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丑女大翻身

电影丑女大翻身

电影丑女大翻身

电影丑女大翻身范文第1篇

站在操场上,一个人落寞地望着湛蓝湛蓝的天空,那些居无定所的云飘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人是不是和云朵一样,离开了就不再回来?

升入初三后,重新分班了。14个班级全部重新洗牌,重新适应。我幸运地留在了原来的班级,可那又怎样,班还是原来的班级,却又不是原来的那个集体。身边的好朋友一个一个被抽离,空下的位置由不熟悉的人占据。

其实在这个新的老班里,仍有许多我认识的同学,他们总让我想起以前,两年的生活从内心的某个角落翻江倒海地涌出来。太阳光刺痛了我的眼,低下头,一滴眼泪像流星划过脸庞。

现在坐我前排的女生叫颜,成绩好得叫人惊奇,什么都会,样样都好,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题能难倒她。更叫人佩服的是,她每晚都看肥皂剧,热衷于那些不用担心考试和柴米油盐、爱得死去活来的故事,第二天课间和一帮八卦女生交流剧情,像花痴一样感叹男主角有多帅多帅,哪个情节好搞笑好搞笑。

真是个厉害的女生,自己要能像她那样轻松搞定学习就好了。我总是感叹。

那天下课,她们又凑在一起讨论前一晚的剧情,我在一旁无聊地翻着笔记。说到兴奋处,不知道是谁,将前排女生的课本一拍,我眼前一道弧线飞过,啪的一声,课本落在了我脚下。她们谁也没注意,继续谈论着,我捡起书,一张小卡片掉了出来――小五号的字体打印着昨晚电视的剧情介绍。

把它夹回书里,放到前排的课桌上。是不是到了初三,面对竞争的压力,人也会变得虚伪?

离开座位,想要去找隔壁班的好朋友聊聊天。经过那些男生的座位时,他们叫住了我,争先恐后地说晓雪给留个电话号码吧,一个本子一个本子递了过来,我拿起笔挨个挨个地写,他们的本子上已经有很多女生的电话了。

又是这种无聊的游戏。居然比赛谁在规定时间内得到女生的电话最多。也许,根本就是想要某个女生的电话,却又缺乏勇气。

又到周六。难得有空闲上QQ。新同学挺多都在线,不过大多是挂Q,没有人会坐在电脑前白白浪费学习的大好时光。冉易也在,他是以前14班的。我提醒他明天别忘了出来做小报,集合地点在他家附近的公园。老师要全班每4个人一组做一张“台湾在我心中”的小报,冉易和我、梅琳、尹叶三个女生是一组,我们都是新班里的老同学。

周日,我们三个女生早早碰头,一路说说笑笑朝公园走去。拐个弯就到公园大门了,我小跑过去,看冉易有没有准时就位。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身影,他一转身,刚好和我四目相对。

“怎么会是你!冉易呢?”两个人异口同声,然后怒目相视。

邢是我以前的冤家同桌,每天在一起,不是吵嘴锻炼口才,就是动身锻炼身体,以互相折磨为乐。

“冉易叫我来的。”邢说。没多久,冉易终于出现,免不了被我们一顿狠批。

那个整天欺负我又被我欺负的同桌,又离我这么近了。还有喜欢耍赖皮的冉易、心直口快的梅琳、爱思考的尹叶。一起做着小报,我恍惚间回到过去。默契、自然、真实、熟悉,一齐涌上来,然后想到新的14班,原来那些纯真得没心没肺的人,都已经转身离开、伤感,翻天覆地。

“想什么那么出神?”尹叶碰碰我的胳膊。

我说着自己的困惑和伤感,尹叶地却笑了:“傻丫头大家离得还是那么近,最重要的,心还在一起。”

抬起头,一群鸽子从天空飞过,像云飘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清脆的鸽哨却悠长连绵,在我耳边徘徊不绝。

我知道,过去留在心里,而自己应该要勇敢地面对变化,勇敢地往前。

展讲述――

当丑丑叫住我时,包子也在旁边,从我认识包子那天起,他那胖胖的身体就灵活轻捷地驾驭着那辆艳丽无比的橙色单车,娃娃脸上永远挂着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而丑丑正好相反,一辆灰不溜丢的自行车,弱不禁风的竹竿身材,一张“忧国忧民”的面孔。从哲学的角度讲,他们大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吧。

丑丑说明天是他的生日,想趁此机会和我们这些朋友聚一聚,顺便,庆祝“初三之初体验”的结束。

丑丑15岁了。很快,我们几个都要迈入人生的第16个年头。

那天我们玩得很开心,谁都清楚,再有这样的轻松和快乐,大概是明年的今日了,其间就算有快乐,那也是“痛并快乐着”。

从“初三测试版”到“正式版”的升级,只用了几天时间,比微软从WIN98到WIN2000不知快了多少倍。微软可以再开发无数个“瘟”操作系统,可以在事后打上补丁,而我们却只有这一个初三,这一个15岁,更不可能为失败“打补丁”。

初三年级的教室,是整个初中部里最大的。单人单座,座位与座位间的过道宽敞有余,方便周考、月考以及各种大小测验随时随地方便地进行。甚至有了专门放扫帚、撮箕、水桶的小储藏间,教室里显得格外整洁,每次体育课后,我们再也不好意思把臭哄哄的球鞋扔到教室后面了。座位是按照成绩来排的,月考以上等级的考试过后,会按照成绩重排。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唯一的目标就是把自己的座位往前挪挪,再往前挪挪。

心无顾忌的开怀大笑变成稀缺物质。老师们越发严肃,除了讲课之外,说得最多的就是“某某,到教室外面去”、“某某某,拿到书站到教室外面听课”。这是上课跑神说话和迟到者的下场。于是那个某某只好很可怜地趴在窗外,一双“对知识强烈渴望”的眼睛认真地盯着黑板,以表忏悔之心。而教室里的就更加专心致志了,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

开学一周,我已经打破了好几项个人纪录:买衣服用的时间最短;作业做的最晚;睡觉睡的最少;下课活动最少;进老师办公室最勤……

开学的第二个周末,晚上,我早早就睡了,这一觉足足睡了16个小时。爬起来上了一会儿网,没见着丑丑和包子的踪影,他们一定在奋发图强吧。晚饭时我对爸爸说下个月去把ADSL停了吧,他点了点头。我又打开电脑,发了很多邮件,表示自己要暂别“网坛”,大有一种视死如归的豪气。

周一,小新的位置空了,他选择了不告而别,离开了学校和我们。那个一脸沮丧地拖着画满红叉的试卷的小新,那个在放学路上和我比赛谁跑得快的小新,那个回回都跑赢我然后得意地喊我大笨蛋的小新,当我在教室里听老师不厌其烦地讲ABC的时候,他又在干什么呢?他选择了自己的路,我只能祝福。

丑丑、包子和我也很少碰头了。所有的朋友,似乎都在这个15岁悄无声息地隐藏,我们就这样成为了孤独者,向着同一目标,在各自的路上跋涉,等待终点的相遇。

高一学生:感谢初三

升初三以前,有人说初三是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坎,许多人会倒在这里,但也有很多人跨过去。这道坎,不仅考知识,还考胆量。

只有当自己升上初三后,才真正了解初三的真实面目,体会到了学海无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枯燥无味。但我们也学会了包容。在抱怨学习过于紧张的同时也学会了珍惜友情,珍惜亲情,珍惜时间。我们可能会漏掉几场精彩的球赛,可能会错过几部好看的电影,虽然失去了这些,我们得到的却更多。

电影丑女大翻身范文第2篇

代表电影:《金枝玉叶》、《如果・爱》

关于娱乐圈里的潜规则,我们听得实在太多。这里举两部电影为例,一部关于歌坛,一部关于影坛。

先说《金枝玉叶》,那些选秀时刚唱几句就被按铃轰出去的镜头,十多年过去了看起来还那么眼熟,袁咏仪扮演的无名歌手,只因为被监制张国荣看中而一举成名,至于造星过程,曾志伟扮演的那个不男不女的黄头发大胖子一语道破天机:“乐坛哪个不是捧出来的啊?这里个个都走音的,都是在录音棚里一个音一个音地校出来的嘛!”

再说《如果・爱》,周迅出演的角色无比真实:怀才不遇,为了生计在三里屯酒吧驻唱或伴舞,这几乎是每个“北漂”都做过的事情。舍弃尊严与爱情,傍三流导演以博出位,在娱乐圈也不是很新鲜的话题。

小时酷评:所谓潜规则,到处都有,要不要遵守,就看个人作为了!

代唱:真,还是假?

代表电影:《下一站,天后》、《丑女大翻身》

如上面所说,歌手出专辑,可以在录音棚一个音一个音校,但唱现场可就搞不掂了。于是,就像文坛有一样,乐坛也有代唱,中国的《下一站,天后》和韩国的《丑女大翻身》,讲了同样的故事。同样有能发出天籁之音的黄金嗓子,同样有才华却没有机会,站在暗处,唱着自己想唱的歌,看着别人站在台上接受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欢呼,这种感觉可说是喜忧参半。不过,作为喜剧,两部片子对这种现象同样只是点到为止,《下一站,天后》与《丑女大翻身》的结局,同样被揭穿了代唱的身份,一个顺理成章由幕后转到台前,一个虽然有大把的ANTI,但也有很多真心喜欢她的歌迷。

小时酷评:电影只能当它是电影,现实中的代唱,也许永无出头之日。

影射:有,还是没有?

代表电影:《手机》、《爱在娱乐圈的日子》

关于影射,很多电影都乐此不疲,《如果・爱》里在周迅身边放一个长得酷似李亚鹏的跟班晃来晃去;《鼠胆龙威》里那个号称“从不用替身”的功夫明星,摆明了是在拿成龙开涮。但论到影响之大,当数《手机》与《爱在娱乐圈的日子》。

要说影射之狠,《手机》其实根本不够档次,但小刚哥做得实在太不够意思,人家崔永元前脚刚离开《实话实说》,你后脚就跟着开涮,还硬把小崔的离开往“桃色事件”上扯,不抑郁也得抑郁了;相比之下,《爱在娱乐圈的日子》影射之广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张曼玉与尔东升分手,被富商害得人财两空;钟镇涛被妻子章小蕙的大手大脚整得破产……,N多娱乐圈的秘闻悬案被一一提及,绝对是考验你八卦常识的试金石。

小时酷评:影射是一门艺术,讲究真真假假。

粉丝:理智,还是疯狂?

代表电影:《第601个电话》、《疯狂粉丝王》

作为娱乐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粉丝一直是被忽视的群体,即使在电影中出现,也不过是个喧闹的背景,作用和《灌篮高手》里那群高呼“流川枫,我爱你!”的女孩没什么两样。不过,这两部电影瞄准了这一群体。

像《第601个电话》里的笔笔这样理性的粉丝实在是难找,在本人工情一塌糊涂的情况下,还要完成把患白血病的胡歌写的歌送给因没有好歌唱而一心求死的张柏芝的伟大任务,实在是可歌可泣,相比之下,《疯狂粉丝王》里的阿Sa同学就显得疯狂太多了,她会在网上疯狂诋毁偶像的敌人,甚至还会送人黄,虽然有些漫画式搞笑,但联想一下现实中像杨丽娟之类的疯狂粉丝,你会发现,这种行为一点都不夸张。

小时酷评:追星当节制,莫效粉丝王。

励志:奋斗,还是沉沦?

励志:奋斗,还是沉沦?

代表电影:《喜剧之王》、《我要成名》

明星是怎样炼成的?成名背后有怎样的辛酸往事?这里有一男一女供大家参考:周星驰与霍思燕。《喜剧之王》便是一部无名演员苦苦挣扎的真实写照:被浇上汽油一遍遍烧、装死尸被人用铁锤痛殴,累死累活一整天,只为一个盒饭;《我要成名》里的霍思燕也好不到哪去:拍一个跌倒的镜头“咣咣”往地上硬摔,因为一句“香港女演员不需要演技,瘦就行”而疯狂减肥,甚至为博出位不得不一脱成名……

电影丑女大翻身范文第3篇

我欣喜地翻开书,迎接我的是美丽的少女爱丝美拉达和她那只欢蹦乱跳的小羊,以及他们在一起的一个个欢快的场面。接着出现在我面前的,是那高大古老而神圣庄严的圣母院。

啊,那个敲钟人,那个卡西莫多,相貌多么丑陋,那是一种我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的丑陋,我的心中不禁笼上了一层厌恶感。

随着故事的发展,场景不再明快了,更多的是那圣母院的阴郁,我的心为少女爱丝美拉达的困境一次次紧缩,紧缩,直到缩出一身冷汗。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困境的旋涡中,在这困境笼罩在爱丝美拉达头顶的时候,拯救少女的不是上帝,不是达官贵人,不是 “救美”的英雄,也不是少女梦中那英俊潇洒的白马王子,而是那个丑陋的卡西莫多。那救助的场面一次次从我眼前闪过,那披散的乱发,那强健的胸膛,还有那只闪着自豪光芒的独眼,在我的心中一次次放大,放大,直到占据了我的整个心灵……

自豪,是的,多么值得自豪啊!我终于看到了一位相貌丑陋的人身上最美的东西:在教皇的黑暗统治下,在虚伪卑鄙的副教主、轻佻放荡的弓箭队长中间,竟然有一个如此朴实而又震撼人心的形象!这个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使我懂得了美的真正含义,这是一种经过重重磨难而迸发出来的人性美,这是一种凝结着善良与勇敢的心灵美!为了正义,卡西莫多毅然放弃了他一直信奉如神的副教主,这是一种反抗,一种对当时残暴统治的反抗!

我反复回味着那豪壮的场面,我要把卡西莫多的美永远刻在脑海中,以填补我对美的肤浅认识。■

笑笑留言:

电影丑女大翻身范文第4篇

一个叫贝蒂的牙套女,如今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女性征服者,在14年之内,横扫了拉美、美国、欧洲、日本,然后杀到中国来,登上湖南卫视的黄金时段,变成全国收视冠军。

又是一部没有明星却很励志的电视剧,去年火的是《士兵突击》,今年,是《丑女无敌》。

在中国,丑女贝蒂有了一个很本土化也很雷人的名字:林无敌。尽管被许多美剧拥趸者指责是“山寨剧”,林无敌仍然人气奇高,一些看过美剧版《丑女贝蒂》的观众,也成了林无敌的粉丝。

有的人边看边骂,却又边看边笑,“明知剧有雷,偏向霹雳行”。林无敌在网络上的批评声中,一路飙升成全国第一,收视率最后的数字是9.3%。

林无敌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个最有同情心的国家,她赶上了一个最渴望丑女的时代。

丑女东嫁

引进电视剧《丑女贝蒂》的计划,是从陈烁(响巢国际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文学策划)在网上看见一条新闻开始的。2007年是中国和墨西哥建交35周年,双方举行了许多的交流活动。其中包括墨西哥版《丑女贝蒂》的主演来中国。陈烁建议公司应该拿下这个剧。

对许多30岁以上的人来说,墨西哥电视剧给他们留下了难忘深刻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曾经引进了一批墨西哥电视剧,比如《卞卡》和《诽谤》,浓厚的异域风情、曲折冗长的剧情,再加上外形靓丽的男女主角,一下把当时的中国观众吸引住了。墨西哥剧动辄上百集,在那个娱乐贫瘠的时代陪伴了很多人的业余生活。

墨西哥版的《丑女贝蒂》是最赚钱的一版丑女,最终拍了超过580集。墨西哥人把大量的广告植入到这个大肥皂剧里,让此剧赚了很多钱,而这一模式,后来也直接应用到中国版《丑女无敌》中。

最终响巢总经理刘文武决定从墨西哥televisa电视台拿下了《丑女贝蒂》的改编权。但具体怎么改,大家却意见不一。这个传媒公司里大多数人都看美剧,美剧爱好者们认为应该直接搬用美剧那种紧凑的结构。但陈烁却认为“墨西哥和中国的情况更接近,他们的贫富分化很厉害,各阶层的矛盾更尖锐,剧中好几个秘书都是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而美剧则必须有阴谋和悬念,因为美剧一周播一集,剧情要安排得很紧张很抓人。”

刘文武最终决定用墨西哥剧的模式做改编,开始找人翻译和改编剧本,同时寻找导演。其他电视台也在策划拍类似于《丑女贝蒂》的故事,此时他们买下的改编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湖南卫视和响巢国际给竞争对手发函,告诉对方:“我们是付钱的,你们别做了。”

“网上说我们是山寨剧,有改编权就不是山寨,我始终认为公司花这笔钱(购买改编权)非常值得,这和获利相比是一个很小的数目。”陈烁说。

在改编剧本的同时,刘文武也在寻找导演人选,2008年1月,他找到了张峰。

男性化的女人戏

刘文武选中张峰担任《丑女无敌》导演的时候,许多人都捏了一把汗。

张峰有一张轮廓分明的脸,长发微微有些花白,今年37岁。

当年张峰在中国戏曲学院学的是花脸。现在却要导一部女人戏。其实如果细看《丑女无敌》,可以找到张峰在剧中留下的京剧痕迹,第一集里,家明批评模特们愁眉苦脸的像王宝钏似的,而在有些场景的配乐里,有京剧的锣鼓家伙,“框框框切……”

张峰的导演生涯是从动作片开始的,之前的作品包括《血色誓言》、《黑白人生》、《云雀行动》、《铁甲英豪》,最喜欢的前辈导演是吴宇森。张峰梦想拍一部《英雄本色》、《断箭》、《变脸》那样的戏。在那种戏里,男主角穿着满是弹洞的风衣开枪扫射,为了义气和友情,把大反派们打得个个中枪,满地翻滚。

然而现实却是:他导演了《丑女无敌》,剧中的男性角色是富家公子、好色男和娘娘腔……

在《丑女无敌》热播的那些天,张峰经常接到朋友的电话:“你怎么拍了这么个戏啊!”

刘文武的评价是:“这个年轻导演,拍摄的手段前卫大胆,拍出来的画面很美。”

湖南卫视在这部电视剧上投资巨大,一个曾经公布的数字是1.5亿元。刘文武敢用一个非大腕儿的导演,这个导演必须回报以加倍的努力。

张峰刚开始有点迟疑,丑女已经在许多国家大获成功,也许导不出什么新意来,而中国许多人已经看过美版的《丑女贝蒂》,他要对付的,是这些曾经沧海的苛刻观众。但最终张峰答应了。“我建议,千万别拍成墨西哥肥皂剧,看过那种戏的人都知道,剧情简单,台词很多,非常拖沓冗长,我们一定要拍成情节剧。”

她叫林无敌

“还叫贝蒂吧,或者在前面扩加一个姓?”

“中国化一点吧,叫张迪、王迪、李迪、朱迪,朱迪福斯特……”

“起个常见点的名字,比如淑芬、翠花、慧芳……贝蒂就是西方国家的常见名字。”

在编剧们的头脑风暴会上曾有过这样的一个争论,女主角叫什么名字。最后不知道是谁想出一个名字:“无敌,就叫无敌!”这个名字通过了。

张峰拿到的《丑女无敌》是已经经过编剧改编的版本,但他仍然不够满意。“墨西哥剧本改编过来的剧本情节还是很拖沓,节奏缓慢,我和编剧又进行了重加工,几个主要人物的设计上都有了变化。”

在张峰看来,墨西哥的贝蒂是一个有点粗俗的女人,打嗝、放屁、斜眼、出洋相,进办公室的时候啪地摔一个屁股墩儿。墨西哥的观众看着觉得很有趣。“墨西哥剧的故事情节比较少,更多的时候是大家在斗嘴,台词特别多。我看了就对他们说,不能这样设计无敌。”

张峰认为无敌不弱智、不浅薄,她是不会穿衣服,但她很努力。她更多地表现出了一种谦逊,墨西哥的贝蒂在赢了别人之后还伶牙俐齿,无敌不会,她做人很谦卑,但是职场上许多人是以一种非常西化的原则在生存,这就有了一种文化冲突的元素在里面。“同样我加强了费德南和李安瑞的冲突,让费德南更紧张,而不像墨版的这个角色那样纯帅又纯傻。费德南如果不能胜任老总这个职位就要下台。他就一下子从一个富家公子感到了责任和危机感。”

同时,张峰让裴娜变得更傻了。“在其他版本里,裴娜是很性感的一个波霸角色,我保留这个标签之外,还要让她更弱智化:她已经28岁了,但是还像一个小孩子似的。这个角色也有人喜欢,有些小孩子喜欢看她出场闹笑话。15-20集之后,大家就明白她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裴娜的背景来历观众们了解不多,张峰说“她在美国呆过6个星期,说是留学过,她有房有车,但是没钱交电费。她马上就要青春不再,却还希望能够用姿色来获得上升空间。这都是她傻的地方。至于她28岁以前是怎么活的,房和车是怎么挣到的,观众就能猜出来了。”

演员们对自己的角色也有看法,曾经有男

演员抗议说:“为什么这里面的男人都是又色又笨,而女孩子都是伶牙俐齿、愤世嫉俗,玩弄我们于股掌之上?”

陈烁很耐心地又很简洁地回答:“因为原剧本是一个拉美老太太写的,你们如果出现在墨西哥的剧本里,比现在还要蠢得多。”

把全部观众拖下水

张峰努力把各个年龄段的观众拉进这个故事当中。不仅让这部电视剧带有卡通、动漫和童话的色彩,还尽量让当今社会的各个阶层出现在剧中。比如费德南和李安瑞是“富二代”;林无敌是女白领;总是带点鬼气、喜欢漂移的小艾是“90后”,而且是那种喜欢玩点神秘主义的90后。

“许多五六十岁的中老年观众喜欢这个剧,他们是在鉴赏这些青年人,想象着自己的孩子在职场上什么样,他们努力不努力,受没受委屈。最多的人看到的还是一种职场上的努力。一个不成功的人如何逐步走向成功。”

张峰听见的对这部剧最多的评价是“女版许三多”。“不过我还没跟康洪雷(《士兵突击》导演)聊过这个戏,回头我送套碟给他。”

郭德纲在相声《我要上春晚》里,描述过一个丑人怎么让绝望的人恢复信心:“一个死刑犯,四个武警拿枪看着他,整个人蹲在那,人都颓废了……我从那一过,突然,他看见希望了!”――“林无敌”的走红,也有这样的意义。美国经济学家马布里曾经提出一个“裙摆理论”:他研究了女装裙子的长短和道琼斯指数的相关性,发现股市越好,经济越景气,女人的裙子越短,而当经济形势不佳的时候,女性则穿起长裙来。

丑女剧也是如此,2001年是香港金融危机后冷清的一年,刘德华、郑秀文演了电影《瘦身男女》,2006年~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阴影出现,墨西哥也开始不景气,《丑女贝蒂》就在两国热播。当人们需要鼓励、心情压抑,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丑女剧往往异军突起,给人们打气。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则认为,《丑女无敌》舒解了年轻人初入社会的焦虑感。“它很有励志意义,它能告诉观众这样一个道理――丑女有奔头,你也有奔头!”

被“虐待”的新人

李欣汝是个新人,其他演员也都是。

花20天修改剧本的同时,张峰也在选择演员和观摩墨西哥、美国版的《丑女贝蒂》。”把一起讨论剧本的同事送走,已经深夜了。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看那些碟,有的部分要看好几遍。”

选角色的过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前期已经进行了非常高调的宣传,剧组在网上海选演员。“网上选的演员我都见了,”张峰说“可惜都不靠谱。有的外表还过得去,但是一试戏就不行,眼睛往哪儿看的都有,有的倒是还看着有点功底,但是形象平平。我们要打造自己的星,对配角也要很挑剔。”

“来了一个小伙子试费德南,我看了看,决定让他演陈家明。”张峰说。这位就是后来扮演了陈家明的王凯。

“你要扮演的是一个女性化的角色,民间又叫娘娘腔、二尾子……”张峰说。

“导演,我像这样的人吗?”王凯悲愤交加。

“不像,你就是……试一下。”张峰下令。

王凯完成得很好,尤其第一集,开始都是用别人的惊讶来衬托无敌的丑,最后无敌闯进摄影棚,撞到完美主义的陈家明,从这个时尚乃至于女性化的男人眼中,第一次出现无敌的尊容,造成了巨大的反差。

张峰说:“你演的是一个很挑剔、很女性化的时尚导演,但是很干净,一点也不脏,一点也不猥琐。别人没有这种感觉。”

裴娜的扮演者毛俊杰,被张峰直接忽略过。毛俊杰来面试,张峰根本没有让她试戏,因为她“像一个假小子”,第二次毛俊杰又来,张峰答应让她试了一下,换上裴娜的那套衣服一看,张峰觉得:好,行了。

“无敌”李欣汝是一个美女,从来没有过丑女的生活经历,她的专业是舞蹈,没有戏剧表演的经验。剧组请了一位中央戏剧学院的老教授给她突击补习。

“开机一个月之内都是要随时换人的,只要发现你不能胜任,随时就换掉。在给李欣汝补习15天左右的时候,我问老师,李欣汝怎么样。教授说:‘她非常努力。’我才放心了点。”张峰开始把李欣汝送去完成作业。

第一次是送到菜市场看卖菜的中年妇女,回来模仿那股乡土劲儿。第二次是去跟着民工挤火车。第三次是在一个公司呆一天,观察一个相貌平平的、很普通的小白领在做什么。

尽管如此,这个曾经因为跟着同学一起出国巡演,而受温总理表扬过的美女能否胜任丑女,仍然是大家担心的一个问题。

“她是很漂亮,尽管不敢说是天下第一,但是倒持倒持还是很好看的。”张峰说,“拍出来,皮肤太好,我就让化妆给她把颜色加深一点。”

张峰这样启发李欣汝:“长得丑不是无敌的错,无敌是这部戏里最立体的人物,我们交代她的家庭,交代她的朝气,她渴望自己的父母过上好日子,她对费德南是一种小孩子一般的傻傻的爱,我喜欢你,就要对你好,就要对这个公司忠诚。”

有人评价说:这个无敌不是丑,而是邋遢。

张峰为无敌抱不平:“我只能说,湖南的天气太热了。”

“概念公司”是在摄影棚里搭出来的,和情景喜剧的三扇墙不同,概念公司是一个四面墙还有房顶的布景,因为经常有甲出门遇到乙的镜头,必须接近实景。头上有无数的灯光烤着,三伏天的长沙热浪滚滚,最强悍的空调装在这里也是势单力薄。白天根本无法开工,大家只能等到夜间才能工作。

“我让李欣汝增肥,她吃胖了26斤,猛然增重之后,她出汗最多,加上还有假的辫子,拍一个镜头就要补一次妆。”

李欣汝在参加一个网站的娱乐节目时曾经上街去拦住普通市民,问人家能不能认出自己是无敌,结果观众吃惊地喊:“不会吧,觉得戏里你好胖。”李欣汝很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有垫棉花……”

“没给她垫棉花。”张峰说,“就是逼她吃胖的。那会她130多斤,都跟我一样重了。”

“我能体会她的压力,她不是一个人,全世界的贝蒂都在看着她。”

投资方担心收不回成本,有时候会在一些问题上和导演发生分歧。张峰经常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告诉自己:“如果收视率拿不了第一,我就完了。”

“那些日子刘文武先生替我扛了很多很多,感谢他的信任。”张峰说。

第二季

在《丑女无敌》第一季播出完毕的第二天,10月21日下午,响巢国际在北京四季青附近的一家饭店里举行庆功会。导演张峰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和一起奋斗了半年多的那支队伍一起好好喝一次酒了。

第二季马上要开拍,将会采用原班人马。响巢将会请许多策划广告的专家给编剧队伍上课,解决第一季里软广告让观众不舒服的问题一“以后的植入会更加有创意,让观众看得更轻松。我们鼓励观众给我们提建议,比如您觉得这个广告这样加在电视剧里很生硬,您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希望观众提建议。”陈烁说。

电影丑女大翻身范文第5篇

民国时代的电影人,许多是依然怀抱儒家传统的知识分子,忠诚善良有余,但对人性缺乏洞见,艺术修养不出中国传统戏剧,忠奸分明,黑白对立,一则由于传统文化之局限,一则出于政治刑势、战争危机的胁迫,从来缺乏充沛坚实的创作基础,而鲍无可能像好幕坞那样蓬勃兴盛。

今天的中国电影只有《让子弹飞》之类“奇片”一枝独秀,据闻已有美国电影公司有意翻拍,但原作的奇趣效果,移植美国,必定大打折扣,这是羡国人的盲点。这是不可能的。譬如小六子无端端玩一副留声机,在听莫扎特的单簧管奏鸣曲626号。儿子问:这是什么呀?爸爸答:这是穆札。然后看了看天空:他离我们很远。莫扎特这首单簧管,看编号,就知道写在死前不久,天国境界,神仙情操,已经不是人间的作品。

还有一段话,是对有志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家长的指引。张麻子告诉小六子离开他身处的这个酱缸,去东洋、西洋、南洋留学都可以。傻B儿子问:那么北洋呢?爸爸就骂:北洋不就在北方吗?有什么好去?东南西北,除了北面,还有其它三个方位,要学的多着呢。

《让子弹飞》最好是与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合在一起看。张艺谋的《三抢》如果是一则寓言的话,寓意就是“空无”:无情无义,彻底放弃。但姜文的《让子弹飞》与《三枪》恰好是一个对比。

即使只从题目来讲,《让子弹飞》与《三枪》也巧妙地连成了呼应,张艺谋的“三枪”,每一枪都是空发,姜文的“子弹”却是有方向的。《三枪》的故事局限在黄土高原,所刻画的人物,如果有代表性的话,也只能代表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群对时代的命运完全麻木的人。相反,《让子弹飞》的故事,完全打破南北地域之隔,呼应时代对命运带来强烈的冲击,不愿坐以待毙,就要敢作敢为。

《让子弹飞》宣传为动作片。动作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冒起的电影类型,此前只有西部片与黑色犯罪片,必须待电影技术日益精致,才能写下一条枪战、飞车、爆炸的动作片方程式。唯有香港武侠片在好莱坞的霸局中曾杀出一条血路。直至被“全盘收归”为止。但《让子弹飞》的动作设计,是以好莱坞西部片的骑马、枪战、爆炸包装其外,而中国武侠的精神在内:飞檐走壁、潜行无踪,隐姓埋名,是一个中西文化杂交的品种。

华洋交杂,在中国历史上,必然是一件好事,香港就是最好的例子。电影的某些场景,譬如财主的碉楼、县衙的建筑,也与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常见的“半殖民地风格”很相似,问题是往往形具神缺,譬如虽有议事堂,但完全没有议事精神,依然是暗元天日,活活把人逼死的一言堂。徒具外形,神髓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