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公园

文化公园

文化公园

文化公园范文第1篇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学术背景的特殊文化氛围,是学校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全面发展作用的研究自六七十年代开始并不断地深入。九十年代,高校的校园文化(CampusCulture)被定义为“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从此项定义中可以看出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学生是主体、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及课外文化活动起到主要作用。二十世纪初,有学者认为校园文化不仅指校园的文化生活或娱乐生活,还指校园教学生活方式及其象征形式,是从特定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教学生活方式及其象征形式中透露出来的那种独特的东西。相对于流动的学生来说,教师是校园文化稳定的创造者和传递者;课堂教学、学校制度在校园文化中的导向作用也不容忽视。由此可见,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指校园的物质文化和全校师生共同创造、长期积淀而成的价值观、精神风貌、行为准则、校风教风学风、文化景观、活动设施、人际关系以及人文传统与习惯等群体文化形象。“是校园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学校环境中通过教育、学习、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

(二)公安校园文化的内涵

公安校园文化目前并没有统一确切的内涵定义,但对于公安校园文化的总体认知是比较接近的。如黄丽明在文章中指出,公安校园文化是指公安院校师生在长期的校园生活实践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公安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校园精神、人文氛围和生存环境。张明玖对于公安校园文化的定义可以作为上述内容的补充,他认为公安校园文化是公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以服务公安为目的,以培养警察精神为核心,在师生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所以与其他校园文化不同的是公安校园文化的构成除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外,还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公安校园文化的核心,主要由警察价值观、警察职业意识和审美情趣构成,包括学风、校风、学术气氛、学校社团活动等精神层面的内容。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包括校园布局、建筑雕塑风格、环境卫生和各种学校的设施。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各项校规校纪、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为一个综合体影响着警院学员的全面发展。

二、公安校园文化的特点

对于公安院校而言,由于行业办学性质,其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公安职业色彩,因此具有公安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双重特点,警院师生在独特的文化浸泡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敬业精神、为人处世、表达习惯。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公安校园文化建设的土壤

公安部政治部制定的《公安教育发展“十五”规划》明确指出:“公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公安教育的首要基本原则是:“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始终坚持把政治合格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把培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卫士作为首要任务。”我国人民警察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工具之一,如果人民警察预备队伍——警校学员的政治立场不坚定,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公安院校的师生首先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自觉追随者、行为示范者、主动实践者,才能成长为合格的忠诚卫士。

(二)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的警务管理体系强调学生行为的规范性

公安院校严格的纪律规定、令行禁止的作风和内务卫生、体能训练等警务化管理要求是公安校园文化最明显的特色。新生从入学教育、严格军训开始,就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外貌,着装要求、操课词等制度要求学生自我约束,溶入集体;学生以区队为单位,设立区队长、区队委,团委、团总支对集体进行日常管理;学生督察队对学生执行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警务化管理培养了学生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使他们的言行更加符合未来的职业需求。

(三)警察职业精神构建特色公安校园文化

警察的职业不仅要求身体灵活而强健、具有持久的耐受力和对环境的迅速适应性,还需要比常人更强的记忆力、观察力、自控力、应变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以外,警察的职业还要求从业者能高举法律的利剑,惩恶扬善。所以在公安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专业教育中,融合了模拟教学、技能实训、实战演练等开放、互动环节;课堂外的法制文化、模拟法庭、公安礼仪讲堂等文化活动,寒暑假的业务实践以及参与各项赛事安保的机会也提高了学员警务技能水平和法治观念,增进学员对警察职业的认识和了解;校园醒目位置张贴的毕业生立功光荣榜、校园网站上关于优秀警察的事迹报道,和齐唱《人民警察之歌》等宣传教育活动有助于学员树立忠诚奉献、英勇顽强的警察职业精神和荣誉感。

三、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完善途径

(一)将课堂文化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上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文化传承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方式,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课堂教学来开展,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师生没有充分认识公安校园文化的内涵,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课余文体活动,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公安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公安工作是一项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工作,公安专业是社会性较强的专业,在专业课中用人文、科学知识去说明、解释、补充,会使专业内容更加形象、易于理解。因此公安院校应调整人文、哲学、科学等通识教育内容来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将课堂讨论、问题思考与我国建设公民社会的任务联系起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师生宽广的文化视野和职业素养。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校师生,但相对于流动的学生来说教师是校园文化稳定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因而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传播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起到一种师范和引导作用。这就要求公安院校的老师“身正为师,行正为范”,严格按照人民警察的政治道德素养和职业精神来对照自己,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春风化雨般将公安校园文化精髓传达给学生,比如强烈的法律意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只有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引导作用才能得以完全实现。

(三)建设开放的、系统的公安校园文化

公安校园文化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的生存和发展,有人认为封闭式的管理就是公安校园文化特色,但阻碍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非常不利于学生今后快速地适应公安工作;也会禁锢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但新媒体成为公安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战场。公安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和公安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与其不现实地拒绝或限制新媒体进入公安校园,不如建设开放性的公安校园文化,因势利导,采取主动地位和科学的手段,建设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环环相扣、步步相连的系统的公安校园文化,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师生共同提高新媒体的应用素养。

四、结论

文化公园范文第2篇

宁波梁祝公园导游词1

梁祝文化公园位于宁波西郊,是一座以梁祝爱情故事为背景的爱情主题公园,也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公园以梁山伯庙为主体,用梁祝传说串起万松书院、梁山伯古墓、梁祝文化雕塑等景观。虽然园内大多是后来修建的仿古建筑,并没有浓厚的历史气息,不过其中江南特色的园林小品也称得上精致。许多情侣会相约来此见证爱情,园内有时还会举行相亲活动,可以说是个挺浪漫的地方。

公园面积不算太大,步行游玩即可。景区入口往右,过一座小桥,便是纵贯公园的“十八相送之路”,沿着这条主道一路走下去,便可绕公园一圈,去到出口。

过桥遇到的第一个建筑便是梁祝爱情邮局。这样以爱情为主题的邮局在全国只有两家,另一家在颐和园。邮局刚建成便一跃成为园内最受关注的看点之一,类似上海甜爱路的“爱心邮戳”,你也可以在这里盖一个独有的“爱情邮戳”,寄出自己的爱与感动,或者买本“爱情护照”,在每个周年盖章留下印记。邮局还提供定时邮件发送服务,可以在每个结婚纪念日都发出一封爱的邮件,不同年份的纪念日还会加盖不同特色的邮戳。

沿着步道继续往里走,不远便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年同窗的梁祝书院(万松书院)。书院是明清古建筑,院子里种着梅花,院后是一片竹林,古朴幽雅。其中的蝶艺馆展出了大量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值得一看。接着走过凤凰山、观音堂直到姚江边,即是祝英台家院所在,祝府的建筑很是气派,处处透着官宦贵族人家的气质。尤其是思辛厅内的一座大花轿,花纹雕刻极为繁复,号称“天下第一轿”。

往出口方向步行不远,来到梁山伯墓。前面的横碑刻着“敕封梁圣君山伯之墓”,碑中间有一道明显的裂痕,说是当年祝英台祭奠梁山伯的时候裂开的。墓后竖着祝英台的碑,旁边有卖花的地方,可按自己的心意付钱,供在墓上以示祭奠。

古墓旁边便是梁山伯庙,也是公园的主体建筑。整个庙宇分为三进,依次是山门、正大殿和后大殿。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蝶恋陶瓷壁画,画的是梁祝二人从草桥结拜到化蝶的整个故事。庙内正殿对面有个金碧辉煌的古戏台,有时会有唱戏表演,很有感觉。正殿内塑有梁祝二人的塑像,这里也是人们祈求自由美满婚姻的地方。

最后走到梁祝音乐喷泉所在的广场,广场正中是梁祝化蝶的雕塑,是景区的标志之一,可在此留影。旁边的梁祝文化博物馆内,有爱情树、梁祝主题浮雕等展览可看,也有一些互动项目可参与,想要了解梁祝文化的历史、对民俗文化的影响,不妨来此游览一番。

宁波梁祝公园导游词2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飞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宁波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以梁祝爱情故事为主题的梁祝文化公园,是全国第一座大型的爱情主题公园。梁祝文化公园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为晋代梁祝墓、庙古遗址所在地。据众多史料记载,梁山伯为东晋人,与祝英台三载同窗,曾为官于浙江宁波鄞县(即现今鄞州区)县令,后因治理姚江积劳病逝,遗命安葬于高桥九龙墟。一九九七年,梁山伯古墓遗址和出土文物在梁祝公园被发掘。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自东晋以来盛传不衰,它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列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对“梁祝”文字的来源做了考证,根据民间传说,共得出10处地方: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考证发现,梁祝墓在全国有多处,惟庙只宁波一处。

梁祝故事流传于我国十多个少数民族,如白族、布依族、傣族、壮族、瑶族、水族等。除了口头传讲和民间故事外,还有小曲、小调、评话弹词、鼓词等说唱形式,以及戏曲、皮影戏、歌剧、芭蕾舞剧、小提琴协奏曲、年画乃至电视剧、电影等,几乎涉及了艺术领域中所有主要的艺术形式。此外,《梁山伯与祝英台》很早就流入朝鲜(专题,图库)、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许多亚洲国家。

宁波梁祝公园导游词3

梁祝文化公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郊。梁祝文化公园是一座爱情主题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梁祝文化公园以梁祝爱情传说作为美丽的故事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绚丽多姿的一页。(现已重造过)它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为晋代梁祝墓、庙古遗址所在地。1997年,梁山伯古墓遗址和出土文物在梁祝公园被发掘。梁祝文化公园以倡导梁祝爱情为文化内涵,以梁祝故事情节"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化蝶永伴"为主导游线,占地面积300余亩,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爱情主题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开放于1999年,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集游览、休闲、度假、娱乐、学术、活动于一体的大型爱情主题公园,也是全国唯一的爱情主题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拥有梁山伯庙、梁祝读书院、梁山伯墓、凤凰山等著名景点。折叠梁山伯庙

梁山伯庙亦称梁圣君庙,始建于东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距今1600余年。据地方志记载,梁山伯曾为鄞县县令,政绩卓著,被奏封为"义忠王"。生前对祝英台一片情深,以身殉情亦殉职,立庙祀以纪念。

梁山伯庙在国内仅此一座,文革期间遭破坏,如今在保留原址原貌基础上恢复兴建。庙总面积达4134平方米,红黛粉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整个庙宇分为三进,依次是山门、正大殿和后大殿。庙门悬挂一匾书"梁圣君庙",朱底金字。进入山门是一幅大型蝶恋陶瓷壁画,走廊两边梁祝文化碑林林立,庙内广场建有金碧辉煌的古戏台,正殿中塑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身像。正殿对联写有:敬梁公廉明官吏地方父母,爱山伯绝世情种忠厚书生"。后大殿由千佛殿、送子阁、鸳鸯寝宫与蝶艺馆以及婚育文化展览厅组成。千百年来,梁山伯庙已成为人们祈求自由美满婚姻的爱情圣殿。"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口碑。

梁祝读书院

梁祝书院又名万松书院。沿着十八相送之路的大道上,在一片青翠的松林中就可见到蜿蜒而又别致的红墙粉瓦,这便是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共读的梁祝书院。在这座私塾学府中,他俩同寝同食,孕育了纯洁的爱情。整个书院是遗存的明清古建筑,体现出了江南园林古朴别致的建筑风格。院前植有松树六个品种,上百余棵,院中植有梅花,则依据梁祝戏中"书房门前一枝梅"的唱词;院后是一片竹林。雄踞书院大门两侧的是一对明代石狮,曾被贩卖至美国旧金山,现完璧归赵,安家在梁祝公园内。

梁山伯墓

在梁祝公园里有两座几乎是并列的墓冢,左边的一座一墓双碑,又称"蝴蝶碑",前面的横碑刻着"敕封梁圣君山伯之墓",碑中间有一明显的断裂缝迹,这是当年祝英台祭梁山伯时裂开所致。墓后竖着祝英台的坟墓。

文化公园范文第3篇

19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公园。1907年,万牲园(今北京动物园前身)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第一个公园。1949年解放时,北京只有7处对外开放的公园。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到2011年底,北京已经有1000多处公园。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北京公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公园建设来看,呈现出数量增加、质量提高、空间分布趋于合理、公园体系初步形成等特点;从城市景观格局来看,公园由散点向系统发展,公园由城市的绿色斑块向城市发展的绿色基质转变;从公众需求来看,公园由“奢侈品”向“生活必需品”转变,公园已经成为人们在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之外的第三度空间;从社会功能来看,公园的功能正在由单一向综合转变,由表层向深层次转变,由边缘向核心转变,公园的文化功能凸显出来。北京正在从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时代”迈进。

改革重塑公园创新体制

面对北京公园城市时代的到来,结合首都城市发展对公园的需要,北京市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在“十一五”期间开拓创新,通过三大转变整合了北京公园资源,激发了公园活力,使北京公园在2008年奥运会及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改革推动了北京公园行业管理体制的诞生

遵循北京公园行业发展规律,适应公园行业发展壮大要求,适时进行行业管理机构调整,实现管理机构的转变。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是保证公园正常发展的基本要求,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园事业的发展,根据公园行业的发展规律,对管理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来适应公园行业发展的需要。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市就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公园。1949年北平市人民政府公用局设公园管理科,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园管理委员会成立,1953年成立政府园林处,1955年北京市园林局正式成立,负责全市的公园工作。

2006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召开在即,为了更好地发挥北京公园特别是历史名园在重大活动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奥运服务,北京市对园林行业进行了体制改革,成立了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专门负责管理北京的11家历史名园,这种变革在体制机制上初步实现了园林行业的政事分开和管干分开,不仅适应了北京公园发展的需要,而且促进了北京历史名园整体保护发展与管理机制的探索,奠定了新时期公园行业发展的新格局。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作为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沟通与协作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全市公园与公园管理中心配合,圆满完成了2008年奥运游园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游园活动。

二、改革推动了公园管理思想的转变

回顾北京60年公园建设成就,准确把握北京建设公园城市的时机,实现公园管理思想上的转变。北京的公园在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1949年之前);开拓发展阶段(1949―1978年);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9年)以及奥运提升阶段(2000年至今)之后,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公园绿地系统。随着北京公园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公园管理的理论体系逐渐成熟,公园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行业在首都发展的舞台上崭露头角。2009年,北京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迈人中等发达城市行列,更是为北京公园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公园城市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在这个阶段,北京公园将更加全面地发挥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服务民生、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与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功能,成为首都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2010年,北京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公园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北京历史名园已经成为北京最亮丽的名片,所具有的世界唯一性与独特性的内涵,已经成为北京提升城市品质与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品牌。北京公园(历史名园)不再仅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行业,而是日益与首都的整体发展融为一体,激发北京公园(历史名园)的整体活力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改革推动了公园管理模式的转变

明确公园管理中心定位,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探索首都公园管理的科学模式,实现公园管理方式上的转变。改制后,公园管理中心逐步从政府职能局(原北京市园林局)向服务全市各行业的公共服务事业职能转变。在明确公园管理中心定位的基础上,理顺了与各委办局的关系,确立了“战略”和“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在充分利用中心自有资源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在国际交流、国家大型活动、各部门的公共服务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社团组织及广大公众的充分认可与普遍赞誉。

2008年,市公园管理中心汇集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力量,圆满完成了奥运会及残奥会13项服务保障任务,完成三级以上外事接待任务89批次。2009年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作为游园指挥部办公室单位,组织全市30个委办局和18个区(县)政府以及千余处公园绿地参与筹办,圆满完成国庆游园服务保障任务,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公园管理中心在搭建国家大型活动平台方面的功能。公园管理中心还作为政府各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平台,在市园林绿化局的指导下,成功举办了六界公园文化节,目前还承担着园林博物馆的建设任务。在市文物局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与巨大资金的支持下,历史名园的少数民族建筑保护与恢复工程进展顺利。在市旅游委、市精神文明办、水务局等的指导下,开展公园景区的规划改造工作。在市名城委的指导下,公园管理中心连续三年举办了历史名园论坛活动,所属的四家历史名园列入中轴线申遗项目。北京的历史名园还通过常年开展的各种展览、展陈、科普和文化等活动,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大众休闲娱乐的场所。2011年公园管理中心的文物保护修缮资金达到了10亿元,超过了“十一五”期间的总和,实现了政府职能与公园事业的良性互动。

文化兴园是北京21世纪战略

2011年,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方向,而公园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备受关注,探索公园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成为市委市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北京历史名园作为北京公园的杰出代表,不仅具有资源方面的优势,而且具有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是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名园价值是文化兴园战略的灵魂

北京历史名园是东方园林与东方文化最完美的结合,成就了我国“世界园林之母”的地位,也奠定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历史名园就没有北京城,没有历史名园就没有古都风貌”。北京历史名园的文化价值无论在历史上,还

是在未来的文化大发展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北京的历史名园是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最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大百科全书。北京历史名园不仅通过园林要素来表达可视可感的文化,而且通过物态文化来体现其背后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心理、思维模式、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哲学意识、伦理道德、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等。同时,北京历史名园作为传播现代文化的重要平台,是体现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公园管理中心所属的历史名园常年开展“一园一品”等文化展示活动,已经形成了北京花卉文化的一个知名品牌。在活动期间,各历史名园还以展览、展陈、现场互动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投入低、受众广、社会效益巨大、优势突出的文化传播平台。而公众作为历史名园的活动主体,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据初步统计,北京公园常年开展活动的自发团体组织就有5000多个,历史名园中就有1500多个,这些团体常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其中一些活动已经成为市民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

二、挖掘名园内涵是推动文化兴园战略的关键

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历史名园的文化扩展功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了融入北京文化发展格局和融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的思路。在中心的统一领导与协调下,市属历史名园三管齐下,从古建修缮工程、文化创意以及文化活动等方面将规划思想变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来增强和拓展公园管理中心的文化服务平台作用。例如,通过复建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香山昭庙、颐和园须弥灵境、北海万佛楼、景山寿皇殿、北海团城等一批标志性历史建筑群和文物古建来增强历史名园的文化承载功能;通过打造“曹雪芹西山故里文化景区”的文化创意活动,带动北京市乃至中国红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打造“西三环黄金旅游圈”、世界名园文化节、玉渊潭“平湖月色”等项目,促进北京历史名园高品位文化活动的发展。

文化公园范文第4篇

毋庸置疑,开放大学数字化校园大众媒介文化最突出的贡献,也在于它为开放大学的师生打造了一个有利于其远距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非常便捷的可资信赖的社会化校园公共文化平台,从而使之真正成为能够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纷纷竞技的社会文化选手,进而对其逐步实现个体文化角色的社会化,产生积极有益的文化影响和重要推动作用。正如我国学者郭庆光所言,何为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一般来说,在人的社会成长过程中,“个人的学习过程和适应过程以及个人观念的形成”正是其“社会化的中心内容”784。在开放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公共平台文化环境中,由于它的文化传播触角业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导致它作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在传播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知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以及集体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大的文化辐射和影响作用,并能够对生活在各个角落的远程学习者进一步实现其个体文化角色社会化,产生过程化影响,而且是全过程的文化影响。从这个角度而言,数字化的校园大众媒介文化,对它的远程社会学习者受众群体,天然存在着一种不可估量的文化权威性和引导性影响作用。虽然其所打造的数字化校园公共文化平台,并非能够对每一个远程社会学习者产生文化影响,但是,只要他们每一个人真的能够接触到其所提供的每一条校园文化信息,并以主人公的角色参与其自发所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那么,他们获得的绝对不仅仅只是校园文化活动学习和参与的受众者文化角色,他们还会在其校园文化活动者的文化身份认同过程中,引发其行为文化模式的改变。    

正因为如此,在开放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公共平台文化环境中,学习者的社会化校园文化活动角色身份认同,从来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其作为社会文化个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者的受众自我身份认同。另一个是其作为社会文化集体成员的校园文化活动者的受众归属身份认同。正是这两方面的社会文化身份认同,塑造出了他们的社会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动他们协同自身所处的社会现实文化环境和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唤醒自己的社会文化个体和校园文化个体的自我、自在、自主、自为文化活动意识,以及社会文化集体和校园文化活动集体的自觉、自省、自律文化活动意识。通过这种高度个人化、社会化、校园化的文化活动的有机参与,达成对自我文化身份和社会文化身份的双重文化角色认同。这样,他们作为远程学习者的社会个体文化角色身份,积极参与、渗透并活跃在开放大学的校园公共文化平台文化环境中,通过一种数字化的在线社会活动文化角色和校园文化角色的融合,达成了对现实社会生活和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机文化融合,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化人际传播,以及生活化人际传播,推动每一位远程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个体和集体文化角色,以及自然人、社会人、职业人、校园人、文化人等多种文化身份。由此,进行全面认知反思、综合评价,从而推动他们通过文化融合,积极调整自己的文化行为,使之合乎各种文化角色身份的文化规范。当然,也就是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数字化校园大众媒介文化活动者文化身份和校园公共平台的社会参与者身份,对于他们的校园文化活动角色身份认同和社会个体行为角色身份认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化的校园大众媒介文化和校园公共平台文化特质,作为一种包容性很强、涵盖范围很广的校园文化样式,对开放大学的远程学习者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实现其个体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确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它影响着每一位学习者,通过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个体人向集体人、社会人向肩负历史使命的文化人身份转型,它使得他们逐步意识到,脱离数字化的校园大众媒介文化和公共校园平台文化,大学和社会对他们仍很遥远,他们的校园成长和社会发展没有任何文化可能。唯因如此,开放大学的数字化大众媒介文化和公共平台文化,帮助远程学习者逐步实现其个体的社会化梦想。    然而,究竟何谓开放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公共平台文化呢?一般来说,开放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公共服务平台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化的校园公共支持服务文化平台。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的角度看,它的基本特征是:多媒体,数字化;分布式,网络化;云计算,智能化;大数据,终端化。具体而言,它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远程综合布线技术,以构架能够连接开放大学校本部和各个分校远程教学中心或工作站教学点的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社会化计算机网络线路,技术成熟、界面人性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环境。然后再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先进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教学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服务终端,为所有的远程学习者提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技术服务条件。由是,开放大学的整个数字化校园,就转化成为一个覆盖全校管理机构、教学机构、研究机构、服务机构的基于Internet / Intranet技术的大型校园公共网络系统。这样,它就能够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的硬件集合,软件集群,数据集结,应用集中,服务集成,实现各种各样远程校园文化活动资源及其信息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具体来讲,它的这种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是依赖开放大学对原有实体校园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之后,通过对数字化信息载体校园文化管理体制的建构、组织机构的创设以及业务流程的编制,而形成的一个多层架构、多层活动、多层管理、多层推动、多层繁荣的一种校园文化发展体制。应当说,如此完全为学习者远距离、多手段、开放化、便捷式参与社会化校园文化活动,并能对之实行动态过程监控的校园文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是开放大学在传统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体制基础上的一种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是对开放大学校园校园文化活动控制权力和规模效益的一次结构性再变革、系统性再创造和重组性再分配,是对传统开放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效率的极大提升。    

特别是它所创设的那些十分逼真的数字化虚拟仿真校园文化活动环境,诸如仿真教室、立体课堂、虚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空中美术馆、在线博物馆、智能音乐厅、网络影剧院、天涯社区、远程社团等,极大地拓展了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边际和文化界限,从而无限制地丰富和扩张了开放大学的数字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外延和内涵,使得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呈现出现实校园文化环境与虚拟校园文化环境相互补充、在线校园文化活动与离线校园文化活动相互配合的双向互动文化特色模式。这样,它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用中,不仅没有同传统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方式产生重大的结构性矛盾文化冲突,或者说,仅仅成为其的简单文化替代物,相反,它通过二者的完美结合,使得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景观大学呈现出各种资源得以有效配置、有效整合和高效优化、从而促进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走向全面、均衡、协调、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开放大学的数字校园公共平台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以广播电视技术、电信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三网合一”的先进的信息化方案、手段和工具,实现从校园文化活动环境(包括数字化校园、数字化设备、数字化场馆等)、机构(数字化社团、数字化社区、数字化文化活动小组、数字化文化活动队伍)、资源(如数字化图书、音频、视频)等,到活动(包括数字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意、策划、组织、管理、服务等)的全方位数字化校园文化模式的创新建构。它是在开放大学的实体校园文化形态的的基础上,再建构出来的一种载体空间形态,它的建构目的就是为了极大地突破开放大学的现实校园文化发展局限,拓展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时间向度和空间维度,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品位、效率,扩展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和影响,将原本不可能远距离开展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转变为现实,为实现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发展梦,亦即担当学习形式社会建设的主体角色,提供实践可能性。    

文化公园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校园文化;社会公共文化;联动对接

一、大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公共文化的关系

大学校园文化随着高校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其本质上是社会文化领域中的一个局部的特殊文化形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总体上讲是部分与整体、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大学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产生了知识经济现象。人们又把知识经济称为网络经济或信息经济,并伴随“互联网+”文化的产生,使网络文化建设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途径。它影响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网上下载论文、网上逛论坛、网上欣赏影视作品、网上购物等成为多数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大学校园文化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集中信息与计算机学科优势,打造出一个崭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同时,大学校园文化又是智力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密集区,是文化、新文化的集聚和辐射地。高校师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接收新生事物快,反过来又可以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十七届六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不少省、市陆续出台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的政策,给大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公共文化联动对接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大学公共政治课可以走进公共英烈纪念馆,科技普及课可以走进公共科技馆和博物馆现场讲授。使大学教育能更好地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更直接地面对社会问题,更有利于解决传统德育教育和科技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问题。

二、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公共文化联动对接路径

从技术上讲,大学校园文化与公共文化联动对接路径主要靠“互联网+”,而“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在促进网络学习、资源共享、跨界思维、开阔视野、跟踪前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互联网的发达和便捷也使西方的文化沉渣和西方各种价值观的迅速涌入,“市场经济的逐利观念和功利化取向在社会的蔓延,正在导致社会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导向作用的弱化”[1]。部分大学生受利益驱使导致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学历造假、考试舞弊、抄袭剽窃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薄,包括黄色、暴力游戏对大学生也产生了不良影响,突出表现在大学德育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反差,“如果一个社会在道德教学中偏重言辞而缺乏实践模范,或是教的是一套而社会上普遍奉行的又是另外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产生了道德危机”[2](P192)。面对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和虚拟世界的冲击,如何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和法治观念,确实需要借助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互联网+”形成大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公共文化共同发展的正能量。

1.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主题网站”

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主题网站”是迎接互联网挑战的一种必然选择。当前要使大学校园文化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最佳阵地,关键是要把校园文化“主题网站”建设好。在技术上要运用“互联网+”的方式,确定主机访问对象,规划网站内容,设计网站页面,开发网站交互功能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主题网站”建设要与社会公共文化联动对接,即校园文化图书馆要与社会公共图书馆网络、校园文化校史馆要与公共文化馆、博物馆网络、校园文化各专业实验室、研究中心要与社会公共科技馆网络、校园文化艺术馆要与公共美术馆、音乐厅、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文化宫网络、校园文化体育馆要与公共体育馆实行联动对接。应该指出,奉命对社会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都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烈事迹、道德模范、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教育基地,他们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内容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和支撑,从而引导、规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教育、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健康、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这是“主题网站”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首要环节。此外,“主题网站”建设还要坚持开放性原则,注重同中央主干网、各地区主干网之间的联动对接和交互功能开发,使“主题网站”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随时同中央的声音保持一致。

2.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在线课程

网络在线课程要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远程网络在线互动设立大学网络教学课堂,其中要注意开发和制作同社会公共文化联动的“微课程”。如“一个英雄人物、一个英烈事迹、一个道德模范、一个科学家、一个大国工匠、一个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个人、一项技术发明、一项技术应用、一个传统文化佳话”等形成一个“微课程”,通过“互联网+”展现在高校的在线课程和远程教学中,让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电子阅览室

所谓“电子阅览室”说的是,基于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形成的现代化阅览室,它包含了像光盘、磁盘与网络服务在内的电子文献的浏览、服务、咨询等为一体,具有网络功能强大的特征。为方便大学生上网,“电子阅览室”应有科技网络资料、社会调研资料、校园文化“主题网站”内容的浏览和查阅,包括国内外各种数据库和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内的数据资料,使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能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能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服务。

4.建立大学校园文化交流互鉴的手机微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手机就是一个网络终端,由于手机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因此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首选工具。微信和微博在手机上应用最广泛,充分利用手机微信和微博的交互对话功能,通过设立功能全面、风清气正的“大学校园文化手机微平台”,只要知道校园文化的微信公众号,大学生用手机扫描一下二维码就可以随时加入,随时随地用手机浏览校园文化“主题网站”的内容了。在实际运用中要努力提高校园文化手机微平台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要同社会公共文化广泛合作,开设校园文化手机微平台“宣传栏目”,包括链接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的微信公众号和政府主导的微信公众号,以“讲好一个故事,点拨一段人生”为主题,发挥社会公共文化产品的教育作用。为了让网络文化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在手机微平台上,还要充分发挥政府主体的作用,如深受网民点赞的上海市政府微信公众号“上海”,凭借贴近民生、丰富全面且权威的内容,位居政务微信榜的第二位,成为全国政务新媒体的标杆。在“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对接好社会公共文化的发展大潮,用好“互联网+”的这个重要载体,才能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5.建设校园志愿者学雷锋与社会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志愿服务的共建团队微信公众号

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的文化志愿服务需要吸收大量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参与,以提高服务效能,拓展社会参与度,展现学雷锋岗位的活力;大学生更需要提高对国家与历史的认知、提高个人文化的修养,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增强对社会服务的意识。公众号的建立,既丰富了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志愿者招募,又丰富了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拓展了大学生学习的空间,弘扬了全社会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正能量,二者对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陈湘舸,吴太贵.大学德育的文化支点:从校园文化到社会文化[J].高教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