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特质,外化为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升华,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化到外化的塑造。然而,就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困境而言,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其立论大多从外部因素和内在认知两个方面阐述。譬如,有学者认为,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以其自身数据全面性、可靠性、时效性弥补着传统领域发展的缺陷,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基于网络技术会根据大学生搜集信息的复杂、多变从而全方位、多维度地收集个体的实行行为信息,致使数据来源极其广泛,结构也更加复杂多样,加之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不良信息的认识和判断力较为薄弱,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产生阻力。再如,有学者从个人情感认同因素视角看,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较情绪化,惯性思维亦存在强烈的逆反性,常常会根据个人喜好或贫瘠的生活经验来评判事情对错或社会现象,其价值取向多呈现自主性、开放性、多重性、冲突性等特征,缺乏理性客观的思考和判断。况言之,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大多仅局限于个人层面或者字面意思,未能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行为,对国家及社会层面的含义理解并不深刻,认同感和密切度也就不高。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习与学会的脱节;二是辨别与辨析的脱节;三是认识和认同的脱节;四是爱自己与爱国家的脱节。如何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中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从外部途径系统引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使其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保证作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课程思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前者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导向,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后者则是基于三全育人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两者都是为了人的价值实现,体现协同育人的理念。

(一)课程思政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沿革“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课程思政肇端于上海,早在2014年,上海部分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胆开启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中,开创系列“中国特色”品牌课程,育人成效显著,这是思政元素与各类课程融合的初步尝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一体化德育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掘各类课程中的德育教育介入点,深化课程德育内涵,《意见》的推出明晰了通过课程推进德育的教育理念已初步形成,标志着各类课程的思政引领作用已确立;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该《意见》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使大学生们更具责任感、使命感、仁心仁爱、弘扬和传承中华精神,预示着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明确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纲要》内容,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已日渐提高,同时也表明了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思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是打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本化形成的理论主渠道,其在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施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响,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一方面通过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发挥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领作用,从而将国家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系统学习不仅让教育者在课程内容讲授、传达中塑造健全人格,也会使接受者在课程知识汲取、学习中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一以贯之,打造课程思政与其他课程的双向融通,实现讲透专业知识与彰显主流价值观的统一,切实发挥对大学生教育人才成长中的育人作用。

三、课程思政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一)由学知到学会的引领知识的学习,从学到知和从学到会是两个层面。学:学习,知:知道,会:领会。学习、了解到领会,再到学以致用、入脑入心,方能固化思想、付诸行动,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百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要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是要让他们真正理解并领会价值观的思想精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的思想引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想引领的介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虽然和思政课程发挥着同向同行的作用,但其表现形式却不一样,思政课程是基于思政理论、原理等方面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则是基于通识或专业课程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思想政治引领教育,从大学生的角度课程思政这种方式的思想引领传递更容易激发兴趣点。譬如,在国际贸易课程中,通过世界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及脱贫指数比对,引领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知,增强民族富强的责任感。申言之,课程思政以专业、学科、实践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设计课程为主要实施载体,将原本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德育渗透、价值塑造的教学过程,从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更好地使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直观现实的理解和领会。

(二)由判断到选择的引领大学生群体多为18-22岁的青年人,其表象特点为热情、朝气、冲动、盲从、自负,做事有冲劲,有闯劲甚至不会过多地考虑后果,虽然学习能力强,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且勇于尝试,但自我意识相对薄弱,易盲目跟从,看问题武断、随性,主观臆断多理性分析少。这个时期的青年人尚未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却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将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个时期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引领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也将决定他们今后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方向,甚至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尤其在现今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时期,先进的科技发展同时也带来各种负面的效应,网络暴力等通过各种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思想侵蚀,恶意歪曲事实伪造不实言论,扭曲价值取向。高校课程思政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方式在传授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大德、大道、大爱、大师等大精神传递给大学生们。让“明德”“正道”和“求善”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净化心灵,抓住大学生群体热情、朝气、对新鲜事物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关注和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所爱所忧,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地开展课程设计,融入文化、传统礼教等知识,教会大学生们明是非,辨真理,勤学修德、客观审视,理性思考,做好各类“选择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领大学生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三)由认知到认同的引领人的改变有三个阶段:认知—认同—实践。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同是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认同的基础是认知,认同的结果是行动。同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过程也存在着由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过程,我们在引领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上,应从加强认知,构建认同,实现践行的方向上开展。故课程思政的引领重点应聚焦到如何通过广泛地、全面地、深层次地认知传播,构建大学生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上。在各类课程设计中应依据新时代大学生情感需求和行为需求的特点,切身的用大学生的角度去深刻思考,用心感悟,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激励式、引导式等方式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传递到大学生的脑中,凝固到大学生的思想上,达成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而引领他们自觉践行这种思想,如在审计专业课的专业操守、职业道德的讲述中,融入公正、法治、诚信的价值观引领,告诫学生们这不仅是作为审计专业人员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高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应该践行的价值理念。通过认知到认同的引领,最终达到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上的自觉和行为上的自觉。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美好生活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11)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涉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其整个过程受制于社会存在,同时又反过来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关涉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一、何谓美好生活

1.美好生活是一种求善的生活。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寻是永恒的。亚里士多德从幸福的角度阐释了美好生活,认为幸福生活需以良善生活为根基。“美好”一词既包含了善的伦理价值,又包含了愉悦满足的美学价值,介于“当下”和“彼岸”之间,既有现世的体验又有超越的精神追求。美好是个体对自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一种体验和评价,向善是美好所具有的天然的伦理价值。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将“生活”理解为有生命的东西在某个环境中的生生不息的状态。杜威指出,“‘生活’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表示个体和种族的全部经验”[2](P7)。在这里,他将“生活”等同于“经验”。可见,“生活”应该包括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两个方面,具有主体性、实在性、连续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点。“美好生活”是人通过自觉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一种总体满意的生活状态,既包括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又指向无限可能性的未来生活。2.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生活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3](P537)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不论体力、智力等自然天性方面有多大差异,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生产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按照每个人的需要而非个人贡献获得生活资料。这表明,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不再受制于社会分工的限制,劳动也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实现了劳动与自身生命价值的融合统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正是对这一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图景的呼应。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是在现有生产力发展状况下的侧重民生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标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美好生活有不同的要求和内容,它是一个渐近的发展过程。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时首次使用了“美好生活”一词,在党的报告中14次使用了“美好生活”,并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归结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概念的提出是在我国40年改革发展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后。具体而言,就是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P2)、“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5](P2)的国家战略规划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物质生活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报告虽未对“美好生活”进行明确定义,但是通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6](P11);“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7](P11-12);“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8](P23)等话语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可能性的美好生活图景。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不仅是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和基本民生的改善,还要求实现对人民生活的全面的和高质量的供给,关涉到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的和精神的方方面面完整的结构形态,是一种全面共同富裕基础上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式的生活。围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阐释的美好生活内涵既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也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涉人民美好生活何以可能

探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涉美好生活何以可能就是要探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好生活的融通点,在立足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去求解如何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1.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价值旨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和目标,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最高目标,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个体发展需要的目标是相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做人的工作,通过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增强凝聚力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究其实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完善自己的生活,进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价值目标与教育对象相统一,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旨归。2.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美好生活精神需要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属性,其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折射和反应,其目标是在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是主观的,也是对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物质生活的反映,是具有客观依据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把握社会物质生活状况提供美好生活精神需要的内容。首先,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正确的把握时展大势凝练新时代美好生活精神需求的内容。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通过引导人们正确把握精神需求的内容和价值取向,用理想关照现实,用精神超越物质,用未来指引当下,用崇高超越世俗。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多方共同努力的过程,但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层次的有效途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把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作为时代课题。3.构建美好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指向。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完整而真实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作用于人的思想来满足社会关系需求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生活形式,其过程总是内涵于生活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起点、空间以及归宿都只能蕴含于生活过程之中,而不能凌驾于生活之上。首先,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将构建美好生活所需要的道德水平转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是当下及今后较长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使命和任务。其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关涉美好生活才能发挥其作用。不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甚至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方法或模式最终想要发挥其作用都必须要转化为个体的生活实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成就个体的美好生活追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否则必将流于形式,也不具备恒常性,也就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涉美好生活如何可能

现实的个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能够用理性审视自我并追求美好生活是教育存在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思想和制度的进一步解放,生活之于人不再仅仅是生存问题,而是对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基于此,助力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任务。1.思想政治教育教化人民追求善以成就美好生活的超越需求。一旦当我们能感知生活世界的意义的时候,感知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相互牵绊的时候或者意识到生活世界中众多价值(意义)的选择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面对“道德问题”,不得不思考“人为什么应该有道德地生活?”这关乎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生的终极意义。苏格拉底曾用“认识你自己”来表达道德之于人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未经理性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著名的伦理学命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是可以选择并实际上选择着自己的生活,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善与恶和好与坏,而道德生活应该是一种“善的生活”或者“好的生活”。好生活需要以善为根基,通过人的实践理智可以引导人们做出合乎道德的选择。教育的最大目的即求善,求善也是美好生活的最高层次需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伦理学不是以认识为目的,而是以过一种幸福生活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告诉人们事实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且还要帮助人们知晓什么是善以及如何实现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化人民追求善来成就美好生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美好生活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具有理想性、艰巨性和超越性的特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理想和社会现状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张力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可以促使人民变期盼为动力。2.思想政治教育用新时代价值观教育引领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面对“思想分化”的难题。传统乡土社会中的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渐渐失去了对人的约束力,而适应陌生人社会运作方式的新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难免出现“道德真空”现象,造成人的心灵秩序分化,也无法适应要求社会良性运行的美好生活要求,人们也就无法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愉悦、幸福的精神享受。因此,美好生活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将新时代的价值观具象化、微观化为一系列能够缓解人们价值困惑、获得善的生活的心灵价值秩序,通过对新时代价值观的诠释培育人的道德智慧以引领人的美好生活精神需求。这一诠释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解读政策,它更蕴含解释的因素,即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学理逻辑将教育内容中蕴含的理想信念维度阐发出来,用生活化的方式转换成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价值准则。要完成这一转化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活、直面时代问题并解决问题,用新时代价值观培育启迪人感知生活的美好。3.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功能培养人民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在前不久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设计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实践中强调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内容方法的梯度性和主题思想的统一性,以课程思政为抓手,通过一体化设计,既保证整体架构,又分层有序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通过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中,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理论必然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的现实必然中,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其次,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设计,引导青少年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最后,通过“人格养成”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整全人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表现,它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追求的升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它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将进一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后备力量,他们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意识直接影响着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进程,可见对他们进行这一价值观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在变化的社会思潮中极大程度影响着人们价值意识的形成。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

思政教育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价值意识也在不断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价值思维意识的重要内容,它是新时代产物。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和扩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内延与外伸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融入这一内容,使大学生接受最新的价值思维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2],陈旧的教育方式、手段根本不可能使这一价值理念在教育中予以体现,远远达不到教育目的,这要求从多个方面、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这一人生价值观教育,同时要求在内容、教育方式等各个方面予以完善与发展。理解这一具有时代意义价值观的内涵,需要在课堂加深讲解,在社会实践中予以体现,进而使大学生切实领会其内涵,对其认知,并把它体现在社会生活中,这样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培育大学生这一价值意向,并将其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为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意向、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可见,两者教育的目的和针对的对象是一致的。总之,它们具有紧密的联系、内在的统一性。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因素

(一)高校教育者的影响。教育者无论是在教育活动,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对受教育者具有很大影响。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包括专职教师、辅导员等。他们在教学、现实活动中都直接影响大学生价值思维意识形成,尤其是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的树立。在教学实践中得知,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价值思维意识形成产生潜移默化作用,它会在无形中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教育,如教育主体具有魅力人格、高尚道德,大学生才会对其认可并消化其所讲内容,反之教育主体道德败坏、人格低下,受教育者将会对其所讲内容予以怀疑、排斥。教育者知识水平高低与教育态度端正与否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只有教育者深深了解它、知其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而不带有任何牵强附会的迹象。但现实中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内涵没有深深理解,对大学生只是进行书面的讲解,没有以责任意识学习理解其内涵,且没有与现实紧密联系并切实地应用到教学之中。

(二)教育方法与载体的影响。随着大学生思维意识的变化与发展,对教育的方法、方式、手段的要求越来越多。若不是以学生喜欢和认可的教育方法将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甚至起反作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在现实中有很多高校应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接触交流发现很多大学生认为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比较单调,比较注重理论化,与现实结合甚少,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他们学习仅为应付考试,并不是要提高自己道德素养,这直接影响大学生形成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教育载体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要积极传播教育内容、信息。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涉及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教育载体予以传播和宣传。在高校教育大学生形成这一具有时代意义价值观的载体较单一,并且与现实结合甚少,这远远达不到教学要求。大学时期对具有时代意义的这一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其实就是各种教育载体渗透其内涵的过程。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将使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宣传更有利、优化更及时,更能使大学生接受、认可、学习。教育载体行之有效的运用方式直接关系到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成效。

(三)校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在校园环境下进行,校园环境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树立价值观的成效。教育环境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制约着教育手段、方式的有效运用。高校使大学生树立这一时代意义价值观的环境如何呢?经调查,发现57%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所处的校园环境不是他们所期望的教育环境,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发现,校园实体环境和人文环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确立,但校园人文环境起着主要作用。较差的校园人文环境直接制约着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反之将会起到理想教育效果。如在有益校园环境中大学生不但专业知识掌握较好,而且也促使他们培育和践行这一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建议

(一)从教育者方面增强培育效果。新时代新环境,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意向也在发生变化。高校承担这一任务的教育者的理念要与社会环境一样不断发展变化,尤其在践行这一具有时代意义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切实安排好学习时间,适时把握学习进度,积极搜集最新教育信息,将具有时代意义价值观的最新信息切实有效地在教育载体中予以体现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外在形象,努力挖掘自己的人格魅力,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身政治意识要强、素养要高。同时,作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路人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也起着很大作用,这会在无形中感染大学生,这就要求他们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他们的知识水平要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教育者要改变教育态度,与学生完全处于平等地位,充分认识教育对象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总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载体。教育方法能否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效。高校教育者要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了解他们喜欢并认可的教学方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与学生广泛交流,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结合新环境运用学生喜欢的教育方法。当今是网络社会要积极运用网络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如广泛运用雨课堂、课堂派、腾讯会议等方式进行教学,广泛地与学生互动会达到令人欣慰的教育效果。大学生价值意识的形成需要隐形教育方式[3],因此,必须采用隐形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如运用情感陶冶法、感情认知法等。要经常聘请一些践行这一正确具有时代意义价值观的优秀人士对大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这样不但创新了教育方法,而且也拓展了教育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与“学习强国”内容紧密结合,并且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形式。在社会实践中感知这一具有时代意义价值观的重要性是树立这一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展开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用,如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等。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把他们的社会实践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见闻拍成微视频,在学校进行展示,这样不仅是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拓展了培育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载体。大学生树立这一正确人生价值观要拓展教育平台,并且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如利用文化、管理、活动等新载体培育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营造有益的校园人文培育环境。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校园人文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所以各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同时还要在营造人文环境时与自己院校的专业紧密结合,并且渗入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内涵。在营造有益的校园人文环境时,也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他们喜爱、积极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感知这一具有时代意义价值观的内涵,并予以践行。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价值理念形成[4],可见高校让大学生树立这一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加大力度。在实体上建设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校园建筑,使大学生通过这些实物在无形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积极有益的人际环境能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思维,我们要重视利用大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理念教育,同时,高校应重视建立示范群体,并且要确立合理的群体规范,这样会塑造健康的群体心理,进而促进正确价值理念的确立。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切实体现这一时代意义的价值观不单单是在学校,也需要他们的家庭予以配合,因此将培育这一价值观应融入家庭生活中,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2014-05-05)[2019-12-27].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对策;大学生

1新时代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1.1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其成长为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能否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也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密切相关。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即,既要把准“价值取向”,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还要在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牢筑文化自信,从而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积蓄力量。首先,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的强大创造力而留下的无数不朽作品所成就的辉煌的中华文化,将为大学生们带来强大的文化自信,并且进一步升华为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民族、对国家的强大“凝聚力”与“向心力”。其次,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且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大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新时代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热爱祖国的情怀,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对于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从而培养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来说,二者缺一不可。

1.2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保障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中之重,几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踏上社会主义的新征程,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愈加重要,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肯定和认同,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由于我国正处在既发展且变革又调整的特殊时期,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都在激烈地相互碰撞,不同文明也在相互交融。在国际上,西方国家利用其掌握的国际舆论优势,在互联网上散布体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和错误思想,而大学生又正是在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必须牢牢把握住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发言权”,以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做到强化大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自信,从而保障大学生在意识形态上不走歪路,保障我国在意识形态的安全。

1.3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在其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在此“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强大“吸引力”和磅礴“影响力”,即文化软实力。踏上新征程,面对国际国内的各种复杂挑战,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其支撑和保障是极其关键的一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从而增强在国际上的发言权,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对外的吸引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状况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其对于文化自信的程度越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越强,反之亦然,提振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显得越加重要。

2新时代关于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

2.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此“根本”,既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其形成的重要源泉。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漫长奋斗中积累的文化养分而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深厚历史底蕴,具有无与伦比的强大的前进力量,从文学、哲学到伦理学甚至天文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一不有,无一不全,无一不精。作为全球唯一绵延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从中获得强大的文化自信。屠呦呦之所以能够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与在中医古籍里得到的启发和获得的灵感是分不开的;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最初得到抑制也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紧密相关。大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时,面对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过程中留下的不朽作品,面对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以及文化资源,没有理由不自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大量外国文化以及文化产品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对此,我们要坚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极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并结合时代条件,推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相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发言权,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由此才能进一步提振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路灯是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精神追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核心,对于提振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不可忽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要原则就是要引导他们自觉学习,从而做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通过充分利用其观点以及内容,分析我国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只有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信仰”和“行为准则”,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提高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一方面,要从立足主阵地,加强教育引导出发。为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高校应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在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思维中,加强主流文化教育,例如,在全国高校中开展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高校教师通过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及其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和阐述,将理论与历史现实沟通结合起来,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时帮助其根除在思想中和实践中存在的茫然与浮躁的问题,提升中国精神,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使之形成牢固的信仰根基、提高在文化上的定力。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展现信仰魅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宣传。例如,通过“青年大学习”这样的形式,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广泛且深入的宣传教育。通过加强网上的正面宣传,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全国的青年大学生都凝聚在一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巩固思想基础。此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载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应该发挥其强大的社会效益,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产品,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提供优良的文化氛围,使青年大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下形成正确意识形态,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与文化交锋中始终保持理性。

2.3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是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的政治安全。随着信息网络化不断发展,意识形态工作逐渐渗透到网络空间,成为了基于网络信息工具的使用而衍生出的新的意识形态领域,并逐渐成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领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更加清楚认识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直面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诸多挑战,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防线。

一、新时代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彰显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升级,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最前沿,也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鉴于此,掌握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也就成为了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育人场所,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防线在整个意识形态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这种重要地位的获得,从很大程度上而言是由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所赋予的。

1.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有战略性地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事实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即网络空间的隐蔽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意识形态问题的难控性。由此可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性地位,这种战略性地位在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不断得以强化。随着网络时代成为新时代的底色,在网络空间中,各种意见领袖基于自身的地位、背景和利益宣扬着自身的观点,其中的某些观点冲击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网络上的热点问题及言论极为关注,加之大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网络上的新鲜事物,更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影响。高校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从长远发展来看,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战略地位。

2.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含全局性影响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移动终端的便捷化发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反作用越来越强,甚至呈现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影响。从大的方面来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安全保障的全局性问题。从国际局势来看,防止西方意识形态对高校的渗透也就成为了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时代课题。与此同时,网络空间,各种社会思潮交融交锋,许多错误思潮在网络空间得以广泛传播并持续发酵,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这是新时代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关系根本性问题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防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障。换言之,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即为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内含着维护国家安全的维度,即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也是高校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关系到意识形态责任制在高校的落实,关系到党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关系到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

4.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负有前瞻性使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新时代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防线对培养合格网上公民,引导广大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网络的草根性、即时性、先进性和无边性对青年的价值观产生广泛影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巩固与发展并非短期指导目标,高校的人才思想变化可能对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显著的未来性特征。

二、新时代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挑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急剧变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地位、影响和作用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仔细甄别这些挑战和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当前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的基本前提。

1.外部风险渗透相对隐蔽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意识形态渗透从未停止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位阶,国外社会思潮以及一些西方支持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利用网络对我国高校的渗透不断加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隐匿性特点,当前外部敌对势力对大中专青年学生的外部风险渗透呈现出隐蔽化的趋势,并非大张旗鼓地向青年学生宣传西方的价值观,而是将其隐匿于一定的文化产品之中宣传,这也使得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趋于复杂化。

2.传统教育内容相对固化

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在科学性、完整性方面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在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方面需要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学理分析、理论研究、意识培育以及风险防范。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不能被固化、泛化或者淡化,一方面需要通过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与我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的重要关系,从而深入理解新时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结合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论述,党和国家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方针举措,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

3.传统工作方法相对滞后

教育方法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一种非实体性因素,它包含着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仍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此种教育方法是基于一种传统的教育认知,即受教育者被设定为一种亟待知识滋养而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存在,教育过程也就是一种单向性的知识传递过程。相对社会和个体发展而言,这种单向性的教育模式是缺乏一定的实效性的。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集散地,高校师生接收的信息具有广泛性、多元性等显著特征,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方法,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4.技术应用能力相对不足

伴随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高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能够实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新兴技术的广泛融合,还需要提高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预警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的探索还应加强,提高应对能力。大数据时代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体现互动性、形象性和即时性,更需要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技术应对能力,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吸引力。

三、新时代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优化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建构过程,要求我们在明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协同发力,以扩展内容空间、拓宽实践路径、融合新兴技术、丰富阵地载体为抓手,同时强化价值引领,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1.深化价值引领,提高抵御网络外部风险能力

做好大学生思想的引领是新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外抵御外部势力渗透,对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识形态“法宝”。当前,为了提高抵御网络外部风险能力,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践行和传播,提高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断提高大学生抵御网络外部渗透的能力。

2.扩展内容空间,培育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

做好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研究及特点分析,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话语体系,使之更加契合大学生特点,更容易被大学生接收。在加强对高校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正能量传播能力及主旋律弘扬能力的同时,拓展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上的传播。组织一些熟悉网络语言、娴熟使用新媒介、善于网络传播的优秀大学生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突发事件中发挥好网络引导作用,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引导力、亲和力、影响力、传播力。

3.融合新兴技术,丰富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载体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诸如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它们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如前文所述,当前的问题在于我国高校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的探索还不足,应对能力还不强,从而限制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长足发展。融合新兴技术,丰富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阵地载体构成了新时代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方向。一方面有利于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保障,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监管,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对网络舆情和网络意识形态突发问题的处置能力,确保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性。同时,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融合可以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吸引力与教育教学效果。结合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思维活跃,对新兴技术和前沿科技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和敏锐性,通过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在不断丰富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载体的同时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和吸收。

4.拓宽实践路径,提高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实效

对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而言,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提高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实际效果,真正筑牢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防线需要在路径上下功夫,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新时代我国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相关的实践环节,通过拓宽实践路径,强化教育功能,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相关内容积极融入高校组织的各类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自潜移默化中普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知识,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防范能力;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各种方式,让大学生走进乡村、社区,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通过社会服务等方式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