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税收管理

企业税收管理范文精选

企业税收管理

企业税收管理范文第1篇

一、本文对企业普通清算的界定

本文所说的企业,主要是指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不包含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本文所说的普通清算:是指因企业经营期满,或者因经营方面的其他原因致使企业不宜或者不能继续经营时,自愿解散而进行的清算。不包含行政清算和司法清算。

二、普通清算适用的法律法规

目前尚没有一部完整的法规来规范内资企业的普通清算行为,有关部门可以依据民法通则、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参考企业破产法、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及说明、地方政府出台的企业清算管理条例(办法)等的有关规定,在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地来进行普通清算的操作和管理。

三、清算组(清算管理人)的确定

企业清算的现实情况是企业多为私人有限公司,企业清算期间根本没有成立什么清算组,清算工作实际上也未具体实施。

新《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在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清算组又称管理人,具体负责企业在清算期间的具体事务,是企业清算的具体实施者。

新《破产法》规定:管理人可以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组或者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本人认为企业普通清算的管理人应由投资者组建,由会计师事物所、律师事物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税务部门应对清算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

四、清算期间的确定

目前国家对内资企业的普通清算期间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

企业清算的实际情况是:企业虽停止生产经营却根本不急于清算,企业往往先注销了税务登记,之后的清算过程可能要长达几年甚至更长。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合并、分立、终止时,应当在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所得税汇算清缴。细则所说的“办理当期所得税汇算清缴”,显然是指停止生产、经营前的经营所得,而对清算所得的汇缴时间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清算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清算期限自清算开始之日起至向企业审批机关提交清算报告之日止,不得超过180日。

本人认为,参照外商投资企业清算管理办法,主管税务机关可对内资企业的清算期间也确定为180天,对清算截止日尚未清算完毕的剩余资产和债务应经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和评估重新确认,评估确认的净资产与清算截止日帐面净资产之间的差额应体现为清算损益。

五、清算期满未处理存货的增值税

如果企业在清算期内将所有资产全部清算完毕,存货所涉及的增值税在清算过程中自然要按变现价值计提和上缴。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在清算期间未进行彻底清算,注销税务登记时尚有大量存货留待以后继续处理,而在注销税务登记时又没有对以后存货抵债或向投资者分配的应交增值税进行征收,这样就使货物在以后转移时税务机关对其失去里控制,从而漏掉了本应该在清算期间交纳的增值税。因此税务机关对企业在注销时未进行处理的存货,应按照可变现价值(可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评估报告确认的价值)征收增值税。

六、正确划分清算企业的经营所得和清算所得

税法规定,纳税人的所得分为正常持续经营所得和清算所得。实际税收征管工作中,一方面主管税务机关比较重视正常经营企业的所得税管理,对申请注销企业或停办企业往往都忽视了清算所得的税收管理,同时也存在着少数纳税人为了逃避所得税的清算管理,人为不申报而被认定非正常户造成了税收流失;另一方面存在将企业注销时的汇算清缴等同于清算所得,误认为,对其注销企业所得税的清算,就是对其经营期内的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这其实是混淆了汇缴与清算的概念与关系,造成了税源管理的误区。

本人认为具体操作中,企业在提出破产申请前,企业应对其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理,企业要按会计报表编制方法,编制自年初至清算前一日的会计报表,并经注册会计师审查,出具审计报告,作为企业终止经营和清算的重要依据。清算结束日企业还应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清算报告,进行清算所得的纳税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纳税人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年度,清算所得既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又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适用照顾性税率,只能依照法定税率(33%)依法计缴入库。

七、对“清算所得”具体计算过程的理解

1.企业全部清算财产变现损益=存货变现损益+非存货资产变现损益+清算财产盘盈;

2.企业净资产或剩余资产=企业全部清算财产变现损益-应付未付职工工资、劳保费用-清算费用-企业拖欠的其他税金-尚未偿付的各项债务-收取债务损失+偿还负债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归还的债务);

3.清算所得=企业的净资产或剩余资产-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企业税后提取的各项基金结余-企业资本公积金-企业的盈余公积金+企业法定财产估价增值+企业接受捐赠的财产价值-企业的资本金。

从以上计算过程可以看出,清算所得在本质上就是企业的清算损益加清算所得调整额。清算损益体现为清算后的净资产(不含向投资者的分配)与清算前的净资产之间的差额,也可以依据会计处理的“清算损益”科目进行审查;清算所得调整额体现为经营过程中法定财产估价增值和接受捐赠资产价值,在以前的会计处理上是未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全额记入了资本公积。

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是:

1、纳税人进入清算程序后,全部资产或财产必须以现值来计算。清算截止日尚未进行清算的剩余资产和债务应经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和评估重新确认,评估后净资产与清算截止日帐面净资产的差额应体现为清算损益。

2、在清算期间,纳税人偿还各类负债时,已无法支付的债务应作为负债的减项加以扣除,记入企业的清算所得,但是因企业资不抵债(实际应进入破产程序)无清算财产偿付的债务不能计入清算所得。

3、公式中“企业法定财产估价增值”为企业清算之前在经营过程中法定财产的评估增值,因为企业法定财产估价增值在发生时未交纳企业所得税,所以在此作为清算所得的调增项目。企业在清算过程中对清算财产的重新评估增值不是公式的调整项目,操作中应在“清算损益”中体现。

4、接受捐赠资产价值对清算所得的调整。因以前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在接受货币以外的实物资产时不交纳企业所得税,待该项资产处置时再与生产经营所得一并缴纳,所以在企业清算时,对企业尚未处置的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作为清算所得的调整项目。现在的规定是企业在接受捐赠资产时将其价值就记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所以清算企业如果对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已计算缴纳了企业所得税的,则在清算时该项就不应该作为清算所得的调整增加项目。

八、普通清算的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

普通清算的会计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对企业的清算财产加以确认、计量和重估计价,以及进行处置变现,确认计量清算债权并据以分配清算财产,对全部清算过程进行会计核算并编报有关企业清算的会计报表。

由于普通清算企业既不适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会计制度,又与“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及说明”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国家更没有出台普通清算会计处理的单独规定,所以目前绝大多数内资企业在普通清算期间对相关的清算业务未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致使清算活动在会计上失去了控制,给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监督设置了障碍。

本人认为,企业的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在会计处理上应参照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并根据普通清算的特点对会计核算进行适当调整,达到既能反映企业清算过程的财务状况,又有利于管理部门对企业清算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在实务操作上,可以不另立帐簿,在企业原有帐簿中进行,一般需设置“清算费用”和“清算损益”两个基本账户。

(1)“清算费用”用于专门核算企业清算期间的各项费用成本。其内容包括:清算机构成员的工资报酬、公告费用、咨询费用和办公费用、诉讼费用及清算过程中必须支付的其他的清算费用。这些费用从现有财产中优先支付。"清算费用"账户借方登记清算期间的各项清算费用;清算结束时,将其全部发生额从该账户的贷方转入清算损益的借方,本账户无余额。

(2)“清算损益”属损益类账户,专门核算企业清算期间所实现的各项收益和损失。该账户的贷方反映企业的清算收益,其内容包括清算中发生的财产盘盈、财产重估收益、财产变现的收益和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归还的债务等;该帐户的借方反映企业的清算损失,其内容包括清算发生的财产盘亏,包括损失财产、变现损失和无法收回的债权;期末余额可能在贷方也可能在借方。清算期结束时,该账户余额不需结转,保留余额能清晰地反映企业的清算情况。

(3)因企业资不抵债无清算财产偿付的债务应保留余额,无需转入清算损益科目。

会计处理示例

某增值税企业清算期间为2006年5月10日至2006年11月6日,在此期间已发生的清算损益为4万元。清算截止日评估机构对尚未清算完毕的资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企业净资产增加5万元,其中存货评估增加5万元。

清算截止日资产负债状况如下:(单位万元)

帐面值评估值评估增减值帐面值评估值评估增减值

货币资金55短期借款2020

应收帐款220220应付帐款350350

存货1301355应付工资44

待摊费用100-10应交税金11

固定资产455510

实收资本5050

资本公积66

未分配利润-25-25

清算损益44

评估增值55

资产合计4104155负债及所有权合计4104155

会计处理如下:

(1)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资产负债的价值

借:存货5

借:固定资产10

贷:待摊费用10

贷:清算损益5

(2)计提未处置存货应缴纳的流转税

借:清算损益0.935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0.85(5*0.17)

贷:其他应交款-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0.085

(3)计算清算所得并计提所得税

清算所得额=清算期间损益4+接受捐赠资产价值6+剩余资产评估损益4.065

=14.065

计提清算期间应交所得税=14.065*33%=4.64145

企业税收管理范文第2篇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加强工业中的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管呢?通过认真的观察、体会和思考,笔者对如何加强重点税源管理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加强重点管理,确保工作到位

重点税源单位,必须让业务技能全面的税收管理员管理,这也符合税收管理员制度重点税源重点人员管理的要求.主要原因如下

1.重点税源户管理的要求比较高,基层税源单位及其上级单位经常采集重点税源单位的各项相关数据,如果管理员的素质不够高,那么这些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各项管理的准确性,甚至可能造成管理政策不到位

2.重点税源单位的经营范围大多不是单一行业,存在着多种经营项目同时并存的情况,而且经营中经常发生一些异常情况,比如发生处理固定资产的情况,或者工业企业发生的出租等情况,或者请相关人员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等等,这些通常都是涉税业务,此时,企业的财务人员可能会因为对税收政策的把握不准而向管理人员咨询,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回答相关业务问题,而不至于造成不好的后果和影响

二、严格税收制度,明淅岗位职责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规范税收管理员行为的制度,是加强税源管理确保税收收入的有效措施,必须严格要求税收管理员管户与管事相结合,从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巡查巡管、发票管理、账簿管理、纳税评估、税源分析等进行掌握、分析、落实,且全部记载于税收管理员手册上,并要求真实、准确、全面、完整、清洁,所有的资料数据要与微机上的数据相符.要在税收管理员手册建立纳税人基本情况,对重点税源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更要根据它们的具体情况充实完善,比如,对火电发电企业要在管理员手册上记载标煤电耗和上网电价等基本生产内容.同时,建议在管理员手册上建立重点税源单位相关重点税源每月实现、入库税款的对比记录,让重点税源单位的纳税情况通过手册就能一目了然,有利于查看税源情况是实现相关情况与税款实现、入库情况的结合比对,从而更有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加强全程管理,搞好动态分析

对待重点税源纳税人,我们应该全程关注其税款的申报缴纳情况,实现管理与纳税服务的有机结合.如果可能的话,应该由税收管理员在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之前审核纳税人的相关纳税申报,因为税收管理人员对其税源情况和其他相关的基本情况最为了解,在纳税人申报之前审核纳税申报表,查看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手续和时限履行了申报纳税义务,各项纳税申报附送的各类抵扣、列支凭证是否合法、真实、完整,纳税申报表、附送报表及项目、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适用的税目、税率及各项数字计算是否准确,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既能保证重点大额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又能避免纳税人一时的疏忽造成被罚后果,既服务了纳税人,同时又宣传了税法。工业中重点企业一般都是税源大户,是需要进行重点管理的纳税人,重点纳税人每年缴纳的税款数额在基层征管单位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目前,桥西区地税局共管理正常纳税人5117户,其中年纳税人5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123户,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共23户.2007年共入库各种税款81560万元,年纳税50万元重点税源纳税人共缴纳税款77277万元,占全局入库税款的94.7%,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好重点税源纳税人对税收工作是重要性.如果重点税源户在税款入库上稍有差池,对我们的征管质量和税收收入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加强工业中的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管呢?通过认真的观察、体会和思考,笔者对如何加强重点税源管理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加强重点管理,确保工作到位

重点税源单位,必须让业务技能全面的税收管理员管理,这也符合税收管理员制度重点税源重点人员管理的要求.主要原因如下

1.重点税源户管理的要求比较高,基层税源单位及其上级单位经常采集重点税源单位的各项相关数据,如果管理员的素质不够高,那么这些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各项管理的准确性,甚至可能造成管理政策不到位

2.重点税源单位的经营范围大多不是单一行业,存在着多种经营项目同时并存的情况,而且经营中经常发生一些异常情况,比如发生处理固定资产的情况,或者工业企业发生的出租等情况,或者请相关人员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等等,这些通常都是涉税业务,此时,企业的财务人员可能会因为对税收政策的把握不准而向管理人员咨询,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回答相关业务问题,而不至于造成不好的后果和影响

二、严格税收制度,明淅岗位职责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规范税收管理员行为的制度,是加强税源管理确保税收收入的有效措施,必须严格要求税收管理员管户与管事相结合,从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巡查巡管、发票管理、账簿管理、纳税评估、税源分析等进行掌握、分析、落实,且全部记载于税收管理员手册上,并要求真实、准确、全面、完整、清洁,所有的资料数据要与微机上的数据相符.要在税收管理员手册建立纳税人基本情况,对重点税源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更要根据它们的具体情况充实完善,比如,对火电发电企业要在管理员手册上记载标煤电耗和上网电价等基本生产内容.同时,建议在管理员手册上建立重点税源单位相关重点税源每月实现、入库税款的对比记录,让重点税源单位的纳税情况通过手册就能一目了然,有利于查看税源情况是实现相关情况与税款实现、入库情况的结合比对,从而更有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企业税收管理范文第3篇

有的大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它是当地税收收入的主要支柱,一般情况下大企业都具有这几种特点,比如:资产规模较大,并且具有跨区域甚至是跨国投资的能力;经营领域范围广泛,市场的覆盖面较大;生产经营周期长,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的流动较快等。为了能够进一步的优化管理资源配置,促进税收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要积极的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首先这是由大企业的本身所决定的,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大,业务复杂多样,那么自然所涉及到的征收的税种和税收政策也就较多,而且税收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加强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其次,加强大企业的税收管理是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能够有效的保证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弥补现行大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最后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是顺应税收管理国际趋势,同时也是推进我国税收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困难

税收管理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虽然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税收管理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需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信息技术存在较大的落后,大企业中税收信息化建设比较薄弱,不能够有效的适应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并且部分信息系统存在功能单一、程序复杂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难度。

第二,大企业缺乏专门的税收管理人才。大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针对于一些跨国或者是跨区域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的流动性比较强,也就给税收管理带来难度,并且由于税务机关缺乏专业的财务会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在税收管理上存在工作不到位现象。第三,税收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大企业的税收管理政策还并不完善,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在税收管理方面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方法,导致大企业的税收管理都在盲目的进行,严重制约了大企业税收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3.探索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策略

第一,积极的完善税收管理手段,创新税收管理模式。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逐渐发展的背景下,针对于大企业的税收管理手段,应该积极的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纳税评估和防范税收风险作为大企业的主要税收管理手段,全面掌握大企业的基本信息,强化企业资金流动等方面的监控分析,积极提高大企业的纳税质量,防止大企业逃税漏税情况发生。

第二,加大对税收管理人员的培养。针对于大企业复杂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税务部门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大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加大对税收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企业配备全方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大企业税收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同时还应该针对大企业的特点,重点培训财务分析和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内容,培养税收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实效性。企业可以聘请专员来对现有的税收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建立一支能够有效适应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专业化队伍,还应该定期对其进行考核,保证企业税收管理人员能够适应税收管理工作的需求。

第三,完善对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管理机制。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大企业以及社会的纳税遵从度,需要积极的建立和制定大企业税收管理制度,保证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的完善税收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制定出有效的税收管理制度,并严格的落实到实处,企业的领导层也应该积极认识到税收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严格规定企业的税收管理,做到依法交税。

第四,建立税源管理平台。随着企业的逐渐信息化,国家必须要积极建立税源管理平台,以保证实现税收信息化管理,税源管理平台应该具备信息化功能,首先应该采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将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进一步信息化,建立于企业组织机构有关联的基础资料库,以方便后期对税收工作的管理,还应该建立外部信息资料库,全方位的保证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此外企业还应该积极的引入税收风险管理,并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总体构架创新新的税收管理制度,形成与管理层风险分析识别和风险等级相衔接的管理制度,保证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运行,同时还应该在专业机构之上建立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团队,展开大企业税收管理和专业评估等。

4.结语

企业税收管理范文第4篇

笔者长期从事银行信贷业务和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笔者意识到,一方面不少企业反映贷款难,另一方面银行系统存差(存款减去贷款的差额)不断增加,这是什么原因?中小企业贷款难核心是“诚信”两个字。

笔者接触了大量企业发现:贷款难的企业普遍存在会计信息不真实、财务做假账、资本空壳、核算混乱。个别企业的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税欠税、产品低劣等问题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中小企业“非恶意”不诚信表现有哪些?

由于整个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造成相当企业被弄成为无诚信企业,剔除恶意欺诈和逃债外,善良的经营者被弄成无诚信企业的表现有哪些呢?

1、资本空壳

有的企业注册时为了将来贷款方便些,想办法把资本金搞大。如有一个科技型企业三年多来长期得不到贷款,来找我求贷。我一看报表,注册资本300万,市场供不应求,但长期投资100万,短期投资100万。目前为满足市场需求,急需贷款200万。按理企业产品有市场、有效益、应该得到贷款,但为什么二年来得不到贷款呢?我问:既然你自己的产品这么好,为啥要把200万元钱交别人“玩”?而别人“玩”了又无回报?经营者被触到痛处——企业实收资本应该只有100万,100万怎能空手套白狼(200万)呢?我劝告:先借60万,一点点做出信用来,再借也不难。如此,企业矛盾暂时得到解决。

2、抽逃税收

有一企业老板找到我,“我们的产品定单已订到2006年,销售很好,但缺资金,行长请借点钱给我吧。”我一看报表,年销售5.6亿,年利润109万,销售净利率只有0.0019%,我说你们利润这么低,还做什么啊,给银行打工(付息)都不够,你借什么钱啊?老板立马表白道“报表上是小了点,利润我已藏掉了,为了少交税,我少写了收入。”既然你无诚信,我怎么敢借钱给你?到时你不是照样可以耍我吗?据我所知,类似企业还真不少,最多的企业配了八套报表,对不同对象,变不同戏法,这样的朋友还敢交吗?

3、抱着金娃娃的赚不到钱

最典型是科技型企业,经营者手里拿了一大摞证书:国家创新证书、科技型企业A级证书、国家专利证书、国际检索报告证书、用户认可证书等等。这类企业以科学家、专利发明人为主,几个知识分子在一起,凑个十万、八万,加上无形资产,注册资金可达100万,要求银行贷款600万、800万。“我自己的费用全用在研发上,我的产品肯定有市场,求你借钱给我。”银行能贷吗?按照国家规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一般不能超过资本金或净资产的1~1.5倍,即你有100万,我最多支持你150万。经营者不乐意了:“我的产品启动起码要600万。”我建议说:“既然产品这么好,我给你介绍合作伙伴,你出技术,人家出钱。”“那不行,这金娃娃是我终生的心血,我这一辈子全在这产品上了,我舍不得人家来分享我的成果。”多可怜啊!十多年了,你的产品还没有上马,再等两年,专利也失去保护期,人人都可以享受这知识产权,还发什么财?

4、应收账款或库存过大

有不少企业产品确实好,市场也不错,要命的是300万资本金的企业,应收账款高达900万。老板说,做生意都靠朋友帮,不好意思开口讨应收账款。账龄超过六个月,危险了;超过一年,要坏账了,你白给人打工了。有IT行业的、搞电脑的、库存高达500多万,还催着银行要借钱,你这电脑库存超过三个月,谁要呀。为什么只取华山只有一条路——光找银行呢,还不如赶快找找自己经营管理上的漏洞吧。银行信用有哪些?

一般来讲,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度考察主要在四方面:

1、银行信用

包括结算信用和借款信用:

结算信用指申请借款企业在现金结算情况正常,未发生过违反结算纪律、退票、票据无法兑现和罚款等不良纪录。借款信用指申请借款企业有良好的还款意愿,曾发生过银行借款的,无逾期贷款或欠息等无力偿债现象。

特别要提醒的是:老板一定要亲自抓财务,有的企业因一时忽视忘记了还款日,还款期限一过,变成逾期,就在银行系统内变成了“黑名单”(上海的银行系统内部是联网的)。你一下变“黑”了,全市都知道。那怕你第二天想起来,再请求转期都难了,就算行长要帮你忙,也无能为力了。切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2、商业信用:包括申请借款企业在合同履约,应付账款债务的清偿上能恪守商家的诺言,不失信。

3财务信用:会计结算规范,会计报表真实可信,资产实在,无抽离现金或其他弄虚作假作为。

4、纳税信用:企业能按时上缴应纳税款,无偷、漏税等不良记录。以上是银行对借款企业信用度考察的四方面原则。

企业还要把握好以下12个指标:财务结构:

1、净资产与年未贷款余额比率。必须大于100%(房地产企业可大于80%)。

2、资产负债率。必须小于70%,最好低于55%.

偿债能力:

3、流动比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150%~200%较好。

4、速动比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100%左右较好,对中小企业适当放宽,也应大于80%.

5、担保比例。企业应该把有损失的风险下降到最低点。一般讲,比例小于0.5为好。

现金流量:

6、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应为正值,其销售收入现金回笼应在85~95%以上。

7、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采购商品,劳务的现金支付率应在85~95%以上。

经营能力:

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一般讲,如果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率不小于8%,说明该企业的主业正处于成长期。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该产品将进入生命末期了。

9、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一般企业应大于六次。一般讲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高,企业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资金回笼的速度也就越快。

10、存贷周转速度,一般中小企业应大于五次。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

经营效益:

11、营业利润率,该指标表示全年营业收入的盈利水平,反映企业的综合获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应大于8%,当然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综合获利能力越强。

12、净资产收益率,目前对中小企业来讲应大于5%.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回报越高,股东们收益水平也就越高。中小企业怎样得到贷款?

时下,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有目共睹的。相对讲,中小企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给予扶植。《中小企业促进法》最近的出台,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经营者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安分守己,决不越轨。

作为中小企业经营者,一定要重视诚信的市场价值,从现在做起,努力建立企业对外诚信形象,要安分守己,合法经营,决不越轨、耍小聪明,诚信守诺,企业的诚信形象将伴随你终生享用,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2、稳抓稳打,步步为赢。

经营中要量入为出,先测算盈利点和还款能力,50万的资本金不要提出200万的借款要求。借款期限也实事求是,一年能还的钱,不要打保票:“六个月够了”。另外有限的资金应集中做好主业,不要求全面开花、全面结果、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3、把握工具,灵活运用。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营者光懂自己的产品还不行,还要学习金融、财税知识、熟知金融工具,灵活营运金融产品。如银行贷款品种多样,有动产、不动产抵押贷款,有专利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有厂房设备抵押贷款,有自然人财产抵押或担保贷款,有出口退税税单抵押贷款,有标准仓单抵押贷款。对进出口企业来说,还可灵活运用银行贸易融资的种种品种,如票据贴现、信用证、买方信贷、保函等等。

企业融资也有多种渠道,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直接融资来讲,科技型企业可以力争国家创新基金资助和贴息;也可吸收合作伙伴,参股入股,强强联合。对间接融资来讲,需添置大型设备的,可以搞融资租赁;短期资金紧缺的,可以在典当行调头寸。总之,条条道路通罗马,就看你怎么灵活运用。

4、认准一家,朋友交到底。

企业税收管理范文第5篇

(一)基层税务干部思想道德存在一些问题

1.从税务人员主观方面分析

道德品行素质参差不齐相对行政管理一些部门而言,税务人员的“入门口”把关较严,包括“两税”分设之前的人员,主要是学校分配、社会招录、军队转业和机关调入等途径,这些年对新进公务员实行了严格的考试录用制度,进一步夯实人员素质基础。但客观分析人员素质状况,还是各有不同的:一是工作十余年以上的多数同志,正发挥着团队骨干作用。多年保持对事业无比忠诚的理念、对工作非常负责的精神,已成为良好习惯。但人群总有好差之别。在基层一线,有些同志认为工作多年只是个普通税务人员,做得再多也当不上干部,坚持原则还会得罪人,自己又得不到好处,得过且过、甘居平庸,是这些同志日常的处世心理。在部门工作推进中,这些同志往往缺少主动精神。二是近几年新进的同志,有其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税收业务勤奋好学、对领导和同事比较尊重的积极方面,也有社会责任感不很强、对社会公德建设不够关心的一面。细细分析,这与现今社会中一种强调“自我”的思潮不无关系,有时比较看重所干的工作与切身利益有无关系,与集体主义和关心他人等传统美德有所偏离。

2.从税务基层执法环境分析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由于社会部分纳税人的道德底线为其追求的经济利益所调控,税务人员在落实优惠政策报批手续,或是执行有自由裁量权的税收政策过程中,面对的“诱惑”太多。就其表现方式无非是两种:一是有的纳税人采取“有事有人”的方式,以请客送礼的通常手法与直接管理的人员拉关系,多数同志是不屑一顾的。二是遇有类似“放长线钓大鱼”式的管理对象,有些同志可能起初不以为然,而关系到了与对方不分彼此,“鼻子”就会被别人“牵”住,碍于情面而将税收政策或征管深度人为打折,是这些防范缺位的人们常做的事,道德沦丧也可能一发而不可收。

3.从基层分局工作实际分析

道德建设的正常化基础有待固化目前基层分局部分领导的“带兵”中,在两个方面有所缺失。一是在组织收入活动中,希望部属任劳任怨,吃苦吃甜都要“带得住”;如果是新分配的人员,既要业务好,还要品德好。但遇上工作表现较差的人,往往习惯于拿制度管束,或以考核扣分。二是在廉政建设包括党风、行风和作风建设中,传达贯彻上级机关精神多于剖析单位现状,对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情况一般不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要求有时比较笼统,往往容易“走过场”。追根溯源,在目前职业道德建设定量标准不大明晰的情况下,廉政建设或专题教育活动的质效是不易确定的。

(二)没有严格的税收管理信息核对、监督流程

对于注销的企业资料,很难做到定期与工商、地税部门进行信息对比,不能及时掌握纳税人的开业和注销情况,在发现问题没法及时进行反馈。从而不能正确掌握政策方针,不能正确认识税收申报工做的重要性。

(三)缺乏系统的税收清算管理制度

目前,在纳税人申请办理注销登记时,一般来说,税务机关仅仅是旧账清算。但由于所得税业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在实际操作中,征管软件中针对企业所得税清算的相关模块的设计也时常无法恰如其分的满足税法的规定。很多税收清算登记都是经税务大厅办理便可完成,不经过税源管理人签字,这样的流程,不能保证登记表的内容的真实性。

(四)企业注销环节税收管理的相关规定不够完善

虽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中明确规定: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即可以无限期追征)。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注销时,对国有企业外并没有规定必须办理了企业所得税清算申报后才能注销。所以,有的企业为了一些利益,故意有些隐藏某些发票,从而造成申报的税务有遗漏。

(五)对税务人的处罚很难真正的实现

由于《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对未依法履行清算程序的企业并没有做出明确的惩戒规定,小型企业解散关闭随意性很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某城市2011年至2014年,通过某些手段,不按正常流程注销的单位纳税人各为824户、1024户、1203户、1296户,这部分人占全部纳税人百分百各为7.9%、8.1%、8.5%、8.7%。这些纳税人所在的公司一定注销,往往会逃走,一旦逃走,就很难再去追查,对税务人的处罚就很难真正的实现。

二、企业注销环节税收管理解决措施

企业注销环节在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时间制定符合发展的对策解决。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要加强税收管理信息核对、监督流程

首先对于注销的企业资料,要定期与工商、地税部门进行信息对比,及时掌握纳税人的开业和注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另外,对上级下发税收公告、文件,上级税务机关要对政策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对政策落实情况考核力度和责任追究,提高正确贯彻执行税收政策的执行力。与此同时,税务部门内部要建立对注销户的巡查制度,对责任区内的注销户要进行定期清理,通报检查结果。

(二)规范企业注销资料,严把税款清算环节

目前,在纳税人申请办理注销登记时,一般来说,税务机关仅仅是旧账清算。但由于所得税业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在实际操作中,征管软件中针对企业所得税清算的相关模块的设计也时常无法恰如其分的满足税法的规定。为此,对纳税人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的,税务机关必须采取现场检查与账面检查相结合,通过对所获取的现场资料比对来引证账面数据的真实性,并对企业注销前两年度及当年的经营情况和纳税情况进行纳税评估和核查,要实事求是对纳税人进行清算,对那些经常变换企业名称、法人代表的纳税人特别要加强警惕,防止因税务机关的疏忽而导致纳税人偷逃国家税款。再者,对于现有征管软件在清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要认真进行测试、调研,积极主动的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理清清算管理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与岗位职责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企业税款清算环节管理的方案。

(三)要严把税款追征环节管理

《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即可以无限期追征)。目前虽然上述规定仅仅适用于纳税人,但国家也应立法规定,纳税人办理完注销手续,但并不消除其履行应纳税收的义务,除非已办理注销手续纳税人的法人代表已经死亡或者失踪,否则不论该法人代表是否还有实体存在,该法人代表对企业注销前偷逃国家税款的部分应该负有终身被追缴的义务,同时应该终身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利用虚假注销偷逃税款的法人代表要公开曝光亮相,对情节严重影响大的案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处理。这样,势必造成纳税人普遍感到偷税的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而自觉增强诚信纳税的意识,自觉遵守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实践也证明,监控越到位,处罚越有力,对纳税人教育威慑力就越大。所以要切实发挥稽查的震慑作用,把税款追征环节做好。

(四)加强申报软件企业端管理

企业与税务机关在税收业务管理上是密切关联的。一个好的税收申报软件可以更好地协助双方工作的开展,清算是企业自行对其清算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清理、变卖、处置所得等依法进行的一种纳税申报行为。每个企业都有如实申报纳税的义务。对目前税务机关在清算环节存在问题,建议要先完善网上申报软件的企业端,在企业端申报软件上增设“清算业务”模块,并将此模块设定为强制执行模块。对于符合清算条件的企业,税务机关要强制其进行清算申报,提高纳税人税法意识,从而达到企业税收管理的效果。

(五)加大对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

作为纳税人,必须要懂法才能守法。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注销环节的税收管理流程还不是很清楚了解,也很少有企业主动去咨询。所以作为税务机关要加强对企业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将清算政策融于专项教育培训、汇算清缴培训及日常巡查巡管的个性化服务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性质的特点,要灵活多变举办一些宣传活动,将税收管理政策宣传、落实到位。另外,也可以建立日常企业清算所得税管理的提醒预警及查询制度,用来规范CTAIS征管系统企业清算所得税操作,也可以提高企业对在注销换环节中对税收政策自觉遵守意识。

(六)善于借助力量,有效发挥事务所桥梁作用

在进行企业注销环节中,不论从人力资源上还是专业知识来讲,税务师事务所都要优于税务部门,由纳税人委托税务师事务所来辅助企业完成注销清算工作,一方面可以降低税收征管成本,防范征纳双方风险,提升税务机关清算检查报告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节约纳税人时间,企业在申请注销时,税收管理员先就注销办理程序进行辅导,避免了纳税人不了解政策而重复报送相关资料,提高了办事的各个流程效率。

(七)增强提升税务部门法定职能的责任理念

“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都是基本国策。在税收内外法治环境还不很完善的当今,税务基层一线作为掌握国家经济执法管理权力的最前沿,加强部门和个人的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而紧迫。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岸高于土,流必湍之”。没有理由过高估计一线人员防微杜渐的本能,要确保他们任何时候都能成功防范执法风险,自觉执行税收政策与廉政规定,最根本的还是来自于各级税务机关对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来自广大税务人员源于“能力与心力最佳融合”的道德力量。

(八)努力锤炼公正执法、勤勉尽责、团结奉献的团队精神

加强道德建设的需求可以融汇其中,或成为相对独立的部分。一是在定性上要更多体现文化管理特点,更多地激发人们的内生动力,顺应税务干部职工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精神追求,聚集于税收事业发展主流之中。二是在定量上要尽可能体现可操作性。道德建设作为人文管理的范畴,要有量化指标,无论是管理者实施的,还是团队成员共同遵守,或是接受上级检查或考核的,都要由一定的数字来支撑。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