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族学生语文教学改革成效探究

民族学生语文教学改革成效探究

【提要】随着党和政府全面改进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教学,新疆高校对民族学生的语文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论述了新疆工程学院面向民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分析了改革的成效、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新疆高校民族学生的语文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民族学生;语文教学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征和标志。黄妙轩(2021)指出全面改进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选择,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

新疆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实施了民族大学生免学费接受一年的预科教育政策,预科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着力解决民族学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不强的问题。高校语文课的开设是民族学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和手段。新时期高校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一是民族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受各地区教学质量的影响,学生语文水平存在高低差异,一个班语文高考成绩最高与最低之间甚至相差40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授课造成语文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语文水平低的学生“吃不了”,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二是学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依然不强,尤其是言语交际能力低下。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非常薄弱,无法承担起继承或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对一些不良事物或现象存在认识的偏差,还需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语文改革措施

(一)分级、分班教学

2021年3月我校面向2020级民族学生进行了语文分级教学改革,即打破原有统一的、固定的行政班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第一学期的语文期末试卷成绩进行分级、分班教学,具体是将学生分成A、B、C三级,其中A级学生的成绩在72分以上,B级学生的成绩在58—71分之间,C级学生的成绩在58分以上,按这一标准划分,确定了A级3个班,B级12个班,C级3个班。三个级别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试试题均做了重新的修订和完善。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口语表达、写作三大模块。文学模块包括小说、散文、诗词、戏剧等体裁的文学作品。

(二)突出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言语交际能力始终是民族学生的短板,针对这一点,新的教学大纲体现了对言语交际的重视,大幅增加了口语实践的课。教学内容专门增加了6课时口语表达模块,6课时的口语测试。在教学计划中严格要求讲课、习题和课堂讨论的时间,以语文II为例,总课时为48学时,要求讲课为15课时,习题为9课时,课堂讨论为24课时,习题和课堂讨论占到了总课时的68.75%,另外作业要求每次课后要有口语作业,包括朗读、背诵,每一篇文章要求学生背诵一段或几段,期末考试有口语测试,而且要占到平时成绩的50%。

(三)改革课程评价(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核过程性考核形式:包括考勤20%,课堂表现10%,作业(书面及口语)20%,口语测评50%。2.成绩构成:过程性考核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考核占总评成绩的60%。

三、改革的成效

(一)分级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因材施教

语文分级教学对三个级别的语文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做不同的处理,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口语水平得到了提高,言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加强

因为设置了口语表达,学生们加强了普通话的练习和训练,对自己的发音错误进行了专门的改正,比如纠正声母中容易混淆的“b”和“p”、“s”和“sh”,反复练习“一”“不”“上声”的变调等,通过训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考核评价更加合理,突出过程性考核

原有的语文水平评价虽然也由平时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但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低,只占20%,期末成绩所占比例高,达到80%。改革后语文水平的评价凸显了过程性考核,更加合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而且平时成绩的构成比较全面,包括考勤,作业(书面和口语),课堂表现和口语测试。

四、存在的问题

(一)分级教学对学生心理、教学的影响

学生对分级后组成的语文新班归属感不强,按级分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行政班级,学生之间比较陌生,对新班的归属感不强,例如上学期一个班的学生来自3个学院,6个专业,6个班,学生之间不熟悉,不怎么沟通、交流,这不利于教学组织的展开。分级教学对B和C班的个别学生有一定的负面心理影响,尤其是分到C级的学生,部分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又因为水平差,害怕表达出错,所以发言的意愿不强,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二)增加了教学资源分配和管理方面的难度

分级教学给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挑战,会增加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上学期各学院、各专业的金工实习对教学有影响,同一个班有些专业的学生要实习,有些不实习,老师在授课时间只能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教学受到一定影响。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低,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传统

部分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满堂灌,与学生互动少,即使有互动,质量也不高,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差,教师未能深刻理解和掌握“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内涵、使用的场合和技巧,即使知道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又受自身信息化能力的限制,也无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导致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思政与语文教学融合不够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语文课的课程思政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语文教学和课程思政相脱节,存在“硬融入”“两张皮”现象,就是所授内容与所讲课程思政没有内在联系,风马牛不相及,生搬硬套,二是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讲授停留在作品表面和知识点的讲授上,对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和思想内涵挖掘不够,导致课程思政浅尝辄止,没有完全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五、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科学的分级、分班标准

只有做到科学分层才能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评价方式的科学性提供基础和保证。上学期的分级标准我们是按照期末的总评成绩进行分级的,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因此分级可以进一步优化。

(二)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环,一方面,高校要重视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高素质、高层次专业语文人才,多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仅要专业过硬,更要努力提高自己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语文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摒除落后的教学理念,坚持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学生产出导向和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让学生成为中心、主体和主角,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合理运用“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方式和手段,多采用启发式,教师要提高自己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利用“慕课”“学习通”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从而让他们爱上语文、享受语文,受益于语文。

(四)课堂语文学习要与课外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语文学习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要让“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教师应做好“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设计和组织工作,例如朗诵、演讲、戏剧展演、配音、诗词大赛、听写大赛等活动,将写作与校内和校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的写作知识,能高质量完成写作任务。

(五)坚持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有效、有机融入语文教学

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立德树人要求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要同行同向。教师要把好教材关,把兼具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时代性的好教材选出来,让语文教材成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保证。通过讲授让学生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徐江 单位:新疆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