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特点启示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历史条件下,企业通过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及准则;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强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并不主要在于物质利益,在于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感、使命感、责任感。

日本经济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快速崛起,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当然,这有很多原因,但企业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日本企业管理水平高,既揉合了现代管理思想,又继承了日本优秀的传统思想。集中表现在日本企业的家族主义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和四周环海的岛国,国土总面积为37.73万平方公里。19世纪中叶,欧美等国工业化的强劲足音传到日本后,这个典型、封闭的传统农业国受到震动。日本政府决意将日本从过去的封建形态变革为适应本国实际的新形态,并通过“理性化制度”的移人,快速建立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制度。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以其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震撼了世界。汽车和钢铁工业不仅抢占了美国企业市场,而且由松下、索尼、日立等企业电器产品席卷了整个美欧。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工业强国。企业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企业文化密切相关。这一特色的企业文化是落实日本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经营目标的思想保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尽管日本各企业文化不尽相同,但却反映出一些基本特点。

(一)积极树立企业以人为本,员工以企为“家”的理念,注重建设人企合一的发展团队

在日本企业文化建设中,“人和”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人成为企业家关注的中心,工作的重点,树立起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宗旨,向员工灌输企业的命运就是员工命运的意识,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念,人企合一,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切实推行一种“家”的企业文化。

日本民族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颇深,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家内和合”。“和”的观念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仁、礼、义”,在日本发展为“和、信、诚”,它是日本团队精神的基础。“和”就是团结协作,在日本人看来,真正实行了“和”的团体,势必带来和谐和成功。他们认为,在企业内不能过分强调老板与员工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否则,必然造成彼此互不信任现象,应把企业看成是家族的延伸,把雇佣关系转化成一种“亲情”关系。松下信之助说道:“领导者应当给自己的部下以指导和教诲,这是每个领导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工作之一。”所以企业要加强树立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领导者要关心、认可、尊重、支持员工,激发员工的忠效觉悟;让员工与企业间保持深厚的类似“家人”与“家”之间的关系,使员工对企业坚守忠诚,遵守规则,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正是这种企业“家”文化精神的激励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日本企业长期发展。

当今,日本企业除了传统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的制度保障外,还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优化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家”的氛围下,员工们能有良好和睦的工作环境,越发加强对公司的忠诚,信赖。与西方企业文化相比,日本企业和员工结成的这种同甘共苦关系更具有特色和创造力。

(二)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日本企业积极提倡重视履行社会责任,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提出产业报国、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和睦相处、上下一致。在大多数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中,绝对不会将“赚取利润”目标放在首位,相反更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日本松下公司就把“产业报国”放在第一位并提出:“讲究经济效益,重视生存意志。遵守产业人的本份,鼓励进步和生活的改善,致力于世界文明的进步。”丰田公司社训第1条:“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日本TDK公司精神:“为世界文化产业做贡献”。可见,日本企业将追求效益的企业使命和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有效地结合起来。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不断成为评价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准。日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突出强调五点:一是企业切实做到实现股东和员工的利益;二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三是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繁荣;四是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息,保证经营的公开透明;五是把企业发展同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建立循环型社会统一起来。由于日本企业的这种定位,极大推动了日本企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强化勤奋,创新观念,培养激发员工的共同创新能力

勤奋是日本民族的优秀品质。日本企业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有一种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精神。日本人时间观念极强,办事争分夺秒,正是极强的时间观念造就了日本企业的高效率。日本人的勤奋还表现在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上。面对社会及顾客多样性的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制造装配上,争取标准化,符合社会的需求,追求生产同样的产品质量比竞争对手更好。如丰田、松下、本田等知名企业,就横扫英国的摩托车业,超越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工业。

日本企业历来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放在经营活动的首位,认为不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日本人的学习和借鉴总是与本民族的实际结合起来,为我所用,以创新求生存。日本松下电器成立于1918年,至今已有94年的历史。探究其长盛不衰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不断开发适合当前环境的新产品,占领市场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追求科技创新,在吸收西方先进管理方法的同时追求管理创新,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观念的同时追求企业文化创新。

另外,日本企业认为,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创新精神熏陶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通常都开设有人才培养基地,员工培训中心等机构。这充分激发员工创新意识,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动力。

(四)塑造企业家的道德人格,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社会空间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涩泽荣一认为,企业家要端正

“义利”、“仁富”的关系,认为“当以仁义道德,公正之理为本,舍此,所求之富则不可能持久”。新时代的企业不追求不义之利,只求有道之利,并由此提出了“经济与道德合一”的经营理念。这一理念体现在企业管理方面,就是把“见利思义”作为企业行为准则,把“先义及利”和“以义克利”作为企业经营的价值判断标准。日本企业家还提倡勤俭精神和弱化享乐意识,认为懒惰、奢侈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危害。

二、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当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的组织和机构必然面临变革,中国的企业也正处在这一激烈变革之中。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今天研究、探讨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借鉴其文化中的精华及其成功之处,创造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

(一)注重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塑造企业家的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党中央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新形势下,中国的企业家责任重大,为适应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有效结合起来。此外,还要培养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广泛的监督意识,让员工学会借助于法律并利用社会舆论来有效约束和正确引导企业行为。员工的积极参与,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力保证。从而使企业不断发展自己,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二)坚持以人为中心,重视培育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的培育涵盖着对人的尊严、价值、追求、关切和命运的维护。重利益轻道德、重科技轻人文,会给企业带来不利。日本企业的发展经历也说明了这一情况。我国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国内企业从客观上看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企业文化扎根生长的土壤。但现实中,我国企业的一些领导人却疏忽了人的作用和培育,疏忽了团队精神的培养,认为只靠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其实,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的员工。此外,一些企业和政府面对世界全新的游戏规则还认识不到位。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所暴露的问题来看,企业的恶性竞争,信用危机,拜金主义,缺乏职业道德,欺骗等现象依然严重,导致社会信用水平下降。如果一个企业,普遍缺乏道德、敬业、人文关怀,不遵纪守法,就会造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

日本企业在上世纪取得巨大成功,一方面体现在他们倡导的家族意识和团队精神。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员工忠于上司,忠于企业,形成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企业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塑造企业家的道德人格,为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因此,我国企业应不断增强对企业人才的关心与培育,认真做到充分尊重、信任、关心每一位员工的成长,培养员工敬业爱岗,以厂为家;多作贡献的精神。还应准确地把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尊重人性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勇往直前。

(三)大力推行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动力

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的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成为企业的生命源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加剧的时代,企业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日本企业就非常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创新,把人放在企业组成要素的第一位,人就是财产,培养优秀的人就是增加企业的财富。并且下大力开设培训中心,建立资料馆、展览馆,积极营造文化氛围,从内部提高员工素质,大力推行创新,为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在40年以上,有的长达百年。如资生堂株式会社已有近140年历史,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已有94年历史。这些企业长寿的原因,就在于不断开发社会所需和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以及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同时.强化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企业发展既植根于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累之中,又能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发展创新。通过大力创新,把企业建成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企业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作用。

当前,我国企业对员工创新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还做得不够。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人文关怀意识,员_丁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为了大力加快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要用科学的管理来规范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大力提升员工的技术文化素质,积极激励员工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出企业新的管理经营模式,从而实现企业的总体创新。

(四)注重“理性化制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打造中国的特色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在整个企业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始终有一个争论性问题,就是管理以什么为核心的问题。对此问题的看法无外乎有两种观点:①强调通过制度化的管理环节,把企业目标与价值强化于员工的行为中,并通过这种为共同价值所强化的较为一致的行为和管理的不断协调,实现企业的良性运行;②强调从文化的角度来影响和感染员工的心态、态度和兴趣等,以软文化环境里的员工观念的根本性改变,来适应现代的管理过程。日本企业可以说是上述两种模式的合璧。一方面是日本民族善于吸收西方的先进管理制度及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民族儒教深厚的文化土壤。当今,中国的改革进一步深入扩大,我们应当吸取西方的先进管理制度,但也要牢记企业的发展要以我国固有的文化为基础。在建立企业文化模式时,不能把本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理性化制度”置于对立的两极,而是要使之互补。要充分利用我们的创新精神,在“资本的逻辑”上构筑“道德的逻辑”。要切实做到软管理与硬管理的巧妙结合,借鉴日本企业成功之处,塑造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企业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丽华,张海波透视日本企业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U1.东北大学学报.2003,(3).

企业文化的特点范文第2篇

【文章摘要】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当了解安全发展文化的特点和功能,更好地开展企业安全发展文化建设,从而促进企业的安全发展,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力、市场竞争力和持久生命力。

【关键词】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特点;功能

1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在创造和应用社会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产生的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发展价值观的总和。企业安全发展文化的基础是安全,关键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的生产安全、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发展安全,是企业安全发展文化最基本的诉求。

2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的特点

2.1 人本性

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发展文化的核心,人的自由和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最高追求目标。人是企业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生命价值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企业安全发展文化主张保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以合理的安全发展观念为基础,辅以严格的安全发展制度来约束,以及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施为物质保障,提高员工的安全发展文化素养,从根本上实现以人为本。

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价值得以体现,有助于发挥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将对安全发展文化的理解运用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技能,维护企业的安全运转和正常运行,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负责,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企业安全发展文化的人本性特点。

2.2 社会性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的出发点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也具有社会性。一方面,企业员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长期进行着实践劳动和生活,与企业的安全发展文化时刻发生着联系,企业安全发展文化作用于企业自身和全体员工,以意识和理念的形式影响着企业和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念,使他们对于安全发展文化的认识通过实践的方式体现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另一方面,企业在对外的经营和宣传活动中,通过优秀的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理念将企业安全发展文化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无形中在社会上营造了企业安全发展的和谐氛围。

2.3 目的性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即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受伤害,维护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使企业具有稳定发展的活力和生命力。随着企业安全发展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企业对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或是单纯注重保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而是进一步将安全发展的理念注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实践,使企业能够在很长时间内安全、稳定的运行,从更广层面上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

2.4 预防性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强调的是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通过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发展。在科学的安全发展文化的理论指导下,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投入,制定各类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对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目的都是最大程度的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这也体现出企业安全发展文化具有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性。

3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的功能

3.1 导向功能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反映了企业整体的安全价值观和共同的利益,集中体现了企业发展的最终理想和目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活动和全体员工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导向作用。从企业决策管理层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安全发展战略能够保障企业生产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使企业决策以安全发展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从而使企业的生产力和生命力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从全体员工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安全发展文化能够从整体层面上使企业员工认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态度。

3.2 规范功能

通过塑造企业的安全发展文化氛围和制定硬性的规章制度,企业安全发展文化对企业的全体员工具有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一方面是依靠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在企业和职工当中发挥行为规范的作用;另一方,通过创造和谐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倡导共同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目标,对员工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在无形中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发展水平。

3.3 凝聚功能

好的企业安全发展文化具备科学的价值观和明确的目标,在被企业成员认可和接收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群体意识,使每个员工团结起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企业的安全发展文化一旦形成并被长久的贯彻下去,能够因为强大的凝聚力使企业的新鲜血液更快更好的融入企业,从而令企业的发展更具稳定性。

3.4 激励功能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不仅是给企业提供和谐的安全生产氛围,更重要的是通过安全发展的理念灌输,激发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在安全发展价值观的引导下,能够产生责任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把自己看做企业的一份子,为了企业的兴衰荣辱去努力和付出。与此同时,企业员工在主人翁精神的作用下,会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使企业生产活动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循环。

3.5 辐射功能

在企业安全发展文化的影响下,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对于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观念的认同,会使员工之间的工作目标、行为方式有所趋同,大家相互影响和促进,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氛围,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生产能力。同时,企业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优秀的企业安全发展文化能够使企业具备稳定的发展能力、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

3.6 保障功能

企业安全发展文化的预防性,决定了其具有维护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的保障功能。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发展文化,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保持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持在正确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企业员工学习和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白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必要性,同时掌握安全生产的操作知识;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从而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作者简介】

企业文化的特点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长期倡导、职工的长期实践 所形成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体现企业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文章对新 时期企业文化的新特点进行了论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灵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也就是说,每一个时期的企业文化,无 论从形成或发展,从内容或形式,都无一例外地受到 其时代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 习俗等方面的制约与影响,从而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一方面,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另一方面,同一企业在不同时代,其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特点。所以说,时代特点造就着企 业文化,企业文化也反映着时代风貌。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文化建设必然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在知 识经济来临的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革命和网络经济使市场呈现全球化,自主 创新、开拓进取、竞争合作、效率优先等都将成为未来企业文化的主旋律。由此,人们的价 值观念和行动准则都有着不同的变化,新时期的企业文化与工业经济中传统文化模式有很大 程度上的差别。笔者认为,新时期企业文化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创新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更是如此。市场经济是竞 争经济,对竞争而言,不创新,即失败(死亡)。要使企业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不断创 新。优秀企业与后进企业的差距,关键在于创新能力的差距。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 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所以,创新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使企业经营环境一夕数 变。为了在严酷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企业必须适应外界变化的环境。在剧烈变动的时代 ,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于大胆创新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 能迅速改变的人。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重要的资源,“智能资 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国家的富强、民 族的兴旺,企业的发达和个人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应用,知识已成 为时展的主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由此,核心人才成就 企业的命运。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实践表明,占全部人员10%至20%左右的核心人才是企业 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核心人才,因此,核心人才管理成 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企业的发展需要理念的不断创新,时展的要求促使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新时代的企业 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使企业自强不息,不断发展。倡导 “自主创新”是关乎国家发展强盛之大计,已成为上下之共识。

二、人本文化

所谓人本文化是指企业内外一切活动都应该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主张企业经 营必须以人为中心,人是社会的中心,也是企业的中心。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一切人 间奇迹的源泉。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科学 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 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原则中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国 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所以,企业文化也必须体现这一核心价值观。

人本文化体现在企业内部员工的地位上,传统管理模式下,企业雇佣雇员,雇员没有选择工 作的权利,处于从属地位。而在人本管理中,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从员工的要求出发 ,对员工进行管理,从企业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员工占主导地位。所以说,人本企业文化就是 确立人在经营中的主体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核心生产要素,而拥有知 识的人自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在企业人力资源聘用中,人才选择企业,企业渴求人才的 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的价值准则、精神道德、经营管理、行为规范等是依靠企业全体员工共 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只有广大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尊重和 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的作用,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广大员工的文化。

三、学习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新形势下,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这必然使企业 要求更加全面、适应能力更强的人才。对此,通过培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开发新的企业资 源和市场,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当前,企业组织的学习是要求终身学习,学习的目标是不断提升人生价值,增强学习能力, 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对人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这种学习必须是体现工作、学习 的一体化,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这种学习强调学习要 有创新成果,学习后必须要有新行动。这种学习的方法,一方面企业文化要强调自主学习的 重要性,鼓励主动学习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注重企业的培训机制。通过学习培训,员工能获 得时代要求的新知识,从而提高工作能力,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更高的效 益,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

四、团队合作文化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滔滔江水,滴水聚之。这说明人多智慧广,个 人只有融入到一个出色的团队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一个能不断为 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空间的团队才能更有活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和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一个人的学识、精力有限,只能向专而深 的方面发展,成为专门人才,不能向深而博的方面发展,成为通才。每一件事,每件产品均 由多人共同协作完成。所以,在社会分工方面,个人性逐渐消失,整体性逐渐突出,提倡“ 合作、合作、再合作”,换句话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有人曾经把团队 比喻成水桶,把团队成员比喻成木板,水桶的贮水量取决于水桶最低的那块木板的高度。由 此可知,团队效能取决于最矮的“木板”,即其效能是每个成员之间的乘积关系,而非加减 关系。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将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巨大的知识 的推动力,从而提高团队的决策智商,提高团队效率,更好地发挥成员的才能。

五、竞合文化

在新形势下,竞争与合作关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只有让人活,自己才能活;合作高于竞 争。

新形势下,商场非战场,而是生态系统。传统的旧观念认为:商场就是战场,是竞争中的企 业、企业各部门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新形势下的新观念认为:商场是生态系统,商 业由各种共生关系组成,其目的在于开发市场,建立共生互惠关系,即企业的经营使人人受 惠,同时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从表面上看,市场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实际上,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市场竞争 无国界和无企业界限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实质上已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 而是企业价值链上各相关企业组成的系统之间的竞争。即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因此 ,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系统的是否具有优势,而是取决于企业价值链是 否具有整体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加强与价值链上各成员企业协同 经营的意识,共同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企业文化的特点范文第4篇

1 企业文化的特点

1.1 企业文化是一种追求企业整体效应的文化

企业文化追求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服务社会的价值观,追求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的经营观念,追求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和在社会上的美誉、地位,以使企业达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

1.2 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经济性

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必须也应当讲究自身的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它注重投入和产出的变换,追求经济效果以实现盈利、增加积累、壮大企业规模、谋求企业长远发展。它必须充分利用和组织自身的一切资源,脚踏实地进行企业的生产、制造、经营和服务。

1.3 企业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强调共同作战、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和谐、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推动和激励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协调一致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1.4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创新为突出特征的文化

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创新才是一个企业永葆生命力的最可靠的保证。因为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竞争互动的加快将会使竞争优势动态化。动态竞争将改变企业战略的思维,导致企业必须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即新的企业文化。

1.5 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相互作用

企业文化置身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大环境,企业文化必将受到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深层次的影响、约束和规范。作为一种特定组织的文化,企业文化一般并不主动地去影响企业以外的社会成员的思维和行为,但是,蕴藏在企业文化中的那些人类共同的道德意识、积极的价值观和美好的精神境界、思想修养,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积累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观点等,也必将通过企业的员工、产品和服务慢慢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发生影响。

2 企业文化的作用

2.1 企业文化的振兴作用

企业文化之所以具有振兴作用,在于文化对于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文化不仅反映经济,而且反作用于经济,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经济发展的先驱。但是,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一个时间上的积累过程,只有持之以恒的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才会产生企业经济振兴的效果。

2.2 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卓越的企业文化,规定着企业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总是引导企业去主动地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而导向胜利。拙劣的企业文化,总是引导企业去迎合不健康的、落后的、没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最终使企业失败。

2.3 企业文化的协调作用

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使企业和社会和谐一致。具体来说,通过文化建设,企业尽可能调整自己,以便适应公众的情绪,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着的需要。同样,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地协调企业和企业间的关系,使企业间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共同发展。

2.4 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同化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的同化作用是,它把个人目标同化于企业目标,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当作管理上的首要任务,从而坚持对职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使企业形成为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员工聚集起来的整体。企业文化的规范作用是指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通过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员工行为和企业行为自觉地与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保持一致。企业文化的融合作用是指企业文化对外来文化(包括本国文化、其他群体组织文化、外国文化等)的结合、吸收和扬弃,从而丰富自身,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5 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理论与传统管理理论不同,它力求把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统一起来。它不仅把企业当作工作场所来对待,而且也当作生活区域来营造;不仅把工作当作谋生手段来利用,而且尽可能发掘工作本身的意义,使之成为职工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平台。企业文化不仅把工作场所美化了,把工作美化了,而且激励员工为此倾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2.6 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

文化具有辐射作用。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企业就像一个有文化素质的人一样,必然会在自己的言行中表现其文化的内涵和品质。企业文化的成长发育过程,既是职工的精神境界、道德素质得以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通过企业行为被消费者、被社会所感知、接受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文化特点;管理模式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均以依据自身国情需要,构建以管理文化特点为主体的企业管理模式。我国在经济水平上相对较为落后,属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萌芽时期,企业管理形态构建仍缺少相应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虽然在某些企业中,已经构建属于自身的企业管理模式,但由于未结合我国国情需求、企业自身发展现状,使其文化管理工作存在不稳定、矛盾冲突的状况。对此,如何构建我国管理文化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是当前人们首要关注的对象。

一、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类型

顾名思义,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是指:为凸显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所构成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融为一体的行为标准规范。随着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格局的转换,各个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均呈现着稳定性、发展性的特点,甚至在某些企业中,为彰显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企业管理模式共生的方式,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如多元化管理。基于此,下文对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常见类型进行分析:

(一)亲情管理

目前,国内企业基本以家族企业为主,通过亲情化管理的方式,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亲情管理是指:以亲情为桥梁、以血缘为基准,所形成的企业管理模式。由于企业自身经营性质的影响,亲情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常此以往,亲情管理模式的劣势也会随之展现,如人员权责分布不明确、工资薪酬不统一等。这种现象的存在,促使企业亲情管理模式也逐渐呈现着隐退的局面。

(二)友情管理

在国内中小型企业中,往往采用朋友资金融入、技术入股的方式,创办企业。在此期间,所形成的企业属于友情企业,其管理模式也会以友情管理模式为主,即主要采用朋友情谊的方式,完成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来看,友情管理模式和亲情管理模式具有同样的特点,在市场竞争持续恶化的基础上,友情管理模式将不会发挥自身的优势,若企业仍然采用友情管理模式,则产生的后果将会难以想象。对此,促进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采用不同性质的管理模式。

(三)责权管理

从本质上来讲,责权管理模式属于企业理性管理模式,在责权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能够结合企业当前发展现状,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做出贡献,在此期间,责权管理模式主要具有带动、推动的作用。责权管理模式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可将不同的企业管理工作进行划分,并落实于每个企业管理部门内,最终实现企业科学性、稳定性发展。

二、企业管理文化的特点

(一)企业管理文化的含义

文化作为社会经济与政治反映的主要形态,尤其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其管理文化,是企业经济、员工素质以及企业整体水平全面展现的主体。关于企业管理文化的含义最初是在1980年所提出,在《企业文化》著作中,认为企业管理文化是指:企业价值观、文化网络等构成的主体,对企业发展、员工素养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性的优势。实际上,企业管理文化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展现,还是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企业管理文化的特点

首先,软管理。1981年,《日本的管理艺术》术中,明确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分为7种模型,即战略模型(strategy)、结构模型(structure)、制度模型(system)、人员模型(staff)、作风模型(style)、技能模型(skills)、目标模型(super ordinate goals)。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战略模型、结构模型和制度模式属于企业硬件管理,其中主要利用规章制度、行政命令以及数据表格监督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人员模型和作风模型、技能模型和目标模型属于企业的软件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将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加强员工精神凝聚力和文化素养、团队互助与忧患意识,促进企业管理文化特点管理模式成功的优势。

其次,多样性。企业管理文化的对象为:人员和财产、物产与供销等,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制度构建和纪律规范的方式,对企业员工的职责进行明确。在企业管理文化构建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地域环境、社会文化均会对企业文化构建造成影响,如齐鲁文化、关东文化和闽南文化等。对此,企业管理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应在构建期间,依据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实现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工作。

最后,渗透性。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发展期间,不仅是逐渐进化的阶段,又属于企业文化渗透的环节。通过企业管理文化的构建,其具有稳定性、独特性的特点,从而完成传统文化继承、遗传的过程,其既可加快企业文化渗透的速度,还有效地拓展企业管理文化渗透空间。另外,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管理人员、员工共同参与的自觉性、科学性管理方式,由此可知,员工既是企业管理文化的管理者,又是企业管理文化的执行者。

三、关于我国企业管理文化定位与分析问题

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文化定位与分析的方式,因企业文化特点的限制,导致难以在有效地时间内,完成企业管理文化构建。但通过对台湾企业管理模式的分析,可知中华古代文化并没有因台湾多殖民性质的存在而被遗忘,而是在百年沉淀与发展过程中,成为台湾企业管理文化构建的核心内容。对此,表1中以台湾文化为例,分析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美国文化、日本文化与德国文化进行分析、表2中阐述开放社会、封闭社会之间的倾向差距,以此为构建我国企业管理文化奠定基础。

四、适合我国管理文化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

我国企业管理文化模式,全球文化、民族文化共同共存的形式,其具有取长补短、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也是实现企业管理文化构建的全面发展。但实际情况中,企业管理文化建设期间,应由企业管理人员充分地对民族文化进行理解,构建属于民族文化、企业管理制度共生共存的管理模式。虽然在经济水平、社会文化等方面,我国和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若要实现企业管理文化模式构建,不应照部就搬或全部模仿,而是应结合我国国情需要,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光辉之路。

(一)实用主义、技术为主

企业竞争力主要以技术水平为基准,通过技术开发、技术储备的方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实现自身的长远生存,更是企业风险防控的关键手段。对此,企业管理文化模式建设,应具备“防患于未然”的特点,结合以人为主的经营管理优势,提高企业员工技术开发与储备的积极性。同时,风险防控性、效益长期性的特点,是企业现阶段经营管理应注重的态度和对象,在此背景下,促使企业管理文化呈现着“以防为中心”的优势。另外,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中,常采用投资少、风险小的技术手段,日本企业管理文化建设成功在于:以技术为基础,构建属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发展战略模式。

(二)注重长期投资风险防控

企业管理人员、员工均会投资风险存在着厌恶的心理,但为了维持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可通过教条制度信赖的方式,将企业经济利益进行明确,最终在企业管理人员呈现保守态度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低负债和低风险性的发展。该种企业管理模式在我国私有企业中较为常见,即以自身现有资金为核心、以投资风险防控为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信誉度,但这种管理模式也具有相应的缺点,如针对金融工具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企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企业无法赢得市场竞争机会等。针对此,企业在进行企业管理文化模式构建期间,可在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上,监理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如上市企业中对信息披露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的优势;国家政策公开性、透明性;公共信息具备及时、公共的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意识,促进企业健康、长远性发展。

(一)有序自主性结合

我国权力标准为:有序性控制,如开会和企业重要仪式中,作为顺序为由左上手、右下首;尊长爱幼和尊卑有序;上知、下愚等。该种有序性制度,是国民对于有效秩序的体现,尊长爱幼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美德,企业应在管理文化构建中,应对其进行高度重视;由于尊卑有序、上知、下愚中与当前平等观念向背离,更是企业能力、团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在进行企业管理文化模式建设期间,应体现人人平等的观念,通过企业团队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集体主义

国内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具有集体主义的特征,即个人单向“关系网”的构建,如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业缘关系与学缘关系、回报关系以及报答关系等。由此,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关系集体主体的构建、个人关系主义形成具有相辅相成、互助互利的管理模式,最终社会科技发展、技术水平不断强化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集体主义的实现奠定夯实基础,更是我国整体社会水平提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