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企业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企业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企业年度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主要做法

1、明确任务,加快培训制度建设

(1)按照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结合全省重点企业和省出资企业的现状、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同省委组织部、省经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鄂组发[2005]8号)。

确定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次会议精神。按照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培养一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世界眼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为推进湖北省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明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省委组织部抓总,省国资委党委、省经委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国资委党委、省经委研究制定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培训的协调、指导、服务工作,协调做好中央在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省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协助省委组织部做好省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有关工作。

(2)在省国资委机关内部理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关系。本着精简压缩、减少重复、提高效率和质量的原则,委党委明确要求理顺委内培训工作关系、统一培训管理,制定每年度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得到了有关企业的较高评价。

(3)提出了全省重点企业“1315”领导人员和高级专业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因需施教、务求实效、面向市场、服务企业、不断改革、注重创新的基本要求,培训工作要以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为重点,实施“1315”培训工程。到2010年,将集中培训100名董事长、300名总经理、100名党委书记和500名高级专业管理人才(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法律顾问、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主席等)。

(4)选定了培训机构。建立了以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基础,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主体,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省委党校及清华大学武汉教学中心等培训机构为网络的培训基地,组建了一支以湖北高校教师、专家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2、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1)全面实施“1315”企业人才培养工程。召开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研究方案、听取意见。2005年以来先后举办了3期总经理培训班、l期党委书记培训班、2期总会计师培训班、1期总工程师培训班、1期总法律顾问培训班,共培训重点企业领导人员459名。

(2)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坚持以提高能力为重点,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加强科学发展观、国有资产监管、现代企业制度、金融投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和国企党建工作等内容的培训。充分利用高校教师资源,以案例教学为主,开展课堂演练。请经济部门相关领导举行专题讲座,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考察,提高了培训的质量,良好的培训效果受到企业参训人员的普遍好评。

(3)企业培训工作有声有色。三环集团公司积极探索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围绕各级干部员工不同层次的培训要求,采用内训为主、外训为辅、内训和外训相结合的方法,共培训干部员工30006人次。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地通过上级调训、内部培训和在职进修等途径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470期,选派干部参加816期外部培训,全公司累计有3858人参加了干部培训。十堰市国资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把读(读书、文件)、听(录音、辅导、专题讲座)、看(电视、录像)、走(考察、调研)、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讲(讨论、交流)等形式结合起来,收到了明显效果。

(4)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近年我们与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联合举办了“中外名家系列讲座”报告会2场,邀请国际著名管理学家石滋宜博士,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主讲,中央在鄂企业、省出资企业主要领导及委机关干部共750余人参加。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要求,我们以湖北省企业人才工作研究会为依托,以“现代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金融市场与企业保值增值”、“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前景”等为主题,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了湖北省高级管理教育讲坛, 1074多名各类企业领导人员参加。讲座及时地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解除了在企业改革、改制中面临的困惑,增强他们改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决心和信心。此外,我们还于去年和今年就有关业务和党群部门举办了多期培训班,都收到良好效果。

(5)内外结合,积极开展境外培训。结合企业实际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人力资源开发、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等为主题,分别到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培训,受训人员118名。

(6)加强对企业自主培训工作的指导。按照人事部有关文件和鄂政办发[2006]91号文件要求,加强对“653知识更新工程”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下发了《湖北省现代制造、现代管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办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总体来看,大部分单位对干部培训较为重视,把培训作为提高队伍素质和加强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按要求送训干部并组织内训。但也有个别单位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干部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不积极选送干部参训,导致培训的调训率不高。

2、缺乏有效的干部教育激励和约束机制,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

现有的干部训用结合制度缺乏刚性,干部培训与使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客观上造成了有些干部轻视教育培训,缺乏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培训教材,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缺乏一支能够适应培训工作新要求的专职骨干教师队伍,部分教师的敬业精神、理论功底、政策水平、知识储备以及实践经验、讲课艺术等有待提高。缺乏适应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人才所需的教育大纲和教材体系。此外,没有固定的培训基地,干部教育培训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4、教育培训的经费不足

中央和省委对培训经费都有明确规定,但有些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的经费得不到落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内训的开展。“1315”企业领导人员和高级专业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不足,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

三、对策建议

1、提高企业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各级领导和各类管理人员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干部培训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的基础。抓好这项工作,对于优化干部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执政基础,确保党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把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划和考核体系;把教育培训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倡导“学习型企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切实把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

2、建立强化约束与激励机制

一方面,培训工作要不断总结、改进和提升,将教学与研讨、理论学习与考察、本地培训与外地培训、自己组织与委托代培、计划调训与市场运作、政治理论教育与经济专业知识传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培训效果。另一方面,要把培训与企业“四好班子”创建、评比表优结合起来,把培训与选拔任用结合起来,把培训与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结合起来,建立相应配套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3、建立干部培训需求调查和评价分析制度,不断提高培训水平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对培训各阶段效果实施全程跟踪。对照确定的培训目标,从培训内容、形式、参加人数、考试成绩等指标综合评价组织者和受训者的培训绩效,确保培训的效果。坚持对每次培训进行总结,分析达到的实效和存在的不足。依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对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及时调整方案,增强针对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

4、加大现有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

当前企业干部训资源仍然较为分散,建议组织部门整合现有资源,用开放式的思维和市场运作方式,采取委培、代训等形式,提高培训的社会化程度,使社会的教学资源尽其所用。同时,参照国资委的模式,建立直属省国资委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以解决目前培训基地薄弱的问题。

企业年度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为了获取上海企业培训的第一手资料,我们以上海部分企业人事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了一次调研。并结合文献查阅,在吸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调查资料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

一、人力资本投资观已越来越为企业经营者所认知,但企业培训动力仍需激发

调查发现,与十多年前相比,上海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培训的认识发生很大变化,已经由“消费性”经过了“福利性”正转向为“投资性”,对于企业培训也越来越重视。我们可以从两组数据得以印证:一是关于企业领导层就企业培训的看法的问题,选择“企业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选项的被调查者占84.8%;二是关于企业领导层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的问题,选择“非常重视”(15.0%)或“比较重视”(45.4%)选项的被调查者共计占60.4%。

然而,与企业经营者对培训较好认同度不相匹配的是上海企业的培训力度,不论是在培训的经费投入,还是企业受训人员的比例上与国外企业比较起来都有较大的差距。

从我们的调查发现,60.9%的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经费不到当年工资总额的1.5%,其中低于1%的企业就超过三成(31.3%),仅有7.8%的企业培训经费达到国家规定的2.5%以上。而国外一些著名大企业每年培训预算已经达到了上一年度总销售额的1%-3%,最高的达7%,平均为1.5%。

从接受培训的人数来看,近2年中,员工受训比例不足50%(平均到每年为25%)的样本企业占到了59.9%,即使在近年来企业培训较受重视的国有企业,也有47.3%的样本国企其员工的受训比低于50%(两年累计),远低于日(75%/年)、美(41%/年)、法(33.9%/年)等发达国家员工接受培训的比例。

为何企业不愿意进行培训这项人力资本投资呢?投资风险巨大是主要原因。企业培训投资风险的最直接表现就是人员流失。企业培训能够提升员工的才干,为企业发展维持强有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同时也因为员工工作选择面的扩大增加了人才流失的风险。目前中国企业员工的流动率呈上升态势,较多行业员工离职率都在25%以上。如有关数据统计,2007年离职率最高的传统制造业中的操作人员,达31.5%,生产管理类为其次,达27.1%。企业常常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后,因受训员工的跳槽而蒙受损失,员工的高流动性成了企业对培训投入的桎梏。

二、企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完整的体系

企业培训内容大多数局限于岗位适应性上。调查显示,63.0%样本企业经常进行上岗培训,而知识更新培训、转岗培训和晋升培训则企业都相对开展的较少,选择“经常”项的企业分别只有31.2%、22.1%和20.2%。学历教育是样本企业中进行的最少的项目,只有8.7%的企业经常进行学历教育,相反71.9%的企业很少或从不进行学历教育类培训。

企业培训的最常用的形式是内部培训。调查表明,55.6%的样本企业经常采用企业内部培训形式;只有19.4%的企业经常采用由行业组织培训的形式;而经常采用国际合作培训形式的企业比例更低只占7.3%。

由此可见,上海企业的员工培训尚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培训内容缺乏层次,最主要集中于上岗培训及部分高层管理者培训;培训形式单一,主要是成本较低的内部培训。调查中我们也看到,能根据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和员工生涯发展需求,分层次、分类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员工培训,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双赢局面的非常少。现有培训体系的缺陷正对企业培训的长远发展和企业本身的发展日益造成阻碍。

三、企业培训的内部管理制度逐渐形成,外部管理制度亟待建设

1、内部管理机制

企业培训是一个由培训需求的确定、培训计划的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成果的转化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动态过程,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管理体系和制度。调查情况反映,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上海以往饱受批评的企业内部培训管理制度缺乏的现象有了一定的改善。我们的调查主要着眼于企业的培训计划与培训相关制度两个方面。结果显示:上海企业大多数制定有一年以上的企业培训计划,占样本企业的71.5%,其中有17.2%的样本企业制定有三年以上的企业培训计划。此外,57.4%的样本企业建立有专门的企业培训制度或规定(指已形成文件的)。这是可喜的进步,说明企业培训活动已纳入企业管理的体系中。但也不能因此过于乐观,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1)仍有28.5%的企业没有企业培训计划,更有42.6%的企业没有形成培训相关制度。而且,制定有培训计划的企业也存在有粗糙和表面化现象。我们再对制定有一年以上企业培训计划的被调查者的问卷(357份)作深入分析后发现,这些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经常进行员工需求调查的只占15.7%,很少或从不进行员工需求调查的却占40.2%。与此相对应,经常征询企业领导意见的占到了48.8%,很少或从不征询企业领导意见的占13.7%。更多的企业(占被调查者59.5%)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常常参照以往的培训方案。事实上,只有周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的总体意图,充分反映员工的培训需求的培训计划才可能是行之有效的。

(2)企业培训的激励措施不利于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调研中我们设计有“企业对参与培训的员工有哪些激励措施?”问题,让被调查者根据企业实际可做多项选择。结果显示,样本企业中采用最多的培训激励措施是“培训费用报销”(63.9%),接下来依次是“晋升职务或评职称时参考”(46.1%)、“提供员工新的发展机会”(44.7%)、“培训绩效列入考核指标体系”(36.9%)、“发奖金或加薪”(25.4%)、“评先进时参考”(17.1%)。可见,较多上海企业在激励措施中培训结果与员工的使用、晋级、晋职挂钩并不紧密,没能更多重视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降低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缺乏培训绩效的系统评估,不重视培训后成果转化的推动。较多的企业关注的是培训资金的投入,或培训技术的改善,而较少将精力放在评估上,大多数企业缺少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从我们走访的企业看,最通用的对员工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是培训后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员的反应,或者以考试的形式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所以,至多停留在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级评估体系的第一、二层次,而对培训如何改变人的行为、企业的绩效方面的考察还很少涉及,自然对培训成果转化的后续推动难以重视。

2、外部管理机制

(1)行业协会的服务、指导、监管职能较缺失

行业协会作为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脉搏方面更有优势,国外行业协会不仅本身承担着行业内重要的员工培训任务,而且为推进本行业的企业培训发挥着服务、指导、监管职能。

对上海地区行业协会对企业培训所起作用的情况调查显示,51.5%的样本企业得到行业协会培训信息分享的帮助,其中经常得到这项帮助的企业有18.4%;36.9%的样本企业得到培训课程开发的帮助,其中经常得到这项帮助的企业只有9.1%;35.6%的企业得到培训质量监管的帮助,但只有9.3%的企业经常得到这一帮助。由此看来,上海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发挥不够充分,指导、监管职能缺失,影响了行业内企业间的培训合作,使行业内各企业的培训资源无法有效整合、高效利用。

(2)企业培训的法规制度不健全,落实机制缺位

对于政府在企业培训制度建设方面的调查显示,43.6%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的培训经费政策不完善,54.0%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企业培训的激励制度不完善,53.4%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企业培训的监管制度不完善。由此说明,企业培训的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在访谈中不少受访者反映,上海较多企业的员工培训基本无法律约束机制,原因是尽管政府一些法规中有关于企业培训的若干规定,然而没有实施细则与之相配套,不易操作,难以落实,而且对违反法规的行为无监督、处罚措施。

四、所有制性质不同的企业,企业培训的不平衡发展

1、企业培训经费投入的差异

从调查结果可知,上海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培训经费投入上存在差别,各类所有制企业员工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分布如图表1所示。可以显见,在企业培训整体投资水平不高的前提下,国有企业的投资比例相对最高。如果比较两端的数据这种差别更易分辨,国有企业培训投资低于工资总额1.5%低线的企业占45.2%,达到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2.5%以上的企业占15.6%;三资企业为其次,分别是66.7%及8.3%,民营企业的投资比例最低,分别是75.0%及1.9%。

再就企业培训经费使用分配方面做三类企业的比较分析,同样也能看到差别的显著存在,国有企业用于一线员工培训的比例相对最高,有45.3%的企业对一线员工培训比例超过50%,其次是三资,有30%的企业对一线员工培训比例超过50%,最差的是民营企业,只有18.5%的企业对一线员工培训比例超过50%。由此看来,培训经费的低投入,再加上分配予一线员工的低比例,民营企业一线员工培训的机会所剩甚微。

2、企业员工受训人数的差异

三类所有制企业不仅培训经费投入存在差异,企业员工受训人数的差异也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从图表2可见,国企员工受训比例相对最高,有52.7%的样本企业员工的两年受训比在50%以上,三资企业第二,民营企业垫底,员工的两年受训比达到50%以上的企业分别只有38.0%和28.4%。

3、企业培训计划的差异

调查结果分类分析还显现,上海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的方面上的差别。国有企业的企业培训计划制定比例最高,为82.6%,三资企业的培训计划制定比例其次,为70.0%,民营企业的培训计划制定比例最低,为57.6%。说明相对于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而言,民营企业对员工培训工作重视程度最低。

企业年度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高度重视的一项基础工作,随着知识经济时展的日新月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感召作用,兼顾技能培训和素质培养,注重文化传递与统一,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设计和实施中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二、相关理论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理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内容的特殊性,是众多企业共同认可的创造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

(三)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培训,是员工进入企业后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它又被称为入职培训,是企业将聘用的员工从社会人转变成为企业人的过程,同时也是员工从组织外部融入到组织或团队内部,并成为团队一员的过程。员工通过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和文化,明确自身角色定位,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文化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1、企业文化是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

2、企业文化培训给新员工带来精神感召和吸引力。

3、企业文化理念贯穿于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不断引导员工理念更新转变。

4、企业文化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可以起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三、ZX公司企业概况及企业文化

中国作为世界纺织行业的强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纺织企业林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外商独资(港资)企业ZX制衣有限公司正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持续发展的同时,始终致力于“责任、创新、诚信、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

四、ZX公司新进员工基本情况分析

(一)公司招聘新员工总体情况

公司因行业特点,常年大量招收一线生产人员。春节期间共招收新员工600名,其中缝纫工400名,中烫工50名,辅助工50名,检验工、专机手缝工各30名,样衣工、裁手各20名。

(二)新员工年龄构成和熟练程度

在对公司新招收的600名新员工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中发现,新员工年龄结构为:18岁至25岁348人,占总人数的58%;25岁至35岁162人,占总人数的27%;35岁以上90人,占总人数的15%。

从各年龄层次的生手和熟手比例来看,35岁以上的新员工接近90%是熟练工,25岁至35岁之间的新员工生手和熟手的比例基本持平(熟练工占51%),而18岁至25岁年龄层的新员工的熟练程度最低,仅为12%。

(三)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从以上统计数字来看,公司新员工年龄结构以35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而且不熟悉生产流程和业务的生手较多,欠缺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同时大部分员工因为之前没有过工作经历,缺乏基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公司针对新员工的培训计划应结合企业文化,以对一线员工的培训为重点进行设计。

五、ZX公司基于企业文化的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与实施

(一)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责任、创新、诚信、和谐”的企业文化为基础,以教导和帮助新员工顺利走上新工作岗位、成为ZX公司重要一员为重点,促进员工发展和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二)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目标

1、传递和内化企业文化和公司理念,形成和增强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2、重点加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培训和演练,确保新员工合格上岗。

3、进行简单技能培训,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岗位操作标准化演示,明确生产流程和工作职责,引导上岗,提高效率。

4、外聘培训师对新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为新员工提供广阔发展平台。

5、以工厂为核心,各层领导以身作则,给新员工温暖如家的关怀和关心,营造公司与员工一起成长的“共赢”局面。

(三)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具体内容

1、培训前准备工作

(1)电话或邮件通知新员工具体报到时间、地点及所需拾的证件、物品。

(2)落实培训场地,按培训要求准备、打印、购买所需资料及相关物品,通知用人部门做好迎接新员工的准备。

(3)报请相关领导做好发言准备,安排培训师、挑选有经验的在职员工骨干(班组长等)做好授课和带徒准备。

(4)安排好宿舍、床铺及相关配套用品,按新员工名册定制饭卡。

2、培训具体内容

本公司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将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四大层面展开: (1)基于精神文化的培训

(2)基于制度的培训

(3)基于行为文化的培训

(4)基于物质文化的培训

3、培训经费预算

培训费用主要以讲课费、场地费、资料费、课程设计费、实习费等指标进行预算,包括各类人员薪资支出、办公支持费用、现场实施费用和杂项支出等等,随着培训开展的具体进程,在不超出预期资金安排的前提下,预算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调整。

4、培训计划实施要点

(1)公司新员工培训务必体现企业文化融会贯通全程的特色,坚持不懈走传统工厂改革之路,使员工切实体会在公司内部晋升机会和发展平台的广阔。

(2)人事部负责与各相关部门协调,做好培训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经费预算和申请、场地布置安排、课程调整跟进及培训效果考评等。

(3)各新员工所在的生产部门负责岗位技能培训的组织工作岗位培训方式为“师带徒”制,由各用人部门安排工作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在职员工担任老师,指导新员工在车间进行学习。

(4)新员工接受培训期间,人事部要不定期与新员工、培训师、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培训方式,促使培训更加富有成效和达到预期效果。

(5)新员工集中培训结束一周内,人事部要做好对新员工培训的反馈调查,填写《培训效果考核表》,提交总结分析报告,上报公司经理审阅。

六、结语

“新员工是企业的新鲜血液”。企业惟有把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培训体系并持续加以实施和完善,才能有效培养和激发新员工的忠诚度与积极性,从而实现优化队伍结构、更新技术水平、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引领企业成长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伟静.培训规范化管理工具箱[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第1版:15-120.

[2] 权锡哲,韩伟静.新进与新任员工培训方案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第1版:2-49.

[3] 张戎.企业文化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J].新闻导刊,2008,(4):44-46.

[4] 王伟.培训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08,(29);47-49.

企业年度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引导全市广大职工积极投入到这次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中来,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能力,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各类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从2007年到2009年,用三年时间,使全市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职工接受一次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使参加培训的职工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提高,职工的“三违”行为明显减少,各类工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建立职工安全生产培训长效机制。

(三)工作重点。2007年以煤矿、非煤矿山企业职工培训为重点,2008年以建筑、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职工培训为重点,2009年以机械、冶金、建材、电力、道路交通等行业的企业职工为重点。通过培训,到2009年底,力争使全市所有生产经营企业的职工经培训考试达到合格。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总工会牵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建管委、市交通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以下称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具体负责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市总工会副主席曹和家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和中央、省在黄大型企业(由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确定名单)要比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所属企事业单位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组织领导。

三、培训范围和对象

(一)培训范围。境内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二)培训对象。生产经营单位中除法律法规规定由政府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培训考核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需取得安全生产培训资格证以外的企业单位其他各类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临时工。

四、培训和考试内容、方式

(一)培训内容及方式

培训内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统一使用《全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教材》(该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光盘,二是与光盘配套的书本资料)和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对职工进行培训。各单位可结合各自实际,增加职工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行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内容。

培训方式: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负责指导各地、各系统和各单位的培训和考试工作。培训主要以企业为单位,通过组织职工观看全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光盘、学习配套教材的形式进行;各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采取多种有效培训形式结合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

(二)考试内容及方式

考试内容:全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教材(占70%),行业和企业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占30%)。

考试方式:按照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统一提供试卷,设定专门考场,组织对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闭卷考试。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可采用开卷方式进行考试。对考试成绩合格者,报经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审核后发给统一制作的《湖北省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合格证书》。不合格者可重新考试一次;仍不合格需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

五、实施步骤

(一)制订培训计划。各县(市)区、各系统和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的要求填报《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组织机构成员名单和培训实施方案》(附件1),制订出三年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方案,自本意见下发之日起十天内,报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

(二)组织报名。各县(市)区、各系统和各单位要按照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的要求填报《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报名汇总表》(附件2),统一向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报名。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根据各县(市)区、各系统、各单位报送的培训计划和报名情况,统一向省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办公室报送并征订培训教材。

(三)培训、考试及发证。每年的5月至11月,为职工培训、考试的阶段。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将对各县(市)区、各系统、各单位开展培训活动情况进行指导,统一安排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对考试合格者由各县(市)区、各系统、各单位将职工的电子档案资料(包括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称、单位名称、从事工种、身份证号码、培训单位、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考试成绩)报送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由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上报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经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审核后,发给统一制作的培训合格证书。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由劳动保障部门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特有工种由相关部门鉴定后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四)总结表彰。每年底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对培训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组织工作者和优秀学员给予表彰。总结表彰办法另行制订。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和中央、省在黄大型企业要充分认识做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培训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通过宣传和发动,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的良好氛围。

企业年度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通过开展在职职工培训稳定职工队伍和就业局势,根据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地税局《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明电〔2009〕2号),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关于实施困难企业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劳社秘〔2009〕11号)精神,结合我市困难企业情况,制定宣城市困难企业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施困难企业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鼓励困难企业树立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帮助困难企业职工提升劳动技能,稳定职工队伍和就业局势,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积累人力资本。

二、目标任务

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对有培训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转岗就业等方面培训,减少企业裁员稳定就业。

三、困难企业界定

困难企业由受益财政同级政府组织劳动保障、财政、地税、经委等部门根据劳社明电〔2009〕2号精神进行认定。

四、特别培训计划申报

困难企业在培训前向劳动保障部门申报培训计划,劳动保障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批准,并报同级财政备案。困难企业申报特别培训计划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被界定为困难企业的批文复印件1份;

(二)2009年不裁员或裁员不超过10%的承诺书;

(三)当年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使用有效证明文件原件(验后返还)和复印件1份;

(四)2008年12月全体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复印件1份;

(五)《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开班计划表》1式3份(见附件1);

(六)各培训项目(工种)的教学计划1份,教学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授课教师介绍、培训课程、进度安排;培训人员花名册(见附件2);

(七)《困难企业培训补贴资金预拨申请表》1式3份(见附件3)。

五、培训要求

培训总课时不少于120个,其中技能培训应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教学,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培训学员出勤率不低于80%。

培训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学员进行结业考试,根据需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应提前7个工作日将结业考试考务安排报劳动保障部门,劳动、财政等部门应派人督考和巡考。企业应保存好《困难企业职工培训结业考试准考证》存根(见附件4)、考卷、考试记录、培训考勤表、培训日志(见附件5),档案材料便于日后有关部门检查。

六、特别职业培训补贴

困难企业开展在职职工培训所需资金先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由财政按照每人不超过400元标准给予补贴,补贴人数不超过企业2008年底在职职工人数的50%,同一人只能享受一次培训补贴。

特别职业补贴资金采取先期预拨,培训后核实结算的方式。培训计划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在开班前期将预拨资金拨入企业基本帐户。预拨资金原则上不超过拟补贴资金的50%。

培训结束后,困难企业根据实际培训人数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办理培训补贴结算手续,经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审核确定实际补贴金额,实行多退少补,预拨资金不足的,财政部门将不足的补助资金直接拨入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帐户;预拨资金多余的,企业将多余资金退回财政专户。

困难企业申报培训补贴结算资金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困难企业培训补贴资金结算申请表》1式3份(见附件6);

(二)《培训考勤表》1份(见附件7);

(三)结业考试成绩汇总表(见附件8);

(四)培训期内职工工资发放表1份。

(五)培训补助预拨资金使用有效证明文件原件(验收返还)和复印件一份。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特别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有关企业要增强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尽早、尽快、分期、分批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各县市区要把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与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广泛宣传发动,发挥特别培训计划在帮助困难企业转危为机中的重要作用。

(二)落实资金补助政策,做好资金监管工作。各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培训全过程的监管,严格按照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安徽省困难企业特别职业培训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劳社秘〔2009〕10号)的规定,做好补贴资金的审核、拨付工作。同时要加强服务,调度资金,保障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

(三)劳动保障部门对培训工作加强检查,重点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对结业考试实行督考。在审核补贴资金时要进行抽查核实,抽查人数不少于总申报人数的10%。对发现培训不实或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据实追回相应资金,通报批评,并依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八、其它

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暂定执行期截止2009年底。本实施方案由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负责解释。

各县市区可依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备案。

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实行月度通报制度,各县市区在每月3日前上报本地上个月培训实施情况。

附件1

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开班计划表

序号培训批次培训项目培训专业(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地点培训起至时间培训课时培训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困难企业申报意见:

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市劳动保障部门意见: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财政部门意见: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注:此表一式三份,市财政部门、市劳动保障部门、困难企业各留存一份。

附件2

困难企业职工培训人员花名册

困难企业(公章)

序号姓名性别户口所在地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备注

注:“联系电话”栏填培训人员本人正确有效的联系电话。

附件3

困难企业职工培训补贴资金预拨申请表

企业名称

(盖章)

营业执照编号 养老保险编号

企业类型 法人代表姓名

经办人姓名 联系电话

08年底在岗

职工人数

08年度职工

工资总额

08年度提取职工

教育经费数额

08年度使用职工

教育经费数额

开户行 帐号

培训计划概述(批次、项目、专业、内容、方式、地点、人数、时间、课时等):

预算经费数额 申请资金数额

主管部门

审核意见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市劳动保障部门

审核意见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市财政部门

审核意见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注:此表一式三份,市财政部门、市劳动保障部门、困难企业各留存一份。

附件4

困难企业职工培训结业考试

准考证(存根)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培训项目(专业)

考试时间

困难企业职工培训结业考试

准考证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培训项目(专业)

考试地点

考场编号

座位号

考试时间:

(理论考试) 年 月 日

午 时 分至 时 分

(操作考试) 年 月 日

午 时 分至 时 分

注:考前将准考证存根报送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附件5

培 训 日 志

20 年,第 期(批)

培训班,第 周

记录 (编号)培训项目 教师签名

上课时间 月 日(周 )地点 上课时数 实到人数

培训形式理论讲授 专题讲座 视频教学 实操训练 讨论分析 组织参观 其他

培训内容提要:

进度与学员情况:

记录 (编号)培训项目 教师签名

上课时间 月 日(周 )地点 上课时数 实到人数

培训形式理论讲授 专题讲座 视频教学 实操训练 讨论分析 组织参观 其他

培训内容提要:

进度与学员情况:

记录 (编号)培训项目 教师签名

上课时间 月 日(周 )地点 上课时数 实到人数

培训形式理论讲授 专题讲座 视频教学 实操训练 讨论分析 组织参观 其他

培训内容提要:

进度与学员情况:

附件6

困难企业职工培训补贴资金结算申请表

企业名称

(盖章)

营业执照编号 养老保险编号

企业类型 法人代表姓名

经办人姓名 联系电话

现 在 岗

职工人数

本年度职工工资总额

本年度提取职工

教育经费数额

本年度使用职工教育经费数额

开户行 帐号

培训实施情况概述(批次、项目、专业、内容、方式、地点、人数、时间、课时等):

申请资金数额 预拨经费数额

实际开支数额 退、追加数额

主管部门

审核意见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市劳动保障

部门审核意见追加资金数额:

应退资金数额: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市财政部门

审核意见追加资金数额:

应退资金数额: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注:此表一式三份,市财政部门、市劳动保障部门、困难企业各留存一份。

附件7:

困 难 企 业 职 工 培 训 考 勤 表

困难企业:(签章)

考勤教师签字:

日期

姓名

注:表内需培训人员本人签字,不得打勾。

附件8

困难企业职工培训结业考试成绩汇总表

困难企业:(签章)

填报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