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

内容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在我国逐步开展起来,至今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创造出相当丰富的企业文化实践经验,同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缺陷和教训。为了进一步推进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总结企业文化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研究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了。本文愿就自己的拙见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

一、系统性原则

何谓企业文化?我认为,所谓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独创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及其显性形态。企业文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表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理念的精神文化以及在物质、制度、行为和品牌方面的体现,也就是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品牌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激励企业员工奋发工作的动力源,也是凝聚企业员工团结奋斗的思想纽带。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品牌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不可缺少的载体,是企业精神文化真正产生实效的各种途径。这五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这个复杂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模式。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积淀和内生的,本身就是经营管理的一种理念、风格和传统,因而不能将企业文化视为脱离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所谓“纯文化”活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决不能成为“两张皮”。企业文化渗透和体现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从经营管理的职能来说,各个职能部门都是其中不同的环节和子系统。在这些职能不同的子系统中既有同一企业共同的文化因素,也必然存在着各有特色的文化因素。这样,企业文化建设除了要遵循其本身内在结构的系统性以外,还必须遵循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系统性要求。

企业文化不仅渗透和体现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而且贯穿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始终。企业的生存发展不可能是直线式的,而是一种波浪式的过程。一般来说,企业生存发展的每一过程都呈现为成长期、高峰期、衰退期、低谷期。这四个时期循环往复,不断延伸。企业文化在这四个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为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系统的思维。当企业处在成长期、高峰期这种上升通道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构建延长企业成长期和高峰期的文化理念,同时,也要以清醒的忧患意识,为可能到来的衰退期做好思想文化准备。当企业处在衰退期、低谷期这种下降通道的时候,则要尽可能地构建平稳应对的文化理念,同时还要以积极的进取意识,为将要到来的新的成长期做好思想准备。总之,不论是从企业文化自身内涵的结构、从企业职能文化建设的横截面,还是从企业生存发展的纵向历程来看,企业文化建设都应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必须要有系统性原则作为指导。

二、战略性原则

所谓战略是把握事物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方略与策略。它涉及事物的长远利益,着眼于未来和事物发展的方向,具有长期的指导性;它还涉及事物的整体利益,着眼于整体结构和事物发展的全局,具有高度的全局性;它还具有切实的可行性,从事物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事物的变化规律来指导事物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必须制定系统的方略和策略,即指导企业全面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在制定企业战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途径。企业能否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战略制定者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可见,为企业提供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企业战略的成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战略性思维,紧扣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的战略路径是指企业长远的全局性的发展道路和途径。在这方面人们的争论焦点集中在走一元化道路,还是走多元化道路的问题上。主张走一元化道路的人列举大量的案例说明,走一元化道路可以集中资源,风险小、容易做大做强,走多元化道路则由于条件不具备,风险极大,容易失败;主张走多元化道路的人则列举大量不同案例,说明走多元化道路可以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风险小,容易做大做强,走一元化道路则由于行业萎缩和竞争等因素,风险极大,容易失败。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其实,解决这个问题靠事实归纳法是永远无法决策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采用的只能是不完全事实归纳,因而也只具有不完全的道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依靠经营哲学的思维方式,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即永远抓住企业的主业不放,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条件来决定走一元化道路还是走多元化道路。一元化道路和多元化道路都是可以选择的,选择的成败取决于何种经营哲学思想的指导。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指导选择必成,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指导必败。故此,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选择战略路径最重要的指导理念。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指导性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成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企业文化建设本身也就成为一种涉及企业长远和全局发展的战略性实践活动。

三、动力性原则

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动力作用是多方面的。企业家应当成为企业精神文化理念的创立者,成为全体员工的思想导师,从而带领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共同奋斗。事实上,也只有掌握企业发展全局的企业家才能承担起这个职责。如果企业家不能完成这个职责,这个企业必定成为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

忽视全体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动力作用是极其错误的。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真实水平,其实,只需要到这个企业中去和其普通员工谈一谈便可知分晓。员工们对企业价值观和历史传统不知晓,不感兴趣,当然也不会去实践。这样的企业即就是表面上企业文化建设热闹非凡,实际上却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我认为,全体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员工全员参与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也就是说,全体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基本动力。没有全体员工的直接参与,贡献智慧,长期坚持,贯彻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就只能表层化、空洞化、形式化。

四、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是企业文化建设又一条重要原则。这条原则的根本依据在于企业文化本身的内生性和个性。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取决于企业的内在要素和内在结构,并在企业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企业的内在要素和内在结构不同,企业价值观就会有显著的差异;企业之间经营管理活动的历史不同,也会影响企业价值观的不同特点。正因为如此,正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和两朵玫瑰花一样,世界上也决没有两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模一样。企业文化都具有企业自身的个性特征。这样,企业在建构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时就必须依据自己的内在要素、内在结构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要求进行创造,而不能照搬照抄别的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的这些原则互相联系、互相贯通,共同为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目标、动力和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成荣,周健波.企业文化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