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学教育

新闻学教育范文精选

新闻学教育

新闻学教育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新闻学或者相近专业有600多个办学点,根据各个大学的基本性质以及创办新闻学专业的前提分析,我们可以把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分成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现状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1.理工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理工科院校由于理工科对技术和实验的依赖性,因此实验室都比较完备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闻学专业大多是依靠学校既有的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一般都比较注重实践性,对技术性强调比较多。从实验室建设角度看,理工科型学校各种实验室比较完备,有不少完全可以和新闻学专业共享使用,或者适当改造适应新闻学专业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理工科型院校的领导经常接触各种层次实验室建设的报告,这种报告经常涉及到大宗的经费,相比而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使用的经费是相对有限的,因此非常容易得到批准。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理工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但是由于过于依赖技术,他们能站在技术的前沿,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理论的把握。这应当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2.文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这种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一般最开始都是挂靠相关的文科专业起家,因此人文色彩比较浓厚,理论建设比较完备,科研上也比较突出。但是客观地讲,实验条件是非常有限的。这一方面体现在文科型学校科研和教研经费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始终把新闻学专业定位为一个文科型专业,在新闻学专业投入上相当有限。这使得新闻学专业在发展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其实即使在文科型院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办好新闻学专业,还是可以产生相应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如果领导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文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将大有可为,我们将在后面做进一步分析。

3.综合性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说,后起的新闻学专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从生存空间上讲,学校领导一般都会在新生事物上投入相当的物力和人力,这使得这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一般起点都比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在全国产生相应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新闻学专业一般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上能够做到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4.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例如体育院校创办的体育新闻专业、财经院校创办的财经新闻专业、农业院校创办的农业新闻专业、外语院校创办的国际新闻(涉外新闻)专业等。这些新闻学专业创办单位往往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将自身的专业和新闻学结合起来,打造复合型人才,在业界也有着较好的影响。因为要打造特色,学校也往往能够在新闻实验室建设上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相比较而言,外语学院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偏向文科性,有点类同上面谈及的第三种情况。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能够把自身优势同新闻学结合起来,学生的就业市场一般比较广阔。不过目前专业院校新闻专业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时存在两张皮的状况,也就是懂新闻的老师不太懂体育、经济等专业,懂经济、体育专业的老师又在新闻传播方面少有研究,这一点是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的。

二、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上的思维误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在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中,文科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例如场地非常有限,经费投入有限使得实验器材相当短缺,实验室也缺少专人管理,这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

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和相关人士存在相应的思维误区有着密切关系的。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文科专业,不需要有太多的实验

目前,很多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最开始都是依托中文系或者其他社科系创办起来的。中文等院系深厚的人文氛围的确为新闻学专业的成长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是正因为这种情况,有些领导就认为,既然新闻学专业依托中文专业或者其他相关专业,就应该强调学生多写多练,有相关人士就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过:新闻学专业是依托强大的中文系创办起来的,你们应当发挥中文系的先天性优势,让学生勤写多练,至于实践操作,等他们到媒体工作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现在媒体虽然每年都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年轻人加盟自己的队伍,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强调工作经验,强调动手能力。试想,我们的学生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动手能力,怎么找到一个好工作,继而弥补自己在学校学习过程所存在的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定的虚拟性实践操作环节,但是这只能相对缓解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而不能起到根本替代性的作用。2.新闻学专业投入大经费是否值得?

的确,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保持自己的特色是必要的,例如师范院校应当坚持自己师范教育特色而不能放松,非师范专业始终只能充当师范院校里面的配角。但是,就是因为这个想法的存在,使得决策者在新闻学专业的扶持力度上非常有限。他们的考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有很多知名院校都有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我们的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可能和别人竞争(何况有很多媒体宁愿招聘名校的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而不要二三流高校里面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的新闻学专业是不可能办得很大的。另一方面,我们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各院系之间的老师许多时候还可以打通使用,但是新闻学专业同其他专业相通性不是很大,因此在投入上是非常大而效益是相对有限的。文科型院校尤其是师范型院校,本来在教学科研经费上就比较紧张,没有必要耗费太多人力和物力来将这样一个专业做得非常好。正是这样两方面的考虑,学校是不太情愿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新闻学专业上。

三、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产出分析

目前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风起云涌,很多学校都在加大投入,努力打造强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争取使得自己学校的这个新办专业能够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在新闻业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决策者在思维上不能走出上述的一些误区,就会使得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发展相对艰难得多。

实验室建设是新闻学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实验室办好,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教师才能把理论阐释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目前很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很容易得到媒体的第一认同感就是这个原因(当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媒体很快就显示其后劲不足,这是因为理论功底过于薄弱所导致的)。因此,学校加大力度建好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将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我们自己为例,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目前是海南省惟一的新闻学本科教学单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点快速发展,其未来前景将非常可观。如果丧失这一最好发展时机,以后发展将会更加艰难。目前学校对我们新闻学专业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最主要是在考虑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认为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一个高投入,基本上没有什么产出的“买卖”,在“教育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的今天,有这方面的考虑是应有之意。但是我们想说的是,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在产出上绝不是无所作为,相反,它极有可能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其他专业或者学科门类所无法替代的。

1.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社会效益

我们的新闻学专业虽然主要是面向内地招生(每届五六十名学生中,海南籍的学生只占到10%左右),但是学生在海南学习生活四年之后,不少学生会把海口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选择地。如果学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学生在学校能够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加上专业教师和海南本地媒体的友好往来,我们的学生留在海南媒体工作是有很大可能的。学生就业形势好,这无疑成为招生宣传的一张名片,会促使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作为自己求学的地方,这样海南师范大学的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无疑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相反,假如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因为动手能力太差而不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那就会相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些本来打算选报海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改换门庭,与之擦肩而过。

2.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经济效益

新闻学专业实验室也能给学校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也可以体现在几个层面:

第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果比较完备的话,学校各个层次的宣传可以借助新闻学实验室这一平台得以完成。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实践性平台,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更早进入媒体操作角色,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不少经费开支。

第二,目前海南媒体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这给新闻学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海南各媒体目前在设备上是非常紧张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和相关频道或栏目合作,将部分制作场地搬至我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收取相应的机器使用经费,这些经费一部分可以用以实验室的维修和保养,另一部分可以进一步适当扩大实验室规模。第二方面,国家广电总局现在正在各级广播电视媒体推行制片人制度和“制播分离”的原则。这无疑给社会上的民营广播电视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相关的条件成立一个广播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相应的广播电视节目出售给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这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关联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既能够给学校带来社会效益,又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两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我们借助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立相应的影视制作机构,一方面给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果我们能够走出思维误区,加大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新闻学专业是可以做大做强的,然后,新闻学专业将用其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来反哺学校。这样,我们的新闻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走上发展的快轨道

新闻学教育范文第2篇

双语教学不能等同于外语教学,以英语为主的外语只是帮助学生掌握新闻学采写技能、前沿理论知识的一种手段。有学者认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的三种核心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外语报道能力)、新媒体传播能力(技术)和由各科综合知识支撑的宏观逻辑分析能力”,笔者认为,这三种能力,其实也应该贯穿于新闻学本科生的双语教育中,只是对其要求还可以稍微降低点。地方高师院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重点在国际传播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上下功夫。根据上述能力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可以围绕四个方面来设定新闻学双语教学目标:一是扩大学生的大学英语词汇量,掌握基本的新闻学专业术语,二是掌握各类英语新闻文体的写作技巧,三是原汁原味地理解西方经典新闻传播学理论和前沿知识,四是了解英美文化背景。有了科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双语课程的设置才能科学。当然,一些地方高师院校还可以利用其完备的师范生培养机制,把培养新闻学双语教师纳入培养目标也是可行的。抓好双语课程群建设首先要加强新闻学双语课程的理论研究。这些研究能有效地促进理论界对新闻学双语教育的认知,引导大家关注、重视新闻学双语课程的建设。其次,要建设好新闻学双语课程群。现在很多地方高师院校只给新闻班开设一门双语课程———《新闻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内容太单一,双语训练非常有限。如果以课程群的形式带动新闻学双语教学,效果会好得多。例如可以把《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英语新闻采写》、《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传播学名著导读》、《大众传播学》等课程改为双语授课,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持续强化英语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最后,合理规划双语教材,以配合新闻学双语课程群建设。目前市面上的新闻学双语教程很少,有的教材存在理论性过强、晦涩难懂的情况。任课教师要大胆地舍弃这些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反映当代西方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发展的前沿成果,也可以直接选用原版西方新闻传播学教材作为参考书。有条件的高师院校还可以自编新闻学双语教材。

软硬兼施,加大投入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地方高师院校办好新闻学双语课程的必要保障。地方高师院校首先要加强“造血”功能,提高双语教师素质。一方面,选拔英语表达能力强的新闻学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强化训练,提升他们的双语授课能力;或者从外语学院选拨对新闻学感兴趣的教师,提高他们新闻素养。另一方面,可以选派一些条件好的教师到国外访学、深造;最后,也可以视情况从英文报、英文网站等新闻单位引进高水平、双语型新闻传播学复合型人才担任主讲教师。其次,各高校还要加大对硬件的投入,如多增订原版英文报刊,购买英文报道影像资料、先进的摄影与摄像器材,完善多媒体教室和机房设施等。

注重专业实践

高等院校推行新闻学双语教育的初衷是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以提高学生利用英语新闻进行国际传播的能力。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学双语教学既要贴合实际需要,又必须在专业实践中得到巩固提高。首先,要选准合适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适当增加双语实践课时。如可以选择《英语新闻采写》、《英语新闻编辑》等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新闻采写能力。其次,强化对新闻学双语课实践环节的考核。教师可以把双语实践环节单列为实践课,单独考核,单独计学分,引起学生对双语实践环节的重视;也可以对学生发表英文新闻作品作出硬性要求。第三,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教师可以加强与英文新闻网站、英文时政报刊等新闻单位的合作,让学生真正参与双语报道实践,以解决他们同实践脱节的局面。另外,创办校园双语新闻广播电台,也是提升学生英语新闻报道能力的有效途径。第四,双语教学内容适当对接当地实际。比如,在新闻学双语教学中,引入地方新闻媒体个案分析,加大对地方媒体的研究,增加学生对地方媒体的熟悉度,方便以后顺利上岗;利用现有的摄影器材和网络设备,组织学生制作英文版的地方宣传片,或者将本土新闻英文化,增强学生的对外传播意识。

新闻学教育范文第3篇

地方院校没有重点大学那样的国际视野,即使勉力为之,也只会流于空洞的话语生产,有很大的虚假成份。面临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办学条件薄弱等现实问题,笔者以为,地方高校新闻院系不能追求大而全的建设思路,在区域背景下办学,就要具备区域视野,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条主线。作为我国高校办学的第二个层次的地方高校(或曰应用型高校),应该考虑专业的设置将如何增强地方服务能力,并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科学论证学科的核心价值,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突出重点与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与就业竞争力。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资配备、课程体系等多方面均有别于其它类型高校,“主要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服务应用型、职业应用型、复合应用型等专业应用型人才。”[3]48新闻学教育亟待在人才培养机制与质量工程等多方面进行反思,认识到“成才教育”是“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对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是“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是“专”与“博”的统一。总之,强化通识教育及重视人格养成是新闻学教育的根本性导向。在此,笔者以本人所在的吉首大学为案例进行说明。吉首大学是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大湘西区域内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以区域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为重点,着力开展以“课程引导、环境熏陶、实践历练、自我塑造”为体系的“立人”素质教育。作为湖南省省级重点专业(2006年)和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吉首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定位是“立足湖南,辐射全国,对应市场,服务基层”,为湘鄂渝黔边区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近年来,该专业树立“立足武陵山区,服务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把专业建设与促进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力争建成武陵山片区新闻传播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新闻传播教育示范基地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这种“接地气”的做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如联合打造的“张家界•魅力湘西”文艺展演成为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真正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用,构建了学校、媒体与社会的多赢局面,为推进协同创新做出了一定探索。

办学及人才培养上体现出特色定位

有必要在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确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更突出专业教育,专业化与宽口径并重、更突出宽口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重、更强调多样性等原则,以特色赢得发展空间。如,吉首大学新闻学专业在办学特色上立足湖南西部,开掘大湘西丰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在此基础上制定规范性与开放性兼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建构起一套“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课程体系、“以服务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向、以发展新闻学为核心”的特色课程群,积极探索“教室+实验室+基地+田野”的培养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并通过主辅修制、弹性学分制让“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该专业借助武陵山区开发机遇,依托武陵山片区的多家新闻媒体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展开“校企合作”,建设一大批具有稳定性和便利性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并以此辐射到湖南省之外,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湖南省同类型专业建设提供了经验。

“分类分流分向”进行差异性培养

新闻学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超级秘书网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GarnhamNicholas,CapitalismandCommunication:GlobalCultureandtheEconomicsofInformationLondon1990.

新闻学教育范文第5篇

1.课程设置的数字化再造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2018年通过的ACEJMC数字认证标准是在“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算法透明性、误报算法传播以及新兴智能分发工具等技术背景下制定的”[5],要求课程进行全面的、细化的数字化变革,必修课程至少包含以下7个主题中的4项:媒介技术史、新媒介技术背景下的第一修正案与法规、用户互动、跨媒体设计、数据挖掘算法等深度研究、现代语言编程、人工智能[6],目前通过认证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课程设置也都是围绕其中开展。如亚利桑那州大学沃尔特·克朗凯特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其新闻教育尤其注重专业化训练,指出每个学位所上课程的75%都应属于数字技能类,而且人数上限为20人。同时,新闻学院的实践设置紧密结合就业发展形势,开设了新媒体创新和创业实验室,与计算机和经济专业的学生展开跨学科跨专业的实践合作,为地区和国家的媒体、组织创造出尖端的数字媒体产品。[7]在具体课程上,强调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开设的多媒体新闻,课程下面又包括视频讲故事、音频讲故事和新闻摄影三个板块[8],学生们在使用专业的数字技术工具方面得到了深入的指导。

2.师资队伍的数字化组建

师资队伍是教育的保障。ACEJMC数字认证要求新闻传播学院的主要责任人和组织队伍为师生提供新兴科技、数据基础和新传播思想培训,教师需要做与新兴技术与传播技能相关的演讲讨论,发表数字教育相关的学术成果。同时,ACEJMC数字认证特别强调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目前拥有200多位教师,其中全职教师占18%,兼职教师占74%,客座讲师占8%[9],许多主干课程都是由兼职教师授课,这样有利于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学院的教师分为数字技术型和传统理论型,每门课程也都需要两种类型的教师合作,如新闻学思想这门课程就有一位教师指导概念教学,另一位教师教授制作博客[10],保障了每一门课程知识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性与应用性。此外,一流的数字型人才汇聚也体现了对自由教学理念的坚守。ACEJMC认为每个新闻传播学院都有自己的考量,数字认证标准不会对具体课程、教学方案进行干预,而是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就给教师充分的自由来安排设计课堂。教师可以自由选择上课的模式,既可以在线下课堂开展亲密性教学活动,也可以玩转Zoom、Udemy等线上教育平台,给予教师灵活运用数字技术的权利。

3.教学方式的数字化革新

教学方式是教育的关键。根据ACEJMC的主张,教学方式应基于当下教育新情况,应构建学校内部的数字化实践平台,同时与外界展开有效对话,开展内外联动,共同创建数字化创新型外部合作体系。在课程教学、科研及相关学术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机器、软件、数据集和其他设备,把学生、学校和业界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生态化数字化实践平台。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开设了媒体创新实验室(MILab),学生能够在这个空间里使用无人机、传感器和369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兴数字技术,并接受一系列数字产品管理和社交媒体技术方面的培训。[11]蒙特雷科技大学更是创建了名为“Tec21”的独特教学组织方式,在入学时就把学生的兴趣和未来从事的数字化场景结合起来,制定独特的学习体验。[12]此外,教学组织还应与外部拓展多层次、多样态的合作空间,推进数字化在教学中的深层次应用,广泛开展多元学习方式。我国数字教育转型展望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正是建立学科认同和解决合法性危机的紧要关头,ACEJMC数字认证以及创新实施无疑为我国数字教育变革提供了启发。同时,由于我国政治文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生态环境、数据教育资金投入、教育传统与体制、人才的储备等方面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13],因此,数字化认证既具有支撑教育理念、资源、模式、管理的“同频共振”范式,也应该不同国家、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色应用。

1.数字认证标准认同:发掘同频共振因素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专业认证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完成教育部全国首家新闻学专业认证。[14]面对数据化浪潮,ACEJMC数字认证标准的成功应用,使我们认识到建立新的学科统一认同标准的重要性,为此,我们的数字化教育与ACEMJC呈现出理念的一致性,双方都强调数字化人才培养的使命性,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独立思考、综合能力的学生,注重提升学生学习成果与社会市场的契合程度。同时,我们应汲取ACEJMC数字认证标准下的有效经验,如在课程分配上,国内很少细分数字技术型和理论型教师的区别,导致无法发挥数字技术型教师的优势,因此可适当取法国外专兼职之于理论技能教学的创新分配,不断完善我们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模式。

2.数字教学参与认同:发挥主体性独特性在学科领域中引入数字化技术支撑教学时,要谨记数字化技术只是辅助性的工具,而教育的主体仍然是人类主体本身。正如ACEJMC数字认证标准不对专门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或教学方法作任何规定,认为每个新闻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情况、文化、社会或者宗教背景,这种独特性是一种应当受到保护的资产。我们需要依据自身优势占据数字化变革的发展先机,在数字化变革中完成个性特色发展的新的蜕变,以此对抗“马太效应”下教育水平不均衡的局限。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