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传媒;文化传承;二者关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23

我国以往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播都是通过传媒载体来实现和进行的,其中包含报刊、电视、网络新闻等,人们通过传媒来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范围应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化以及多元化,不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影响,因此这也为传媒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还需注意的就是,文化与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文化角度来看,文化以传媒作为载体,更好地对自身内涵进行展现,而对于传媒而言,传媒的实际内涵和本质就是文化。

1互联网传媒的特点和优势

11便捷性和移动性

随着互联网应用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更愿意使用计算机、移动设备、智能终端等来接收以及发送信息,并不受时间、空间等影响,十分的便捷。而传播方式也有很多种,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真正实现了信息多元化传播的目的。[1]

12广泛性

互联网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智能终端设备更加的普及化,而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会应用以上终端设备,使得人们接收信息范围更加的多元。而终端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来消息,进而实现终端用户与信息的实时沟通,有效实现了互联网传媒所具有的优点,即广泛性、多元性以及无国界性。

13综合性

综合性是互联网传媒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包含力,还具有极强的覆盖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或者是上传相应的信息内容,查询或者是搜索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样一来,人们对于信息资源接受的主动性被很好地激发了出来。不仅如此,互联网传媒还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例如,某些新闻客户端的评论设置,以及社交网络等。

14存储性

众所周知,互联网传媒还能够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存储,能够对不同学科的信息、知识进行有效存储,有效缓解了人们存放纸质信息资源的局限性。

2互联网传媒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及影响

21互联网传媒发展的有效作用

211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使文化传承更加便捷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化,使得其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因此这也使得其成为了现阶段互联网传媒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体。价值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完善,使得绝大多数的文献、文化典籍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获取,并且还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点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因此移动终端设备为文化从传承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方式。[2]

而随着互联网信息存储量的增加以及容纳信息的多样性,使得文化传承不再向以往一样只是通过语言或者是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和记录,互联网媒体有效将图像、声音与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使人们可以对文化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观看,降低了文化传承过程中重复解说和演示。并且互联网媒体只需要进行一次记录就可以无限制的对这些信息资源和影响进行提出,同时还保证了提取数据的一致性,不会出现任何差别和改变。而这部分资源几乎不会出现丢失以及损坏,因此,互联网媒体是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传播方式,有效预防了传统文化的消亡,更好地为其传播奠定了基础。

212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

以往传统文化中的典籍、文学、哲学以及宗教等资料在互联网媒体的作用下,以数字化的形式对其进行良好的展示,这不仅对传统文化展示形式和传播方式进行了创新,还加快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传媒之间的整合速度,进而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增加。而人们还借助于互联网传播的优势来更深入地了解文化的内涵,将我国即将消失的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播,有效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以及文化本身的知名度,进而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文化的重视以及良好的向往,并且在推动文化传承的同时,还能使文化更加适应这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社会。

此外,互联网传媒在增加文化传承形式的同时,也使其传承空间有了一定的创新,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好地与现代文化之间进行融合,而人们也可以参与到其中,使其与之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使传统文化的价值、特点等进行更好的发挥。

22互联网传媒可能给文化传承带来的不利影响

221不良风气可能会对文化传承造成侵蚀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自由的、宽泛的,并且具有极强包容性,而这种好环境背景下,也出现了大量扭曲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使得人们在接触这类信息过程中也会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例如,黄赌毒、恶意性的语言等,这些信息资源都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侵蚀。而互联网自身的共享性,也使得国外一些腐朽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正确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限制。[3]

222文化与互联网传媒之间的过度融合,使得传统文化更加商业化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一定要与互联网媒体之间进行相应融合,但是这种融合要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过度。如果二者之间的融合过度,不仅会导致相应利益纠纷的出现,还可能会出现部分素质不高的经营者对文化进行极不科学以及不恰当的使用,使文化传承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文化传承过程中,一定不能过于商业,尽可能地保证文化自身的纯粹性。所以在二者进行融合过程中一定要选取互联网中的精华与文化进行传播,进而使人们可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更好地推动文化的传承。

223互联网传播带给文化传承的冲击

虽然互联网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承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例如,文化中的文字逐渐被信息化、图像以及影音等代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流失。加之网络的包容性使得文化传承过程中有大量的不好评论以及批判性的言论,因此在使用互联网传媒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一定要有辨别信息优劣的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文化传承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3运用互联网传媒对文化进行传承的有效途径

31构建文化传承意识,制定完善的文化传播机制

在互联网传媒时代的背景下,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因为文化只有在群众中间,才能将其自身具备的作用和影响力进行充分发挥,也只有群众真正的参与到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使文化深入人心。

第一,互联网一定要加大宣传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使群众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使其真正能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互联网媒体就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促进文化的传承。例如,在腾讯视频网站上播出的《鸟瞰中国》,这一纪录片中使用了纪实的方式来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而借助互联网媒体进行播放,不仅使更多的人们重新对我们国家有了认识,还使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能够分享我国的文化之美,加强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4]

第二,互联网媒体要制定完善的文化传承机制。在传承文化期间,一定要以完善的文化传承机制作为基础,保证文化与创新文化之间的有效统一。所以,互联网媒体在传承文化期间必须要注意文化传承的真实性,坚决制止假新闻、商业新闻或者是较为夸大的报道出现,不能将文化传承与商业利润进行关联。而现阶段,保证文化与创新文化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完善和解决传播过程中面对现实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注重保护和创新之间的有效整合,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扩散,保证文化中的精髓能够进行发挥,所以在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不仅要对文化进行创新,还要对其进行保护,如果只创新不保护,就会使其失去自身特点。

32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对传播模式进行完善

首先,不管是对任何事物进行传播,都要对所传播的对象进行细致了解,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传播。因此在对文化进行传播过程中,不要被固定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也可以在国内进行良好传播的同时,利用互联网媒体的无国界性将文化传播到西方国家中去。因此在利用互联网媒体对文化进行传播期间,一定要保证充分表明自身所代表的政治立场,并且还要带有相应的官方色彩。[5]此外,还要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地或者是外国公众他们自身的接受习惯,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进行文化传承。

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内缺乏一种有效且轻松的方式来对相应事件进行解决,一定要与群众实际的理解能力相符合,真正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文化传承。例如,《鸟瞰中国》为什么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其不仅有效展现了现阶段我国快速发展的现状,其中还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以及特色,使得人们更加直观的对中国进行理解,有效与观众情感之间产生共鸣。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传媒所传播的事件一定要重视客观事实,进而对社会舆论进行良好的引导。因此在传播文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尽可能地缩短传播人员同受众之间距离,进而保证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而在涉及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使用更多的技巧和方式,深入了解对方所处文化、思维、立场与国内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33在提升人们对文化传承认识的同时,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

首先,要加强人们对互联网传媒的有效认知,有效分辨媒体对文化传承所进行的包装和设计,进而更加明确地对文化传承本质有一个良好认识,同时也要有选择性地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进行有效传承。其次,尽最大限度地激励文化传承进行创新,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来开展相应的文化产业,从而有效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一些可能会消亡的文化,加大投资力度,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在不损害本地文化的情况下,有效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更好地推动文化发展。而相关政府部门也要正确认识到自身职能,做好监督以及执法工作,有效引导互联网传媒的健康发展,减少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过度包装以及炒作等行为,维护好相应的市场秩序,从根本上控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促进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之间的有效结合,为社会公众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6]

34加强互联网传媒的设置能力,正确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

对于文化传承而言,现阶段就要提升互联网中文化信息的涵盖面,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的实际比例。不仅要注重国内的文化传承,还要加大其他国家传播我国特有文化的水平,进而使文化传承能够更加广泛,扩大文化的实际影响力,不仅能够增加我国在国际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还可以保护文化自身的多样性水平。众所周知,互联网所具有的力量是不能够被有效估计的,因此在对文化传承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并且还要注重融合度的恰当性,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放低,吸引公众的注意。同时还要正确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进而使文化传承更加有效。虽然现阶段我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是在保护与互联网媒体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媒一定要具有放眼世界的眼光,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和素养,使用多种形式和媒介,将文化进行传承,使其能够传播到任何一个角落里,使公众在加深我国文化良好认知的基础上,提升人们自身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7]

4结论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传承和媒体之间融合不仅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也是进行创新的机会。所以在此背景下对文化进行传承,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及其优势,有效推动文化传承的发展和建设。同时社会公众也要主动且积极地融入其中,为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而努力,促进传媒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文化传承进行服务。此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契机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二者间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健威,王柳依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4):39

[2]隗建华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与文化传承的相关性探究[J].新经济,2015(26):24

[3]陈笑春动态记录・大众阐释・文化传承――电视媒体在法治环境建构中的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7-110

[4]朱孔洋培育学生文化自觉:云计算环境下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下),2013(1):29-33

[5]荣洁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1):105-108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第2篇

“跨越性批判”是当代日本学者柄谷行人通过比较康德与马克思批判方法而得出的关于马克思方法论的新认识。跨越性批判在延续学界关于马克思思想的批判特质认识基础上,强调这种辩证批判的动态性和立场的传统性。从跨越性批判方法论视角来看,在党的十以来确立的以“文化自信”为根本出发点、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要方法的传统文化观,不仅传承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观中的辩证法精神,同时通过对批判立场的转换回应了时代“破四旧”有批判而无继承的实践困境,开创了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和新进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观;马克思方法论;跨越性批判;批判继承;文化自信

当代日本学者柄谷行人通过对康德与马克思批判方法的比较发现,马克思自称为辩证法的学术批判方法,其实质是在不同话语体系之间转换的动态性“跨越性批判”。从跨越性批判这一方法论视角审视传统文化观,我们可以发现的传统文化观既是对“批判继承”原则之合理性内核的理论传承;同时,又通过对“中国梦”的历史衔接和文化自信的根本地位确认,实现了批判继承的立场转换,从而回答了时代“破四旧”有批判而无继承之实践困境的学理原因,实现了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

一、从破到立:中国传统文化地位的百年巨变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帝国列强的侵扰。为摆脱中国近代落后屈辱的现状,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从而使中华民族重新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国人遍寻救国救民之良方。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经历了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历史包袱到时期的“四旧”,最后回归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一文化自信的百年嬗变。一百年前的今天,正值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阶段。陈独秀、蔡元培、胡适等有着西学背景的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用源自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武器,拉开了旨在“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迅速推开,并起到摧古拉朽的思想启蒙作用,其背后既有清末后期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中体西用”实践失败的现实刺激,更有经严复结合中国现实需求而转述的达尔文进化论思潮的学理支撑。在进化论的思维范式下,空间意义上并存的中西文化被解读为时间维度上的古今序列。而近代中国的没落也由此被用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过时性。反过来,中国传统文化也被看做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沉重历史包袱,甚至是保守腐朽的历史阻挡力量。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容的孔孟儒学则首当其冲被作为批判的对象。基于此,留日归来的吴虞一提出“打倒孔家店”,便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盛行的口号和标志。另一方面,由于儒学主张孝为仁之本、百善孝为先,新文化运动自然也将批判孝道、鼓励新青年勇敢走出“吃人”家庭作为改造旧社会、重塑国民性的重中之重。甚至为了对抗文化传承的历史惯性,胡适等人还曾提出废除汉语等全盘西化计划。实际上,为了深入批判“三纲”、旧礼教,鲁迅、吴虞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礼教吃人”说。但此说并非新文化运动首创,早在乾隆年间,早期启蒙思想家、汉学家戴震即有理学“以理杀人”之说。[1]然而,李贽、戴震等人对儒学的批判是从儒学真伪或从儒学道统与政统的区分层面来进行的内部批判。这种批判虽然不乏思想启蒙意义,但其宗旨还在于维护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儒学道统。一旦把对儒学的批判纳入进化论框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上只剩下存废与否的零和选择。现代新儒家梁漱溟正是看到这一批判的深层逻辑,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力图通过将中、西、印三种文化视作空间并存、各有优劣的文化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承续的合理性。然而,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面前,传统文化的艰难呵护不仅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被看做是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无谓挣扎。这大概也是梁漱溟何以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新儒家的原因吧,毕竟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也在“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纠结中自沉湖底。正如严复译作《天演论》是基于爱国主义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新文化运动的诸多先锋也面临着成长于斯又激烈批判之的情感冲突与逻辑困境。十月革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让企盼中国走向新生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生存与文化自尊有机融合的可能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文化阶段论同时为文化革故鼎新的必然性和传统文化历史价值的实存性提供了理论论证;另一方面,马克思的辩证法方法论对文化相对独立性的认肯,也为批判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提供了可能性。也正是由此出发,提出辩证看待、批判继承的传统文化观。然而,建国后在强调阶级斗争的特殊年代,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继承”在实践中沦为有批判无继承的全面“破四旧”运动。文化的时代性成了直接判定文化落后程度的直观标识,甚至文化本身也成了亟需革命的对象。不难想象,孔孟儒学、乃至孔府、孔庙本身在时期会有什么命运。改革开放后,面对长达八十余年的反传统运动所造成的传统文化断裂,学界和社会开始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一时间,诠释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蔚为壮观,并与新一轮的译介西学思潮颉颃并存。然而,真正系统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具体提出传统文化现代化方法的还是党的十以来关于建立“文化自信”,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传统文化观。由此,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由破到立的百年巨变。

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观困境的方法论分析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进行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2]此后,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辩证看待并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都是对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态度,并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成为指导包括当下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然而,让人不解的是,何以在同样坚持“批判继承”原则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会走向“厚今薄古”、“越是精华越要批判”的极端境地,以至于在实践中沦为形而上学的有批判无继承、只否定不肯定。最终一场波及全国的“破四旧”运动给中国传统文化瑰宝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让在曲阜座谈会上无法忘却对传统文化的戕害。今天,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以便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中华民族根与魂的传统文化,就不能简单将“批判继承”这一理论的辩证法实质与实践的形而上学矛盾归因为当时的“左”的思潮等外在因素,而应该从方法论层面分析传统文化观困境的内在学理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继续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并推动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具体而言,“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和内容:首先,从继承历史文化的必要性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都需要了解和利用自身历史文化。正如恩格斯警告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往往以为,只要掌握了主要原理———而且还并不总是掌握的正确,那就算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新理论并且立刻就能够应用它了。”[3]124从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到,那些只知照搬马克思主义而不懂中国历史现实的教条主义者和民族虚无主义者,很容易“在这个伟大斗争中跌下了或跌下过机会主义的泥坑”。[4]602因此,“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4]635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在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上不断试错之后被选择的。因此,绝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宗、历史,“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只有从自身历史文化出发,使马克思主义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才能真正提升民族自信心。其次,从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则方法来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决定了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辩证看待,又要批判继承。一方面,特定阶段的意识形态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的。说,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因此,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历史合理性,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这种尊重并非颂古非今,而是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因此,需要按照“人民性”这个标准来甄别传统文化的糟粕与精华并作出取舍,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新的时代需要进行改造以达到推陈出新,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综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体现了辩证法精神。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本为辩证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在实践中滑向形而上学式的单向批判?正如苏格拉底在《会饮篇》中所说,哲学不是静止的东西,而是在两个不可调和的领域之间捕捉到的,哲学通过永恒的奋力追求在张力中画出自己的人生。[5]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辩证法渊源有自。它不是从固有的立场对对象一分为二的解读,相反更像是一个“无知者”从对立双方的互相批判中获得自身的立场和观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也曾举例说明:1845年“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3]63因此,当我们从中国式“一分为二”去解读马克思的辩证法时,固然也反映了辩证法强调既否定又肯定这一特质,却忽略了西方语境中辩证法的动态立场。一旦我们以掌握了的马克思主义为立场和批判标准,运用唯物史观中的阶级分析方法,从逻辑上自然会得出如下结论:“研究文化遗产,总结古代文化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作用不大。因为它们无非是封建社会文化的规律,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适用或者不能直接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化。”[6]既然我们对规律有了正确的认知,传统文化就只剩下充当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素材佐证价值,而且往往是作为反面典型来使用的。令人唏嘘的是北京故宫和主张“抽象继承”传统文化的冯友兰就是作为反面教材才被“保护”下来的。实际上,抛开批判继承的立场固定缺陷,单从情感心理学和文化接受学的角度来看,“批判地继承”将批判作为逻辑在先,也无形中使继承蒙上了心理阴影。中国传统文化“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诠释模式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在于它通过“旧瓶装新酒”实现了文化的自然过渡或嫁接,不至于产生“橘生北国则为枳”的尴尬。当然,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在特殊时期的偏差并不意味着原则本身不再有效,它只是说明该原则尚存在走向流弊的学理漏洞。因此,还需要后来者进一步通过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解来补充完善,而这本身也正是“批判继承”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文化自信: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传承与创新

文明的失序,总是从最细微处开始。而文明的重建又何尝不是如此?[7]经历将近一个世纪的反传统运动,中华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甚至断裂,不仅造成乡愁和精神家园无处依顿,而且使道德虚无主义在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利益驱使下甚嚣尘上。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道德建设,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道德建设方案和具体规范,然而中国社科院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甚至低于60分的“及格线”的调查结论却让人们不得不面对道德建设的实施力度和社会道德水平现状呈现极大反差的尴尬现实。古人云:礼失而求诸野。要重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不能过分依赖理论的推演和舆论的宣传。正如恩格斯在总结西方思想启蒙进程中传统与新兴意识形态的关系时所指出的:“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3]118只有将新时期所需要的道德风尚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深契人心并发挥实质性的规范作用。基于此,在党的十后专程到山东曲阜参观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标志意义的孔府,开宗明义地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8]更在其后的论述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持文化自信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根本前提,并具体指出继承传统的方法路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意味着不仅自觉传承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同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今天,我们要自觉承担交代的“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任务,就必须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再认识,才能真正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观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创新,从而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长期以来,学界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是以黑格尔为参照来完成的。这种以黑解马的解读模式不仅为区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强化了经济决定论倾向,同时,将黑格尔与马克思对立,容易让人们误认为马克思是从固有的唯物史观立场对黑格尔思想进行既否定又肯定的辩证批判,却忘了马克思用以批判的立场本身也是批判的产物。沿着这一逻辑,当我们顺利到达马克思主义之岸后,过河拆桥,黑格尔思想乃至其他学理资源自然没有任何继承的必要,甚至连批判也显得浪费时间。对此,恩格斯曾专门提醒,“青年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3]126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在“历史斗争的进程中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的规律则需要从批判对象或具体的实践中去寻找,“否则把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3]122日本学者柄谷行人正是基于以上考量,通过对康德和马克思学术研究方法的比较发现,类似于康德在理性主义和经验论之间不断位移中形成康德的理性批判体系,马克思的批判性思想和论述同样产生于不断移动于不同话语体系所产生的强烈的视差,柄谷行人把这种批判命名为“跨越性批判”。[9]柄谷行人对马克思方法论的跨越性批判解读,强调了马克思的思想批判既不是基于某种安定的第三种立场对其他各种思想的分别批判,也不是对对立双方观点各取所需式简单综合;而是在后思想的接受中对前思想形成批判,同时用批判过了的前思想对后接受思想进行再批判。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否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其实质就在于马克思不仅是学成的,而且是学无止境的。从马克思的跨越性批判方法论来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文化的建设自然不可能是历史虚无的全新建构,也不是无批判的历史复古。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按照时代精神进行批判,这里的批判不是为了彰显新文化的先进性,而是在批判中完成新文化,也即所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核心则在于“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这种传承在先的传统文化观就从根本上承认了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性,从学理上了新文化运动和期间之所以反传统的逻辑前提。黑格尔曾经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世界历史自身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历史,就在于其优秀的国家精神、文化传统。马克思也曾在比较近代中印两国面临西方殖民入侵时的不同表现和命运时感叹,印度无为顺从的民族文化注定了它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而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则确保了中国人民必定会发起维护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让任何觊觎中国的列强无法像吞并印度一样把中国作为顺从的战利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曾强调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建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出于“革命性质决定了革命任务”这一判断,忽略了社会主义新文化赖以扎根生长的民族文化土壤。根据马克思的跨越性批判方法论,马克思如果在通过批判黑格尔确立唯物史观之后,应该会反过来从黑格尔的立场对唯物史观进行补充完善。而这一点也一直是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耿耿于怀的:“(这些)思想家们的一个愚蠢观念。这就是:我们否认在历史中起作用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有独立的历史发展,所以我们也否认它们对历史有任何影响。这是由于通常把原因和结果非辩证地看作僵硬对立的两极,完全忘记了相互作用。这些先生常常几乎是故意地忘记,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够对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3]127这里所说的“历史因素”自然也包括由传统文化所构成的民族精神。基于此,特别强调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不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把文化自信作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根本前提。

四、结语

正如所讲,“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10]无论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几经变迁,每个中华儿女渴望国富民强的爱国之心都是一样的,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沉的核心理念。如果说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正确制定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从而使传统文化能够有幸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话,新一届领导人则在坚持和发扬批判继承原则的基础上,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赖以生长的土壤和根基,从而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与民族生存发展之间的主从关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

作者:刘玲玲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6-05.

[2]陈金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批判地继承[J].思想研究,2014(7).

[3]徐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5.

[5][美]拉格兰,萨特海特.哲学是什么[M].韩东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邓绍基.关于文学遗产的继承问题的讨论和思想认识[M]//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

[7]侯军.礼失而求诸野[N].光明日报,2014-11-21(13).

[8]李攻.曲阜论文化:山东考察谈孔子[N].第一财经日报,2013-12-05.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第3篇

在辽宁省满族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中,民族艺术贯穿在我省满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始终。满族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在满族民间节日习俗和庆典中使用广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文化艺术可以通过教育系统得以保护并传承,传承此类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民族独特性、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满族族群标志、社区(村社)发展的文化根源、提高年轻人的民族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深入我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工作。如何推进信息技术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传承内容的整合,是每位从事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工作者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教育技术应用于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过程的优势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中正逐步显露出它特有的教学优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媒体和手段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被应用,而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正在改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理念和方式。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满族文化艺术,增强艺术实践的参与性,同时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先进的传承教育理念、传承教育模式和传承教育手段,是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传播的有效路径。因此,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中如何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一)“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李克东,1999)”。

(二)“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南国农,1998)

(三)“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着重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方面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和解决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宋成栋,1998)以下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解释为基础进行探讨。

二、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运用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的优势

(一)实现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得满族文化艺术、传统文化知识最主要的推动力。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利用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情景创建优势,实现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快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自觉性的目的。

(二)化“陌生”为“熟悉”,解决传承重点与难点。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有些讲授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通过简单的传统讲授方式很难准确、清楚地表达,不容易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这时,多媒体的教学引入就能弥补这些不足,能够帮助教师较为轻松地描述内容、展示艺术特征,准确传递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整个教学过程,既节省时间,又可以提高传播的效率。满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教育优化,使之得以更为广泛的传播,就需要结合多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手段来实现。

三、教育技术应用于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这一领域的专题研究全国来看还是空白,需要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中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的、系统的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能够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满族文化艺术在现有的学校传承教育中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得并不好,教育技术在其传承教育中应用十分欠缺,在教学过程中还没能很好地进行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部分仍旧停留在单纯的传统演示和模仿阶段,先进的教育技术还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传承教育优化作用。在教育技术应用于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大多数担任满族文化艺术传承中的教育者未能及时更新知识、及时获取新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掌握新技术,所以还没有适应时代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教育发展的要求及应用能力;传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中仍旧较为常见,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者单向灌输知识的“呆板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和创造性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满族文化艺术的传承的主观能动性;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不能充分利用未教育技术来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导致在传承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软件不能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

四、教育技术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转变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者观念,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何打破陈旧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正确处理好教育者、学生、计算机三者的关系?教育者如何在满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教育中做好角色的转换?教育者如何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者是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中的执行者,从事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要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授课,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要在精通满族文化艺术知识的前提下,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将满族文化核心快速而准确地传送给学生。满族文化艺术资源(主要含语言、民间戏曲、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资源等)在教育体系内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如何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冲击的背景下创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的重大需求,以满族文化艺术资源汇集、素材拆分、文化教育资源价值挖掘和应用示范为目标,研究满族文化资源库建设方法、文化资源素材拆分和IP素材池建设、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与教育内容共享、虚拟展示与数字传播,建立满族文化艺术资源传承教育的创新模式和应用示范,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满族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提高其传承实践的效果。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我国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根据标准,在中小学的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中应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最终实现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的优化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推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深化满族文化艺术实践,改变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方式的强大武器,它将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对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方面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这就有待于从事满族文化艺术传承的教育者及早更新观念、更新教育技术,真正成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教育的领先者,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满足全世界不同地区的满族文化艺术爱好者全天候地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可以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媒体技术介入传承后,满族文化艺术的传统传播模式将会被打破。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满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必将带来整个传统文化传播思想、传播方法、传播手段、传播模式、传播过程的一场深刻改革。对传承教育过程、传承教育内容、传承教育方法、教育者以及学生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传统的传承过程是由传承者、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现在传承过程又增加了教学媒体这个元素。

(二)传播内容由原来单一的描述性文字和补充说明性图形、图表变成了一种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传承过程后,传承方法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将使传承方法变得多元化。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第4篇

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这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中国自近代以来,不少知识分子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自信,主张学习西方就必须全盘照搬,文化发展上也是如此。直至今天,仍有一些人持这种观点。同志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相信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就是认为自己的文化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价值,必须继承和弘扬。文化自信包括多方面的内涵,包括对自身文化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理性认知,对历史文化成就的崇敬与自豪,对自身文化长处和不足的了解,对自身文化创新和取长补短能力的科学认识,对未来文化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之所以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是因为优秀文化成果具有超时代性或永恒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正仁和、自强不息的理念和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至今仍有重大价值。此外,天下为公、以民为本、与时俱进、知行合一、修身自省、和而不同、居安思危等思想,也具有超时代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今天的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应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相比,具有自己的优越性。一是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二是自秦以来中国历经二千多年而最终保持统一,不像欧洲那样分成众多国家,这与中华文化不无关系。三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西方文化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只是在19世纪以后才开始衰落。四是在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强,世界三大宗教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为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优越性,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

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与传统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的本质是在传统基础上适应现展趋势而不断创新。历史上成功的现代化运动大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既善于克服传统文化对现代化运动的阻力,也善于使传统文化转换成现代文明。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血脉。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一些合理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第5篇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社科名家莫砺锋如何留住文脉的根?

什么是文脉?文脉是息息相通的文化血脉,也是沧海桑田中打造出来的民族发展的根本。文是江苏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脉就是江苏人的生命。

中华文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许多灿烂的古代文化例如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已经消失。中华文化一直屹立不倒,是因其内容蕴含着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的能力,能够像凤凰涅一样不断获得新生。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出现,中华传统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生长的烙印,在形成一个民族的众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等都不如文化来的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邬书林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传承文脉应该与时俱进,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文脉传承推动创新发展自觉注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去考量。为我们文脉传承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传承文脉、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传承文脉要推动创新发展,聚焦经济技术革命进步的领域,利用新的技术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前新型技术革命性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云技术的应用,使文脉传承的创新吸收古今中外精华,为文脉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只有创新成果才能成为文脉的一部分,文化成果只有创新才能作为成果,只有创新才能传承。中华书局总经理、中国出版协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徐俊

用文脉工程构建时代话语体系

文脉既是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又是文化延展的文化程序。我以为文脉主要在这三个方面:第一是物质的文化遗产;第二是文字记载的古代典籍;第三是隐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包括观念、思维、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

将古代典籍整理放在文脉传承与创新背景下,文脉工程为江苏文化历史进行全面整理,是一项基础工程。通过系统梳理江苏的文脉资源,保存江苏集体记忆,从而推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彰显江苏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文脉工程既要对江苏历史文化典籍进行集中整理成卷,又要对江苏文化历史精神做系统提炼和挖掘,凸显江苏文脉的主体。文化传承必须建立当代文化建设,否则不能实现传承意义。

古代文化典籍整理应当实现我们的目标。能够全面把握江苏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最能体现江苏文脉丰富性的新的文献体系.能够从时代高度构建最能表达江苏文化系统的话语体系,为研究传承江苏文化确立新的学术标准。

知名作家、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葛亮

东方气质、精神可与西方文化对接

近代性的价值需要放在中国经验中加以检验,反之也是一样,对传统的吸收、消化、反刍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过程,对中西方都是互相借鉴的,对当下时代的变动构成一个全球化实验场。这个场包括中国和西方文化相互间的历史。在小的层面,东方以及东方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作为东方人怎么界定?在当下有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

中国美感是一种自我认识,和西方有所不同,东方人是有自己的文化自信的,中国作品具有中国人长期所自知的东方精神。中华名片进入西方人的视野当中,东方气质和精神也可以和西方文化对接,不仅仅在于语言,也是构造民族家国稳定的所在。

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版画系和中国艺术中心主任、教授,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主席丛志远

要自信地把中国文化对外发扬光大

江苏的文化在历史上很能令我们自豪的.在史记里面曾多次提到江苏,从宋元明清以来,很多的名家都来自江苏,在中国艺术史上江苏一直是文化大省,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我们自己有这么好的传统文化、这么深厚的文脉,更应该认真整理、研究和宣鳌

谈到文脉,这几年在西方,例如现代艺术也在整理他们自己的文脉和创作背景。西方没有传统,但是他们要整理传统,西方有识之士同样注重整理西方文脉。我们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几千年的文脉延绵不绝,我们要把自己的艺术往海外推,要自信地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对外发扬光大。要积极传承我们的文脉,把中国的艺术推向世界。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

文化传承本质在创新

创新这个概念,进入经济学,最早是1912年,哈佛大学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其《经济发展概论》中首先提出的,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其周期。熊彼得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赖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在当今时代,我们正看到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传承如同火炬接力,文化的火种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奔跑,才能持久传承。在这样的接力中,每一代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其本质就是创新。无论是哲学、文学、科学、艺术,还是其他学科,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留下自己的历史年轮。作为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文化和文脉,所以能传承到今天,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的历史有多悠久,而在于我们一直保持有文化创新的活力。回顾中华文化史,我们一直存有着保守与变革的争论,而这种争议并没有禁锢我们的思想,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双螺旋结构,通过波浪式的振荡,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向新的时代高峰。

创新和传承重要的是价值观,艺术和文化作品所承载的品格、理想、担当、爱国主义精神等。文化创新是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在传道与问道的过程中,应坚持文化自信,发扬中华美学精神,为人类文化做出持续的贡献。

创新和传承植根于教育,发展于传承。江苏地处大江人海的平原,历来经济富庶,文教昌明,江南才子成为江苏的独特名片。江苏人为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江苏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方面继续勇猛精进,涌现出一批文化大家、精品力作和文化企业瘭团。人才的培养是文化创新生生不息的源泉。

当前人类正进入精神经济时代,文化业态面临重大变革,文化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也有需要进一步转换。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是关乎江苏文脉生生不息的关键,也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关键。文化创新在于低姿态,不懈努力和扎根于生活与大地。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毕飞字

文学的奇迹源于生活

大批80后乃至90后的新锐作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以及一批老作家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春天。赵本夫、范小青、黄蓓佳、周梅森,把江苏的文学带^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赵本夫年近七旬,却令人出乎意料地再次完成他的叙事变革。在新作《天漏邑》里,在坚实的写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带上了魔幻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多重格调。

范小青新作《桂香街》的创作历程可以借用老话来表达: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这里的“下去”,不是走秀,而是作家的内心动态和价值取向,以及作家的自我要求。范小青的叙事策略自《女同志》开始变得厚实而从容,这是脱胎换骨的。有两件事是她做得极为出色的:一是小说的现实感;二是小说的时代性。

黄蓓佳这样一个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对自己依然是不满意的,她在一次会议上说:“我越来越不喜欢把儿童文学作品写得过于儿童,把孩子简单化、脸谱化。”与其说黄蓓佳对自己的写作有愿景,不如说,她对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有愿景,对生活自身有愿景。

周梅森睦淳筒皇且桓鍪檎里的作家,他是双栖的。他的一只脚在书房里,另一只脚在寻找大地的脉动。一部《人民的名义》宣告了20版的周梅森满血复活,告诉我们一件事:文学的奇迹从来不能靠文学去创造,只有生活才可以让文学变得不可思议。

刘海粟美术馆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江苏理工学院兼职教授、刘海粟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刘蟾

艺术家应当有追求、有理想、有担当

我的父亲刘海粟是一个教育家,他一直提倡美术史方面的传承和创新。他虽然不说希望我来继承他的事业,但他看到我绘画的时候,是非常高兴的。

他说,做一个艺术家,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具备完美的品德,要追求真善美;第二要有理想,有志向;第三要有担当。

走进南艺的校园,能够感受到一种文化教育传承的底蕴。百年南艺,是中国艺术教育开先河者;更应是文化创新的排头兵。教育,不仅是教室里的授课,更是一种文化积淀的熏陶。南艺已经培养出非常多的优秀画家、音乐家,但是这条路还很长,希望南艺在现有的成绩上更上一层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文化传播需要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

创作有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首先要有中国文化的自信,这自信来自于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当代文化。

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创作作品的核心。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国精神是基于深厚传统文化的改革开放创新精神,是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是中国人的追梦精神。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民族精神为理想,必定有底气、有骨气、有正气、有大气。

中国气派作品不仅仅是中国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因为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文化传播需要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这张脸是中国文化的面貌,这是辨别度很高的脸,在世界潮流中体现中国气派的脸;―颗心指的是包容心、真诚的心、温柔的心;一个魂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国气派是融入在作品中、深入在灵魂中、概化在形象中、体现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中国自信。―个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才能再涌入爱国主义的血液,进而激发艺术创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是爱国主义,它体现在人和事,体现在文化中。傅抱石之女,水墨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傅益瑶变古择新才会千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