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范文精选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范文第1篇

摘要: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深化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实施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工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建设“三个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形成温州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业教育;三个合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依存共生,她的生命力根植于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因此,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首先必须突出“区域性”特点,在“服务性和实用性”上做文章。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都要紧贴区域、行业的特色,根据所在城市的功能定位及产业特点来设置、调整专业和教学内容,根据区域人才规格需求和技术发展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把教学完全融入到当地市场与企业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联,才能整合地方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同时,也只有立足区域经济,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高技能人才,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一、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理念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最早创立的高职院校之一,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高职院校,学院一直坚持依托温州民营经济、服务区域民营企业的办学定位,坚持“与温州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的办学理念,在教育中融入温州人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强化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形成了具有温州特色的高职教育理念,并提出了“三个示范”的建设目标:发挥温州民营经济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使学院与民营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成为全国示范;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使学院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成为全国示范;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使学院“三个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三个示范”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温州特色:首先,温州高职教育体现了与温州民营经济的深度融合。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州模式”更是享誉海内外。温州拥有发达的轻工业、繁荣的房地产业、活跃的市场经济,建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和中国泵阀之乡等31个“国字号”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全市现有个体民营企业30多万户,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8%以上,民营经济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以上。因此,要在温州办高职教育,必须依托民营经济这个大背景;要在温州办好高职教育,必须解决好职业教育如何和民营经济相结合的现实难题。其次,温州高职教育体现了温州的人文精神。温州之所以能创造民营经济的辉煌,其中最深层的原因在于温州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重商观念、务实精神、开放意识构成的文化基因,以及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的群体性特质。把温州人的精神和区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这是高职教育办出温州特色的重要内容。第三,温州高职教育体现了温州人的创新意识。高职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突出生产性实训。如何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在生产性实训方面寻求突破,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二、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实践(一)创新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校企合作模式学院以民营经济为依托,借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主动服务区域民营企业,通过筑巢引凤、共同经营、优势互补等方式,与行业协会和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实现了以“六共”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使学院成为区域民营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民营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基地和民营企业高新技术吸收转化基地。在实现与行业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过程中,学院首先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区域产业的特点,学院确立了建立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落实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以民营企业岗位(群)为基础的自选式订单培养、“边做边学、学做合一”和“以产带学、以研促学”等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实现校企共育人才;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根据企业需要,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企业真实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工作过程或职业活动导向式、项目式等新型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推进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优质教材。学院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合作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将企业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融入教材中;对于项目化课程尽可能采用企业真实项目或产品,将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融入课程项目教学中,并与企业合作编写项目化特色教材和实训教材。

在创新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学院先后成立了20多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200多位社会各行业专家参与委员会工作,其中70%以上是来自企业一线的代表,确保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上充分体现企业的需要,开设的专业或方向都是市场上最急需,最具温州地方支柱产业特色的专业。学院与300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开设正泰班、德力西班、奥康班等20多个订单班,与行业协会联办了“温州服装学院”、“温州轻工学院”等3个二级学院;推行“工学交替”模式,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约的“预就业”模式、境外合作教育模式等,形成多样化、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格局;启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专业核心课程46门;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从企业引进一批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实训指导师队伍,并将校企合作延伸到校外,与奥康、德力西等企业建立了300多个运行有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保证毕业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达100%;学院还成立温州家具研发中心、温州模具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平台,重点面向区域支柱产业,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员工培训,开展横向课题立项研究,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促进学院自身发展,实现校企互惠双赢。(二)完善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教育引入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去,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毕业生做到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基础、发展有空间。1.加强创业系统知识教育。学院聘请一支富有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建立“师导生创”的教育模式;根据温州区域经济和地域文化特点,结合高职学生专业技能优势,编写和选用一批创业指导教材,开展温州人创业观教育、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实务教育。2.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学院通过开设创业文化课程,举办温商创业论坛、创业知识讲座、校友交流会,开通“创业教育”网络课堂和创业文化网,开展以“厚德长技”校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文化,传承与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和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文化精髓,使学生懂创业、能创业。3.完善学生创业实践机制。学院加强校内学生创新工作室建设,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扩建大学生创业园,设立大学生创业发展基金。同时,成立大学生创业监督机构,建立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后续支持机制。目前,学院已经启动2门创业教育教材和网络教育课件编制工作,初步建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依托“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成校内学生创新工作室,举办创业计划书设计、沙盘演练、模拟公司组建等特定情景模拟和角色模拟实践;落实专业支撑强、产业前景好、拥有优秀创业团队的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创业园进行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园已经孵化30多家学生创业实体,学生参与省市创业大赛多次荣获一等奖。(三)深化“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三个合一”,是指实训基地要体现工学结合,体现生产性,在构成上应由“课堂与实训点合一”的学做合一基地、“实训与生产合一”的校企合一基地,以及“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教研合一基地。通过“学做合一”有效落实基本技能的实验和实训;通过“校企合一”有效落实校内生产性顶岗实训,使学生掌握综合操作技能,具备校外顶岗实习能力;教研合一基地,则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职场中实际问题的应变力。围绕工学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三个合一”的要求,学院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注重深化内涵建设: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具有生产功能的仪器设备,努力实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三化”,即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按照“优势互补、产权明晰”的原则,积极探索以学院为主导、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学院积极探索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与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在实训基地的功能上,集生产、实训、技术开发与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四位于一体,实现基地功能多样化。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将进一步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积极推进“两项改革”:一是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以职业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同时开拓校外运行有序的顶岗实习基地,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参考文献][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号.[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4]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A)

高职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

一、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实用性、前瞻性。

1.专业建设要服从经济发展和市场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依据。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要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新情况,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新变化,在建设新专业同时,对老专业注入新的活力。

2.专业建设要充分体现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特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其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方式的不同。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以企业、事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对口的专业;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贯彻专业建设这一基本原则,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体现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基本特征。

3,专业建设要体现“质量特色”的办学思路

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应以市场为舞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将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素质人才培养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在专业建设中注重师资队伍“双师型”的培养、教材内容更新和实训条件的现代化,并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专业特色,不同专业有其不同职业特色、行业特色、教学特色。

二、以市场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日益接轨,高新技术的加速引进和应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是开放式的,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立足于对人才市场现状的准确把握和未来的预测。

高职院校在改革课程体系过程中,不仅要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而且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变化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本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的,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进程,更新教学内容。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对职业技能标准的各项要求分解量化,深入到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去。要将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和职业技能的有关培训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及内容与相应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紧密结合,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我国加入WTO后,国标竞争、交流与合作迅速增加,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愈明显。高职教育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中,要把英语、

信息技术和德育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改造旧有的内容,融合适应国际化的课程内容,构建适应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通用人才。

三,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岗位培训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适应社会各行业对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需求。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城乡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只占2%,新成长的劳动力中,有30%在就业前没有经过任何就业培训。在现有的8000万青年工人中,实际水平达到高级工的只占1%,中级工只占10%,初级工和不具初级工的占8%以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达不到生产岗位的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有一定生产经验,但实际技术技能根本达不到他们的技术等级。对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应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大力发展以培养就业技能为主的职业培训。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知识型、智能型、高新技术型人才。因此,所培养的人才必须由书本型、经验型向知识型、智能型、技术应用型转变。具体说,通过培训主要提高以下几方面素质:

1.具有获取知识、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具有技术扩散和应用的实践能力。技术进步的规律表明,技术扩散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远远大于技术革命,技术扩散的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而技术扩散要依赖于一大批掌握、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培训学员使之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是现代职业培训的根本目的所在。

3.具有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

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网络

199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适时提出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高职院校应用好国家政策,争取各行业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在高职院校内建立完善相应机构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的质量监控和管理。

要建立相应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在高职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面向全体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大量在校的高职生获得各类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现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学校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人员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五、以市场为导向输送社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

学校人才培养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社会输送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统一思想,提高对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职教育范文第3篇

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高职教育一般都起步于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新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工业的技术全面改造,再加上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工业和现代管理制度的引入,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企业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转化,大批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所以社会迫切需要一大批有较高水平的技能型、技术型的实用人才及管理、经营、服务人才。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特区的创立为外国先进技术、工艺的大量引进和广泛应用打开国门,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常规技术的更新和改造,导致生产一线对人才类型和规格的需求发生显著变化。较高层次技术型、技能型及复合型人才受到产业界和经济界的特别欢迎;沿海等经济特区的开发和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异军崛起与快速发展加剧了区域与基层生产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广大群众对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广大青年学习科学技术和接受高等艺术教育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艺术高职教育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的必然产物。

二、艺术中职教育与艺术高职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艺术中职教育与艺术高职教育有着许多共同点,因为它们都将遵循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具有艺术教育的特殊性。首先,艺术教育具有较高的技能与技巧的要求。各艺术门类都有各自的基本技能与技法,这些基本技能与技法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艺术表达水平的高低。其次,艺术教育的灵魂是创造性。创造与创新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色与要求,没有创造与创新的艺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再次,艺术教育强调要有感觉、个性和悟性。作为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艺术教学的授课方式上也需要灵活多样。但是艺术中职教育与艺术高职教育之间的差异还是相当清晰的,主要表现为:1.管理方式不同。艺术中职教育在管理体制上是实行校长负责制,各科室直接对校长负责,科室的管理自主权较小;艺术高职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则是实行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一般采取分权式的两级管理体制,学院领导主要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各专业系则享有较为独立的管理自主权。2.办学模式不同。艺术中职教育在管理方式上一般实行封闭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学生上课、上自习以及外出均统一管理,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较少;艺术高职教育一般要求开放式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学生除上课外,其他时间更多的是由学生自主安排,不仅有春笋般的学生社团组织与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校园学术交流活动,而且还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办学使学院与外界联系广泛。3.学生来源不同。艺术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初中毕业生,年龄偏小,其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艺术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高中毕业生,还有一部分为五年制高职学生,他们接近成年,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自我约束能力较强。4.师资队伍要求不同。艺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虽然有一定的办学成绩和举办职业教育的经验,具有一批专、兼职的“双师型”师资,设备与实习场所也比较符合艺术职业教育的要求。但是相对于艺术高职教育办学要求而言,原师资结构、学历层次、师生比、教学设备、新课程开设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

三、当前艺术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有的艺术高职校多数是从各省部级、省部级重点艺术中等职业学校,经过高校设置评估升格为高等艺术职业学院。面对艺术高职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模式,多数学校存在按原有的“内在逻辑”和思维习惯来办艺术高职。具体表现为: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目标清晰明确,并且按照培养去组织实施,是艺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由于我国艺术高职教育刚刚起步,多数学校尚未确立自身的质量观和具体的规格要求,培养目标的偏移、模糊不清,导致把艺术高职教育办成了纯学历教育。2.特色不鲜明,人才质量不高。艺术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技巧的掌握并能熟练操作、演示为主,重视艺术实践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而当前的艺术高职教育教学及管理,普遍模仿艺术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没有按职业岗位分析去开发课程与教学。没有深层次地思考人才未来在社会上的就业、创业情况,培养的艺术人才质量无法满足社会文化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3.专业设置上模仿艺术本科院校,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目前艺术高职校在专业设置上虽然强调与应用对口,但忽略对市场调研,缺少以市场运作的竞争机制作为艺术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缺乏对国际艺术市场的了解,缺少对先进技术技能的学习、了解,教学中缺少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实习的机会,这些都影响了艺术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转变办学理念是发展艺术高职教育的关键

艺术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艺术高职学院之后,全体教职工都要尽快转变观念实现角色转换。艺术高职培养的是适应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一般技能型人才,它具有高等教育性和职业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在培养方式上既不能完全照搬艺术本科教育的办学思路,也不能变成艺术中等职业教育的简单升级,必须形成具有艺术高等教育与艺术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特色体系。

1.艺术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划要“柔性化”。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规划的经历中呈现出一个共同趋势,这个趋势的特点就是“柔性化”。所谓“柔性化”就是指在指导思想上放弃试图以精确的数量去规范未来,代之以现有政策、制度和人才培养规格应变能力的增强;在实施形式上,强调宏观指导下的微观决策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关注。世界著名的教育经济学者G·萨卡普洛斯在总结一些教育规划的主要理论及其方法的历史经验后提出:“今天的趋势是转向一个灵活的具有回旋余地的教育政策,以便容易适应变化中的环境。”国外发达国家的这些经验对艺术高职发展都是有所启示的。

2.艺术高职教育办学方式要突出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艺术高职教育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每一所学校都要理性地认识自己,根据自身的历史沿革、条件和实际需要,选择自己的服务领域,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发与众不同的专业。根据市场需要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技能培养结构、学生素质培养上力求独特,突出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学校当中,办出一流水平,创出自己的品牌。品牌的形成,有一个比较长时期的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品牌是建立在优良质量的基础上的,没有优良质量作为基础,根本谈不上品牌。艺术高职教育事业要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必须突出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不断提高艺术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

3.艺术高职校的管理要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在高校管理方面“古典管理学派曾主张管理层次系统化、规范化和集权化;行为科学学派则主张分权的、较为松散的工作组织。”笔者认为,艺术高职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我们不能因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学派,而否定古典管理学派理论和方法中许多对我国艺术高职教育管理有价值的部分。因为管理工作的不规范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就会造成管理混乱及降低艺术高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其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简化和比较准确地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当然,制度要严,但要适度,要留有余地,使各级管理人员能创造性地工作。

4.艺术高职校的师资队伍素质要提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质量的优劣。如果把学生比作学校的“产品”,那么教师就是“产品”的制造者,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已习惯于艺术中职教学模式的教师,要尽快实现由“替代型”向“指导型”转化,“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化,“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因而,全体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包括进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高校教学法等方面的培训,扩大知识面和提高学历层次。学院也应及时举办一些培训班,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培训。同时还要创造有利条件引进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兼具科技能力和艺术创作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一批“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5.艺术高职校的课程设置要及时更新。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发展和建设一批社会急需、科技含量高的紧缺学科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与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艺术高职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高层次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步。这就要求艺术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有超前意识,使其不断更新,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及社会需求形成一种动态的融合,迅速地建立起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平台,理清现有的艺术学科与新学科之间的关系,将那些在课程体系中过时的、陈旧的东西剔除、摒弃,融入新的科技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总之,艺术高职教育发展在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新世纪艺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以适应市场经济对艺术高职教育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梅.特色与柔性——高职院校竞争中的取胜之道[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2]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4.

[3]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高职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观;人才培养模式;双证书;双师型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艰难的实践探索,已经获得了初步的经验,如: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模式;启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学生“双证书”制度的全面建设;实施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加强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开了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渠道,建立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通道等。但有关高等职业教育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问题,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研讨,使之不断完善,使高等职业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高质量、高效益、特色鲜明地向前发展。

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树立大系统教育观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因此,发展高职教育写作论文,必须树立大系统教育观。在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高教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知识经济社会大系统的核心,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这个核心系统中两个既相交又互补的子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核心系统必然是整个社会大系统发展前进的动力,整个社会大系统均要围绕由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构成的核心系统运转。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于普通高等教育,这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因此,所有社会大系统中可以为发展高职教育所利用的资源(包括人才、资金、设备、实习及实训场所等),都应成为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条件和手段。通过整个社会大系统内部的互动,不断促进高职教育的完善和发展。要保证高职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更新质量意识,转变投入观念,重构评价标准。

1.高职教育质量意识的彻底更新

从客观上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时间短,条件和经验欠缺;从主观上讲,很多人有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特别是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人们更为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忧虑。因此,必须彻底更新高职教育质量意识,确立新的质量标准。

如何看待高职教育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的教育质量?应从三个方面辩证地加以认识:

第一,要从社会整体需求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扩大招生规模必然造成部分分数较低的考生被录取,不过这仅是个局部问题,从整体角度审度,分数高的考生仍然占80%以上。对20%的“差生”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就能确保整体水平。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原有非扩招考生的质量水平,而且还能培养更多的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这也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际潮流。因此,要从整个社会对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需求来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

第二,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教育的质量。高职教育要发展,必然要扩大规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可能会因设备、师资的暂时不足而影响质量。但从长期看,如果规模上去了,加上科学化管理,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效益,进而加大教学投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发展地、动态地、全面地看待高职教育的质量。

第三,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衡量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质量的高低,要有客观的标准。对不同事物的评价,必然有着不同的尺度。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培养目标有所区别,质量标准也应有所差异。对高职教育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知识结构是否完善,学科理论是否必需、够用,而且要看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强弱。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重点大学培养的学生数量很少,属精英教育,而仅凭少量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察高职教育的质量。

2.高职教育投入观念的根本转变

高职教育要扩大办学规模,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采取“集资入股”、“借船下海”、“引凤筑巢”等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筹资,把规模搞上去,尤其是后勤设施建设,要全部吸收社会资金投入,使教育系统结构化,增强教育功能,提倡和坚决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彻底解决高职教育的“瓶颈”问题。再把因此而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教学设备、实训实习基地的改善和建设以及图书资料的购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规模、效益、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3.高职教育教学条件评价标准的重新构筑

发展高职教育不能只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教学条件上做文章,而应将其置身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大系统的教育资源,作为评价高职教学手段的重要参数。这样有利于我国办大教育,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办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因此,评价高职教育的教学条件,关键要看所培养的学生是否享用到了应有的教学软件与硬件,但这些硬件是否属于学校则无关紧要。

二、全面认识和落实“双证书”或“一书多证”制

实践证明,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行“双证书”或“一书多证”制,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我院从1993年起,全面实行“双证书”或“一书多证”制。从学生获得证书的等级来看,层次比较低,远不适应用人单位和知识经济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仅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例,大批学生只能通过一级、二级考试,而能获得更高级别证书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这势必会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会影响高职院校的形象。

我国高职教育是在高中文化程度基础上,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它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LEVEL5B。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获得的毕业证书应达到这一标准,而且获得的“双证书”或“多证书”也应达到与此相应的标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应获得具备高中文化程度方可获得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才是名副其实的“双证书”或“多证书”。因此,高职院校应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同时,我国劳动、人事部门也应制定出与LEVEL5B相适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或明确原标准等级中哪些达到了LEVEL5B的标准,以使高职院校学生对如何做才能获得“双证书”或“多证书”心中有数。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三、结合实际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更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曾采取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一批“双师型”人才作为专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的做法,此举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从长远看,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需对此做法进一步提高认识。

1.“双师型”不仅仅是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手段的要求,即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接受“双师型”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这完全可以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实训、实习来完成,并非由一个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个体“双师型”教师来完成,而是由一所高职院校的整体“双师型”师资队伍来完成。

2.随着青年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岗位的不断涌现和岗位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让这些教师完全达到本专业“双师型”的要求难度比较大,但各专业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理论学习以及不间断地到各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来接受“双师型”的教育。

高职教育范文第5篇

一、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原因剖析

当前,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竞争和压力。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慢了就意味着退步。客观分析形势,我们注重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发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为正确处理行政管理、教师、工勤人员三者分配关系,我们对全校教职工的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试水,按照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要求,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并建立和完善了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切实做到了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打破了之前职工津贴一直沿用以前“大锅饭”政策,彻底改变了以前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的现象,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院健康、稳定发展。

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两大矛盾”比较突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不只是在量上的增长和规模上的扩张,不只是意味着要继续改善办学的物质条件,更主要地意味着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和大学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意味着科学、民主、创新、进步的一流软环境的培育和养成。我校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不够的问题,主要矛盾应该是广大教职工希望全面发展和进步与学校发展不够的矛盾、广大学生希望享受优质高等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不优的矛盾。

二是“安于现状”的问题突出。一些干部长期在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思维容易形成定式,少数同志满足于成绩,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动力;评价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及全体教职员工推进科学发展的成效机制还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备并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等。因此,需要我们着眼于单位各项人事、工资、奖励等管理制度的改革,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从制度上保证那些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优秀人才和优秀干部能够劳有所得,有利于发挥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有利于学校管理,也有利于个人锻炼和成长。

三是落实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突出。为加强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根据我院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教职工节假日加班、值班的认定办法及其津贴发放标准做了相应规定制定了加班值班制度,各项配套制度建设比较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在值班加班记录不规范,部分职工迟到早退现象没有得到处理,依然我行我素。

四是教师聘任方面“单打一”的现象突出。虽然充分认识到了兼职教师的重要性,也高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聘任兼职教师时,还存在主要为了解决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而没有真正从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往往是缺什么课教师,就聘什么课教师,没有真正从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出发去聘任兼职教师。其次,许多高职院校在制定聘任条件时,往往把专业技术职称和学历学位情况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这样做虽然能够保证所聘任教师的教学质量,但同时也阻碍了社会上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却不具有职称或学历学位的能工巧匠到校任教,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三,从兼职教师方面来看,他们更愿意到本科院校下设的职业技术学院兼职,因为这些学院背靠本科院校,有比较好的社会声誉,而不愿到中专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兼职,他们认为这些学校办学层次相对较低,学苗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差。这些因素影响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来源。

四是教学方面“方法单一”的现象突出。一般来说,兼职教师大多是所在单位的骨干,日常工作比较繁忙,不可能把精力用于教学工作,很难保证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而以讲座、报告或其它形式讲授理论课,对于兼职教师来说,与学生接触时间有限,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不多,不利于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难完整、系统地掌握某一门知识。同时,由于人事、管理等制度原因,目前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还没有任何支持职工去学校兼职的政策,兼职教师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备课、上课,没有更多的时间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因此,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另外,大部分兼职教师都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他们没有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培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几点思考

一是要高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经过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结构合理、比例合适、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不仅仅是补充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权宜之计,而且还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以适应产学研结合和专业变化要求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有建设规划、有管理措施,使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从聘任到管理都走上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多种途径聘任兼职教师。目前,由于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对职工去学校兼职持不赞成态度,因此,聘任兼职教师往往是学校方面一头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校都把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产学合作,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从合作伙伴中选择、聘任符合兼职教师任职条件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到校任教。通过校企合作聘任兼职教师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有机会充分了解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从而找到学校所需要的、符合任职条件的兼职教师,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所聘人员的优势,做到人尽其才;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双方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不仅有利于对兼职教师的考核和管理,也有利于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如沈阳电专所聘任的兼职教师大部分都是从与之有良好合作关系的电力企业中选拔出来的。辽农职院的兼职教师也绝大多数是从相关的合作单位中聘任而来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加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严格管理,保证兼职教师教学质量。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各校大都采取校系两级、以系为主的管理模式,并制定了科学严谨、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如沈阳建工学院高职院,每学期末都要召开有专任教师、学生代表参加的兼职教师考评会,对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沈阳电专制定了《兼职教师工作条例》,对兼职教师的考核与奖励作了明文规定:“学校为每位兼职教师设立‘兼职教师考绩档案’,记载任职起止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效果。对在教学中表现突出、教学效果好的兼职教师,学校将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物质奖励。”通过加强管理,强化考核与奖励,调动了广大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是要坚持把教学工作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努力探索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以便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校兼职任教。

五是应转变思想观念,真正从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聘任兼职教师。