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应用效果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应用效果

【摘要】高职院校可以说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但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展开教育管理公主时也面临了非常多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导致教育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其次,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如何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最紧迫的任务,因为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分析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希望能够为高校教育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1高职院校学生的优势与劣势

1.1大多数学生的自卑心理较严重

通常很多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因为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即没有考上本科院校而做出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时就会产生出强烈的失落感,会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比不过本科院校的学生,从而产生出自卑心理。其次,有些学生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因此他们会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娱乐和消费上,对待学习则处于爱理不理的状态,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1]。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是因为填报志愿失误等原因而就读于高职院校,但这些学生自身的进取心是非常强的,并且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1.2思维活跃且实践操作能力强

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其两者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势。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一些,并且非常喜欢表现自己的才华,相关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也会比普通高校本科学生高出很多。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好非常广泛,他们在文艺方面会比较突出一些,即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也非常强,并热衷于参加学校的各类学生干部竞选活动。

2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

2.1管理模式过于单一

通常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都是与学年制相适应的,而最明显的特点是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生活与学习,而学生的工作则按班级来配备班主任与辅导员,当然各大院系也都有专门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尽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层次非常清楚,但管理体系与教育对象、教育工作模式等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展开的,因此整体的工作也都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经验来展开,即缺少一定的外在信息交流,从而导致管理出现覆盖不到位等现象。

2.2学生工作的协调性与连续性不强

现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大多数都存在“缺漏补漏”的状况,即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管理创新,整体的被动性也非常大,甚至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形式主义的作法很严重,如学生宿舍检查过后很快就出现脏、乱的现象等,这些都是问题的真实反映。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性质、目标理解得不够透彻,从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常常处于应付检查的状态,因此也无法与高素质教育相匹配。

3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3.1树立正确的职业技术教育价值思想

如今我国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体力劳动者缺乏一定的尊重,这也是职业技术教育无法实现价值的主要原因[2]。针对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应该从源头入手,要改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这样才能争取到更好的师资资源与教育条件。其次,各大高职院校也应该积极配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可以利用学校的力量来对本校毕业生进行宣传和推广,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形象,从而提升本校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当然对学校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价值。

3.2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方案

高职院校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时,其应该改变传统简单粗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围绕学生的求职意向、专业选择、个人兴趣等为基础来制定精细化的培养体系。在整个管理过程,学生可以说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让学生来适应教育计划,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其发展的学习计划,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实现高质量教学。由于不同的学校其规模也是完全不同的,如没有条件实现为个人制定教育计划,那么也应该从每个专业入手来制定教育计划,即按照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兴趣来提供可选择的学习模块,这样才能提供符合自身要求的职业技术教育。

3.3辅导员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入手来关怀学生,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辅导员还需要认真负责,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应该适当的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要提高他们自身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其必须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要尊重学生的参与权与选择权,让学生也成为班级事物管理的执行者,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

3.4实现被动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换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要改变传统被动的管理模式,不能把学生当成是教育管理的客体,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在被管理时出现的逆反心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管理。通过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采取以辅导员为核心的绝对管理体系,无形之中就会让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3]。要想实现管理的转换,其就必须要把学生当作核心来展开,这样才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

4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而辅导员在整个体系中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即是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稳定开展的桥梁。可以这样认为,管理其实也是保障,而制度则是约束,因此要想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其就必须要利用教育来引领管理,要把教育运用到管理中,这样才能实现两者的结合,从而保证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稳定开展。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但只要坚持按照标准来实施,那么就能开创出学生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姜平平,代亚松.高职院校管理沟通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1):77-78.

[2]章小朝,何增光.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2):115-121.

[3]李大珍.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浅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2):33-34.

作者:胡晓爽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