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绩效考核管理

企业绩效考核管理

企业绩效考核管理

企业绩效考核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绩效考核;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C9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引言

绩效管理是企业根据员工与他们的直接领导人之间达成的协议,来完成一个双向式互动的沟通过程。该协议规定了如何进行员工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绩效评价。企业员工与直接领导之间应该怎样共同努力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企业员工的工作对企业总目标实现的作用,发现影响绩效的因素并解决等问题进行了清晰的规定和要求。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是不一样的,绩效考核是工作后考察工作的结果,但是绩效管理是事前计划、事中管理和事后考核,由此可知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一、企业绩效管理的内容

企业管理的内容涵盖了绩效计划、绩效沟通、薪酬管理、企业的人事决定与调整以及企业的绩效考核,其中绩效考核是比较重要环节。

1.实施好企业的绩效计划

企业的绩效计划,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在实施企业职工分析、工作分析以及人员资格要素分析后,企业领导人与员工共同探讨,了解在计划期间企业员工需要做什么工作,做到哪种程度,为何要实施这项工作,什么时候完工。例如员工权利的大小以及决策权力等等。一般情况下绩效计划要在一年内做完,在年中也可以对其进行调整。

2.做好绩效沟通工作

绩效沟通是双方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借助绩效沟通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发现影响绩效的因素,同时获得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信息。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公平的对待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员工,进而保证绩效沟通的合理性。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人要真正尊重和关心企业的员工,和企业的员工建立其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在不断完成企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帮助企业员工处理精神物质等各方面的困难,绩效沟通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部管理的基础。

3.做好薪酬管理工作

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应该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在某些企业中,员工个人收入中的固定收入占很大比例,但是绩效相关的浮动部分所占的比例却比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员工不论工作的好坏,其收入的差距都比较小的情况。

4.实施好人事决定与调整工作

上述内容表明,绩效管理取得了什么成绩,有哪些优势有待继续保持与发扬,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要认真的进行分析研究。修订现有的政策措施,调整员工的工作,不就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从而实现提高员工绩效的目的。

5.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企业绩效管理中相对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绩效考核,同时其也是一个相对较独立的管理系统。企业绩效考核是在企业工作做完后,依据工作前的考核标准采取合适的考核办法,对员工应履行的职责与工作进程进行考核。

二、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作用

1.能够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

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能够使企业员工清楚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降低员工之间由于职责不清楚而造成的误解。借助绩效管理能够提前发现员工工作中的问题,防止以后为此付出不必要的代价,也可以避免企业的管理人员介入到一切事物中,进而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

2.能够避免冲突

当员工意识到绩效管理是一种帮助而不是惩罚的过程时,他们会很积极与真诚的合作,绩效管理不是分析低下的问题,而是分析员工的工作成就与进步,这是员工与经理共同的理想。相关的绩效讨论不应只限于经理评定员工方面,而应该激励员工自我评价和互相交流其对绩效的认识。

出现冲突或矛盾经常是由于项目经理在问题变严重前没有及时解决。问题发现的越早,越有利于解决工作的实施。经理的任务是通过发现问题,去帮助员工评价,改进自己的工作,相互合作找出答案。假如经理把绩效管理当成双方的合作过程,将会避免冲突,加强合作。员工将会由于对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获利。

3.绩效管理对员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借助绩效管理,企业员工能够确定自己预期的工作目标,明白自己在取得相关的绩效时会得到什么奖励,这会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从而不断优化自己胜任这个工作的能力,从而实现理想的绩效。所以,绩效管理对员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绩效考核体系亟待完善

1.设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标准

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企业设立与之相应的科学合理的绩效标准。在实践时,对很难使用具体可行的财务绩效指标来实现量化的职能管理部门而言,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企业需要对各方面的因素都加以综合性的考虑,对绩效管理水平进行总体打分。在设立具体的业绩指标时,企业应该遵守以下几点:第一,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其业绩指标不是一分为二的,必须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第二,设定业绩指标之前要明确其业务发展目标及发展规划;第三,业绩指标的设定必须有方便快捷的量化评价标准;

2.为防止掺杂主观因素,实行绩效举证

绩效举证,即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对于任何一个绩效指标的评价,都需要提供切实可靠的证据,也就是能够体现出被考核者平时的工作表现与业绩的事实或者数据,譬如平时客户对被考核者的服务态度及效果评价、对下属及时的指导、员工的出勤纪录等等,使考核者不掺杂主观因素,从而做出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

3.绩效考核标准需要统一制定

在实际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假如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不清晰明确的话,势必会出现随意解释考核标准及考核标准模糊的现象。所以,制定统一的企业绩效考核标准是很有必要的。与此同时,还要确保考核方法的一致性,尽量避免不同的考核人员对同一考核者评价误差过大现象的发生。

四、结束语

总之,本文就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分析,在进行实践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绩效管理的重点及要点与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使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得以不断的完善,进而使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力得到激发,并早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及业绩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林炜,麻兴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中的分析模型与意义[J].运筹与管理,2003(10).

企业绩效考核管理范文第2篇

本人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企业管理者对绩效管理认识和阐述的角度不是建立在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正确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之上。对于员工的沟通、反馈及促进改进等重要环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扭曲了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成为绩效管理实施中的阻碍以及难以取得预想效果的重要原因。

2培训与宣传不到位

一是在实施前,尽管有的企业可能进行了动员和宣传,但是对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有关操作技能的辅导培训做得不够;二是在实施过程中,针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管理者未能及时对员工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造成了员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相当一部分员工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考核者的事情,而没有认识到这应是所有员工共同的责任。同时,许多被评价者担心出现不利的考评结果,将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利益,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3目的与标准不明确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的开展、促进管理提升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而许多企业的考核主体与考核对象都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同时,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存在共性特点,但也须兼顾企业的个性特征。而部分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在结合实际方面做得不够。同时,以不全面的考核标准或没有针对性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导致不全面、不客观的判断,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

二建立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的保证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在绩效管理实施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建立配套的保证措施。

1明确绩效管理四种角色的职责定位

绩效管理系统涉及面广,与每一个员工都息息相关,需要全员的参与,但在具体定位中,领导者、管理者、考核者、被考核者的职责又应有所不同。

1.1领导者是总体目标和政策方针的决策者

绩效管理的领导小组是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者,负责设定企业绩效管理的总体工作目标,制定企业对员工的绩效期望,明确具体的管理政策和方针,负责对考核制度、考核结果等进行审定。

1.2管理者是管理措施的制订者

负责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建立员工绩效考评体系,掌控绩效考评流程,审核各单位、部门考评结果,协调处理考评中出现的问题,保存员工绩效管理档案,提出绩效管理系统改进建议等。

1.3考核者是绩效考评办法的落实者

做好所辖范围内的考评管理工作;帮助下属学习绩效管理理念、办法、流程以及公司的战略目标、部门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员工应承担的职责;与下属协商制定年度、月度工作业绩考评指标;做好绩效评价资料的整理、分析和保存工作;按照绩效管理要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下属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等。

1.4被考核者与直接主管一起制定业绩考评指标

按照绩效考评办法的要求,努力完成既定目标;积极参与制定个人绩效改进计划,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和自身能力。

2做到既突出关键绩效指标

又兼顾基础管理指标在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时,如果对企业生产经营指标全面管理,则管理的工作量很大,成本高,重点不突出;如果仅抓关键绩效指标的跟踪管理,对基础管理工作不考核,则造成管理片面、不完善。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取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跟踪管理,对其他基础性工作,如部门职责履行情况、部门间配合情况等,均采用考核异常的管理方式,做到“抓大不放小”,减少管理成本。

3保证实施过程的规范

企业绩效考核管理范文第3篇

1企业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工作现状

1.1对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工作缺乏全面认识

一些企业在实际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期间,绩效考核的目的不够明确,并没有认识到绩效考核对整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重阻碍绩效考核工作自身功能作用的发挥,无法将企业与员工进行有效连接。企业没有明确绩效考核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的核心作用,限制着绩效考核工作作用的发挥。比方说一些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具有形式化、简单化的特点,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管理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导致实际设置的绩效考核指标缺乏合理性。

1.2对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一些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对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工作缺乏重视,片面的认为该项工作在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价值不高。甚至还有企业管理人员会将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工作作为各项活动的负担,在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中都比较排斥,进而使企业绩效管理与人事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产生差异,这样不仅会影响企业整体管理质量,同时也会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阻碍。

1.3对绩效考核结果缺乏正确认知

企业绩效考核结果尤为重要,能够准确反映出企业各个岗位员工的实际工作状态,同时绩效考核结果也是针对员工自身发展制定激励制度的参考依据。但是一些企业会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企业奖惩员工的工具,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这样不仅会降低企业内部员工自身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会使企业员工产生负面情绪,将不利于企业整体健康发展。

1.4绩效活动与人事管理活动存在不足

企业深受传统经营观念的束缚,实际所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仍然处于对结果进行管理的状态,并没有对绩效考核活动的详细过程进行综合考虑等。企业在实际开展绩效活动与人事管理工作期间,没有对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导致无法针对性的制定优化方案,对企业实际开展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工作状况进行改善。不仅如此,企业在开展绩效考核数据采集工作期间也存在相应问题,对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造成影响。

2企业解决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工作不足的重要对策

2.1提升绩效考核重视度

在现代化社会的背景下,企业想要顺应现代化发展趋势、想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注重管控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还要提升绩效考核工作重视度,对绩效考核工作期间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找到根源问题的同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如果企业对绩效考核工作足够重视,企业在发展期间所面临的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基于此,企业人事管理人员在绩效考核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与指导作用,与企业各个岗位员工进行沟通互动,不断加强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技能培训力度,最大程度上突出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工作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够使企业内部每一位员工提升绩效考核工作重视度,同时也能使绩效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对于实现绩效考核结果有效性具有重要帮助。

2.2构建完善和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

企业在实际开展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工作期间,要构建具有完善性和明确性的绩效考核指标,将企业整体管理的实际状况与之进行结合,使每位员工准确掌握绩效考核指标,最大程度上满足绩效考核的具体要求。企业在构建绩效考核指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分析,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合理分解和深入研究,从而为后续高效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创造条件。同时,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的有效性也尤为重要,要求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人员注重提升工作能力,进而准确落实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工作。

2.3强化绩效考核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

如果企业绩效考核人员在思想观念和专业技能方面无法满足绩效考核工作需求,那么在实际开展绩效考核与人事管理工作期间,就会容易受到主观因素以及外在因素的影响,进而就会使绩效考核结果缺乏有效性。在加大绩效考核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力度的基础上,能够使企业绩效考核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准确掌握企业整体绩效考核的标准。这样在发现绩效考核问题时,就能够运用较为合理的方式对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考核,进而达到全面提升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

2.4构建全面性的激励体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实际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期间,首先要明确人事管理的最终目标,其次要认识到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实际价值,这就要求企业人事管理人员使绩效考核工作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注重提升其应用价值。企业在实际构建全面性激励体系的过程中,始终都要以公平、公正原则为基础依据,保证激励体系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对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实际工作状况、工资设定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进而以现阶段市场发展趋势为参考依据,按照合理比例设置绩效奖金,进而对企业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和综合能力表现进行准确评定,对企业员工进行薪酬以外的奖励等。

2.5重视并准确应用绩效考核结果

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重视并准确应用绩效考核结果,保证绩效考核结果充分发挥价值。绩效考核结果能够精准地反映出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任务的实际状况,对于企业员工认识自身不足、改进不足具有较大帮助。此外,绩效结果也能真实地反映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状况,是企业实现员工岗位分配合理化的重要依据。

企业绩效考核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

1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的人事制度改革中,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是一项重要内容。首先,管理人员不像生产人员那样可以通过生产率、废品率、事故率等容易数量化的硬指标衡量绩效。其次,对管理人员来说,单位绩效不足以代表其工作绩效的全面。比如,管理人员除了完成本部门任务外,与其他部门人员的协调与合作也是他们工作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工作的绩效还要通过“工作奉献”、“人际促进”等关系绩效的测量来反映。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应该是多维度、全方位的。但由于判断式的绩效考核必然带来评定者主观因素的介入,各种各样的考核误差的产生,使得对管理人员的考核难以设计和操作,考核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也令人质疑。

2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1 绩效评估目的单一,内容空泛

目前,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仅仅用于管理人员的晋升、工资、奖金的分配上,少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其实绩效评估的首要目的是绩效发展,即促进管理人员在绩效方面的不断提升和改变,其次能力的发挥与发展,即使管理人员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和发展,最后才是为人事决策提供依据。评估管理人员的绩效中,除了考察业绩外,对其实际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具体指标,无法体现对管理人员能力的考察与管理,造成考核内容空泛,绩效评分主观,欠缺公平。

2.2 考核标准缺乏可操作性,流于形式

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考核的结果往往分为若干个等次,例如四个等次(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或三个等次(优秀、称职、不称职),这本无可厚非,但各个等次标准的差距却叫人不能理解,而且很难把握,因为缺少对管理人员过去业绩和行为实例的详细记录,也没有具体的客观的可参考指标。很多企业对绩效评估的原则、方法、程序和意义缺乏了解和重视,评估时回避冲突,考评人员千方百计将考评转变成一场温和的聚会,大家互相打打勾,画画圈,谁也不想得罪谁,应付了事。

2.3 忽视评估结果的反馈、沟通

绩效评估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通过绩效考评来了解管理人员的能力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管理人员发展。而目前企业的情况是绩效评估的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也没能传达出企业的期望,管理人员不明白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到底怎样,具体地说就是不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哪些是需要维持的,今后如何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4 考核结果应用的局限性

很多企业的绩效评估结果应用性很差,有的企业的评估结果与管理人员的薪酬、晋级、培训和发展联系不大,使考核流于形式,长此以往,最终导致管理人员对考核的不信任和冷淡,使考核仅仅成为“走过场”。科学的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应该兼顾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和发展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应用模型,从而保证每次的评估结果能真正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加以改进,或者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并加以保持。这才是推行绩效评估的意义。

3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分析

3.1 绩效考核主观性强

企业对员工考核一般缺乏详细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绩效记录,考核者只是凭记忆在月底或年终对被考核者评分,评分时随意性比较大,存在较多的个人感情因素,主观性强。这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人事制度管理的遗留问题。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绩效考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影响,绩效考核仍然受旧的人事考核制度的影响,领导具有很大的权利,考核指标不健全,人为主观因素很大,考核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3.2 指标体系缺乏动态性

目前,企业员工考核指标体系受以前的人事考核制度的影响较大,并且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当今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是在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来应对市场的变化。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标体系也应该不断变化,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变化的需要。

3.3 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中一个重要同时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大多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能够结合企业通用考核表和员工的德、能、勤、技进行考核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如何科学地确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使考核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考虑不全面。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指标中,几乎没有体现任务绩效;在周边绩效中,所采用的考核指标多为考核性的描述,而不是行为性的描述,考核时多依赖考核者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性。

3.4 对考核定位的模糊与偏差

考核的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所谓考核的定位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来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实施,定位的不同必然带来实施方法上的差异。

大多企业绩效考核定位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考核流于形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结果不了了之;考核定位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管理目标,对考核目的的定位过于狭窄。

4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解决对策

4.1 针对考核过程的主观性,主要的对策是加强管理

(1)建章建制、规范操作。实施绩效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的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对绩效管理的内容、指标、标准、程序、方法以及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运用加以明确规定。在正式开始考核活动以前,做好考核表格的设计、对员工的宣传动员和对考核人员的考核技术的培训等准备工作,在考核过程中,要始终对考核的公正性加以监督,考核结束后,要执行反馈程序,允许员工提出申诉意见,要确保考核活动规范化进行。要坚定不移地运用好绩效考核结果,使员工切实感到绩效管理带来的压力和动力以及自身行为的调节作用。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是绩效管理生命力的源泉。

(2)培养文化、营造氛围。由于员工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原因,绩效管理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得到员工的理解、支持与参与,因此,企业要注重包括绩效管理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公平竞争、奖优罚劣、平等交流的良好文化氛围,消除员_厂的消极心理和各种顾虑,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从而推动绩效管理的实施。

4.2 明确绩效考核定位

管理人员是企业效益的主要创造者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一格企业运行的枢纽。企业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绩效考核定位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相匹配。绩效考核时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服务的,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决定了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好坏,人力资源的体系化发展需要建立与人力资源体系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第二要与企业的发展相匹配。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战略,人力资源为企业战略服务,同样作为人力资源体系核心的薪酬体系也应随之变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第三要与企业管理人员需求相匹配。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激励的一项基本手段和方法,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发展结合起来是绩效考核的最好应用效果,这也是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所在。

4.3 确定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原则

绩效考核体系应以“科学、高效、易操作”为总体设计方针,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基本原则,首先,操作简便原则。无论多么完美的考核体系,为了保证考核操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全体员工熟知掌握,考核体系必须在操作方面尽可能简便和理解,程序上要清楚。其次,目的性原则。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要与公司的工资薪酬、培训、岗位升降等体系紧密结合,努力为公司的各项人力资源提供可靠的参考;绩效考核体系能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控制、管理和改善,从而实现企业管理人员的自我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最后,开放性和稳定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考核体系中,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这些基本原则既是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又是系统在以后得到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

4.4 确立科学的绩效目标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和改进全体管理人员的绩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重要的支撑,在确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时,应紧密结合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企业在制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时,应首先把企业的整体目标进行分解,把企业整体目标分解到每位管理人员,形成管理人员绩效指标,并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管理人员奖惩、培训、薪酬的依据,使每个管理人员的绩效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息息相关,形成管理人员绩效目标,作为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从而通过绩效考核,有效挖掘和激发管理人员的潜力,实现管理人员在企业的职业生涯发展。

4.5 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该制度应该包括明确的考核流程,考核周期等。只有明确了考核制度,才能加强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

(2)建立一套有效绩效管理过程。它是以绩效计划、绩效辅助、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绩效循环过程,此循环过程要始终以相互沟通为基础,要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能在具体的工作进行改进。

(3)建立一套绩效管理相配套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能力的发挥。传统的绩效考核过于形式化,其结果与薪酬、培训以及职位的调整联系不大。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员工明白,只要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就能得到满意的薪酬和岗位。

参考文献

[1]陈谨.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法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6.

[2]周玉蓉.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研究及其在重庆捷力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5.

企业绩效考核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

1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的人事制度改革中,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是一项重要内容。首先,管理人员不像生产人员那样可以通过生产率、废品率、事故率等容易数量化的硬指标衡量绩效。其次,对管理人员来说,单位绩效不足以代表其工作绩效的全面。比如,管理人员除了完成本部门任务外,与其他部门人员的协调与合作也是他们工作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工作的绩效还要通过“工作奉献”、“人际促进”等关系绩效的测量来反映。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应该是多维度、全方位的。但由于判断式的绩效考核必然带来评定者主观因素的介入,各种各样的考核误差的产生,使得对管理人员的考核难以设计和操作,考核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也令人质疑。

2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1 绩效评估目的单一,内容空泛

目前,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仅仅用于管理人员的晋升、工资、奖金的分配上,少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其实绩效评估的首要目的是绩效发展,即促进管理人员在绩效方面的不断提升和改变,其次能力的发挥与发展,即使管理人员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和发展,最后才是为人事决策提供依据。评估管理人员的绩效中,除了考察业绩外,对其实际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具体指标,无法体现对管理人员能力的考察与管理,造成考核内容空泛,绩效评分主观,欠缺公平。

2.2 考核标准缺乏可操作性,流于形式

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考核的结果往往分为若干个等次,例如四个等次(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或三个等次(优秀、称职、不称职),这本无可厚非,但各个等次标准的差距却叫人不能理解,而且很难把握,因为缺少对管理人员过去业绩和行为实例的详细记录,也没有具体的客观的可参考指标。很多企业对绩效评估的原则、方法、程序和意义缺乏了解和重视,评估时回避冲突,考评人员千方百计将考评转变成一场温和的聚会,大家互相打打勾,画画圈,谁也不想得罪谁,应付了事。

2.3 忽视评估结果的反馈、沟通

绩效评估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通过绩效考评来了解管理人员的能力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管理人员发展。而目前企业的情况是绩效评估的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也没能传达出企业的期望,管理人员不明白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到底怎样,具体地说就是不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哪些是需要维持的,今后如何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4 考核结果应用的局限性

很多企业的绩效评估结果应用性很差,有的企业的评估结果与管理人员的薪酬、晋级、培训和发展联系不大,使考核流于形式,长此以往,最终导致管理人员对考核的不信任和冷淡,使考核仅仅成为“走过场”。科学的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应该兼顾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和发展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应用模型,从而保证每次的评估结果能真正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加以改进,或者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并加以保持。这才是推行绩效评估的意义。

3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分析

3.1 绩效考核主观性强

企业对员工考核一般缺乏详细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绩效记录,考核者只是凭记忆在月底或年终对被考核者评分,评分时随意性比较大,存在较多的个人感情因素,主观性强。这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人事制度管理的遗留问题。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绩效考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影响,绩效考核仍然受旧的人事考核制度的影响,领导具有很大的权利,考核指标不健全,人为主观因素很大,考核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3.2 指标体系缺乏动态性

目前,企业员工考核指标体系受以前的人事考核制度的影响较大,并且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当今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是在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来应对市场的变化。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标体系也应该不断变化,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变化的需要。

3.3 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考

[1] [2] [3] 

核指标是绩效考核中一个重要同时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大多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能够结合企业通用考核表和员工的德、能、勤、技进行考核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如何科学地确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使考核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考虑不全面。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指标中,几乎没有体现任务绩效;在周边绩效中,所采用的考核指标多为考核性的描述,而不是行为性的描述,考核时多依赖考核者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性。

. 对考核定位的模糊与偏差

考核的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所谓考核的定位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来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实施,定位的不同必然带来实施方法上的差异。

大多企业绩效考核定位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考核流于形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结果不了了之;考核定位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管理目标,对考核目的的定位过于狭窄。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解决对策

. 针对考核过程的主观性,主要的对策是加强管理

()建章建制、规范操作。实施绩效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的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对绩效管理的内容、指标、标准、程序、方法以及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运用加以明确规定。在正式开始考核活动以前,做好考核表格的设计、对员工的宣传动员和对考核人员的考核技术的培训等准备工作,在考核过程中,要始终对考核的公正性加以监督,考核结束后,要执行反馈程序,允许员工提出申诉意见,要确保考核活动规范化进行。要坚定不移地运用好绩效考核结果,使员工切实感到绩效管理带来的压力和动力以及自身行为的调节作用。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是绩效管理生命力的源泉。

()培养文化、营造氛围。由于员工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原因,绩效管理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得到员工的理解、支持与参与,因此,企业要注重包括绩效管理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公平竞争、奖优罚劣、平等交流的良好文化氛围,消除员_厂的消极心理和各种顾虑,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从而推动绩效管理的实施。

. 明确绩效考核定位

管理人员是企业效益的主要创造者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一格企业运行的枢纽。企业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绩效考核定位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相匹配。绩效考核时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服务的,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决定了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好坏,人力资源的体系化发展需要建立与人力资源体系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第二要与企业的发展相匹配。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战略,人力资源为企业战略服务,同样作为人力资源体系核心的薪酬体系也应随之变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第三要与企业管理人员需求相匹配。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激励的一项基本手段和方法,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发展结合起来是绩效考核的最好应用效果,这也是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所在。

. 确定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原则

绩效考核体系应以“科学、高效、易操作”为总体设计方针,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基本原则,首先,操作简便原则。无论多么完美的考核体系,为了保证考核操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全体员工熟知掌握,考核体系必须在操作方面尽可能简便和理解,程序上要清楚。其次,目的性原则。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要与公司的工资薪酬、培训、岗位升降等体系紧密结合,努力为公司的各项人力资源提供可靠的参考;绩效考核体系能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控制、管理和改善,从而实现企业管理人员的自我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最后,开放性和稳定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考核体系中,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这些基本原则既是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又是系统在以后得到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

. 确立科学的绩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