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构建学校和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合力育人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以和伊顿公司合作为例,建设了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共建了校内联合实验中心、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并推广到多个企业,归纳总结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后续研究实践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电气专业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进道路上,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显得尤为重要。了解企业用人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推进一流学校、一流学科的发展。建立与社会用人单位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其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向交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大力推动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推动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探索以推动创新与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新模式[1]。在国家的指导下,我校注重与企业的全方位、全过程合作,构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本文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深入研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实践。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1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完善

现有的校企合作基础大多建立在教师联系、校友支持等个人关系上,没有形成组织保障机制,对于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没有归纳总结并构建成熟的模式;学校和企业之间缺少沟通协调,未形成合适的联动机制,并没有根本性地融合在一起,对校企合作育人产生了阻碍[2-4]。

1.2校企合作形式不够深入

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未形成体系化模式。学校采用企业家讲座,以招聘为主的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合作,主要作用是企业进行宣传,企业并没有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高校讲授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不到学校讲授的知识,而工作中的实践问题,在学校时又没有条件动手参与。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形式大于内容,没有构成深入有效的培养模式;高校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忽略实践能力培养,校企深入合作将打破壁垒,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双方共赢局面[5-6]。

1.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改进

在学校现有的师资队伍中,虽然高水平教师比例比较高,但大多数教师仍然以完成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为主,没有真正地将科研强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学生通过完成科研项目可以很好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往往由于指导教师接触面较窄,学生只能在某一领域中研究具有深度的问题,涉及问题的广度不够。而高校教师长时间在校园工作,不愿意与新的企业合作完成跨领域科研项目。为了弥补校内教师的教学局限性,很多高校采取聘请企业人员为兼职教师的方式,但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深入教学。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无有效沟通交流,往往各司其职,企业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校内教师不了解市场产品需求。在“校企双导师”制度下的学生,承担起双方沟通桥梁工作,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压力,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7]。

2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2.1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面向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企业用人需求,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8]。(1)通过建设校企合作教学资源,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将企业管理科学融入学生培养中,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将学生能力成长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9-10]。(2)通过建设校内联合实验中心,重塑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梳理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贯穿到学生培养全过程,多途径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11]。(3)通过建设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实践资源,学生深入接触企业实际项目,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时间,提高企业用人满意度,最终实现企业科研强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推动行业进步[12]。结合多企业资源,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归纳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模式。

2.2建设校企合作教学资源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改变。为了适应人才需求变化,高校也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我校为例,学校每4年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听取来自用人单位、毕业生的反馈,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2016版培养方案修订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邀请了来自伊顿公司、三一集团、美的集团等多家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主要从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方面下功夫,并且与企业合作开发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根据企业专家的意见,开发了注重学生领导能力的课程,包括“领导力理论与实务”“领导力与沟通”“组织行为与团队建设”“项目管理”4门课程,使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在参与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形式进一步深入,扩展到参与学生教学活动中。自2014年开始,每年伊顿公司的资深工程师都来我校授课,“交流技巧与职业规划”这门课程讲授如何提升情商、怎样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驱动职业人生。该课程的内容经过校企双方多次研讨,授课后广受学生好评,学生受益匪浅,期待有更多同类型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企业愿意接受怎样的人才。在此基础上,2019年伊顿公司新增一门“产品设计与研发—伊顿公司技术研发流程”课程,介绍伊顿公司在多个国家项目中的技术研发及创新故事。如C9飞机、微电网、电动汽车等,让学生在企业的实际案例和创新故事中了解企业的研发过程,深刻体会企业的创新实际运作。

2.3共建校内联合实验中心

在与企业共同完善学生培养方案,并且共同开发理论课程的同时,更新实践课程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与企业联合建立实验中心,建立项目型实验课程,不但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行业最先进的设备,改善了实践条件。近年来,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多家公司建设了联合实验中心,其中以伊顿公司最为典型。伊顿公司投资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伊顿电气国际联合实验室,利用伊顿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发本科生创新实验、本科生综合课程设计、博硕创新实验。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室帮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电能质量、输配电及其控制技术,为本科生开设了“自动控制理论”创新实验项目,以及“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在联合建立实验中心的基础上,伊顿公司还参与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举办的暑期学校。基于暑期学校开展的合作,可以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微型化、简易化,调整为适用于相关课程教学目标、学生也乐于学习的实践题目,充实现有课程内容,使实践教学不脱离于社会需求。暑期学校采用专题讲座、学员交流、培训学习、应用展示、动手实践、参观见习等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交流,专题讲座聘请国内外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领导担任主讲教师,介绍本学科领域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培训学习、应用展示及动手实践环节中,邀请了多家合作企业的工程师为指导,为学生带来真正面向应用的培训、指导及交流。在技术培训和项目创新环节上,通过为学生提供电力电子系统培训、指导创新项目开发,使学生真正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学生十分认可。将暑期学校中的相关活动推广为常态化,可以帮助企业优先选拔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工作、推广企业产品、加强各院校合作等,校企双方共同获益。

2.4共建校外工程实践基地

学生已经通过理论知识学习环节、实验实践动手环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但是在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中,到企业实际参与项目,才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潜力,开发人才创新能力;与企业共建校外工程实践基地,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多家公司设立了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其中以伊顿公司最为典型。学生在大四学年时,赴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全过程,由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生三方共同讨论毕业设计主题,毕业设计涉及内容均为企业实际生产中的科研问题,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和结题均由双方指导教师共同参加,在企业实际所在城市或者采取视频同步方式完成,最大限度地保证校内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参与学生毕业设计环节的培养过程,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在企业期间,要求学生参加企业“技术精英领导力发展计划”项目,接受完整的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参与最前沿研发,亲历产品化过程。上述实践为学生未来加入企业并成为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完善的发展平台。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并逐步建立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生4年工程实践训练不断线,达到了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再到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西门子、罗克韦尔、伊顿、安捷伦等国际知名企业创办了22个校内的校企实验中心。一大批国际一流先进设备进入实验室,使学生能够在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上进行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和研究型实验,全面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型实验、研究型实验、自主型实验等,更新实验项目50项,占总实验项目的63%;借助科研优势,采用学科前沿技术,研制多种实验综合系统。企业设立各类奖学金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这些实验室平时都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完成各类项目实践和科技创新。与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包括哈工大–三一重机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哈工大–伊顿校外实践基地、哈工大–西门子校外实践基地,共有近百名优秀学生完成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本科生毕业设计结合工程项目,体现了真题真做的实战效果。近3年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和论文结合工程项目的比例为100%。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作用,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并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学院学生是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车竞赛的主力,5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0项,其中获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4项、省一等奖7项、省二等奖7项、省三等奖29项,获智能车竞赛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11项、国家二等奖10项、东北赛区一等奖17项、东北赛区二等奖4项,获虚拟仪器大赛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4结语

本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归纳总结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充分利用企业科研强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力育人机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提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借鉴意义,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今后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继续完善。

作者:于为雄 霍炬 姜华 赵志衡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