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企业经营管理服务范文第1篇

透过管理、组织和经营三个层次,尝试从人类活动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作为出发点,剖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一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性解释,探讨一条完整理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基本思路。管理的作用在于追求效果,正是因为对效果有所要求,才产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必要。企业经营管理者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管理行为、手段、方式和要求,无不围绕着追求经营效果这个核心,并且总是从企业经营的效能和效率两个方面来实施管理,以最终效果作为管理的目标——所以,企业的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目标是相一致的。效果以及效能和效率,成为分析、理解企业管理行为及其作用的切入点。

为了解释管理的这种作用,我们把企业活动分解为操作和管理两种基本行为。操作是指运用技术制造出实际结果的行为;管理则是指对操作提供引导作用的行为,管理在于令操作结果符合经营目标需要,又按照经营条件和环境要求而有效进行,最终产生预期结果。管理和操作,是任何一种有目的活动都包含的两种基本行为,它们之间存在对应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管理,就导致与之相对应的操作发生;对操作及其结果有所要求,就必须提供相应的管理加引导。缺乏管理的操作是下意识或者盲目的行为;没有操作,则结果也不会产生。管理和操作,反映了人在活动过程中的主观意识与肢体行动之间的联系。

人们曾经预想,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大量应用,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可能下降。但竞争的现实使人逐渐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以及使用产品和享用服务的人。恰恰相反,在新的阶段,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管理思想发展的第四阶段,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在这一阶段,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提出了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新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服务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视角服务管理视角的产生表明,服务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Gronroos(1990)曾提出过一个相对全面的定义:所谓服务管理是指:(1)认识在消费或使用组织提供物时顾客得到的效用以及服务单独地或与实体产品(或其他有形物)一起如何对该效用产生贡献,也就是说,认识全面质量在顾客关系中是如何被感知的,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2)认识组织(人员、技术和物质资源、系统和顾客)怎样生产和传递该效用和质量;(3)认识如何开发和管理组织以便实现希望的效用或质量;(4)组织以何种方式运作能够实现效用、质量以及各方(组织、顾客、其他各方和社会)的目标。Albrecht(1988)提出了一个简短的定义,“服务管理是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经营第一驱动力的一种总体的组织方法”。尽管在该定义中没有包括很多具体的详细的信息,但是它也清楚表明了服务管理的关键层面。

管理透过以下三个职能来发挥对操作的引导作用:(1)计划:计划包含目标和规划两个基本元素。目标是指根据现实条件,按照行动的目的要求,预先设想、可行的、代表未来结果的预期构想;规划则是对实现目标的操作行动过程的事前构思和安排,包括操作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为进行操作提供依据。因此,计划具有前瞻性的引导作用。(2)领导:领导包含决定和促动两个基本元素。决定是对如何进行操作作出指示;推动则是促使操作按照决定发生——在对他人活动的管理中,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这种促动的作用是明显和必要的;对自我从事的操作,也存在促动作用。例如,对努力完成工作的自我要求和督促。如何作出正确的决定,以及促使操作按照决定进行,成为领导的核心。领导总是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实施。从而,领导具有当前性的实施作用。(3)控制:控制包含反馈和调整两个基本元素。控制在于对操作结果状态与环境条件的变化作出反应。首先透过反馈掌握操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出现的变化,一旦发现或者预测当前的操作所造成的结果不符合目标要求,通过对操作内容、方式或者操作环境、条件进行调整,保证操作所产生的结果符合目标要求。控制总是在变化出现之后才发挥实际的作用,所以,控制具有后援性的保证作用。

二、服务管理的特征1.一般管理视角服务管理对于如何看待和建立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基本假定。团队工作、跨职能合作和跨组织的伙伴关系以及长期观念等,对于服务管理来说属于内在的要求,受到高度重视。起初,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局限于服务企业,随着服务在制造企业中越来越重要,因此,关于管理陷阱和恶性循环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生产企业。服务管理和服务竞争对于所有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般管理视角,服务管理将企业的外部效率置于重要地位,强调的是顾客如何看待核心产品和企业总的表现,而不是企业的内部效率、规模经济和成本降低。这体现了顾客驱动、质量导向、长期导向、员工导向等的结合。2.顾客导向顾客忠诚是成功的服务管理的里程碑。服务管理的研究表明,留住顾客对获利性有正面的影响。顾客保留率取决于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服务如何。3.顾客感知质量导向质量对服务管理的许多方面有决定性的影响。

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更人性化的过程,是人的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人有光辉的一面,也有懒散、消极、阴暗的一面,问题在于如何管理。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正是为亿万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企业经营管理服务范文第2篇

邮政系统以服务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经验总结

邮政是一个古老的行业,“鸿雁传书”就是人们对邮政通信的形象比喻。自大清邮政开办至今,现代邮政也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但邮政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产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石家庄邮政局立足于为全社会提供优质信息服务,通过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和设备,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服务手段日益先进。而加强服务管理,对于促进企业增强内部控制,推进企业科学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透过管理、组织和经营三个层次,尝试从人类活动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作为出发点,剖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一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性解释,探讨一条完整理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基本思路。管理的作用在于追求效果,正是因为对效果有所要求,才产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必要。企业经营管理者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管理行为、手段、方式和要求,无不围绕着追求经营效果这个核心,并且总是从企业经营的效能和效率两个方面来实施管理,以最终效果作为管理的目标——所以,企业的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目标是相一致的。效果以及效能和效率,成为分析、理解企业管理行为及其作用的切入点。

为了解释管理的这种作用,我们把企业活动分解为操作和管理两种基本行为。操作是指运用技术制造出实际结果的行为;管理则是指对操作提供引导作用的行为,管理在于令操作结果符合经营目标需要,又按照经营条件和环境要求而有效进行,最终产生预期结果。管理和操作,是任何一种有目的活动都包含的两种基本行为,它们之间存在对应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管理,就导致与之相对应的操作发生;对操作及其结果有所要求,就必须提供相应的管理加引导。缺乏管理的操作是下意识或者盲目的行为;没有操作,则结果也不会产生。管理和操作,反映了人在活动过程中的主观意识与肢体行动之间的联系。

人们曾经预想,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大量应用,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可能下降。但竞争的现实使人逐渐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以及使用产品和享用服务的人。恰恰相反,在新的阶段,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管理思想发展的第四阶段,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在这一阶段,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提出了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新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服务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视角服务管理视角的产生表明,服务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gronroos(1990)曾提出过一个相对全面的定义:所谓服务管理是指:(1)认识在消费或使用组织提供物时顾客得到的效用以及服务单独地或与实体产品(或其他有形物)一起如何对该效用产生贡献,也就是说,认识全面质量在顾客关系中是如何被感知的,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2)认识组织(人员、技术和物质资源、系统和顾客)怎样生产和传递该效用和质量;(3)认识如何开发和管理组织以便实现希望的效用或质量;(4)组织以何种方式运作能够实现效用、质量以及各方(组织、顾客、其他各方和社会)的目标。albrecht(1988)提出了一个简短的定义,“服务管理是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经营第一驱动力的一种总体的组织方法”。尽管在该定义中没有包括很多具体的详细的信息,但是它也清楚表明了服务管理的关键层面。

管理透过以下三个职能来发挥对操作的引导作用:(1)计划:计划包含目标和规划两个基本元素。目标是指根据现实条件,按照行动的目的要求,预先设想、可行的、代表未来结果的预期构想;规划则是对实现目标的操作行动过程的事前构思和安排,包括操作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为进行操作提供依据。因此,计划具有前瞻性的引导作用。(2)领导:领导包含决定和促动两个基本元素。决定是对如何进行操作作出指示;推动则是促使操作按照决定发生——在对他人活动的管理中,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这种促动的作用是明显和必要的;对自我从事的操作,也存在促动作用。例如,对努力完成工作的自我要求和督促。如何作出正确的决定,以及促使操作按照决定进行,成为领导的核心。领导总是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实施。从而,领导具有当前性的实施作用。(3)控制:控制包含反馈和调整两个基本元素。控制在于对操作结果状态与环境条件的变化作出反应。首先透过反馈掌握操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出现的变化,一旦发现或者预测当前的操作所造成的结果不符合目标要求,通过对操作内容、方式或者操作环境、条件进行调整,保证操作所产生的结果符合目标要求。控制总是在变化出现之后才发挥实际的作用,所以,控制具有后援性的保证作用。

二、服务管理的特征1.一般管理视角服务管理对于如何看待和建立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基本假定。团队工作、跨职能合作和跨组织的伙伴关系以及长期观念等,对于服务管理来说属于内在的要求,受到高度重视。起初,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局限于服务企业,随着服务在制造企业中越来越重要,因此,关于管理陷阱和恶性循环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生产企业。服务管理和服务竞争对于所有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般管理视角,服务管理将企业的外部效率置于重要地位,强调的是顾客如何看待核心产品和企业总的表现,而不是企业的内部效率、规模经济和成本降低。这体现了顾客驱动、质量导向、长期导向、员工导向等的结合。2.顾客导向顾客忠诚是成功的服务管理的里程碑。服务管理的研究表明,留住顾客对获利性有正面的影响。顾客保留率取决于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服务如何。3.顾客感知质量导向质量对服务管理的许多方面有决定性的影响。

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更人性化的过程,是人的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人有光辉的一面,也有懒散、消极、阴暗的一面,问题在于如何管理。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正是为亿万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企业经营管理服务范文第3篇

环境不能改变,只能适应。物业服务企业如何在当前摆脱“红海”,寻找一片“蓝海”呢?笔者认为,多种经营是一条破冰通往“蓝海”之道。物业管理多种经营兼顾服务业主和企业赢利,就算本小利微,只要百花齐放,一样会有发展。其实“保本微利”并不可怕,我们可以从沃尔玛的成功中获取信息和勇气。沃尔玛1962年创立,靠那些利润微薄的零售商品,2010年全球销售额达到4082.14亿美元,在全球多个国家被评为“最受赞赏的企业”和“最适合工作的企业”。良好的多种经营是财富积累的有效方式,充裕的资金将激活物业服务企业人力架构优化、管理技术革新、经营战略升级,同时改变社会对物业管理的看法。

多种经营的基础理念

做好物业管理多种经营,要以做好物业管理常规经营为前提。对小区房屋和配套设备设施进行维修、保养,对道路和场地进行管理、维护,对业户报修及时响应、措施得当,小区环境安全有序、整洁美观,当这些基础管理服务到位之后,物业服务公司才能赢得业户的信任和支持,为开展多种经营打下基础。

其次要实施品牌战略,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建立企业的品牌,充分利用名牌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效应和市场信誉。物业管理由于涉及面较广,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较多,质量保证的实施较困难,尤其特殊的是,业户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很难进行全面的、客观的检查和评价。这些特点决定了客户在选择物业服务公司的时候,非常注意其信誉。而优质的品牌是良好信誉的集中体现,所以物业服务公司的品牌是开拓多种经营市场的关键因素。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各领域前十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占有率超过70%,物业服务企业如果不能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其发展空间将受到很大限制。

第三,多种经营要注重战略和策

略。经营的本质是交换。交换只有是双赢的、愉悦的,才可能长久持续。因此,物业管理多种经营的主旨必须清晰,战略上以“业户需求”为中心,向前后左右辐射扩展。同时“业户需求”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物业管理多种经营也要与时俱进。比如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各种信息传媒速度加快,工作节奏日趋紧张,人们越来越感到时间的宝贵,“花钱买时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物业服务公司即可围绕为业户“不出宅门,能办天下事”开动脑筋开展多种经营。而在经营策略上一方面要注重宣传,另一方面要注重内部管理。

宣传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认同感,还应起到引导消费,拓展市场,减少与业主的争议。内部管理上要重视财务管理,加强工程管理,节能降耗,有效控制或降低成本,为经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打好基础。

多种经营的方式方法

多种经营除了要把握业户需求,了解市场以外,还应掌握经营方法,抓住重点,充分挖掘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上的潜力,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发挥自身在品牌、管理、信息、地缘以及最贴近业户的优势,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类方式方法:第一类,以物业本身为中心开展多种经营。这种经营是对物业管理主业的辅助和补充,由于物业服务企业在先天条件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又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一旦经营得当,会得到很好的回报。比如针对业户提供的有偿服务,如家政服务和汽车美容服务等;针对物业管理行业和其它相关需求的专业化服务。如专业清洁服务和机电设备维保服务;房屋出租出让中介,以及供求信息方面的服务。如业主进行房屋出租;为物业管理或房地产业提供咨询、策划、市场信息和顾问方面的服务。对公共场所或其它场所的经营,如户外广告、屋顶天线、公共场地的出租等。

第二类,专项经营。专项经营往往是以较大投资为基础的较大规模的系统性的经营活动,这种经营风险和收益都可能较大。所以首先要进行认真的可行性分析,筹措资金,制定经营管理方案。为减少风险,这类经营要围绕物业本身开展。比如开办幼儿园、学校、餐厅、超市、网吧、装饰装修公司、搬家公司和礼仪服务公司等。

第三类,与房地产相挂钩的经营。通过对经营性房产进行技术性的改造或功能上、环境上的配套,或者实施对物业的功能或用途上的改变,提高经营性物业的赢利能力,而使物业服务企业获得回报,这种经营在商场、写字楼及工业区等物业种类上有很大的机会。比如通过对电梯进行技术改造,美化环境,建立起多媒体导购系统,再加上适当的辅助宣传和活动,使所管理的商业物业客流量和营业额提高,从而带动铺面租金的上涨;通过改善工业园区的行车、停车条件和货物装运条件,方便客户厂家,改善工业区的投资环境。

多种经营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业管理多种经营开展好了,会促进企业的发展;相反若经营不力,则会对企业造成伤害。笔者概括了多种经营开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谨备参考。

首先要防止“饥不择食”,盲目扩张。在增加新的经营项目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对各种风险因素要进行认真的评估并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而盲目开展多种经营致使企业亏损的案例近几年在行业内并不鲜见,这提醒物业服务企业在开展多种经营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次要避免所谓“多元化”的影响,坚持“靠山吃山”的原则,以物业经营为基础。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如果脱离本业,优势就没有了。这种经营将面临来自市场和社会的激烈竞争,物业服务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经验上都处于劣势,经营风险将大为增加。同时,这种经营不仅不能对物业管理有所帮助,反而由于资源和精力的大量被占用,势必对物业管理主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样会使物业服务公司丧失基础,是不可取的。

再次是要在经营中坚持以内涵为立足之本,强化内部建设。只重视对外拓展,忽视内部建设的现象也应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要在拓展经营项目的同时,调整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培养人才,总结经验,才能使企业的多种经营得到稳健发展。比如对房屋中介、洗车、餐饮等经营形式,管理和从业人员仅知道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经验和管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人才培训和储备,如果不具备人力资源的支撑,也可委托专业服务商开展具体操作。

最后是要注意经营和收益的合法性,不侵害业主权益。

企业经营管理服务范文第4篇

一、目前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现状

作为朝阳产业的物业服务行业,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起步晚,基础较薄弱,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中国物业管理协会2008年的《物业管理行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来看,在被调查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0家企业,其中有40.76%处于亏损状态,40.07%的企业盈利,其余盈亏平衡,且盈利企业的平均利润额仅为82.1万元,可以看出物业服务行业整体经营效益不乐观。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理念滞后。长期以来,物业服务企业提倡的是管理与服务,而对经营的问题涉及较少。人们普遍认为物业管理是“微利保本”行业,没有多少经营可谈,对经营采取了漠视的态度,丧失了经营的主动性。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应是物业管理企业的一种手段,作为企业,经营应是其基本的行为,只有进行经营,并取得利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2、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采用传统单一物业经营模式,盈利能力弱。即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传统的提供方,接受物业委托方的选聘,对特定的物业区域实行统一管理,并对业主提供普通的公共服务,如清洁卫生、共用设施设备维护、秩序维护、绿化养护等。这些物业服务企业没有足够的规模,缺乏服务新手段和新技术。依靠收取物业服务费的形式进行,经营模式相对单一,收入来源单一。

3、物业服务成本逐年升高,物业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且业主缴费率低,造成了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的低利润。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决定了物业服务在公共内容的收费方面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经营,而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定价比较低且业主缴费率低,这样使许多企业保本微利,有些企业甚至出现收费标准低于服务成本。服务成本刚性增长和服务价格缺乏弹性的双重挤压,吞噬了物业服务企业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

二、拓展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空间

物业服务企业经营,就是对物业管理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有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综合经营,达到资本的最大限度增值。当前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挖掘企业在各种资源上的潜力,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发挥自身在品牌、管理、信息以及最贴近业主和客户的优势,更多地拓展经营思路和经营渠道,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提高企业的创富能力。

1、充分利用企业自身资源,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利用专业优势,成立专业服务机构。物业服务企业自身具有资金、人力、物资及信息等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通过经营为企业创造财富。物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特长和资源优势,成立专业化的队伍,如成立专业清洁服务机构、绿化服务机构、电梯维修机构等。这些服务机构一方面承包自己公司的外包业务,避免利润外溢和流失,另一方面,将业务开展到自己管理的物业管理区域之外,承接其他物业服务企业或其它行业相关业务或工程,参与市场竞争,为企业赢得更多利润。由服务提供商转向服务集成商转变。物业服务企业不冉直接向业主提供有形服务,这些服务由专业服务公司来提供,物业服务企业的作用和职责就是按照业主的要求制订服务标准、验收标准、管理标准,并按相应的标准将专业服务项目分包给各专业服务公司完成,并负责落实、监督、验收。物业服务企业由“服务提供者”向“服务集成者”转变,它是社会服务资源的搜集者、统筹者和组织者。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转移和规避各种风险,而且可以为业主提供更加专业、全面、优质的服务,提升公司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由服务提供商向服务集成商转变,企业需要凭借成熟的前期策划和管理经验获取项目,然后将劳务服务分包给专业公司负责,并配备精干的管理队伍进行协调、监督和指导。

2、利用物业管理区域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获取附加利润物业服务企业由于服务与物业项目而具有独特的物业区域经营资源,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区域经营资源,开展多元服务,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附加利润。多元化服务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相关多元化经营,是经营与企业目前的产品或服务相类似的产品或服务,有利于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如以客户资源为优势,围绕着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细分,将服务涵盖并满足各类个性化需求,对客户除了提供基础物业服务外,还可以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如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引入家电维修机构、家政服务机构、宠物托管机构、洗车代驾服务机构等。还可以开展非相关多元经营,这种经营模式超越了物业管理核心业务的范畴,从事与物业管理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产业的经营,如经营幼儿园、餐厅、超市、维修点、美容美发中心、衣服干洗店、会所(如集健身、球场、、书报阅览、酒吧等服务项目于一身的小区会所)等。这些经营是以较大投资为基础的经营活动,经营风险和收益都可能较大,因此首先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筹集资金,制订经营管理方案。

3、向上游房地产价值链延伸,也是增加盈利的重要环节我国的房地产产业链涉及到市场研究、产品定位、规划及设计、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等等。物业服务企业最贴近房产消费者,最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将眼光放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程物业顾问上,向房屋的开发和销售环节延伸产业价值。通过对物业管理运行全过程信息的系统化整理和专业分析,在前期介入房地产企业规划设计,为产品的总平面规划、功能规划、布局设计、景观绿化设计、配套设施规划提供建设性建议;参与检查施工质量、验收,为后期物业管理打好基础;为业主或开发商出租或销售楼盘,获取佣金,增加收入。实现房地产的咨询顾问、营销、商业地产、住宅物业服务以及尾盘销售、房产租赁等的贯通,实现在房地产整个价值链上的延伸,增加物业服务企业的赢利点。

三、物业服务企业经营壮大的必要条件

1、可利用的物业管理资源。这些物业管理资源,即由物业管理所带来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包括上文提到的物业服务企业自身的资源、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物业资源及业主资源、房地产业资源等。这些资源有大小多少以及是否可利用之分,可开发利用的资源越丰厚,经营并获利的空间也就越大。

2、从业人员要有经营意识、创新思维。改变过去认为物业管理是“微利保本”行业的旧观念,每一位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的决策人员应时常思考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如何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强化经营意识,并具备创新思维,创新经营方式、服务模式和内容,在创新中寻找经营之道,创造更多的财富。

3、注重物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发达、完善的物业管理,取决于训练有素的物业管理人才。要扩展经营,应选聘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才,并对各类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企业经营管理服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营销;营销管理;营销策略;电力应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25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0.126

随着天然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出现和应用,电力企业在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状况,关系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生死问题。加强电力营销管理是电力企业提高其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也是电力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课题。当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时,电力企业逐渐开始重视电力营销工作;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推动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向管理服务转移。电力企业应从市场实际出发,创新营销模式,转变营销理念,提高质量,从而为其能够在能源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对营销管理认识不足

受计划经济时期垄断经营理念的影响,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营销管理理念较为落实,对员工的优质管理教育重视不足。并且在计划经济时代,电力企业的发展、效益、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国家、政策和行政手段,这使得许多电力企业逐渐形成了过度依赖的心理现象,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在自由市场上的适应能力,他们往往无法全面认识市场经济规律,在管理工作上存在明显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1.2 电力企业电力管理部门管理被动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提倡“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并以此为基础要求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为人民提供安全、高效的供电服务。但是,目前电力企业的电力管理部门并没有融入到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的主动管理理念中。很多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认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进行营销管理仅仅只是一个口号,不论企业是否更新营销理念、是否改变营销形式,都不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个人的实际收入造成多少影响。这种想法出现的原因在于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并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开展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性。

同时,企业没有结合电力市场需求对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仍然以供电区域的划分作为电力营销机构划分标准,每一个营销机构所负责的业务范围与本区域供电范围重合。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这种管理模式忽视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整体协调,难以实现有效融合和高效协作,是一种资源浪费现象。工作人员极度缺乏营销意识和客户管理意识,无法有效满足客户提出的具体要求,使得客户满意度下降,不利于电力企业发展。

1.3 电价调节机制缺乏科学性

电力是一种商品。当前,电力市场的垄断已经被打破,并逐渐引入到市场竞争中,电价则是影响这个市场上电力产品供应和销售的重要杠杆。我国目前实行电价听证管理制度,电力企业所提出的报价,需经法定流程,并在专家和用户代表均同意的情况下方可实施;按商用、工业、农业、家庭四个标准分别确定电价;同时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阶梯式电价管理模式,按照用户用电量,分档次进行定价计算用电总费用。

虽然整体总体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商业用电和工业用电的价格远高于家庭用电价格,且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对于电量的需求非常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些企业中时常出现窃电现象。工业和商业用电是电力企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窃电现象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在实际情况中,许多用户对于听证存在质疑,同时对于已经通过听证的电价涨价行为也表示不满。

电价作为电力市场的重要杠杆,却不受市场调整管控,不以市场供需平衡为依托,这是与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的。

2 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发展的新思路

2.1 建立电力大数据系统

在大数据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可以借助GIS技术,结合电力营销、配电协调等多种数据,构建以大数据为中心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电力企业通过大数据系统对配网、用户进行综合管理,同时向用户提供各项基础数据和电力营销服务。建立电力大数据系统,并将其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接,有助于电力企业掌握电力负荷实时情况,并以用户台账为依据进行电力营业管理。

2.2 打造商业化运营环境

电力企业运营虽然是基于现代商业化基础之上的,但其实际营销工作仍处于政府监管下,业务范围和营销政策仍以上级规定为标准。因此,在当前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要结合能源市场及电力行业实际情况,加大对商业运营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形成完善的、符合现代化商业运营规律的发展思路,用来指导日常经营管理行为。

2.3 建立新型电力营销理念

计划经济体制中,我国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后期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时,受能源开发等因素的影,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卖方市场仍然在电力营销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买方市场才是未来电力营销市场的主要方向。为了尽早适应市场需要,电力企业需要建立新型营销理念,加快管理模式改革的步伐,以全新的市场营销体制增强买方、卖方的双向联系,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2.4 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必须明确营销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营销作为企业核心业务。电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都要服从于电力营销的需求,将企业发展目标、生产经营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套完整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

3 加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创新策略

3.1 创新营销管理服务理念

电力企业要在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拼技术、拼实力,更要拼管理、拼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想要在能源供应市场中脱颖而出,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营销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基础,不断完善营销模式和业务流程。此外,电力企业员工要树立“服务第一”的营销意识,通过人性化的服务、真诚的服务赢得用户的认可,加强客户对电力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

近年来,国网公司全面推动营销创新转型,将公司营销业务定位于客户导向型,成立专业营销队伍,打造组织扁平化、服务线上化、运营数字化、业务跨界化的“一型四化”新型营销模式,实现营销创新转型。

3.2 强化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仍然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在电力营销管理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强电力企业营销发展,是我国电力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企业要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力企业现代化营销系统,通过多渠道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微信、移动推送向用户推送精准营销信息。用户也能够通过服务平台查询查询余额、缴纳电费,实时掌握用电信息,从而增加对电力企业营销服务的满意度,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电力企业要做好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对于系统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改进,并结合最新的技术不断完善系统和平台,建立移动互联网防火墙,避免因服务体系混乱和网络安全导致用户信息泄露。

积极创新“互联网+”电力营销管理服务,依托智能用电信息采集、SG186等各类系统,客户可通过微信、手机APP等线上渠道进行业务申请,随时随地查电量、交电费、故障报修、申请低压业扩等,信息化的应用、科技化的服务,进一步创新电力营销模式,推动客户服务体验的优化。

3.3 进一步拓展电力市场份额

电力企业要切实转变观念,尽早淘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违背的、欠费风险高、能源消耗大、灵活性低的落后机制,营销重点和关注点多放在成长型的新型企业上。同时,要重点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地区经济政策和相关改革措施,切实掌握重点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用电需求,把握机遇,做到事前主动出击、事后跟踪管理,以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和忠诚度,从而进一步扩大在电力市场中所占的份额。

3.4 加强线损精细化管理

电网线损率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经济效益又对营销管理策略产生影响。电力企业可以结合电力大数据系统,以电网等级为依据,以指标管理为核心,以统计分析为手段,对电网施行分区、分压、分线、分台管理,从而有效控制线损波动,全面提升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电力企业可以借助电力营销系统获取并核查线路用电基本情况,分析营销系统所提供的各项数据,对电网线损进行统计,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计算电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用户对电费计量的满意度和电力企业收缴电费的效率。

3.5 加大电力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岗前及在岗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当前很多电力企业营销人员是从计划体制中遗留下来的,缺乏基本的营销知识,也无法把脉市场发展规律,加重了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的落后程度。电力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不仅要让营销人员真正掌握电力营销业务知识,更要让营销人员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和发展理念,从服务到管理,从管理到产品,全方位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4 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能源市场上,电力企业想要占据一定地位并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创新营销管理理念,转变企业服务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科学有效的电力营销管理策略,从而积极争取并扩大企业在市场上的额份,促进电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月欣.关于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问题的探究[J].科研,2017,(2).

[2] 刘优媛.关于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技巧的研究[J].工业,2017,(2).

[3] 王孝斌.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J].农村电工,2017,(1).

[4] 袁媛.加快推进“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全面提升电网企业服务水平[J].电力设备,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