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3篇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3篇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1

摘要: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载体。随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双创人才匮乏已经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高职院校肩负着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的使命,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地方型高职院校,有义务为池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存在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不匹配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对“双创”人才的需求。据此,高职院校应该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在当前经济形势及就业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下,以农村电子商务为契入点,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高职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之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立足于学生创业技能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等院校要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用人单位对专业岗位技能的要求,从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及质量监控等角度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1]。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10万亿元级规模的市场[2]。2015年,农村电子商务迎来了诸多政策红利。2016年,“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双创工程”启动;同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形成线上和线下相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新格局。从《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2018年)》来看,农村电子商务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普及[3],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发展瓶颈,要想转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必须告别“野蛮式”生长。2019年,池州市一些企业积极申报省级电子商务发展,这说明池州市的电子商务发展前景良好。从《贵池区电子商务提升年专项行动方案》中可以看出池州市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视,对涉农镇、街道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在规范运营的基础上带动农产品上行,特别要带动贫困户农产品的销售。因此,地方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经济需要,捕捉本地农产品特点,促进当地农村电子商务运营和销售发展。

1池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将电子商务应用于农产品销售中,极大地消除了传统农业经营活动中信息和交流不畅的时空障碍[4]。要想更好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需要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和监督。池州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据池州市商务局统计,2019年,全市实现农村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13.37亿元,同比增长51.7%。全市新增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229个,创建8个网销额超千万元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和25个网销额超百万的电商品牌。同时,池州市广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产品设计、宣传营销等实操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贫困村网点经营者、创业致富带头人、驻村扶贫工作队等1912人次。为了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池州市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电商利益联结机制项目24个,农村电子商务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池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方案》《关于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防止返贫致贫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区、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其中,强调要加强宣传推介,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主动与电商企业对接,利用电商平台推动企业与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促进农产品上行。

2池州市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现状

经调研,池州市电子商务企业普遍缺少电子商务人才,特别缺乏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商贸实务的复合型中高端电子商务人才。为此,池州市积极组织当地农民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工作,让农民对电子商务有更多认识了解,但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很多农民互联网基础知识薄弱,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仅停留在微信朋友圈商品信息,这导致农产品宣传受到限制,产品网络变现能力弱。此外,农民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很吃力。大部分回到农村创业的是懂农业技术但不懂网络技术的农民。但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农民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充满信心,期望更懂网络技术的人才加入农村创新创业的行列,为农村电子商务注入新鲜血液。2017年,池州市出台了《池州市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实施方案》,提出以“电商安徽”建设为契机,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着力破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难题,全力推进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三个全覆盖”,即公共服务全覆盖、物流配套全覆盖、乡村网点全覆盖。池州市多措并举,为提升池州市居民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满足现代社会需要,每年举办多次电子商务培训班,覆盖范围广,不仅针对城镇居民,还下乡开展相关培训,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带动了一部分人回乡就业,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池州市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对实现池州市经济多元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020年,池州市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提到,要以实施农村电子商务提质增效民生工程为目标,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和品牌培育。作为当地高职院校,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电子商务人才培育方面,要紧紧结合池州市农村产品和农村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

3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存在的问题

3.1紧密结合当地农产品的课程较少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要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在课程上宣讲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当地的农产品有较深的认知,更好地发挥人才效用[5]。但是,当前的电子商务课程设置基本没有与农产品产业相融合的内容,或者说很少提及农产品特色以及如何发挥特色。导致高职院校对服务地方的课程建设思想流于形式,没有结合当地的农产品开设特色服务课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其一,教科书中缺少与池州市农村电子商务有关的内容,甚至可能还没有开发相关内容。这就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电子商务相关教材的编写方面予以重视,注意结合当地经济实际情况,使教材专业化。其二,大部分电子商务教师比较年轻或不是本地人,对于农产品信息的了解来源局限于课本和网络知识,所以很难真正开展与当地农产品相关的电商课程。目前,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相关方面积极探索,例如让教师去一线企业实践锻炼,给教师提供近距离接触相关农产品的机会,让一部分教师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有更详尽的了解[6]。

3.2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农产品的意愿不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上大学的目的之一是到城市工作、生活。虽然部分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农产品,但是对农产品的相关知识大部分来自家人的经验传授。部分农村地区学生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很少实际接触农产品知识,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他们可能对农产品的生产、物流、包装等事项一窍不通。再加之他们回农村就业或者创业的意愿并不强烈,对农产品知识的需求随之下降,这导致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宣传和讲解农产品知识时,学生兴趣不高。

3.3专职教师匮乏在高职院校中,虽然有很多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来自农村,对农产品知识有一定认知,但是他们对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实战经验不足,很难真正给学生分享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战运营经验。例如,有些高职院校开设了茶叶相关的农产品专业,但是大部分教师是经短期培训后上岗的,对于学生的教学任务还做不到游刃有余。如今互联网市场变化速度快,如果教学活动脱离市场,则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在教师培养方面,还是要持续发力,让教师做到更专、更精、更强,这有利于使电子商务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

4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对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从目前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来看,78%的学生对创新创业兴趣浓厚,有意愿参加创新创业学习培训,说明学生对创新创业持有强烈的主观愿望。学校每年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班,对有意愿的在校学生系统地培训创新创业知识。根据网络创业培训公众号“亿卓智库”的创业评价测评可知,学生根据相关维度对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自我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如表1所示,学生从创业素质、知识和技能、条件和资源3个维度进行自我分析。创新创业活动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目前,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教师很大一部分是本科毕业,之后进行相关专业深造,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沿不够了解,以至于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基于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居多,很少联系当下的互联网发展及时更新课程。按照工学交替模式的要求,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会与一些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合作,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开展企业实践活动,但是池州市电子商务发展比较滞后,很少有企业能够容纳几十位学生跟岗实习,所以在前期,大部分工学交替都是与浙江、南京、上海电商公司合作。近年来,电子商务工学交替活动开始在池州市开展,但是绝大部分业务开展都是围绕电销,学生的业务操作相对比较单一,很难快速熟悉电子商务整个流程。另外,企业方面不想花太多成本和精力培养学生。所以,基本很难通过目前的工学交替活动真正实现以工促学的最终目的,这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电子商务人才造成很大困扰。

5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5.1提高学生对新农村的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建设,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近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学生回乡大有可为,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大展拳脚,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家乡发展。

5.2加强教师队伍的学习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思想教育,还要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技能,将来能在专业技能领域有所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但教师对农村电子商务了解得不透彻,对此,应通过相关专业培训或者实践开阔视野[7],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3加强院校和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学校在开展工学交替时,要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也可以让学生下乡参与实践劳动。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现在的新农村发展形势;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训练,帮助他们未来更好地对接工作,缩短步入社会后的适应期。

6结束语

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最主要的是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走向现代化生产销售模式。鉴于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要积极拓宽教育渠道,探索学徒制,建立与农业相关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健全育人标准,为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刘彭娟 詹佶 单位: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金寨县沙河乡人社所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2

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指出,各地区、各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应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从重视理论知识传播向重视实践教育转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完成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自我改革和人才与社会更好的接轨。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重视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问题,《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021年推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4]指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二)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重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定位,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培养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融合[2]。在办学理念上,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对学生的内涵建设。同时学院重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将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者有机统一,创新了教学内容方法,完善了人才培养机制。

(三)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高校将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目的是为社会培育出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是学习范式的革新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满足的是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3]。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关于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必备的能力及普遍欠缺的能力[6]调查中(见图1),我们发现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等明显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大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不强,不注重个人修养[5]等。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在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和实践中,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7]。

二、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做法

学院办学至今,一直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方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此过程中也摸索到了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接下来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培养全过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注重四年课程的前后关联性,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的顺序安排上要考虑周全[8],大学四年大致要经历从素质到理论知识再到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专业情况学院包含了会计、金融、计算机等多个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可以实现毕业即可就业,且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以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见表1)为例,近几年来学院毕业生中约九成毕业生可以实现就业,即使受疫情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没有较大波动。学院注重大类教学,如新闻传播学类在大二时分流为新闻学专业和广播电视学专业,以大类招生,在大二时让学生自主进行专业选择,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转专业现象。

(三)课程设置学院的课程设置原则上,各专业根据自己制定的培养目标构建专业素质能力模型,按照“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素质拓展”三层次培养结构设置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模块及学分要求。在专业课上,针对不同系别不同专业,学院开设了不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理论课上,学院会及时更新课程方案和内容,以更好服务实践。而在专业实践课中,主要包含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劳动课等几个方面,其中实习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调研、专业实习。这些实践课程需要在不同的学期完成,循序渐进,可使学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并投身社会工作中去。如在2021年学院各系暑期专项调研活动中,信息系深入企业实地训练,50人组成的北京实训分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北京汇才同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微信小程序开发项目实训学习,后又到北京网安世纪科技公司参观学习,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这有利于学院教学体系对接社会,同时也对学生未来就业有很大帮助。在全校通识选修课方面,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成长发展特点,积极开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创业等多类型的课程,同时还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引进名校名师的开放课程,拓展学科领域,训练创新思维。在素质拓展方面,学院还设置了第二课堂。如各专业制订推荐阅读书目,学生在仔细阅读后写读后感,积累到一定数目后可兑换第二课堂学分,同时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学院的各类学术报告、院级以上科研立项、省级竞赛,参加运动会,获得十佳大学生、优秀班干部称号等都在第二课堂素质学分设置中。

(四)方式多样化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院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规范管理,以期培养出国家、社会所需的应用型本科创新型人才,除课程、专业制定外,还有多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方式。学院推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并成立了专门小组去管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分单位进行实践活动,学院也会为其提供场地、资金和设备的支持。同时为提高实行质量,学院还邀请了外部的专业人员组成了专家小组进行指导、考核、收尾工作,而后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学院还会为各单位提供项目经费,定期组织评选表彰和奖励优秀项目团队和指导教师,以期获得更好的成果。学院坚持“以赛代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了“世纪之星”外语演讲大赛、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大赛等竞赛,还建设模拟证券市场、模拟商务谈判等实训项目。校内还有多种专业对口的社团组织,如针对新传专业设置的电视台、报社等,针对财经、金融等专业设置的商道社团,在这里可以深化学习理论、实践知识。

三、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学院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创业创新类通识课无法全方位服务于所有学生学校的宣传力度还有待提高,仍有大部分学生无法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此类通识课程无法全方位覆盖到每一位学生。

(二)缺少专业的创新创业类教师专业的创新创业领域的专任教师数量少,部分由专业相似度高的教师兼任,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不够深入[9],有只流于表面的现象存在。学校组织邀请的校外专业人员入校进行的讲座、公开课的数量有限,无法进行长时间的专业教学。

四、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未来发展

(一)人才输出地区分析通过对学院往年毕业生就业地区数据分析,发现学院学子大多选择在河北省内就业。在学院2018届毕业生中,河北省内就业占比达到了87.21%,为河北省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而省内各城市吸引力指数最高的为石家庄市,吸引力指数在3.00以上,即学院的省内毕业生主要流向是石家庄。

(二)所需的人才类型介于学院毕业生主要流向为河北省石家庄市,且省内城市发展状况较为相似,接下来本文将以石家庄所需的人才为例,分析学院应主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旅游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业、节能环保业类产业是石家庄市的新兴产业,据调查显示,旅游业、金融业急需管理和销售类人才,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业、节能环保产业急需科技创新类人才。不难看出社会急需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更新改革,培养相关人才。

(三)学院的未来发展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有计划地去培养。学院调整不足,探寻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创新创业内容与学生专业课结合起来[10],融会贯通。在教师方面,邀请企业领导或优秀员工开展公开课或讲座,组建多元化的教师团队。保留原有的优秀课程,形成自身特色。未来学院也还会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提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同时学院还会增加、扩大实习和实训基地,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在就业方面,制定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积极性,推动创新型就业。五、结语学院在学生培养全过程、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打造自身特色,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毕业生可快速适应工作和社会需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了借鉴经验。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任重而道远,我们也将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职业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努力在创业创新教育上取得新突破。

作者:郭占欣 吴倩 吴亚凡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3

引言

创新是民族发展之魂,创业是国家富强之路。对于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来说,如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广大职业院校要应当围绕创新创业做好关于专业育人体系、教育体系的改革工作。对此,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也要立足专业相关特点,围绕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国家发展态势,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着力点,做好专业教育的改革工作,以此进一步提升专业育人实效,为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保驾护航。

一、把控关键节点,启蒙双创意识

客观地说,若想做好双创教育在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落实工作,必须要重视一些关键节点的把控。这些关键节点包括有:入学阶段、实训中以及毕业前等,在这些节点做好关于双创方面的教育工作,往往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会计专业学生入校后,专业教师应当在此时做好双创教育的渗透工作。一方面可向学生做一下关于本专业教学内容、对接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介绍;另一方面也可向学生讲授一些关于双创方面的理念,让学生能够明白提高自身双创能力的意义所在以及创新创业的要素与条件等。具体来说,教师可引入一些关于本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案例,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实现双创教育的有效渗透。

二、优化理论教学,激发双创热情

如今,很多技工院校都在各专业育人体系中增添了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教育,但这些都属于通识性质的课程,主要讲述者也并非是专业教师。这也造成双创教育在会计等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不佳。对此,会计专业教师有必要围绕双创教育来做好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化工作,从而在激起学生双创学习热情的同时,让专业育人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在讲授基础会计中“会计职业生涯”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围绕“会计岗位群”这一主题,引领学生结合自身对于会计行业的了解进行生涯规划。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渗入一些关于双创理念的教育,如可让学生定一个创业目标,分析一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的努力等,从而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创业热情。又如在讲授“财务会计”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等加以创新,如可为学生设置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以及出纳核算等多个岗位,然后为他们布置相应的“岗位实践任务”,创设一种职业化的教学情境。通过此举让学生能够“化身”为企业出纳、企业会计甚至企业老总等职位角色,进而让他们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激发,实现其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业兴趣的调动。

三、创新综合实训,发展双创能力

实训教学作为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岗位技巧和职业素养。由于其是围绕学生会计技能实践、技能实训而展开的,故此是渗透双创教育的有力途径。通常来说,技工院校的会计实训教学大多以“单项-专项-综合”这一路线而展开,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专业综合以及双创能力的教育效果,但由于后期的综合实训教学大多是围绕前面的单项实训以及专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只是难度方面的提升,并无实践方面的增强,所以在发展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以及双创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对此,专业教师有必要围绕双创教育理念,做好会计综合实训教学的创新工作。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创新综合实训课时。专业教师可将会计综合实训进行三份等分,使其能够指向传统业务核算、VBSE仿真实训以及专业创新创业实训三部分内容,以此来实现实训教学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衔接。第二,创新综合实训方法。专业教师可围绕双创教育要求,将“公司模拟经营”引入到综合实训当中,指引学生通过模拟公司运用来实现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控,为他们创新思维以及创业意识的发展奠基。首先,教师可指引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成立”新公司,并结合企业管理、创新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做好公司内部制度、财务管理规范以及人员招聘标准的确定工作。其次,引导学生开展会计ERP实践,让各组结合会计法、成本会计、财务会计以及基础会计等知识,开展关于资源采购、资源分配、生产加工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事项。再次,专业教师还可指引各组设计一些债务重组、外币业务以及企业兼并等方面的财务业务,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会计实训练习。最后,教师可围绕“会计实训”以及“双创实训”两个层面的教育要求,结合各组的企业经营实践成果,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和教育总结。通过以上举措,来深化学生的会计专业认知并且为他们自学、协作、双创以及处理问题等能力的发展做好奠基工作,让专业实训育人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开辟多条渠道,促进双创教育

诸多教育实践证明,双创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与落实需要多方向的渠道来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双创教育的闭环,实现专业教学效果和双创教育效果的双提升。对此,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可从以下三点着手,来开辟多条双创教育渗透渠道:

第一,开展拓展班,满足会计专业生的双创学习需求。例如,学校可围绕双创教育需求,为会计专业生开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等专业化课程拓展班,使学生能够汲取更多与创新创业方面相关的专业化知识,弥补其双创认知不足,为他们进一步开展双创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第二,组建兴趣社团,搭建学生双创实践平台。例如,会计专业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双创需求、兴趣爱好等,组建“会计创客社团”,指引学生开展公司运营模拟、企业财务分析、企业市场调研以及企业纳税筹划等多方面的模拟创新策划活动,以此来为学生专业实践以及双创能力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又如,会计专业教师可积极牵线本专业一些优秀生,组建“会计协会”,然后,定期邀请在创业方面表现良好的毕业生、青年企业家以及相关领导等人士,围绕双创教育,开展“创新教育讲堂”“创业教育讲座”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对市场发展的新态势、新需求以及新行情等形成正确认知,激起学生的双创热情,实现其双创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第三,重视竞赛运用,促进双创成果产出。首先,广大技工院校以及会计专业教师应当通过国家、省级、市级等各级学术竞赛,积极通过宣传引导、指引实践、作品培育、大赛展示等环节来引导会计专业生积极投身到技术创新、行业调研以及科技发明中来,以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双创教育环境。其次,技工院校以及会计专业教师还可依托校企合作关系,积极牵线相关企业,与他们一同组织会计专业生开展一系列的专业竞赛,并将竞赛活动与学生的会计相关证书考核、评优以及岗位就业等方面联系起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双创热情。最后,针对那些在竞赛中表现较优的作品项目,学校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孵化政策方面的支持,以此来提升双创教育产出。五、组建专门队伍,保障双创落实为了进一步保障双创教育的落实,技工院校有必要围绕会计专业教学之特点,加快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具体来说,首先,学校可积极牵线会计专业教师、企业专家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或职能部门,组建专业化的双创教育指导队伍,为学生提供双创实践方面的指引与帮助。其次,组织队伍还要加快制定以双创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实施方案,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最后,组织队伍要积极牵线社会企业等力量,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双创教研室的建设事宜,为会计专业生的双创实践提供环境与条件方面的保障。通过以上举措,构建一个全员联动、部门统筹以及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助力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业意识的发展。

结语

总之,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做好关于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教育的改革工作有着诸多现实意义。广大技工院校以及教师还需正视双创教育的渗透意义,不断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打造会计专业双创教育新常态,从而在保证专业教学实效的同时,为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以及更好地就业与发展做好奠基工作。财

参考文献

[1]赵凯,李静.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策略探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8(22):268.

[2]李磊.创新创业教育与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相融合的探索[J].财会学习,2016(15):217.

作者:邓耀垣 单位: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