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化广播和旅游局工作要点

文化广播和旅游局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系统要聚焦建设“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旅游强市”目标,加快推动文化事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树牢新发展理念,提升文旅产业质效

(一)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构建“一区一城三山两江”新发展格局。编制《红色旅游胜地建设专项规划》,彰显红色旅游胜地形象。编制《城市文脉与城市特色塑造研究报告》《主城区城市文化景观提升方案》,深入推进城市文脉研究。

(二)抓实文旅项目。加强文化产业、文化广电公共服务体系、产业融合新业态等项目策划包装,建立完善文化旅游项目储备库、对外合作项目库、在建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实施招大引强行动,紧盯中青旅、云南实力等知名文旅企业,精准招商,力争新签约项目10个。建立健全“四个一”项目工作机制,推动小平故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山旅游整体开发,加快前锋区四方山、五华山康养旅游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区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40亿元。

(三)创建特色品牌。巩固提升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确保通过天府旅游名县复核验收。推进市、武胜县、邻水县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协兴园区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指导黑龙峡生态人文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低坑大瀑布景区、大良田园综合体创建国家3A级景区,龙女湖旅游度假区、羊山中医药养心谷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铜锣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组织申报“民间文化艺术之乡”7个。评定市级文旅品牌,创建市级文旅特色小镇2个、文旅特色街区2个、乡村文旅示范村(社区)10个。

二、围绕时代主题,繁荣文艺创作演出

(一)创作文艺精品。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组织创作歌曲《同志》《七彩七月》《情藏沃土》等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制作历史人文宣传纪录片《红色》《乡土》,打造曲艺剧《红杜鹃》、川剧《信仰》、舞台剧《蓥山红》等剧目,推动文艺出精品、攀高峰。

(二)开展文艺展演。组织参加省舞蹈新作比赛、省群众广场舞展演、第五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第十八届小戏小品比赛等艺术评创活动,力争获得奖项。以艺术新作大赛为主要载体,举办“文化艺术周”系列文化活动,汇聚各门类艺术创作成果。举办“周末大舞台”系列文化活动40场以上,推动文艺百花齐放。

(三)筑牢文艺根基。探索成立艺术学校,组建少儿艺术团,推动专业文化艺术院团建设。积极与艺术职业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合作,培养一批急缺文艺策划、编剧、导演、音乐等人才,夯实人才基础。积极申报中省艺术基金,通过扶持和引导文化企业的创新活动,激发文艺创作活力。

三、坚持强弱补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补齐设施短板。加快文化艺术中心和市博物馆建设,推动区市县“四馆一院”建设。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三小工程”,建设小书屋、小讲堂、小院坝35个,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持续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县域内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提升服务效能。探索乡镇综合文化站旅游化改造,加快示范旅游厕所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推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错时延时服务,全面提升公共场馆服务效能。制定《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业务规范》,促进图书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丰富群文活动。实施邓小平故里文化惠民券活动,计划演出80场,惠及群众20万余人次。创新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20班次以上,培训7000人次。创新开展“万人赏月颂中秋·诵读邓小平故里”“巴蜀大合唱·唱响邓小平故里”“水墨绘·书画邓小平故里”三大群文品牌活动,让更多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四、注重保护传承,厚植优秀文化底蕴

(一)强化文物保护。深入开展红色文物资源普查,建立革命文物名录制度,开展革命文物陈列展示和讲解内容排查整改专项行动,规范革命类题材展览,统筹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施文庙、代市牌坊、夏绍虞故居及烈士墓、白塔等重点文物保护维修,推进文物综合保护利用。争取成立考古工作站,开展宋(蒙)元山城防御体系遗址考古调查及试掘工作。完成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提升工程,举办“致敬忠魂—革命英烈事迹”专题展。持续开展“文博讲堂进校园”活动,开办《英烈谱》《三线故事》日报专栏,强化文博课题基础研究。

(二)加强非遗传承。开展濒危非遗项目和重要非遗资源抢救性记录工作,公布第五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四批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组织申报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力争新增2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进“景区+非遗”融合发展,在4A级以上旅游景区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传统技艺展示、非遗产品展销,推出“非遗之旅”线路。

(三)促进戏曲发展。加强戏曲宣传普及推广,开设戏曲专题电视节目《戏韵》不少于18期。加强川剧、灯戏、曲剧、手掌木偶戏等剧种扶持力度,挖掘、整理、复排一批经典传统折子戏和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戏曲曲艺进校园活动,持续扩大观众群体。组织市内戏剧和曲艺爱好者开展戏曲票友会,展示戏曲风采。

五、创新宣传推广,提升文旅影响

(一)丰富营销方式。加强与日报、日报等市内外媒体合作,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推介新形象、新产品、新业态。推出“一部手机游”小程序,丰富线上文旅产品供给。制作文旅宣传片,用高清影像传播之美。活化利用红色资源,包装推出精品红色研学线路,打造小平故里红色之旅,让游客体验式接受教育、汲取力量。

(二)强化节会促销。高水平举办2021山旅游文化节、第八届龙安柚旅游文化节等文旅活动,激活文旅市场消费热情。组织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省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等省内外重要展会活动,依托省内外各类平台展示形象,提升影响力。

(三)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重庆毗邻区市县合作,共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与深圳、珠海等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合作,拓展客源市场。深化与湘潭、百色等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交流合作,进一步巩固提升红色旅游龙头地位。

六、强化行业监管,优化文旅市场环境

(一)提升监管水平。推进“互联网+监管”,优化完善“智游天府”建设运营机制,构建智能化、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深化诚信体系建设,落实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文旅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文明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文化、文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电影5大领域网上网下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推动文旅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二)筑牢行业安全。常态化抓好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避免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活动传播扩散。加大森林防灭火安全教育,督促A级旅游景区落实各项森林防灭火措施,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应急知识培训,举行文旅行业应急演练,全面提升预防和处突能力。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文旅行业安全无事故。

(三)增强服务能力。采取现场模拟办案教学、以案施训、技能比拼、能力引领、赴外交流、专家讲解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举办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实施文化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分期分批举办广电、非遗、文博、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等培训6期,培训从业人员350人次以上。

七、突出导向引领,促进广电事业发展

(一)强化宣传引导。开展“百年映初心·起航新征程”优秀广播电视和短视频创评展播,力争推出1到2部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宣传活动,提升网络和媒体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聚焦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主题,统筹做好宣传报道,做到特色突出、亮点聚合。

(二)作优广电服务。深化第二届广电惠民月活动,减免3.3万余户城镇低保家庭户广播电视收视费。加快市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和智慧广电示范区创建,持续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能力。开展全市2019—2020年度优秀广播电视节目推优评选,提高广电节目制作水平。实施视听节目质量提升行动,创办地方特色节目(栏目)2—3个。

(三)加强阵地管理。深化广播电视媒体“头条”建设和网络视听媒体“首页首屏首条”建设,拓展网络和媒体舆论阵地。深化“净屏”行动,规范广告播出,打击“黑广播”“伪基站”,整治非法“小耳朵”,净化荧屏声屏环境。实施安全播出工程,加快网络视听新媒体监管工程建设。

八、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政治保障能力

(一)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精心组织学习党的五中、省委十一届八次、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思想要义、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推动中省市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二)提升党建水平。以“红色文旅·先锋行动”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将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坚持以党建带群建,实现党建团建双促进。严格落实党组(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

(三)推进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风险防控。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和隐形变异。开展以案促改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坚守廉洁从政底线、党纪国法红线、道德操守高线。持续开展“人民阅卷·行动”,在深化为民服务解难题中锻造党员干部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