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化调研报告

文化调研报告

一、我区街道文化工作概况

全区共有街道文化站9个,现有工作人员28人(包括**镇),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人,占57.2%;中级职称以上2人,占7.1%。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几年各街道党政领导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均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各方面分工负责的文化工作领导体制;每年逐步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文化设施有所改善。3年来共建成一、二、三类基层文化俱乐部130家,白云、葭芷、洪家、三甲、**等5个街道(镇)还被评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各街道文化站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和外来民工文化等为抓手,活跃群众文化生活。2005年,全区共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6场次,其中文化广场活动22场次,观众达10万人次。中山广场、青少年宫广场的演出活动、基层文化俱乐部文艺汇演、元宵晚会等文化活动已形成惯例,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2004年~2005年海门街道精心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共20多次,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2005年4月,该街道还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在青少年宫广场共同组织举办的文明礼仪实践活动暨广场文艺晚会,内容新,规模大,影响较广;白云街道在2005年举办了首届“社区邻居节”系列活动,推出了各项社区文化精品,辖区内中山广场和凤凰公园已成为市民自发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场所,该街道选送的节目《渔歌声声》获省双金奖;葭芷街道选送的节目《绿色家园》获市第二届乡镇文艺汇演二等奖;洪家街道和三甲街道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章安街道则充分挖掘古镇文化历史,专门邀请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为古镇保护开发把脉,提升文化建设内涵。一些街道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群众文化品牌,如葭芷街道的“送大暑”和前所街道道感堂村的“莲花落”。

二、我区街道文化工作存在问题

我区街道文化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基层文化建设从我区文化大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高度来看,工作还远远不够,其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还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迫切需求,主要问题反映如下。

1、经费投入不足。

表1:各街道2005年文化事业活动经费投入一览表

单位工农业

总产值财政

总收入地方财

政收入地方财政同比增长文化事业活动经费投入文化事业活动经费投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率人口人均文化活动经费投入

海门51.1亿2.3394亿1.3395亿7.2%10万0.75‰760001.32元

白云52亿1.96亿1.23亿16%45万3.7‰500009元

葭芷86.56亿1.5亿6292万39.35%5万0.79‰580000.86元

洪家86.1亿1.52亿5100万15.27%16万3.1‰473003.38元

下陈78亿1.8亿3800万129%5万1.3‰410001.22元

三甲38.8亿5054万1794万71%10万5.6‰550001.82元

前所27.7亿7705万3159万49.7%3万0.95‰495000.61元

章安27.74亿4153万1421万14.5%5万3.5‰800000.63元

据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全区8个街道共投入文化事业活动经费99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比率为2.555‰,其中我区各街道的人均文化活动经费平均仅2.33元。从以上的数据反映,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人均的文化活动经费少得可怜,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相距较远,极难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2、文化设施陈旧,文化服务匮乏。

在此次调研中还发现,街道一级的文化设施陈旧,文化服务匮乏,主要表现在三个不相适应上。一是与基层文化站阵地建设要求不相适应。我区到目前为止,已有5个街道达省“东海明珠”建设标准,还有4个街道也需按要求逐步实现,其设施要具备一个1200m2的文化活动中心,一个100m2、藏书10000册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室),一个600座以上的影剧院,而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街道文化设施面积不达标,无影剧院、图书馆(室)等场所;二是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近几年,椒江各街道的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当地的群众年均收入增长加快,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而目前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设施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于群众需求的增长,有些群众反映,在当地很少有好的文化活动可供观看或者参与,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极度缺乏,要不就是低质量,可供活动的文化设施陈旧、匮乏甚至闲置,使得为人民群众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品成为一句空话;三是与我区文化大区建设的要求极不相适应。经济发展到现在,文化软实力彰显其重要作用,今年区委区政府在党代会和人代会的工作报告上已将文化大区建设和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大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目前的基层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疲软,与文化大环境建设极度不相适应。

表2:各街道2005年本级和村级文化设施一览表

单位街道本级文化设施面积影剧院公共图书馆(室)阅览室行政村

(社区、居委会)村级文化俱乐部数量基层文化俱乐部创建率

海门000261661.5%

白云860平方米0与文化阵地合用211466.7%

葭芷1800平方米1018座80平方米461941.3%

洪家1000平方米840座100平方米381950%

下陈0800座0411536.6%

三甲0080平方米431739.5%

前所000401435%

章安200平方米1000座与文化阵地合用401332.5%

3、文化员挪用严重。

表3: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单位编制数实有人数被挪用情况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中级职称平均年龄

海门331(宣传办)3040

白云332(宣传、财务)2039.7

葭芷553(宣传、党政办、信访)2042.8

洪家5302037

下陈443(纪检、统战、企业)3141

三甲221(社发办)1047.5

前所221(政法办)1039.5

章安542(财务、征收组)1143.5

**2201037

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是身兼多职,“一专多能”。既要搞文化工作,又要搞纪检、信访、财务、统战、计生等工作,主次不分,精力不到位;有的街道甚至几乎将文化站工作人员挪作他用。在座谈中还了解到,部分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对业务工作不熟悉,个别人员以文化员身份进到街道却没做过一天文化工作。

三、繁荣基层文化事业、开创基层文化工作新局面的对策和建议

以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区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这与我区文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实现“两个社会”奋斗目标的建设进程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一些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1、从建设文化大区和“两个社会”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基层文化工作。基层文化建设任重道远,肩负着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并指明在农村基层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公共服务能力的工作方向;省委则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决策写入党代会报告,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也及时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区的目标和任务。这一切都是着力开启我区文化建设的“引擎”。椒江这几年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在于椒江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与当今时展主题的有机结合,在于全区上下始终保持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今后一个时期,椒江能否在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建设文化强区的工作力度。因此,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大区的重要性。建议区委区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和争创全国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对各镇、街道文化事业发展和争创工作作出统一部署。

2、加大基层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和设施建设力度。各街道应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十一五”期间,街道财政每年对文化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应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每年至少安排财政总收入的1%用作文化事业活动经费,进一步引导和积聚社会力量,特别是鼓励民营企业投入文化建设,开展文化活动,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实现“县有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各街道应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建议在全区开展创建文化先进街道(镇)活动,并将该活动纳入2006年镇、街道党建和综合考核指标。创建文化先进街道(镇)要实现“十有”:即有一个人员配备合理的文化站;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有与地方财政同比增长的制度保证;街道本级有一个1200m2的文化活动中心;街道本级有一个100m2、藏书10000册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室);有一个600座以上的影剧院;有公益广告等文化标志性景观;有一个以上业余文艺社团或团队;有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安排;有一项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每年有区级以上获奖的文化艺术成果。通过这十项措施推进全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着力构建文化设施完备、文化机制健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成果不断涌现的现代文化强街道(镇)。

在“十一五”期间,同步实施文化村创建工程。文化村的标准包括:每年用于文体活动经费人均在3元以上;文体活动中心的室内文体活动面积须200平方米以上,设置图书室、培训室等;图书室藏书2000册以上,订阅报刊10种以上;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每年组织开展村民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4次以上;有2支以上文体队伍等。对于符合室内文体活动面积800平方米以上、图书室藏书3000册以上、有1支民间艺术特色队伍等条件的村,直接命名为“文化示范村”。

3、加强基层文化队伍管理。各街道应尽快调整、配备素质较好的专职干部到文化站开展工作,实行专职专用,同时要服务好街道(镇)中心工作,积极做好驻村驻片的行政事务工作和与文化宣传有关的工作。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构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农村文化队伍。建议区政府对各街道文化站缺编人员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拨,并通过文化部门的有关业务考核,由人事部门择优录用。同时,由区文广新局出台对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管理和职称评定的规定,明确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调离、辞退、借用等须经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同意;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职务任命也要经上级文化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办理;对于全年离岗的已聘用文化站工作人员,其申请晋升职称时要减去任职年份,并不予参加当年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晋升评审。

4、探索文化联动机制,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基层文化资源相对贫乏,要积极探索文化联动机制,充分整合校园、企业、街道三方文化资源,将街道的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校园的文艺人才、企业的文化专业团队融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互动发展。也可加强街道与街道、俱乐部与俱乐部、村与村之间的文化联动,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和互访,催动文化建设的自生机制,激发农民文化创造的欲望,激活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

基层文化建设是文化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环节,是推进我区“两个社会”建设的关键,各级党政领导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要加大建设力度、改革力度和创新力度,从整体上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事业的和谐发展,为我区建设文化大区和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区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