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会计信息化

高职会计信息化

高职会计信息化

高职会计信息化范文第1篇

高职高专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要不断的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便培养出来人才能够更加迎合企业的需求。所以,本文针对高职高专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给出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高职高专;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会计信息化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进行的推进,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职高专院校做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所担当的责任非常重大。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模式展开非常系统的探究,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使其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本文所述高职高专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高专教师一直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算轻管理

在高职高专的日常授课过程中,有些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考取会计证,过多的重视会计的基础知识,对于相关的管理、分析财务报表等相关课程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实训课程当中,过于重视手工进行记账,针对信息化的相关学习,只是通过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课程进行[1]。在大多数的会计相关课程当中,也都开设了非常系统的实训软件课程,但会计专业的相关教学活动,不能迎合信息化进行发展的脚步,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方案上,存在事后算账以及单纯进行核算的问题,很少对事前进行预测,具体决策的功能没有为企业进行研发等,对于财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不能嵌入整个业务当中,没有价格层面或者服务层面的优势。

2、课程与实际岗位脱节

会计专业一直应用的授课体系以及具体的实训课程,在实际实训当中存在岗位分工凌乱、互相协作性比较差、效率有些低、没有与实际授课的内容进行良好的衔接。这些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对会计岗位相关知识有深刻的领会,不能很好的适应岗位,迎合岗位的需求。当前,在一些院校当中,针对实际岗位实训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设置有些不合理、实训的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岗位分工不合理,没有将不同的岗位联系起来,不重视核算流程当中的连续性和操作当中的复杂行为。每科课程当中,对于内容的具体划分与岗位所具体的要求存在差距,目前所应用的教材,并不能迎合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因此要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定位,以便课程与实际岗位的工作任务能够有所对应。

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

1、构建课程单元实训平台

该项平台的构建是将理论相关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的巩固,意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每一学科当中对一个单元进行讲述之后,甚至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述完成之后,在教师要在制定的教学计划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对实训课程进行的分配比例[2]。会计专业当中设置的会计基础能力、理论基础、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以及会计电算化的课程,皆需要在理论的教学当中加设一些实践教学课程。当前,在大多数的财务软件当中,都设计了实训功能,有些原始的凭证、填写账表等工作可以及时让学生得到训练。例如:在会计电算化的日常授课当中,其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教学非常重要,在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完毕之后,马上进行实践课程培养,不但有益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进行授课,在授课中包含了教学、学习、实践,在教学的内容上展现出了过程系统化的观念,借助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实现工学相结合的目的。借助这一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会计相关业务的处理,学生对企业的真是运作流程更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清晰具体业务核算内容,可以自行处理一些会计的基本工作。

2、构建分岗位综合模拟实训

这一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依照企业提出的真实岗位要求,对学生的实际岗位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学生专业会计技能的提升。在具体的模拟实训当中,要帮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使其更快的进入到职业人的角色当中,这一实训的内容一定要将岗位的设计进行突出,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3]。同时,要以职业的角度对学生实施全面的评价,以便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行为进行提升。这样学生可以在虚拟搭建的企业当中,认识比较真实的社会环境,进行分岗位的系统练习,完成手工信息规划的真实仿真模拟实训,这样的实训会将会计知识与实际的岗位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当中,学生可以更好的练习资金的收付以及核算财务的能力,提升对日记账进行处理的能力,以及记账凭证、成本资金核算、账簿、编制报表的能力。对于会计主管层面需要掌握的相关审核能力,要结合工作任务的具体完成分情况,合理的组织并且开展授课的内容,把岗位的任务以及相关的知识进行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不但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又增强了动手的技能,还能更加迎合了现代企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总之,对高职高专基础会计的信息化实践授课模式研究,可以更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培养,明确会计信息化的关键技术能力,借助构建各项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不但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永红.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初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24-26.

[2]姜旭宏,苏毓慧,宋小燕.高职高专会计专业“2+1”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68-169.

高职会计信息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岗课证赛融合;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与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相比,应着重突出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际业务能力,这也是我们学生形成核心竞争力,未来立足社会的根本。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既要紧密围绕会计工作岗位技能要求,还要满足会计相关证书、会计技能竞赛的需求,使课程与职业岗位、职业证书和竞赛知识紧密融合。

1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

一是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在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对权威的大纲作为指导,会计信息化课程要么变成纯理论课,要么变成软件演示讲解课。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合理,缺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材。教学内容设置没有结合会计专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会计技能比赛的需求。三是教学方法老套。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演示、学生按部就班操作等传统教学方法。

2“岗课证赛”相融合的教学方式研究

2.1岗课融合的教学模式

“岗课相融”,就是将企业各项会计岗位的技能和要求融入到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依据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技能进行教学,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基本业务能力,让学生今后能更快适应企业需求。可仿真会计职业岗位,将真实工作任务分解后作为课程的学习任务,将企业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和理论知识融合后应用到会计信息化课程中,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一致的情形,保持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协同性。2.2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会计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学生具备所需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证明,通过建立职业资格证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课证融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从业准入实力。在设置课程内容时,结合财政部相关资格证书和工信部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证书考试内容,能为学生提供通过这类考试的机会。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也可以进行相关创新,以行业普遍认同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来代替课程某一部分的实训成绩,实现了课程与行业互相呼应。

2.3课赛融合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始的技能大赛,可以作为补充课程教学的一种方式。将技能大赛内容融入课程内容设计,通过课赛互促推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支持课程教学,能促进课程学习效果,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3“课证岗赛”相融合下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3.1课程内容改革

以企业实际会计工作流程来设计和安排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授课内容,以企业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项目和任务,教学过程中采用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利用情景化教学方式仿真企业职业岗位、业务单据和业务流程,课程充分体现企业岗位需求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力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3.2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3.2.1教学方法改革可以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支持教学,如运用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建立仿真化的实训室和职业岗位,让学生如同真实置身于企业的业务活动场所。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及情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小了学生今后面对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项目教学法。将企业的工作内容进行分解,利用企业实际经济业务案例和实施项目,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所布置的工作任务,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融。3.2.2教学手段改革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现代高新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通过大量动画、视频及图片展示,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同时,推进网络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与时俱进,遵循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规律和社会行业的需求,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岗位、课程、证书、大赛的相互融合,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目标,这样更有助于提升会计专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波.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3.

[2]刘丽君.探析职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点[J].学周刊,2011.

高职会计信息化范文第3篇

2014年2月,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提出“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口号,标志着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经历30年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高水平会计信息化人材的匮乏尤为突出。对于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掌握一技之长,掌握熟练第一线的工作技能、职业技能的高水平会计信息系统人才迫在眉睫。

一、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现状及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形成现有的教学模式:按照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模式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供应链、薪资管理、应收应付管理四部分;教学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等常规方法;软件采用用友公司提供的财务软件“用友ERP―U8”演示版;基本教学过程是:教师模拟一个企业的电算会计资料,按照会计操作流程,通过讲授或演示讲解操作过程,学生按照教师的讲授和演示,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课程考核分理论、实操、平时表现三部分,但实操评价无标准。

经过教学改革,课程实现了“做中学,重实践”,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其中比较突出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学生对顺序操作掌握良好,但是操作结果不符、学生就无法判断错在哪里、也不知道为什么错和如何解决,面对问题束手无策,不具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信息化产业缺乏标准体系,会计软件也由此多种多样,学生就业入职经常出现所学的不是企业所使的状况,必须从头学起;会计信息化产业越分越精细,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构成和岗位知识结构不断变化,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难跟上信息化的发展,无法及时满足这种激烈变化的需求。课程考核分理论、实操、平时表现三部分,但实操评价无标准。

二、深化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针对会计信息化产业更新升级快的特点和目前教学中的不足,为了给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需要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不断深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改革。具体举措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运用障碍教学法

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平时操作中越是出现的问题多,学生操作技能越好,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越好;反之,平时不出现问题的学生,一旦操作结果不同于预期,常常束手无策,对系统的理解比较浅薄。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特征,建议在教学设计中对重点、难点和错误率高的环节运用障碍教学法,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所谓障碍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陷阱,形成障碍,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障碍的方法,达到融会贯通知识,实现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障碍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法主要区别在于:常规教学法是让学生在操作中不出现问题;障碍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出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障碍教学法使学生深人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逻辑,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课程的评价标准

按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突出实践为出发点,课程成绩按理论占比50%,实操占比40%,平时表现占比10%的比例反映学生成绩。理论部分成绩评价由课程考试的纸质卷面得出,但教学过程中,实操部分的评价没有标准,仍由任课教师自行核定。为了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评价标准,以用友ERP―U8为例,实操内容涉及会计核算部分(初始设置、总账、报表),根据学生财务软件账套操作完成情况,设计课程实操的评价标准,见表一。补充了实操的评价标准,整门课程可以准确全面核定学生成绩。

表一:会计信息系统实操考核评价表

姓名 学号 分值 得分

期初设置

(10分) 基础信息和会计科目完整 5

期初余额试算平衡并正确 5

总账

(10) 凭证填制完整、分类正确 6

凭证已审核,操作身份正确 2

凭证已记账 2

报表

(20) 资产负债表公式相符、数据正确 10

利润表公式相符、数据正确 5

现金流量表公式相符、数据正确 5

账套相符 相符,有成绩;不相符,为0 一票否决制

成绩 上述八项的合计 40

说明:1.此表依据学生上交财务软件账套评定。

2.此表作为课程考核评价的成绩存档。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会计信息化系统不断更新和完善,一方面扩大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范围,另一方面又不断改进管理理念。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是难以停止学习的。同时,在终身教育计划中,个人教育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应在职业教育中着重培养个人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判断、主动思考和自发归纳总结的习惯,使个人有自我培养的能力和意识,认识到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参加后续教育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高职会计信息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 基础会计 信息化教学 现金支票的填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78-0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落后,高职教学步入信息化时代,教学资源更为丰富,教学手段更具多样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日渐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呼之欲出。本文以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现金支票的填写”为例,探究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选自高职会计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基础会计。教材选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向兆礼教授和黄若男教授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财务会计系列)教材。

基础会计课程是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根据工作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业务技能要求,贯穿小型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证―账―表”全套会计流程工作,以“工作过程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一条主线、两套系统、三个层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条主线”。本课程根据会计工作过程分为5个步骤,以其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课程共设计5个学习情境20个学习任务。由工作过程构成的“一条主线”如图1所示。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是第一个工作任务“原始凭证的取得与填制”中的任务2,是课程的重点章节,对应出纳岗位工作。

(二)“两套系统”。基础会计课程的两套操作系统,分别是“手工操作系统”和“运用专业财务软件仿真手工会计操作系统”。笔者所在学校的“手工操作系统”采用纸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来进行会计处理;“运用专业财务软件仿真手工会计操作系统”主要是“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涉及手工操作,同时,我们实训室配备的“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均含有“现金支票填写”实训,后续学习将在计算机上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巩固。

(三)“三个层面”。基础会计课程实训包含“分项模拟训”“综合模拟实训”和“岗位实训”三个层面,如图2所示。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既是“分项模拟实训”中的“填制原始凭证”,又是“岗位实训”中“出纳岗位”的工作范畴。

二、学情分析

基础会计课程授课对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大一新生,他们在基础会计课程中首次接触会计知识。一方面,大一新生好奇心强;另一方面,他们的专业基础为零。因此,课程教学中既要注重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如细心谨慎等。

三、教学设计

本课例的教学设计包含四部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小结。

(一)教学方法。本课例主要用到四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第一,采用案例教学法,由案例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时用一个案例贯穿始终,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性强;第二,采用信息化教学法,用职场菜鸟孙晓梅熟悉现金支票的视频讲解“现金支票填写方法”,本课例后续在“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进行操作,辅助教学的幕课、微课运用等;第三,模拟情景教学法,本课例教学在会计手工实训室进行,有相关票据、印章和工作环境,模拟情景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第四,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用课堂互动代替从头到尾的理论灌输,贯穿职业素养教育。

(二)教学手段。“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利用PPT、视频等进行信息化教学。

(三)教学过程。本课例的主要教学过程如图3所示:

开始上课前,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空白现金支票,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先有个感性的认识。设计的案例既要贴合实际,又要能够让初学者易于接受。在设计案例时,既要让初学者能够根据常识看出问题的所在,又要将教学的重难点包含在其中。本课例通过“广西诚信达有限公司开出10000元现金支票,提取备用金”这个案例,贯穿整个内容的讲解,提出“怎么了”“错在哪”,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1.案例引入。具体如下:

(1)采用案例教学法,根据案例“广西诚信达有限公司开出10000元现金支票,提取备用金”,请学生看投影仪上的现金支票(图4),思考:“怎么了?这张现金支票能取现吗?”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2)抛出问题:“错在哪?这张现金支票为什么不能取现?”让学生讨论,请学生指出明显错误3处(如图5所示):出票日期支票上注明“大写”但图中的支票出票日期是小写的;支票的大小写金额不一致,很明显可以看到,人民币大写“壹万元整”,而小写的金额却是“100000.00”;支票上注明应有“出票人签章”,但图中没有任何签章。所以,“这张支票银行不予受理。”

2.该怎么做?引发学生思考,进行的必要知识讲解。只讲解必要的两个知识点:“什么是支票”和“现金支票的使用范围”。

3.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观看视频“现金支票填写方法”。所选视频模拟新入职“职场菜鸟”孙晓梅熟悉“现金支票的填写”过程,学生毕业后也将从职场菜鸟做起,该视频选取得当,对学生有很强的带入感,学生在看视频时,聚精会神学习相关知识。看完视频后,由教师结合视频和学生手里的现金支票,对视频内容进行小结,归纳要点、指出难点。

所选视频已涵盖“现金支票填写”的七个要点和三个难点。“七个要点”包含:填写存根联、出票日期、收款人、付款行名称和出票人账号、金额、用途和签章。现金支票的填写要点在视频讲解中全部涵盖,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必重复,此时归纳选讲“三个难点”加深学生印象。“三个难点”分别是:出票日期的填写、金额的书写和签章。这“三个难点”中任何一个不正确,银行都不予受理。教学时,应重点强调“三个难点”的注意事项。

(1)出票日期的填写:日期应当使用中文大写。为了防止日期被人为篡改,在某些月、日前应加“零”或“壹”:在数字1-9(单数)和10、20、30(整数)的前面加“零”,如案例中的日期“零伍月”、“零贰拾日”等;书写11-19的,前面加“壹”,写作“壹拾壹月”、“壹拾贰月”等。

填写支票时,如果出票日期小写(填阿拉伯数字),银行不予受理。本案例中,现金支票日期小写,所以银行不予受理。如果大写出票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由于后果自负,在讲解此处时,适当灌输职业素养教育,指出作为出纳人员必须细心、谨慎,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2)金额的书写:支票金额必须正确,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两者必须一致。若两者不一致,银行不予受理。本案例中,现金支票大写金额“壹万元整”与小写金额为“100000.00”不一致,所以银行不予受理。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采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大写金额应紧挨“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支票上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中文大写金额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的填写: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日期、金额书写时若使用繁体字,银行也要受理,但不得自造简化字。

(3)签章:现金支票上的签章与银行预留印鉴必须一致,如果不一致,银行不予受理;使用密码的,密码必须正确。案例中的现金支票上没有任何签章,银行不予受理。

讲解签章问题时,指出“签章个数”的记忆方法:如果出票人为单位,签章为两个(含单位章和人名章),一般是财务章或者公章加盖法人或者法人授权代表人的私章,印章不得模糊,否则不能正常核对,银行不予受理;如果出票人为个人时,签章仅为一(人名章)。

讲解签章问题时,温馨提示:空白支票和预留印鉴不能由同一个人保管。灌输“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理念,列举实际案例“保管支票和预留印鉴的财务科长挪用百万元公款高消费,锒铛入狱”说明会计工作涉及“钱”和“账”,必须相互制约。通常我们所说的“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也体现了这一点。

4.怎么做?这张现金支票该怎么填。利用引导案例“广西诚信达有限公司开出10000元现金支票,提取备用金”,结合模拟情景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填制现金支票,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留时间给学生动手填写,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填完后,展示引导案例所涉及现金支票的正确填写方式,如图6所示。

(四)教学小结。具体如下:

1.现金支票填写贯穿“防止篡改原则”。填写出票日期时,月、日前加“零”或“壹”,主要防止被人为篡改出票日期。填写金额时,大写金额填写时紧挨人民币三个字,不得留空;小写金额前面要加人民币符号“¥”,这些都是为了防止金额被人为篡改。

2.注意事项:空头支票问题。签发现金支票时,必须查验银行账户是否有足够的余额,不得签发空头支票。若签发空头支票,由银行处以票面金额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就高不就低”原则;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

举例说明,假如某公司为刘晓明开出一张25000元的现金支票,刘晓明拿去银行提现时,发现该公司账户上只有11000元(不足25000元),那么,刘晓明手里拿的就是一张空头支票,此时对于开出空头支票的某公司,银行可以处以1250元的罚款,同时,刘晓明作为持票人有权要求500元的经济补偿。为说明银行对空头支票罚款的“就高不就低”原则,可将前例中的“25000元”改为“15000元”,该公司账户上若只有11000元(不足15000元),此时刘晓明手里拿的仍然是一张空头支票,此时对于开出空头支票的某公司,因按照票面金额的5%计算得出的金额750元低于1000元,根据“就高不就低”原则,银行应按照1000元处以罚款,同时,刘晓明作为持票人有权要求300元的经济补偿。

3.后续学习。本课例利用PPT、视频等进行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与之相关的微课已制作完成,课后提供相应微课上传至班群,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推荐使用“会计随身学”等手机APP进行课后复习巩固,开放慕课资源,克服课堂互动反馈的设施限制,实现随时随地沟通分享,屏蔽非教学的干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尝试利用慕课平台,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效率,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4.课后作业设计。本课例遵循“实用、够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课后作业,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课后要求学生学会规范书写阿拉伯数字的“中文大写金额”;二是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出票日期(大写)”,列举5个日期请学生正确书写,既包含一般情况,又包含需要加“零”或“壹”的特殊情况;三是设计经济业务事项,请学生根据业务填写一张完整的现金支票。

四、信息化教学总结

本课例总体设计如图7所示,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包括PPT、视频、微课、慕课、手机APP、运用“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实现“课证一体化”教学对接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会计手工和电算化实训室都实现了全WIFI覆盖等。

总之,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以“现金支票的填写”为例,实施信息化教学,拓展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万琳琳.“职业能力本位”视野下的《会计学原理》实践性教学设计探究[J].中国商界,2010(5)

[2]刘建胜,谢林海.基于项目驱动的理工院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J].宜春学院学报,2013(5)

[3]程华安.工作过程导向在《会计学原理》课程开发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2011(5)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会计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以《基础会计》为例”(GXGZJG2016B145);2016年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会计学原理》为例”(16JG26)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会计信息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136-02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会计也由最初的电算化阶段步入了信息化时代,这对于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

1现状和问题

1.1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认识不足,还处于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一般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完成原来由人工完成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并且部分代替人脑完成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主要将会计核算的工作在计算机上完成的过程。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将人工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很大的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但这尚处于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资源,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和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适时信息的过程。

目前高职院校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认识不够深刻,教学中大部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即教会学生使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基本的核算及账务处理。在当前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今天,仅仅只学习基本的电算化恐怕已不能适应今后的岗位和发展,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及时做出调整,从以会计电算化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会计信息化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1.2目标定位不准确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企业也逐步进入了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代表的企业管理信息化阶段,相应企业财务系统也步入了会计信息化时代。国务院在2006年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方向、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于2009年4月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会计信息化的意义、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在会计信息化全面推进的今天,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仍以会计电算化为培养目标,就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再以利用计算机完成会计核算功能的会计电算化作为培养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当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仍聚焦于培养合格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型或应用兼顾开发型人才,这样的定位必然导致将来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与发展。

1.3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直接导致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也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在高职院校中现在大多采用ERP软件系统作为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ERP系统是现代企业大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将会计的各项基本职能通过软件模块进行了集成,还把会计业务和企业的其他业务集成在一起,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打破了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限。ERP软件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中集成了会计各门课程中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会计基本工作和功能,但在现行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只是在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上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和一至两周的实训,由于课时限制,只能学习软件中的总账、财务报表、固定资产和工资管理应用模块,其他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模块就没有接触到,根本无法达到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同时由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承担会计信息化的全部任务恐怕也是不现实的。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应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实时互通,这也是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最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应不仅掌握ERP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的各项功能,还应当对ERP系统中的其它管理功能有一定的了解,而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显然是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

1.4实践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实习设备经费不足,使得会计信息化实验设施处于边缘状态,基本是在公用机房中安装财务软件后,就作为会计信息化上机实训设备了。使得上机实训从设备到时间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大部分高职院校虽已认识到问题所在,但苦于条件所限致使心有余而力不足。有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建有专门的会计信息化实训机房,但未能与软件厂商进行交流合作,会计信息化教学未能获取最新版本的管理软件,自然就无法使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在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上机实践环节还显得比较薄弱,再者,由于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问题,在教学中只局限于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核算和简单的决策功能,这也远未达到会计信息化的要求。

2应对策略

2.1确立会计信息化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基本培养目标应当确定为培养适应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融合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操作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和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尽快树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要从整体上重新认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会计信息与非会计信息已不再是相互隔离的,因此,应当在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认识和展开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要加强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要将会计信息化融汇在财会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这样才能对会计信息化整体概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会计电算化这样相对独立、信息封闭的一个会计核算系统。

2.2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调整现行教学计划,将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融合到各门会计专业课程中去,例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对ERP系统中的凭证、总账和报表系统的学习;财务会计教学中融入ERP系统的应收、应付、工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核算;财务成本管理中融入成本归集、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等;管理会计中融入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内容;最后在以上内容学习完成后,设置一门综合实训的课程,系统的将以上的内容融会贯通。此外,还应相应增加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的比重,如数据库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等,但应注意把握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的程度,切忌这部分内容过于深入,应以“必要、够用”为度。如果条件成熟设置一门全面介绍ERP系统的概论性质的课程,以使学生能够站在企业管理者的高度更全面的认识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会计信息化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非会计信息的关系。

2.3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与当地企业进行紧密的联系,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最新发展和需求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为学生能到企业相应的岗位上实习创造条件,努力做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应加强与软件厂商的联系与合作,获取最新的软件并能够及时升级。通过与厂商的合作加强对会计信息化教师的培训力度,现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相对而言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对相应ERP软件功能的掌握程度相对比较薄弱,因此,通过软件厂商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3总结建议

针对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仍处于会计电算化阶段的现实,我们必须从现实出发,首先,不断更新专业教师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以适应会计信息化教学任务的转变;其次,认真研究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教学内容的关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强化校企合作,加大实习实训的力度;最后,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玉廷.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J].会计研究,2009,(6).

[2]钟红英.信息技术及ERP软件应用与大学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