先确定投资的回报数额和年限,再回过来倒推各年的现金流入,自欺欺人。在投资决策环节要遵守严格的审批制度:所有投资活动都必须有详细的计划书,计划编制人员应与专案审批人员分离。建立具体的呈报和审批手续,确定通过投资方案的管理层级别,使活动一开始就处于控制之下,并且要坚持融资总收益大于融资总成本的原则。

        第一、注重前景分析。目前部分中小企业所在行业和产品结构属于“夕阳产业”,加上市场组织程度和行业组织程度的低下,融资能力普遍偏低,企业总体上缺乏长远的竞争能力,所以投资前必须重视分析和评估其准备投资的产业及投资的产品市场前景,充分分析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第二、重视资金测算工作。项目投资前要对所投资项目的支出情况,特别是起初开办费用、融资渠道和金额、生产过程的现金流量以及市场开拓费用等进行仔细的测算,防止盲目投资和投资经营过程中资金断链造成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举债给企业收益带来不确定性。企业举债经营会对企业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由于负债要支付利息,债务人对企业的资产有优先的权利,万一公司经营不善,或有其他不利因素,则公司资不抵债,破产倒闭的危险就会加大。但是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债务,可以大大地提高企业的收益,当企业经营好利润高时,高负债会带来企业的高速增长。许多民营企业正是取得了债务人的支持,抓住了好的投资机会,占领了有利市场,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起来。

        第三、做好投资项目的分析决策。中小企业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对投资项目,无论是采用自我发展型投资,还是外向兼并等投资,都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和经济评价。中小企业必须在项目的收益、可承担风险和投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平衡,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选择最优的方案。

        (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第一、现金流量预算控制。企业财务管理首先应该关注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利润。中小企业应该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来做好现金流量控制。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采用“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按收付实现制来反映现金流入流出。经过企业上下反复汇总、平衡、最终形成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同时,根据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制定出分时段的动态现金流量预算,对日常现金流量进行动态控制。

        第二、应收账款控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不得不部分甚至全部以信用形式进行业务交易。应收账款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评价客户资信程度,制定相应信用政策。中小企业必须根据客户的资信程度来制定给予客户的信用标准;通常从信用品质、偿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五个方面来评价客户的资信程度。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对客户资信程度的分析数据对客户进行排队分析,选择资信程度好的客户,而拒绝那些资信程度差的客户。

        2、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确定收款率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中小企业可以依据账龄分析,结合销售合同,确立收款率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

        第三、实物资产控制。实物资产控制是为保证企业实物资产安全完整而采取的财务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限制接近。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实物资产相关的文件的接触,如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存货等,除出纳人员和仓库保管员外,其他人员限制接触,以保证资产的安全。

        2、及时入账。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必须立即入账,特别是现金,银行存款,要做到日清月结,防止挪用,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得到合理使用。

        3、永续盘存制。对于财产物资都必须采用永续盘存的方法,随时反映其收、发、存情况。

        4、建立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便于业务复查。

        第四、成本控制。中小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最终售出,都要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同时通过改善生产产品的工艺来降低成本。

        三、中小企业如何从管理上解决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不仅要从各个生产环节着手,还有从根本上从体制上深挖,改变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一)转变经营理念,树立风险观念 企业高层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培养和塑造正确的风险意识,对经营事项进行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提高管理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淘汰过时的观念和规章制度,从内部挖掘潜力,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三)改变传统模式,采用分权决策法

        第一、分权决策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决策的效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要快速反应市场的变化,必须发挥“小、快、灵”的自身优势,必须充分依靠一线员工的知识和信息。若中小企业决策权逐步由管理层向知识型员工转移,就会缩短决策过程和信息不对称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市场适应能力,从而化解了中小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第二、分权决策有利于纠正企业决策失误。在分权决策的情况下,企业是按照金字塔的等级体系来运行的,将相关的职能和工作层层分解,相关人员在运行过程中在按照既定标准进行监督控制的同时,也根据市场和相关一线知识员工的反馈进行微调,这样一来,一方面使中小企业的决策可能更贴近市场的实际情况,有利于纠正企业的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又节约了中小企业的市场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等成本。

        (四)引入新的机制,实行财务风险预警  中小企业为了健全财务风险的控制还要引入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预警指标并设定预警值,并对其进行应用和实施,以使财务风险的控制更加有效和完善。

        四、构建和实施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风险的预警评估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中小企业要想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就要构建财务风险的预警体系。它是根据企业经营和财务目标,分析资金流动运行规律,即时捕捉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堵塞、浪费、过度滞留等影响财务收益的重大管理失误和管理波动信号,并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发出警报,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免疫机制,不断提高举企业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五、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前景及展望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资源整合 财务风险 防范办法

一、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预防财务风险是我国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煤炭企业中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果企业无法有效预防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那么将可能使得煤炭企业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使得企业最终只能是破产倒闭。因此,企业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及时有效的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预测、评估,才能及时地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以避免财务风险进一步扩大,将可能存在的风险扼杀与萌芽之中。从而使得我国煤炭企业能够顺利地进行煤炭资源整合,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做铺垫。

二、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财务风险问题

煤炭企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对煤炭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关系到我国的生存与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步伐,对煤炭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我国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在对财务风险预防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

(一)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管理者对财务风险预防的认识不足

在过去的今年中,我国煤炭企业是在一个自由发展的阶段,因此,大大小小的煤炭企业才得以迅速崛起。因此,我国现有的很多煤炭企业的管理的素质都不怎么高,大多数企业只是他们凭着一份敢于拼搏与冒险的勇气建立起来的。所以,在这些煤炭企业管理者眼中大多都缺乏对预防财务风险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我国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会存在不去进财务风险预测与评估,而只是个别领导的一言而决的现象,从而使得我国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可能存在严重的经济风险,而不利于我国煤炭企业资源整合的顺利进行。

(二)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没有完善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

今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发展迅速,而却忽视了我们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的建立。如今要对我国煤炭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我们面对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却没有相应的预防机制,所以我国应对煤炭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不足,因此会在突如其来的经济风险面前素手无策,从而会给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带来严重的经济风险。

(三)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队伍素质不高、设备不齐全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只是一味的发展经济,而在建立一支专业的预防财务风险的队伍和配备完善的财务风险的设备都存在不足。所以,我国现有的财务风险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不足,在面对变幻莫测的经济风险目前会显得能力不足,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财务风险信息,并对出现的财务风险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

三、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我国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管理者对财务风险认识

在我国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财务风险的预防是关系到我国煤炭资源整合成败的关键之一。为了避免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财务风险带来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对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重要性的认识。从而积极的参与到我国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机制的建设中去,为建立一支专业的财务风险预防队伍而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支持,从而避免我们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让我们煤炭资源得以有效整合。

(二)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

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国,存在着财务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炭资源整合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管理者和相关财务风险人员能够在突入起来的经济风险面对能够有序得进行应对。并可以根据财务风险预防机制,进行事前进行经济风险信息的有效收集和更新,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正确分析与评估,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有效的预防我国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财务风险,保证我们煤炭资源整合的资金充足,从而让我国煤炭资源整合得以顺利进行。

(三)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提升财务风险队伍的素质、完善相应设备

对于我国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的应对,我们需要一支专业的财务风险队伍,和完善的财务风险设备。应对财务风险,需要专业的人员利用先进的财务风险设备对各种财务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收集、整理、分析,才能从庞大且繁杂的财务信息中找出及时有效地财务信息,提前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并及时制定出相应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从而保证我们煤炭资源整合的资金安全。

四、结束语

我们煤炭企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对煤炭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对可能的经济风险进行提前预测,制度出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煤炭企业资源整合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智胜国,杜晓平.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实际控制人法律问题研究[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02期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指在各种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难以预料或者控制之外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财务收益和预期的偏离,财务状况不稳定。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再加上工程项目的规模大、跨度长等特点,施工企业面临更多的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1投资风险

一般施工企业以投标形式承揽工程,而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多违反自身实际财务状况而压低标价,没有考虑投标成本、投标回报以及盈利空间的多变性,极易造成收不抵支风险。一个工程从获得信息到中标、签订合同至少需要几个月,甚至跨年度的时间,其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大额的经营成本给施工企业增加了负担,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再加上目前很多业主将原来投标时出具的银行资金保函,更改成缴纳按比例投标合同的货币保证金,施工企业为了承接工程,就需要从银行贷款,增加了财务风险。

1.2融资风险

首先,由于施工规模扩展较快,当流动资金短缺时,必然需要通过各种融资方式借入资金。由于借入资金产生的借款费用,再加上还款压力,必然构成财务风险。其次,由于施工需求和流动资金的限制,在施工规模扩张的情况下,必然带来更多原材料资金的占用,提高了资金负债率,如果原材料供应单位紧迫索债,必然给施工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1.3成本风险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忽略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尤其缺乏现场调查,无法掌握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等。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都会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如果某一环节处理不到位,都有可能演变为财务风险。

1.4合同风险

一些业主利用施工企业急于招揽工程的心理,与施工企业签订不平等条约,例如材料一次性包干,或者要求施工企业垫付大量资金、收取工程保证金等,如果施工企业签订了这样的合同,在施工管理中一旦出现管理松懈,就会造成亏损,形成风险可能性非常大。不平等的合同款项,意味着很多项目刚一接手就发生亏损,施工企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甚至陷入合同陷阱,提高财务风险系数。施工合同风险的客观性由合同条件、法律法规等规定,风险责任须由合同双方共同承担。

1.5竣工结算风险

在工程竣工后,由于一些项目施工管理的缺陷或者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工程不能得到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或者由于业主的资金不到位、施工企业大量垫资等情况,造成不能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结算尾款无法收回,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大风险,并不利于下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展。

对设计的变更部分,或者由业主造成的停工损失,没有及时进行现场签证,而提出追加合同款要求,可能造成财务结算的滞后,并延长工程保修时间,从而提高了工程成本,随之产生财务风险。

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对策

2.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施工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综合素质越高,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就越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可能性越小。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很多时候需要企业领导及财务管理者通过职业敏感度来判断,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某种存在风险的可能性进行合理假设与评估,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及敏感度,及时防范潜在风险。另外,在防范并规避财务风险时,需要企业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为基础,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规范投标行为

施工企业在项目投标时,应严格遵循“四不接”原则,即业主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接、低于企业成本的工程不接、需大量垫付资金的工程不接、业主信誉差的工程不接。通过对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最终确定工程投标参数。施工企业相关部门应深入研究并评价招标文件,充分考虑当地的材料价格、劳动力状况、施工机械水平、市场政策、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工程成本等,最终确定合理的投标标价。再由专业人员编制标书,做好工程造价预算。在投标时,施工企业只有充分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从源头把握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才能有效降低各种财务风险。

2.3完善资金管理

资金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国家已针对企业资金管理提出《公司法》等保障性法规,施工企业应依法吸收、管理并运用资金,如果发生“虚假出资”或“空头出资”等问题,必须严格追究责任。在资产减值准备金、资产折旧、收益提留等政策中,允许企业备有生产及再生产资金,需通过严格的制度加强核算,完善内部控制。另外,企业的融资和举债也要进行充分测算和论证,并通过相关部门审查与监督,规范施工企业资金管理行为。

另外,施工企业还可建立一定的风险基金,用于长期负债的专项补偿,以降低对日常施工活动的影响。还可以选择最佳的资本结构,使企业的风险降到最小而利益扩展到最大化。企业在筹备资金时,应根据其所经营范围的特点以及发展状况,将营业规模、营业能力以及金融市场现状等因素充分考虑,再加上对企业现有资金及未来财务状况的综合比较,选择出最低成本的融资组合,最终确定银行的融资规模和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2.4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风险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财务风险,施工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及现场管理费等,若想降低成本,施工企业必须做到处处精打细算,各项资金有效控制。另外,施工企业还要注重监控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变化,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对照人财物消耗的台账反映,并检查考核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实行成本测算,不断更正成本控制措施。例如进度和人工、机械、材料等消耗不匹配,应查明原因,实现成本预算和分析,并针对不同情况及时调整措施。根据实际变化,实现成本的动态调控与优化配置。

2.5严把合同关

为了规避合同风险,施工企业应建立合同评审制度,为企业合同把关。当签订合同后,施工企业的各相关部门应对业主资信加强考察,并明确项目的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以便合理承接工程、规避财务风险;在获得招标文件后,应对财务管理宏观条件加强分析,针对环境的多变性加强控制,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对于需要垫资的工程,应充分考虑企业的资金流状况,并关注合同中的“补充条款”,争取以合情合法的保证条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降低各种风险。

2.6优化竣工结算

建设工程的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对其所承包工程,根据施工合同规定及施工内容全部交付使用后,与业主办理工程款结算的过程。在工程后期,由于很多建设项目的资金紧张,如果不能及时完成结算工作,业主可能不再拨付工程款,其拖欠款项的时间越长,形成外欠款风险可能性越高。因此,施工企业根据图纸要求完成施工后,必须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编制竣工结算,并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决算送审。

在工程竣工结算时,要以现行的计价标准来进行,严格遵照合同及招标文件中的规定。参照工程竣工的图纸以及设计变更等实际情况,制定工程竣工的结算书。结算书制定好,在得到业主对结算书的认可后,再由监管部门进行严格审核,获得当地政府等部门的批准。结算书通过后,督促业主方完善竣工结算工作,并及时办理拨款手续,做到账目清晰,避免外欠款风险。

2.7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相互关联且相互制约的功能系统,即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这也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一是财务反馈。财务反馈是在实施财务计划之前为了防范风险的发生而采取的管理手段。施工企业既要考虑到施工中的效益,也要兼顾风险的存在。例如在实施某一计划之前,应对潜在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及原因进行宏观分析,通过运用风险决策值、概率分析等,确保在风险产生时能够有效控制。二是财务运营风险的控制。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方法,对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观察、计算及监督,对财务活动进行监控,调整偏差,将风险存在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潇碧,周科.施工企业风险识别步骤及应对策略分析[J].管理与财富,2009;8

[2]彭道生.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探讨[J].管理观察,2010;7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范文第5篇

摘要:当前企业的大部分财务风险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过度集权,决策风险无法对冲;二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力。以规范内部控制来解决企业内控不力的问题,并在内控中强调以董事会治理来解决决策权过度集中问题,从而提高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董事会治理、内部控制对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防范控制;财务风险

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退,这种情况下,企业更需改善内部管理环境,强化对于财务管理中各类重难点的管控,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维持良好发展。在严酷的生存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越来越多的公司暴露出企业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方面存在极大的缺陷。

一、我国董事会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问题

(一)董事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需要将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这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内控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进行控制的管理措施,在实际操作上,企业经营者往往具有更大的企业控制权,制约了所有者对其的约束能力,直接导致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因独断专行造成的不良经营等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致使企业控制失灵,内部审计虚设等严重后果。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现今国内企业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如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却忽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经营环节的控制,而忽视企业整体协调;侧重内控制度学习,忽视内控制度的执行;侧重对货币、实物的控制,忽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等。

(三)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事前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没有进行充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另外为决策所提供的信息也存在缺失和不真实,加上决策者决策能力良莠不齐等原因,使得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往往起到了决定作用,从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秩序,从而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推行董事会治理,强化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

(一)基于董事会治理的财务风险防范

1.适度规模的董事会

董事会规模的设置标准,是要看某一规模所带来的好处是否远大于这一规模带来的弊端。董事会的规模设置应当以快速准确决策、并能开展充分议论为原则。

2.适度提升独立董事比例

内部董事与独立董事可能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只有适当提升独立董事的比例,才能维持独立立场,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权利与义务的履行是独立董事作用得到发挥的根本保障,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独立董事条例,站在法律的高度,明晰独立董事的权利与义务。并将独立董事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地公之于众。

3.领导权结构实现两职分离

董事长领导董事会对全体股东负责,公司经营层对董事会负责,经营层执行董事会的各项决策,董事会与经营层间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倘若经营层的工作不能使董事会满意,那么董事会就可以解除总经理职务。同时,总经理也希望能够俘获董事会,来稳定自身工作。因此,为了避免总经理有可能对董事会进行控制,公司董事长不应担任总经理,领导权结构必须实现两职分离设置。

(二)基于有效内部控制的公司财务风险防范

1.内控体系设计原则

原则一:战略一致。运用平衡计分卡、SMART 原则、等目标管理理论,将战略目标逐步分解为战略规划、年度预算、工作计划、直至具体的业务目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进行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业务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表单设计。从务虚到务实,从宏观到微观,在与战略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层层分解,一直到可操作层面。

原则二:体系完整。在公司整个运营体系中,业务和管理互为先后,相辅相承。在设计内控体系时,需站在全局看局部,力求框架的完整性和业务的连续性。在实际操作中,可借鉴供应链SCOR 参考模型及PDCA 循环持续改进思想,以“战略一致性”的目标体系为指引,将内部控制五要素、PDCA 持续改进思想嵌入业务流程之中,而非外置在流程体系之外。这样,内部控制的落实就可以实现:从战略到执行、从管理到业务无断点连接,确保业务流程、作业标准及表单之间的信息交换集成一体。

原则三:端到端管理。运用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原理,流程体系中的业务流程、表单,必须有明确的需求输入点和活动结果输出点,并且与其他流程模块或作业相联接,PDCA的持续改进思想贯穿于所有过程。业务流程与信息支持系统相互整合,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整合。

原则四:管理可视。每个流程、责任岗位、作业程序及数据要素都必须被清楚地界定,可以运用5W2H 法则、评价流程图、作业表单、看板图片等具体活动,来判断内控管理是否有价值、责任清晰、有效率、有效果并可执行。好的内控管理体系是由简单、流程化的业务模块和管理模块组成的,能尽量减少诸如增加成本和管理难度的复杂活动,管理目标、业务活动也必须非常清晰并易于理解应用。

2.内部控制框架体系设计程序

企业首先根据发展目标与意见,设置总体战略性发展目标,并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各个目标体系。在内控过程要对各个发展目标进行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机遇与风险。针对风险,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找到其中风险症结,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风险管理流程。并针对目标中存在的各类机遇,采取准备,确保能够充分抓住机遇。最终将风险与机遇整合为内控框架,并以PDCA 持续改进检测其是否科学完整。

三、结束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融通和发展,信息化手段的高速提升,国内企业越来越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在对企业会计处理和绩效评价上也与国际日益趋同,企业越大,风险越大。而董事会治理和内控建设,就可以用来解决连续性的风险问题。

参考文献:

[1]财务管理漏洞与防范技巧[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朱宇.经理,内部董事与公司财务风险外部化———基于管家理论的视角[J].贵州财经学院,2006,(4).

[3]李世强,试论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2年1月,70-71页.

[4]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2007年10月,37-44页.

[4]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