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解构主义建筑;草书;室内设计;书法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单纯从造型艺术来看,草书不同于普通的楷书、隶书,它具有朴素简洁的形象,但又并非不可识别;解构建筑不同于西方古典建筑的繁复和现代主义建筑的简约,但依然具有实用功能而非纯艺术的。无论是草书还是解构建筑,它们都在外在形式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孤傲与不食人间烟火的同时,又具有其本来的实用和使用功能,是唯美与实用的结合。审视解构建筑与中国草书,两者具有诸多共同的造型特征。

一、不规则与简约美

在众多风格流派中,解构主义建筑是对“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理念的最好诠释。解构主义的简约不是乏味的、没有内容的,恰恰相反,它的内容需要细细体会和感受。那些看似混乱的几何形的构图,内在折射的恰是解构主义打散之后重构的设计原则。和现代主义建筑以前的建筑风格相比,解构主义没有古典时期的严谨对称、繁复的线脚、山花、穹顶壁画,没有哥特教堂刻着精美雕刻的飞扶壁、层叠后退的大门和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没有折中主义的古典元素堆砌,没有洛可可的繁复和奢靡,没有新艺术运动的具象的卷叶草和看似液体流淌的墙体。奥迪尔・德克和伯努瓦・科尔内特1989年设计的苹果电脑总部方案,平面上简单几何形寥寥几笔,线面元素结合,既实现了苹果电脑公司总部的功能性需求,又具有苹果公司本该具有的科技感、时尚感和现代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设计方案。

解构主义的简约性还体现在建筑基础构建的模糊性上。比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墙体和屋面没有明显的界限,设计师从总体入手的设计方式,倾斜的墙面从屋面直接而没有转折地延续过来,自然、简约。墙体可以代替天花,或者说难以区分墙体和天花,因着设计师一体化的设计,使得解构主义建筑更显简约。

草书是高度概括的字体,其纯净的点划与线条蕴藏着简约洗练的艺术形象。偏旁部首的构成要素,往往一笔带过,线条能省则省,力求简洁。虞卫毅在《试论草书艺术的美学特征》中认为:“在草书中,一点可以代替一划,一划可以代替数划,一个有着较多笔划的繁体字在草书中往往被简化为寥寥几笔,许多复杂的偏旁与部首被简单的符号所代替,加上笔划之间可以连属与借代,使得草书在形体与书写上都得到了很大简化。”从这个角度讲,草书已将简洁、简约的美学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

解构建筑与草书的另一个造型特征是不规则性。解构主义建筑和以往任何风格的建筑相比独具造型特色。古典建筑时期的最大特点――对称布局不复存在,即使工艺美术运动的手工痕迹、新艺术运动的卷草花纹也不见踪迹。和后现代主义相比,解构主义造型的夸张、变形、倾斜、突变有过之无不及,这也是解构主义建筑的明显特征。解构主义的不规则还体现在它的散乱、残缺、突变。“散乱”,更多体现在解构建筑平面的布局上,点元素、线元素不规则排列,类似平面构成法则里的密集构成,“点”要素随意散落在建筑平面里。“残缺”,是解构建筑不规则特征的另一个体现。有的解构建筑好似一栋没有完工的建筑,还有些工地的特征,用类似脚手架的结构作为装饰,比如贝希尼设计的斯图加特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它们追求一种人为的不完整,好似一件没有完成的雕塑、没有离开画架的油画、一首未完待续的乐曲。“突变”,是指各个构件的连接和转换具有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在多数观者认为造型还应该延续的部分戛然而止,在曲线流动顺畅布局处突然锐角转折或突然停顿,色彩的交接没有过度,造型的对接突兀偶然,例如矶崎新设计的迪尼斯集团办公楼入口设计。解构主义建筑造型中的散乱、残缺、突变等特点也同样出现在草书形式语言中。“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崔瑗在《草书势》中总结了草书的变形、倾斜、夸张的形式特点。对于草书的不规则的字体变形,孙过庭说:“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他认为草书既有变化、变形,但又合乎书法字体书写规则,不是简单地乱来和乱变。而张怀所说的“发迹多端,触变成态”也是在强调草书艺术在不规则的变形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学特征。

二、动感的线条美

解构建筑和草书都具有倾斜、动感、重心不稳、流动飘逸的造型特点。解构建筑动感的营造主要通过非水平、非垂直的线条排列,或者运用体现动感的曲线构图。解构建筑师常常使用富于运动感的曲线碰撞、锐角倾斜的平面构图、多维直线交叉错落的立面展现,营造出倾斜、扭转、错位、游离、重心不稳的动态效果。从天空俯视古根海姆博物馆,简直就是一个草书风格的中国汉字,流动、流畅、自由、灵动。哈迪德设计的维特拉家具厂消防站也具有明显的动感和张力。里伯斯金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方案,无论从平面还是立面看都是折线反复、连续出现,具有强烈的线条动感。蓝天组设计的德累斯顿综合电影院也有相似的动态效果。对于动感的表现方式,盖里使用扭曲,哈迪德和蓝天组采用倾斜的三角形构图,里伯斯金运用动态折线的方式,都取得了很好的动态效果。

草书艺术的运动感则更加显著,张旭曾观看公孙娘舞剑并从中悟出草书书写的真谛,僧人怀素在观看流动的云彩过程中得到启示。这两位草书巅峰大师,都是从动感的舞剑和流动的云彩中获得草书的巨大进步和启示的,出离自然又融入自然。季羡林曾介绍,博物院将有草圣之称的著名书法大师怀素的作品《自叙帖》中的一段文字,用投影方式放大到和墙壁一样大的效果,结果,作品流动的线条和疾风骤雨的气势撼人心魄,竟然使人不敢在下面走动,甚至连呼吸都困难,可见草书的动感之强烈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中国草书“追求一种破碎、冲突、扭曲和斜置等美学效果”(1)。单一的横向或纵向的线条都给人以静态不变的心理形象特征,而成角度、倾斜的线条和中心点、重心点的倾斜和偏移会产生动态的视觉心理暗示,亦即动感。即使草书在书写过程中以线带面、以点带线,甚至人为地断开或有意的连笔,都不影响动态的效果。形断意连、虽断尤连,气势的贯通不辞一点一划的间断,甚至反而会加强视觉上的张力感。卫恒评草书“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即是对草书的动感的准确而形象的描述。隶书、楷书虽然方正且具有运动感,但还只是隐形的运动暗示,而草书将这种运动感外化并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 多维的时空之美

解构主义建筑不仅是空间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人们只有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才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建筑的时间性概念。当人们穿过拉维莱特公园时,这种空间――时间的转化尤为明显。人们在公园的建筑、道路、桥梁、水体中穿行的过程中,视角、视点随着身体的移动不停地变换,而身体的移动是在占用时间的前提下完成的,人们因而欣赏到不同于前一刻的空间画面,类似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移步异景。解构建筑时空艺术的转化和共存在大型公共建筑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当人们游走于毕尔巴尔博物馆内部走廊时,其曲线流动的平面布局,不断变化的建筑立面,不断变换造型的景观小品,水平、垂直动线的规划,都进一步使人们明确解构主义建筑是经典的时空艺术。

解构主义建筑的时空特征还体现在一年之内不同季节、一季之内不同月份、一天之内不同时间段,同一个景观造型、同一个建筑单体所呈现出的不同审美特征。有时一天之间,同一个景点、同一个建筑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风韵。人们评价西湖的美曾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可见当人文景观融入了时间因素以后,时空互溶和转换使作品本身更趋完善和多元。给解构建筑加入时间、自然的因素,它们本身也会展现出另一种美:或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妩媚,或为拉维莱特公园的硬朗,或为IBA社会住宅的沧桑,或为阿尔巴尼亚新议会大厦的灵动,这些美学特征都在不同时空的比照中更加显现出自身的魅力和诸多的审美可能性。毕尔巴鄂博物馆不同浏览路线的设置,使得不同的路线产生不同的时空对比和光影效果――时间在流动、空间在变化、色彩在转换。这就是第四维空间亦即时间在解构建筑中的显现。

草书也具有多维空间特征。由于草书在书写过程中在时间顺序上有着相对固定的规则和技法,所以草书的书写有着可预测的方向性,且过程不可逆转。这里的时间、空间关系既不是承接关系,又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共生共存的统一关系。除去时间则草书的空间感不复存在,离开空间则时间因素没有意义。因而草书是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隐含着时间性的――第三维的虚幻空间。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留白常常被造诣极高的中国艺术家故意使用在水墨画和草书中。南宋画家马远和夏圭都是留白高手,并因此有“马一角”和“夏半边”之称。在“非黑即白”的草书世界里,更是因着二极的黑白艺术效果,在留白的纸面上突出了有与无相生相成的空间视觉印象,给观赏者的思绪留出延展的空间。因为黑色才能彰显出白色,如果没有黑白对比就没有草书艺术,因此黑白二色在一张纸面上共存的草书形成了虚幻的三维意象空间。另外,草书线条的交叉,不同方向线条的飞舞、流动,同样可以在二维平面中获得三维空间的虚幻感受。

四、结语

解构主义建筑的外在造型飞升飘逸,和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没有任何的继承性文脉特征,即不食人间烟火、不按传统规则设计,但它没有脱离建筑设计的根本规则。横平竖直的楷书就好像简约的现代主义建筑,如果把楷书看作现代主义,那草书无疑是当之无愧的解构主义。草书是解构也是重构,是对楷书的形式、线条分解后的重构。草书字体狂放无羁,它将线条进行的重新排列、重构,以及恰到好处的变形和夸张,都完美地诠释了解构主义的精神实质。

注释:

(1)参见王振江《解构主义建筑与中国行草》,《学术探讨》2011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王伶儿,崔初阳.论书法的多维空间感及表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Gehry建筑;物态形式

1 Gehry建筑风格评价

如今,纽约正在“盖里化”(Gehrified),这位建筑大师的设计风格获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的认同,并由认同而产生美感。他的一系列建筑形象,从往日正统的审美观出发,会使人觉得怪诞不经;而对于当代社会如果抱有盖里相似的看法的人,则可能从他创作的怪异的建筑形象中读出一种深层、复杂和有震撼力的艺术感染力。

盖里的作品如巴黎的“美国文化中心”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特征,建构物造型的流线和动感,反映出对结构的基本个体部件的重视,认为个体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个体的充分表达。他重视空间本身,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打破,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所谓“完整”的空间和形态。

盖里的作品如迪斯尼管理大楼,各种曲线、曲面及明亮的颜色的组合。在其作品中带有前所未有的速度感,建筑的曲线似乎表达了设计师的浪漫气息和无拘无束,同时又有潜在的技术感,洋溢着设计师的激情和天真。

2 Gehry建筑物态形式发展探析

2.1 标新立异,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解构主义通过强调多元化、高度模糊化,凌乱化的方法来达到建立新的功能性的目的。解构主义使世人感到新奇,由于建筑设计结构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很难成为普遍接受的风格。它依然是一种十分个人的、小范围的试验、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个人性。它代表了一个激进潮流,它常常能给城市带来惊喜,以独特的构思和视觉冲击力而具有生命力。

2.2 重视个体符号,传承文脉信息

解构主义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将会使我们更多的重视到解剖开的“个体”与“整体”。我们认为,建筑不仅仅是“文章本体”,也需要其他的因素,如语法,语意、语音这些因素而使之有意义。如何延续以及植入新的元素,是Gehry建筑物态形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设计中有了这些信息的符号,建筑就获得了个性和风格的魅力。既分解成典型,又构得和谐自然,显现出设计的文脉与创造价值,不但合乎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而且合乎观众的接受心理与接受力量,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

通过Gehry的建筑创作历程的分析,可以看见,Gehry所倡导的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其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美是愉快的心理化”。而对历史文脉的研究与融入将会更尊重人们对历史积淀的怀念与追思,这些陈旧的美好的东西将会受到建筑师的“拾遗”,因此,从这一层面上理解,未来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不仅只是文化的讨伐者,他们也是文化的重构者。在追求建筑的精神审美意义与功能意义的同时,必然会有更多的个体符号承载着文脉信息而出现。

2.3 不足之处——易于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Gehry将建筑语汇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这是基于大师对建筑结构、构成、造型的深入理解,模型模拟之上,但仍难免设计语言晦涩,片面强调和突出设计作品的表意功能,因此设计作品与观赏者之间难于沟通的现象较为突出。

因此,陷入建筑解构与重构的不成熟的设计师,往往会弄出诸如北京“福禄寿大酒店”这样贻笑大方的作品。作者认为,尊重大师,也尊重设计师的思想和作品,在我们的设计创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城市设计的准则,从整个城市风貌的统一和协调的原则进行建筑的创作,而不要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3 结语

在这个崇尚多元、宣扬个性的时代,在对待多元性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设计师既要注重个性,宣扬建筑形态的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也要反对权威,消解中心,弘扬自由与活力,反对秩序与僵化,强调多元化差异,充分吸收解构主义的优点,也要足够重视我们传统中值得传承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胡伟飞.谈解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建筑[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解构建筑;意识形态;能指;所指

一、解构主义的产生及内涵

解构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哲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哲学学说,也是继现代主义的又一股强劲的思想潮流。1988年解构主义这股热入了建筑学界,在伦敦举行了首届解构建筑国际研讨会。在美国建筑杂志中曾写道:“本世纪建筑的第三趟意识形态列车就要开动。第一趟是现代主义建筑,它戴着社会运动的假面具;之后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它的纪念物真的是用意识形态加以装点的,而现在开出的是解构主义建筑……”。[1]这暗示着在人们的眼中解构建筑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建筑并列成为20世纪的三大潮流。人们把它看成一种将建筑形体进行拆散、打乱、或将散乱、动式、构架的建筑风格。这是对解构建筑的一种误解,其实它只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中具备着建筑内在意义的一种意识形态。

“曾有一位美国结构主义者形象地将解构主义者比喻成一位拆卸父亲手表并使之无法修复的坏孩子。”[2]而所谓解构建筑并不是把建筑物真正地解掉,而是在满足建筑物理学、力学的规律下,不破坏建筑最基本的实用功能要求下做出解构的姿态。总而言之,解构建筑师解的并不是房屋结构的“构”,而是建筑构图的“构”,这是一种观念的“构”。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双重性

但凡建筑,都应具备功能和思想的双重性,建筑中解构主义研究的基础是建筑符号学,即研究建筑的能指/所指的关系。当建筑作为一个符号时,它的特性就是有实用功能的“能指”,即建筑的形,以及建筑的内在意义——“所指”。

1、解构建筑的能指

研究建筑能指的构成规律是建筑的技术和知识,也就是要考虑建筑是否符合功能、技术、材料、使用者等一系列问题。当结构、施工等技术因素无法满足建筑发展的需求,更为先进、细腻的技术运用就会为建筑的艺术性表达锦上添花。解构主义建筑师弗兰克·盖里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形态特征鲜明的建筑作品,也要归因于他善于运用和探索新技术的先进创作方法。

在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中,由于当时钛的价格下降,可塑性较高,使用它做构件的厚度只需要钢铁的一半,同时因为毕尔巴鄂常年下雨,雨后的钛金属表面映着水光,熠熠生辉。所以盖里选用了这种独特的金属材料,使得建筑表面披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外衣。

有人在参观完古根海姆博物馆后称其是“耀眼的金属花”,有人认为它是绕动着的蛇,还有人认为是水中跳跃的鱼。它到底像什么?弗兰克·盖里本人从未明确地说过。在他绘制的古根海姆的草图中,这些形象都出现过,甚至还出现过在水中扬帆的轮船。盖里的这种创作方式类似于艺术创作中的黑箱思维原理,每个人对所看到的景象都要在头脑中进行一次加工,但是加工出来的结果却不是一致的。盖里的创作目的似乎就是强调在参观者头脑中制造出的一个不确定的、模糊的形态。

在古根海姆博物的馆内部设中,盖里鉴于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即为参观者提供一个与艺术品交流的平台或空间,将展厅设计的极为简约静素,为艺术品创造了一个安逸的栖所。对于任何形式的建筑,在它独特的造型下都要符合它的功能需求。这充分体现出建筑语言中的“能指”。

2、解构建筑的所指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语言或符号,以一种游戏的手法将传统理论与精神的深度结构、系统和“信仰”打破,继而呈现出平面化、手法化和行为化现象。在很多人将这种现象误解成一种毫无意义的,纯视觉或触觉的建筑艺术表现手法,不具备建筑内在的意义——“所指”。但解构主义建筑正是以它独特的、夸张的、反传统的建筑形式表现一种崇上自由的精神。它在给予建筑的强烈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暗示出人们内心焦虑和苦闷的复杂心态。而这不正是解构主义建筑给与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意义”的载体吗?

弗兰克·盖里认为建筑创作就是在不断探寻大脑潜意识里的某种建筑形态,即使他们还未曾作为实际形态表现出来。他在给建筑作品绘制草稿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凭借自己的潜意识在白纸上绘出那些未曾面世以及别人无法看懂的形式。那些连续不断又毫无持续规律的曲线看起来像是信手涂鸦,但这恰恰是盖里的绘图方式。在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时盖里曾说过“我就是那样思考的,我不过是移动笔。我考虑我在做什么,但我又不顾及我的手。”[3]他还说过笔的滑动就像是在纸上滑冰,“我喜欢流畅无障碍的感觉……我在看图纸是试图挖掘出形式感,就像个淹没在纸中的人。那就是我从不认为他们是草图的原因”[4] 盖里的那些独特的艺术作品的最终形态都是从这些最初的、涂鸦式的草图中发展和演化出来的,而正式这些“无意识的自动构思方式”也成为了构建新美学新特征的标准和思维方式。

三、解构建筑形式的审美意义

要想认清解构主义建筑,必须知道它并不是一种只专注于人们情绪、感受,一种物质的、媒介的、风景的、身体的畸形变,而是以一种游戏式的“话语”与“叙事”手法将传统理论与精神的深度结构、系统和“信仰”打破,是一种反对传统文化中的一切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

解构建筑被称为一种非常表现主义的或超现实主义的即兴设计。“这些解构建筑如同一座座独立的小城市,用散落的形式插入城市组织结构上,用“新奇”的方法增加城市趣味,犹如顽童的沙堆游戏。”[6] 解构主义建筑师正用着现代主义最伟大的遗产——抽象的几何形式原则并加上乡土营造方式或者多角度的、“偶交”的营造工艺,构造一种活泼的、不定的、多义的、自由随机的、解放的、不稳定的、非理性的建筑感觉,使建筑具有一种伟大的雕塑感。正如弗兰克·盖里凭借着他那些独特形态、另类风格的建筑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形态语言。

言语是建筑师个人的实验,每位建筑师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而他们的读者则是参观者感受他们建筑后所产生的感受以及语言,由此便形成了建筑言语体系中的交换信息,而意义也由此产生。每个人作为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有事多重的,变幻不定的,自然每个人在解读建筑的语言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不同。由此,建筑作为一种叙事而存在,成为了一种文本。而作为文本的建筑所蕴含的意义又是在不断进行的,文本不断被新的主体阅读,从而不断地创作着新的意义。

总结

解构主义建筑并不是只追求形式的破坏或颠倒的一种设计风格,它是一种在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知识体系或者可以看作的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解构建筑不是将建筑的结构拆散,而在将结构重组,设计成独特的建筑造型,从而体现出思维的自由发展;解构主义在建筑领域的研究中必须要考虑符号学这一环节,解构主义也严格地把自己限定在这个领域内,对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建筑的形式/意义关系相互影响。(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路.世界建筑1|1996[J].北京:世界建筑杂志社,1996,1

[2]吴焕加.建筑与解构论稿[M].北京:北京建筑杂志社,1996,1

[3][4]刘松茯,李鸽.弗兰克·盖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脉;文脉主义;符号;形式与意义

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建筑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范围内多个领域的知识进行考量。设计具有很强的意图表现性,在从建筑师构思想法形成,到改进方案完善,再到设计理念转变成现实存在的这整个建筑设计方案逐渐成型的过程当中,建筑设计受地域位置、空间限制和现实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文脉始终是建筑师创作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影响要素,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意图的关键,这一点不可忽视。

1 文脉的含义

文脉是一个语言学范畴内的词语,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特定时空发展形成的历史范畴。文脉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的角度进行阐述,文脉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脉络”,人类学家克拉柯亨将“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作为日常用语的“文脉”,一方面用作语言的概念,在文章所具有的线性特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则不仅限于对象的前后三维关系,而是加入了由时间所形成的四维空间的关系。建筑学中“文脉主义”的概念,源于语言学中的文脉一词,建筑词典中的解释如下:

1.1 “以文脉主义的立场为基础,对整体环境,或者部分的特征,或者其构造的解读。具体的说,方位、地形、水系、植物、街道模式等空间的基本构造以及从城市整体所见到的建筑位置、建筑样式、建筑群的特性等所规定的相互关系。”

1.2 “关于那些具有特性的建筑,指它的历史、文化、地理背景等条件。”不难看出,语言学中的文脉和建筑学中的文脉概念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在这个关系网络上的“建筑”既作为物质实体,又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而存在。

文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意义不断丰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回看文脉的整个发展过程,这一问题具有十分矛盾的属性。一方面,文脉中所蕴含的思想和规范流传已久,这就体现出文脉问题比较老的属性;但另一方面,文脉作为一种设计理念的基础在近现代才被应用到建筑设计的世间当中,这就使得这一问题呈现出比较新的属性。而“文脉主义”一词是由文脉引申而来,是后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一种基本设计立场和艺术倾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泛流行于欧洲和日本等地区。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受到多方技术和文化交融的影响,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后现代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文脉主义的大众认同感逐渐降低,但人们对文脉内涵的认识和对其运用者的尊敬却依然没有改变,目前它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界的共同认识和默认规范。

建筑与人、城市、环境、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加大对这些因素的综合研究力度,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对建筑的复杂性进行理解,对文脉的探究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明确的向外界传递城市和建筑的意义内涵。

2 文脉的符号意义

如果建筑设计是对现实世界的干预,那么建筑师的作品与现实世界相遇,彼此并非没有因果,文脉就是这个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并非设计师设计,而是作为一个现实去探索。在设计之初,作槲穆鲈靥宓慕ㄖ物并不存在,但经由建筑师创作,它被植入现实世界之中。由此,建筑便变成了真实世界文脉的一部分。

建筑设计是人类进行社会认知活动的成果,建筑设计的文脉实际上就是建筑在文化脉络上的衔接。要想理解文脉的含义就一定要提到文化,人是主导文化发展的主体,同时又是接受文化的客体。人类生活在文化的包围之中,世界是由人的文化创造组成的整体,建筑、器皿、品德、法规、艺术及科学,这些都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物,人们通过人造符号和符号系统对文化进行传递和交流,并以此形式继续发展和创造文化。

符号有“形式”及“意义”两种特性,运用各种形式来体现意义是符号的基本特征。文化就是使用符号来表现人类意识行为、传递思想的体系,它不单是物质世界的构成元素,同样也是意义世界的搭建要素。建筑设计的文脉同样也是表达文化意义、传承文化信息的一个符号,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是其理解文脉的基础。建筑中文脉的符号功能代表、标志或说明着外部事物。它在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中,犹如一座桥梁,将人的内部思维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通常具有文脉特征的建筑往往易于为“受众”理解。这是因为,如果来自外部的刺激愈是含混、陌生与无体系,主体对这刺激的破译也愈不确定。而愈有文脉的东西愈体系化,事物间的关系愈明确,表述也愈丰富,因此也就愈符合经验背景或认知贮存中的“坐标网”,那么也就愈容易被主体理解和接受。所以说,对建筑文脉的符号特性的认知,符合人类认知的深层心理结构。

3 当代建筑文脉的建构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建构文脉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大多不是相对单一的线条结构。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结果拓展了建筑师们的思路和眼界,人们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建筑设计的人脉。对于文脉研究,我们可以从建筑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3.1 文脉的形式语言建构

建筑的屋顶、支柱、横梁等就是建筑文脉的重要构成元素,这些结构的设计和构思感知就是文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文脉中的“形式”可以说是直接、直观的。按照类型学的方法,可以在历史建筑中提取符号“原型”,在现代建筑中对这种“原型”做出同类型的“拓扑变形”,并衍生出多个类型产物。

3.2 文脉的意义建构

建筑设计中表现文脉“形式”的探索是一方面,另外对文脉内在结构与关系的认知,同样可激发创作的灵感。但不管是形式的还是结构的,都可以认为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摆脱既往的符号形式与结构,以全新的形式结构诊释与发展需要承接的文脉意义,可以说这是建筑师情感表现的方式,需要建立在对文化的深层理解基础上。

结束语

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建筑创作语言的创新和复杂多样使文脉的发展向越来越复杂多样的方向进行,并继续向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和演进。在不同的文脉指导下,建筑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它是我们周围物质世界和环境发展的表现,建筑和人与环境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注意到每个项目不同的特性,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建筑文脉的梳理,寻找建筑设计的思路和灵感,进行充分思考,赋予建筑新的涵义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吴云鹏.论文脉主义建筑观[J].山西建筑,2007(21).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5篇

摘要:介绍了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分析了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研究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形式、技术与特性,通过两位建筑大师的设计精神来探讨现代主义建筑,以帮助人们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多样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着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着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则从设计作品来看显然受了几何形体的影响,在各向立面的诊释,运用了许多立方体及圆柱体形;他说现代建筑构造应由几何精神去解决。例如他在1929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的表现,就是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更由于他喜爱面之几何处理。他说:“现代建筑师都害怕各种立面的几何成分。现代建筑构造上的大问题,必须经由几何形去解决。”

现代主义建筑师(二)。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一1969年)。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也是代表建筑最初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砖石结构封闭形式,采用开放式的空间使用大量钢柱承重,使得室内空间得以大量变化较为活泼,给人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充分显示密斯·凡德罗说的“少即是多”,以及藉由新材料、新工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相关期刊更多

特种结构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钢结构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建筑结构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