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文学常识

电影文学常识范文精选

电影文学常识

电影文学常识范文第1篇

我校的外国文学教学目标是严格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的。学校对外国文学专业课给予充分的重视,设立专门的外国文学教研室,由学院的骨干教师形成老中青的外国文学梯队成员担任教学任务。学院实施的是国家教育部的培养教学目标,教师是地方院校的师资水平。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改革中既有大胆改革的创新胆量,但同时也受到自身师资水平等方面的限制。

二、外国文学教学模式现状

从我校教师师资学缘结构来看,多数教师来自国内重点院校。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延续了教师自己读硕、读博期间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教师对于某一个思潮、某一个时期、某一个作家作品进行讲解和赏析;课下给学生们提供阅读书目以及文学作业等等。一般情况下,外国文学的教学实践为每周2-4学时,那么即使按照“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等课程设计,学生们对于这门学科的整体把握,基本上就是按照教师课堂重点来了解和学习。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而忽略了师生之间学习的互动性;不能培养学生在外国文学学习中的灵活性、创造性、专业性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与分享能力。笔者在长期的外国文学教学中体会到,传统的单向知识授课的教学模式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承性和知识的积累,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缺少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源自传统的知识观。从柏拉图开始,包括康德在内的西方传统知识论把知识界定为:知识是经过确证的真实信念(justifiedtruebelief),其特征是以命题的方式陈述的,即认为知识本身并不包含问题,并且解决完问题之后获得的知识可以脱离问题而存在。依据这种观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已经确认的知识(问题的答案)传递给学生,教学于是就成了一种知识的积累。对这种传统知识论做出最深刻批判的代表人物要数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R.Popper,1902-1994)。作为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各种观点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承认,尤其是他的证伪主义理论,其向传统实证主义理论的挑战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体系之间的更替和发展,深含于其中的思维方法革命已经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波普尔提出了知识是一种猜想或者假设,而知识的增长是借助于猜想(conjecture)与反驳(refutation),其模式可表示为:P1-TS-EE-P2。在波普尔看来,科学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面临着问题P1,人们首先提出假说,作为对此问题的常识性解决,即TS(tentativesolution);然后再对这一假设进行严格的检验,即通过证伪(falsification)消除错误,即EE(errorelimination),进而产生新的问题P2。如此反复,问题愈来愈深入、广泛,对问题做常识性解决的理论确认度和逼真度也愈来愈高(Popper,1972:119)。依据波普尔的理论,提出问题是获得知识的关键,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者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从而意味着知识的更新和进步。波普尔的知识增长理论对外国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依据这一理论,学生无疑应该是文学教学的中心。依据这一理论,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Organizer)、引导者(facilitater)和顾问(adviser),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和针对性,同时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他们自己解决不了或者感觉有困难的问题。而学生才是外国文学教学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而形成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四、“1+2+3+4”文学教学及考核模式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模式中,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外语教学多年实践经验,在综合考虑学生接受和掌握能力的基础上,设计了“1+2+3+4”的教学及考核模式供大家参考。这个模式的具体意义是将满分为百分制评估体系引入课堂教学的指导和监督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都了如指掌,通过对比和考核,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同时也用适当的规范引导他们进入艺术的殿堂。“1+2+3+4”的教学及考核模式的内容是:1即10分的考勤分;2即20分的外国文学赏析分;3即外国文学课程陈述分数(30分);4即学期结束的试卷考试分(40分)。下面将一一陈述。

1“.1=10分”考勤板块

此板块是学生学习基础部分,侧重的中心是学生考勤。教师在此部分承担监督者的责任,每节课都认真考勤。除了按照正常的学生纪律规范要求的、缺课多少取消考试资格等相关规定外,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10分是送给他们的。只要他们整个学期表现良好就不扣分数,即使因为个别情况比如感冒生病请假,也不会轻易从这十分中扣除。但是如果在后面模块的相关作业表现不配合或配合不认真,根据相关情况,这10分会和相应的模块同时扣分。经过笔者三年的实践探索,这样的考勤10分,越是说送给他们的,他们越是觉得这10分属于自己的,反而不会出现请假旷课现象。

2“.2=20分”视听板块

此板块是学生课外趣味扩展部分,侧重的中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进入外国文学艺术赏析的境界。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成熟的配套方案——在每周三晚上播放三个外国文学经典文学的电影,每周二贴出影片的公告和简介,每部电影之间休息十至二十分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看的电影。监测方式为,由三名学生会干部负责多媒体教室的开放、电影的放映以及观影学生的考勤盖章;看完电影的同学,根据电影情节写出影片最吸引自己的赏析影评,交给教师评阅。此部分作业分为A、B、C、D档次,相应的影评为20篇、17篇、15篇、12篇。学期结束由影评作业和学生会干部出具的登记情况按照相关档次打分。经过三年的摸索实践,此部分对于学生的影响效果非常好。很多学生在写影评的时候,参考学术期刊,往往能写出一篇简单的学术论文。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写作和科研以及文学解读,都很有帮助。为了配合此部分视听效果,笔者将主要的外国文学作品录音带、录像带以及现在的电影版本,由专业人员转换成MP3格式,借助学校的调频台在每周六周日全天播放,并开放网络留言平台。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选择播放的影片,对学生听说能力培养提供课外辅助教学。

3“.3=30分”课堂陈述板块

此板块是学生课堂陈述部分,也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在学期开学详细向学生讲解“1+2+3+4”文学教学模式。其中第三部分是学生自己掌握知识、展现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为自己创造优秀成绩的过程。教师会在上一节课中,提出下一节课程的主要内容、代表作者和代表作品。让学期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学习小组同学注意搜集自己小组课堂陈述的资料,并做出精美细致的课件;全班尽可能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十分钟陈述时间,每次代表小组做陈述的同学不能相同,教师做点评和自己课堂教学内容讲解;各组之间不要讲雷同的内容,尽可能全面客观,为同学们开阔视野做好工作。此部分得分的最大特点同一组的是全组成员得分一致,不管是讲演的同学,还是课下准备资料的同学,分数都一样。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对自己的小组认真负责,他们团体合作能力也大大增强,齐心合力为自己小组争取最好的成绩。为了在课堂评分不会打击到学生们的热情,讲评分标准定为三个级别:A+,A,A-。这样上台演讲的同学不至于压力过大,不会出现担心自己表现不足而影响全组成绩的情况。学期结束,根据评分确定30分的级别。

4“.4=40分”论文板块

此部分是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训练,特别用在外国文学课程按照教学大纲作为考查课阶段。满分百分的最后四十分,是用来评价学生科研能力水平的。根据本学期学习掌握的内容,写出规范的中文学术论文,字数在3000~5000字左右。学生可以借鉴别人已经公开发表的学术刊物内容,但是必须有自己独到的思路、见解和表达。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教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外国文学作品做出不同角度的解读和比较分析,从学术基础的角度上,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科研能力。此项部分用中文写论文的好处就是不会迫使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大量抄袭,自如的中文表达能力可以解放学生们的英语束缚,给他们创新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此部分也可采用英语测试,即课堂随堂测试,用英文做论述题的解答。这个考核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展示学期的外国文学语言能力、艺术欣赏能力以及学术科研能力。因此,这个方法在前面“1+2+3”的基础上,可以运用到研究生教学和考核模式上,在规定实践内,要求研究生同学对相关问题做出英文陈述。需要指出的是,在“1+2+3+4”文学教学及考核模式中,看起来分块分项进行,对于科研任务的教师,似乎是一件巨大的工作量。实际上,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作为整体规划的设计者与实施者,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将所有涉及板块设计成细化的表格,并向学生展示里面的相关内容和记录方式。为此,笔者设计的有课堂考勤表、学生课外影评作业记录表、学生课堂陈述阶段性评价表以及学生科研论文评价表。每一项指标体系都严格划分,分项记录,这样教师的任务只要把整体规划表述清楚,并将学生带上路即可。剩下的工作,就是监督、纠错以及记录。对于这样的有理有据的评判方式,学生都能看见自己的差距以及别人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对于最终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心中有数。

电影文学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生;人物;环境;生活Transfersthestudentemotiontostimulatethestudenttostudythelanguageinterest

【Abstract】Intheteachingpractice,utilizesbythesentimentfervor,theemotioncommunicationmethod,letsthestudentbringownlifefeelingtoinquireinto,

tocomprehendthetextonowninitiative,causesthetexttheemotionfactorandstudent'slifefeelinglinksup,hitsthethoughtthespark.

【Keywords】Student;Character;Environment;Life中学现代文课堂教学如何从新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扩展性思维,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以情激情,情感沟通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中学语文课多是文学篇章,而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注入了作者的感情;而中学生也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当作品中的某种生活和学生的某种生活相似或相通时,教师恰当一点拨,就会产生情感对流,形成畅所欲言的态势。我是从下面几点着手进行的。

1抓住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内外联想,激发情感文学是再现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艺术表现,散文中的人物更带有原型的明显痕迹。教学中教师利用艺术真实引发学生联想生活真实,再回头品味艺术真实,从而增强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学生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起来。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表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父亲的行动来刻画形象。我教这一课,就让学生带着对自己父亲真切感、亲昵感去体会父爱。我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文中哪些事情最能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父爱往往用行动而不用语言,作为子女的一般不易感受的到。我接着引导,你们感受到过深沉的父爱吗?比如送你们上学,半夜送你们上医院等等?这一问,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了,纷纷谈论起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爱自己,不怕累不怕苦等。我再问,那么你对自己的父亲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又踊跃发言。然后我顺势转入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在文中对父亲的感情是什么。

电影文学常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画;影视;场景;色彩

1主观色彩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主观色彩意识,属于自我认知方面的范畴,跟“客观”相对应。它依据对实际景物的反复观察体验,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感觉。倘若我们改变以往的观察方法,以我们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色彩的自然属性,将会发现色彩具有变幻莫测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将色彩的客观属性、变成自己的主观色彩呈现在动画场景设计之中。当主观色彩在你的思维中逐步升级,动画场景设计将不属于肉眼观察的客观物体。而是设计师经营的色彩王国。不然,设计师就成了摄影机和照像机。因为有了主观意识的发挥和存在,才会使许多设计师同画一个景物时色彩的感觉截然不同。设计师通过反复观察自然景物形成主观意识。进而又通过主观意识对自然景观予以调整改造,这是存在决定意识又由意识反作用于存在的具体体现。

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意识的形成,应通过观察训练和写生训练进行培养。从生理上讲,人眼的视网膜吸收可见光,视神经把视觉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产生了物体的光色反映。在户外,有时客观条件不能满足画面的需要,这时主观色彩意识就会大放异彩,它运用创作人在大脑中掌握的色彩常识及生活阅历的积累,重构画面的合理性和完美性,将景物色彩进行重组和甄选,促成写生画面的尽善尽美。对色调及光源和暗面进行合理调整,使其主题突出,画面整体而有生气,形成画面的视觉趣味中心,达到传递美感享受的艺术效果。学习者自我训练敏锐的辨析复杂景物能力,以及用冷暖色彩的处理方法调整色彩的能力训练,以达到主观意识的养成。崇山峻岭、白浪与沙滩,江河湖海、绿树青草、田园风光、都市民风、作为动画场景设计艺术,无论是写生或是创作,它与摄影最大的区别,画家的眼睛独具一种比照相机镜头更丰富的艺术功能,这就必然地体现了设计者的主观色彩意念因素。

总之,在各种光照环境下,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及景物,体验解读光照和色彩神奇的变幻规律,形成动画场景设计色彩表现的主观色彩意识。要意识到自然景观的形与色是不可能原封照样搬上画面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主观色彩意识去取舍。

在整个训练中应注意并克服色彩纯度太低所造成的灰画面,和过纯而造成的色彩过生,颜色跳跃,面画太花等弊端。要求对客观对象完全理解和正确判断,用主观色彩意识去大胆实践。需要强调的是,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共变化规律至关重要,它能使我们在完成每一幅动画场景设计时得心应手、酣畅淋漓,有了这方面的基本功,就能表现出动画场景的空间、质感,使欣赏者的视线停留在优美的画面上,感受空气的流动。

2色彩运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局部色彩与整体色彩关系的对立

一部音乐作品要有它的节奏和主旋律,一幅美术作品在色彩上要有色彩基调,这些旋律与基调是表达作品的主题,体现作者创造意念的重要因素。这种叫作旋律和基调的东西,赋予作者创造意念的重要因素。同样,一部电影作品,也要有它的色彩基调(现在,中外一些电影导演喜欢拍摄黑白影片,黑白,也是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也是电影色彩语言的组成部分。)纵观中外优秀影片,对色彩基调的整体把握,是一部影片风格与类型,时代感与品格形成的基本前提。影片色调的整体关系,一是指它的统一,使一部影片有协调统一的色彩基调。二是讲它的对比,在对比中形成影片的色彩基调。三是电影色彩的整体运动,在运动中构成既对比又统一的整体色彩关系。中国电影色彩整体与局部关系的问题,还表现在创作镜头画面色彩的变化对某一个场景空间色彩,某一个镜头画面色彩的关心,而忽视了场景和场景之间、道具服装同场景之间、画面和画面之间的整体色彩运动关系。没有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场景空间的疏与密、画面运动的实与虚等变化所形成的统一与对比,达到影片整体的色彩关系。中国电影的问题当然是多方面的,色彩实其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之一。我们应从电影色彩的各个方面诸如空间环境色彩的语言的角度处理这些具体的色彩问题。使这些局部构成电影色彩的整体关系,而不是孤立、琐碎的某一种什么东西。

人物造型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关系的孤立:人物与环境是电影造型的最基本内容,是构成故事影片的基本单元。因此,人物造型的色彩与环境色彩的关系,在人物一出现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空间环境色彩的关系上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因为我们的编导们太注重情节、故事的是否合理,而往往忽视银幕色彩所形成的视觉、空间构成关系的有机理性。没有通过人物服装、化妆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关系,明确地表现出在他所构建的银幕空间关系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微妙关系。

色彩与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无缘:色彩是体现人的内心情感、心理、情绪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在显现,反过来,现实世界的色彩对人的内心情感、心理和情绪也有着潜在、微妙的影像。当代中国电影则过多地停留在表现事件、故事、表演、时间的报告文学式表层线索上,而较少地去表现人、精神、空间的情感的时侯,不知道现实色彩(光色、形色)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过于激动的肢体语言来强化气氛,是事倍而功半的。只用运用好主观色彩才能使我们所做的场景设计发挥得更好,更精。

电影文学常识范文第4篇

情感主义是指有关文艺必须表现人对现实的真实主体态度的知识假定,它相信文艺中的情感应是真实的。以真实地再现现实为旨归的现实主义作品自不必说了,即使是浪漫主义式虚构作品也应能借助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人想起现实中应当如此的真实情感。面对“”时期文学理论的过度政治化弊端,文论界学者们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鼓荡起异乎寻常的情感主义风暴:从马克思的“一切属人的感觉与特性的彻底解放”这一思想的角度,上溯康德的主体性理论,在感性与理性统一的理论框架中把情感或审美情感推向文艺表现的最高层面。不再是政治(思想)而是审美情感(体验)从此成为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的一个中心问题。有关“主体性”和“向内转”等争论也从不同方面凸显了情感主义的这种中心地位。可以说,情感主义是对于泛政治主义的一种剧烈反弹,为“新时期”以来文艺创作的开展及阐释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知识型,其标志性作品当有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古船》等,影片《青春祭》、《巴山夜雨》、《良家妇女》、《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野山》等。

这种情感主义从1980年代中后期起遭遇一连串震荡。从外来影响来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以奇幻情感取代真实情感,“接受美学”以读者自主理解取代对于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杰姆逊等关于情感已经被商品化的后现代主义阐释等,为善于模仿西方的中国人提供了情感主义链条在西方早已脱链的范例。这种外来影响与更根本的内在冲突交织起来:伴随着“寻根文学”热潮的是追寻中国古典文化根基及民族精神的强烈冲动,这种寻根冲动倾向于把个体非理性本能、民族原始巫术根基及边缘奇幻与神秘力量等潜藏的文艺动力源发掘出来。这种包含多重复杂力量的文艺动力源对于已有的简单而朴素的情感主义传统,势必形成剧烈摇撼。文学中除“寻根文学”追求原始的奇幻与神秘情感外,一批“后朦胧”诗人把情感从高雅层面推向日常生活(如于坚和伊沙等);马原、苏童、余华、莫言、刘恪等“先锋小说”作者则借助魔幻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外来感召,在新的“间离语言”中重新书写已经变得隔膜的情感;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等的“新写实小说”让原本炽热的情感在日常生活琐事的磨蚀中冷却到几乎零度。显然,“主体性”和“向内转”等情感主义思潮竞相激荡的结果,是意料不到地迫使原本统一的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情感主义走向破裂:原始主义、日常主义、先锋主义、后现代主义分别成为上述文学新潮的基本情感呈现模式。

从王朔的辉煌一时的小说写作中,可以见出情感主义的破裂点和后情感主义的生长点之间的交汇。从《空中小姐》(1984)开始到随后的《浮出海面》(1985)、《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6)、《永失我爱》(1989)等,可以见出情感主义原理继续控制的痕迹。但正是在此期间,一种新的情感方式已经在旧的情感主义园地上生长了。从《橡皮人》(1986)开始,主要以《顽主》、《一点正经也没有》(1989)、《你不是一个俗人》(1992)及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1991,与人合作)等为标志,王朔的写作在80年代后期出现重要转折——凭借独特的“调侃”拉开了中国当代后情感主义潮流的闸门。尽管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1992)体现回归情感主义的某些迹象,但就在文坛产生的主导性影响而言,在调侃中生成的后情感主义毕竟已成为王朔小说的鲜明特征。后情感,在王朔这里正是可以替代的情感。如《顽主》所示,连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都已成为职业公司的日常商务活动从而可随意替代时,情感的真实性或本真性就被彻底消解了,转化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话语虚拟,甚至是由商界操纵的商务过程了。这种自觉地替代、虚拟或操纵的情感,显然正是情感主义破裂后兴起的一种新型情感即后情感。根据《顽主》改编的同名影片于1988年上映,宣告这种新兴的后情感主义进入电影。而受王朔精神主导的电视连续剧《渴望》(1990)和《编辑部的故事》(1991),则报道了这种新的情感主义向核心媒体电视蔓延的讯息。两剧的出人意料的巨大轰动及其与新的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成功协调,宣告了如下事实:以轻松的游戏态度成批生产后情感主义美学的文化产业已经完成转型,并且随即确立其在媒体王国中的霸权。

但是,后情感主义的真正高潮出现在20世纪与21世纪相交的世纪转折时刻,即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1997)和张艺谋执导的《英雄》(2002)中。前者据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正是在这部直接诠释王朔精神、以当代都市生活为场景的冯氏影片里,那曾经在80年代与文化、历史、传统、沉思等紧密相连的本真情感,在“好梦一日游”活动中被替代、稀释或变形为后情感。这部低成本影片竟然以1000万元一举夺取国产片票房冠军,表明冯氏后情感主义美学在近年都市影片中赢得了最显著的成功。而在这方面张艺谋到底通过《英雄》证明了自己。围绕三男两女而发生的刺秦故事,颇有些类似于《甲方乙方》的三男一女模式及其后情感姿态,只是背景挪到了遥远的战国年代、“好梦一日游”变成了刺秦。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部影片里比包括冯小刚在内的其他任何中国导演都更卖力地标举和演绎视觉凸现性美学,体现了凭借中国视觉流及其后情感主义美学而一举征服国内外观众的勃勃雄心。结果,张艺谋不无道理地暂时赶上并越过冯小刚而成为后情感主义电影美学的新的成功者、当今后情感时代“天下第一剑”。可以说,《英雄》凭借其神奇的2亿5千万票房业绩而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醒目路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后情感主义美学被推演向一个几乎登峰造极的绝境,蓦然回首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早已悄然置身在后情感时代。

置身在后情感时代而叩探后情感主义,这本身就面临观察距离太近的问题,但话又不能不说,因为此时的言说也许可以抛砖引玉。随着后情感主义的强硬雄起,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情感家族势必因新成员的加入而形成新关联域。这一情感家族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大凡文艺作品都不得不表现人的情感,无论直接间接强弱浓淡。即便是后情感主义,归根到底也还是情感的一种呈现形态。只是它的出现造成情感家族的结构性转型与重组。具体看,这个广义情感家族内部应当有至少四名成员:情感主义、非情感主义、隐情感主义和后情感主义。情感主义是那种有关文艺必须表现主体本真情感的话语,其经典形态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非情感主义则是那种有关文艺只能通过语言而暗示情感的话语,其代表是崇尚语言的暗示效果的象征主义以及其他一些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隐情感主义则竭力让对象自己展现自己而主体毫不动情,形成冷眼旁观格局,其诠释者为新写实主义(如“新写实小说”)。如果说非情感主义中仍有主体角色、只是这主体被移置于语言系统中,那么,隐情感主义则力图把主体情感移出文本陈述之外、造成所谓无主体的客观“还原”效果(尽管这事实上无法做到)。后情感主义建立在一种新的美学信念基础上:文艺可以替代、虚拟、转让或出售情感。其代表是后现代主义及大众文化浪潮。情感主义诚然也主张想象或虚拟,但它毕竟认定这种想象或虚拟可以传达人的本真情感及人类现实的“本质”;而后情感主义则不相信本真情感及人类现实“本质”的存在,洞穿经典情感主义的人为假定实质,转而索性把情感话语碎片用作日常想象、虚拟、戏拟或反讽的原材料,并且成批生产这种替代或虚拟的情感。与非情感主义竭力“逃避”情感、隐情感主义尽量冻结情感不同,后情感主义热衷于成批生产虚拟性情感。在后情感时代,情感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只不过这种所谓情感已经成为情感的替代品而不能当真了。

后情感可以理解为一种替代、虚拟或构拟的情感。继《顽主》的三T公司之后,《甲方乙方》讲述姚远(葛优饰)、周北雁(刘蓓饰)、钱康(冯小刚饰)、梁子(何冰饰)四个自由职业者开办一项“好梦一日游”新业务,帮助消费者过一天“好梦成真”的瘾。这本身就意味着,情感在这里已经不同于以往的“真情实感”,而是一种情感替代品,是可以由商家操纵、虚拟及买卖的虚拟性情感即后情感了。试营业时立刻招来突发奇想的顾客:卖瓜的板儿爷想当一天巴顿将军(英达饰);厨子(李琦饰)因为生在和平年代一直梦想成为宁死不屈的义士,体会一天被捕、严刑拷打、英勇就义的滋味。这就把这三男一女忙得团团转:刚脱下美军伤兵服又换上清兵制服;时而是准备打仗的将领,时而变成讨巧卖乖的卫兵;白天开吉普背电台在坦克土路上颠簸,夜里驾驶老式吉姆车闯入民宅去抓人。由于没经验而闹出很多笑话,漏洞百出。这项“好梦一日游”业务逐渐走上正轨:先是通过“爱情梦”帮助失恋者恢复自信,接着借助“受气梦”教育大男子主义顾客,再利用大款想做“受苦梦”、明星想做“普通人”的梦幻对社会上某些群体展开嘲弄。上述事件所体现的“情感”都带有明显的后情感成分,而接下来在帮助顾客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这四个人从开心与好玩中渐渐重新投入并发现自己的“真情”。到最后,为帮助身患癌症的无房夫妇做一个“团圆梦”,他们竟将自己准备结婚的新房真情地贡献出来。于是,观众得以目睹情感如何起初以后情感面目出现、而后又再生为情感。在这个后情感时代,影片如果开初就来结尾那种真情感,观众不大愿意接受,因为他们已经不相信这种“骗人”的人为假定了;而正是在后情感调侃或戏拟语境中,正是在对经典情感主义加以戏拟之后,“劫后余生”的情感才轻易地被观众认可了。这表明,后情感并非不要情感,而是消解后再生的、被再度包装供观赏的情感;同时,后情感中并非没有情感,而是在虚拟的情感中再生的情感残片。冯小刚在精心打造当代市民后情感方面堪称行家里手,在电影界是比开创者王朔本人更到位、更有力和更具影响力的后情感主义诠释者。

作为一种虚拟的情感形态,后情感在当前有其适合的表现方式。在媒介上,可以开辟大量休闲与娱乐节目(如“欢乐大本营”、“开心词典”、“幸运52”)的电视无疑是它的核心媒介;可以双向聊天、在虚拟空间里游戏的因特网成为其咄咄逼人的新锐媒介。在语言上,一些文学作品以流畅的语言批量复制都市流行情感,广告和流行歌曲不断移置或打造传统情感主义的如诗语言或言情语言。在这里,经典情感被仿制和转化成消费对象。在艺术形象上,无个性的类型形象和没有原本而可以无限复制的类象很容易就让公众眼花缭乱。而在视点上,公众也似乎早已与过去情感主义时代习惯的深情“注视”告别,转而不停地“闪视”一幅幅快速移动的视觉碎片。

上面一直在使用的关键词“后情感”(postemotion)与“后情感主义”(postemotionalism),来自社会学者梅斯特罗维奇(StjepanC.Metrovic)的《后情感社会》(postemotionalsociety,1997)。在他看来,“当代西方社会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其中合成的和拟想的情感成为被自我、他者和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普遍地操作的基础。”他认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情感社会”。这种“后情感社会”的明显标志之一,是全社会已经和正在导向“一种新的束缚形式,在现时代走向精心制作的情感。”也就是说,人们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被文化产业普遍地操纵了,“不仅认知性内容被操纵了,而且情感也被文化产业操纵了,并且由此转换成为后情感。”(梅斯特罗维奇:《后情感社会》,伦敦:塞奇出版公司,1997,8页)。在后情感社会,后情感主义成了人们生活的一条基本原则。“后情感主义是一种情感操纵,是指情感被自我和他者操纵成为柔和的、机械性的、大量生产的然而又是压抑性的快适伦理(ethicofNiceness)。”(梅斯特罗维奇:《后情感社会》,伦敦:塞奇出版公司,1997,44页)。快适伦理这个词很有意思,它凸现出后情感社会的日常生活的伦理状况。它追求的不再是美、审美、本真、纯粹等情感主义时代的“伦理”,而是强调日常生活的快乐与舒适,即使是虚拟和包装的情感,只要快适就好。快适伦理堪称后情感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

电影文学常识范文第5篇

情感主义是指有关文艺必须表现人对现实的真实主体态度的知识假定,它相信文艺中的情感应是真实的。以真实地再现现实为旨归的现实主义作品自不必说了,即使是浪漫主义式虚构作品也应能借助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人想起现实中应当如此的真实情感。面对“”时期文学理论的过度政治化弊端,文论界学者们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鼓荡起异乎寻常的情感主义风暴:从马克思的“一切属人的感觉与特性的彻底解放”这一思想的角度,上溯康德的主体性理论,在感性与理性统一的理论框架中把情感或审美情感推向文艺表现的最高层面。不再是政治(思想)而是审美情感(体验)从此成为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的一个中心问题。有关“主体性”和“向内转”等争论也从不同方面凸显了情感主义的这种中心地位。可以说,情感主义是对于泛政治主义的一种剧烈反弹,为“新时期”以来文艺创作的开展及阐释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知识型,其标志性作品当有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古船》等,影片《青春祭》、《巴山夜雨》、《良家妇女》、《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野山》等。

这种情感主义从1980年代中后期起遭遇一连串震荡。从外来影响来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以奇幻情感取代真实情感,“接受美学”以读者自主理解取代对于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杰姆逊等关于情感已经被商品化的后现代主义阐释等,为善于模仿西方的中国人提供了情感主义链条在西方早已脱链的范例。这种外来影响与更根本的内在冲突交织起来:伴随着“寻根文学”热潮的是追寻中国古典文化根基及民族精神的强烈冲动,这种寻根冲动倾向于把个体非理性本能、民族原始巫术根基及边缘奇幻与神秘力量等潜藏的文艺动力源发掘出来。这种包含多重复杂力量的文艺动力源对于已有的简单而朴素的情感主义传统,势必形成剧烈摇撼。文学中除“寻根文学”追求原始的奇幻与神秘情感外,一批“后朦胧”诗人把情感从高雅层面推向日常生活(如于坚和伊沙等);马原、苏童、余华、莫言、刘恪等“先锋小说”作者则借助魔幻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外来感召,在新的“间离语言”中重新书写已经变得隔膜的情感;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等的“新写实小说”让原本炽热的情感在日常生活琐事的磨蚀中冷却到几乎零度。显然,“主体性”和“向内转”等情感主义思潮竞相激荡的结果,是意料不到地迫使原本统一的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情感主义走向破裂:原始主义、日常主义、先锋主义、后现代主义分别成为上述文学新潮的基本情感呈现模式。

从王朔的辉煌一时的小说写作中,可以见出情感主义的破裂点和后情感主义的生长点之间的交汇。从《空中小姐》(1984)开始到随后的《浮出海面》(1985)、《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6)、《永失我爱》(1989)等,可以见出情感主义原理继续控制的痕迹。但正是在此期间,一种新的情感方式已经在旧的情感主义园地上生长了。从《橡皮人》(1986)开始,主要以《顽主》、《一点正经也没有》(1989)、《你不是一个俗人》(1992)及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1991,与人合作)等为标志,王朔的写作在80年代后期出现重要转折——凭借独特的“调侃”拉开了中国当代后情感主义潮流的闸门。尽管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1992)体现回归情感主义的某些迹象,但就在文坛产生的主导性影响而言,在调侃中生成的后情感主义毕竟已成为王朔小说的鲜明特征。后情感,在王朔这里正是可以替代的情感。如《顽主》所示,连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都已成为职业公司的日常商务活动从而可随意替代时,情感的真实性或本真性就被彻底消解了,转化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话语虚拟,甚至是由商界操纵的商务过程了。这种自觉地替代、虚拟或操纵的情感,显然正是情感主义破裂后兴起的一种新型情感即后情感。根据《顽主》改编的同名影片于1988年上映,宣告这种新兴的后情感主义进入电影。而受王朔精神主导的电视连续剧《渴望》(1990)和《编辑部的故事》(1991),则报道了这种新的情感主义向核心媒体电视蔓延的讯息。两剧的出人意料的巨大轰动及其与新的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成功协调,宣告了如下事实:以轻松的游戏态度成批生产后情感主义美学的文化产业已经完成转型,并且随即确立其在媒体王国中的霸权。

但是,后情感主义的真正高潮出现在20世纪与21世纪相交的世纪转折时刻,即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1997)和张艺谋执导的《英雄》(2002)中。前者据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正是在这部直接诠释王朔精神、以当代都市生活为场景的冯氏影片里,那曾经在80年代与文化、历史、传统、沉思等紧密相连的本真情感,在“好梦一日游”活动中被替代、稀释或变形为后情感。这部低成本影片竟然以1000万元一举夺取国产片票房冠军,表明冯氏后情感主义美学在近年都市影片中赢得了最显著的成功。而在这方面张艺谋到底通过《英雄》证明了自己。围绕三男两女而发生的刺秦故事,颇有些类似于《甲方乙方》的三男一女模式及其后情感姿态,只是背景挪到了遥远的战国年代、“好梦一日游”变成了刺秦。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部影片里比包括冯小刚在内的其他任何中国导演都更卖力地标举和演绎视觉凸现性美学,体现了凭借中国视觉流及其后情感主义美学而一举征服国内外观众的勃勃雄心。结果,张艺谋不无道理地暂时赶上并越过冯小刚而成为后情感主义电影美学的新的成功者、当今后情感时代“天下第一剑”。可以说,《英雄》凭借其神奇的2亿5千万票房业绩而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醒目路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后情感主义美学被推演向一个几乎登峰造极的绝境,蓦然回首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早已悄然置身在后情感时代。

置身在后情感时代而叩探后情感主义,这本身就面临观察距离太近的问题,但话又不能不说,因为此时的言说也许可以抛砖引玉。随着后情感主义的强硬雄起,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情感家族势必因新成员的加入而形成新关联域。这一情感家族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大凡文艺作品都不得不表现人的情感,无论直接间接强弱浓淡。即便是后情感主义,归根到底也还是情感的一种呈现形态。只是它的出现造成情感家族的结构性转型与重组。具体看,这个广义情感家族内部应当有至少四名成员:情感主义、非情感主义、隐情感主义和后情感主义。情感主义是那种有关文艺必须表现主体本真情感的话语,其经典形态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非情感主义则是那种有关文艺只能通过语言而暗示情感的话语,其代表是崇尚语言的暗示效果的象征主义以及其他一些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隐情感主义则竭力让对象自己展现自己而主体毫不动情,形成冷眼旁观格局,其诠释者为新写实主义(如“新写实小说”)。如果说非情感主义中仍有主体角色、只是这主体被移置于语言系统中,那么,隐情感主义则力图把主体情感移出文本陈述之外、造成所谓无主体的客观“还原”效果(尽管这事实上无法做到)。后情感主义建立在一种新的美学信念基础上:文艺可以替代、虚拟、转让或出售情感。其代表是后现代主义及大众文化浪潮。情感主义诚然也主张想象或虚拟,但它毕竟认定这种想象或虚拟可以传达人的本真情感及人类现实的“本质”;而后情感主义则不相信本真情感及人类现实“本质”的存在,洞穿经典情感主义的人为假定实质,转而索性把情感话语碎片用作日常想象、虚拟、戏拟或反讽的原材料,并且成批生产这种替代或虚拟的情感。与非情感主义竭力“逃避”情感、隐情感主义尽量冻结情感不同,后情感主义热衷于成批生产虚拟性情感。在后情感时代,情感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只不过这种所谓情感已经成为情感的替代品而不能当真了。

后情感可以理解为一种替代、虚拟或构拟的情感。继《顽主》的三T公司之后,《甲方乙方》讲述姚远(葛优饰)、周北雁(刘蓓饰)、钱康(冯小刚饰)、梁子(何冰饰)四个自由职业者开办一项“好梦一日游”新业务,帮助消费者过一天“好梦成真”的瘾。这本身就意味着,情感在这里已经不同于以往的“真情实感”,而是一种情感替代品,是可以由商家操纵、虚拟及买卖的虚拟性情感即后情感了。试营业时立刻招来突发奇想的顾客:卖瓜的板儿爷想当一天巴顿将军(英达饰);厨子(李琦饰)因为生在和平年代一直梦想成为宁死不屈的义士,体会一天被捕、严刑拷打、英勇就义的滋味。这就把这三男一女忙得团团转:刚脱下美军伤兵服又换上清兵制服;时而是准备打仗的将领,时而变成讨巧卖乖的卫兵;白天开吉普背电台在坦克土路上颠簸,夜里驾驶老式吉姆车闯入民宅去抓人。由于没经验而闹出很多笑话,漏洞百出。这项“好梦一日游”业务逐渐走上正轨:先是通过“爱情梦”帮助失恋者恢复自信,接着借助“受气梦”教育大男子主义顾客,再利用大款想做“受苦梦”、明星想做“普通人”的梦幻对社会上某些群体展开嘲弄。上述事件所体现的“情感”都带有明显的后情感成分,而接下来在帮助顾客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这四个人从开心与好玩中渐渐重新投入并发现自己的“真情”。到最后,为帮助身患癌症的无房夫妇做一个“团圆梦”,他们竟将自己准备结婚的新房真情地贡献出来。于是,观众得以目睹情感如何起初以后情感面目出现、而后又再生为情感。在这个后情感时代,影片如果开初就来结尾那种真情感,观众不大愿意接受,因为他们已经不相信这种“骗人”的人为假定了;而正是在后情感调侃或戏拟语境中,正是在对经典情感主义加以戏拟之后,“劫后余生”的情感才轻易地被观众认可了。这表明,后情感并非不要情感,而是消解后再生的、被再度包装供观赏的情感;同时,后情感中并非没有情感,而是在虚拟的情感中再生的情感残片。冯小刚在精心打造当代市民后情感方面堪称行家里手,在电影界是比开创者王朔本人更到位、更有力和更具影响力的后情感主义诠释者。

作为一种虚拟的情感形态,后情感在当前有其适合的表现方式。在媒介上,可以开辟大量休闲与娱乐节目(如“欢乐大本营”、“开心词典”、“幸运52”)的电视无疑是它的核心媒介;可以双向聊天、在虚拟空间里游戏的因特网成为其咄咄逼人的新锐媒介。在语言上,一些文学作品以流畅的语言批量复制都市流行情感,广告和流行歌曲不断移置或打造传统情感主义的如诗语言或言情语言。在这里,经典情感被仿制和转化成消费对象。在艺术形象上,无个性的类型形象和没有原本而可以无限复制的类象很容易就让公众眼花缭乱。而在视点上,公众也似乎早已与过去情感主义时代习惯的深情“注视”告别,转而不停地“闪视”一幅幅快速移动的视觉碎片。

上面一直在使用的关键词“后情感”(postemotion)与“后情感主义”(postemotionalism),来自社会学者梅斯特罗维奇(StjepanC.Metrovic)的《后情感社会》(postemotionalsociety,1997)。在他看来,“当代西方社会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其中合成的和拟想的情感成为被自我、他者和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普遍地操作的基础。”他认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情感社会”。这种“后情感社会”的明显标志之一,是全社会已经和正在导向“一种新的束缚形式,在现时代走向精心制作的情感。”也就是说,人们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被文化产业普遍地操纵了,“不仅认知性内容被操纵了,而且情感也被文化产业操纵了,并且由此转换成为后情感。”(梅斯特罗维奇:《后情感社会》,伦敦:塞奇出版公司,1997,8页)。在后情感社会,后情感主义成了人们生活的一条基本原则。“后情感主义是一种情感操纵,是指情感被自我和他者操纵成为柔和的、机械性的、大量生产的然而又是压抑性的快适伦理(ethicofNiceness)。”(梅斯特罗维奇:《后情感社会》,伦敦:塞奇出版公司,1997,44页)。快适伦理这个词很有意思,它凸现出后情感社会的日常生活的伦理状况。它追求的不再是美、审美、本真、纯粹等情感主义时代的“伦理”,而是强调日常生活的快乐与舒适,即使是虚拟和包装的情感,只要快适就好。快适伦理堪称后情感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