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空中森林

城市空中森林

城市空中森林

城市空中森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城市森林;空间规划

Abstract:The extreme weather caused by climate warming has a strong impact on human’s life, and leads to our reflection on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methods. Urban forest as one of the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can mitigate and adapt global climate changes with its adverse effect through appropriate planning. This paper rethinks urban forest planning patterns with the goal of mitigation and adaption of climate change through cognizing the beneficial function of urban forest on climate changes, referenc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urban forest planning, combined with domestic issues of urban fores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planning strategies, spatial configuration, and regulation methods is elaborated, hoped to minimize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s ,maximiz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urban forest , and maintain urban sustain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climate change ; mitigation and adaption ; urban forest ; spatial planning 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7)-01-46(7)

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日趋频繁的极端温度、强降水、强台风等多种极端天气严重影响着城市,引发洪涝、高温、沙尘暴等灾害。在城市规划领域,国内外学者都做了较多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理论探索,如新城市主义、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低碳生态城市、适应性规划等[1-3]。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能在应对气候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减少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小雨洪冲击和污染,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局部微气候,降低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最小化灾害损失。然而目前城市森林规划的内容相对单薄,重指标轻服务,未重视其内在生态适宜性,难以缓解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综合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笔者试图梳理城市森林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借鉴国内外城市森林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城市森林规划建设的现实问题,重新思考城市森林规划模式、规划策略、空间布局和管控方法,以求最小化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化城市森林综合效益,改善和维持城市可持续生态环境。

1 城市森林与气候变化

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效益来自其自身的结构和组分,在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同时也通过其反射率、气温及降水等的变化对城市局部气候起反馈作用。合理的城市森林规划与管理能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缓解气候变化影响。

1.1 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

城市森林的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80年代被引入国内。1994年,中国林学会成立城市林业专业委员会,将“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城郊型森林”“城乡绿化”“都市林业”“城市国土绿化”“城市园林”“生态园林”“花园城市”等概念统称为“城市森林”[4]。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仍存在部分分歧,但基本上把城市森林共同认定为,在城市及其周边范围内,以木本植物为主,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游憩活动场所,促进人们健康,提升城市景观形象等多种功能为目的,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等效益的生物和非生物的综合体,包括树木、小型植被、野生动物、土壤、水、空气和在里面的人等,且与城市体系紧密联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5-8]。需要强调的是城市森林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其首要的生态功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范围上城市森林超越了传统的城市绿化范围,把市区、郊区及远郊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9],其组分包括城区绿地、郊区的片林、护路林、河道林、农田防护林、水体等[10]。

1.2 城市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城市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缓气候变化,二是适应气候变化。两个方面同等重要。

(1)减缓气候变化。 减缓气候变化是控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增加碳汇量,稳定或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浓度,缓解气候的进一步暖化。城市森林通过植被光合作用,森林土壤等固定有机碳,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地率能提升吸收高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虽然有学者认为城市森林在直接固碳方面对于城市碳减排贡献率是较低的,但城市森林还可以通过树冠遮荫和蒸腾作用调节温度,减少建筑物制冷与供暖设备的能源消耗从而间接降低碳排放量[11]。

(2)适应气候变化。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或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影响会做出一种调节,以降低相关极端情况的脆弱性或增加其弹性,这被称为适应性规划[12]。需要适应的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包括温度变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变化、热带风暴、物种减少等环境状态。城市森林能具体适应性作用包括:恢复和促进城市水循环过程,缓解洪涝、干旱与水环境污染;减少地表辐射,增湿降温,防风降尘,遮阳避光,调节微气候,提升环境舒适度[13];通过森林绿道,引导低碳出行方式和健康游憩活动;保存生物栖息地,保障物种多样性;促进低碳生态的环境教育等。

2 国内外城市森林规划实践

2.1 国外城市森林规划实践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马里兰州南部地区就开始编制城市森林规划[14]。之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受到影响也开始了城市森林的规划实践,通过政府部门和地方团体的合作,对在建成区内和建成区外,以及公有和私有土地上的所有树木进行规划和管理(表1)。

普遍的方法和程序是先对现有树木的进行详细调查,检定、库存并记录城市森林的健康和状态,再以此为基础确定规划目标,提出完成目标的策略。

国外的城市森林规划都有比较注重现状树木调查,不仅关注数量指标,而且还关注质量问题,注重公众参与以及政府、公共机构、非利益团体、私有机构之间的协作。不同国家规划的侧重点不同。美国的城市森林规划如西雅图、波特兰比较片中城市建成区的树木管理和维护,对公园和行道树树木的调查非常翔实,按城市土地利用(居住,商业,工业,交通,开放空间,自然区域等)进行分类管理。欧洲的城市森林规划如伦敦、多伦多强调社区间的协作,长期并最大化社会、环境和经济回报。澳大利亚的城市森林规划如悉尼、墨尔本则较关注弹性、健康、多样的森林,并与开放空间规划、水敏性城市设计(WUSD)及城市集水区策略(City as a Catchment strategy, 2009)联系。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关注气候变化给树木带来的影响,包括生物物理特征的变化、水需求的变化和疾病虫害等。普遍的气候响应框架为:合作――脆弱性评估――森林适应性资源――示范项目。

2.2 国内城市森林规划实践

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国外的城市森林概念,并在90年代后期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对城市森林的功能、生态服务价值、作用机理和评价方法等展开研究[22]。大部分研究在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绿量研究,森林植被类型和植被群落结构的碳汇能力、蓄水能力、碳储存量估算等方面。

在21世纪初期进入城市森林建设的规划与实践阶段,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等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森林规划和建设。2004年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的评定程序,依托每年举办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来授予“国家森林城市” [4]。国内城市森林规划的普遍流程也是从现状调查开始,制定规划目标、指标、范围和期限,结构规划和总体布局,分类规划,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制定实施政策与管理等,但注重指标、口号和形象工程,建设成本大,在规划目标、范围、内容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编制方法各异。

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的思路探讨

3.1 国内既有城市森林规划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

虽然国内城市森林规划已经如火如荼进行了十多年,编制方法和指标体系已相对完善,但笔者认为既有规划思路仍然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难以缓解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化发挥其综合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前期基础资料搜集和树木调查阶段未足够重视对当地气候情况的认识,包括温度、降水量、日照、风力风向、空气湿度及极端天气等,也未对城市碳排放清单进行搜集和估算。因此难以确定适宜的规划目标、策略及措施。

(2)未重视把环境单元特别是不同尺度的流域单元或城市间成区内部的集水单元作为城市森林空间组织的基本单位。人工划定或依托各级行政边界的管理单元与环境单元错位,使得森林内在生态系统割裂,自然生态过程被破坏和阻隔。

(3)重指标轻服务,盲目追求规范指标,缺少对使用需求及社会经济导向的考虑,难以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高温、干旱、内涝、水短缺、污染等)下城市栖息者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使用需求与生态、社会与经济的综合公共效益。

(4)未分析和评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内在适宜性,规划流于形态和形式,难以实现城市森林空间结构布局与功能的高度耦合,主观圈画绿地和盲目造林,忽视内在功能性低碳生态环节,使得建设与维护成本高昂。

(5)城市森林空间涵盖土地宽泛,分属城市建设、国土、农业、林业、水利、园林、交通等不同管理系统,各部门职责分散,管理意图各异,导致城市森林内在生态系统被众多部门人为分割管理。

3.2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思路

3.2.1 规划内涵与模式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是以低碳生态城市、城市碳氧平衡、适应性规划、流域规划与管理、森林景观恢复等理论为依据,以气候变化影响为主要切入点,在充分调查城市碳排放状况、气候环境要素以及现状林木情况的基础上,对城市森林的总体数量、功能结构、空间布局与形态、植被群落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减缓和适应性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应依托自然生态过程(特别是流域生态过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能够满足城市栖息者(人和动物)适应不同气候环境要素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需求,并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尽可能减小人工建设带来的环境负荷,让自然做工,规划建设低成本投入和低碳过程维护。从现状调查与分析、确立规划目标、制定规划方案、方案比较与选择、管控与实施等方面形成对应气候环境要素的减缓和适应性规划模式(图1)。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模式,有以下几方面重点:

(1)多目标复合:城市森林以生态目标优先,保护森林流域过程和植被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兼顾社会、经济和安全目标,综合效益目标与气候适应子目标相结合。(2)多尺度结合:城市森林的概念经过发展涉及尺度跨度较大,从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到建设区应把握各个尺度的规划架构和规划重点,以及上下相邻尺度之间的关系。(3)建设区与非建设区全覆盖:城市的非建设区的绿色森林空间与城市内部建设区进行功能整合,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新城代谢”,保障城乡区域碳循环、水循环、能量循环、物质循环等自然过程。(4)环境单元与规划单元耦合:环境单元特别是流域单元是保证森林内在自然生态过程连续的基本单位,规划单元边界的划定需尽量包含环境单元,维护其完整性。(5)多功能承载:与灰色基础设施结合,提供城市通风、排水、调温、增湿、遮阳、防灾、动物栖息、游憩、交通等多功能需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与舒适度。(6)动态适应性:通过景观自组织性和恢复性设计增强城市森林的适应性,承载气候变化的压力,保障城市森林建设、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低碳节约。

3.2.2 规划策略和空间布局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策略需围绕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生物多样性、水、碳储存、文化与教育(表2)。生物多样性越小,森林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就越大。增加生物多样性能增加更适应未来气候树木的可能性,维持地方生态系统功能。水的策略包括水资源需求、水环境生态,水安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下用水量和水资源变化,保护森林流域生态过程,促进植被恢复,加强建设区的雨洪渗透、过滤和储存。碳储存是城市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直接贡献,阻止森林碳流失到大气中,在增加区域内总碳储量的同时还需注意高大乔木的种植和维护,提升碳密度。文化和教育是城市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间接贡献,但却非常重要,通过森林文化的认同和环境教育,能引导低碳生态的出行方式、游憩活动及其它生活方式,进而减少碳排放,也是社会经济目标之一。

在规划目标和策略引导下进行城市森林空间布局,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城乡生态空间一体化区域,布置生态踏脚石恢复碎片化森林景观,人工基础设施廊道和自然蓝绿廊道相结合,通过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等复合林网构筑城乡整体森林景观生态网络。

(2)根据城市森林与气候要素的城乡梯度特征,从郊区、边缘区到建设区,对应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四大策略(生物多样性、水、碳储存、文化与教育),对不同功能类型的城市森林进行分类空间规划和布局(表3)。

(3)加强城市边缘区的森林补给与生态维育,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生态呼吸”的咽喉区能方便流入和合理消化输出健康的自然物质流,利用自然能减少城市综合耗能,将郊区洁净空气导入城市,同时也是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需注重关键衔接节点的生态维护。

(4)在城市建设区内,选择适宜性用地,利用本土植被发展乔灌草垂直植被群落结构,争取结构上空间上效益最大化。发展低冲击绿地建设模式,布置吸水、净水、储水的生态基础设施,包括雨水花园、街边沼洼池、植被过滤带、季节性湿地等。

3.2.3 管控方法

城市森林由于涵盖广泛,分属城市建设、国土、农业、林业、水利、园林、交通等不同部门管理,各部门的管理重点不同,管控难度较大,需分级控制、分类引导和分步实施。管控内容可分为五个方面:总量控制、结构控制、功能引导、指标控制和形态控制(表4)。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落实“减缓适应”导向下的人均功能需求总量,进行指标的定量控制;落实城市森林在区域尺度的“基质-斑块-廊道”结构,进行定形的结构控制,再在细分的环境单元或城市片区上进行功能引导。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衔接,落实“减缓适应”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如多样性指数、郁闭度、树冠覆盖率、农田林网密度等;落实社区、街区尺度上城市森林的形态控制。

4 结语

城市空中森林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 苍南县概况

1.1 基本情况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隅,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县城为灵溪镇。全县总面积1261.08km2,总人口129.78万人。改革开放以来,苍南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5.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户籍口径)为2488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8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68元。工业带动苍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一些环境问题。因此,努力构建生态环境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景观优美的宜居宜业型绿色园林县城,成为影响苍南县居民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参与温州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等问题的最关键性因素。

1.2 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1.2.1 城市绿地布局的科学性和建设质量有待提高。苍南县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m2,但绿地网络体系仍不够完善,城区内绿地分布不均匀,大型公共绿地缺乏。城区绿地主要有人民公园、水景公园、萧江塘河两侧绿带、横阳支江两侧绿带、环城北路景观绿带、站前广场、灵秀园、珊瑚广场等,主要分布于东部,而城区的西部,公共绿地较缺乏。

1.2.2 城市可利用绿化空间有限。苍南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城市绿化建设所需的生态用地被不断挤压、不断缩减,平原绿化等绿化用地难以得到保障,土地供需矛盾日益明显。因此,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用地的矛盾,保障生态用地,增加绿色产业的收入,成为苍南县园林城市创建的一大挑战。

2 规划思路

苍南县城区三面群山相抱,东部为平原水乡,历史文化名胜荟萃。根据苍南县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城市形态与发展方向,并充分利用城市内部与周边的自然资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运用景观生态学“边界——廊道——斑块——基质”等规划原理,采用“核、环、轴、楔、园、链”结构模式,构筑苍南县城区森林系统结构,加强城市绿心和生态保护带建设,改善城区森林绿地质量,提供城区生态资源氧库,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演绎城市文脉,引导城市环境与郊区自然环境共生与交融。即以建成的公园广场为核心,形成城区生态资源的依托,以苍南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绿带、及城市生态景观带所组成的双层嵌套环状廊道为生态防护屏障,以萧江塘河、横阳支江等骨干河流为绿色轴线,以贯穿城市的主要水系、森林通道及平原林网为骨架,将公园、风景林等相互贯通,并与城市生态带有机融合,形成互为作用的“网状”城市森林绿地系统,实现“沿江而丽、沿山而茂、沿路而荫、沿海而美、沿河而秀”的开放式森林绿地格局。

为构建合理的城市森林绿地结构,保持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上的整体性和连通性,规划突出绿环、绿轴与绿核、绿园相结合;绿地与生态保护带相结合;绿地功能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绿环护城、绿轴穿城、绿核镶城、绿园映城、绿楔入城、绿链网城”的绿地布局。具体表现为:

(1)绿环护城:在城区北西南三面有自然森林屏障,东面构筑生态防护廊道和生态保护带,共同构建环抱城市的生态屏障圈,维护和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其中,在城市东面面海的平原水乡区段,营造城市生态保护带,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通道,构筑与海岸线相平行的基干防护林生态廊道,宽20~100m,减弱台风、热带风暴等危害。(2)绿轴穿城:通过对萧江塘河、横阳支江、沪山内河等主要水系滨水防护绿带及滨水带状公园的建设,形成基于河流、森林景观类型多样的生态廊道。在城市新区与老区各自区段内,对水系规划最小绿化带宽度为8m,沟通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绿核镶城:中心城区森林绿地主要是由人民公园、中心湖公园、水景公园、小方山公园、工业区湿地公园以及城区广场绿地等组成的城区绿地,充分发挥其中心区生态经济功能的核心作用。(4)绿园映城:规划根据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与合理游憩服务半径,结合自然山水、湖泊湿地分布情况,呈嵌块体状布置面积较大的核心林地,形成生态、景观、游憩和防灾等综合功能的城市森林公园和公共开敞空间系统,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质量。(5)绿楔入城:依照自然水系及山系走向,结合江南水乡生态本底特质,规划导入城市的绿色景观生态带,以大面积嵌块体为空间形态的绿色生态带,发挥着“生态源”的作用,为物种提供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同时,以水系及其片状林地构成的绿色生态带,发挥着“生态流”的作用,影响其间的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护碳氧平衡。如,由北部楔形嵌入城区的对务山森林公园,南部山林区引入城区的小方山森林公园、渡龙山山地公园、鲸头风景区森林绿地脉络连接周边田园郊野公园等。(6)绿链网城:城市中的滨水绿廊和交通绿廊,分布广、影响大,它链接着中心城区居住、单位及其它附属绿地,是构建苍南县山、水、城和谐共生的基础,决定了苍南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形象。这些廊道绿地,对改善城市气候有着重要作用,为生物物种迁移、生物多样性保持等提供保障。

3 布局结构

为了使城市森林发挥最佳生态效应,根据市区现有的森林景观资源条件,因地制宜,针对苍南县城区自然条件和空间布局特点,综合考虑城区的内外环境因素,提出了“绿色、低碳、宜居”的基本规划理念,运用森林绿地系统的“核、环、轴、楔、园、链”结构模式,规划苍南县城区森林绿地结构为“一心、两核、三纵、四环、五横”的环网结构。

(1)“一心”——以灵溪中心湖公园、水景公园、儿童公园等公园绿地,及横阳支江、萧江塘河中心绿地,并与周边道路、河道相连的森林绿地系统,形成苍南城区森林绿地核心。

现状分析:目前中心湖公园范围还处于建设状态,森林植被较少,还未能发挥森林绿地核心效应。

建设内容:近期重点完成中心湖公园4公顷森林绿化、以及儿童公园等核心绿地的建设。注重森林植物种类的选择,通过森林廊道与周边绿地有效的结合,真正成为境域内森林绿地核心。

(2)“两核”——由人民公园、小方山公园、工业园区湿地公园等县级公园为主构成的森林绿地体系。

第一核:由位于灵溪镇老城片区人民公园、小方山公园及两江交汇处的森林绿地,联接周边的小方山,结合众多小型斑块状森林绿地,构成西部老城片区的森林绿地核心。

第二核:由灵溪工业园区湿地公园,联接河道森林绿地及周边防护绿地,构成城市东部新城片区的森林绿地核心。

现状分析:规划的“两核”森林绿地作为东西局部片区生态绿地核心,对改善城市生态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位于老城区的人民公园和小方山公园,森林绿地结构完整,植被生长状况良好,是老城片区生态氧源中心,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功能区;而位于工业区的湿地公园及相邻的绿地,处于建设提升状态,正逐步完善植物群落结构,增强片区森林绿地生态功能。

建设内容:重点建设小方山公园50hm2、工业区湿地公园6.67hm2及其周边河流廊道森林绿地,进一步完善城区局部核心森林绿地系统。

(3)“三纵”——依据城市用地布局及周边山势、湖泊、水系等系统特征,规划确定嵌入城区的3处楔状森林绿地。第一纵:由北部楔形嵌入城区的对务山森林公园,南部山林区引入城区的小方山森林公园,中间贯通的人民公园、老年公园、周边交通水系道路绿地,及众多小型斑块绿地组成的绿地系统,构成了中心城区第一条纵向的森林绿地廊道。第二纵:由南部渡龙山山地公园将山地森林以楔形形式引入城区,连接中央湖公园、萧江塘河与横阳支江南部的中心绿地,再依托河流道路绿地系统与北郊的水乡森林绿地系统相连接,构成中心城区第二条纵向森林绿地廊道。第三纵:南部由鲸头风景区森林绿地脉络连接周边田园郊野公园,把森林引入城区,通过横阳支江以及城区水系的森林绿地,再连接工业区湿地公园的扩建绿地,及北郊平原水乡绿地,为未来中心城区西向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也构成了第三条纵向森林绿地系统。

规划从空间结构布局来保证城市各发展轴之间,中心城市与集镇之间有充足的绿地、农田及森林从而形成城市的“绿楔”。 “楔状”形态布局即是保持切入型梯形面,由市区向市郊空间结构逐渐加宽,同时规划植被高度、层次、结构也要有利于生态流快速通过为宜,构建的“楔形”森林绿地,其乔灌草组成也不同于一般公园绿地。

(4)“四环”——即组成灵溪城区4个环线的森林廊道慢行系统,即由外部一环线(县域中线)与内部三环线(沪山内河环线、中央湖区环线和工业园区环线)组成森林绿地系统。

外部一环:依托苍南县灵溪镇域及周边的郊野公园构建一条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森林廊道慢行系统。该环线起于104国道,途经石聚堂、玉苍山两大自然风景区,经由大观山郊野公园和南部郊野公园,再顺着溪水进入工业片区,串联若干个工业水景公园,终止于104国道,构成一个环路廊道,全长共46.8km。

内部三环:依托灵溪中心城区3个片区的河流水网,以“生活”、“游憩”及“休息”为建设目标,连接起城区的内河网络,通过改善内河水质,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城市建成区最为重要的休闲、游憩森林廊道慢行系统。

上述城区4个环线的构建,可以遏制城市无序蔓延,形成合理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通过城市森林廊道慢行系统的建设,可以集中展示安居、康居、乐居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美誉度和地方归属感,创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其中中心湖区线应作为森林水系廊道精品游船环线来规划。

(5)“五横”——分别由通福路防护绿地、萧江塘河滨水带状绿地、玉苍大道和工业区园区景观通道、横阳支江滨河绿地及环城南路带状生态绿地组成的横向线型森林廊道绿地系统。

现状分析:“五横”主要是以贯穿灵溪中心城区的5条东西向的主要河流和道路森林廊道绿地,是森林苍南重要的森林绿地组成部分。目前,绿地的乔木林覆盖率比较低,森林结构稳定性较差,绿地林种结构调整亟待加强。

建设内容:重点建设5条线性森林廊道绿地,完善“五横”的森林绿地结构功能。近期,要加强对主要道路和河道绿化整治与提升工作,从而使中心城区绿地生态景观 、生态及文化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4 结语

总之,要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充分依据苍南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自然地理条件,结合全省推进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通过“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工作,努力把苍南建设成为天蓝、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园林县城。

参考文献

1 王浩等.生态园林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贾建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城市空中森林范文第3篇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城市森林、景观生态方面的科研工作,在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论、城市森林发展规划、城市植源性污染防治、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创办了中国城市森林网站,先后主持了部省级重大研究项目30 余项,主持完成了30多个城市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2003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7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现任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城市林业》常务副主编。

城市森林是指市域范围内以树木为主的植被及其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主体是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其涵盖范围包括建成区、近郊区、远郊区;功能定位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服务城市和人;组成成分以树木为主,包括人文与自然环境;发展方向则为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森林强调林地面积、林分结构等,城市森林强调的是以森林、树木为主体的绿化模式和成片森林、林带、林网相连的空间格局,追求自然林为主与园林景观点缀相结合的配置结构,森林、树木与城市建筑相互掩映的森林景观效果。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也是一项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基础工作。

在我国,城市周围可以用于建设城市森林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也不可能把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用地转变成林地造林。单纯依靠少量的大面积片林和有限的环城林带来建设城市森林、把有限的绿化土地都建成只注重视觉效果而忽视生态效益的“景观”绿地等,显然都行不通。建设城市森林,需要高效利用现有生态用地,退污造林增加生态土地。

城市森林建设的七项原则

要有背景,即大块森林。我国城市周边缺林少水,但建筑密集、人口集中、污染突出、农业用地居多。

因此,必须明确城市森林打造的城市生态背景,景观是点缀,不能把过度设计的人工化景观建设成生态背景,把生态背景变成点缀。

要有关系,即生态廊道。城镇化进程中,以建筑用地扩展、高速公路为主的阻断性路网建设,导致森林、湿地等生态用地萎缩或退化,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严重破碎化。提倡利用现有大型城市公园绿地、城郊森林、主干道路水系林带,合理规划建设核心林地与主干森林廊道相连构成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

要有容貌,即景观优美。城市森林主体是近自然森林,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提倡乡土植物、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主,也要加强对城市周边、公路、河流沿线残次林的景观改造与提升,注重培育景观优美的森林景观,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美生态福利空间。

要有健康,即鸟语花香。鸟语花香的森林才是健康的森林。提倡森林景观建设注重栖鸟、引鸟植物的保留和应用,注重丰富植物多样性和昆虫多样性,营造健康城市森林。

要有内涵,即生态文化。城市森林是承载和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森林建设中,挖掘和丰富森林树木的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内容丰富、传播手段多样、公众容易接受的文化林。

要有能力,即生态功能。通过以林为主、林水结合、复层结构、乡土树种、乔木树种、大苗造林等措施,建设自然为主、景观点缀为辅的城市森林,提高现有生态用地的绿量空间,把20 厘米草坪空间提升到15米左右的乔木复层空间,在现有面积基础上拓展地上空间绿量。

要有收益,即经济效益。城市森林建设,特别是郊区森林,要发展森林游憩、生态采摘等绿色产业,把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发挥出来,增加郊区农民收入。

城市森林建设的三大内容

林业本身具有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现代林业要求构建完美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国家的林业战略思想是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由此,森林城市建设需要构建相应的“三林”体系:发展生态林保障生态安全;发展产业林满足多种需求;发展文化林弘扬生态文明 。

生态林指片、带、网相连接的森林,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主要包括山地森林、平原防护林、城区大型林地。生态林的经营要向近自然林方向引导,适当增加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高的珍贵树种,使之成为本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基础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地,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

生态林建设有四大方面。一是增加城区绿岛林廊:在城市发展区,结合现有林地和城市发展格局,规划建设一批森林绿岛,实现森林进城;在城市出入口、干道沿线、滨江区段,开展森林景观带建设,形成主干森林景观廊道。二是提升城周森林景观: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利用现有山坡农耕地发展特色经果林,促进休闲观光森林发展;利用城郊片林,改造建设近郊丘冈游憩林,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游憩需求;加强城市郊区可视范围内低质低效森林的改造,适当补植乡土景观树种,引导建设具有本地风貌的生态风景林。三是建设生态廊道:结合重点河流治理,保护和恢复一定宽度的自然河岸植被带,建设生态河岸,保持河流的连通性和生物通道功能;结合道路建设,建设贯通的道路防护林带,发挥净化和生物走廊功能;保护和恢复重点生态功能区之间的生态链接,促进基因交流和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四是强化森林生态功能:结合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工程,开展林种、林分结构改造,提高森林的稳定性与生态功能;结合工业园区发展、沿江综合开发等规划建设污染隔离林、滨江防护林等。

产业林指以提供木(竹)材、绿色森林食品、苗木花卉、林副产品为主的用材林、竹林、经果林等,主要功能是产生经济效益,也对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起着补充作用。产业林主要受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左右,在一定的时期内是随市场波动的,要结合本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块特色,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消费需求。

产业林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植特色林产基地:依托林纸、林板一体化等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依托丘陵山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和种苗花卉产业。二是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结合城乡居民休闲游憩需求,加快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文化休闲场所;结合城市居民骑车、徒步健身需求,精心规划建设贯通主要居民区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休憩地之间的绿色健身走廊。三是发展林下经济:包括林下特色经济动物养殖业和森林蔬菜、中草药、食用菌等产业。

文化林指以改善人居环境和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森林的总和,主要包括森林公园、城市园林、村庄林、名胜古迹林、古树名木、各类纪念林等,是森林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林体系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具有改善环境的功能,应重点加快各类纪念林、森林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城市空中森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森林 城市生态系统

    在目前以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人文因素计划(IHD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ES)为核心的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有关碳循环与温室气体的研究是主要焦点之一。

    自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一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每年将大量的碳排放到大气中;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些改造活动(如森林砍伐)使得碳排放量增加、吸收能力降低。这两方面的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呈不断升高的趋势,CO2质量分数已由工业化前(1750年)的(280±10)μg/g增加至当前的367μg/g。随之而来的是温室效应增强。据IPCC 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全球大气的平均温度在过去的100年中上升了约0.6℃,而且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为的增暖率将保持在每10年增加0.1~0.2℃的幅度。

    1 城市森林的内涵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业”(Urban 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周围或附近一定范围内以景观、旅游、运动和野生动物保护为目的的森林称为城市森林。

    1.2城市森林的指标

    城市森林应有其相应的指标,如果没有指标,城市只有较少树木都可称为城市森林,那么城市森林就失去了其基本内涵。城市森林的指标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

    (1)生物量的主体地位。绿地生态系统中5m以上的乔木生物量达到和超过城市绿地总生物总量的50%。

    (2)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森林的吸碳制氧、调节气温、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功能居主体地位,功能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功能的50 %。

    (3)枝叶覆盖率的优势地位。乔木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面积的40 %。

    (4)景观格局的合理性。景观分布合理,大、中、小型斑块分布均匀,并有绿色廊道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及生物运动。

    (5)经营的可持续性。大小森林斑块应保持地面土壤裸露,防止任何形式的人工硬化,保证城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使叶落归根,形成枯落物层,促进物质循环,保持水土,促使林木天然更新。

    2 城市森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森林已成为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城市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且直接的调节作用。目前,通过在全国12个示范点的城市森林建设,以及对城市森林的建设理论、发展规划、构建模式、树种选择、城市森林功能与效益、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对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示范和推动作用。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鲜。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29tCO2放出22tO2。针叶林为22tCO2和16tO2,落叶阔叶林为14tCO2和10tO2。另据管东生等人对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计算,广州城市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量的1.7倍,而绿地的放氧量为2242788t/a,相当于城市人口耗氧量的1.9倍。

    (2)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城市森林对粉尘颗粒有着很好的过滤、吸附和阻挡作用,故能减少城市空气的粉尘污染。据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了22%。在用大叶榕树绿化的地段则含尘量减少18.8%。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如SO2、HF、Cl2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城市中的森林植物带还能消减城市噪声,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绿篱、乔灌草混合结构带可以降低噪音3至5分贝或6至8分贝。

    (3)调节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叶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有研究表明,在片林和林荫道下,夏季能够降低气温3℃左右,缩短高温持续时间3-8小时。

    (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市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使城市的风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深圳、珠海、中山等三个城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城市森林的阻挡、截留雨水,减弱风速和根系的固土功能,起到贮水保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可拦截20%。

    (5)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尤其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城市在人才、技术、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义务也有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城市森林范围较广,所以它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真正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

    3结语

    “城市森林”这门学科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所受到的重视却是空前的。这说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城市森林的发展和建设。波兰的华沙在市郊营造了6.7万hm2的城市森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引进我国的泡桐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建成了长150km、宽115km的环城森林绿带;朝鲜的平壤和我国的香港城市森林面积已分别达到城市总面积的86%和40%。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01年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已达到28.15%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m2。城市森林的这种发展形势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较多的。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仍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J].学通报,1999,44 (5):464-477.

    [2]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7,5:33-40.

    [3]阎志平,秦素玲等.城市森林发展的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41.

城市空中森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森林 产生 研究意义

一、城市森林学科的兴起

1.城市森林建设源于环境污染

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两大矛盾日益突出。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生态文化消费需求与城市灰色建筑不断增加,绿色空间日益减少之间的矛盾。而森林因具有抵御风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提供游憩等功能,为都市中被恶劣环境所困扰的人们所日益迫切地呼唤着。

2.城市森林建设源于人们对优美、健康人居环境的追求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优势和方便的同时也远离了自然。长期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而浓郁的森林、树木及所有绿色植物构成的绿色环境,是人们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场所。

3.城市森林建设源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物质、人口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循环结构,其中任何一方运行不畅都会危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过程来看,由于人口与物质在城市的集聚速度加快,三者经常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因此,保护和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纳污能力和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就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发展城市森林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发展城市的环境生产。

森林是地球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不仅维持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提供了各种生物的栖息地和营养循环及水土保持的自然环境,它是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空间。因此,将森林引入城市,使其加入城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必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基于此,自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提出并使用“城市森林” 这一名词,以及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rik Jorgensen提出“城市林业” 的概念以来,城市森林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开始对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进行研究,但其发展与建设却很迅速。面对不断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把森林引入城市,城市建在森林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识。1994年10月,中国林学会成立城市林业专业委员会,将“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城郊型森林”、“城乡绿化”、“都市林业”、“城市国土绿化”等名词统一为“城市森林”,以便指导各城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我国城市森林学科的建设和应用。

二、城市森林研究的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区面积的扩大,我们与森林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城市与森林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体。但是,应该看到城市对森林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城市森林的建设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在大力推进城市森林的建设。但对比国外的城市森林仍有很大差距。

我国目前的园林系统生态功能严重不足,城市森林人均数量少,质量不高。树木生长受到城市恶劣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而变得越来越不正常。

城市是一类以人类的技术和社会行为为主导,生态代谢过程为经络,受自然生命支持系统所供养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理论己被各国城市生态学家所采用。城市森林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生命系统的主体。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不可缺少城市森林的参与,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决定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迅速扩张和城市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拉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综合症”。“城市人口爆炸”给城市资源环境以很大的压力,工业的发展又造成环境的污染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城市环境污染,不但影响人类生存环境,而且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不可能依赖于城市自身净化能力来解决。城市森林具有减少“热岛效应”、净化空气和水质、调节碳氧平衡、涵养水源而保障调节城市净水供应、防治水土流失,减免地质灾害和美化环境等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环境的调控器。

在上述背景下,不同国家的一些林学家,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角度出发,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城市,提出城市森林的概念,力图在城市市区和城郊发展城市森林,把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座落在森林中,利用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来增强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的能力,调节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城市服务的森林由于其服务目标和森林结构、环境与一般森林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独具自身特性的“城市森林”便诞生了。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是在人口基数庞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资金和技术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的,城市问题尤为突出。城市化进程正面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资源短缺不断扩大和环境负荷不断加重的压力,加快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改善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近十年来,城市森林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开始受到中央和城市决策者的重视,1994年国务院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一林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设布局合理的城市森林环境,到200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以上,2050年达到25-50㎡时的行动目标,从而有力的推动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决策者意识到:发展城市森林不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公益事业,也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亲和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目前,发展城市森林己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吴泽民,黄成林.合肥城市森林结构分析研究[M].林业科学,2002, 38 (4 ).

[2]周力军.森林与人类[M].2002,(12): 16.

[3]陈鑫锋,王雁.森林游憩发展回顾[J].世界林业研究,1999, 12 (6): 32-37.

[4]梁星权.城市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5]马世骏,王如松.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 生态学报,1984, 4(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